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大谜案之一,刘备与诸葛亮真的非杀关羽不可吗?

作者&投稿:孟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最大的谜案,刘备与诸葛亮真的非杀关羽不可吗?~

按:之前《关羽之死真的是一出肮脏的权力狗血剧吗?》一文有读者提出许多疑点解决,所以在此文再一一解读。
从起兵围困襄樊两城到最终败走麦城,中间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刘备为何不发一兵一卒,眼睁睁看着关羽被杀?这件事如此不合情理,以致有人推测这是刘备的兔死狗烹,为的是给刘禅铺路。
也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借刀杀人,因为关羽肆意破坏他联吴抗曹的方针,不杀此人不利于自己后期政治方案的实施。真相到底如何呢?

(图)桃园三结义
打襄樊是关羽的擅自主张吗?
如果不发动襄樊之战,曹操就不会派大军来救,关羽也不会因为军力吃紧而从江陵调兵,后方的大本营就不会空虚,孙权一方就没有可乘之机,南郡就不会失守,关羽就不会败走麦城。
所以一切的根源在于,关羽为什么要主动挑起这场战争?到底是他自作主张肆意妄为,还是刘备下令让他去打的呢?
史料上没有记载,所以存在争论。
有的人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发,认为这是关羽的私自行动,因为如果要北伐肯定是两路出兵,而自始至终关羽都是孤军作战,刘备并没有兵出秦川。正因为他的擅自行动破坏了北伐大计,加上又多次损害与孙权的联盟关系,终于惹得诸葛亮大怒,借吴人之手除掉他。
看起来好有道理,但恐怕不符合事实。
证据有二:
其一,襄樊是曹魏三大军事重镇之一,这种层次的战役肯定要经过最高领导人,也就是刘备的批准。关羽再如何骄横,再如何与刘备亲如兄弟,也断然不敢擅自行动,毕竟君臣名分摆在那里。身为一员大将,他不会不明白军人的第一天职是服从。
纵观坐镇荆州的十一年间,关羽也没有擅自用兵的历史。四年前,孙权借口刘备夺益州后仍不还荆州,直接出兵攻占了荆州三郡。此时的关羽尚且没有主动开战,一直等到刘备领兵到达公安时,才领命出兵益阳与鲁肃对峙。攻打襄樊,从战略层面上看,重要性起码不会低于这场战役,关羽没有道理这次擅自行动。
其二,在战争之前,刘备称汉中王,封四位重号将军,在这四位将军中只有关羽一人假节钺。所谓假节钺,就如同影视剧中的尚方宝剑,代表如朕亲临,战争状态时可以直接斩杀不听命令的将领而不必请示。在积极准备襄樊之战前,赐他假节钺的权力,无疑是让他能最大限度地调度军队、安排作战各项事宜。因此,赐假节钺一事是刘备授命他攻打襄樊的有力旁证。
如果是刘备让关羽出兵的,但为何自己却按兵不动呢?这明显与《隆中对》中两路出兵的北伐策略相矛盾,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图)隆中对
刘备为何授权关羽打襄樊?
其实也很简单,关羽围攻襄樊不是为了北伐,而是为了配合刘备占领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终于占领了汉中,但并不是靠实力大败曹军,而是聚险而守等待对方粮草用尽自动退兵。
曹操虽然放弃了汉中,但一方面将百姓全部移走,让刘备只得了一座空城。另一方面留张郃驻守陈仓,自己带兵退居长安,并没有放弃对益州地区的军事部署。
刘备虽然赢得了胜利,但只是战略上的成功,经济、军事方面都没有收获,还得时刻提防着曹军。
虽然占领了汉中,但仍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为了稳固取得的战果,刘备授权关羽围攻襄樊。
襄樊是曹操中部的重镇,但这时却只有不到一万的兵力,关羽出兵,曹操势必从他处调兵来救,这样汉中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刘备就可以返回成都处理益州内部不稳定因素,进而从容进行下一步布局了。
与此同时,刘备还派刘封、孟达攻占了上庸等东三郡,假如关羽攻破了襄樊,那么就打通了益州与荆州的陆路交通,不仅减轻了汉中的军事压力,也初步实现了隆中对中的战略规划。
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
成功了固然好,但就算打不下襄阳樊城,只要吸引了曹操的火力,将他的军事重心从汉中移出一部分,也就达成了战略目的。
可以看出,刘备的本意是让关羽配合自己占领汉中,哪里是所谓的借刀杀人呢?
更何况,丧失荆州的代价刘备承担不起。一旦失了荆州,刘备就丧失了从宛、洛进攻曹操的机会。以后要想反攻北方,只剩下汉中出兵的一条道路,要想成功,太难了,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占山为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
那为什么又见死不救呢?不是不救,是没法救。(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现在再简单说一下。)

