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验有三组被试,方差分析为组内自由为27,求被试总数,关键是如何计算的,谢谢啦

作者&投稿:庞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实验范式~

关于“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的阅读

文章出处:郭秀艳 周楚 周梅花 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应用心理学 2004年01期,3-8

1、 概念解释
(1) 错误记忆:是指人们会回忆或再认那些没有出现过的事件。
(2) 词语介入:当人们体验了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信息之后,易于将一些和以前呈现过的信息相关的但实际上并未呈现过的项目判断为是发生过的。
(3) 经典DRM范式:经典DRM范式共包括36个词表,每个词表有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被称为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他想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等)组成。
(4) 关联性:指与关键诱饵的相关性是否高
(5) 学习程度:指学习材料呈现的次数
(6) 时间间隔:每组词出现的中间间隔的时间
(7) 内隐激活反映假说:认为当被试学习了具有语义相关的词表时,就激活了对于关键诱饵的表征,因为它们都是词表项目的最高语义相关词,因此被试会在先前激活的基础上错误地再认这些词,而这个过程可能是内隐、自动化产生的。
2、 本论文的逻辑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RDM范式的多种变式和控制各种不同的实验变量考察了影响错误记忆的多种因素,作者列举了前人对这一问题原有的研究成果,从此出发,考察了关联性、学习程度、时间间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程度。
(2)、研究方法:介绍了实验目的,被试,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实验程序五个内容
(3)、结果与分析:对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4)、总体讨论:详细描述了关联性、学习程度、时间间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5)、结论
3、 实验目的:采用DRM范式,考察关联性、学习程度、时间间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程度。
4、 实验假设:
(1)、关联性对错误记忆有影响
(2)、学习程度对错误记忆有影响
(3)、时间间隔对错误记忆有影响
5、 变量
(1)、自变量:关联性(低中高)、学习程度(低中高)、时间间隔(0、0.5、1、2小时)
(2)、因变量:错误再认率的变化。(被认为是“旧的”的伪学过项目的总数/未学过项目的总数)
(3)、控制变量: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自愿参加,实验中的时间间隔、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41名(男13名,女28名)
6、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共分为学习材料和测验材料两部分。
学习材料共12个序列,均从Roediger和McDermott(1995)经典DRM范式的8个学习序列中选出,并作了适当的修改,且通过预测检验了材料的可信度。每个学习材料序列由12个词构成,都与同一个关键诱饵产生联想,并按照与关键诱饵的联想程度由高到低排列。
测验材料共12个序列,每个序列由6个词组成,参照Roediger和McDermott(1995)的实验顺序进行安排。每个序列中6个词呈现次序为:前面3个为学过的词,分别取自学习序列中的第1、8、和10位置;中间1个为未学过的有关联的词;然后1个未学过的无关联的词;最后1个为关键诱饵。
7、 实验设计
采用3×4×3混合设计。自变量1(被试间变量)为学习程度,分为三个水平:低(学习材料呈现1遍)、中(3遍)、高(6遍)。自变量2(被试内变量)为关联性,分为低(无关项目)、中(有关项目)、高(关键诱饵)三个水平。自变量3(被试内变量)为间隔时间,分为0、0.5、1和2小时共四个水平。因变量为错误再认率。其计算公式为:(被认为是“旧的”的未学过项目的总数/未学过项目的总数)*100%。
8.实验程序
整个实验分为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两部分,均在计算机上进行。
学习阶段先向被试呈现指导语。不同学习程度组被试的指导语分别为:下面将做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首先将呈现一组词(12个),总共呈现12组。注意每组词只呈现1遍(3遍或6遍)。请努力记住它们。每次呈现完一组后,会让你回忆刚才学习过的词,然后再开始学习下一组。如果准备好的话,就开始学习。不必紧张!”词组相继呈现在屏幕中央,呈现时间为2秒,间隔0秒。一个序列学习完毕后休息10秒钟,然后进入下一个序列,直到所有序列全部学完。
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再认测验。指导语为:“下面将进行再认测验。如果你认为下面呈现的词是刚才学习过的,即是‘旧的’,请按‘0’键;如果是刚才没有学习过的,既是‘新’的,请按‘1’键。如果记不清楚,可以猜测,但千万不要少按或多按!”测验材料中每个词的呈现时间为2秒,间隔0秒,前后两个序列呈现时间间隔为2秒。再认测验分别在0、0.5、1和2小时后进行。根据间隔时间的长短,给被试安排相应的活动,以防止复述和回忆。每个被试攻击型四次测验,所使用的测验材料和指导语相同。
