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式掷弹筒的仿制应用

作者&投稿:英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89式掷弹筒如何操作?~

侵华日军主要装备抛射筒为254毫米的掷弹筒,每个日军步兵小队(相当于中国的排,人数在50人到70人之间)都配备一个机枪小组(有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小组(有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班。 ,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还被广泛用作指挥部自卫火器.弹头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发/分,杀伤半径5米左右,掷弹筒重量相对德国的要轻一些 日本掷弹筒除了发射专用榴弹外,还可以发射制式手榴弹----此时要加装发射药盂,且因为手榴弹作为炮弹使用闭气型不好,此时的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 在实战中,日军往往把毒气弹和榴弹混合使用,给中国抗日军民造成很大的杀伤。
具体操作,全凭经验。像架迫击炮一样粗鲁对目标瞄准,然后从筒口装弹,拉掷弹筒下面的击杆,炮弹或手榴弹就发射出去了。给你两张图参照一下


日军的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 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对于1929年的日军来说,他们的小队(排)一级火力较弱。虽然每个小队配有二挺射击精度很高歪把子轻机枪,但是该枪实战射速很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火力。虽然这种装备的日军在山东和装备更差的中国北伐军的交手中占了上风,迫使中国军队撤出济南。但是对于日军将要面对的其他强大对手(比如英美苏),日军步兵小队火力颇有不及,而且短时间也是无法赶上和超过的。掷弹筒的作用大约相当与现在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可以由单兵携带打击敌人隐蔽火力点或者以小集团存在的敌人有生力量.在二战和之后的多次战争中,并不存在多少像电影中一样几百几千人挨着人密集冲锋的场面。绝大部分的战斗都在己方炮火或者装甲车辆的掩护下,以班或者排为单位的小分队形式出击.这种作战由于人数少且分散,用枪械武器打击这些目标是比较困难的,越战中美军平均每杀伤一个越军要发射1.5万发子弹(狙击手平均要1.3发子弹).相反,掷弹筒这类武器就很不同,它发射榴弹的杀伤距离可以达到十多米(使用特殊榴弹可以达到20米)。由于发射距离很近,命中率很高(日军老兵命中率高达95%),如果是集团目标一发榴弹往往可以杀伤十多人。和索马里摩加迪沙的巷战中,黑人民兵由于火力不及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而频繁发射RPG火箭筒弥补一样。日军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解决步兵排,只能通过非常规手段解决。掷弹筒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增强步兵火力的武器,很快被加入现役,在日本军队使用长达二十多年。在中国战场甚至一直使用到朝鲜战争,整整使用了三分之一个世纪。