(图)千里走单骑
从七月份襄樊之战到十二月底关羽被杀,六个月的时间其实可以分作两段。
从七月份到十月份,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时候曹操不断派援军,刘备的战略目标达成了,当然不需要救援。
关键是从十月份白衣渡江、吕蒙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到十二月底总共还有近三个月时间,刘备为何没有派人救援呢?
答案其实就在之前的叙述中。
刘备让关羽打襄樊就是为了解汉中之围,他自身军队本来就吃紧。有限的军队中,一方面要驻守汉中,一方面益州也要留一部分稳定局势,可自由支配的兵力很有限。
孙权既然已经撕破脸皮占领了荆州,说明他已经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刘备这边,派少量军队没有用,派大军出击太过仓促,粮草征集需要时间不说,他也没做好与孙权开战的准备,更何况曹操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所以,刘备不是不愿救关羽,其实是不能去救。
在刘备原本的设想中,一旦襄樊攻占不下,关羽自然会返回江陵维持荆州的现有格局,根本没有想到关羽会因为水淹七军而急功近利,不破樊城势不回。
也没有料到孙权会突然联合曹操,袭取荆州。
更不会想到自己的小舅子糜芳竟然投降了,使得南郡一夜之间兵不血刃地归了孙权。这一切都大大出乎刘备的意料,让他猝不及防,来不及做充足的安排。

?
失荆州仅仅是关羽的责任吗?
失荆州,关羽的责任当然不可推脱。
因为骄横大意,他丧失了对孙权的警惕,贸然将所有兵力都调往前线,给吕蒙以可乘之机。
又因为不会处理同僚关系,使得糜芳、傅士仁与之不满,进而投降孙权,丧失了后方根基。虽然如此,但此时他仍有两万多士兵在手,还可以一搏。
然而从襄樊返回时,关羽已经失了分寸,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没有封锁消息,还多次与吕蒙通信,使得军心被轻易瓦解,两万多的士兵四散逃往,到后来只剩下了几百人,至此,最后的一线生机也荡然无存。
但不应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关羽,刘备也要为此负很大责任。
关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孙权撕毁同盟关系,偷袭荆州。
这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但作为领导人的刘备应该能考虑到这一点。因为在之前的建安二十年,孙刘两家已经要撕破脸了,只是由于曹操的介入,暂时保持了和平,但联盟的危机丝毫没有消除。
建安二十四年的这一时刻,刘备攻占了汉中,暂时解除了曹军对益州的威胁。荆州的关羽又威震华夏,似乎随时可能攻克襄阳。
一旦攻克襄阳,那么益州、荆州可以通过陆路相连。只要后方稳定,随时可以出兵北伐,当年的战略目标就能初步实现了。这对刘备是大好局面,但对孙权却是大大的威胁。
当初孙刘联盟的基础是孙强刘弱,面对关羽的节节胜利,刘备势必要考虑到孙权一方的感受,他会不会坐视自己不断壮大?如果不愿意,他会不会有所行动?鉴于荆州的重要性,结合两家之前的矛盾,这样的考虑并不过分。此时的刘备,急需调整战略重心,巩固荆州地位。
况且关羽本身只有三万左右人马,既要围攻襄樊,又要驻守后方,兵力肯定不足。
平定汉中后,刘备应该派一支人马前来支援。就算没有军队可派,也应该把诸葛亮调回去协助守卫荆州,确保万无一失。但面对荆州的潜在风险,刘备什么都没做。

