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磁资料研究中生界分布特征

作者&投稿:秘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利用地震资料研究中生界分布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中生代地震资料的解释(图3-96),初步明确了南海北部中生代地层的分布特征。
(一)中生代地层地震解释标志
总体来看,南海北部中生界可以通过以下地震反射标志进行识别:
1.新生界基底之下的层状连续反射
通过地面露头调查和华南陆区及台湾海峡钻井等揭示,南海北部区域应该残留有巨厚的中生代地层,局部虽然有轻微变质,但以碎屑岩为主的中生代地层如果残留,应该具有层状地震反射特征。因此,新生界高频层状连续之下的层状中—低频较连续反射层,尤其是反射波非常多的碎屑岩沉积地层,成为识别中生界的首要标志。
另外,中生代地层为一套海相、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地层,具有层状连续、分布广的特点。中生代地层内部既存在燕山期的挤压褶皱构造,也发育喜马拉雅期拉张断层构造。由于长期暴露剥蚀,它们以高角度的削截方式与上覆新生代地层接触。古近系尽管也呈低频较连续反射,但古近系多分布于地堑、半地堑,以局部分布为特征,若处于同一位置,古近系的连续性总是比中生界好。

图3-96 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地震解释测网及相邻陆区下侏罗统沉积环境略图

2.中生界反射层组合特征
南海北部海区发育(或残留)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3个时代的沉积地层,其间均以角度不整合接触。自晚三叠世南海北部发生海侵并接受中生代沉积,至白垩纪末海水完全退出该区并结束中生代海相沉积,完成了一个超巨周期沉积旋回,这个沉积旋回内部虽然也有不整合面,但属于同一个构造期(燕山期)控制的沉积盆地内发育的地层,这套地层成因上的联系,使得其地震反射特征和产状大致相同,但它们与古生界、新生界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反射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浅层新生界呈高频连续反射;中深层(残留的)中生界呈中—低频较连续反射;基岩内未变质的古生代地层,通常局部显现,并呈高角度的低频较连续反射(图3-97,图3-98)。
3.不同层系地震反射特征的差异性
与古生代、新生代地层相比,中生代地层具有频率低、连续性相对较差的共同特征,但中生界内部不同时代地层的沉积构造背景、地层堆砌方式和岩相上的差异,会导致地震反射特征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是识别中生界,也是细分中生界的主要依据。
(1)上三叠统地震反射特征
上三叠统为间歇性海进过程中海陆交互沉积地层,主要岩石类型有砾岩、砂岩、泥岩、页岩、煤等碎屑岩,碳酸盐岩很少,无火山喷出岩。在南海北部几个深大凹陷内,上三叠统厚度可达千米。未遭受火山侵入岩改造的上三叠统碎屑岩地层呈层状较连续反射。它们从凹陷中心的底部开始发育,以上超充填沉积为特征。

图3-97 潮汕拗陷中心中生代地震地层解释剖面(HDL388-2测线)


图3-98 南海北部中生界地震解释剖面(NHDL32测线)

(展示晚白垩世到古新世的连续退覆式充填沉积特征)
凹陷区以外的地区,上三叠统厚度为百米级或沉积缺失,无法通过上超充填特征识别,只能从底部的层状较连续反射来大致推断。
(2)下侏罗统地震反射特征
下侏罗统下部为大规模海进期发育的海相地层,主要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和灰岩,无火山岩。盆地边缘呈退积,盆地内呈加积。这个时期发育的广海陆棚、半深海环境相页岩分布广、连续性非常好,以弱—中振幅、整洁连续反射为特征。下侏罗统上部为海退期沉积地层,在盆地边缘呈前积堆砌,盆地内部主要为加积,这套地层分布广、连续性好,其地震反射特征以层状连续为特征(图3-98)。
与下伏上三叠统相比,下侏罗统以连续性更好、全区发育为特征。
(3)中侏罗统地震反射特征
中侏罗世南海北部水体加深,总体处于浅海—半深海沉积环境,发育砂岩、泥岩和灰岩地层,总体呈弱振幅、整洁、层状连续反射,与下侏罗统没有明显差异。局部火山活动产生的火山碎屑、熔岩流除在火山口附近出现丘状反射外,还导致火山碎屑影响范围内的反射层的整洁性和连续性变差。
(4)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地震反射特征
晚侏罗世南海北部地区处于深水环境,但火山喷发非常强烈,包括早期的火山口水下喷发到后期火山口露出水面喷发,这种水下喷发的熔岩层呈弱振幅背景中的极强反射。在南海北部的陆棚区,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和熔岩层交替发育,由陆向海快速充填沉积,地震反射呈高角度退覆反射体(图3-99,图3-100)。在南海北部陆坡区,深水环境中的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火山碎屑和熔岩流交替堆积,形成多重丘状叠置的火山锥体。

图3-99 中生界地震反射层的连续性特征(HDL388-2测线)

(5)上白垩统地震反射特征
南海北部凹陷区,上白垩统主要为河流-湖泊相沉积,夹火山喷发岩,总体呈层状较连续反射,内部夹有丘状叠置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层构成的火山锥体。在南海北部陆坡区,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火山熔岩层自陆向海退覆充填沉积,以高角度的斜交、丘状反射为特征;在南海北部陆坡中段(云开低凸起、番禹-流花低隆起)及以北地区,发育上白垩统巨厚的中酸性熔岩,这些熔岩层以总体呈层状、内部有低频弱振幅层状反射为特征。

图3-100 连续反射地震相(XQ4-2 测线,潮汕拗陷)

①Tm之下为古生界,顶部呈低角度削截;②T3呈短轴亚平行较连续反射,指示砂泥岩互层;③J1为平行连续反射,振幅弱和频率较高,指示陆棚环境泥岩、粉砂岩组合;④J2底部弱振幅连续反射,指示泥岩为主的深水陆棚环境沉积,上部为极强反射,并有低幅丘交错反射,指示顶部有水下喷发的熔岩层;⑤J3下部为弱振幅干净反射,指示深水环境的沉积净水泥、粉砂组合岩相,上部为平行连续反射,但极强振幅指示有薄层熔岩;⑥K下部高频较连续反射,为河流-湖泊相沉积,上部极强丘状体指示有火山碎屑丘或熔岩堆砌;⑦N1为深水陆棚环境欠补偿沉积
(二)地震相分析
通过地震相分析,尤其是火山岩相分析,能更好地认识中生界的发育分布特征。
1.地震相、亚相标志
在描述中生代地层地震反射特征的诸多标志中,“连续性”这一标志最能反映沉积地层的层状特征。因此,根据地震反射的连续性,将研究区中生界划分为3 种地震相类型(表3-3):连续相(沉积岩相)(图3-99,图3-100),较连续相(含火山碎屑岩相)(图3-99,图3-101)和不连续相(火山岩相)(图3-99,图3-102)。

