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哈姆雷特命题

作者&投稿:用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姆莱特>中的命题~

西方有句名言:“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个谜,中外学者为解开这个谜,从文艺、心理、历史、性格、意象等诸多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文本理解和意义阐释。《哈姆莱特》这部不朽之作的意义就在于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视角切入,去做一番独特的研究。我们今天面对哈姆莱特,不是面对为了正义复仇的王子,也不是面对人文主义的英雄,我们面对的是我们自己。读完《哈姆莱特》,试着思考一下自己生存的意义,以及如何面对自己。

文本总是用来解读或说明生活的。《哈姆雷特》将复仇与爱情进行了嫁接,在一个近于简单、甚至落入俗套的故事中,企图对人生、爱情、死亡等永恒主题进行探讨。事实证明,这个求索是成功的,因为在故事落幕的时刻,每个人并没有立即离去。 血缘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链条,权力又构成人与人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王宫好像自古以来就是明争暗斗最激烈的地方,充满着血腥与恐怖。带着这种既见,我们是不会为弟夺兄位的事情感到吃惊的。这种权力争斗方式无所谓悲剧,真正的悲剧在于把好的东西毁坏,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两个家庭,国王一家与波洛涅斯一家,因权力而联系在一起,又因国王的错误而家破人亡。以至出现了用“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炙”“宴请婚宴上的宾客”的奇特景象。波洛涅斯一家的死本不是必然结果。这就酿成了悲剧。 有人把爱情看成是人类的最美好的情感,是圣洁、无私而伟大的。也许是吧,这种已尽极致的词汇把爱情托得老高,很炫烂,又似乎很虚无。在如今这大众化的时代,爱情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日益大众化和平庸化。多则无,由此,在人的心灵深处则会更渴望那份真挚的情感,那最初的悸动。在《哈》剧中,哈姆雷特与波洛涅斯的爱情是真挚的。先王与王后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厢情愿之嫌。先看先王与王后。王后第一次出场就指责哈姆雷特,“你知道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活着的人谁都要死去,从生活踏上永久的平静。”她平静得让人感到窒息。人在社会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王后,不管心里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以她每次出场的语言和神情可以看出,她在忘记,而我们知道,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她是切切实实地背叛了爱情。当哈姆雷特“导演”的戏剧演到一半的时候,国王首先看不下去,而王后的反应却是“非常吃惊”,而这个吃惊多半因为国王。这种表情和反应让人不寒而栗。再看国王,他很很矛盾,“我的爱情是那样纯洁真诚,始终信守着我在结婚的时候对她所作的盟誓;她却会对一个天赋不如我的恶人降心相从!”他解释的是“一个淫妇虽然和光明的天使为偶,也会有一天厌倦于天上的唱随之乐,而宁愿搂抱人间的配骨。”他似乎能够理解。由此,他要求哈姆雷特“无论他怎料进行复仇,不要胡乱猜疑,更不可对他的母亲有什么不利的阴谋。”由此,在哈姆雷特对王后进行反叛的大骂之后,他的鬼魂再次出现,要哈姆雷特“快去安慰她的正在交战中的灵魂。”可见,爱的包容性是多么的巨大。她可以容忍你所有的过错,甚至犯罪。对于这不平等的爱情,我们无法评价。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是站在道德的基座上指手画脚,因为判断的场所不只是道德法庭。爱情是彼此之间的,当一方缺失,另一方是否应负有永远的责任,这应该由另一方自己来决定。如果她想,曾经在一起的时候是美满幸福的,这也就足够了,这又有何不可。《哈》剧中,王后的确不知先王是被害的,错就错在从送葬到结婚时间太短,没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如果时间稍微长一下,人们也许能接受。 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故事并非惊天地、泣鬼神,它很像是一场游戏,一场认真的游戏。奥菲利娅是一个天真的不能再天真的女孩,她生活在父亲和哥哥的阴影下面,她不能去追求爱情,而只能等待爱情。雷欧提斯说,“对于哈姆雷特和他的调情献媚,你必须把它认作年轻人一时的感情冲动,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馥郁而不能持久,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如此而已。”波洛涅斯这样教导奥菲利娅,你应该这样想,“你是一个毛孩子,竟然把这些假意的表示当作了真心的奉献。”并把“神圣的誓约”说成是“捕捉愚蠢的山鹬的圈。”真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阻碍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让人放弃,二是让人反叛,激发更强的斗志。