刘备、诸葛亮此时在干吗?忙着做帝王梦呢。
夺取汉中后,刘备有些志得意满,回到成都后,没有想着下一步的战略规划,而是忙着建造宫殿,《典略》中记载,“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诸葛亮等人也是忙着献祥瑞,劝进刘备称王。
终于在汉中战役后不久,刘备就称了汉中王。
而且在曹丕称帝后,刘备也火急火燎地称了帝,距离他称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刘备这边忙着做帝王梦,孙权那边也在忙活着,不过是不同内容。
他既要忙着调整对曹策略,修复彼此关系。又要忙着不断示弱以麻痹关羽,并在暗地里偷偷部署作战安排。
就这样,双方都在上演着不同的大戏。
只不过一方是称王大戏,一方是夺荆州大戏。
于是,一方全无戒备,一方举国动员,荆州的易主只是早晚的事情,关羽败走麦城不过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

(图)孙权
诸葛亮去哪儿了?
有人说,就算刘备一时昏了头脑,可作为军师的诸葛亮怎么却不提醒他呢?是不是故意报复关羽,铲除后患呢?
当然不是。
前面已经说到,关羽的此次行动并不是擅自行动,也不是为了北伐,目的在于配合刘备占领汉中,所以并不违反诸葛亮的战略规划。
至于说他破坏了诸葛亮力主的孙刘联盟,更是找错人了。刘备才是始作俑者。
当初孙权派人接回孙夫人,已经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了,但刘备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还又娶了个新媳妇。
后来在建安二十年,刘备更是亲率大军,几乎就要与孙权开战了。所以真正不把孙刘联盟放在心中的,首推刘备。
诸葛亮不仅没有动机除掉关羽,其实也没有能力这么做。

(图)诸葛亮
关羽是武将,而在刘备生前,诸葛亮基本以内政后勤为主,不参与外出作战,《三国演义》中的军师形象只是一种想象罢了。
建安十六年以来,刘备真正倚重的谋士是法正,夺益州、占汉中,法正居功甚伟。所以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才会说:如果法正在,就能劝服主公不让东行,即便出兵,也不会有此惨败。
因为诸葛亮在军事上插不上话,所以无论他提不提醒,刘备大概都不会采纳他的建议。
因此,对于关羽之死,诸葛亮的责任可以剔除掉。
最后多说一句,对于诸葛亮,近来有很多人进行暗黑化处理,其实没有必要。
史料就那么多,都摆在那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当得上伟大政治家的称号。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江河散人

从起兵围困襄樊两城到最终败走麦城,中间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刘备为何不发一兵一卒,眼睁睁看着关羽被杀?这件事如此不合情理,以致有人推测这是刘备的兔死狗烹,为的是给刘禅铺路。
也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借刀杀人,因为关羽肆意破坏他联吴抗曹的方针,不杀此人不利于自己后期政治方案的实施。真相到底如何呢?


