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作者&投稿:羿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什么感情~

此句原译:(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这句话是文中苏轼借不赞同的客之嘴说出来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与前后文形成一种联系与比较的铺陈之句。不仅引出下文中自己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正确”的观点,而且还在不经意间驳斥了客的观点。我感觉作者当时被谪黄州,显然是不服自己有错,而且更加蔑视朝廷的昏庸与无知。全文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作者的一种高傲与轻狂。“苏子愀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中可以明显看出,文中所谓苏子是将自身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俯视着客,并将其错误观点,循循善诱,引入正途。这句话正是作者与客观点冲突的核心语句之一。而恰恰是这种狂妄与傲慢,让我对苏轼更起一种别样的欣赏的目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或许我可以接受,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从人的角度看我实在无法接受,现在任何一个有心智的人都会为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争取一下,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东西是不是该属于我,得不得到这个东西其实都如同月亮的盈亏般毫无区别,这样的荒谬观点。倘若真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话,不争取,不努力那一切就都是世界的,而不是你的。那么万事万物的归属都是世界,那么我们岂非整日好吃懒做即可,何必去争取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尽管如此,但是我依然很喜欢这句话。至少就当时苏子的角度看景物上的世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如同这水月一般透彻。 说了些题外话,个人非常喜欢前赋。所以能够有机会交流下自己的感受不觉多说了些,呵呵。

此句原译:(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这句话是文中苏轼借不赞同的客之嘴说出来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与前后文形成一种联系与比较的铺陈之句。不仅引出下文中自己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正确”的观点,而且还在不经意间驳斥了客的观点。我感觉作者当时被谪黄州,显然是不服自己有错,而且更加蔑视朝廷的昏庸与无知。全文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作者的一种高傲与轻狂。“苏子愀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中可以明显看出,文中所谓苏子是将自身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俯视着客,并将其错误观点,循循善诱,引入正途。这句话正是作者与客观点冲突的核心语句之一。而恰恰是这种狂妄与傲慢,让我对苏轼更起一种别样的欣赏的目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或许我可以接受,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从人的角度看我实在无法接受,现在任何一个有心智的人都会为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争取一下,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东西是不是该属于我,得不得到这个东西其实都如同月亮的盈亏般毫无区别,这样的荒谬观点。倘若真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话,不争取,不努力那一切就都是世界的,而不是你的。那么万事万物的归属都是世界,那么我们岂非整日好吃懒做即可,何必去争取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尽管如此,但是我依然很喜欢这句话。至少就当时苏子的角度看景物上的世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如同这水月一般透彻。 说了些题外话,个人非常喜欢前赋。

《诗经·国风·曹》中有云: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每次读到这里,都觉是美妙的时刻。蜉蝣是最让人怜悯的昆虫,成虫不取食,寿命很短,有“朝生暮死”之说。今天就讲个它的故事。
有一天黄昏,一个走在森林里的人,遇见了一只蜉蝣正在哀伤地痛哭,那人问蜉蝣:
你为什么在这里哭泣呢?
蜉蝣说:我的太太在今天中午死了,所以我才在这里痛哭呀!
那人说:现在已经黄昏,你也很快就会死,何必哭泣呢?
蜉蝣听了,哭得更伤心。

那个人不禁觉得好笑,蜉蝣朝生而夕死,中午死和黄昏死有什么不同,何必哭泣呢?于是他就离开了。

等他走远了,他才想到,从人的眼光看来,蜉蝣的一生虽是如此短促,中午和黄昏差别不大;可是从蜉蝣的眼睛看来,中午到黄昏就是它的下半生,那下半生也是和人的下半生一样的漫长呀!因此,他慈悲地走回去看那只蜉蝣,蜉蝣已经死在黄昏的树下了,那只蜉蝣竟以自己的后半生来悼念爱妻,使那个人深深地感动,而亲手把蜉蝣埋葬了。

我们生而为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动物中的至尊,以至于不能从其他众生的眼光看待生命。苏轼在《赤壁赋》里曾写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是何等的感慨,人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

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事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的景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我爬山的时候,总是把小虫从石阶上移到草丛,并且希望登山的人也都能看脚下,免得日后生起遇到蜉蝣那样的愧悔!
人世间,不管你怎么努力,都赢不了时间,和它赛跑,你会输的体无完肤。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一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里的一粒小米那样渺小。这句话出自苏轼的《赤壁赋》,表达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渺小的感慨。蜉蝣是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通常只有一天或几天的生命,因此常被用来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沧海则代表了宇宙的广阔和无限,与之相比,人类的存在就显得...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什么意思
这首诗意思是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原句出自宋·苏轼的《赤壁赋》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什么意思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意为置身于广阔天地之间,个人显得渺小如蜉蝣一般,犹如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般微不足道。详细解释如下:寄蜉蝣于天地:“寄”可以理解为置身或存在,“蜉蝣”是一种寿命很短的昆虫,常被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将个人的生命比作蜉蝣,意味着在浩瀚的宇宙或漫长的时间面前,人...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么解释...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意思是说: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这句出自于宋代苏轼写的《赤壁赋》,下面一起来回忆下曾经学过的这篇文章: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什么意思
其意思是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比喻生命虚无,人生苦短,抒发作者的无限感慨。出自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是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朋友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寄蜉蝣于天地,渺()之一粟。哀吾生之(),羡长江之无穷。
【答案】:沧海;须臾 style='color: rgb(255, 0, 0); '>解析: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什么意思
我们仿佛只是天地之间的一只蜉蝣,或者像沧海之中的一粒微小的米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其中蜉蝣是一种小型的昆虫,而粟是指米粒,所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指我们仿佛只是天地之间的一只蜉蝣,或者像沧海之中的一粒微小的米粒。

描述“宇宙之大,自己渺小”的古诗词都有哪些?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北宋·苏轼《赤壁赋》白话译文: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北宋·苏轼《赤壁赋》白话译文: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3、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祁阳县1775901296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池戴复锐: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

祁阳县17759012969: 关于赤壁赋的一个句子赏析.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赏析.赏析内容:表达意思与情感,赏析修辞手法,表达这句的作用及意动用法.好的... -
池戴复锐:[答案] 比喻.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祁阳县1775901296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什么意思? -
池戴复锐:[答案] 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祁阳县17759012969: 什么是沧海一粟沧海一粟是形容什么的.它的来历又是什么 -
池戴复锐:[答案]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示例】:我本人只是~,渺小得很.真正伟...

祁阳县17759012969: 寄蜉蝣于天地 藐沧海之一黍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
池戴复锐:[答案] 同宇宙相比,自己是渺小的,生命也是短暂的.有点悲观和些许的抱怨

祁阳县1775901296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意思 -
池戴复锐:[答案]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

祁阳县17759012969: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什么意思 -
池戴复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意思是“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卖察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比喻生命虚无,人生苦短,抒发作者的无限感慨.出自:苏轼《前赤壁赋》原文选段: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漏知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返配消,托遗响于悲风.

祁阳县1775901296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意思是什么? -
池戴复锐: 见苏轼《前赤壁赋》. 与自然万物相比,人是如此渺小,人生短暂. 蜉蝣是一种寿命极短的小虫,形容短暂.

祁阳县17759012969: 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是什么意思 -
池戴复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 蜉蝣是昆虫的一科,若虫生活在水中一年至五、六年.成虫有翅膀两对,尾部有丝状物两条或三条.成虫常在水面上飞行,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作者以此感叹自己一生的短暂. 粟是一种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的粮食、又称谷子、小米、狗尾粟.古称粟为粱,糯性粟为秫.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颗粟米自比,说明人是何其的渺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