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作者&投稿:徵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句话形象、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数和形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数形结合”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1 以形促思,在数的认识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感的感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例如教学《10 的认识》时,我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上台现场数数后,学生明白10 个人、10 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接着让学生摆小棒操作,知道一捆就是1 个十,所以10 个1 是十。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最后让“10”宝宝参加数字排队队,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 应该排在哪儿?请计数器来帮忙。学生动手操作先拔8 颗,再添一颗是几颗(使生能直观感觉到9 比8 多1)?9 颗再添上一颗是几颗?10 颗再去掉一颗是几颗(使生感觉到10 比9 多1)?10 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 的后面是几?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 这几个数字。在以上教学中,我巧妙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中,进一步强化了数感,加深了对数的意义的认识。
  2 借形理解,在概念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念教学中,仅阐明其实际意义是不够的,还应从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内在联系出发,对概念进行进行全面分析,突出其本质属性,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借助直观的图形、加强实验操作可以将概念教学趣味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认识体积》的教学中,我通过3 个步骤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2.1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教师出示两个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柑果。请同学们猜猜,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学生猜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是否是对的。学生倒水操作明白: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柑果,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柑果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2.2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柑果,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葡萄,如果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学生猜测并再次实验操作,验证猜想: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柑果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葡萄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2.3 揭示体积的含义。出示3 个大小不同的水果,这3 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学生实验操作,明确: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学生举生活实例比较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认识体积,我通过三部教学,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学生不仅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而且能够应用概念。
  3 看形想量,结合“量的计量”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与形。但在现实生活中,数与形和量与计量总是密切联系着的,学习数学必然要涉及量与计量。如何在量与计量中渗透数形结合呢?
  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①认识秤和秤面。观察秤面从秤面上看到了什么?②建立1 千克的质量观念。a.掂一掂,初步体验一千克的重量。分小组称一称2 袋盐,通过观察发规2 袋盐重1 千克。b.猜一猜,再次体验1 千克的重量。先猜一猜几个这样的苹果、桔子、桃子重1 千克,最后称一称,数一数1 千克这样的果到底有几个?c.比一比,加深对一千克的认识。师出示一个重2 千克大米,让几名学生拎一拎,说说感觉,猜猜重多少千克,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1 千克的体验。
  建立“千克”这个计量单位的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建立“千克”的表象,并能运用。
  4 看数画形,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解题过程具体化、明朗化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例如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通过数形结合的对应思想,帮助学生构建了整体“1”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在各种图形的运用中,线段图的使用显得更为清晰方便,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和问题,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各信息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气象小组有12 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后显得较为迷茫,觉得有些混乱,不知道从何开始思考,这时我引导他们与老师一起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运用数形结合画出图形,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揭示本质,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意识,并能正确解题。摄影小组:12×13=4(人),航模小组:4×43=3(人)。
  5 看“数”想“形”,在几何与图形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虽然“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数”来计算。
  例如练习题:把一根长20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木料沿横截面锯成2 段,表面积增加多少?这样的题目一出现,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怎样计算?这时我就利用看“数”想“形”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经历三个空间观念的建立解题过程:动手操作,画出一个长方体,才长方体上切2 段,看看表面积多了几个面,多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教师实物操作,让学生验证自己所切的面是否与老师操作的一样———抽象概括,使物体的整体模型印刻在脑海中,从而空间观念在活动体验中得到培养和形成。
  6 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数和形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并存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往往会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经过长期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解题方法多样,思维灵活多变,往往能在发散的基础上产生奇特的思路,从而使解法变得十分简明扼要而且巧妙。
  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道思考题:小朋友们排队做操,小明的前面有8 个人,小明的后面也有8 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人?
  许多学生一看完题目就马上列式:8+8=16 人,他们对小明是不是也在队伍里面弄不明白,所以出现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指导学生画图解决问题:□□□□□□□□ 小明□□□□□□□□8 + 1 + 8 =17 人这样一画图,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学生就一目了然,找出了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能正确解答。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有效渗地、巧妙地渗透并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利用“一图抵百语”的优势,既能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1 以形促思,在数的认识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感的感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例如教学《10 的认识》时,我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上台现场数数后,学生明白10 个人、10 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接着让学生摆小棒操作,知道一捆就是1 个十,所以10 个1 是十。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最后让“10”宝宝参加数字排队队,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 应该排在哪儿?请计数器来帮忙。学生动手操作先拔8 颗,再添一颗是几颗(使生能直观感觉到9 比8 多1)?9 颗再添上一颗是几颗?10 颗再去掉一颗是几颗(使生感觉到10 比9 多1)?10 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 的后面是几?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 这几个数字。在以上教学中,我巧妙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中,进一步强化了数感,加深了对数的意义的认识。
