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却入列传呢?

作者&投稿:闻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记》中,萧何、张良入世家,为什么韩信却入列传呢?~

因为韩信的结局是被剥夺爵位,所以在司马迁看来无法列入世家,只能列入列传。萧何、张良、韩信在汉代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将,不管是功绩还是官位,韩信都比萧何和张良两人要更高,然而在史记当中,萧何和张良列入了世家,韩信却只能列入列传,这主要是因为韩信最后被剥夺了爵位。

韩信在当时的历史中留下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并且对后市的影响也非常大。韩信在当时立下的功劳和官位都比萧何和张良两人要高,尤其是官位,在刘邦立国之后,一开始把韩信封为了王,后来又降为了侯,但这始终要比萧何和张良两人要高。就算最终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在当时的历史中留下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然而刘邦最后对韩信失去了信任,并且灭了三族,这也导致了韩信被剥夺爵位,从而使得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无法将韩信列入世家。

司马迁撰写史记,是主要是根据人物的影响来定。韩信虽然建立了很多功绩,并且也有很多的功劳,但是却在最后留下了不好的影响,所以无法列入世家,而韩信列入列传,就是因为他之前曾经做过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事,才能够列入列传,否则以韩信的下场可能在史记中,最终的结果就是查无此人。

所以在史记中,虽然韩信影响非常的大,但是无法列入世家,只能列入列传,而萧何和张良虽然官位没有韩信高,却可以列入世家。

首先你要搞清楚本纪、列传、世家的区别。项羽是有称王的,刘邦还是被项羽册封的汉王,以至于刘邦称帝后还用“汉”作为国号,所以有资格入本纪。世家是贵族传记的专用。而韩信虽然有功被封为齐王、楚王、乃至被贬谪为淮阴侯,但是最终他是以逆贼的身份被定在了汉朝官方的的耻辱柱上的,司马迁就算本人再欣赏韩信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韩信列入世家的,懂??

因为三个人中,萧何和张良在后期发展了世家,也就是以他们为中心产生了萧家和张家,韩信却因为谋反直接被杀了,如果不是韩信的影响颇深,恐怕连列传都进不了。

刘邦的成功和他的一些兄弟是离不开的,如果单单靠他一个人的话,恐怕项羽两个手指头就把他捏死了,如果不是那么多人为刘邦舍生忘死的拼命,怎么可能有大汉王朝,而后这些人的努力也都得到了回报,在刘邦建立了朝政之后,很多人都受到了封杀,虽然有的人没过多久就被杀了,但是总归是享受过荣华富贵了。

刘邦手下有几个重要人物,韩信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如果没有韩信,刘邦即便是平定天下,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韩信和张良萧何三人更是被称为汉初三杰,证明他们对汉朝初年的影响力是无比巨大的。

司马先生在写史记的时候,把萧何和张良列入世家而韩信却只能入列传,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不论是张良还是萧何两个人其实都活了很长时间,以他们为中心肯定发展了很多人成为世家,他们的影响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韩信就比较惨了,因为他手上的权力实在是太大,引起了刘邦的猜忌,所以就被杀害了,他的影响力只是在汉朝初年,中间却断了,所以入列传不足为奇,如果韩信活下来,并且在汉朝的时候发光发热,入个世家也绝对是可以的。



《史记》中,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却入列传。这是因为萧何和张良在后期发展了世家,而韩信却因为谋反被杀。

因为韩信谋反直接被杀了,萧何和张良在后来的时期中发展成为了了世家,也就是以他们为中心产生了萧家和张家

因为韩信被人告发谋反,被吕后与萧何合谋片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压根就没有世家可言。
而张良和萧何都活了很长段时间,并没有横死,他们发展世家是肯定的。

因为韩信后期因为权力太大,刘邦对其有所顾忌,所以就将他杀害了。如果不是因为他战功显赫,估计也不会列传。


齐惠公的夫人萧氏为什么会引发了一场战争
自从齐惠公薨后萧夫人日夜悲泣,齐顷公是个孝子,为了安慰母亲,他经常把在外面听到的笑话说给萧氏听,以此引发她的笑颜。 齐顷公孝心可嘉,但他引得母亲萧氏一笑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战争,着实可悲。 《史记》中记载了这件事的发生情形:晋国、鲁国、卫国、曹国四国派使者前往齐国朝见,晋国的...

萧县为什么叫萧县
此处因荒凉萧条,所以《萧县毛传》说“萧”为“藁”,即蓬藁。夏代殷商六族迁此,“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并在此建古萧国。《路史》也有夏启封孟作土于萧的记载。后废为萧邑。西周在故萧地封了一个子姓小国。《括地志辑校》说:“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附庸。”经考证,周成王封...

萧萧声中萧的意思是什么
萧萧是一个象声词有这么几中:(1) 形容马鸣声。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2) 形容风声。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荆轲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形容落叶声。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具体是哪种声音,一般...