虽然八路军早在平型关战役就曾经和日军掷弹筒交过手,但是真正认识到它的厉害还是在百团大战的关家垴战役中。当时日军数万军队为了报复百团大战而发动了大扫荡,其中冈崎大队(600多人)与崛田大队(200多人)二个营孤军深入八路军腹地,在关家垴被八路军优势部队团团围住。
彭老总下令129师务必全歼这股日军,不然从师长起全体军法处置。结果这支没有重武器只有几挺重机枪和几个掷弹筒的冈崎大队,居然凭借关家垴的优势地形居然挡住了129师长达三天的强攻,并且造成八路军的严重损失,其中25团、38团负伤的有1570人,牺牲500多人,其他参战的还有第772团、第769团等都有相当的伤亡,伤亡总数超过3000人。日军伤亡也很重,冈崎大队长自己被击毙,日军能够作战剩下不到百人。 关家垴战役中,日军的掷弹筒虽然弹药不足,但是对密集冲锋的八路军战士造成的伤亡仍然非常严重。在日军掷弹筒的打击下,部分八路军连排最后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战士。战后八路军高层人员开始重视掷弹筒的作用,经过详细分析以后,他们认为对付日军掷弹筒最好办法只能是仿制相同的装备(这点和国军方面的认识相同)。
同时掷弹筒重量轻且威力大,之前准备时间又短,非常适合八路军展开的游击战。当时八路军由于中期的扩编,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比起抗战初期已经有很大的下降。大多数八路军士兵战前没有超过十发的实弹射击(部队子弹缺乏,战斗都不够,哪来练习),这样的士兵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观点来说,连民兵都不能算。同时八路军的步兵装备主要是步枪,手榴弹和少量轻机枪,虽然也有少量迫击炮但是炮弹奇缺。这样的装备是无法和装备精良的日军在远距离作战的,所以八路军只能采用近距离突袭作战的方式,以削弱敌人火力的优势。
当时的日军士兵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八路军是不到150米不开枪,在这突发的枪声面前如果不迅速作出反应,那么几分钟以后,八路军就已经端着刺刀冲到你眼前。
这种方法一度非常有效,八路军甚至用一部分新兵手持长矛埋伏在路边后配合主力部队冲锋(步枪数量不足),消灭过日伪军一支百人的运输队。但是,日军在后期调整了战术,大量使用掷弹筒以克制八路军的密集冲锋。由于掷弹筒射速很快,优秀射手每分钟可以达到20多发,在八路军战士冲锋的几分钟内,掷弹筒已经可以射出大量的榴弹。一发榴弹杀伤半径就有八米左右,一发榴弹往往就可以造成冲锋的八路军士兵数人的伤亡。一段时间八路军伤亡较为严重,其中伤亡于掷弹筒下的高达35%。
八路军高层鉴于此,于1940年10月下令,要求八路军军工部门立即仿制。当时接到命令的八路军军工部长刘鼎很快依靠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缴获的日军掷弹筒的原物,于1941年4月仿制出第一款自己的掷弹筒,一共有40门,八路军方面称为五零小炮。在五零小炮的研制期间,八路军的军工人员克服了许多旁人看来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让各方都大为震惊。吃到苦头的日军甚至惊呼,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兴建了现代化兵工厂,拥有先进设备与外国专家。
其实整个研制过程极为艰难,主要的问题在于原料和加工方法。 当时八路军的根据地在落后的中国也是属于贫穷的地区,掷弹筒体所需要的钢管根据地根本无法得到。而自行制造就需要大量的钢材和较为复杂的工艺。当时根据地无法炼钢,唯一的钢材来源是通过拆卸日军控制的铁路的钢轨。
拆卸工作一般由当地的民兵和老百姓完成,之后将钢轨和八路军军工部门换取步枪和手榴弹。日军由于钢轨的丢失曾经多次沿着铁路发起扫荡和屠杀,这个原料来源也是不容易的。
解决了弹筒材料的问题,弹药材料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弹药对于原料的需要量更大,我们得到钢轨数量又非常有限,不可能使用钢轨作为弹药的材料。设计人员再三考虑,决定用太行盛产的白口生铁为原料。但是传统工艺生产白口生铁是当地农民用土法冶炼出来的,含碳量高,铁质非常脆,一经机器加工弹体就会发生碎裂,无法使用。刘鼎部长在留学德国的冶金工程师陆达和技术工人孙兆熙的反复试验的基础上,使用国外黑心韧化处理工艺与传统焖火技术相结,解决了弹体脆弱的问题,1941年就生产了4万枚掷弹筒榴弹,尽可能的满足前线的需求。 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加工技术的问题又凸现了出来。制造掷弹筒体也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没有点焊焊接技术,锻接粘合造出的弹筒又无法经受高温等,设计人员都用惊人惊讶的想象力将其解决,并且通过多次改进加快了生产速度。另外,日军八九式掷弹筒是为了增加精度是有膛线的,榴弹上也有相应地有紫铜制的弹带。根据地的技术力量无法制造膛线,也没有紫铜资源(平时战士作战连子弹铜壳都要尽量捡回来)。设计人员经过研究,决定效仿国军的民国二十七年式,放弃线膛结构,采用滑膛结构。但是又借鉴国军掷弹筒射程近的缺点,将五零小炮的发射筒长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筒壁也相应加厚,保持了500米的射程。后来八路军又对五零小炮进行了多种改进,生产出精度更高的按式发火掷弹筒,60毫米口径掷弹筒,甚至还有可以用来平射打碉堡的掷弹筒,总之成为了自己的一个系列产品。
从1941年处到抗战结束的1945年,仅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各厂就生产掷弹简2500具、炮弹20万发,装备近30个团。其中129师等八路军主力部队基本做到每个战斗班配备一个,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和日军之间的火力差距。 国共双方互相争夺华北和东北的日军控制的据点,国军在山海关以内占到了很大便宜。由于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是一个极端反共人士,他并没有遵守日本参谋本部秘密下达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向八路军投降,从而充实八路军实力,让国共内战更为激烈,日本坐享其成的命令。而是命令侵华日军一律向国军投降,如果遇到八路军强制命令投降,日军就必须立即抵抗。美国也使用飞机帮助国军抢占大城市,结果全国除了张家口以外的大城市全被国军占领,不过八路军也占领了大多数华北的中小城市,得到了相当的日军装备。
至于在山海关外,十多万八路军抢占东北以后,实力大增。其中苏联转交给日本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仓库,八路军就得到步枪2万支,机枪1000挺,150门火炮和数百万发各种弹药。还有在苏军协助下,八路军解除锦州伪满一个守备旅的武装,就得到了步枪3000多支,机枪200多挺,火炮数十门,还有100多箱炮弹和500万发子弹。整个东北八路军在入关几个月内就得到步枪超过12万支,得轻重机枪3500余挺,得掷弹筒近千支,并得各种炮492门。
1947年国军装备4万具掷弹筒,于重轻机枪之比是1:2,而解放军只有5000具,约是国军的1/8,这一年解放军生产掷弹筒榴弹16万发,主力部队每个班都配备一个掷弹筒。
到了1948年随着前一年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在1946年7月到1948年7月的两年时间中,解放军总共缴获国军步枪九十万余支,机枪六万四千余挺,迫击炮八千余门,步兵炮五千余门,山炮、榴弹炮、加农炮一千一百余门,掷弹筒近二万支。通过歼灭国军后缴获和自己控制的东北大型军工厂的大量生产,掷弹筒的数量和国军基本相当,全年生产榴弹十几万发。到了1949年,解放军在三大战役歼灭国军近二百万主力,在掷弹筒的数量上也大大占了优势。
虽国军方面然战败,但是整个内战期间,国军方面共生产掷弹筒8万多具,榴弹60多万发。但是随着内战的结束,到了1950年底,掷弹筒及其弹药开始退出解放军装备序列。
到了朝鲜战争时期,入朝的大多数部队都撤销了掷弹筒班。比如38军每个步兵连撤消掷弹筒班,增设1个60迫击炮排(3门制)。但是由于60迫击炮数量不足,对掷弹筒实战性能的肯定。38军步兵连取消掷弹筒编制后,仍然有少量的掷弹筒被基层干部以“战损”名义,悄悄留了下来。据史料记载,三次战役后,38军113师仍有少量的此种装备。 主要还是其自身的缺陷所致。
掷弹筒的主要缺陷在于其瞄准和精度上。掷弹筒没有类似于迫击炮一样的精确瞄准器,它只能进行概略的瞄准。简单的来说,就是射中不射中,主要靠的是射手的感觉和经验。虽然在有经验的老兵手中可以做到每发必中,但是如果由没有经验的新兵来发射,很容易造成每发都不中的情况。
日军到了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争的后期,由于老兵大多在之前的战斗中阵亡,新兵无法又有效操作掷弹筒,大大减弱了步兵的火力。当时就有日军高层建议取消掷弹筒的观点。
另外,掷弹筒的虽然有膛线,但是炮管很短,会造成精度不够。而发射掷弹筒时必须一手扶住筒身,射击的后坐力难免会导致手的震动,造成筒身在发射一瞬间的抖动,使得精度的严重下降。
还有,随着迫击炮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击炮的价格重量逐步和掷弹筒接近(苏联在二战期间生产了多达82.5万门迫击炮),加上迫击炮有射程和精度上的优势,掷弹筒的淘汰看来是在所难免的。