9、 结论
采用DRM范式,考察了关联性、学习程度和时间间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
(1)、低学习程度和中等学习程度下的再认错误率显著高于高学习程度下的再认错误程度率,说明错误记忆随着学习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2)、低关联程度下的再认错误率显著低于中、高关联程度下的再认记忆率,说明关联性高低是印发错误记忆的重要变量
(3)、时间间隔对错误再认率没有影响,说明错误记忆不具有时间上的衰退效应,一旦产生后极其顽固,不容易消退,可能更多地受无意识加工的影响。真实记忆可能是错误记忆的根源,而二者的关系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则既有共变又有分离
10、阅读过程中需要讨论的问题:
(1)、作者从DRM范式中引出关联性、学习程度、时间间隔这三个因素,但我们小组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偏偏引出这三个因素,是它们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吗?
(2)、时间间隔幅度大一点,那它对错误记忆会不会产生影响?
(3)、作者的这种设计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代替?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多因素实验设计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202.193.170.1/teacher/admin/eWebEditor_V280_Free_sp1/UploadFile/200767112141582.ppt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第三章 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一个研究中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交互作用: 一个自变量影响另一个自变量的效果
一,分类
根据自变量的数目及其水平分类
两因素设计:2×2 ,2×3 ……
三因素设计:2×2×2 ,2×3×3 ……
2. 根据被试分派程序分类
随机多因素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混合设计
第一节 多因素实验设计的分类
二,自变量安排
一旦研究者确定了一个设计,那么,也就确定了不同处理的数目
2×2设计的自变量安排:有 个处理组合
(1) 2×2被试间设计:如果每个处理组合需要6个被试,则共需 名被试
a2b2 6名
a2b1 6名
a2(无插图)
A1b2 6名
a1b1 6名
a1(有插图)
A
(材料类型)
B2(12岁)
B1(7岁)
B (年龄)
(2) 2×2重复测量设计:如果每个处理需要8个被试,则需要 名被试
a2b2 同一组
a2b1 同一组
a2(分散)
a1b2 同一组
a1b1 8名
a1(集中)
A
(学习方式)
b2 (复杂)
B1 (简单)
B(单词类型)
控制顺序误差:
如果用完全抵消平衡,则共有4!=24个可能组合
如果用不完全抵消平衡,则使用4个组合(ABCD; BCDA; CDAB; DABC)
a2b2 7-12名
a2b1 1-6名
a2(复杂)
a1b2 7-12名
a1b1 1-6名
a1(简单)
A
(题目类型,被试内变量)
b2(低)
b1(高)
B(元认知水平,被试间变量)
(3) 2×2 混合设计:如果每各处理组合需要6个被试,则需要 名被试
2×3设计的自变量安排:有 个处理组合
(1) 2×3 被试间设计:如果每个处理组合需要6个被试,则共需 名被试
a2 b3 6名
a2b2 6名
a2 b1 6名
a2
a1 b3 6名
a1b2 6名
a1 b1 6名
a1
A
(材料类型)
b3
b2
b1
B(例如:年龄)
(2) 2×3重复测量设计:如果每个处理需要6个被试,
则需要 名被试
控制顺序误差:
如果用完全抵消平衡,则共有6!=720个可能组合
如果用不完全抵消平衡,则使用6个组合(ABCDEF; BCDEFA; CDEFAB; DEFABC; EFABCD; FABCDE)
a2 b3 同组
a2b2 同组
a2 b1同组
a2
a1 b3 同组
a1b2 同组
a1 b1 6名
a1
A
(学习方式)
b3
b2
b1
B(单词类型)
(3) 2×3 混合设计:如果每各处理组合需要6个被试,则需要 名被试
a2 b3 7- 12
a2b2 7- 12
a2 b1 7- 12
a2
a1 b3 1- 6
a1b2 1- 6
a1 b1 1- 6
a1
A
(题目类型,被试内变量)
b3
b2
b1
B(元认知水平,被试间变量)
第二节 两因素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一,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一)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基本特点
1. 适合的研究条件
研究中有2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如果一个自变量有p个水平,另一个有q个水平,实验中含有p*q个处理组合,研究者感兴趣于所有处理水平的结合的效应.
2. 基本方法:随机分配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结合,每个被试接受一个实验处理的结合.
(二)例子
假定研究者要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对不同能力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自变量:
教学方法 A: 两个水平,正常讲授(a1)和独立学习和讨论(a2)
学习能力 B:两个水平,能力较高(b1)和能力较低(b2)
因变量:学习成绩
