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完整的赤道评价,剧情解析。

作者&投稿:林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不可不看的十大经典电影~

十大经典,这个很难断定 ,之前我看过有人总结了100部经典电影贴过来给你看看哈,希望对你有帮助。个人觉得:《教父》《指环王》《加勒比海盗》《泰坦尼克》等等都比较好,都可以在我的【个签】免费找到哦!
你也可以参考全球票房排名排行榜:
1、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 8.9 分
科波拉黑帮经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稳IMDB头把交椅应属
众望所归。虽然评论界一致对《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数影迷似乎还是对
《教父》情有独钟,这可能与马龙·白兰度极具个人魅力的表演有关,直到今天他那种含
糊沙哑的声音与神秘莫测的表情都依然叫人着迷。
2、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 8.9 分
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电影超越国界的神奇
之处。
3、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年 8.8
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
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4、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年 8.8
无需多言的电影里程碑,神童奥逊·威尔斯可一不可再的惊世之作。
5、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942年 8.7
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6、 《教父续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年 8.7
《教父续集》中科里昂尼家族兴起的历史与麦克血腥的奋斗形成了完美的对仗,这种平行
蒙太奇的运用深得评论界的赏识,此片的成功也巩固了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
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 《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 8.7
这可能不是大师黑泽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确实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早
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东方武侠故事。
8、 《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年 8.7
对每个出生于50到70年代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几乎都喜欢被人被称作“Star Wars Gener
ation”(《星球大战》的一代),星战系列应该是拥有影迷人数最多的系列电影了,还
记得99年推出《星战前传》时掀起的狂潮么?
9、 《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 8.6
这部电影能入选到TOP10有点叫人惊讶,美国特有的中产阶级影片。
10、 《飞跃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 8.6
米洛斯·福尔曼和杰克·尼克尔森两人共同的颠峰,一堂影视表演的必修课。
11、 《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年 8.6
库布里克讽刺冷战的黑色幽默经典,“未来三部曲”的首部,对一个没有那段历史经历的
中国观众而言,此片未必会得到这样的高分。
12、 《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2000年 8.6
李安真的拍了部了不起的电影。
13、 《后窗》Rear Window 1954年 8.6
希区柯克的经典,詹姆斯·斯图尔特和格蕾丝·凯莉的搭配就如同现今布拉德·彼特和朱
丽娅·罗伯茨合作一样抢眼。
14、 《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年 8.6
在英国《完全电影》(Total Film)杂志评选的最伟大的50个银幕英雄(又是个TOP一族
)中,哈里森·福特饰演的印第安纳·琼斯雄居榜首,斯皮尔伯格还是拍这样的东西比较
划算。
15、 《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 1995年 8.5
到最后才叫观众恍然大悟的影片总是那么迷人,更有意思的是它还隐藏着两位日后的奥斯
卡影帝凯文·斯派西与贝尼裘·狄托洛。
16、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年 8.5
观众至今还为凶手的屠刀而恐惧,这可能就是希区柯克最大的魅力。
17、 《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年 8.5
Star Wars fans的第二《圣经》。
18、 《低级小说》Pulp Fiction 1994年 8.5
可能是我自己看次数最多的影片,两年里看了12遍,昆汀塔伦蒂诺的鬼才短暂却叫人刻骨
铭心。
19、 《记忆碎片》Memento 2000年 8.5
今年热门的悬念片,现在还在排行榜上停留。
20、 《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年 8.5
又一部希区柯克影片,加里·格兰特被小飞机追杀逃入玉米地的的镜头堪称电影史上的经
典,在南斯拉夫浪子库斯图里卡、搞笑白头翁拉塞尔·尼尔森等人的不同影片中都得到了
致敬性的再现。
21、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年 8.5
当“野牛比尔”从黑暗中走来,你听到的是羔羊的哭泣,还是自己的心跳?
22、 《风云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年 8.4
弗兰克·卡普拉导演,詹姆斯·史都华主演,曾获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
佳男主角等5项提名,但在另一部出色影片《黄金时代》面前败下阵来。入选美国电影协
会评出的世纪百部佳片。
23、 《好家伙》Goodfellas 1990年 8.4
马丁·斯科西斯的意大利黑帮纪实文学,片中最抢眼的演员是小个子乔·佩西,本片绝对
可与科波拉《教父》系列相媲美。
24、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年 8.4
斯皮尔伯格动用巨资拍摄的二战影片,在奥斯卡角逐中竟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莎瓮情史
》。
25、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年 8.4
那是一个阿拉伯的故事,那是一个大卫·里恩的时代……
26、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1957年 8.4
由亨利·方达领衔主演,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整个故事发生在一间屋子之中,12个性
格各异的人演出了一场智慧、理智与偏见之间的斗争。其中不乏精彩的台词和精妙的构思

27、 《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 1957年 8.4
库布里克早期经典,柯克·道格拉斯主演。
28、 《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年 8.3
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影片,他扮演一名南方小镇律师,为黑人强奸犯辩护,精彩的
演技为他赢得当年奥斯卡影帝头衔。
29、 《可诅咒的人》M 1931年 8.3
德国电影大师弗立茨·朗格三十年代的经典,有声电影的第一个美学参照,西方电影俱乐
部的保留片目,电影史学研究的必修课。
30、 《眩晕》Vertigo 1958年 8.3
如果失去希区柯克,电影将会怎样……
31、 《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 1976年 8.3
斯科西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德尼罗刻画的司机特拉维斯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典型人物,
童星朱迪·福斯特在片中崭露头角。
32、 《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 1949年 8.3
著名的英国黑色电影,对斯科西斯等新好莱坞导演有较大影响。
33、 《洛城机密》L.A. Confidential 1997年 8.3
出色的好莱坞影片,黑色的风格把观众来到五十年代的洛杉矶,一把出色的男影星加上金
发花瓶贝辛格。
34、 《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年 8.3
意大利人罗伯特·贝尼尼扬名天下的灰色喜剧,使汤姆·汉克斯三夺金像影帝的梦想再次
受挫。
35、 《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年 8.3
导演比利·怀尔德是五十年代好莱坞最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二十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
并六次获奖。这位来自欧洲的犹太人曾任美国陆军心理战争的电影部部长,他始终认为电
影就是娱乐,并持此信念从事电影工作长达历数十年。
36、 《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 1999年 8.3
榜单中出现的第一部卡通片,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由,我倒觉得《玩具总动员1》更精彩
些。
37、 《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 1941年 8.3
早期黑色影片的基石。
38、 《灵异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1999年 8.3
本片至少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第一个是年轻的印度裔导演奈特·莎马兰,第二个是正愁
转型不利的动作明星布鲁斯·威利斯,第三个就是现在大红大紫的童星奥斯蒙特。
39、 《搏击会(角斗俱乐部)》Fight Club 1999年 8.3
将无政府主义、暴力倾向融和进一部布满悬念、条理分明的情节剧,大卫·芬奇再次以事
实证明了自己是九十年代最出色的好莱坞导演之一,爱德华·诺顿的上乘表现绝对压倒了
帅哥布拉德·彼特。
40、 《骇客帝国》The Matrix 1999年 8.3
沃卓斯基兄弟的奇思妙想加上袁和平的武术执导让全球影迷在99年得到了最强的视觉冲击
,基努·里维斯躲避子弹的镜头已成经典。
41、 《潜艇风暴》Das Boot 1981年 8.3
著名的德国战争影片,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虽与德国新电影同代,却始终专注于商业影
片,后去好莱坞发展,执导的作品有《空军一号》、《完美风暴》等。
42、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年 8.3
美国舞台剧风格的影片,以叫“哓舌”式的对话著称,由好莱坞著名演技女星蓓蒂·戴维
斯领衔主演,导演曼基维茨最著名的作品应该是《埃及艳后》。
43、 《愤怒的公牛》Ragging Bull 1980年 8.3
第三部位列榜单50大的斯科西斯影片,足以看出这位电影社会学家在影迷中的叫好程度。
扮演拳王拉莫塔的德尼罗不但为学拳击而伤痕累累,还为贴近形象迅速增肥五十多磅,他
的敬业精神至今成为众多演员的楷模。
44、 《善、恶、丑》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年 8.3
一生只有不到10部作品的意大利导演塞尔乔·莱翁内却是意大利西部片的开山鼻祖,他以
黑泽明武士影片、美国西部片为基础开创出独特的意大利西部片风格。这位低产导演对意
大利电影以及美国独立电影都产生过不小影响,中国影迷所熟悉的《美国往事》便是他的
收山之作。
45、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年 8.3
可能是很多影迷对“歌舞片”的第一印象,金·凯利在雨中漫舞的镜头不知会唤起多少人
浪漫的回忆,但这段经典的歌舞移植到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中却变成了恐怖与戏谑。