  2 借形理解,在概念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念教学中,仅阐明其实际意义是不够的,还应从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内在联系出发,对概念进行进行全面分析,突出其本质属性,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借助直观的图形、加强实验操作可以将概念教学趣味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认识体积》的教学中,我通过3 个步骤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2.1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教师出示两个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柑果。请同学们猜猜,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学生猜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是否是对的。学生倒水操作明白: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柑果,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柑果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2.2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柑果,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葡萄,如果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学生猜测并再次实验操作,验证猜想: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柑果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葡萄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2.3 揭示体积的含义。出示3 个大小不同的水果,这3 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学生实验操作,明确: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学生举生活实例比较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认识体积,我通过三部教学,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学生不仅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而且能够应用概念。
  3 看形想量,结合“量的计量”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与形。但在现实生活中,数与形和量与计量总是密切联系着的,学习数学必然要涉及量与计量。如何在量与计量中渗透数形结合呢?
  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①认识秤和秤面。观察秤面从秤面上看到了什么?②建立1 千克的质量观念。a.掂一掂,初步体验一千克的重量。分小组称一称2 袋盐,通过观察发规2 袋盐重1 千克。b.猜一猜,再次体验1 千克的重量。先猜一猜几个这样的苹果、桔子、桃子重1 千克,最后称一称,数一数1 千克这样的果到底有几个?c.比一比,加深对一千克的认识。师出示一个重2 千克大米,让几名学生拎一拎,说说感觉,猜猜重多少千克,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1 千克的体验。
  建立“千克”这个计量单位的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建立“千克”的表象,并能运用。
  4 看数画形,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解题过程具体化、明朗化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例如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通过数形结合的对应思想,帮助学生构建了整体“1”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在各种图形的运用中,线段图的使用显得更为清晰方便,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和问题,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各信息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气象小组有12 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后显得较为迷茫,觉得有些混乱,不知道从何开始思考,这时我引导他们与老师一起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运用数形结合画出图形,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揭示本质,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意识,并能正确解题。摄影小组:12×13=4(人),航模小组:4×43=3(人)。
  5 看“数”想“形”,在几何与图形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虽然“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数”来计算。
  例如练习题:把一根长20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木料沿横截面锯成2 段,表面积增加多少?这样的题目一出现,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怎样计算?这时我就利用看“数”想“形”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经历三个空间观念的建立解题过程:动手操作,画出一个长方体,才长方体上切2 段,看看表面积多了几个面,多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教师实物操作,让学生验证自己所切的面是否与老师操作的一样———抽象概括,使物体的整体模型印刻在脑海中,从而空间观念在活动体验中得到培养和形成。
  6 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数和形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并存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往往会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经过长期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解题方法多样,思维灵活多变,往往能在发散的基础上产生奇特的思路,从而使解法变得十分简明扼要而且巧妙。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句话形象、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数和形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数形结合”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1 以形促思,在数的认识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感的感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例如教学《10 的认识》时,我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上台现场数数后,学生明白10 个人、10 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接着让学生摆小棒操作,知道一捆就是1 个十,所以10 个1 是十。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最后让“10”宝宝参加数字排队队,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 应该排在哪儿?请计数器来帮忙。学生动手操作先拔8 颗,再添一颗是几颗(使生能直观感觉到9 比8 多1)?9 颗再添上一颗是几颗?10 颗再去掉一颗是几颗(使生感觉到10 比9 多1)?10 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 的后面是几?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 这几个数字。在以上教学中,我巧妙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中,进一步强化了数感,加深了对数的意义的认识。
2 借形理解,在概念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念教学中,仅阐明其实际意义是不够的,还应从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内在联系出发,对概念进行进行全面分析,突出其本质属性,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借助直观的图形、加强实验操作可以将概念教学趣味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认识体积》的教学中,我通过3 个步骤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2.1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教师出示两个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柑果。请同学们猜猜,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学生猜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是否是对的。学生倒水操作明白: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柑果,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柑果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2.2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柑果,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葡萄,如果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学生猜测并再次实验操作,验证猜想: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柑果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葡萄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2.3 揭示体积的含义。出示3 个大小不同的水果,这3 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学生实验操作,明确: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学生举生活实例比较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认识体积,我通过三部教学,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学生不仅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而且能够应用概念。
3 看形想量,结合“量的计量”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与形。但在现实生活中,数与形和量与计量总是密切联系着的,学习数学必然要涉及量与计量。如何在量与计量中渗透数形结合呢?
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①认识秤和秤面。观察秤面从秤面上看到了什么?②建立1 千克的质量观念。a.掂一掂,初步体验一千克的重量。分小组称一称2 袋盐,通过观察发规2 袋盐重1 千克。b.猜一猜,再次体验1 千克的重量。先猜一猜几个这样的苹果、桔子、桃子重1 千克,最后称一称,数一数1 千克这样的果到底有几个?c.比一比,加深对一千克的认识。师出示一个重2 千克大米,让几名学生拎一拎,说说感觉,猜猜重多少千克,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1 千克的体验。
建立“千克”这个计量单位的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建立“千克”的表象,并能运用。
4 看数画形,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解题过程具体化、明朗化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例如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通过数形结合的对应思想,帮助学生构建了整体“1”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在各种图形的运用中,线段图的使用显得更为清晰方便,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和问题,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各信息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气象小组有12 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后显得较为迷茫,觉得有些混乱,不知道从何开始思考,这时我引导他们与老师一起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运用数形结合画出图形,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揭示本质,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意识,并能正确解题。摄影小组:12×13=4(人),航模小组:4×43=3(人)。