(三)实验数据及计算
64
61
71
60
96 62
独立学习
70
72
69
75
80
正常讲授
能力高 能力低
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能力高学生的成绩高于能力低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正常教学条件下,能力高与能力低学生没有差异;而当使用独立学习教学方法时,能力高学生育能力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显著差异.
交互作用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
总和
误差
能力×方法
教学方法
能力
P
F
均方
自由度
平方和
变异来源
方差分析表
二,两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一)两因素混合设计
基本特点
研究中有2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研究中一个变量是被试内的,另一个是被试间的;
研究者更感兴趣于研究中的被试内因素的处理效应,以及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
2.例子:
大学生阅读插图文章的眼动研究(程利,杨治良.心理科学 2006,29(3):593-596)
实验以眼动记录仪为工具,通过记录眼动数据对大学生阅读不同难度(易材料2篇,难材料2篇)的无插图,黑白插图,彩色插图的文章的眼动特征( 持续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和回视次数)和对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大学生的部分文科教材和文学读物的编写提供心理学依据.
确定自变量:实验设计采用2 X 3(即:材料X呈现方式)的两因素混合设计,其中材料(难,易)是被试内设计,呈现方式(无插图,黑自插图,彩色插图)是被试间设计.
确定因变量:阅读成绩,持续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回视次数
a3 b2 21-30名
a3 b1 21-30名
a3 彩色插图
a2 b2 11-20名
a2 b1 11-20名
a2 黑白插图
a1 b2 1-10名
a1 b1 1-10名
a1 无插图
A
(呈现方式,被试间)
b2 难材料
b1 易材料
B(材料,被试内)
确定被试:二年级大学生.如果每个处理用10名被试,共需30名被试.
5 4 5 5 5 4 5 3 4 4
5 4 2 3 2 2 2 1 3 3
彩色插图
5 4 4 3 3 3 2 3 4 3
3 5 3 2 2 1 1 3 2 4
黑白插图
2 2 3 1 2 0 1 1 0 1
3 4 2 5 1 2 2 4 1 3
无插图
呈现方式(被试间)
难材料
易材料
B(材料,被试内)
3. 实验结果(阅读理解成绩)
4. 方差分析
(二)两因素被试内设计(重复测量两个因素的两因素实验设计)
1. 基本特点
研究中有2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研究中的两个自变量都是被试内变量;
2. 基本方法
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组合
刺激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或按拉丁方排序
3. 分配被试
自变量a:材料难度,两个水平(难,易)
自变量b:呈现方式,三个水平(无插图,黑白插图,彩色插图)
因变量:阅读理解成绩
2×3实验设计
如果每个处理用5名被试,共需5名被试.
被试分派如下:
s1 s1 s1 s1 s1 s1
s2 s2 s2 s2 s2 s2
s3 s3 s3 s3 s3 s3
s4 s4 s4 s4 s4 s4
s5 s5 s5 s5 s5 s5
a1 a1 a1 a2 a2 a2
b1 b2 b3 b1 b2 b3
4. 实验结果(阅读理解成绩)
5 4 5 5 5 4 5 3 4 4
5 4 2 3 2 2 2 1 3 3
彩色插图
5 4 4 3 3 3 2 3 4 3
3 5 3 2 2 1 1 3 2 4
黑白插图
2 2 3 1 2 0 1 1 0 1
3 4 2 5 1 2 2 4 1 3
无插图
呈现方式(被试内)
难材料
易材料
B(材料,被试内)
三,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1.基本特点
研究中有2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如果一个自变量有p个水平,另一个有q个水平,实验中含有p*q个处理组合;
研究中有一个研究者不感兴趣的无关变量,研究者希望分理出这个无关变量.
2. 基本方法:事先将被试在无关变量上进行匹配,然后将选择好的每组同质被试随机分配,每个被试接受一个实验处理结合.
3. 例子:大学生阅读插图文章的眼动研究
自变量a:材料难度,两个水平(易,难)
自变量b:呈现方式,三个水平(无插图,黑白插图,彩色插图)
因变量:阅读理解成绩
另外,已知被试的智力水平会影响因变量,因此,有必要对被试的智力这一额外变量加以控制.
做法:实施实验处理前,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按智力测验分数划分区组.
1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2 s2.1 s2.2 s2.3 s2.4 s2.5 s2.6
3 s3.1 s3.2 s3.3 s3.4 s3.5 s3.6
4 s4.1 s4.2 s4.3 s4.4 s4.5 s4.6
a1 a1 a1 a2 a2 a2
区组 b1 b2 b3 b1 b2 b3
随机区组2×3因素实验设计
4. 实验结果
1 6 6 7 5 9 13
2 3 4 5 4 8 12
3 4 4 5 3 8 12
4 3 2 2 3 7 11
a1 a1 a1 a2 a2 a2
区组 b1 b2 b3 b1 b2 b3