46、 《唐人街》Chinatown 1974年 8.3
传奇导演波兰斯基最著名的影片之一,杰克·尼科尔森主演。
47、 《超级无敌掌门狗之剃刀边缘》Wallace & Gromit The Wrong Trousers 1993年
8.2
《小鸡快跑》导演早期作品,也是黏土动画。
48、 《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 1939年 8.2
好象只看过动画片,此片去年出过DVD,可对这类的好莱坞老电影实在没有耐心去看。
49、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年 8.2
这部为科波拉赢得赞誉和金棕榈的影片也因恶劣的票房让他背上了十年才清偿的高额债务
,里面戏份极少的马龙白兰度依然人们关注的焦点。
50、 《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年 8.2
比利·怀尔德导演、玛丽莲·梦露、托尼·柯蒂斯和杰克·莱蒙三人联袂主演的喜剧,当
选美国电影协会评出的世纪最佳喜剧第一名。
51、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年 8.2
大卫·里恩拍摄的战俘题材影片,影片的背景与大岛渚的《战场上的圣诞快乐》有相似之
处。
52、 《毒品网络》Traffic 2000年 8.2
刚刚问鼎奥斯卡最佳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的第十部作品,看来这个十年前以《性,谎言
,录象带》扬名戛纳的独立制片旗手已经完全过度为好莱坞的主流。
53、 《格林奇偷走圣诞节》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电视版) 1966年 8.2

动画片,这就是金·凯瑞新片《格林奇》的原作。
54、 《罗生门》Rashomon 1950年 8.2
遥想半个世纪前身材高大的“黑泽天皇”在洛杉矶音乐中心举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情景
,大有“亚洲电影站起来了!”的意味。遗憾的是,黑泽明未能亲眼目睹亚洲电影“零的
突破”--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罗生门》获金狮奖的消息他是从报纸上知道的,奖杯也
是从意大利邮寄到日本的。
55、 《双重保险》Double Indemnity 1944年 8.2
又一部比利·怀尔德的影片,看来美国有一大批怀旧的观众。
56、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8.2
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科幻影片经典,今天依然魅力无穷。
57、 《邪恶的接触》Touch Of Evil 1958年 8.2
奥逊·威尔斯晚年作品。
58、 《将军号》The General 1927年 8.2
好象只看过动画片,此片去年出过DVD,可对这类的好莱坞老电影实在没有耐心去看。
59、 《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 2000年 8.2
导演卡梅伦·克劳根据自己经历改编的影片,唤起人们有关七十年代摇滚与青春的回忆,
当然对中国庞大的打口一族来说,看这部影片也很有滋味。
60、 《美国X历史》American History X 1998年 8.2
影片最大的亮点当然是爱德华·诺顿,那些打算终身移民的同胞应该看看美国种族歧视的
侧面。
61、 《满州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年 8.2
比较有名的政治惊悚片,讲的是朝鲜战争中被洗脑的美军士兵回国后按苏联指使准备暗杀
要员的故事。
62、 《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8年 8.2
导演兼编剧约翰·赫斯顿制作了多部此类型的影片,不过这部描写发生在墨西哥内贪婪、
恐惧和谋杀的电影,无疑是当中最成功的,男主角亨佛莱·鲍嘉的精湛演出也是重要因素

63、 《乱》Ran 1985年 8.1
黑泽明晚年力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影片过于追求宏大场面和画面精美,为
了拍得真实可信,黑泽明下令烧毁了高额搭建的三座实景城堡。
64、 《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 1971年 8.1
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的压轴戏,对人暴力天性的揭露淋漓尽致。因暴力、色情场面过
多以及发生类似案件,《发条橙》在公映后不久即被禁放,直到库布里克去世后不久影片
才重见天日,在剧场中与欧洲观众见面。
65、 《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年 8.1
《12只猴子》导演泰瑞·吉连姆早期推出的喜剧片,讲述亚瑟王和手下的圆桌武士们在寻
找圣杯途中遇到的种种趣事。
66、 《傀儡人生(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年 8.1
近年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美国影片。
67、 《城市之光》City Light 1931年 8.1
卓别林代表作之一。
68、 《疾走罗拉(罗拉快跑)》Lola rennt 1998年 8.1
红发,尖叫,奔跑,可能这就是大家都在谈论的后现代主义。
69、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年 8.1
好莱坞早期政治影片。
70、 《异形》Alien 1979年 8.1
一段噩梦的开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角斗士》)成名作品。
71、 《落水狗》Reservoir Dogs 1992年 8.1
塔伦蒂诺的处女作,黑色、暴力、血腥,一个男性关系寓言,一部出类拔萃的独立影片,
仿佛塔伦蒂诺的才华都已在最初的两部作品中用尽。
72、 《勇敢的心》Braveheart 1995年 8.1
随着梅尔·吉布森大呼一声“Freedom”,他不但征服了奥斯卡的评委,也征服了十之八
九的影迷。
73、 《冰血暴》Fargo 1996年 8.1
科恩兄弟代表作,导演乔尔的老婆麦克多蒙德在片中有上佳表现,土得掉渣的方言给人留
下深刻印象。
74、 《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2000年 8.1
好莱坞新锐达伦·阿罗诺夫斯基2000年力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π》。
75、 《摩登时代》Modern Times 1936年 8.1
这可是部上过初中政治课本的影片!
76、 《西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9年 8.1
塞尔乔·莱翁内六十年代作品。
77、 《绿色奇迹》The Green Mile 1999年 8.1
《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99年推出的新作,由汤姆·汉克斯主演,但显然
未能超越前作。
78、 《莫扎特传》Amadeus 1984年 8.1
米洛斯·福尔曼可能是美国最成功的移民导演,他的作品有一种明显的向社会挑战的意识
,但也只能在好莱坞容许的范围之内。
79、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1982年 8.1
雷德利·斯科特作品,特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出色的美工特技使《银翼杀手》成为一部不
易被人忘记的科幻影片。
80、 《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 1948年 8.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名词。
81、 《骗中骗》The Sting 1973年 8.1
保罗·纽曼与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一部骗术影片,几年前在国内的电视台放映。
82、 《大白鲨》Jaws 1975年 8.1
大卫·芬奇这样形容这部电影:自从我看完《大白鲨》,就再也不敢到海里游泳了,尽管
我知道那只是一部电影。
83、 《鸭汤》Duck Soup 1933年 8.1
由著名的喜剧之家马克斯兄弟联袂主演。
84、 《岸上风云》On The Waterfront 1954年 8.1
马龙·白兰度塑造的又一段经典。
85、 《杀手莱昂》Léon 1994年 8.1
吕克·贝松奠定国际声誉之作。这好象是名单中第一位法国导演的作品,片子还是在美国
拍的,看来美国观众确实只关心国产影片。
86、 《七宗罪》Se7en 1995年 8.1
大卫·芬奇初露峥嵘,几乎是部人见人爱的电影。
87、 《那一个晚上》Festen 1998年 8.0
原名《庆典》,Dogme95一号作品,极至的影象方式给人震撼,叙事的紧凑拉住了那些对
手持镜头不适应的观众,Dogme95正式作品中影响最广的一部。
88、 《木兰花》Magnolia 1999年 8.0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继《不羁夜》之后再次尝试的多瓣式结构的佳作,2000年柏林电影
节金熊奖。
89、 《安妮·霍尔》Annie Hall 1977年 8.0
伍迪·艾伦半自传色彩的代表作,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影片中那些
喋喋不休的对话,如果GRE考听力的话,肯定是这个样子。
90、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1995年 8.0
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热门电视短剧,英国演员科林·费尔斯因扮演男主人公达西而拥有
大批的影迷。
91、 《斯特莱特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9年 8.0
美国前卫导演大卫·林奇回归朴素的作品。
92、 《内幕新闻(局内人)》The Insider 1999年 8.0
拉塞尔·克罗在此片的表现明显优于他获奖的《角斗士》。
93、 《用心棒》Yojimbo 又名保镖 1961年 8.0
黑泽明作品。
94、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 1963年 8.0
战俘逃亡影片中的代表,斯蒂夫·麦克奎因代表作之一。
95、 《角斗士》Gladiator 2000年 8.0
尽管叫座又得奖,雷德利·斯科特原有的才情还是被好莱坞所吞噬。
96、 《异形II》Aliens 1986年 8.0
詹姆斯·卡梅伦续拍的恐怖科幻片,使女演员西尔古内·薇弗成为动作片中的孤胆女英雄