5 看“数”想“形”,在几何与图形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虽然“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数”来计算。
例如练习题:把一根长20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木料沿横截面锯成2 段,表面积增加多少?这样的题目一出现,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怎样计算?这时我就利用看“数”想“形”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经历三个空间观念的建立解题过程:动手操作,画出一个长方体,才长方体上切2 段,看看表面积多了几个面,多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教师实物操作,让学生验证自己所切的面是否与老师操作的一样———抽象概括,使物体的整体模型印刻在脑海中,从而空间观念在活动体验中得到培养和形成。
6 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数和形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并存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往往会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经过长期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解题方法多样,思维灵活多变,往往能在发散的基础上产生奇特的思路,从而使解法变得十分简明扼要而且巧妙。
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道思考题:小朋友们排队做操,小明的前面有8 个人,小明的后面也有8 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人?
许多学生一看完题目就马上列式:8+8=16 人,他们对小明是不是也在队伍里面弄不明白,所以出现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指导学生画图解决问题:□□□□□□□□ 小明□□□□□□□□8 + 1 + 8 =17 人这样一画图,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学生就一目了然,找出了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能正确解答。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有效渗地、巧妙地渗透并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利用“一图抵百语”的优势,既能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在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的意识,因此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乃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一些...

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味
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数学味”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一、情境创设具有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创设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情境创设的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合作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因此,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需注意以下几点:一、...

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社会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四、教师要立足课堂推进数学文化发展 课堂是一切教学研究的试验基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交流互动中自觉有意识地关注、领悟...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果说数学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或者起源于人类理智探索真理的需要,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伴随着数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不仅是数学的精髓,也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更是体现数学本质的重要方面和评价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小学...

如何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内容,新意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课堂就会成为人人想上,人人想学数学。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凉深度学习
小学教学工作的对象是6至11周岁的儿童。游戏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较多,它会让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给本来乏味的课堂增添趣味。小学生本来天生就好动和活泼,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尽量会多组织各种小游戏,将数学的知识点融入其中。我也觉得做游戏是一个...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2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往往是一切思考的开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多种...

三原县18276472048: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
太的金络: 摘要:“数”与“形”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始终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根据多年的经验浅谈一下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实施策略数形结合思想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原县18276472048: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
太的金络: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并非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数学意义所指的“意义”是人们一致公认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数形结合”能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具体的事物,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

三原县18276472048: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
太的金络: 首先学几何的时候,必定要用,其次就是代数也要用吧,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又能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

三原县18276472048: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
太的金络: 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生动化: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内容提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使用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有效渗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三原县18276472048: 如何运用数形结合完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
太的金络: 数学思想有许多,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把抽象的数...

三原县18276472048: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 -
太的金络: 一、研究背景: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直观表现.华罗庚先生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在数学...

三原县18276472048: 如何进行数形结合教学 -
太的金络: 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概念,才可了解进而掌握数学知识.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模型和集合图形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

三原县18276472048: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太的金络: 如果说数学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或者起源于人类理智探索真理的需要,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伴随着数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不仅是数学的精髓,也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更是体现数学本质的重要方面和评价数学教...

三原县18276472048: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太的金络: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它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归纳、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在人的数学研究中,最有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

三原县18276472048: 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
太的金络: 数即数字,形即图形.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在解数学问题时,要边看题边把条件体现在图形上,利于思考和发现解题思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