图3-101 连续、较连续反射地震相(XQ1-2 测线,韩江凹陷)

T3—J3平行层状连续反射,为陆棚环境沉积岩;内部的穿层反射、空白和杂乱反射为火山侵入岩脉及毗邻侵入岩烘烤的地震响应;K下部亚平行连续为河流、湖泊环境沉积,上部的丘状反射,有可能是三角洲横切面,但最大可能是火山碎屑流堆积
2.火山岩相分布模式
南海北部上侏罗统—白垩系火山岩(包括侵入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熔岩)非常发育,规模巨大,单个或多个火山口群可延绵数十甚至数百千米。在地层对比解释中,经常因为火山岩体阻隔或火山岩与沉积岩岩相渐变造成地层难以追踪对比。而且,从火山口顶部到翼部或锥体间,由于层状性变好,火山碎屑岩中的层状熔岩层容易被误解为海平面变化或水流作用形成的沉积层面,多个叠置火山丘甚至被误认为多重背斜构造。因此,充分认识火山岩相的地震反射特征,有助于深入分析中生界的发育分布以及沉积构造演化。
通过对火山-碎屑岩混合岩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可将其归纳为3种地震相、8种地震亚相,其成因及沉积特征见图3-103和表3-3。

图3-102 连续和杂乱地震相(XQ152测线,东沙隆起)

T3—J3平行层状连续反射,为陆棚环境沉积岩;内部呈近空白-杂乱反射的穿层岩体为火山侵入岩;K为火山侵入及熔岩流堆积,整体呈空白反射-杂乱反射,厚约2000余米。剖面清楚表明,白垩系火山侵入及熔岩之下存在中生代沉积岩

表3-3 研究区中生界地震相分类


续表


图3-103 中生界火山岩-沉积岩相分布模式图

(1)沉积岩相(层状连续、较连续相)
层状连续和较连续为中生界主要地震相类型,通常发育于凹陷区域,为河流、湖泊、陆棚稳定环境沉积,地层的层状特征明显(非块状堆砌),由砂泥岩、灰岩构成,可夹层状的火山凝灰岩和熔岩层(图3-104,图3-105 a),受火山侵入、断层构造活动改造较弱。
(2)火山喷发岩相
火山喷发岩相是一种常见地震相类型,主要分布于火山口周缘,由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流层状堆积层(图3-102,图3-104,图3-105 c)互层,或夹海陆相沉积岩层构成。由于火山岩的沉积速率随火山距离增大而减弱,同一层的厚度随火山口距离增大而减薄,通常具有丘状堆砌特征(图3-103,图3-105 c),核部厚,侧翼薄。一个火山喷发岩体通常呈表3-3中5-6-7组合,与沉积岩相过渡带通常为表3-3中3-4-5-6-7组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喷发强烈发育期,火山喷发岩相发育带,表3-3中的3-4-5组合呈韵律出现,是构造稳定期条件下火山多期次间歇性喷发的结果。
(3)火山侵入岩相
火山侵入体,尤其是晚白垩世火山侵入岩,在南海北部地区最为发育(图3-99,图3-102,图3-105)。目前钻井所钻遇的大部分侵入岩为晚白垩世侵入岩,它对中生代沉积地层起破坏作用。

图3-104 潮汕拗陷中侏罗统火山岩加碎屑岩混积地震相带分布特征

1—中频强振幅层状连续反射,砂泥互层响应;2—低频弱振幅层状反射,泥岩层响应;3—不连续次层状反射,含火山碎屑沉积层的响应;4—低频极强振幅倾斜反射,熔岩层响应;5—块层状反射,火山碎屑岩层响应;6—叠置丘状,火山碎屑与熔岩互层;7—内空白丘状,火山熔岩锥体
(三)典型地震剖面解释
通过南海北部NW-SE向区域大剖面(图3-106)的地震地层及沉积相综合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南海北部中生界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构造单元中生代沉积充填层序及其差异性。
XQ365测线北段自北西向南东依次穿越北部断阶带、韩江凹陷、海丰凸起、陆丰凹陷、东沙隆起等地质构造单元,向西北延伸可与陆上广东葵潭和惠州等露头剖面相接,向东南延伸可达笔架盆地陆坡区。测线北段能很好地反映南海北部陆棚区的中生代沉积盆地特征(图3-107),而测线南段由于火山岩较发育,地层结构特征难以很好地反映笔架盆地(陆坡内中生界凹陷盆地)的沉积特征。鉴于XQ152测线南段穿过整个笔架盆地,晚中生代陆坡凹陷盆地的地层结构特征非常典型,因此,在重点剖面研究中,选取XQ365和XQ152测线进行拼接,构成NW-SE向区域大剖面(图3-108)。两个剖面的拼接点选取在宽缓上陆坡和下陆坡的坡折带(海底深度1000m),其解释结果(图3-108 至图3-110)表明,两者海底深度、新生界、中生界结构(包括厚度)相似,各层序连续分布。
(四)南海北部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
在利用重磁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王家林等,2002;鲁宝亮等,2011)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 T3(Tm—Tm3)、J1-2(Tm3—Tm2)、J3—K1(Tm2—·234·Tm1)、K2(Tm3—Tg)4个地层单元的地震相分析,圈定出南海北部中生界分布范围(图3-111),编制了T3(Tm—Tm3)、J1-2(Tm3—Tm2)、J3—K(Tm2—Tg)3个地层单元的地层等厚度图(图3-112至图3-114)及残留总厚度图(图3-115)。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生代地层的发育分布特征。

图3-105 沉积岩-火山岩混积地震亚相类型

对应表3-3、图3-103。1—中频连续,砂泥互层;2—低频弱振幅连续,净水泥岩层;3—弱振幅较连续,含火山碎屑泥岩;4—极强振幅斜交反射,熔岩夹层;5—块状层,火山碎屑或熔岩;6—覆于沉积层之上的火山锥状叠置,顶部为火山口,核部为侵入岩,翼部为集块岩、火山灰和火山熔岩