打襄樊是关羽的擅自主张吗?
如果不发动襄樊之战,曹操就不会派大军来救,关羽也不会因为军力吃紧而从江陵调兵,后方的大本营就不会空虚,孙权一方就没有可乘之机,南郡就不会失守,关羽就不会败走麦城。
所以一切的根源在于,关羽为什么要主动挑起这场战争?到底是他自作主张肆意妄为,还是刘备下令让他去打的呢?
史料上没有记载,所以存在争论。
有的人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发,认为这是关羽的私自行动,因为如果要北伐肯定是两路出兵,而自始至终关羽都是孤军作战,刘备并没有兵出秦川。正因为他的擅自行动破坏了北伐大计,加上又多次损害与孙权的联盟关系,终于惹得诸葛亮大怒,借吴人之手除掉他。
看起来好有道理,但恐怕不符合事实。
证据有二:
其一,襄樊是曹魏三大军事重镇之一,这种层次的战役肯定要经过最高领导人,也就是刘备的批准。关羽再如何骄横,再如何与刘备亲如兄弟,也断然不敢擅自行动,毕竟君臣名分摆在那里。身为一员大将,他不会不明白军人的第一天职是服从。
纵观坐镇荆州的十一年间,关羽也没有擅自用兵的历史。四年前,孙权借口刘备夺益州后仍不还荆州,直接出兵攻占了荆州三郡。此时的关羽尚且没有主动开战,一直等到刘备领兵到达公安时,才领命出兵益阳与鲁肃对峙。攻打襄樊,从战略层面上看,重要性起码不会低于这场战役,关羽没有道理这次擅自行动。
其二,在战争之前,刘备称汉中王,封四位重号将军,在这四位将军中只有关羽一人假节钺。所谓假节钺,就如同影视剧中的尚方宝剑,代表如朕亲临,战争状态时可以直接斩杀不听命令的将领而不必请示。在积极准备襄樊之战前,赐他假节钺的权力,无疑是让他能最大限度地调度军队、安排作战各项事宜。因此,赐假节钺一事是刘备授命他攻打襄樊的有力旁证。
如果是刘备让关羽出兵的,但为何自己却按兵不动呢?这明显与《隆中对》中两路出兵的北伐策略相矛盾,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刘备为何授权关羽打襄樊?
其实也很简单,关羽围攻襄樊不是为了北伐,而是为了配合刘备占领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终于占领了汉中,但并不是靠实力大败曹军,而是聚险而守等待对方粮草用尽自动退兵。
曹操虽然放弃了汉中,但一方面将百姓全部移走,让刘备只得了一座空城。另一方面留张郃驻守陈仓,自己带兵退居长安,并没有放弃对益州地区的军事部署。
刘备虽然赢得了胜利,但只是战略上的成功,经济、军事方面都没有收获,还得时刻提防着曹军。
虽然占领了汉中,但仍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为了稳固取得的战果,刘备授权关羽围攻襄樊。
襄樊是曹操中部的重镇,但这时却只有不到一万的兵力,关羽出兵,曹操势必从他处调兵来救,这样汉中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刘备就可以返回成都处理益州内部不稳定因素,进而从容进行下一步布局了。
与此同时,刘备还派刘封、孟达攻占了上庸等东三郡,假如关羽攻破了襄樊,那么就打通了益州与荆州的陆路交通,不仅减轻了汉中的军事压力,也初步实现了隆中对中的战略规划。
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
成功了固然好,但就算打不下襄阳樊城,只要吸引了曹操的火力,将他的军事重心从汉中移出一部分,也就达成了战略目的。
可以看出,刘备的本意是让关羽配合自己占领汉中,哪里是所谓的借刀杀人呢?
更何况,丧失荆州的代价刘备承担不起。一旦失了荆州,刘备就丧失了从宛、洛进攻曹操的机会。以后要想反攻北方,只剩下汉中出兵的一条道路,要想成功,太难了,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占山为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
那为什么又见死不救呢?不是不救,是没法救。(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现在再简单说一下。)


从七月份襄樊之战到十二月底关羽被杀,六个月的时间其实可以分作两段。
从七月份到十月份,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时候曹操不断派援军,刘备的战略目标达成了,当然不需要救援。
关键是从十月份白衣渡江、吕蒙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到十二月底总共还有近三个月时间,刘备为何没有派人救援呢?
答案其实就在之前的叙述中。
刘备让关羽打襄樊就是为了解汉中之围,他自身军队本来就吃紧。有限的军队中,一方面要驻守汉中,一方面益州也要留一部分稳定局势,可自由支配的兵力很有限。
孙权既然已经撕破脸皮占领了荆州,说明他已经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刘备这边,派少量军队没有用,派大军出击太过仓促,粮草征集需要时间不说,他也没做好与孙权开战的准备,更何况曹操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所以,刘备不是不愿救关羽,其实是不能去救。
在刘备原本的设想中,一旦襄樊攻占不下,关羽自然会返回江陵维持荆州的现有格局,根本没有想到关羽会因为水淹七军而急功近利,不破樊城势不回。
也没有料到孙权会突然联合曹操,袭取荆州。
更不会想到自己的小舅子糜芳竟然投降了,使得南郡一夜之间兵不血刃地归了孙权。这一切都大大出乎刘备的意料,让他猝不及防,来不及做充足的安排。