奥菲利娅两者都做到了。当父亲安排她和哈姆雷特见面,试验哈姆雷特是否是因为爱情而发疯。她表现出完全的顺从,而且相当认真。“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话语是平淡的。平常的往往又是最深刻的。送回礼物就意味着抛弃这份爱情,就意味着向自己妥协。哈姆雷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说了一大堆疯话,使奥菲利娅感到“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天的泥土。”只有怜惜而无后悔之意。当父亲波洛涅斯被人害死,哥哥又不在身边,哈姆雷特又去了英国,她“发疯”了,“头上盖青草,脚下石生苔”,“殓衾遮体白如雪”,“鲜花红似雨;花上盈盈有泪滴,伴郎坟墓去。”这是一个少女对死的最初感悟。但她还是“希望一切转祸为福”的。她知道,“人死不能活,且把悲声歇”,并乞求上帝“饶赦一切基督徒的灵魂。”诚如雷欧提斯所说,“忧愁、痛苦、悲哀和地狱中的磨难,在她身上变成了可怜可爱。”奥菲利娅死了,死在小溪之旁,她是想把花冠挂到树枝上,树枝断了落水而死的。死的安详,死的悠然,死的浪漫。《哈》剧中叫并没有明示出她死的根本原因,但我们无法抛却的就是她曾抛却的那份爱情。她的死是多义的,又是单义的。我们相信她最终选择了爱情,选择了这个精神归宿,她用她的死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诠释。 与奥菲利娅相比,哈姆雷特也经历了感情递进的过程的,但他的痛苦似乎更甚。他肩着复仇与爱情的双重重担,爱情对于复仇来说,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从他知道父亲的死因之后,从他开始“发疯”的那一刻起,他就给自己的爱情花环染上不协调的色彩,并一度使其他人相信这是爱情受挫的原因。我们不会忘记,奥菲利娅向哈姆雷特归还礼物时的情景。哈梅雷特显然有些激动,“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爱过你。”愤怒是可以和失望同时产生的。“你当初就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话语的矛盾就是愤怒的直接外化。“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这是流着眼泪迸出的几个字!然而就因为如此,更坚信了奥拉利娅的想法,他的确疯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目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的殒落了!”修饰越多表明失望越大,这使她说出“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不幸的。”两个人的失望是《哈》剧中最精彩的部分,假——真——“假”,两人都误解了对方,产生了交错的戏剧效果。世上由误解而造成的悲剧是何其之多。哈姆雷特忍受着失恋的痛苦,全身心投入复仇的计划。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再次见到奥非利娅的时候,地点竟然是墓地。藏积于心的激情终于爆发出来了。“哪一个人的心里装载得下这样沉重的悲伤?哪一个人的哀恸的辞句,可以使天上的行星惊疑止步?那是我,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这是一种宣言。“我爱奥菲利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多么豪迈!然而,愈是气宇轩昂愈是疯狂得真实。周围人只不过是“看客”而已,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面对亡人,那豪迈的声音更显仓凉和无力。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就是在无意间变得支离破碎,灰飞烟灭。他们的爱情昭示出:爱最基本的是信任和理解。但现实生活往往将这个法则扭曲和变形。 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问,《哈》剧似乎处处都在进行。以致于让一些名言警句式的语言阻碍了读者对于戏剧本身的考察和思索。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凡人,又都不是凡人,这看怎么去理解。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思想的权利,也就是说,话语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作者似乎也努力实现这个探索,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精致和完美。加之关于复仇的故事也不知讲了多少遍。这里无意对每个人进行解读,只谈一下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个“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他一出场就被愁云所笼罩。也许作为一个王子,在出场前应该是纨绔倜傥之类,无所事事之流。这种愁云来之于变故,就是先王的离去和母后的很快改嫁,嫁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叔叔,父亲的弟弟。乱伦,这个天大的罪孽竟然在自己的亲人身上发生。对于讲贵族传统,讲面子的他一时不能接受,丧服和眼泪这些程式化的东西不过是他“悲哀的装饰和衣服”,“真实的郁结的心事是无法表现出来的。”