图3-106 南海北部NW-SE向拼接地震大剖面(XQ365N—XQ152S)位置图

1.图件编制
(1)华南陆区及海域中生代地层分布图编制
海域中生界分布图编制步骤为:
1)从井资料(LF35-1-1)出发,利用连片地震测网圈定中生代地层顶、底面。
2)对中生代地层进行地震相分析,将结果(反射品质)投影到平面测网图上,得到连续、较连续、杂乱相,并圈定3个地震相带的分布范围。
3)根据地震相-岩相关系,得到沉积岩、沉积岩夹火山岩、火山岩的分布范围。
4)利用钻井和前人研究成果,完善珠江口盆地西部(神狐隆起)、琼东南盆地、台西南盆地等缺少地震资料区域的中生界及其他(古生界)相关地质信息。
(2)等厚度图编制
海域中生界等厚度图编制步骤为:
1)从潮汕拗陷出发,根据LF35-1-1 井对中生代地层部分地质界面的标定、典型剖面(XQ365、HDL388-2等)地震地层解释所建立的中生界地质界面识别标志,进行全区主要地质界面的闭合追踪解释。
2)读取各地质界面的时间深度值,并消除断层和后期火山侵入造成的空白区,倾斜地层需要校正真实厚度等影响,编制等T0时间厚度图。
3)通过XQ365测线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残留地层厚度)速度谱的速度分析,获取3个主要地层单元的层速度(T3、J1-2、J3—K的层速度分别为3700m/s、4600m/s、5200m/s),然后求取平均速度等参数资料进行时间-深度转换。
4)通过Surfer软件(克里金算法)进行插值成为等值线图。

图3-107 XQ365测线北段地震解释剖面


图3-108 XQ152测线(陆坡深水段)地震解释剖面


图3-109 XQ365—XQ152拼接地震解释大剖面

(展示两条测线拼接之后从北部断阶带一直到中央海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构造单元内部结构、主要地质界面及中生界地震反射特征)

图3-110 XQ365—XQ152拼接地质解释大剖面


图3-111 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分布及相邻陆区沉积环境略图

5)边界分析:南海北部中生代拗陷盆地的西南为沉积边界,南侧为连续沉积;经过后期改造,西侧为剥蚀和火山侵入边界,南部为火山侵蚀边界,北部为以剥蚀为主的边界。在地层等厚度图中,没有考虑拗陷盆地内部的部分火山侵入岩。
通过上述步骤,分别编制了中生代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上侏罗统和白垩系厚度,以及中生界总厚度图(图3-112至图3-115)。
2.南海北部中生界分布特征
(1)中生代残留盆地
经历了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后,华南陆区中生代地层除晚白垩世红层外,均已褶皱成山、剥蚀和裂离破碎,沉积盆地大多完全变形;海域中生代地层尽管也经历了与陆地相似的构造运动,但中生代大部分地层仍然保留完好,除火山侵入岩体接触带、走滑断裂构造形变带外,大部分地层未变质。特别是在韩江凹陷、潮汕拗陷、笔架-台西南盆地区,残留型中生代盆地仍然可以确认,中生代沉积地层的残留厚度均超过3000m。
(2)盆地轴线呈北西-南东向
中生代盆地存在多个沉积凹陷,如揭阳凹陷和潮汕拗陷。这些凹陷中心的连线(笔架凹陷—潮汕拗陷—韩江凹陷—揭阳凹陷)代表盆地的轴线,总体呈NW-SE向,与盆地西南隆起带(中南半岛北部-莺歌海-海南岛和琼东南-珠江口盆地西南神狐隆起)的轴线一致。
(3)残留盆地面积
华南陆区-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盆地总面积约36×104km2,相当于两个四川盆地。但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残留盆地面积(不包括台湾以西区域)仅为10.8×104km2,其中很少有火山岩破坏且中生代沉积地层相对保存完好的面积约4.3×104km2,沉积岩夹火山岩分布区域面积约1.7×104km2,侵入岩、喷出岩夹部分沉积岩区域面积约4.8×104km2(图3-111)。
(4)残留地层厚度
潮汕拗陷中最大残留地层厚度约为8000m,平均厚度约为4000m(图3-102)。与华南陆区揭西凹陷的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露头地层测量厚度(约8000m)基本相同。
3.上三叠统分布特征
上三叠统分布(图3-111,图3-112)具有以下特征:
(1)晚三叠世发育多个凹陷,凹陷连线呈北西-南东向
晚三叠世,华南陆区-南海北部海域主要发育潮汕、韩江和揭阳凹陷,而笔架、台西南凹陷尚未形成。多个凹陷在海进期连通,海退期可能成为相互不连通的潟湖,形成海陆过渡、半封闭环境沉积。
(2)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从晚三叠世早期到晚期,随着盆地持续下沉,沉积范围不断扩大。在晚三叠世S1-1(合水组)沉积期,沉积地层范围主要局限于几个凹陷区,地层分布不连续。至S1-3(头木冲组)沉积期,南海北部与华南陆区出现大范围沉积,但盆地边缘及盆地内隆起带(如粤中惠州黄洞剖面)仍然缺乏沉积。
(3)分布面积与厚度
南海北部海域上三叠统的分布面积约6×104km2,最大沉积地层厚度约为4000m,而华南陆区上三叠统厚约2000余米。海、陆两个凹陷沉积厚度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受沉降幅度差异控制。

图3-112 南海北部海域上三叠统厚度图及相邻陆区沉积环境略图


图3-113 南海北部海域中-下侏罗统厚度图及相邻陆区沉积环境略图


图3-114 南海北部海域上侏罗统厚度图


图3-115 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厚度图及相邻陆区沉积环境略图


图3-116 南海北部海域及相邻陆区中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区

4.中—下侏罗统分布特征
中—下侏罗统分布具有以下特征(图3-111,图3-113):
(1)早侏罗世发生最大规模海进,分布范围达到最大
早侏罗世初,发生了最大规模的海进,整个盆地,包括盆地内隆起带和台湾以西地区,均被海水覆盖。在广东韶关、福建永定地区广泛发育广海陆棚相黑色页岩。
(2)盆地西南沉积边界受西南隆起及北西向走滑断裂带控制
尽管中生代盆地西北部遭受强烈剥蚀,发育巨厚火山岩,但从中生代火山岩之下清晰可见的向西上超沉积层,仍然可以推断早侏罗世的盆地边界总体受到北西向断裂带的控制。
(3)早侏罗世末开始发育北东向坳陷带
受早侏罗世末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荔湾-笔架、白云-潮汕、西江-韩江3个北东向凹陷带,以及其间的低隆起带(图3-113);每个凹陷带均由多个凹陷构成。
(4)沉积地层分布面积与厚度
南海北部海域残留的中下侏罗统分布面积超过10×104km2(不包括台湾海峡盆地),在潮汕拗陷,残留地层厚度约为4500m。
5.上侏罗统—白圣系分布特征
(1)J3—K地层分布
晚侏罗世—白垩纪为陆源碎屑夹火山碎屑及熔岩流的向海退覆充填沉积(图3-110)。南海北部海域潮汕拗陷以北区域,白垩系非常少见,主要为上侏罗统;而潮汕拗陷以南及笔架-台西南盆地,主要为白垩系,上侏罗统为欠补偿沉积。
(2)北东东向凹陷带