97、 《非洲皇后》The Africa Queen 1951年 8.0
亨弗莱·鲍嘉与凯瑟琳·赫本大斗演技的精彩之作。
98、 《幽灵公主》Mononoke Hime 1997年 8.0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这部关注人与自然的影片充满一种温厚的人文关怀。
99、 《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年 8.0
希区柯克。
100、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 1957年 8.0

电影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发明于19世纪末期,由最初被认为是“小学生的玩意”、“奴隶们的娱乐游戏”逐步发展成为20世纪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它通过摄影机以每秒拍摄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物体运动的时空转换过程记录在条状胶片上,然后将不同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显影、定影。干燥加工成电影拷贝的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影片从最初拍摄一些活动的日常生活景象片断,发展到现在已能够拍摄丰富多彩、复杂变化的现实世界,具体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1合艺术。

所谓综合艺术,指综合几种艺术成分而构成的艺术样式。其特征是:

集体创作。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术、摄影、录音多个创作部门艺术创造的有机配合;

利用现有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电影有含文学成分的描写和结构,有含戏剧成分的对话、内心独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有含音乐成分的歌曲和与画面融合的视觉形象;

广泛的群众性文化。电影的构成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表达、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但是,电影的综合性并不是指各种艺术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成分融汇贯通变成新的东西加以表现。它除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在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工具与别的艺术表现工具不同。电影是用摄影机来反映的。摄影机具有真实记录反映对象及其运动的时空转换这一特点,由此形成特殊的电影表现手法和电影叙述语言,将各种艺术成分有机统一组合成新的艺术表现形象。

正因为如此,作为艺术的电影,虽然是诞生于众多古老传统艺术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之后的最新最年轻的艺术,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正式公映自己制作的世界最早的影片获得成功至今仅百年的历史。而古老传统的艺术,其中有的已经历了上千或数千年的沧桑,它们问世的时日,就连专门研究艺术史的专家学者们也无从稽2考。电影和古老传统的艺术相比,它只能算个小弟弟。但是它后来居上,后生可畏,最年轻的艺术——电影,以其无可比拟的艺术魁力,闯进了世界艺术之林,一跃而成为最富群众性最具影响力的与世纪同龄的艺术巨人。其所以能如此,恰恰是由于它年轻,有它自己的优势。因为电影不仅是诞生于古老传统的艺术之后,而且它是吸取和消化了这些艺术的所长而又扬弃了它们的所短,有机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多种艺术门类的有机综合,是电影艺术最突出的美学特性,综合性是电影美的本质所在。

早期的电影研究家们从电影像谁这一命题出发,探讨电影艺术的基本持性和电影美的奥秘。他们所持的观点和所得的结论各不相同,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电影像文学,有人认为电影像戏剧,也有的认为电影像绘画,还有的说像音乐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便有“可见的文学”、“电影诗”、“视觉交响乐”、“沉默的旋律”诸如此类的说法,试图从电影美学的层次上对电影美的本质作出界说。这些见解虽知其相对的合理性依据,但在今天看来,其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则是显而易见的。电影既像谁也不像谁,电影就是电影,因为电影是吸取、包容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多种艺术的因素、集它们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电影中包容了文学的因素,因为它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文学的各种体裁中广泛吸取营养,如从诗中汲取抒情性,从散文中汲取纪实性,从小说中汲取叙事性。在叙事手法上又借鉴了文学中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外部描绘和内心剖析以及多种形式的结构原则等。总之,无论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叙事的3方式,电影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而具有文学的因素。电影中存在的戏剧因素,表现在演员表演、场面调度、矛盾冲突和悬念等一系列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电影中的音乐因素,表现在通过旋律配合画面,以营造环境氛围、渲染情感和节奏变化。至于电影中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因素,不仅表现在造型性和视觉再现性上,对构图、色彩和光影的处理上,借鉴了这些艺术的经验,而且电影中的许多专用术语如画面、色调、影调、镜头、焦距等等,也都是从这些艺术中借用过来的。

电影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到叙事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文学的因素。但文学进入电影’,由于受电影的制约,经过消化、融合,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而非电影加文学。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和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有质的区别。因为尽管电影广泛借鉴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但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学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和音响以及电影所独具的特殊表现手段——蒙太奇来塑造银幕形象。作家用语言来写故事、写人、写人的灵魂。文学形象是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给读者以联想,银幕形象则是通过可见的画面和可闻的声音具体地直接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可见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决不是电影加文学。

电影从绘画中吸取营养,包括构图、光影、色彩、线条的运用和处理,具有绘画的因素,但绘画进入电影并非电影加绘画,电影中的绘画因素受电影制约,与绘画艺术有质的区别。绘画再现生活的手段是线条和色彩,电影的手段是画面,并且有声音与之相配合。绘画中的造型形象只能是化动为静,静中4见动,不能表现对象的连续运动,银幕中的造型形象则始终是不断变化着的连续运动的造型形象。

电影从戏剧吸取营养包容了戏剧艺术的因素,但戏剧进入电影,因受电影的制约被消化融汇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并非电影加戏剧。电影的时空观念和处理同戏剧的时空观念和处理有着质的区别。舞台空间是固定的,银幕空间是不断变化的。舞台时间是现实的物理时间,银幕时间则可以自由延长、压缩、停滞的非物理时间。因此戏剧的时空表现受到限制,而银幕的时空表现则有很大自由。不仅如此,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也存在着质的区别。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共时共地,同时完成,这是戏剧表演的特点;而电影表演则是另外一种情形:表演者在场表演,欣赏者缺席;欣赏者在场欣赏,表演者缺席,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不可能共时共地,也不是同时完成。因此,这就决定了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而非一致。

其他各门艺术进入电影,同样要产生质的变化,凡此种种,说明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并不是各门艺术简单地相加拼凑在一起,而是经过了化合的有机的综合整体。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而形成综合性的审美特性,就其实质来说,乃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正因为如此,作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电影,它克服了传统的纯时间艺术难以充分表现空间和传统的纯空间艺术难以表现时间的局限与不足,既可以充分表现时间又可以充分表现空间,因而具有巨大的表现潜力和艺术可能性。由此也不难看出,包容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的综合性实质,还在于它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它克服了纯视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听觉形5象的审美需求和纯听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审美需求的局限,而具有可以融合视听两者之长的优势,成为一门最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