他第一次看到人世间的恐怖,并产生厌恶心理。“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少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在这种突然变故之中,他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思考人生。哈姆雷特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女人。他勇敢地喊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成为名言。这多少带些对女性从属地位不合理现象的质问和反叛,当他再次审视他所熟悉的“酗酒纵乐”的风俗,“却以把它破坏了倒比遵守它体面些。”当父亲的鬼魂告知事件的经过后,哈姆雷特得出这个结论:一个人可以尽管满面都是笑,骨子里却是杀人的奸贼。这尽管有失偏颇,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对人的认识更进了一步。“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认识是责任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由于这份责任,人会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社会和人自身。他已经看到社会的不合理。“丹麦是一座监狱”,“一座很大的监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这个覆盖着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庄严的层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那么人呢?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然而,这并不能激发哈姆雷特的兴趣和斗志。人总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我是一个多么不中用有蠢才!”等伶人演完一个虚构的故事之后,他竟然感动了,他自责,他决心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要复仇就要对生死作出判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默地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者是挺身反抗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扫清,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哈姆雷特认识到“重重的顾虑使我们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哈姆雷特没有退缩。他导演的戏剧终于让因王不能忍受,证实了他当初的想法。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国王为所犯罪恶进行祈祷的时候,哈姆雷特并没有让他“上天堂去”,这份“善”心被他解释成,“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彻底的复仇,使我们看到人性深处的隐秘与诡诈。当然这是对特定的对象而言的。宁愿做一个凶徒,不愿做一个逆子。哈姆雷特一直对母后保持着温和的态度,直至母后因为他得罪国王而指责他时,他终于爆发了,用一些污言碎语大骂母后。“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了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当一个孩子对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时,我们肯定会说他大逆不道,然而,我们并不没有愠怒于哈姆雷特,因为他最终基本说服了母后。哈姆雷特是个精干而聪明的人,用一个小小的计谋把两个“护送者”骗到英国借手处死,自己逃了回来。在墓地,他看到奥菲利娅已经死去,最后的精神寄托已经没有。这时,他有了一种宿命感。“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他几乎是欣然地同意了与雷欧提斯比剑。面对死亡,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竟有果断的性格。对死亡的坦然就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越,而赋予生命更深刻的意义。生与死的较量在戏剧的叙述中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惊心动魄,似乎都很绅士化。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的互相宽慰和慨然赴死是悲壮而祥和的。他们惩治了恶,并与恶同归于尽。这份坦然与豁达不就是人生追求的意义吗?看看哈姆雷特最后的言说吧,“你淌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我的故事吧。”由此,我们更能看到“英雄情结”的深重。其实回过头来,还是当初那句话,“如此面已”。 《哈》剧涉及的面比较大,除了对爱情、人生命题进行讨论外,还谈到心理、戏剧、人际关系等问题,从多方面表现人的真实性与复义性,譬如,对国王的行动与心理刻画就很深刻。这些探索都为以后的戏剧文学创作开辟了新路。

