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孝?怎样为孝?

作者&投稿:车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何为“孝”?怎样做才为孝?~

孝就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百孝经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後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如孝後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後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 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 消灾免难百孝篇 [编辑本段]孝是宽容 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 宽容老人的唠叨 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 孝是报答 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 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 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 孝是耐心 耐心听取老人的话 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 耐心说服老人 孝是善意的欺骗 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 孝是常回家看看 拿不拿东西是次要,陪老人说话很重要 前一段时间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百善孝为先》,教师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学生泣不成声地真情对白,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母子深情,令人感动,加上结课时动情的音乐,使在座的听课教师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回到办公室我还是抑制不住,索性任它尽情流淌。 也许这节课触动了我心灵的最底线,感情的闸门一下子关不了;也许就是那句“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父母对我不仅有养育之恩,还有救命之恩,更不该怠慢呀! 有时,我想给母亲买点儿补养品,老人家说什么都不肯;过年过节买件衣服吧,父母总说衣服不少,老了要什么样子,这些还可以穿吧。其实,父母并不需要子女做什么,只要有空陪着说说话,拉拉家常,心里就不寂寞;看到子女都过得很好,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古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说孝道,首先就要说到“五伦”。所谓五伦,指的是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一个都不能离开人群而独处。而五伦,正是与每一个人都关系最为密切者。任何一个人,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与自己最为密切、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就可推而广之处理好其他一切人际关系。 五伦中的任何一伦,都有其特殊的规范,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礼臣忠等。它要求每一个人根据所处的身份地位不同,而各尽己责,如父母的责任要是要慈爱养育子女,子女的责任就是要尊敬孝顺父母,等等。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对子女要慈爱,而兄长对于弟妹、上级对于下级就可以不慈爱。慈、友、礼、孝、恭、忠等品格是一切人际关系都要遵循的,只不过在父子关系中,“慈”对于父母来说是最主要的,“孝”对于子女来说是最主要的。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人的童年少儿时期,是整个人生阶段的预备期。在此阶段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就是使孩子从小就沐浴在仁爱忠信的光辉里。《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孩子在幼童时期即教以孝道,使孩子从小即明事理,讲道德,则无异于从小就把握住了人生的根本,从小就走在仁爱的人生正道上,这正是与圣人同一本色,同一践履。长大成人后,承继少年时期的理想与信念继续前进,则其必为正人君子,必为社会一优秀分子,其于社会人群之贡献必大矣!能听闻圣教,能实践圣人的正确教诲而于社会有所贡献,则此生没有虚度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至此,夫复何求!这正是中国人“百善孝为先”、从小即教以孝道的甚深渊旨所在。 时至今日,我们重新提倡孝道精神,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提倡孝道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今天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家庭中“四二一”的结构越来越普遍,即老人四位,父母两个,众星捧月般守着一个小宝贝。一脉单传,加以生活优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想被溺爱也几乎不可能。由此使现代的孩子几乎都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精神不足。人过于自私,必将使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多有冲突,对他个人生活的幸福感也多有负面影响。如何逐步泯除私欲,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好的、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家庭入手,从教导孩子孝道入手。家庭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让孩子从小即体会爱父母是什么滋味,孩子易懂易学易做,且感到特别亲切。以此为第一步,孩子自可慢慢体会出爱同学、爱老师的滋味,再逐步引导至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今日学校、社会的品德教育,多从家庭外部着手,一开始即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其道理固然千真万确,惜乎其方法有大而无当、流于空洞之弊。不从身边最亲密的父母、家人、老师、同学入手,不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如何使孩子能够真正体会爱祖国、爱人民是何等滋味?相形之下,中国传统教育以孝道教育为第一步,确实是极其科学、极其合理的。究其原因,它符合人性,符合孩子的天性。 其次,提倡孝道可使父母真正安度晚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众所周知,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有人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会逐渐减轻,老年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此论甚是,然更有深意在其后焉。人处老年,不仅要求吃饱穿暖,生活平静,更要求能尽享天伦之乐,于亲情的要求尤为迫切。世道艰难,人生坎坷,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人往往到了老年才更加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子女尽孝,才是真正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关键所在。至于经济负担问题,则非其重点所在。有些人认为使老人生活优裕,或者使老年人同住公寓,老人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则使老人无寂寞之感,无后顾之忧,这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养老方式。此言又差矣!科学永远不能替代人情。亲情之温暖与可贵,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可替代者。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其中的幸福感乃发自人心深处,即使是再豪华舒适的老年公寓、养老院也不能替代亲情。一首《常回家看看》久唱不衰,不正是表达了老年人的的共同心声吗? 其三:提倡孝道正是传统文化得以复兴的基础与契机所在。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体会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希望能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以使人生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社会近几年持续升温的“国学热”,亦以此为背景。要使国人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可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关键是四个字:身体力行。一方面要继续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国学复兴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在百姓的工作生活中,逐步用祖国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来作参考,作引导,使其对传统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和好感。普通民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对其生活的价值所在,则国学复兴的基础于此立焉,国学复兴的希望大大增加矣。如何使百姓迅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莫过于在家庭中从教孩子孝道入手。孝道精神迄今仍是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可的道德规范,本身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于孩子而言,孝道本身易懂易学易做,且特别可亲可近;于父母而言,孩子有一丝孝行,则父母就会有莫大之欣慰与欣喜。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复兴,以孝道开始,岂不下手易而又有立竿见影之效乎? 孝道,绝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而是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身边事开始,从自己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使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日扩日大,最终努力修养到大公无私之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孝也者,正是千里之跬步,江海之小流。百善孝为先,可不信乎?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孝雅是指孝行和雅行。 我国的圣哲先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孝文化。《孝经》曰: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篇》 孝行的三个责任: 《礼记·祭礼》中记曾子的话说:“孝有三:大者尊亲,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正派,纯洁,朴素) ——《诗序》 雅:合乎规范、标准的;高雅 不俗,优美。 ——《汉语大词典》 雅通常是指符合基本的礼仪。 孝、雅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大家风范,是在培养绅士精神和贵族气质。 关于孝的故事,可以参考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的《二十四孝》.