图3-117 云开低凸起NHBL100测线地震地层解释剖面

(中生代盆地西南边缘带火山熔岩层(Tm1—Tg)之下的中生代上超沉积地层;被火山侵入岩体改造,但层状上超沉积地层仍然非常清晰)
早白垩世末,发育北东东向凹陷带及火山侵入带(图3-116),拗陷带方向由早期的北东-南西向转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在潮汕拗陷以北的韩江凹陷等区域,白垩系主要为陆相沉积;在潮汕拗陷及以南地区,发育向海盆的退覆充填沉积地层,并伴随大量火山喷发岩堆积层,火山锥厚度可达数千米;在盆地西侧发育北西向走滑断裂带,火山活动异常强烈,早期侏罗纪沉积地层被火山侵入改造或被盖以巨厚的火山熔岩层(图3-117)。
(3)东沙构造隆起带
中生代地层在新生代早期的长期暴露过程中,上部地层(J3—K)遭受严重剥蚀,断层翘倾隆起带以及东沙隆起顶部剥蚀量都非常巨大。在东沙隆起最顶部,残留地层厚度仅500m,而西南周缘地层残留地层厚度可达4000余米(图3-114)。

李文成 严俊嵩 王立飞 张莉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李文成,男,1965年生,1988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勘系石油地质专业,现任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及综合研究工作。
摘要 本文立足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礼乐盆地进行的“十五-1科考”所取得的近3400km多道地震剖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礼乐盆地内除发育新生代地层外还存在中生界海相地层,并对其地球物理特征、重磁异常特征及含油气性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中生界 礼乐盆 地南海
1 前言
礼乐盆地呈NE向展布在南沙海域东北部的大陆坡上(图1),北靠中央海盆,西北毗邻大渊滩和南华北盆地,西南连接美济礁隆起区,东南以海马滩隆起区为界,盆地面积约5.4×104km2。在大地构造位置上,盆地处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的交汇带上,主体奠基于礼乐地块,属裂离陆块型盆地:中生代时期盆地处于华南陆块边缘,早渐新世末,盆地随南海中央海盆的扩张从华南大陆裂离开来向南漂移,并逐渐定位于现今的礼乐地块上。
重磁研究表明,礼乐盆地深部磁性基岩磁化强度变化较大,为(0~3500)×10-3Am-1,基岩以弱磁性的变质岩为主,磁异常主要由前中生代变质岩、火成岩体及部分新生代火成岩体引起并构成盆地的磁性基底(埋深3~8km)。
礼乐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具双层结构的沉积特点,即早期为地堑式沉积,晚期为热沉降,相应沉积了一套古新-早渐新世滨海-浅海-半深海相碎屑岩和一套晚渐新世—第四纪浅海-半深海相碳酸盐岩和砂泥岩,沉积厚度一般为1000~4000m,最厚超过6000m,总体呈西北薄东南厚的沉积特点。此外,盆地新生界之下还存在一套中生代地层。
2 区域地质研究表明礼乐盆地发育中生界
区域资料表明,南海未拉分以前,前新生界基底主要为中生代岩浆岩,其次为经过多期次变质作用和岩浆贯入的前寒武系变质岩及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的浅海相沉积岩。虽然礼乐盆地于中生代时期处于华南陆块的边缘,基底属陆壳性质,但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盆地存在中生代海相地层。
黄汲清先生(1987)指出:“白垩纪时南海的大部分可能为一个薄硅铝壳的特提斯浅海所占据。”

图1 研究区位置图

Fig.1 Location map of study area
Taylor et al.(1980、1983)、Halloway(1982)等学者都认为,礼乐块体在早期属于华南大陆,礼乐滩在南海扩张前位于华南大陆边缘沉降带内(吴进民,1989),其岩相古地理应与南海北部陆缘诸盆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黄梅英(1993)、李平鲁(1993)、苏乃容(1995)等研究了在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东南部中生代凹(坳)陷,提出在韩江凹陷、潮汕坳陷、东沙隆起、神弧隆起等处存在中生界海相地层。姚伯初等(1994)根据双船折射资料,亦认为珠江口盆地以东的陆架和陆坡区广泛分布中生界。
3 钻井、拖网取样结果证实盆地存在中生界
据Taylor(1980)介绍,礼乐滩基底高区上钻的Sampaguita-1井(116°37′E,10°26′N)(见表1、图2)在井深约3400m处钻遇厚约700m(未钻穿)的早白垩世含煤碎屑岩系,含早白垩世珊瑚化石,属内浅海沉积环境,其下部由集块岩、砾岩及分选差的砂岩组成,上部由含褐煤层的砂质页岩和粉砂岩组成。另外A-1井(116°42′E,10°58′N)亦在井深2155m处钻遇早白垩世碎屑岩(见表1)。