失荆州仅仅是关羽的责任吗?
失荆州,关羽的责任当然不可推脱。
因为骄横大意,他丧失了对孙权的警惕,贸然将所有兵力都调往前线,给吕蒙以可乘之机。
又因为不会处理同僚关系,使得糜芳、傅士仁与之不满,进而投降孙权,丧失了后方根基。虽然如此,但此时他仍有两万多士兵在手,还可以一搏。
然而从襄樊返回时,关羽已经失了分寸,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没有封锁消息,还多次与吕蒙通信,使得军心被轻易瓦解,两万多的士兵四散逃往,到后来只剩下了几百人,至此,最后的一线生机也荡然无存。
但不应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关羽,刘备也要为此负很大责任。
关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孙权撕毁同盟关系,偷袭荆州。
这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但作为领导人的刘备应该能考虑到这一点。因为在之前的建安二十年,孙刘两家已经要撕破脸了,只是由于曹操的介入,暂时保持了和平,但联盟的危机丝毫没有消除。
建安二十四年的这一时刻,刘备攻占了汉中,暂时解除了曹军对益州的威胁。荆州的关羽又威震华夏,似乎随时可能攻克襄阳。
一旦攻克襄阳,那么益州、荆州可以通过陆路相连。只要后方稳定,随时可以出兵北伐,当年的战略目标就能初步实现了。这对刘备是大好局面,但对孙权却是大大的威胁。
当初孙刘联盟的基础是孙强刘弱,面对关羽的节节胜利,刘备势必要考虑到孙权一方的感受,他会不会坐视自己不断壮大?如果不愿意,他会不会有所行动?鉴于荆州的重要性,结合两家之前的矛盾,这样的考虑并不过分。此时的刘备,急需调整战略重心,巩固荆州地位。
况且关羽本身只有三万左右人马,既要围攻襄樊,又要驻守后方,兵力肯定不足。
平定汉中后,刘备应该派一支人马前来支援。就算没有军队可派,也应该把诸葛亮调回去协助守卫荆州,确保万无一失。但面对荆州的潜在风险,刘备什么都没做。

刘备、诸葛亮此时在干吗?忙着做帝王梦呢。
夺取汉中后,刘备有些志得意满,回到成都后,没有想着下一步的战略规划,而是忙着建造宫殿,《典略》中记载,“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诸葛亮等人也是忙着献祥瑞,劝进刘备称王。
终于在汉中战役后不久,刘备就称了汉中王。
而且在曹丕称帝后,刘备也火急火燎地称了帝,距离他称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刘备这边忙着做帝王梦,孙权那边也在忙活着,不过是不同内容。
他既要忙着调整对曹策略,修复彼此关系。又要忙着不断示弱以麻痹关羽,并在暗地里偷偷部署作战安排。
就这样,双方都在上演着不同的大戏。
只不过一方是称王大戏,一方是夺荆州大戏。
于是,一方全无戒备,一方举国动员,荆州的易主只是早晚的事情,关羽败走麦城不过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


诸葛亮去哪儿了?
有人说,就算刘备一时昏了头脑,可作为军师的诸葛亮怎么却不提醒他呢?是不是故意报复关羽,铲除后患呢?
当然不是。
前面已经说到,关羽的此次行动并不是擅自行动,也不是为了北伐,目的在于配合刘备占领汉中,所以并不违反诸葛亮的战略规划。
至于说他破坏了诸葛亮力主的孙刘联盟,更是找错人了。刘备才是始作俑者。
当初孙权派人接回孙夫人,已经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了,但刘备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还又娶了个新媳妇。
后来在建安二十年,刘备更是亲率大军,几乎就要与孙权开战了。所以真正不把孙刘联盟放在心中的,首推刘备。
诸葛亮不仅没有动机除掉关羽,其实也没有能力这么做。