《百孝篇》开篇曰:“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孝经》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

什么是孝?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说文解字》这本书对孝的阐述。前一句是说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称为孝,孝是子女的本分。后一句主要说“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子承老”,“承者,奉也,受也。”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父母那里诞生出来的,然后不断接受父母的养育,长大成人;成人后应该对父母不断的奉献,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因此,子女要无条件地赡养和尊重父母,孝顺父母。并且,生养教育下一代,延续做父母的使命。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家庭序列中变换角色,完成“子承老”的“奉”和“养”这两方面任务,这既是孝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和人生大事,也是人的道德根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百孝篇》开篇曰:“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孝经》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

什么是孝?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说文解字》这本书对孝的阐述。前一句是说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称为孝,孝是子女的本分。后一句主要说“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子承老”,“承者,奉也,受也。”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父母那里诞生出来的,然后不断接受父母的养育,长大成人;成人后应该对父母不断的奉献,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什么要孝?

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母亲怀胎十月,妊娠呕吐,吃不好,睡不好。身体不舒服,生病也不敢吃药打针,唯恐伤着腹内胎儿。

生产时,母亲痛得撕心裂肺,闯的是“生死关”。儿女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

乳哺两年,母亲喂给孩子的乳汁就是母亲的血呀!每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死后的骨头都会由白变灰,那是因为孕育、哺乳孩子流失大量的钙质所造成的。母亲这个恩德,当儿女的粉身碎骨都难以报答!

不仅如此,父母还要为初生的孩子擦屎把尿,不嫌累、不嫌脏,孩儿哭一声,赶紧察言观色,是冷、是热、还是病了,马上抱在怀中,不转眼珠地看,生怕小孩受委屈。

孩子再大些,父母教小孩说话、走路、吃饭、穿衣和读书写字,讲做人的道理。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又接送上学……父母的关爱一路伴随孩子成长,直到立业、成家、生子,有了自己的生活。而做父母的却默默付出,驼了背、弯了腰、白了头,从来不图回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就算我们付出全部去孝顺父母,也难以回报。

如何尽孝?

孝身

首先,养父母之身,也就是孝“身”,要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留心、用心。

四季更换的衣服要为父母及时准备好,款式、颜色、价格都要买适合老人品味的,老人若是不愿穿,就是不适合。

让老人口福不缺。要考虑到老人运动量小,消化功能减退,多给他们做些好消化的食物。要确保食物少盐、少糖、少脂肪,既健康又美味。

如果与老人同住,尽量把阳光充足、空间较大的房间让给老人住。老人睡眠轻,稍有响动便睡不踏实,要尽量给他们准备大—点,质量好一点的床。

人老腿先老,行动要有人搀扶。多陪老人出去散散心,领着他们去旅游或是去附近的公园走走。

在奉养父母衣食住行的时候一定要诚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给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孝。“孝”是真心诚意的付出,是尽自己的本分,让父母放心,不给父母添麻烦,才算真正的孝。