30~
自由度为n-1,三组就是减了3~

n-k-1

27+3+1

组内自由度dfw=k(n-1)
带入27=3(n-1)得到n=10
则被试总数为30


第6章 情绪和动机·研究24 认知失调
实验者对每位被试都说,他是A组的被试,他们这组在实验前没有得到与实验有关的任何信息。还有一个B组,对B组的被试,实验者会在实验前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这些实验任务是非常有趣的,而这一信息是由另一名大学生来传递的,他伪装成已完成了实验任务的被试。请记住,上述一切都是刻意布置的,为的是确保随后实验...

如何更好理解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也就是说,由于感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唤醒,我才有了情绪。虽然这个理论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一些实验还是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支持。安排三组被试,分别安排在33℃、20℃和7℃的环境中,通过温度达到不同程度的生理唤醒。被试在房间里接受书面测试,在被试填完问题之后,一名“主试”会隔着一个大...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然而,假如明白了自己身处于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本来不成其为障碍的“独木桥”,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即使明白地告诉人们安全网确实存在,仍然有少数人不愿轻易冒险。 不去想,自然就不会感觉有危险,危险与感觉常相伴。 10公里的旅程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10公里以外的三个...

简述行为干预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应用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该实验让三组儿童观看录像中的攻击行为,但是每组录像看到的行为结果有所不同,分别为奖励、惩罚与无特异性结果。接着让三组被试的儿童逐一走进放着玩具娃娃的房间,告诉儿童如果模仿录像中的行为表现,就予以奖赏,并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实验结果发现,...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2,实验方法 2.1被试 上海体育学院10级心理班随机抽取的1名女同学,年龄为19岁,矫正视力正常。2.2仪器和材料 2.2.1仪器 天津师范大学生产的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2.2.2材料 记录用纸;点子图卡片2组,每组五张,每张卡片有3-15个点子不等;其中第一组卡片上的点子为规则排列,第二组...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
玉米幼苗,要求品种、萌发期、粗细、大小、长势等状况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等组实验法,对无关变量的影响起到了平衡和消除作用。3、轮组实验法: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对象,轮番循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例如,甲组—A法、B法;乙组—B法、A法等。这样能有效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

因果论证之谜——另有他因
课堂上,在讲述完知识点后都会搭配相应的例题,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接下来我们来看几道关于另有他因的例题。二、例题解析 【例1】研究人员为了考察聆听莫扎特音乐和空间推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第一组被试者聆听莫扎特音乐,第二组被试者聆听其他类型的音乐,第三组被试者没有聆听任何音乐。一...