这是什么直升飞机
经竞争,波音伏托直升机公司的伏托114型方案中标,并以HC—1的旧称号投入试制。1961年9月原型机YHC—1B试飞(后改称CH—47A)。1962年8月服役,至今仍在生产、改进和使用中。估计总产量为800架左右,其中有58架出口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日本仿制的型号尚未包括在内。H—47是一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 ,...

请介绍国民政府二十九军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七七事变开始,日军全面侵华长达八年,数百场浴血卫国的战役中,对日军最具杀伤力的国军劲旅,以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事绩更是闻名中外,在二十九军里闻名的大刀队,无论是夜袭、肉搏、步冲马战中、皆以此抗战大刀为重要武器。“大刀向鬼子们...

美国的支努干直升机的资料,带图片
107II型和107 IIA型的两个自封油箱在机身两侧浮筒内,油箱用抗坠毁材料制成,总容量为:325 升。 CH-46/UH-46型油箱的总容量为:438升,加油口在油箱上部。总滑油量为15.9升。机体 矩形截面半硬壳式结构,主要用包铝合金和非包铝的高强度铝合金制成。横向隔板和加强框是传动系统、发动机和起落...

x战警2里机头机尾都有螺旋桨直升机是什么,来点简介(不是鱼鹰)_百度知 ...
CH-47“支奴干”直升机于1956年开始研制,当时,美陆军部宣布要以新一代涡轮轴发动机直升机取代它的活塞式发动机运输直升机。美国陆军于1959年6月与波音直升机公司签订了一项初步合同,制造5架YCH-47A(原先代号为YCH-1B)。1961年4月28日,第一架YCH-47A总装完成。1961年9月21日进行了首次悬停飞行。C...

求国民革命军36师,88师,87师的详细资料
这些部队没有使用MG34的记录(南京参战的PzKpfw I装有两挺并列的M13),中国也没有生产MG34的记录,老实说,即使想仿造,MG34繁复的加工程序,也会令人退避三舍。德军到1941年之前,仍有许多水冷式08\/15轻机枪在部队中服役,比较起来,捷克式当然要强多了。“(88师-上海)3步兵排9挺轻机枪”由许多照片中,可以看到88...