关羽是武将,而在刘备生前,诸葛亮基本以内政后勤为主,不参与外出作战,《三国演义》中的军师形象只是一种想象罢了。
建安十六年以来,刘备真正倚重的谋士是法正,夺益州、占汉中,法正居功甚伟。所以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才会说:如果法正在,就能劝服主公不让东行,即便出兵,也不会有此惨败。
因为诸葛亮在军事上插不上话,所以无论他提不提醒,刘备大概都不会采纳他的建议。
因此,对于关羽之死,诸葛亮的责任可以剔除掉。
最后多说一句,对于诸葛亮,近来有很多人进行暗黑化处理,其实没有必要。
史料就那么多,都摆在那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当得上伟大政治家的称号。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江河散人

三国时期关羽的去世疑点重重,但是被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偷偷的坑杀是不太可能的,刘备有充分的动机吗?关羽的去世又是一个编写的电视剧吗,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着一个道理。就像那些关羽的阴谋论中说的那样。关羽太高傲自大了,作为蜀汉主人的刘备完全可以通过手段来处理关羽。

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折损荆州的军事实力丢掉自己的地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关羽的去世应该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关羽攻打樊城是刘备的命令还是他自己的想法呢?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当然要刘备同意了才行,这是不符合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规划的。所以关羽为什么要去呢?

一个是关羽为了减轻刘备集团在汉中方向对阵曹操集团的压力,还有一个是说关羽羡慕别人建立了功劳,自己按耐不住,就偷偷的出兵了。但是这两种因素似乎都不是绝对可靠的。关羽的任务是驻守荆州。所以推断可能是关羽接到刘备的命令,让他向北或者是在樊城一带做佯攻。

刘备当时占领的荆州的几个郡县,本来就易攻难守,再加上当时庞统被杀,刘备入川受阻,诸葛亮和张飞各自率领一支兵马入川支援刘备。在士兵的数量上,关羽防守荆州已经足够了。关羽的战略眼光不足,防守荆州,他没有分得清主次,自以为夺得对方的几个小城寨,就能够创造奇迹了。他小看了对手,骄傲是要付出代价的。



关羽之死并非刘备与诸葛亮的借刀杀人。关羽与刘备亲如兄弟,虽有些骄横,但也未有擅自行动的行为,看重君臣之分。

关羽围攻襄樊是为了配合刘备占领汉中,曹操放弃的汉中只是一座空城,所以刘备的胜利不过是战略上的胜利,在经济、军事各方面都不占上风,面临着曹操给刘备的巨大威胁,他必须时刻提防着。关羽出兵襄樊,是因为襄樊是曹操中部的重镇,一旦关羽进攻襄樊,曹操必会从他处搬兵来救,从而减轻汉中的压力,刘备就有机会处理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从而进行进一步的部署战略。关羽出兵的同时,刘封、孟达也占据了东三郡,一旦成功,便实现了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倘若不成,关羽的出兵将曹操的军事重心吸引出一部分,也便达到目的。出乎刘备的意料是孙权会联合曹操袭取荆州,而更没想到的是关于攻占襄樊不成,并未返回江陵维持荆州已有格局,竟然会因为水淹七军而急功近利,不破襄樊势不回。

关羽分寸失度,致使无一线生存机会。而此时的刘备,所有兵力只能维护汉中,绝不可抽出兵力救援关羽,即使抽出部分兵力也难以营救关羽。据此看,刘备与诸葛亮并非真的非杀关羽,关羽骄横是导致关羽兵败致死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太多出乎意料的发生,“想不到,来不及”无法营救关羽。



对于刘备和诸葛亮使用计谋害死关于的说法,显然说服力是不足的。

首先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是出了名的忠义,刘备使用计谋杀了关羽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关羽之死是因为在刘备打仗的时候,自己去攻打樊城,最后落得个荆州不保。这样的代价是致命的,所以诸葛亮绝不会因想杀关羽而失去荆州。

