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作者&投稿:殷勤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海的演变史?~

上海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图
一、上海之名的由来
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因此,上海的地方戏沪剧亦称申曲。相传上海一带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黄歇的封邑。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所开凿,故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
今上海市郊龙华塔及市内静安寺是上海最早的建筑物,相传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建造。龙华塔原名报恩塔,是孙权所建十三塔之一,孙权因母亲信佛,所以建寺建塔以报母恩。静安寺初名重玄寺,在吴淞江侧沪渎上,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今名,南宋嘉定中迁市内。

龙华寺图
龙华寺图
关于黄浦江,南宋以前文献,都没有记载。到了元朝才出现关于黄浦的记载,但不称黄浦江,黄浦逐渐成为太湖下游的重要泄水道是元代以后的事。故黄浦江由战国春申君黄歇所凿之说,是元朝以后文人附会而成的。龙华塔据宋《绍熙云间志》记载,建于五代时吴越国钱俶时期(公元947-978年)。而静安寺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建于吴越国宝正元年(公元926年),故龙华塔与静安寺属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
上海的简称沪,与沪直接有关的是“沪渎垒”古迹。沪即是一种捕鱼的工具簖(duan断),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用此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又露出,鱼随潮而来,被竹子拦住,故海称沪海,江称沪渎。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称:“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古人称松江下游为沪渎。但古人指的松江下游是指今距苏州城不到百里的一段吴淞江。而沪渎垒在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沪渎村。从广义来说,沪渎统称松江下游;唐宋以来松江下游已伸展到上海境内,故上海又称沪。

二、上海的形成
二、上海的形成
龙华塔和静安寺的建筑年代证明,至少古迹所在地在 五代以前唐代已成陆,上海城区至迟在九世纪已成陆。唐开元初兴建的第一条海塘——旧瀚塘,对上海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从此,海塘内土地免除海潮的侵蚀,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证。当时属昆山县土地日见辽阔,户口日增。于是三十多年后的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划昆山南部、嘉兴东部、海盐北部设华亭县,即今松江县。华亭县的范围很大,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天宝……置华亭县,其东北为华亭海”,包括了华亭沿海海面。
由于近海,则是天然的盐场,土地含卤量高,农业生产并不发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个时期的开发,到了宋朝,随着东南沿海贸易日益发展,华亭以东海滩不仅是重要盐场,而且是个重要的海口。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的对外贸易重地,引起了宋朝廷的注目。于是北宋末在此设立舶提举司和榷货场,以管理诸蕃贸易,并设立上海镇。在唐天宝年间青龙镇是吴淞江下游海运中心。到宋朝,由于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流也随之狭窄,海船已不能直接进入青龙镇,故宋末设上海镇,在今上海旧城。

上海老城区(一)
上海老城区(一)
元代,上海继续迅速发展,市场贸易日益茂盛,户口骤增,“民物富庶”。到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5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已是“一切解运权衡特达不与他府埒(等)”说明上海的经济力量已超过其他城镇,也说明上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此时已形成了以上海镇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了。于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以华亭县东北的长人、高昌、新江、海隅五乡始置上海县,县治即今旧城。这时上海县辖境较大,包括今青浦、南汇、川沙三县,南北四十八里,东西达百里。
明代的上海县更为繁华。永乐时又凿通范家浜,交通便利,北方的商人到上海贩运布匹,南方的商人则运糖到上海,把棉花运回南方。到这时期棉花已成为上海的主要经济作物,而织布则是农民的主要副业。据《弘治上海县志》记载,此时的上海已是“人物之盛,财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明代中叶,我国沿海倭寇侵扰日益严重,为了抵御倭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年)始筑城郭,城周九里,高八尺,开设东、南、西、北、小东、小南六门,城周开城壕。即今上海旧城(上海城垣于公元1912年后拆除,旧城垣遗址在今人民路)。明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一经济中心,政治作用也日益加强,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这时上海辖境南北九十里,东西达一百六十余里,面积达二千平方里。