孝心

一方面让老人想到我们就高兴,不让老人牵挂,让老人放心;另一方面,要帮助老人解决他所牵挂的事,让老人安心。

子女要做到身体健康、品德高尚、夫妻和睦、建功立业。如果做事遵循自然规律,扬名后世,彰显父母的恩德,这是孝的最高标准,是圆满的、理想的孝行,是对父母养育的最好报答。

相反“德有伤,贻亲羞。”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出伤风败俗的事,不仅让父母担心,还会让他们羞愧难当,是大不孝。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顺从父母要有原则和智慧。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儿女如果盲目顺从,使他们陷于不仁不义的地步,那不算真孝。但也不要当面顶撞,应小心劝导他们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如果父母不接受劝告,可以等他们心情好些时再继续劝导。

孝志

另外,还有孝志、孝言、孝色等。孝志,是按照老人的志向去做。孝言,是在老人面前说话态度和蔼,不大吵大叫。孝色,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在老人面前都要笑呵呵的,和颜悦色。大孝难,孝色更难。虽然难做到,但要尽力去做好。

孝还可分为小孝和大孝;近孝和远孝。小孝孝于庭闱,大孝孝于天下;近孝孝于一时,远孝孝于万古。

林则徐说:“不孝父母,供神无益。”所以千里烧香,不如在家孝顺爹娘。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家、恪尽职守,最终建功立业、服务大众,这才是孝的圆满结果。

人能把孝道行到圆满了,家和业兴,国家安定。就是由小孝扩充到大孝,近孝推及到远孝。全社会的老人皆得其养,得享有子之乐,全得欢喜之心,以达到不独亲其亲的和乐景象。



《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孝为德之本!中国人被人家认识的第一点就是孝道。孝道为先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要谨慎遵守的,因为别人会以此为切入点来了解你。懂得孝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变成好事情,统统可以变成好事情。

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病弱的父母,出力为孝。孤单的父母,相伴为孝。脾气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勤俭持家的父母,勤快为孝。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顾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

作家毕淑敏说过:“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子女让父母操心者,可分为:自我行为和身体二方面。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上贡献所长、成就事业。然而,有的子女不懂得安分守己,却将自己强健的体力用于不正当的行业,困扰自己、破坏社会,使父母心烦、焦急,并换来社会人群的唾弃辱骂,使父母蒙羞,这就是「不孝的行为」。

孝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真理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知恩、感恩、报恩是做人的良知,知福、惜福、造福方能厚德载物。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敬父母不要当失去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诚如斯言,当善待父母,父母是个宝……




3、 对于“孝”你是怎样理解的?当下的你怎样做才是“孝”?怎样...
对于“孝”的理解:尽心尽力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孝敬父母。言行符合父母的心意,时时处处令老人高兴,才是真正的孝道。做法:不管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年老的父母多一些耐心。避免“愚孝”:对事物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不能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不能一味地听从父母的一切...

何为孝,又如何顺,孝顺如何解读?
孝指的是心中有父母,顺指的是顺从顺从父母的意思,孝顺就指的是心中既有父母又顺从父母的意思,也许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想法强加到你的身上,让你觉得他们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你们可以去沟通,去交流彼此的想法。

怎样孝敬父母?
再生孝顺父母,不要在走了之后,去烧什么东西,那都是假的,做给后人看的,不要做这种事情,不一定要重阳拜山,登高拜山,大年初一就可以拜山,如果孝顺父母,每天都是母亲节,每天都是父亲节。

百善孝为先,怎样才是真孝?
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可惜人多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福禄皆因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 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孝贵心诚无它妙,孝字不分女与男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和睦兄弟就为孝,...

《论语》中的礼 什么是孝? 如何为孝? 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孝?
父母呼,应误缓,父母命,行误懒。做到这些,基本就是孝子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就是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父母不理解的行为要尽量与他们沟通,力争让父母理解。不做让父母为自己蒙羞的事,多做让他们以自己为荣的事。让父母老有所养,心情快乐,这就是孝。

何为孝?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当自己的理想与父母的想法冲突了又该怎么...
百孝善为先.首先要善待老人.我认为,只有精神物质两方面都让老人满足,做儿女的才是真正尽到了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尽量顺从老人,与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抚慰。在物质上也要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让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老人们都希望子女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年...

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经常和父母聊天,不要惹他们生气,做个乖孩子无论在学习工作方面等尽量做到让他们以你为荣,总之,最重要的是生活细节,细节做好了就可以啦 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听父母的话,不仅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更要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学习和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陪伴在父母身...

百善孝为先怎么孝敬父母尊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孝顺是一个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安全的抚养长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样高,如海水一样深,这一种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到底我们该怎样孝顺父母呢?现在我们还正在努力求学的...