那么要说是刘备和诸葛亮使用计谋的话,绝不会为了杀关羽而让荆州丢失,所以所当时刘备和关羽还是亲如兄弟的。那么要说关羽之死的话,是关于自己刚愎自用,桀骜不驯,看到别人建功立业自己心里不舒服。所以就自己举兵去攻打樊城,后来因为战败之后被吕蒙所杀。

关于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忠义和骄傲。正因为自己的强大,自己的武功高让他看别人都不在意,都敌不过自己。所以对于黄总等人的立功,刺激了关于的自尊心。关于以前的时候就是内心桀骜不驯,一路跟着刘备过来也只有刘备能够约束得住关羽。所以虽然当时刘备和诸葛亮的命令是让刘备驻守荆州,但是后来还是因为小瞧对手而付出了低价,其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

说关羽之死的原因还主要有关羽的砍人和用人的不足,当时糜芳、傅士仁心存二心但是关于却没看出来,和后来的失败对于刘封和孟达的求助心存幻想也看得出来,关羽在用人和看人方面确实是和刘备有着巨大的差距。



刘备和诸葛亮当然不想害关羽,因为关羽对他们还有很大的用处,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害关羽。

不是,虽然关羽很桀骜不驯,但是他毕竟和刘备是结义兄弟,多年的兄弟情谊深厚,所以蜀国之主的刘备不会去把关羽杀死,因为如果关羽是刘备和诸葛亮害死的,那么他们就相当于自损八百,是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三国最大的谜案,刘备与诸葛亮真的非杀关羽不可吗?
这的确是三国时最大的谜案,不管刘粉、诸葛粉是否高兴,但豹眼依然说:对于关羽,虽然还没有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但关羽之死,刘备、诸葛亮逃脱不了干系。首先,刘备、诸葛亮并不想杀关羽,因为刘备可以不要关羽,但他不想不要荆州。荆州就是他的命根子、眼珠子,没有荆州他心痛啊。所以,刘备...

三国最大的谜案,刘备与诸葛亮真的非杀关羽不可吗?
按理来说,刘备很有结盟的“诚意”了,而且孙刘联盟也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能看到这一点。就算关羽曾经拒绝过孙权的求婚,也不应该影响孙刘联盟的大局。只是,刚刚夺取汉中的刘备,可能将主要精力用在了称王、称帝以及立国的各项事务上,而忽视了自身的扩张,会对同盟者的心...

中国历史最大谜案:传国玉玺和氏璧,传来传去,传到了哪里?
原标题:中国历史最大谜案:传国玉玺和氏璧,传来传去,传到了哪里?玺是中国古代封理帝王的宝印,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宝贵的,有关它的传说几千年来也无不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氏璧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还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有关。自卞和发现和氏璧后,它一直是楚国王室的重器...

中国历史上7大谜案第一,老子出关到底是去哪里了?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三国演义中最大的谜案,关羽真的是被诸葛亮害死的吗?
诸葛亮自身并不够资格害死关羽,无可否认的是诸葛亮在后期的蜀国确实是大权独揽是实质上的控制者。但要注意的是,关羽死的时候,刘备还活着,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绝对无法瞒着刘备做这么大一个局,调动如此多的人来害死关羽,所以要是是诸葛亮做局那也是刘备出手才有可能,但真的是这样吗?其次...

中国历史上七大谜案
中国历史上七大谜案分别是: 1、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 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谜案是什么?
中国的历史有着上下五千年之久,在这么悠久的历史中,隐藏着一些谜案,至今都没人可以解答。其中最大的历谜案是朱允炆的结局。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当时朱元璋将皇位继承权给了这个他最爱的孙子。但是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举行了造反,史称“靖康之难”。朱棣带人闯进皇宫,宫中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谜案是什么?
最让人想不通的事,应该就是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吧。因为到现在以来都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墓穴,不管有多少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个谜题,都没有人找到最终的答案,并没有谁的答案可以说服众人。不过现在主要有三种说法,讲朱允炆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有说他和自己的皇后在火烧皇宫的时候就死在里面了。因为...