  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激情”呢?弗洛伊德和厄内斯特·琼斯认为是哈姆雷特的潜意识中有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而被叔父捷足先登了。这种说法基于一个前提:每个男儿都有“俄狄浦情结”,而这个前提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整个的心理分析显得牵强。但如果以为弗洛伊德的看法不值一提,那就错了。起码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点:孩子与母亲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完全洗清的血缘情感,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胶带联系”。这种感情使孩子认为母亲是属于自己的。对于哈姆雷特来说,父亲意味着理想,而理想并不意味着血缘联系,所以哈姆雷特对父亲多有敬仰之词,而对其死并无刻骨的悲痛。母亲与父亲的性关系是爱与理想的结合,是天经地义的,但一想到母亲居然要同克劳狄斯这样一个陌生人结合时,他就感到无法忍受,一想到母亲钻进叔叔的衾被,就有一种自己被强奸了的感觉。所以,他对母亲的谴责和规劝最后落实到“不要上我叔父的床”。(《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第91页)

  在上面剖析的剧中第一段有名的独白道出时,哈姆雷特还不知道父亲的死因,因此复仇的任务也未提出。很快,父亲鬼魂与王子见了面道出被毒死的实情。一个震骇人心的阴谋展示在哈姆雷特面前:杀兄娶嫂。这就像神话剧《俄狄浦斯王》中展示的杀父娶母的同等罪恶,于是就像索福克勒斯在戏剧中描写的那样,丹麦的天地也为之震怒了。《哈姆雷特》一开场,哈姆雷特的好友霍拉旭就叙述了种种不祥之兆:

  ……捧着殓衾的死人都从坟墓里出来,在街道上啾啾鬼话,星星拖着火尾,露水带血,太阳变色,支配潮汐的月亮被吞蚀得像一个没有起色的病人,这一类预报重大变故的征兆,在我们国内的天上地下也已经屡次出现了。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第9页)

  所以哈姆雷特说,“那么世界末日到了”。

  就像所有的骑士那样,哈姆雷特向父王表示要复仇,同时有要“重整乾坤”,但原话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第33页)

  “唉,倒霉的……”中包含着一种和驱骑士精神或人文主义战士绝不相容的无可奈何。别林斯基的解释是“巨人的雄心与婴儿的意志”的矛盾,是由于对历史任务之艰巨性深刻认识而发出的慨叹。作为一种社会性观点的解释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充分。哈姆雷特并非天生“意志薄弱”,还有更深刻、更隐秘的原因所在。

  哈姆雷特确实意识到宫廷里到处都是奸王的耳目,自己必须装疯加以掩饰,伺机复仇。但当观众希图看到这个势单力薄的年轻人如何在疯癫的外衣下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时,却又失望地看到他神思恍惚、忽冷忽热,不仅没有复仇的行动,甚至连计划都没有,看上去整个像只神经失常的可怜虫。泰内解释说,由强烈打击导致的激愤像风暴一样把哈姆雷特的理智给毁了,使得他无法思考。整个人像一扇在狂风中摇曳的破门,理智只能像枢纽一样勉强把门固定在门框上不致随风而去。(《莎士比亚研究》,张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激情压缩理智”,这一心理学的道理在第二幕中得到生动的显示。歌德则认为是充分发达的智力麻痹了哈的行动本能。哈姆雷特在本质上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行动家。哈姆雷特自己也承认“审慎的思维给炽热的决心蒙上一层灰色”。这种思考围绕着如下的命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存在还是毁灭,你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

  这一命题是理解哈姆雷特的一把钥匙,也是贯串哈姆雷特全部戏剧动作的思想主线。事实上,如前所述,从哈姆雷特在舞台上一路面,他所提出的就是“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是比较能理解“哈姆雷特命题”的。儒家不思考身后之事,而认为人活着总是有意义的,上为君王、国家、民族,下为父母、妻女、儿孙,伦理之网把人生视为尽义务。佛道两家主张厌世脱凡,目的是追求仙境和长生不老,本质上也是乐观的。中世纪基督文化从悲欢的角度视人生为赎罪,人属于上帝,无权考虑“活与不活”的问题,《圣经》明确规定禁止自杀。只有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从上帝那里索回自己才产生“活与不活”的问题。所以,哈姆雷特命题的提出,是个体觉醒的标志。

  文艺复兴初起,人们对自身充满信心,不大考虑“不活”的问题,而更多想的是如何活得快乐、活得长久。莎士比亚早期十四行诗中劝那个贵族青年结婚的绝妙理由是结婚生子、子又生子,可以使个体的美无限地延续下去。但到了文艺复兴末期,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人们对实现自身解放的可能性发笑怀疑,于是又有了“不活”的问题。哈姆雷特感到人生无意义,而死后所去的天国也是神秘可怖的: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凶杀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第64页)