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它涉及到物理学中的光学、电学、化学、生理和心理学以及机械制造和摄影技术,当这些技术发展到相当水平后才促使电影的出现,并随着这些学科及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首先是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和确立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是视觉暂留原理呢?少年朋友幼小时候可能见过并玩过一种叫做幻盘的玩具。在一张圆形的硬纸板上,一面画着一只小鸟,另一面画着一个鸟笼。当你拉紧系在纸板两端的绳子,让纸板快速旋转时,好像小鸟关在笼子里了。如在黑暗中点燃一支香,用手持香作圆圈快速挥动,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人圈。这些就是视觉暂留现象。这时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视象不会立即消失,人所看到的视象有视网膜上具有滞留性的特点。科学家试验并确证,视像在眼前消失之后,仍然能够在视网膜上保留0.l秒左右的时间。今天的电影,胶片上每画格中的影像都是静止不动的呆照。但是,通过给我们以连续运动的幻觉,这就是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而产生的效应。

其次,电影的发明是在摄影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而普通摄影的拍摄对象,一般只能是静物或人物呆照,不能拍摄和表现出连续运动中的人和物。据说19世纪50年代,有位摄影师想6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的动作,他采用的办法是:首先拍摄这个人举起手的姿势,然后把未曝光的胶片重新装进照相机,再来拍摄这个人的手稍微放下一点的姿势,如此这般逐次地拍摄,一直拍摄到这个人把手完全放下为止。拍摄一个简单的动作竟如此困难和烦琐,如要拍摄快速复杂的连续运动,自然更加无能为力了。如:1872年美国有位富商和人打赌,他认为马在奔跑时,它的4只蹄会同时离地腾空。为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不惜以重金聘请一位摄影师来拍摄马在奔跑时的实况。摄影师在跑道上安置了40多架照相机进行连续拍摄的试验,花了几年的工夫,直到1880年才完成这项实验,虽获得成功,但他所拍下的片子只能放映一两秒钟。可见一般的摄影技术是不可能适应电影摄影的需要的。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制成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才首次为电影摄影奠定了初步基础。

还有,适应电影摄影需要的胶片,必须依靠化学工业及其技术才能生产,而胶片必须通过放映机平稳、均衡的速度把光影投射到银幕上也并非易事,它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制作放映机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1894的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卢米埃尔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在前人探索试验制造放映机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突破,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遂使影象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法国里昂的企业家、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7内,向社会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如《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世界最早的影片。世界影坛和电影史学家们公认,它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伟大的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为世界电影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

电影的发展及流派

1.电影的发展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说,电影成为艺术,是从导演们想到挪动摄影机那一天开始的。卢米埃尔作为伟大的电影先驱者,揭开了电影史的第1页。但卢米埃尔的电影,都是固定视点拍摄,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角度等关系不变,自始至终是一个全景,一分钟一部电影,一部电影只有一个镜头。法国的电影先驱者梅里爱,把戏剧引入电影,并创造了停机再拍、叠印、多次曝光等拍摄手段,使电影获得生机和振兴。但梅里爱的全景内容是舞台上的科幻、神话、魔术等不同表演,形式仍然是复制的戏剧节目被人称为“前排观众眼里的戏剧”。因此它们还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的电影艺术家大卫·格里菲斯,对电影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的伟大功绩在于改变了卢米埃尔复制现实和梅里爱复制舞台、以场景为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的作法,而采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来拍摄所要表现的拍摄对象,以镜头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他摄制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不仅标志着当时美国电影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世界电影史上8的经典名作。

摄影机挪动的标志是电影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它终于突破了活动照相和复制戏剧的局限,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电影发展史上发生的两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使电影艺术跨入了成熟的阶段。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发生的由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的技术革命,是电影发展史上第1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电影自诞生以来的数十年里,一直是只有供人观看的画面而无声音的默片——无声电影,因而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的哑巴”。直到20年代末,由于电子工业的发展,声频真空管和光电管的发明以及录音还音设备和技术的逐步完善,这一系列技术成果的取得,才为电影的首次重大技术革命——由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使“伟大的哑巴”开口获得了良方。1926~1927年间,美国的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推出了能说话会唱歌的有声影片《爵士歌王》、《唐璜》等。1930年以后,制片商竞相仿效,有声电影开始风靡于世。有声电影的问世,使电影获得了声音,电影已不再是纯视觉艺术,而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它更好地满足了电影观众的审美需求。

电影史上第2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是30年代中期彩色电影的问世。

电影自诞生以来的数十年间,还存在着另一严重缺陷,这就是它没有色彩,一直是黑白片。电影家们为消除电影患有“色盲”症的缺陷,开始了不断的探索、试验以寻求良方。如有的电影家曾试用人工着色的办法,在胶片的画格上逐一涂色,以克服银幕上只有黑白世界而无真实的色彩世界的缺陷。9但是,面对多彩的客观世界,这种人工着色的办法,是难以在银幕上获得满意的效果的。正因为如此,1935年由于生产具有特殊感光性能的彩色胶片的工艺得到满意的解决,美国导演马摩里安摄制的世界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浮华世界》(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著名长篇小说《名利场》改编)在美国诞生了,40年代初以后,彩色电影开始遍及全球。

由此可见,依靠现代科技的装备,电影才从视点解放、从无声发展到有声、从黑白发展到彩色。随着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当代电影又从普通银幕电影发展到宽银幕电影、立体声电影、环形电影、全息电影等等。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侏罗纪公园》、《空中大惯篮》等一些充分利用电脑来拍摄的新的电影,为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2.电影的理论流派

在涉及到与电影有关的问题时,总听到蒙太奇这个名词,那么蒙太奇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蒙太奇,是法语的音译,原来是指建筑学中的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有组接、构成的意思,也就成了影视片中分切、组合的代名词。一堆建筑材料,没有生命、没有任何美感,到了建筑师手里,却可以把它们组合成风格不同、式样不同的各种建筑。它是电影语言中最基本的语言,如果对关系电影美学基础的蒙大奇问题不甚了了,那么,作为电影导演,是不可能拍出好影片来的;作为电影编剧,也写不出好剧本;作为影评人,难以评到点子上;同样作为电影观众,也难以看出个名堂。

前苏联著名导演库里肖夫曾做了一个实验来说明蒙太奇的效果。他从一部由当时苏联最有名望的演员莫兹尤辛主演的旧10片中,选出一张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另外,又从别的影片中选出表现一只饭桌上的汤碗、一口棺材和一个孩子在玩耍的镜头,分别把莫兹尤辛的特写镜头与这3个镜头随意结起来放映,果然出现了奇迹。莫兹尤辛的脸不再是无表情了,而是呈现出饥饿、悲伤和慈爱的表情。

一般来说,电影蒙太奇的基本内涵就是镜头的分切与组合。

一部影片通常一般由数百个或千余个镜头组成。而一个镜头,是指自摄影机起动始,至摄影机停止运作止,一次连续摄录在胶片上的画面。电影艺术家根据既定的思想艺术意图,对人物、事件、动作、环境等被摄物分别拍下许多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方位的画面镜头即分切;然后再按原定的构思方案,把这些不同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剪辑组合在一起,使这些镜头相互间产生连贯、对比、隐喻、象征、烘托、悬念、节奏等有机联系并构成整体,组成一部表达一定思想艺术内涵并为观众所理解的影片。所以,说到底,蒙太奇就是电影艺术家用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是电影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语法。

随着电影的发展,其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拓展。在无声电影中,蒙太奇的分切与组合,仅限于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外部关系。一旦电影获得了声音和色彩,蒙太奇也参予了声音和色彩的分切与组合。蒙太奇参予声音,形成了声音蒙太奇,它涉及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后者又包括声音与画面同步即声源来自画面中、声音与画面分立和声音与画面对位即声音与画面不同步,声源不在画面中等不同关系。蒙太奇参予色彩,形成色彩蒙太奇。此外,蒙太奇的分切与组合还可以11通过人物和摄影机的不同调度在一个长镜头内成,对此人们称之为内部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电影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从艺术方面来说,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艺术方面来说,许多电影艺术家已经不满足于固定传统,他们追求现代意识,刻意创新,许多新的理论、流派都纷纷出现,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以法国为中心的先锋派,在意大利兴起的新现实主义,在日本兴起的独立制片运动,在法国兴起的长镜头理论、新浪潮主义等。