表1 礼乐盆地前新生界基底数据表

德国学者Kudrass 1985年公布了1982~1983年“Sonne”号在礼乐盆地西南方美济礁附近海区的拖网取样结果(见表1),拖网采获:中三叠统半深海相灰黑色纹层状硅质页岩;中-上三叠统浅海相含海燕蛤属(Halobia?)和鱼鳞蛤属(Daonella)等双壳类印模的暗灰色泥岩;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三角洲相浅棕灰色薄层粉砂岩,砂岩中含丰富的羊齿类植物——格脉蕨属(Clathropteris)、苏铁杉属(Podozamites)等碎片。这些可能是目前在礼乐滩一带见到的最老地层。
4 中生界在剖面上的地震响应
夏戡原等(1996)、黄慈流等在研究南沙海区地震地层时将地震资料与该海区的钻井、采样资料以及南海北部海区的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指出在礼乐滩东南海区有晚三叠世(T3)—早白垩世(K1)浅海沉积,残留厚度2000~4000m。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对南沙海区的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中发现,礼乐滩以南海区沿Sampaguita-1井西侧所作的L1多道地震剖面新生界之下存在一套较厚的低频倾斜层,经与钻井资料对比,应为下白垩统内浅海相含煤碎屑岩系。
本区多道地震剖面显示,盆地新生界基底(Tg)之下多呈杂乱反射,认为是前新生代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地震响应。但在坳陷和斜坡区,Tg之下则见到一套底界不清楚、以低频、中-强振幅、中-低连续或断续反射为特征、倾角较大或与上覆地层成明显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反射层组(图3)。经与上述区域地质、钻井资料分析对比,认为该层组为中生界下白垩统内浅海沉积环境下的含煤碎屑岩系。该层组在盆内的发育程度存在很大差别,总的来说坳陷部位比隆起部位发育,据地震剖面初步估算,厚度为0~2500m,最厚可超过3000m。

图2 礼乐盆地新生界综合柱状图(Du Bois,1980,有修改)

Fig.2 Generalized column of Cenozoic group in the Liyue basin(revised from Du Bois,1980)

图3 礼乐盆地中生界地震反射特征

Fig.3 The Mesozoic seismic reflection feature in the Liyue basin
5 中生界的含油气性
据查,广东沿海上三叠统一下侏罗统海湾、滨海相碎屑岩煤系地层可能受中-上侏罗统火山岩的烘烤仅产干气。而礼乐盆地在中生代时与华南大陆相邻,也发育有同时代滨-浅海相地层,恢复其原始构造位置后位于东沙的东南方,离火山带稍远,估计其镜煤反射率可能稍低而可生气。下白垩统在台西南盆地中已经产气,礼乐盆地下白垩统可与之对比,亦是可能的生油气岩系。因此,中生界海相地层应是礼乐盆地良好的油气源岩之一,也可作为盆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
6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礼乐盆地新生界之下发育一套以低频变形层为特征的中生界海相地层,具良好的烃源岩条件,可作为盆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
参考文献
龚再升、李思田等.1997.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北京:科学出版社吴进民.1991.南沙群岛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展望.南海地质研究(三),广东科技出版社姚伯初等.1994.中美合作调研南海地质专报GMSCS.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On the Mesozoic of Liyue Basin,South China Sea
Li Wencheng Yan Junsong Wang Lifei Zhang Li
(Guangzhou Marine Geology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 Based upon predecessors' achievements and3400kilometers of continuous seismic profiles collected by“Fifteen-One Scientific Research”of GMGS,We think that both the Cenozoic and Mesozoic are present in Liyue basin,South China Sea,and the petroleum condition of the Mesozoic is so good that it may be one of major exploration stratigraphies of the basin.
Key Words:Mesozoic Liyue Basin South China Sea

基于重、磁场特征,利用中生界与重、磁异常的关系,研究中生界分布特征的总体思路是:已知→未知→已知,即先将有中生界分布的地震剖面、钻井作为已知资料,结合物性资料,分析密度差异与重力异常、磁性差异与磁力异常的关系,获得中生界分布与重、磁场特征之间的关系;再将重、磁场特征作为已知资料,利用重、磁场特征与中生界分布的关系,研究中生界分布范围。

(一)重、磁、震关系对比分析

1.典型剖面重、磁、震关系对比分析

重力异常是对地下地质体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综合反映,为了突出目标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需对重力异常数据进行处理。项目研究的目标为中生代地层,只有提取中生代地层引起的重力异常,才能更好地研究其空间展布形态。本次采用的原始数据为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它是海水、新生代地层、中生代地层、前中生代地层以及莫霍面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综合反映。为了提取中生界引起的重力异常,首先消除其上覆地层的影响,即海水与新生代地层的影响,分别得到布格重力异常与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再采用位场分离的方法消除莫霍面起伏引起的区域场,最终得到的剩余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及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基本上是对前新生代地层的反映。

据平面重、磁场特征、岩石物性资料可知,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受海水层、新生界的影响较大,而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受深部地质因素控制明显,因此,直接从中研究目标层的地质结构特征较困难,故需对重磁数据作进一步的处理;并依据由“已知→未知→已知”的研究思路,选取中生界显示较清晰的典型地震剖面,进行重、磁、震对比分析,寻求中生界与重、磁异常之间的对应关系。下面分别以XQ365测线、XQ1-3 G测线为例,分析中生界与重、磁异常之间的关系。

(1)中生界与重力异常

XQ365测线与XQ1-3 G测线地震剖面均揭示存在中生代地层(图3-84,图3-85),其中XQ365地震剖面揭示中生界厚度总体呈东南厚、西北薄,XQ1-3 G地震剖面揭示的中生界厚度亦呈由西北向东南(图3-85 中由左至右)逐渐增厚的趋势,且在此地震剖面上的LF35-1-1井钻遇了中生代地层。中生界与重、磁异常对应关系分析如下:

将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与基底布格重力异常3种异常曲线与地震剖面对比发现,XQ365测线由西北至东南,地形由陆架渐变为陆坡,水深值平稳地增大,没有明显的陡变带;新生界埋深总体呈抬升趋势,局部有幅度较小的起伏。XQ1-3G测线水深变化平缓,新生界厚度自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新生界基底呈平缓的隆起变化。卫星测高重力异常曲线形态基本与新生界基底起伏变化一致,与中生界基底起伏形态差异较大。布格重力异常虽然消除了水深影响,但由于地形变化平缓,水层改正值仅使布格重力异常值较卫星测高重力异常抬高了一个区域背景值,其形态特征两者并无明显差异。基底布格重力异常消除了水深、新生界的影响,对比其与布格重力异常的差异,在新生界厚度变化较大的区域,其异常值变化也较大,如陆丰凹陷以东区域新生界较厚,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值也较布格重力异常值大,但是其异常特征与中生界结构变化特征依然无可比性。原因是:基底布格重力异常是对中生代地层、前中生代地层以及莫霍面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综合反映,而深部地质体密度结构差异引起的重力效应占主导地位,压制了其浅部场源引起的异常形态特征。可见,仅从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或基底布格重力异常中很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3-84 XQ365测线重、磁、震对比分析

