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分析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作者&投稿:独孤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的最少~

问题《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的最少?
答案:兴这种手法运用的最少。

一般来说,诗中赋比兴兼用,词中比兴多于赋,曲中赋比多于兴。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赋、 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是《诗经》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对于后世的影响颇 大。最早提到“ 赋、比、 兴”的是《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 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这里的“六诗”指的是以音律配合的六类乐歌。汉代 《毛诗序》将“六诗”改称“六义”。后人将“赋、比、兴”视为《诗经》的三种典型的表现方法 。一、赋赋的本义是贡赋,“赋为土地所生以供天子”①。诸侯向天子献上贡赋之时必须开具清单 ,面面俱到,清楚明了,以供天子接受时按清单点收。贡赋的物品都是祭祀所用,必须一一铺陈, 排列于神位之前。后来,这种物质的排列逐渐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排列。从此,“赋”成为一种语言 文字的表达方式,以“直接铺陈”的方式把人和事、情志和外物完整地表述出来。郑玄注《周礼· 春官·大师》之“六诗”是将“赋”解释为“铺”,“直铺陈”。唐代学者孔颖达在疏解《毛诗》 大序时认为“赋则直陈其事”,“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一直到朱熹对“赋”进 行简单明了的解释才有了定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②。赋就是铺陈直叙。《诗经》中赋 的手法在雅、颂诗中出现较多,如《小雅·六月》叙述周宣王命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中兴王室的 事件,诗中叙述了出师前部队的准备情况、出征的原因和时间、战士奔赴战场抵御外敌的战况、征 战完毕部队凯旋车马安然无恙的情况。运用赋的表现手法将整个事件叙述详尽。又如《周颂·良耜 》,是周王于秋收后祭祀祖先神灵的乐歌。全诗二十三句,首十二句描写农夫在田间耕种的情况; 次七句极力铺陈丰收的盛况;末四句描写祭祀报神,点明主题。通过详细的叙述,表现农民劳作的 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在国风中赋的手法也有不少,例如《豳风·七月》和《卫风·氓》。《七月》 叙述了农民一年到头为了主人的“温”和“饱”而辛苦劳作的过程,描绘出了一幅完整而形象的农 业社会的典型画面,通过叙述描写,再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性格。《氓》叙述弃妇的恋爱、婚变 和决绝的过程,反映了上古时期女子的低下地位和不幸命运。朱熹对于“赋”的解释虽简单,但过 于平乏,缺少诗歌的意境美。宋人李仲蒙提出“序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③。“情尽物” ,是指诗人将情志寄寓在所描述的客观物象之中。这种解释就使“赋”不仅具有直陈其事的作用, 而且可以在平铺直叙之中包涵诗人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意境美。如《小雅·出车》,作者就是通 过“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景物描写,寄寓了战士凯旋时的欢乐心情。又 如《小雅·渐渐之石》通过出征将士对路途漫长艰险和征程中出生入死的描写,表现了将士对战争 的厌恶。尤其是末章描绘的反常自然现象衬托出将士行役在外,有家室而无暇顾及的痛苦心情。再 如《王风·君子于役》描述的是日落怀人的真情实境:日暮西山,余辉暗淡,思妇望着牛羊归圈、 鸡入于窝的自然景象不禁想起行役在外的丈夫,内心的忧伤更加浓郁。黄昏时人畜纷归之景与女主 人孤寂焦虑的痛苦心情构成了含意深邃的艺术境界。方玉润评曰:“傍晚怀人,真情实境,描写如 画。晋、唐人田家诸诗,恐无此真实自然。”④我们可以看出,赋中有情,赋中有景,构成了含蓄 深邃的美学境界。二、比朱熹《诗集传》中提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比”就是譬喻。“ 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⑤不能把“比”仅仅看作是一种普通的表现手法, “比”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将内在情感外化,赋予主观情感审美形态,创造出诗歌的意境美。《诗 经》中运用比的手法很多。如《卫风·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卫风 ·伯兮》用散乱的蓬草比喻女人的头发,表达思妇对征人的思念;《卫风·硕人》中形容大美人卫 侯夫人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连用了四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比喻 ,活化出一个美人的形象。以上几篇诗歌只有一句或者几句用比,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诗经》 中有的诗歌却是全篇用比,通篇“以彼物比此物”,如《周南·螽斯》全诗三章,以蝗虫的繁殖力 强和群聚不散的特点来比喻多子多孙,用以祝福子孙昌盛。《魏风·硕鼠》共三章,均采用比喻手 法,把统治者比作专门坑害人的大田鼠,揭露出他们贪婪、残忍的本质,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反 抗情绪和浓郁的浪漫色彩。又如《小雅·鹤鸣》,王夫之评此诗曰:“《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 体,不道破一句,三百篇中创调也。”⑥全诗两章,连用五组比喻,表现招贤纳士的政治主张。比 的类型也很多,现代修辞将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在《诗经》中都有体现。明 喻,《诗经》中的明喻大都用“如”来作比喻词,“诸言,‘如’者皆比辞也。”⑦例如《大雅· 卷阿》:“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用白玉制成的纯洁高贵的玉器来比喻周王高尚纯洁的品 质。《卫风·伯兮》:“自伯之东