长镜头理论源自于安德烈·巴赞。安德烈·巴赞是法国的一位电影评论家,他认为,电影的最大优点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传统的蒙太奇手段却是人为地把影片按照编导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剪接,实际上是强迫观众接受编导者的思想,因此,电影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他主张,不要把时空随意割裂,从而限制观众的知觉过程。因此,他强调要把事件的全部真实过程拍下来,让观众自己欣赏、品评,这样就造成了长镜头的出现。因此,巴赞的理论也就常常被人们称为长镜头理论。其实,它还有个名称,叫做场面调度理论。巴赞的理论有它的积极意义,因为他强调让观众自己去理解、品评,“看他们自己想看的东西”。

对于蒙太奇理论和长镜头理论,虽然有些电影理论家各有偏爱,但实际上,两者都有它们的积极作用,也都有它们的不足。有人用长镜头理论否定蒙太奇,认为蒙太奇已经过时了,这样把长镜头理论反映到了绝对的地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应该说,这两种理论都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因而,也12就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60年代中期,在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电影符号学在法、英、意大利等国兴起,这是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以1964年法国的电影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发表的题为《电影:语言还是言语?》的论文为开端,标志着这一新的电影理论的脱颖而出。和前两种电影理论不同,电影符号学不是电影理论的一个流派,和电影的创作实践的关系也不是很密切,它是读解影片本文对影片的分析和研究和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性研究的一种倾向和方法论。

70年代以前的电影符号学,总的来说,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注重结构和表述结果的静态研究。70年代以后,引入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注重了表述过程的动态研究,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第2阶段的开始。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

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中国。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中放映了一部表现外国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西洋影戏。从此,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人也纷纷把自己国家的影片输入中国,在酒楼茶肆中放映。

中国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当数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的《定军山》。这是一部短戏剧片,主演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是谭派的保留剧目。京剧是当时中国人最喜爱、最熟悉的剧种,谭鑫培又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京剧艺术家。任景丰当时的选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是颇有精品意识的,因此,影片大获成功。报载,放映时有13“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当然,由于那时还是默片时代,所以任景丰等人只拍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或舞蹈比较多的场面。

本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萌芽时期。1917

年,中国有了第1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一些影片的样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纪录片、风光片,动画片都出现了,但基本上还是在探索阶段中。那时拍出的一些影片,如《严瑞生》、《红粉骷髅》等,无论在影片的内容上、艺术性上,都很低劣。不过那时也确有一些影片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的第1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国人出资、中国人拍摄的

《庄子试妻》成为第1部送到外国去的影片。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的第1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左翼

文艺运动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左翼电影的兴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拍出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又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影片,如《春

蚕》、《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狼山蝶血记》等。孙瑜执导的《野草闲花》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其中的

《寻兄词》开了我国电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渔光曲》,在中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电影艺术家对于电影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了,推、拉、摇、跟、升、降的摄法,各种蒙太奇手段的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1937年以后,我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拍摄了《塞上风云》、《八14百壮士》、《长空万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派的腐败和反革命的本质。而物质条件技术设备极差的解放区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企业,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现在的黑龙江省鹤岗成立,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仅成立了许多新的电影制片厂,一些著名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创作。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而且涌现了许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聂耳》、《我这一辈子》等还在国际上获奖或者获得好评。十年浩劫,曾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打倒“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许多新的题材、新的办法、新的电影艺术家大量涌现,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谢晋、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们拍摄了一批《天云山传奇》、《黄土地》、《红高粱》等有国际声望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已稳步走向世界。

《赤道》2.1亿的票房,配上如此多的明星,是一个非常惨淡的成绩!

多数人不喜赤道的因有二。

一:我们喜欢看系列片,但不代表你一开场就可以给所有人的感觉“我一定会拍续集”。

二:电影存在很多逻辑上的不严谨,人物形象设定的不饱暖,情节衔接上的漏洞。

(以上这些,并非信手拈来,遍览了豆瓣此部电影所有三星以下评论,总结如是)

而我很喜欢《赤道》,以上两点在推敲一番以后,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看魔术最精彩的一定不是最终的揭秘,而是来源于对未知和不知道的惊奇。电影也是如此。

   全面梳理剧情:

人物:中国政府高官;韩国政府高官;香港警察;赤道一方,以及双方的卧底;肇志仁教授;殿下代表的黑市买家。

为了便于大家对剧情理解,我们设定一个分界点,以每次“死人”来解析剧情。

  • 第一次死人:即电影开篇处,一架坠毁的飞机,十二具尸体,十三组DNA。有一个人曾经在飞机上出现过,但消失了。而这架飞机载有韩国单方面研发的手提武器:DC8。

中国政府高官宋鞍的助手袁晓文,亲去现场处理,在车内给宋鞍汇报的时候,车窗外工作人员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袁晓文转身对宋鞍说到:“一切数据正常”。

此处有一伏笔,和最后的结尾处相关。多数人看到这段是不明白和整部电影有何关联的,其实关联很大。

  • 第二次死人:韩国某研究院内,赤道信差窃取DC8手提武器。

电影剧情起点也来源于此,窃取的DC8即将在赤道和黑市买家之间交易,而交易的地点定在香港。

于是风云际会,中国政府高官、韩国政府高官、赤道一方、黑市买家以及香港警方集结一地。

  • 第三次死人:地下停车场交易时,三方火并。一方拥有武器但缺失密码,另一方拥有密码但武器丢失。

赤道一方,虽然成功窃取武器,但并没有启动武器的密码。这样的DC8无疑不具备被交易的条件。

韩国与中国香港警方经过努力,夺回DC8,但确认武器真伪,确保安全,需要启动武器。

所以赤道安排武器被夺回,待武器成功启动以后,赤道选择途中二次窃取归来即可。

这里有一些单独的点,需要拎出来详说。

(1)中国政府高官宋鞍的出现,打破了赤道一方的计划。基于国家层面考虑,武器暂时不能离开香港,将被放在地下五百米处,如此,对于赤道一方,将无法再夺回武器。

(2)赤道一方,缘何不担心武器在被夺回的过程中,会被枪击致使爆炸?电影中有一幕,信差将武器进行了转移和隐藏,让他的盒子变得更稳定。

(3)肇志仁教授两次关键性的说话,第一次促使香港警方同意韩国启动武器。第二是叮嘱一定不能让子弹撞击到武器。

这里肇志仁教授的话,虽然不能证明他是赤道,但这些细节暗示做的很棒,同时赤道一方也尽可能的做到了武器不被引爆的准备。

  • 第四次死人:澳门某饭店。地下军火商头目,也是赤道信使们的训练者。

因为宋鞍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赤道的原有计划,于是他们通过购买武器,试图引发一场在香港的激战,趁乱夺回武器。

这里又发生了一次意外,赤道信差之一被警官李彦明抓获,而这次抓获反而在后面起到了帮助赤道一方的作用。

此处,关于肇志仁是赤道,又有一次暗示,李彦明在审查室,爆打信差的时候,教授的眼神很微妙和愤怒。

  • 第五次死人:给韩国人提供消息的线人。

线人所有的消息和内幕,其实赤道都可以掌握,即韩国、中国两方所有的行动都在赤道的刻意引导和安排下。

用于交换的信差和警方人员范家明,都是中了赤道一方的调虎离山之计。

彼时在存放武器的地方,所有关键性人物都不在,只有肇志仁教授一人。他在检查的过程中,说武器泄露,要求韩国必须马上运走武器,并悄悄的塞给韩国人一个写有地址的纸条。

  • 第六次死人:韩国人,武器被夺回,调虎离山之计完成,信差被救回。

独自前往教授所提供地点的两位韩国人,遭遇了赤道一方的埋伏,一死一重伤,武器被夺回。

这里发生了激烈的枪战,同样为何赤道一方不担心武器出问题?因为肇志仁提前给韩国人准备了防止泄露的“石墨盒子”,其实是为了应对后面武器被引爆的可能性。

回到警队的李彦明,深感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怀疑警队出了内奸,结合教授电话信息和回想事情经过,他基本确定肇志仁是内奸而或赤道。

  • 第七次死人:李彦独自前往肇志仁住处,被赤道及信差联手杀害。

教授对李彦明说:“你的性格害死你!”,李彦明出发之前对范家明说:“如果我猜错了,桌面上有一份文件,如果我猜对了,你坐我的位置!”