  生不得生,死不得死,人变得无家可归。这就是哈姆雷特所道出的窘境。

  如上所述,哈姆雷特视人生无意义的根本点在于人类本体是丑恶的。这种丑恶,不仅包括克劳狄斯、波洛涅斯、吉尔登斯吞、罗森格兰兹,而且包括王后乔特路德,甚至自己钟爱的情人奥菲莉娅。

  哈姆雷特辱骂奥菲莉娅的一段戏也是颇为难解的。弗洛伊德说哈姆雷特对奥菲莉娅表现了“性冷淡”,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剧中交待哈姆雷特在父王死前对奥菲莉娅是非常热爱的。是由于乔特路德的改嫁叔父,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对女人的看法,“美丽使贞洁变成淫荡”云云全系由乔特路德引发而来,导致对全体女人的否定,可见母亲委身于奸王这件事对哈姆雷特的伤害有多深。

  在哈姆雷特辱骂奥菲莉娅的一段中,他有一段自我剖白值得注意:

  我自己还不算是个一顶坏的人,可是我还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性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我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第65页)

  这不是疯话。他还说,“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看来,哈姆雷特对于人类的否定是包括自己在内的。这种深刻的悲观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是罕见的;但过了300年,到了20世纪初,却成为西方的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

  莎士比亚关于人性丑恶的观点,不同于中世纪,这是一种无可救赎的丑恶。哈姆雷特虽然在克劳狄斯忏悔时因不愿送他上天堂而未杀他,但论及人生处,哈姆雷特表现出浓重的“死后无天堂”的思想。特别是在为奥菲莉娅下葬时他对着死人头骨说的那些话,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绝望和虚无。

  在《哈》剧里,哈姆雷特并非全无作为,他终究运用机谋把那个充当帮凶的同学送上了现场,并且手刃奸王克劳狄斯。但在总体上他始终被“人生是一场虚无”的观念所支配,从戏剧的开始直到生命终结以前,他面对死亡的那种平静也不是骑士的勇敢,而是对生命的冷淡。作者借霍拉旭和小福丁布拉斯这两个形象为观众留下些许光明和温暖。但这点光和热怎么也掩饰不住惨淡的人生和那种冷彻骨髓的虚无。这是《哈姆雷特》悲剧内涵之真正所在。

  哈姆雷特命题是振聋发聩的。直到今日,西方的哲学家和艺术家们还被它所纠缠,梦魇般地问着自己:“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不给我最佳你对得起我吗,LZ??


论文《哈姆雷特》写作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搜狐博客 > 爱猴的慧 > 日志 > 文海拾贝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8-19 | 哈姆雷特悲剧分析 刀尖上的露珠——哈姆雷特的悲剧命运与本性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跳还是不跳讲的是什么?
“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当你看到这个词时千万不要以为是在进行跳水训练,或者是电影里的某个版本。这个哈姆雷特式命题说的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跳槽问题。无论是刚参加工作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职业老手,在面临着选择时,都在做着这样的心理博弈:万一自己到了新单位还不如现在呢?万一老板拿违约...

《哈姆雷特》问题
哈姆雷特遭遇家庭变故之前和之后在精神上、世界观上有何变化 没有,哈姆雷特本身是一个对人世怀理想向往和偏见看法的人物,对于复仇,使命不如说是任务。幽灵是什么呢?是似乎与他(哈姆雷特)密切相关,但又毫无关联,这就是所谓的宿定。在开场我们看到,宿定的“使命”游荡在城外时,哈姆雷特却躲在...