三国历史的走向,曾因为蜀国哪个最难破解的谜案影响过?
导读: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蜀国一直被后人当做正义的一方看待的。但是纵观三国历史,魏国和东吴基本上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谜案。只有蜀国给后人留下种种疑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蜀汉的五大谜案!第一大谜团:赵云为何一生不被重用 赵云无疑是被后世夸大的一个三国人物,而且在正史中赵云并...

中国四大悬案是哪四件
  1、被列为“中国四大谜案”之首的陈年悬案“白银案”,还有南大碎尸案、清华投毒案、重庆红衣男孩。2、白银案已经侦破了,这些年,全国各地的公安,凭借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命案必破的水准。技术的成熟以及时间的稀释,让多年前的积案,得以被逐个侦破。  3、南大...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在真实的历史上,蜀国君主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真的好吗? -
褒符力基: 对于现在市场上的许多公务员来说,所以希望碰到的顶头上司,想必就是像刘备这样的,能够和手下的基层领导同吃同住,而且是宽宏大量.据说他和军师诸葛亮相处得非常和谐,就像是铁哥们一样,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果然如此吗?刘备在事...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诸葛亮真的不在家吗? -
褒符力基: 第一次:是因为诸葛亮恰巧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第二次是因为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完整故事: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诸葛亮与刘备关系如何
褒符力基:诸葛亮一向被认为是蜀之栋梁,又以忠心耿耿而闻名天下.有杜甫诗为证: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实,诸...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三国中的诸葛亮与刘备什么关系? -
褒符力基: 君臣关系.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刘备在新野为什么要带老百姓逃跑,为什么几个妻子都死了很残,他和诸葛亮真的是君臣关系的点范吗? -
褒符力基: 楼主,一楼的绝对错了.刘备带老百姓,完全是老百姓自愿的,他们愿意追随刘备.而刘备也是最仁德的人,当然不愿丢下这些愿意追随自己的百姓.至于刘备的妻子,刘备有句话可以回答全部:女人如衣服”,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女人的态度,做他的女人当然不好过.刘备与诸葛当然是君臣的典范,诸葛的忠诚,刘备的仁德,两人惺惺相惜,既是君臣又是朋友,当然是典范.楼主满意?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诸葛亮真的对刘备忠贞不二吗??? -
褒符力基: 世人皆人为刘备对诸葛亮无比信任,君臣无猜,果真如此吗? 刘备入主西蜀,益州平定后,糜竺任安汉将军,位在诸葛亮之上.糜竺一生未曾统御士卒,但是他深得刘备的信任,极受恩宠.可见诸葛亮在当时而言,在刘备心中地位未必最高. ...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
褒符力基: 诸葛亮其实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他的故事里就有虚假的,比如“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顾茅庐”这些都是假的.虽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写的特别神,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是真的.鲁迅先生评价刘备和诸葛亮的时候说:“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的“奇”写的就是一个字“妖”,为什么说诸葛亮“妖”?就是因为罗贯中把他写的太神了.把刘备的“仁”写的也是一个字“假”,为什么说刘备“假”呢?因为赵云在长板桥数进数出,把阿斗救了出来,而刘备一下把阿斗摔在地下,说:“就因为这个孺子,差点损我一名大将.”这是什么?这是收买人心,收买赵云的心,好让赵云给他卖命.所以三国演义中有些事不可信.诸葛亮也没有那么厉害.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吗? -
褒符力基: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三国:刘备发怒的时候,一摔杯子,为什么诸葛亮连忙跪下,众臣也都慌忙跪下? -
褒符力基: 因为刘备是主公,在封建社会,君王一怒,众臣皆惊.

工布江达县15636758762: 求三国诸葛亮和刘备的分析,详细点,500字 -
褒符力基: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不如他的治国才能的,陈寿是有一个评价的,陈寿说诸葛亮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本人认为是陈寿对诸葛亮的客观评价.诸葛亮是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