什么叫模仿什么叫比喻
实验研究 班杜拉两难故事法的模仿学习实验,其实验步骤:1、让被试判断两难问题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就此了解他的判断力。2、将被视分为三组,控制实验情景,让他们进行道德判断,第一组为强化组,第二组为榜样强化组,第三组为榜样不强化组。3、给被试呈现12个两难故事,让他们进行判断。结果第二三...

学生学习怎么样使用过度记忆法呢?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让三组被试者练习背诵英语单词,第一组背诵到恰能正确地背出为止;第二组在达到第一组的水平之后多做50%的练习;而第三组多<100%的练习。隔一段时间后对这三个组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是多做50%练习的,记忆效果显著提高,而超过50%的,记忆的效果却并不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

在普通心理学书中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在普通心理学书中,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包括:1. 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越长,遗忘的可能性越大。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痕迹会逐渐衰减和消失。2. 补习次数。多重复练习可以弥补记忆中的遗忘,增加记忆的强度和持久性。如果某些信息只学习或使用一次,比较容易被遗忘。3. 遗忘曲线。遗忘大部分发生在初期,...

河口瑶族自治县15569068137: 哪些因素会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殷勤杜唑来: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区别,简单点说,就是影响样本的因素有多少,一个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大于或等于一个,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是对一个独立变量是否受一个或多个因素或变量影响而进行的方差分析

河口瑶族自治县15569068137: 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用SPSS怎么操作? -
殷勤杜唑来: 首先,录入数据需注意,第一个变量为被试分组(1 实验组,2被试组),另外三列变量,就是三次测试; 接下来,repeated measures------factor定义为3(即重复测量因素的3个水平),将三次测试送如到 within factor,而组间变量送到between factor.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数据非正态分布并无问题,但是必须做一个球形检验,在spss里面就是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的结果,如果不齐,看数据的方法是不同的.

河口瑶族自治县15569068137: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分析 -
殷勤杜唑来: 这是单因素方差分析表,一般的数理统计书中都有介绍.要充分了解还是应当求助书本,以下权当入门:所谓单因素方差分析就是在某因素作用下,以该因素为区分依据分别得到几组数据,并从几组数据方差的差异来推断该因素的影响是否存...

河口瑶族自治县15569068137: 组间、组内分析,是用方差分析还是t检验? -
殷勤杜唑来: 若是前测后测2个水平,只需配对t检验 变量的水平数目超过2个,需要用方差分析.(当只有2水平时候,也可用方差分析,结果的统计量与t检验是相同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当不能用多次重复的两两t检验,因为这样会放大alpha类错误.方差分析不会.不过严格来说,方差分析要求个变量方差齐. 不过看你描述的题目要求,应该是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组间变量是实验组-对照组;组内是重复的这若干次测量.是否你的方差齐次检验有误? 缺失值处理俺不会,若不多的话是不是用pairwise即可了.

河口瑶族自治县15569068137: 实验 -- 关于“组内”还是“组间”的问题. -
殷勤杜唑来: 这道题考的是组间变量,在自变量中的被试变量中存在一些只能选择的变量,这些变量都是组间变量,比如年龄、性别.区组设计的区组变量是无关变量,而这道题是二因素的设计.年龄也是自变量之一,你把它作为区组,那不是变成只研究字体大小对阅读速度的影响了.

河口瑶族自治县15569068137: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
殷勤杜唑来: 使用条件: 单因素:要求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方差要齐性;适合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多因素: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个单元方差相同(单元就是个因素水平之间的每个组合);因变量是连续变量,自变量是分类变量. 多因素最常用的就是分析交互作用了,当然,如果结果显著了,是要做简单效应检验的. 你用spss做一个数据,就会发现多因素的强大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