为寻找中生界与重磁异常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进一步消除非目标体引起的重力效应,以突出目标体的异常场特征。为此,对基底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两方面技术处理:一是对基底布格重力异常作垂向一阶导数处理,以突出局部异常的边界位置;二是对基底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位场分离处理,求取剩余基底布格重力异常,以减小莫霍面等深部密度界面引起的区域性重力异常效应。从图3-84、图3-85中可以看出,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与剩余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形态一致,只是幅值存在差异。故两者均可用于分析目标层结构特征,但鉴于其数值含义不同,将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用于识别中生界分布范围,而剩余基底布格重力异常用于中生界厚度反演。

图3-85 XQ1-3G重、磁、震对比分析

对比中生界结构形态与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曲线特征可见:中生界基底起伏形态与异常曲线变化特征呈同像关系,并且厚度大小与重力低幅值呈正相关关系,即中生界基底凹陷厚度大、对应局部重力低,中生界基底凸起厚度小、对应局部重力高。如在XQ365测线中,东沙隆起SP6500地段,中生界基底凹陷、厚度大,对应高幅度局部重力低;陆丰凹陷SP10300附近,中生界基底埋深相对小、厚度相对小,重力低幅值也相对小;海丰凸起SP11500附近,中生界基底凸起、厚度小,重力异常呈局部重力高。在XQ-3G测线中,中生界厚度由西北向东南总体呈增大趋势,相应地重力异常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二者对应较好。可见,中生界分布区域对应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相对低值区。

(2)中生界与磁力异常

由于研究区处于中、低纬度地区,存在斜磁化影响,为便于分析磁异常(∆T)曲线特征与场源间的对应关系,需对其进行化极处理。此外,为突出局部异常,对化极磁力异常求取垂向一阶导数。

从XQ365测线与XQ1-3 G测线对应的磁异常剖面中可见,在中生界分布较厚区域,化极磁力异常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均表现为较大幅度的低值异常。但在中生界厚度薄的某些区域,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表现为高磁异常,例如,东沙隆起北部区域,磁力异常为相对高值区。理论上,化极磁力异常是对地下地质体磁性分布不均匀的综合反映。据岩石物性资料,沉积岩无磁性,由其引起的化极磁力异常应为磁力低值。因此,该测线的北段基底布格重力低、磁力高应存在火成岩体分布,而南段基底布格重力低、磁力低的区域应是沉积岩分布区。为证实该推断,以位于该测线西部过LF35-1-1井的XQ1-3 G测线为例(图3-85至图3-88),从剖面与平面两种方式进一步分析中生界与磁力异常的关系。

图3-86 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XQ1-3G测线)

从东沙区域化极磁力异常图(图3-87)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88)可以看出,XQ1-3 G测线的西北段(过LF35-1-1井)化极磁力异常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均表现为高值区;测线的东南段则表现为磁力低值区。据地震资料证实该测线西北段为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据LF35-1-1 井的资料,在中生界的上部及下部,存在部分玄武岩、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测线东南段为中生代沉积岩。由此说明,地震资料解释的中生界分布区域虽然对应基底布格重力低,但并不完全是中生代沉积层,如果某局部区域反映为磁力高,揭示该区域不仅存在沉积岩,还夹杂着火成岩体分布。

图3-87 化极磁力异常图(XQ1-3G测线)

图3-88 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XQ1-3G测线)

综上所述,中生界分布区域一般对应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相对低值区。其中,中生代沉积岩分布区域对应基底布格重力低、磁力低,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区域对应基底布格重力低、磁力高。

2.重、磁异常与中生界关系

综合重、磁、震剖面对应分析以及联合反演结果可见:中生代沉积层一般为低密度、低磁性,对应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区;反之,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区一般反映为沉积岩分布区,但并不一定是对中生代沉积层的反映。故确定沉积岩时代还需结合基底结构特征分析。

基底布格重力异常是在布格重力异常的基础上消除了新生界的影响,而布格重力异常是在卫星测高重力异常的基础上经海水影响校正后得到的,故基底布格重力异常是对前新生代地层及莫霍面起伏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综合反映。如果某区域有中生代地层存在,那么该区域的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区是中生代地层的反映。但是在某些区域,在中生代时期处于强烈构造运动和剥蚀阶段,到新生代时由于构造环境的改变又重新接受沉积,即该区域在前新生代地层之下为古生代地层,而古生代地层的密度又低于结晶基底密度,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中也可能表现为低值。故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区不完全是由于中生代沉积层引起的,还需结合其他资料综合分析其基底结构特征才能确定。

(二)利用重磁资料预测中生界分布范围

1.研究方法

根据沉积岩具低密度、低磁性的地球物理特征,以及上述中生界与重磁异常关系分析结果可知: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区一般反映为沉积岩分布区,结合基底结构特征可预测中生代沉积岩分布区。推测中生代沉积岩分布范围具体方法如图3-89所示。

具体实施步骤是:先利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区,圈出中生代沉积岩及中生代沉积岩夹侵入或喷发岩的分布范围;再据磁力资料(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高值区揭示存在火成岩)剔除中生代沉积岩夹侵入或喷发岩的区域,最终预测出中生代沉积层分布范围。

2.中生界分布特征

南海北部陆、海区中生界分布广泛,如图3-90所示,其中,陆区中生界分布范围根据岩相古地理图并参考了《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和《福建省区域地质志》确定;海域中生界分布范围是按照上述利用重、磁资料研究中生界分布的思路,并参阅相关地质资料计算而得。

(1)陆区中生界主要分布特征

陆区中生界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中、粤东及闽西南,自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沉积了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湖泊-河流相与火山碎屑岩相的碎屑岩、类复理石建造。其中,早侏罗世早期海相沉积面积最大,沉积经历了一个海进-海退旋回,表现为浅海相-海陆交替相-陆相的海退序列,水平方向上由西北向东南依次排列,具一定的规律性。

图3-89 重、磁资料研究中生界分布思路示意图

三叠系:上三叠统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覆于下伏地层之上,良口群在粤东地区以浅海—滨海相碎屑岩为主,局部夹火山岩;粤中及粤北地区为海陆交互含煤碎屑岩;粤西地区小云雾山群为陆相含煤碎屑岩,沿断裂呈串珠状分布。

侏罗系:下侏罗统金鸡组以海相碎屑岩为主,桥源组为海陆交互相,局部夹火山岩;中侏罗统漳平组为湖泊相红色碎屑岩沉积,普遍含火山凝灰岩,粤北地区中侏罗统马梓坪群以山间盆地相为主;上侏罗统高基坪组分布于粤东地区,为巨厚的陆相火山碎屑岩及熔岩堆积。