  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

  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

  应当指出,这种离开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而去探求

  形象以外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微言大义的做法,在宋

  及宋以后仍是比较普遍的。黄庭坚就曾对宋代穿凿附会

  解说杜诗的现象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彼喜穿凿者,弃其

  大旨,取其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者,以为物物

  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

  (《大雅堂纪》)在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中,也

  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不仅说诗,还有说词。如清代常

  州派的词论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周济论词的某些观点

  也曾因此遭到王国维的批驳。清代的统治者甚至接过这

  种穿凿比附、深文周纳的方法,不止一次地大兴文字狱,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明清时期的研究 明清时期关于“赋、比、兴”的

  研究,值得注意的有明代的李梦阳和清代的周济。明代

  前七子的首领李梦阳曾引王叔武的话说:“诗有六义,比

  兴要焉。夫文人学子比兴寡而直率多。何也?出于情寡

  而工于词多也。夫途巷蠢蠢之夫,固无文也。乃其讴也,

  □也,呻也,吟也,行□而坐歌,食咄而寤嗟,此唱而彼

  和,无不有比焉、兴焉,无非其情焉,斯足以观义矣。”

  (《诗集自序》)在当时缺乏真情实感的诗文普遍流行

  的情况下,李梦阳虽然也提倡拟古主义,但他又指出“比

  兴”出自真情,真诗乃在民间,主张正统诗文应该向民

  歌学习,这一意见是正确的。清代的周济则将“比兴”

  用之于词论,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著

  名论点(《介存斋论词杂著》)。“寄托”即“比兴”的

  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诗词写作,既不

  能没有寄托,又不能刻意追求寄托,不然的话,就会影响

  作品的感染力。这意见也是比较精辟的。此外,像王夫

  之所说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斋

  诗话》),强调了“比兴”的运用应当自然浑成;陈启源

  所说的“故必研穷物理方可与言兴”(《毛诗稽古编》),

  强调了广博的生活积累对于“比兴”运用的重要性;沈

  祥龙认为“兴”是“借景以引其情”,“比”是“借物

  以寓其意”,要求“比兴互陈”(《论词随笔》),则

  把“比兴”和艺术描写中的情与景结合了起来。但这些

  论述,大都比较零星,缺乏特别值得重视的见解。在专门

  的研究著作方面,陈沆的《诗比兴笺》和姚际恒的《诗

  经通论》,较有可取之处。

  总之,关于“赋、比、兴”的研究,除了穿凿说诗

  的消极影响外,它的积极意义是:通过长期地研究和探讨,

  不仅认识到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各自的特

  点,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且认识到

  广博的生活阅历、真挚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现等等对于

  它们的重要性,以及意余言外的浓郁诗味对于读者产生
  强烈美感的重要性,这样,就使得关于“赋、比、兴”
  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法在理论上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完善,
  在创作中的表现和运用日趋丰富和完美。这些对于创作
  规律的认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例如:关关雎鸠 那一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比兴手法


风雅颂赋比兴的具体举例
风雅颂赋比兴的具体举例 一、风 风是指《诗经》中描绘的自然之风与社会风俗。如《关雎》中描述的爱情情感,就展现了当时社会流行的恋爱风俗,可以看作是风的体现。二、雅 雅是正统的宫廷音乐,体现了贵族的审美情趣。如《采薇》描述贵族的生活情趣和离别之情,体现了雅的特质。三、颂 颂是祭祀和赞美...