上海老城区(二)
上海老城区(二)
由于上海经济发达,户口日增,沿海土地猛涨,明末清初陆续在上海县境内设立三县。嘉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划上海西部三乡为青浦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又在上海南部设南汇县。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划浦东高昌一带设立川沙县。
三、上海河道的变迁
黄浦江和吴淞江穿上海市区而过,今天吴淞江(即苏州河)自太湖经吴山、昆山、青浦、嘉定入上海,过外自渡桥入黄浦江,黄浦江源于淀山湖,自松江过闵行镇转向北流,在陆家咀与吴淞江相汇,转东北流至吴淞口入海。今天黄浦江水量丰富,江面大,吴淞江只是黄浦江的一支流,这种情况正与历史情况相反。古代黄浦江是吴淞江的一支流,故至今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仍称吴淞口,而不“黄浦口”。

龙华寺图
龙华寺图
历史上的吴淞江流量大,江面宽,唐代江面最宽处达二十米吴淞江口有个小岛,由于吴淞江的流量大,一直扩展不大,但到了宋代,由于水源减束,河道弯曲,河床变窄,河面宽度迅速变小,造成吴淞江下游经常淤塞,而吴淞江口的小岛迅速扩大,这时的上海早已成陆。到了元代这种情况更加剧,吴淞江下游经常发生水患。而江口小岛因江流海潮夹带混沙加速了沉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竟与南岸相连,吴淞江被迫向西北入海,即成今吴淞江的流向。
这时靠上海县治最近的有一范家浜,北入吴淞江,南接黄浦水。至明代,情况更严重,吴淞江上游逐渐淤塞,太湖水无法宣泄,通吴淞江的黄浦水也日益缩小。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5年)由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他采用分吴淞江水,使其从白茆浏河直接入海,以分其势;同时开浚范家浜,让其上接黄浦以达泖湖的水,从此,吴淞江逐渐淤塞,吴淞江的水通过目前的河道注入范家浜。范家浜由于水源充沛,下流日益阔深,而昊淞江下游日益萎缩,目前仅存虬江遗迹。自吴淞江流入范家浜后,遂称黄浦江,至于浦东一带旧黄浦江就逐渐成为了平陆。

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
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
清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也是贸易中心。上海地处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早已引起英国商人的注意。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建议,要以上海为北方通商枢纽。此后又多次派人窥视上海要求通商,都遭到拒绝。
公元1842年,英国用炮舰攻打吴淞口,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从此上海被迫开为商埠,法美日等国接踵而来,他们在上海划定租界,使租界面积达四十六平方公里,成为全国大城市租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在划租界的同时,帝国主义攫取各种筑路、驻扎军队、领事裁判等权。他们还开银行,倾销商品,开设工厂榨取大量的高额利润,把上海变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从此上海以“冒险家的乐园”而闻名于世界

随着一次能源的紧缺和污染加重,核电是当今唯一可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全球来看原料也充足,毋庸置疑,发展前景非常好,事实上当今各国也都在积极发展核电。
具体到中国核电,这几年国家政策鼓励,核电产业迅猛发展,很多核电站同时开工,机遇大大的。但中国核电有几个困境需要解决:缺乏核心技术;设备制造能力不足,关键设备多靠进口,依赖性强;人才匮乏;长期来看原料铀不能自给。
但总的来说,中国核电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只要控制好核安全,按部就班的发展,中国核电产业必然越做越大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欢迎你加入!
至于 蝈蝈天天叫 所说的里面很混乱毫无事实根据,不用理他。

六几年还在冷战,好像有亚非会议,万隆会议,还有72年的尼乐松访华,中日建交,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在和苏联闹翻之前都是采取一边倒,好像是赫鲁晓夫头上闹翻的。


世纪年代怎么算?
公元某世纪六十年代:公元60年到公元69年; 公元某世纪七十年代:公元70年到公元79年; 公元某世纪八十年代:公元80年到公元89年; 公元某世纪九十年代:公元90年到公元99年; 其中00,01到09是没有年代的,这不必惊奇,因为“年代”作为“十年”这个概念并没有多久的历史,也没有非常权威的定义,...