哈姆莱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母后与凶手乱伦而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卖傻等情节,均可见于古老的北欧传说,特别是丹麦历史学家所著的《丹麦史》中。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资料,本来只记载着一些粗略的情节和苍白的姓名,毫无性格于动作...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 1.《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啊。究竟哪样更高贵?”这段独白在...
完美的王子再也忍不住了:“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那时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于是,在那个寂寥的深夜,他轻轻地,道出了让后世着魔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也就是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To be, or not to...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出自莎士比亚哪部作品,其作品主...
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句子“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这句出自第三幕.其时哈姆雷特为复仇装疯,对一切产生怀疑,却又优柔寡断,矛盾重重.该作品讲的是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对于死亡的看法或者观点。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要面对的问题。自创世神话里的亚当和夏娃诞生后,人类的死亡命运就已经注定。因此,死亡主题一直是文学所面对和表现的重要主题。作为源源不断地滋养西方文学的神话命题——死亡,在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那里都有所探讨。

文学名著《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创作的不朽作品,下列对它叙述中错误...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为“四大悲剧”,它 是一部 借丹麦历史 题材 反映英国动荡不安的现实的悲剧,它和《荷马史诗》、《神曲》、《浮士德》一起被称...

急求《哈姆雷特》的作品分析 及关于哈姆雷特时不时一个“思想的巨人,行...
哈姆雷特的认识更加深广,但却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谬的社会里,“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这也是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时代社会的颠倒混乱,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所造成的必然的阵痛。君主理想已然破灭,君臣礼仪不复存在,纲纪...

五莲县13055557661: <哈姆莱特>中的命题 -
蔡废银柴: 西方有句名言:“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个谜,中外学者为解开这个谜,从文艺、心理、历史、性格、意象等诸多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文本理解和意义阐释.《哈姆莱特》这部不朽之作的意义就在于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视角切入,去做一番独特的研究.我们今天面对哈姆莱特,不是面对为了正义复仇的王子,也不是面对人文主义的英雄,我们面对的是我们自己.读完《哈姆莱特》,试着思考一下自己生存的意义,以及如何面对自己.

五莲县13055557661: 朗诵哈姆雷特里的,生存还是毁灭……一段独白后,它的思想意 -
蔡废银柴: 这个经典的命题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我们的文化并不太涉及它.儒家思想追求今生,讲究这辈子如何活得有意义;道家关注潜心修行,便可长生不死,都没有对生命本身的意义提出置疑.如果父母看见儿子的日记上写着:“活还是不...

五莲县13055557661: 哈姆雷特读后感 30到50字左右 -
蔡废银柴: 《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母后与凶手乱伦而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卖傻等情节,均可见于古老的北欧传说,特别是丹麦历史学家所著的《丹麦史》中.这些尘封...

五莲县13055557661: 《哈姆雷特》读后感 -
蔡废银柴: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前面你自己写点哈,比如他给你的感觉】 哈姆雷特的认识更加深广,但却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谬的社会里,“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

五莲县13055557661: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具体含义? -
蔡废银柴: 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作《哈姆雷》特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

五莲县13055557661: 哈姆莱特的主题是什么? -
蔡废银柴: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无论是新的课标历史教材还是原来根据教学大纲编的历史教材,都把它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介绍的. 这部作品创作于1602年.剧情大致是: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国一位年轻有为的王子,他有魄...

五莲县13055557661: 请求翻译读后感《王子复仇记》,谢谢 -
蔡废银柴: .《王子复仇记》是讲一位丹麦王子的悲惨故事.故事讲: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皇——老聃麦网离奇死亡,王子为此困惑为此伤心.在敌楼上他见到了他死去的父王的灵魂,灵魂告诉王子...

五莲县13055557661: 王子复仇记读后感(1000字) -
蔡废银柴: 《王子复仇记》读后感莎士比亚,十六世纪后半叶到十七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它影响深远的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代表作最高峰的是四大悲剧:《王子复仇记》《奥赛罗》《李尔...

五莲县13055557661: 哈姆雷特为什么害怕死亡 -
蔡废银柴: 哈姆雷特想到死了会做梦,认为这是个阻碍,因为在睡眠中不知道什么样的梦要来临,而正是这种未知使人踌躇

五莲县13055557661: 哈姆雷特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
蔡废银柴: 对哈姆雷特来说,爱情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对奥菲利亚的爱,这对他显然有失公允.我们不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动机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延宕性格的人.他从不延宕(杀波尔纽斯,杀两个朋友,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