白垩系:普遍以陆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夹多层火山岩及膏、盐沉积。

(2)海域中生界分布特征

海域中生界主要分布在珠江口盆地中东部、台西南盆地北部,经台湾海峡盆地与东海中生界相连,分布面积超过16×104km2(图3-90)。中生代沉积岩主要沿澎湖-北港东沙隆起南、北两侧呈带状分布,面积66215km2。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分布在澎湖北港-东沙隆起、珠江口盆地北部,呈带状展布,面积98189km2。中生代沉积岩与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都具有北东向带状展布特征,且后者的分布范围大于前者的分布范围。

图3-90 南海北部海域及相邻陆区中生界分布图

A.中生代沉积岩分布范围

依据沉积岩具低密度、低磁性的地球物理特征,利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区,并参考基底结构特征,确定出了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沉积岩的分布范围,其分布面积为66215km2。在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南部、东沙隆起西南侧以及西江凹陷与惠州凹陷北部、韩江凹陷北部都有中生代沉积地层,向东经台西南盆地北部(澎湖-北港隆起南侧)、台湾岛西南侧均残留有中生代沉积岩,一直至台湾海峡盆地南部及九龙江凹陷、晋江凹陷,向东北超出研究区。

从分布形态来看,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沉积岩的分布具“南北两带”特征。

南带:位于东沙-澎湖-北港隆起南侧,从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经潮汕拗陷、台西南盆地北部,直至台湾陆区西部、台湾海峡盆地。此带是海域中生界分布的主要区域,分布面积达41051km2。其中,在东沙隆起南部区域,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1)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2)上均表现为异常幅度大、梯度大的明显低值区,推测该区域中生界厚度较大,是研究区中生界分布的主要区域。

图3-91 南海北部海域及相邻陆区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

北带:位于东沙-澎湖-北港隆起北侧及西北侧,西起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东北部,东至九龙江凹陷和晋江凹陷。该带在西江凹陷与惠州凹陷北部、韩江凹陷中部、台湾浅滩西部以及九龙江凹陷范围内,存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与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低值圈闭(图 3-91,图 3-92),推测其存在中生代沉积岩分布,面积为25164km2

B.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分布范围

在中生代沉积岩地层中,因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局部地区有岩浆侵入或喷发,该类岩石具中密度、中高磁性的地球物理特征,故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上表现为低值区,但在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上表现为高值区。基于这种关系,利用重、磁资料,预测出了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的分布范围(图3-90),分布面积为98189km2

研究表明,在研究区东部、北部海域广泛分布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其分布形态具北东向带状特征,呈“南北三带”分布。

图3-92 南海北部海域及相邻陆区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

南带:在笔架盆地北部、珠江口盆地南部(与笔架盆地交界处)、台西南盆地西南部,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1)上表现为低值区,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2)上表现为局部高值区,故推测此区域分布有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分布面积为4647km2

中带:该带西起珠江口盆地番禹低隆起东部、恩平凹陷东部,经东沙-澎湖-北港隆起,东至台湾岛西部、台湾海峡盆地中、西部,分布面积为60675km2。该带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1)上表现为明显的北东向低值区,且梯度大,在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2)上表现为一明显的北东向高值区,呈带状展布,故推测此区域分布有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

北带:西起西江凹陷北部,经北部断阶带及其北部,东至台湾浅滩西部、澎湖列岛北部,分布面积为32867km2。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1)上表现为一明显的低值区带,在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图(图3-92)上表现为梯度较大的高值区,故推测此区域亦分布有中生界,且夹侵入岩或喷发岩。推测该带北部与陆区中生界相连(图3-90)。

此外,在研究区西部神狐隆起区域,表现为明显的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低值区,结合基底结构图分析,该区域低值区可能为古生代地层,因为没有更多的实际资料证实该地层的时代,故暂称其为前新生界,分布面积为51909km2

(三)利用重力资料反演中生界残留厚度

1.中生界残留厚度

采用多次回归反演方法(详见重磁数据处理技术),利用剩余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对海域中生界残留厚度进行反演计算。反演结果(图3-93)表明,中生界最小残留厚度为800m,最大厚度达9800m,平均厚度为2005m,中生代沉积岩分布区域的残留厚度较夹杂侵入岩或喷发岩中生界区域的厚度大。

图3-93 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残留厚度图

从反演结果来看,中生界分布具北东向带状特征,以珠江口盆地的西江凹陷、惠州凹陷、陆丰凹陷为界,在其南、北两侧都残留有厚度大于800m的中生代地层。

在惠州凹陷、陆丰凹陷北部,中生界残留厚度等值线反映出该区域中生界呈北东走向,其残留厚度介于800~3800m之间。残留厚度最大的区域位于惠州凹陷与西江凹陷北部。

在珠江口盆地的西江凹陷、惠州凹陷、陆丰凹陷南侧,中生界残留厚度图反映该区域中生代地层呈北东向,且存在两个残留厚度较大的区域:第一个区域位于潮汕拗陷中北部,其残留厚度介于4800~9800m之间,推测此区域为中生代某一时期或某几个时期的沉积中心;第二个区域位于台湾岛西部、澎湖-北港隆起东部,其中生界残留厚度在5800m左右。

在白云凹陷南部,中生界残留厚度亦较大,约1800m左右,呈北东东向带状展布。在笔架盆地南部、白云南凹的东部和南部中生界残留厚度介于800~4800m之间,其厚度等值线具椭圆形圈闭特征。

总体来说,中生界残留厚度较大(3000m)的区域位于澎湖-北港-东沙隆起南侧,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在东沙隆起东南侧分布面积较大。

2.反演结果与地震剖面对比

为了验证利用重力资料反演中生界残留厚度结果的可信度,截取XQ365 测线重力反演结果与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图3-94),结果表明:该剖面反演计算研究结果与地震解释结果揭示的中生界垂向展布形态基本一致。在剖面西北侧海丰凸起区,反演得到的残留厚度较小,地震解释的结果亦是较薄;在剖面的东南侧(SP=6500附近),反演计算的中生界残留厚度较大,约4500m,地震解释该区域为中生界凹陷区,残留厚度亦较大。但因新生界厚度数据与原始的重力数据比例尺较小,精度有限,故影响重力数据的预处理及反演结果的分辨率,造成在某些区域重力反演结果同地震解释结果不完全对应,例如在剖面东南侧(图中右侧)重力反演结果为中生界有变厚趋势,但地震解释结果为此区域中生界残留厚度变薄。