很多人说,这里你坐我的位置,是指李彦明抱着必死的决心,其实不然,李彦明的真实想法,是如果他成功抓捕赤道,他可以升职,空下来的位置,自然会交给范家明。

  • 第八次,没有死人,也没有交代结局。

在日本的列车上,宋鞍与赤道相遇。预想中的抓捕似乎并没有发生,因为赤道说,他手上还有武器,而宋鞍却说你没有。

宋鞍说没有,一定是结合韩国工厂丢失的武器数量和在中东交易的数量对比以后得出的结论。

而赤道说有,并问到:“小袁跟了你有没有八年?”

还记得片头处,那个坠毁的飞机,以及那个写有DC8的盒子么?

纸条上写的“零”代表的是武器DC8被盗,箱子是空的。但袁小文是赤道的行使,于是她汇报说一切正常。

到此终,电影并没有交代赤道究竟有没有被抓,甚至我们也无法预测,宋鞍究竟会因为害怕武器爆炸,还是因为晓文知晓太多秘密而不敢抓捕赤道。

片尾处:关于与赤道的战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但如果你不去管片头的飞机坠毁,以及最后结尾处的那句话,直接理解为赤道被抓,亦可。

电影漏洞有,但并不多,拍摄续集的想法有,但亦可单看!



    赤道,赤盗,但是“道”比“盗”有更多含义这个电影讲的故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处理各方关系。赤道从韩国盗得手提核武器DC8,流落香港准备交易,却不想这只是赤道的设计,是为了引诱韩方科学家启动核武器程序,从而真正获得这个武器。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潜伏的各国特工蠢蠢欲动,谍报信息交易更是惊人。尤其是再加入国际政治力量角逐的背景,让这部电影更是悬念重重,反转惊人

可惜的是,导演虽然野心很大,但在短短两小时内处理如此多的线索,有些捉襟见肘。也正因此,虽然这部片有“高级版无间道”之称,但是口碑平平,票房和电影评分都不太高

剧情概况:

手提核武器DC8算是世界上最小的核武器了,其操作较为复杂。赤道在拿到武器之后,如果不能操作,那就不算是真正得手。于是赤道设计了“核武器要在香港交易”的假象,将核武器送到了香港警察手里,由李sir负责。教授“赤道”本意是等韩国专家重启武器获得操作流程之后,然后再从香港警察手里将武器拿回。事情确实是按着“赤道”的计划进行的,但是宋鞍突然出现,要把核武器沦落香港上升为外交事件,让教授拿回武器的过程受阻

赤道和宋鞍展开了一场国际政治和谍报信息较量。孙子兵法里面有句话是“善守者,不知其所攻;善攻者,不知其所守”。看似旗鼓相当的对决,却不料,因为宋鞍跟在身边八年的小袁(赤道的信使)的出卖,最终赤道拿到武器,并交易成功

整个故事主线如上,中间还掺杂了英美、中东的谍报,以及香港、澳门的地下武器交易。这剧按着英美大片的节奏,在几处高潮处设置了精彩的街头摩托追逐、地下车库枪战和一对多码头枪战等情景

电影评价:

  •  人物设计是亮点。张学友的教授令人念念不忘,王学圻的宋鞍气场强大获得大众认同,张震的出色表演也让不少人惊呼。两个韩国人崔始源和池珍熙,相比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二人的西装秀。文咏珊饰演的女信差冷酷性感,令人记忆深刻。张家辉饰演的警察,可能诠释空间有点小,让很多观众摸不到头脑,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其不适合这个角色。整体上这部电影的角色塑造都可圈可点。

  •   线索赘述连累整体。这部电影看似是教授的独角戏,但是宋鞍的独特性也绝对是前所未有的。这部电影是2015年上映,整个故事创意,让观众直呼这简直是“高级版无间道”。但是,导演对国际大背景的掌控能力和繁复的线索处理能力欠缺,以至于让观者不断吐槽这剧是:挖坑不断,但是从不填坑的奇葩。正因为在线索处理上的捉襟见肘,这部剧的票房和口碑平平。

这部电影算是香港警匪片的高级版,其实从《寒战》开始,香港警匪片就开始焕然一新并不断尝试着把香港背景放到世界国际背景下去讲故事。只能说,赤道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可惜并没有继续下去。



《赤道》是一部由中韩合拍的悬疑动作类电影,集合了众多演艺界的大牌明星,张学友、张家辉、王学圻、余文乐、崔始源、池珍熙等人,讲述了中韩军警联手化解超级核武器的故事。

--------------

韩国刚刚研制出来的手持核武器被一位代号为“赤道”恐怖份子抢走了,并决定在香港进行实地交易,韩国马上派出两位特工来到香港准备追回核武器,香港警方联合中国警方和韩国警方展开了对“赤道”的追捕。

香港反恐队老大张家辉找到了核武器教授(张学友饰演)寻求帮助,一起来追查。经过一阵枪战之后,核武器被追回,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大陆、香港、韩国三方对于核武器应该带回韩国还是就地销毁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韩国方面继续寻找“赤道”的下落,在联系上恐怖组织的人员之后,他们提出条件,要求韩方交出警察甲,因为在恐怖分子逃走的时候,警察甲开枪杀死了组织老大的弟弟,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说出“赤道”的下落。

此时“赤道”和女朋友正在一间民房里跟一位老妇人交易军火,被警方发现后抓到了他的女朋友,但是“赤道”却逃跑了。为了威胁警方,赤道炸了跑马场,并要求警方必须马上交出他的女朋友和核武器。

警方带着他的女朋友和假的核武器与赤道进行交易,但在交易过程中,女朋友逃跑了。教授把真的核武器归还给了韩国特工,在运送的途中遭到了赤道的阻截,两名韩国特工牺牲,赤道又重新掌握了核武器。

经过这一番周折,香港警方意识到是有内奸,在调查了所有人的通话记录后,很快锁定了核武器教授张学友。作为多年的好朋友,张家辉决定去教授家里探个究竟,可教授却在谈话期间派出了“赤道”的女朋友在背后勒死了张家辉。

原来真正的大boss是核武器教授,赤道和赤道的女朋友都是教授的手下,这一切阴谋都是他一手设计的。大陆警方代表王学圻只身前往日本京都继续调查,遇到了核武器教授,教授告诉他,王学圻的秘书也是他的线人。

故事但这就告一段落了,前面涉及多国的利益,信息量非常大,后面有一点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意思,虽然是一个开放式结尾,“和赤道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但似乎并没有要拍续集的意思。

--------------

剧情安排的比较紧凑,并没有洒狗血煽情的情节出现,但是作为悬疑剧来说,显得条理不够清晰,很多观众都觉得没看明白,可能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理解。

不过其中的打斗枪战场面刺激热血,从观感上来说是一部不错的影片,那你对这部电影又有什么评价呢?



在香港电影中,警匪片一直是一种独立于众多电影类型的成熟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警匪片的中众多可塑造的内容已经被挖掘殆尽,另一方则是警匪片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品质状态。如果想要实现突破,着实的需要实力。

而警匪片《赤道》作为港片中难得的大手笔动作片,可谓是跨越中韩两国,演员阵容更以“三张”构成,集合中港韩三地的优秀电影演员,但尽管如此依然难以突破!