诗经中运用赋比兴手法的句子 谁能举几个例子
1、赋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三百篇中大多数都用了赋的手法。《魏风·伐檀》一唱三叹地描写奴隶们在河边砍伐树木的劳动场景,表达他们对王公贵族不劳而获的剥削生活的强烈不满和讽刺。每一节都由两个反诘句和一个感叹句组成,用...

什么是赋比兴(需举例)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诗经》例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现代汉语例子,《黄河大合唱》歌词: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比喻。(这里有...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在《关雎》 《 静女》 这两首...
《关雎》和《静女》都是《诗经》中的著名作品,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但各有侧重。在《关雎》中,赋的手法运用得更多。这首诗以直接的叙述方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主人公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直接...

诗经中的赋比兴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文学经典《诗经》中,修辞艺术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赋、比、兴三种手法上。首先,【赋】是一种直接、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类似于现代的排比修辞,如《七月》通过列举农夫一年十二个月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赋的魅力。其次,【比】则是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与现代的...

试说明《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卫风 氓》中的具体表现
如《卫风·氓》叙述古代一个女子从恋爱——婚变——决绝的过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如何运用举例说明(各举2个例子)
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例一:《诗经》中的《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例二:《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

诗经里用比兴手法的有哪些?
比兴手法的典型例子如下:1、《国风·郑风·有女同车》中,描写姜姓女子的美丽时,“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2、《诗经·陈风·月出》中,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3、《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的...

以一首诗歌为例,分析《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急用!
先说一下赋比兴的意思。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

赋比兴墨汁赋比兴的例子
1、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运用的例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2、赋法,即直接陈述,直描情状,直抒胸臆,直写人物,直叙事伯,直写景物。3、是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问题。4、唐以前的人们,赋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含蓄,赋少也。5、2、《诗经》中...

花山区18074901210: 举例分析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
缪山希美:[答案] 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 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 应当指出,这种离开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而去探求 形象以外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微言大义的做法,在宋 及宋以后仍是比较普遍的.黄庭坚就曾对宋代...

花山区18074901210: 举例分析《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
缪山希美:[答案]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用朱熹的解释,...

花山区18074901210: 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请举例说明 -
缪山希美:[答案] 下面就讲得很详细,也有实例: 赋 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 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

花山区18074901210: 举例说明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 -
缪山希美:[答案] “赋比兴”的观念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不断积累,《周礼·春官·大师》总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1]汉代《毛诗序》的作者,根据《周礼》的说法提出了“诗之六义”说...

花山区18074901210: 诗歌文体的艺术特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
缪山希美:[答案] 无外乎赋比兴三种手法. 诗经(诗三百)中,开创了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为今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 一、《诗经》中的赋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

花山区18074901210: 举例说明赋比兴的内涵与作用 -
缪山希美: 赋比兴是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来自于《诗经》,主要是根据诗经中的创作方法和经验总结出来的. 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形式上比较工整,有气势,给人大气蓬勃的感觉;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

花山区18074901210: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在《关雎》 《 静女》 这两首诗中,分别运用了哪几种?是举例说明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在关雎 静女 ... -
缪山希美:[答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为“兴”,“兴”用朱熹的话来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比喻,这两篇中没有明显的“比”,但《出其东门》中有“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即为“比”.“赋”就是直接抒写和铺述,如“静女其姝...

花山区18074901210: .举例说明《诗经》的文学成就?简答 -
缪山希美:[答案] 《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是《诗经》中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方法,它们同风、雅、颂被称为诗的“六义”. 3、复迭是诗三百章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4、四言为主的句式和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例: “赋比兴...

花山区18074901210: 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 -
缪山希美: 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题 我来答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

花山区18074901210: 有没有谁帮我解释举例说明一下<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及<诗经>在文学史上的作用与地位谢谢啊,可是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啊? -
缪山希美:[答案] 赋是铺陈,陈述铺叙,在《诗经》的《雅》《颂》多用.如《大雅-丞民》. 比是比喻,通过比喻从而使形象更为鲜明.如《卫风-谷风》“比予于毒”. 兴是启发,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如《(木票)(念biao)有梅》. 诗经的成就与影响: 1.诗经...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