图3-94 XQ365重力反演结果与地震解释剖面对比图

3.典型剖面重、磁、震联合反演

为了尽量减少地球物理反演计算中的非唯一性,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多种地球物理场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或拟合计算。本次选取XQ365测线进行重力、磁力与地震联合反演(图3-95),即在地震资料约束下进行拟合计算,达到相互验证的目的。在反演过程中,密度参数参主要考速度剖面以及围区岩石密度资料,磁性参数则参考围区岩石物性资料。

图3-95 XQ365 线重、磁、震联合反演图

D—密度(103kg/m3);S—磁化率(10-6CGSM)

以地震标定的中生界基底以上的地层界面为依据建立初始模型,在拟合过程中,因重磁场包含深部地质构造信息,故将初始模型的深度延伸至莫霍面以下,最终可以获得与观测重磁异常值吻合程度较高的计算值。

拟合结果表明:

1)中生界密度为(2.4~2.7)×103kg/m3,随着中生代沉积地层距今年代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广西24°N以南地区以及福建省的中生界密度值较接近;新生代与中生代沉积地层均表现为无磁性,与磁化率统计结果一致。

2)中生界基底的密度为(2.68~2.85)×103kg/m3,磁化强度为(1000~4500)×10-3A/m,在横向上不同地区的物性不同,推测为古生代的变质基底,其中在剖面的东西两侧存在两个磁化强度为(2500~3000)×10-3A/m的侵入岩体。基底在海丰凸起附近发生隆起,往东南在陆丰凹陷附近发生下拗,到东沙隆起区域基底稍有隆升,但幅度变化较小。

3)基底下部的下地壳密度为2.9×103kg/m3,清楚地揭示出下地壳下伏界面莫霍面的起伏,从剖面西北侧向东南侧(图3-95 中由左至右)莫霍面深度逐渐变浅,由于该测线的东南方为洋壳区,表现出从大陆架—大陆坡—洋壳区莫霍面深度逐步减小、地壳厚度减薄的变化趋势。

综上所述,在分析岩石物性特征、中生界与重磁异常关系、重磁震联合反演结果及相关地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重磁资料预测了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分布范围,并应用基底布格重力异常对中生界残留厚度进行了反演计算。研究结果显示,中生界分布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呈北东向带状展布特征,面积约16×104km2。其中,中生界(沉积岩)面积为66215km2,具有“南北两带”的分布特征,南带:从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经潮汕拗陷、台西南盆地北部,直至台湾陆区西部、台湾海峡盆地,该带是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分布的主要区域,分布面积为41051km2;北带:西起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东北部,东至台湾海峡盆地九龙江凹陷和晋江凹陷,面积为25164km2。中生代沉积岩夹火成岩面积为98189km2,具有“南北三带”分布的特征,南带:西起笔架盆地北部,经珠江口盆地南部(与笔架盆地交界处),东至台西南盆地西南部,分布面积为4647km2;中带:西起珠江口盆地番禹低隆起东部、恩平凹陷东部,经东沙-澎湖-北港隆起,东至台湾岛西部、台湾海峡盆地中、西部,分布面积为60675km2;北带:西起西江凹陷北部,经北部断阶带及其北部,东至台湾浅滩西部、澎湖列岛北部,分布面积为32867km2,推测该带北部与陆区中生界相连。海域中生界残留厚度介于800~9800m,平均残留厚度2000m左右。以澎湖-北港-东沙隆起为界,其南侧的中生代沉积岩地层残留厚度较大。




湛江市15221454979: 磁测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
五童肝毒: (一)磁测数据的处理 在环境与工程测量中获得的磁测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方法与矿产勘查中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基本相同.数据处理大体上可分为滤除干扰的一般处理和提取信息的专项处理两类.一般处理的目的在于滤除干扰,得到能客观反映...

湛江市15221454979: 如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五童肝毒: NMR技术即核磁共振谱技术,是将核磁共振现象应用于分子结构测定的一项技术.对于有机分子结构测定来说,核磁共振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核磁共振谱与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一起被有机化学家们称为“四大名谱”.目前对核磁共...

湛江市15221454979: 如何应用的常用的重磁力处理方法来求取重力局部异常和磁力局部异常 -
五童肝毒: 重磁异常等值线密集的地方,说明物质成分或结构有变化,解释有很多,必须配合其它资料,如重磁密集的地方可能是构造活动活跃的地带,可能是能源分布密集的地方,可能是地幔柱分布的地方.

湛江市15221454979: 黄土高原是什么地质构造 -
五童肝毒: 一、自然地理概况 本实习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东南的西秦岭地段,中心西北距天水市(秦城区)约41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6′~106°10′,北纬:34°10′~34°30′.区内包括了以地质地貌为主体的麦积山丹霞地貌和人文景观区,...

湛江市15221454979: 磁法勘探中的梯度测量有什么用? -
五童肝毒: 利用磁法勘探中的梯度测量可以知道被勘探物质在一定地域或深度的几何分布形态.

湛江市15221454979: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有哪些?
五童肝毒: 中央各部、委设在上海的勘察设计单位,开始利用物探方法,为华东地区建设基地寻找地下水源和确定凿井井位.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物探主要用于探查含水层的分布...

湛江市15221454979: 重磁勘探数据解释及其优缺点?重磁勘探数据解释及其优缺点
五童肝毒: 重力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利用组成地壳各种岩体、矿体间密度差异所引起地表重力加速度值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种方法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基础只要勘探地质体与其周围...

湛江市15221454979: 磁法勘探的数据改正 -
五童肝毒: 磁法勘探野外观测数据应作各种改正才能得到正确的异常值.其中主要的改正有﹕正常场改正﹑日变改正﹑仪器的温度系数和零点漂移改正.作大面积磁测时﹐正常场的改正中﹐还应包括纬度改正.经过改正后的异常值﹐常用等值线平面图表示...

湛江市15221454979: 人工地震勘探 -
五童肝毒: (一)人工地震勘探方法简介 人工地震是解决浅部地层和构造的有效手段,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有两种基本类型,反射...

湛江市15221454979: 机器第一次起机蓝屏在重起怎么就好了 -
五童肝毒: 机器蓝屏的原因太多了,看一下蓝屏代码对比一下吧Windows 蓝屏代码详解(完整) 0 0x0000 作业完成. 1 0x0001 不正确的函数. 2 0x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档案. 3 0x0003 系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