日军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分别有多少人,急用!
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都是常设师团。 第5师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五师团被配属给山下奉文中将的第25军,参加进攻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战斗。马来西亚、新加坡战役之后,以第41步兵连队为基干组成了东支队。这支部队的预定...

日军中的师团,旅团是什么编制?
2.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3.中队: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4.大队: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

一九三零年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取得什么战役的的胜利
香月清司第1军的土肥原14师团也由鲁西南下,以夺取陇海路上的兰封为目标,向西阻击中国军队对徐州的救援。同时配有德川好敏的航空兵团,实施对中国军队的狂轰滥炸,以求造成中国军队人员和物资的重大损失。南方畑俊六的华中派遣军,由南向北进击,策应华北方面军攻取徐州的战斗。其中,吉住良辅的第9师团...

请介绍一下“CH—47直升机”,OK?
经竞争,波音伏托直升机公司的伏托114型方案中标,并以HC-1的旧称号投入试制。1961年9月原型机YHC-1B试飞(后改称CH-47A)。1962年8月服役,至今仍在生产、改进和使用中。估计总产量为800架左右,其中有58架出口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日本仿制的型号尚未包括在内。H-47是一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近短...

支奴干直升机的具体性能和造价。
T55-GA-714 涡轮轴发动机,每个 5,069 匹(2,800 千瓦) 性能 最高速度: 170 节 VNE (196 英哩、315 公里\/小时) 航程: 1,259 平方英里(1,110 海里、2,060 公里) 实用升限: 18,500 尺(5,640 米) 爬升率: 1,980 尺\/分(10.1 米\/秒) 旋翼负荷: 9.5 磅\/平方尺(...

五河县15289741865: 89式掷弹筒的历史 -
戴良菲特: 掷弹筒从原理上来说,是一门超轻型的迫击炮,说起来它之所以被创造还有日本人的很多功劳.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的地盘发动了残酷的日俄战争.在这场狗咬狗的战争中,更为凶残和顽强的日本人逐步占了...

五河县15289741865: 二战时中国武器有哪些? -
戴良菲特: 首先,先明确一件事,就是二战时的中国(中华民国)是一个农业国,军工生产能力不强,因此从外国购买武器,由于各地军阀喜好,条件不同,导致了武器种类繁多,中国也被冠以“万国武器博物馆”之称.那么我不一定说得全,尽量做到全...

五河县15289741865: 89式掷弹筒如何操作? -
戴良菲特: 侵华日军主要装备抛射筒为254毫米的掷弹筒,每个日军步兵小队(相当于中国的排,人数在50人到70人之间)都配备一个机枪小组(有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小组(有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班. ,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还被广泛用作指...

五河县15289741865: 二战中日军迫击炮 -
戴良菲特: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射程为175米.它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日本军方希望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能够大大增强步兵班的火力.大正十年式掷弹...

五河县15289741865: 掷弹筒的工作原理、 -
戴良菲特: 掷弹筒从原理上来说,是一门超轻型的 迫击炮 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 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

五河县15289741865: 现实中的手雷的种类与特点 -
戴良菲特: 91式手雷 延时引信:7秒 发射方来式:手掷或于掷弹筒发射 备注:手雷与手榴弹相比有不小的优势,比如利于进攻,爆炸死角小等.此雷俗称48瓣,1931年研制,自带发射药筒,说白源了就是袖珍迫击炮弹. 89式知特制手雷 引信方式:碰撞引信 发射方式:由89式掷弹筒 对于进道攻型和防守主要看攻击范围和杀伤力! 书上说进攻型的范围较小,便于进攻时使用.防守型的正好相反!(典型的有我国的"边区造") 望采纳谢谢!!

五河县15289741865: 日军的掷弹筒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使用? -
戴良菲特: 日军的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 发射时 先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榴弹射出.

五河县15289741865: 一些二战中日本使用的轻重机枪的图片和资料?谢谢帮忙!
戴良菲特: 日本陆军编制和装备概述[推荐] 文章提交者:nyz970 加贴在 海军论坛 铁血论坛 此文... 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

五河县15289741865: 迫击炮和掷弹筒有什么区别?
戴良菲特:掷弹筒,一般指的是枪榴弹! 一个像消声器一样的管子,拧在枪管的前端. 利用拔掉弹头的步枪子弹,把手榴弹发射出去!比人手投掷的力量大,飞的远一些,准头也好一些.(现在不用拔掉子弹头了,利用弹丸引发手榴弹) 今天还在使用中...

五河县15289741865: 日军的一个典型武器有一种武器经常出现就是一种固定在地上的小炮,用
戴良菲特: 掷弹筒的别名又叫超轻型迫击炮,主要装备二战中的纳粹德国和旧日本军队,口径在50MM以下.单兵携带,不占编制. 德国掷弹筒口径50毫米,弹头重1千克左右,射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