数学危机 哪三次?具体情景。。。?
因此,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大部分数学家接受了非欧几何学。尽管有的人还坚持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独特性,但是许多人明确指出非欧几何学和欧氏几何学平起平坐的时代已经到来。当然也有少数顽固派,如数理逻辑的缔造者弗雷格,至死不肯承认非欧几何学,不过这已无关大局了。 非欧几何学的创建对数学的震动很...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中外分开)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

三次数学危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因此,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大部分数学家接受了非欧几何学。尽管有的人还坚持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独特性,但是许多人明确指出非欧几何学和欧氏几何学平起平坐的时代已经到来。当然也有少数顽固派,如数理逻辑的缔造者弗雷格,至死不肯承认非欧几何学,不过这已无关大局了。非欧几何学的创建对数学的震动很大...

世界历史的时间顺序。。。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3-1775 俄国普加乔夫起义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成立 1785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纺纱机的动力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 1792年9...

工业革命在极大的推动了什么的发展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浪漫主义建筑历史发展
浪漫主义建筑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至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这一时期被定义为先浪漫主义阶段。这个时期的设计风格中,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崭露头角,甚至融合了东方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小品,展现出对历史与异域风情的热爱。进入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浪漫主义建筑进入了第二个重要阶段,...

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十八世纪后半期,在英国的进展已经很显著了。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

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儿?
一分钟了解工业革命

班戈县15315394002: 二十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的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是啥? -
琴鬼妥布: 二十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的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是:基础农业的建设.基础工业的建设.国防科工的基础建设.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业发展的自给自足.工业建设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国防科工的建设为中国的崛起打好基础. 为以后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班戈县15315394002: 20世纪60年代是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
琴鬼妥布:[答案]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样子大致是:1、广播、报纸、墙上、树干上都是“X X X 万岁”、“--斗争--”;2、不得信仰任何宗教或诸子百家;3、每个人不得说与广播、报纸上不同的观点;4、普通百姓基本上营养不良,即便有钱也...

班戈县15315394002: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拳头出击”,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到80年代的“全方位”,中国的外交战略大... -
琴鬼妥布:[选项] A. 广泛结盟军事外交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专注欧美大国外交 D. 对抗美苏反霸外交

班戈县15315394002: 关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
琴鬼妥布: 首先引入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叫做“杂种优势”. 即不同品种的父本与母本的下一代,杂交子代在生长、成活、繁殖能力或生产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 但杂种优势无法保持到第三代.第三代就会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 植物繁殖分...

班戈县15315394002: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拳头出击”,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到80年代的“全方位”,中国的外交战略大... -
琴鬼妥布:[选项] A. 广泛结盟军事外交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专注欧美大国外交 D. 对抗美苏反霸外交

班戈县15315394002: 19世纪60到90年代中国面对的国际格局有那两大变化各是什么? -
琴鬼妥布: 你是中国格局两大变化,我觉得可能就是社会把目光都投向中国,中国的剧

班戈县15315394002: 20世纪60年代是几年啊 19世纪80年代呢? 要怎样才能分清楚啊… -
琴鬼妥布: 1960-196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880-1889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简单的办法就是 XXXX 前面两个数字加1就是多少世纪,第三个数字乘10就是年代.比如1687,16+1=17世纪 8X10=80年代.

班戈县15315394002: 读图1和图2,作为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它们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的 -
琴鬼妥布: D 试题分析:图1是购物券,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图2 是股票,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A不是主要历史价值;B不对,股票不是记录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C不对,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选D.点评:历史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