在剧情方面,《赤道》是以核武器失窃而发起的跨国追捕行动。

虽然看似目标单一,剧情简单,但因为追捕行动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包括香港警察、物理学家、南韩武器专家等,全是高智商的精英人士。所以看似单调的案件也被渲染得缤纷出彩,也正是因为这样别具一格的剧情框架决定了《赤道》的整体格局比较高大上。

从整体框架来说,《赤道》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开放式的尾声却显得差强人意。

有人说是,这是《赤道》的败笔所在,故事虎头蛇尾,也有人说这是为续集《赤道2》做铺垫。但从导演的手法和电影本身的主题来看,开放式的尾声留下的想象空间更足,进一步拔高了《赤道》片的高度。

任何一部电影都不能说是十全十美,《赤道》虽然票房还不错,但是依旧有一些瑕疵的地方。作为一部长达119分钟的影片,要浓缩众多的人物,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就显得有心无力。尤其是一些关键性人物的性格很模糊,导致了整个片子的一些事件显得生硬,缺乏水到渠成的流畅感。

关于《赤道》的演员阵容班底,“三张”包括了张学友(据闻是三请才出山接拍了该片)、张家辉和张震。

张天王红遍亚洲,在音乐上的建树众所周知。但他从90年代开始也陆续接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港片,演技风格自然流畅。而张家辉是从跑老套开始入行,从亚视到TVB,厚积薄发,演出经验丰富且演技扎实。而张震也是属于老资格派的艺人,他以文艺片较多,动作片较少,这次接拍《赤》还首次挑战了反角。综合来看,《赤道》的演员班底方面一定程度决定了观众基础。

另外,因为参演《赤道》的演员众多,不得不以多线条并进的手法来铺开故事,整个故事线就稍显凌乱了一些。但整体来说,《赤道》还算是瑕不盖瑜的动作大戏,最亮点的地方是凸显了很宏伟的世界观,场面恢弘。



本贴写于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这一天,本届金像奖获警匪片《无双》,这里是要写几年前的电影《赤道》,但这部电影和《无双》非常类似。

华语警匪片,在大陆城市里不能拍警匪大片的情况下,香港警匪片港片算是平稳的增长,从《扫毒》《追龙》到《拆弹专家》,再到2018年的《无双》。

近几年,香港警匪片有一定回温的迹象,但还是匠心太重,达不到开创类型亚文化的标准。开创一个类型亚文化标准是什么?

要么是第一个想到和做到,要么就是集大成者。吴宇森的枪战片,杜琪峰警匪黑帮片都属于开创类型的香港警匪片。

《无间道》属于香港警匪片的集大成者,毕竟以前香港警匪卧底的电影一大堆。

《无间道》后香港电影衰落就不再多说了,《无间道》过后,香港警匪片呈现出几种现象。

《寒战》系列,《赤道》就属于香港警匪片其中一支,对香港警匪片革新比较强的类型。可惜的是惊喜不足,失望有余

近年港片警匪片,类型突破最大的就应该是《寒战》系列,《赤道》。

原因也很简单,这两位香港导演将香港警匪片一直最为擅长的警察、黑帮和杀手的相爱相杀,将主题提升到香港地域,中国,韩国,日本,甚至东亚政治格局和势力博弈层面。

也就是说,《寒战》系列和《赤道》,让香港警匪片的格局大了很多。

但无论《寒战》系列,或者是《赤道》,都是前面相当的惊艳,中期平稳的过渡,最后非常的坑爹。

这两位导演野心有余,能力不足,本贴就仔细分析一下《赤道》。

《赤道》的政治格局是有的,而且是华语警匪片少有的大格局,十年,不,是几十年都没有怎么见过。

电影的故事是,表面上张震饰演的“赤盗”是南韩的头号通缉犯,与文咏珊饰演的女一号副手,成功将生产浓缩铀原料的工厂夺走一批铀原料球。

此时,我们如果联系现实呢?

南韩的头号通缉犯,而赤盗盗走的‘铀原料球’,是用来生产什么的相信不用明言。再联系现实,这个东西虽然是韩方单独研制的,但很可能是通过北边那边走私出来的。

至于赤盗那边怎么从韩方弄出来的,不知道,电影没有说。

而《赤道》电影一开始,王学圻饰演的宋鞍,其女助手袁晓文当时打通话的时候,她就在飞机失事的现场,有句台词是:“我感觉有大事发生”。

韩方的小型武器丢了怎么办,当然是政府派人去给找回来了。于是乎,韩方派了池珍熙饰演的男主角之一,和崔始源饰演的朴宇哲一同来到了香港。

为什么这东西要送到香港呢?

道理非常的简单,虽然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但因为“一国两制”的原因,政府各方面高度自治。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香港这地方非常复杂。

韩方人员来到香港过后,先后找了不少势力打探消息,电影正片里面也有表现。比如韩方的间谍妹子,还带着韩方人员去过“清真寺”那边打探过情报。

回到正线的剧情,韩方这边惹出来这么个大乱子,现在东西要从香港过境。香港这边当然不干了,为了保护香港人的性命,他们当然要全力的追查。

这边男主角就是张家辉饰演的警察李彦明,还有就是帮手范家明。还有张学友饰演的香港大学物理系客座教授肇志仁。

当时,香港这帮人都在开会,商议如果这东西爆炸怎么处理。香港这帮人明显没有经验,从环境,到疏散人口,再到如何给公众交代的知情权等等,反正争论不休。

香港警方这边开会结束后,通过情报居然找到赤盗交易的地点。赤盗在和外国人交易过程当中,被香港警方突破,一阵枪战居然截下了东西。

本来按照程序的话,香港警方把东西交还给韩方运回去就行了,事情也能告一段落。但这个,王学圻饰演的宋总带人来了。

宋总的级别很高,高到当场很多人的级别都不够。再联系到一口北方普通话,后面还有几句台词:跟香港作对,就是跟中国作对,驻港部队,任由你们征调。

可见宋总这个角色的身份,插在电影里面,到底代表现实里什么人的身份了。

而宋总出现让事情发生偏差,当然不是宋总就是反派。而是宋总是站到香港,甚至整个中国和大中华的利益走的。

这件武器是韩国研发的,而”赤盗“盗出东西后卖给的是中东人。这件武器背后的策划,很可能就是明明是盟友,但韩方并明着没有说的美国。

宋总玩截下武器过后,再玩这一手外交手段,明显是想警告韩方和美国。把东西都搞到我们国土上了,还弄得这么麻烦,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但香港警方那边没有看出来,李sir他们非常生气,还去质问宋总。宋总当时的台词是,“以你这样的级别,我没有办法跟你说太多”。

香港警察也就没办法了,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而韩方马上也乱了,没想到赤盗居然瓦解了香港警队高层,居然让韩方在香港警方那边夺回了东西。

韩方的男主角还是很厚道的,当时的台词是放出风去,东西重回他们手里,请放过香港。

但韩方最终也中了计,正片里是张震饰演的假“赤道”留下武器,是故意让韩方打开武器。结果,韩方还没有运回去,在路上遭遇赤盗的袭击,伤亡惨重。

香港和宋总这边也没有办法了,宋总才会怕防止事态扩大,驻港部队随便你们调的意思。但张家辉饰演的李sir,觉得肯定香港警队有内鬼,并且他已经猜到内鬼是谁。

于是乎,李sir单枪匹马前去找实际是赤道的教授张学友,结果被他当时打的女助手给勒死了。

赤盗方带着东西成功离开香港,而宋总这边也根据李sir的死,定位到了赤道在日本的位置。双方在对峙的过程中结束了。

总而言之,《赤道》这部电影的问题很多,最大的问题除了李sir上门送死行为奇怪,便是电影整个过程故事,势力和斗争讲得太过隐晦,挖的坑实在是太多了,正面角色各种智商掉线,反而角色各种厉害成功。

尤其《寒战》一样的神坑结局,电影本来的坑就太多,现在结局还不讲明白,当然看得观众一头雾水,给不出半点的好评。

最终就让《寒战》系列和《赤道》,整体水准是不如韩国同类电影的,比如《柏林》,比如《铁雨》这种电影。

更多关于《赤道》和《无双》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赤道》
纵观好莱坞这么多有名的系列:《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蝙蝠侠》《变形金刚》《魔戒》《霍比特人》《速度与激情》《漫威英雄系列》《哈利波特》等等等等,每一部都是可以独立出来讲一个故事的,哪怕是之前的《寒战》,也起码把凶手彭于晏抓到了。而这《赤道》算什么?与《太平轮上》也只有一步之遥...