孝?何为孝.怎孝?大神们帮帮忙
死後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知孝後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

你认为什么是“孝”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认为“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践行。一、大孝是尊严。简单地说,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人们怎样来评价你的父母。如果你的所作所为,让你父母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让你的父母背上骂名,这就是“大不孝”。反之,如果你的所作所为,让人们谈到你的...

濉溪县13696917930: 什么是孝,如何做到孝. -
释祥唯妙: “孝”字不是子在下嘛,而且上面象各老字,那就是我们做儿女的要把自己放在大人下面,就算委屈就算不甘心也没有办法,他们毕竟离见上帝越来越近,要让他们没有遗憾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有人孝顺,有人不孝.不孝的人我们...

濉溪县13696917930: 怎样才算孝? -
释祥唯妙: “孝”,百善孝为先;孝,早在古代中国广为流传,早已深深的注入了中国人的大脑,孝敬父母亲,自己拼命的赚钱给父母亲,把大把大把的钞票给父母亲,让父母亲有足够的钱花,这还是远远很不够的,还要爱他们,关心他们.还可以经常的打电话和看望父母亲,以解父母亲思渴的心,让他们知道即使孩子在外工作,也让他们不会感到孤单;不是有首歌曲《常回家看看》吗?里面的都充分体现的是怎么行孝.所以呢!行孝不但是尽量满足父母亲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而且是要满足父母亲的精神生活的基础.最后希望你做个孝顺的儿女

濉溪县13696917930: 《论语》中的礼 什么是孝? 如何为孝? 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孝? -
释祥唯妙:[答案] 论语中的孝指: 1、对父母尽孝不能违背礼的规定 2、为父母的疾病担忧 3、赡养父母 4、对父母和颜悦色,替父母做事,给父母酒饭吃 它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总的思想就是不仅从形式上按照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真正地孝敬...

濉溪县13696917930: 孝是什么?何为孝??怎么孝??? -
释祥唯妙: 孝的含义非常深广,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明,不是单指对父母好就为孝,简单说:孝,是上下有序,是对天地万物自然规律的遵从.孝,对国家要忠,对师长要敬,对父母要孝,对子女要慈,对朋友要信.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若想更细致的了解请上网查阅:《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文化》09年青岛第二届企业家论坛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幸福人生讲座——细讲第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

濉溪县13696917930: 怎么才叫做孝? -
释祥唯妙: “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能侍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的照顾父母,精心照料.父母培养、教育子女,所以子女奉养、尊敬父母是理所应当的.要做到孝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下面几点:听言受教,不做顶撞;衣食住行,皆要齐全;日常生活,当要照顾;物质关爱,缺一不可;出门返家,都要交代;品性兼顾;兄弟相爱;遵命办事,有商有量;已立立人,爱国爱众.做到这几点我们才不失为一孝子. 反之:人格得不到尊重给老年人带来精神刺激;生活得不到照料使老年人肉体上遭受痛苦;物质得不到供养导致老年人失去起码的生存能力.

濉溪县13696917930: 什么是孝?为人子女应该如何才是孝? -
释祥唯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有人孝顺,有人不孝.不孝的人我们不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孝顺父母的事,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是想孝顺父母的人. 从内心深处说,我们都希望可以孝顺父母,但往往我们不知道做些什么,或者怎么做. 有时...

濉溪县13696917930: 什么样才叫孝? -
释祥唯妙: 孝: 曾子曾经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孟子曾说过不孝有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知劝阻,使他们行差就错,这是第一种不孝;家里贫穷,却不去做事来奉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第三种大家都知...

濉溪县13696917930: 何为“孝”?怎样做才为孝? -
释祥唯妙: 对待长辈,孝当为先. 何为孝! 何种做法才称得上为孝? 顺者为孝,不要让老人生气孝在于心,用心对待老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同意一楼,孝顺孝顺,要孝必先顺.老人说煤球是白的你都要点头说对.老人说:西瓜长树上!你就说:对西瓜都是带把的.所为的孝 就是长辈要什么给什么(现实往往不可能达到)让老人们顺…

濉溪县13696917930: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释祥唯妙: 问题一:分析并归纳孔子所认为的“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

濉溪县13696917930: 什么是孝 怎样表现孝呢 -
释祥唯妙: 孝,中华美德之重,一个人是否有孝心,一个人品行中是否有着大善大美,最直接的事情就是看他能否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存孝顺之举,那还何谈其它呢.孝顺父母是用许许多多的小事编织而成的,生活,就是在细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