萧何到底是为什么不敢当头领?史记上说的是真的吗?
萧何只是一个文官,手中又没有兵权,却能把大家号召起来杀县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威望与县令是不相上下的。(萧何)既然萧何身份不凡,威望很高,办法很多。可是最终,大家却拥戴刘邦为首领,这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个问题,《史记》上曾有记载:“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

《史记》中萧相国世家的特殊句式。
萧相国世家是史记里面记载汉高祖时期的萧何传记。萧何是汉代初期的四杰之一,汉初时他曾经长期在为相国之职,他所顶下的很多法规一直到后代有很多人都在使用,成语“萧规曹随”就是出自于他。之前有个小朋友在猫小 帅学汉 字中学习中文,曾经就学过这个成语。你说的那个在其中有一句汉高祖在论功行赏...

《史记》中的萧何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参又问:“陛下视臣及得萧丞相吗?”“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惠帝答道。“陛下说的正是!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南征北讨,方有天下。若非大智慧,大勇毅,焉能至此。萧丞相明订法令,中具规模,行之已久,万民称颂。今陛下用臣为相,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能继旧业,已属幸事。若自...

《史记》句调之分析
接笔是叙在文中,让上下文有连系,司马迁在这种场合往往用缓笔: 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萧何奇之。——《淮阴侯列传》 (苏秦)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张仪列传》 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

为什么叫吹萧
吹箫,即“吹奏箫管”之意。(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

关于史记的资料
《史记》约成书于前104年至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

肖在文言文中有没有才能得意思
”成语有“惟妙惟肖”。②<动>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李斗《扬州画航录》:“旁~十六应真像。”③<动>仿效。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我~其涤,以清厥身。”xiāo①同“小”。《庄子?胠箧》:“~翘之物。”②<形>同“消”。消灭;消失;衰退,衰微。《史记?太史公自序》:“申吕~矣...

洛川县19768417916: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
独贴青坦: 先你要搞清楚本纪、列传.项羽是有称王的、楚王、乃至被贬谪为淮阴侯,但是最终他是以逆贼的身份被定在了汉朝官方的的耻辱柱上的,司马迁就算本人再欣赏韩信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韩信列入世家的,刘邦还是被项羽册封的汉王,以至于刘邦称帝后还用“汉”作为国号,所以有资格入本纪.世家是贵族传记的专用.而韩信虽然有功被封为齐王,懂、世家的区别

洛川县19768417916: 张良为什么被司马迁写进史记? -
独贴青坦: 司马迁在史记里列传历史人物的要求,除了是事迹、历史作用比较突出,还具有代表性、有比较奇的、所谓的“看点”.比如,李(广)将军,太史公评论是“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因为功劳大、有功不善,所以立传.至于张良,太史公原先“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但是在建汉之初,那么多的功劳,所以列入《世家》,作《留侯世家》,评价很高的.

洛川县19768417916: 史记将历史人物列为世家和列传的标准是什么?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除帝王列入“本纪”外,有些人物列入“世家”,比如萧何、张良、曹参.而有些人物... -
独贴青坦:[答案] 帝王是本纪 贵族侯王是世家.陈胜不是贵族,但作者认为陈胜推翻暴秦第一功,足以傲视王后,也列世家. 重要的其他历史人物,入列传.文臣武将,刺客,商贾,凡有重要历史作用的,都入列传

洛川县19768417916: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
独贴青坦: 司马迁是西汉的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文学水平也极高.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

洛川县19768417916: 为什么在“史记”中项羽被列于“本纪”,而陈胜、吴广却是“世家”? -
独贴青坦: 同他们的身份地位有关, 项羽为王侯,有突出事迹的应列于“本纪”, 而陈胜、吴广只是小老百姓,农民出身,身份低微,但由于有大作为,作者列他们为“世家”.

洛川县19768417916: 《史记》中世家是为什么人做传 -
独贴青坦: 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始末的文献记载,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它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则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洛川县19768417916: 史记 留侯世家中老者试探张良的目的是什么 -
独贴青坦: 考验张良的耐心和毅力,当时的形势需要一个王佐之才的辅助一个君王统一天下,而统一的过程充满危险,艰辛,没有毅力和耐心的人是不能成就事业的,张良经受了考验,于是得到了太公兵法

洛川县19768417916: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是怎么样的人? -
独贴青坦: 萧何是个极有眼光的人,当初的他只是沛县的一个县丞而已,却能死了心的辅佐泼皮无赖刘邦,而且在之后刘邦的发展中也次次出谋划策,尤其是留住韩信这个杰出将领更是大功一件.但他最大的贡献是为刘邦争霸天下做好了稳定的后面工作. 萧何也是个忠心的人,刘邦几次大败几乎丧命,好几次几乎走投无路,萧何每每陪伴在其身边激励,可以说是刘邦最忠心的臣子. 萧何也是个聪明的人,在刘邦称帝不久滥杀权臣时他没有像英布卢管造反,也没有像韩信那样任之发展,而是以一个小小的贪污罪打消了刘邦的顾虑,保得全身而退,算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吧.

洛川县19768417916: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写作风格 -
独贴青坦: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

洛川县19768417916: 历史上张良和萧何的结局是什么 -
独贴青坦: 1、张良功成身退、得善终: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核以史实,张良确实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综合上述记载,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隐居学道,死后即葬于该地.2、萧何亦得善终:萧何一直为相,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