怎么评价《赤道》的结局?
影片的悬念设置的是很成功的,观众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张震去找索菲亚吃猪蹄时,你以为索菲亚只是个无助的母亲,其实他即使不算大boss也算是一个很角色,但是我觉得这部片子会有第2部,可能用4个字来总结吧,未完待续。

赤道结局没看懂什么意思
来自中国内地的宋鞍(王学圻饰)跟助手袁晓文(冯文娟饰),联同香港警察李彦明(张家辉饰)、范家明(余文乐饰)及香港大学物理系客座教授肇志仁(张学友饰),加上南韩武器专家崔民浩(池珍熙饰)、朴宇哲(崔始源饰)等人,一同追缉赤盗,拯救亚洲史上最威慑武器危机事件。影片评价:《赤道》上演了一幕...

赤道第二部几时上映
截止2021年7月没有第二部上映的消息。《赤道》是寰亚电影2015年出品的动作片,由梁乐民、陆剑青联合执导,张学友、张家辉、王学圻、张震、余文乐、崔始源、池珍熙、文咏珊、冯文娟等联袂主演。影片讲述了中韩军警精英联手化解超级核武器危机的故事。影片评价 《赤道》以核危机为题材,凸显亚洲意识,却似乎用力...

如何评价电影《赤道2》?
电影不错 演的不错 演员不错。剧本是硬伤第一部

赤道结局是什么意思
来自中国内地的宋鞍(王学圻饰)跟助手袁晓文(冯文娟饰),联同香港警察李彦明(张家辉饰)、范家明(余文乐饰)及香港大学物理系客座教授肇志仁(张学友饰),加上南韩武器专家崔民浩(池珍熙饰)、朴宇哲(崔始源饰)等人,一同追缉赤盗,拯救亚洲史上最威慑武器危机事件。观众们对该片的评价是:《...

赤道的男人的剧集评价
《赤道的男人》是一部受到观众喜爱和好评的剧集。这部剧集以其独特的剧情和演员们的出色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首先,从剧情方面来看,《赤道的男人》以严泰雄饰演的主人公金善宇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展现他从一名孤儿到成为大公司CEO的奋斗历程,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同时,剧中还巧妙地...

如何评价《赤道》和《寒战》
没看过赤道,听他们说是一部大烂片,而我对烂片不感兴趣。寒战,感觉还可以,郭富城和梁家辉的演技很好,一场绑架警察案,实际上警察高层的内部斗争,但是你需要仔仔细细的看,要不然你可能会看不懂,

赤道的男人的剧集评价
《赤道的男人》紧张又有深度,很轻易就能紧扣观众视线。(网易娱乐评) 不仅金龙洙导演的执导手法很细腻、金仁英编剧的剧情引人入胜,而且全体剧组演员的演技也很娴熟,其中严太雄的“瞳孔演技”是最值得一提的,每次他的瞳孔变化时就会让人从心中产生想要照顾他的心情。而李宝英也完美诠释了韩智媛一角...

赤道的男人评价
韩国KBS电视台的水木剧《赤道的男人》凭借严泰雄和李浚赫的精湛表演,于25日晚在全国范围内收视率达到15%,刷新该剧历史最高纪录,成为近期三台水木剧争霸中的胜者。《屋塔房王世子》由朴有天主演,首次在收视榜上垫底。《赤道的男人》剧情围绕金善宇(严泰雄饰)和李长日(李浚赫饰)两位主角展开,...

会宁县13951323746: 求一份完整的赤道评价,剧情解析. -
野英立生: 《赤道》2.1亿的票房,配上如此多的明星,是一个非常惨淡的成绩! 多数人不喜赤道的因有二. 一:我们喜欢看系列片,但不代表你一开场就可以给所有人的感觉“我一定会拍续集”. 二:电影存在很多逻辑上的不严谨,人物形象设定的不饱...

会宁县13951323746: 如何评价电影《赤道》 -
野英立生: 野作能看用作 没做完菜应该放顾客餐桌 靠续集观众脑洞补充故事要编剧干嘛 作品基本素养 纵观莱坞名系列:《星球战》《黑客帝》《蝙蝠侠》《变形金刚》《魔戒》《霍比特》《速度与激情》《漫威英雄系列》《哈利波特》等等等等每部都独立讲故事哪怕前《寒战》起码凶手彭于晏抓《赤道》算与《太平轮》步遥距离做电影良态度 作品暗线与同解读些靠观众电影已设定及细节推敲本作恰恰相反给框架与若干事件设定与细节要靠观众自…… 我……全新形式互电影称脑洞电影 我看《寒战》拿奖太两主创员惯坏吧~

会宁县13951323746: 如何评价电影《赤道》的结局? -
野英立生: 寒战导演执导的第二部电影,豆瓣5.9,时光网6.5,质量一般,可以一看.

会宁县13951323746: 赤道结局什么意思 -
野英立生: 整部电影也有很多让我不能理解的地方.比如对韩方的塑造.韩国方面在影片中一直是个比较积极正面的展现,爱国家,爱家庭,好特工,好丈夫,好父亲.在这场斗争中,有点炮灰的味道,尤其是崔始源扮演的那个特工.但影片既然呈现的是...

会宁县13951323746: 看完了赤道电影!真没劲!结局到底啥意思? -
野英立生: 肯定要拍续集的,因为结局属于是一个僵持的局面,虽然张学友看似被捕了,但是警察不敢抓

会宁县13951323746: 有一部国产电影里有韩国病毒剧情电影叫什么名字 -
野英立生: 《赤道》 剧情简介: 韩国秘密核武器神秘失踪,同时载着军方手提装置的飞机在中国境内坠毁.韩方接到消息,一名疑似绰号“赤道”的危险人物(张震 饰)带着助手“信差”(文咏珊 饰)将于香港实行秘密武器交易,韩国武器专家崔民号(池珍熙 饰)与特工朴宇哲(崔始源 饰)奉命前往调查.香港反恐特勤组主管李彦 明(张家辉 饰)与督察范家明(余文乐 饰)协助韩方寻找武器,而核物理教授肇志仁(张学友 饰)也受邀协助判案.武器很快被寻回,没想到竟还隐藏着潜在危机.正当香港及韩国警方决定送还武器回韩国之际,大陆安全局高管(王学圻 饰)带着助手袁小姐(冯文娟 饰)突然出现,三方陷入周旋之中,原来“赤道”另有其人,而他们一伙儿的阴谋也开始实施……

会宁县13951323746: 电影《赤道》中一共有几个信使分别都是谁 ? -
野英立生: 战神阿瑞斯(Ares)工匠神赫淮斯托斯太阳神阿波罗貌似没有信使,我只找到神使 神使赫尔墨斯

会宁县13951323746: 如何评价电影《拆弹专家》 -
野英立生: 该片无论是在情节设计和剧情紧凑度上,与《寒战》《赤道》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至于故事内容和题材上,也完全不可等同而语.《寒战》隐含警方内部的龙争虎斗权谋计策,而《赤道》暗藏政治事件的波澜诡谲迷雾重重,两部片子其悬疑性和故事性很强,结构严密,逻辑性合理,尽管枪战很少,但观众看后能意犹未尽,这些都远超《拆弹专家》好几条街.当然,《拆弹专家》也有惊人亮点,当隧道中走出身带炸弹的年轻警察,刘德华眼看排爆不及无力解救他时,含着泪花反复提醒他的那句:“记住你是一个警察,远离人群,远离车辆,原地不动,尽量减少伤亡”,这名年轻警察在大声的复读声中随着一阵爆炸声光荣殉职,这个场景让很多观众震撼流泪.

会宁县13951323746: 电影《赤道》是不是还有下一部 -
野英立生: 赤道

会宁县13951323746: 求一部电影..最后是赤道一带都成为了冰原.. -
野英立生: 中文片名:《后天》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领衔主演: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荷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