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热液与成矿

作者&投稿:花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分析~

5.7.3.1 燕山期岩浆岩展布
佛子冲矿田内广泛分布燕山期岩浆岩,岩体出露面积约占矿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岩体规模大小不一,产状各异,有岩株、岩脉、岩被等,从深成岩、浅成岩至喷出岩均有发育,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等。
二长花岗岩 主要分布于大冲一带,主体呈长条状岩株或岩枝出露于大冲至佛子冲北北东向断裂带中,岩体走向20°,倾向SE,倾角55°左右。岩带宽500~600m,延长8km。岩体侵入于下志留统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中。由于受断裂作用的影响,岩体中常见压碎现象,有时可见暗色矿物定向排列,显示出似片麻状构造。局部发育硅化、钾化和绿帘石化、绢云母化蚀变。据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测定黑云母),岩体年龄为152ma。
在以往的研究中,前人一直将该岩体定名为花岗闪长岩。经作者研究表明,该岩体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28%)、环带状斜长石(35%)、钾长石(21%)、黑云母(15%),少量绢云母、石榴子石等,极少见到一般花岗闪长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角闪石。在中酸性侵入岩分类图上,样品投点多落在二长花岗岩区,因此确切的定名应为二长花岗岩。
在二长花岗岩岩体接触带附近围岩及岩体内部均见有脉状铅锌矿化。
英安斑岩 大面积出露于矿田南部河三至周婆顶一带,是一套由喷出相和次火山岩相构成的岩石组合。喷出相主要由火山角砾岩、英安角砾熔岩、角砾凝灰岩和英安玢岩等组成。次火山岩相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黑云母闪长玢岩,沿用习惯统称为英安斑岩。英安斑岩具隐晶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斑晶以斜长石为主,其次为黑云母、石英、钾长石等,斑晶含量占全岩的30%,围岩碎屑约占5%。有时还可见到英安斑岩中的流纹构造。
在英安斑岩外接触带断层破碎带附近见有脉状矿体,在岩体内也发现有细脉状铅锌矿化。
花岗斑岩 遍布整个矿田,受控于 NNE 向断裂带及其派生断裂,呈岩墙、岩脉及岩株状产出。具细粒斑状构造。斑晶粒径0.4~5mm。基质细粒,粒径在0.1mm左右。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花岗斑岩脉明显切割花岗闪长岩和英安斑岩。在河三矿区地表花岗斑岩中见有细脉状铅锌矿化。
在花岗斑岩中见有二长花岗岩捕虏体,花岗斑岩脉穿切英安质熔岩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结合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推断佛子冲矿田燕山期岩体侵位顺序为:二长花岗岩→英安斑岩→花岗斑岩。
5.7.3.2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1)岩石化学成分
佛子冲矿田岩浆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5.17。二长花岗岩、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等岩体中SiO2含量明显低于中国花岗岩平均值,与中国英安岩平均值接近。佛子冲矿田岩体中Al2O3和Fe2O3含量明显较低,FeO和K2O含量相对较高,且w(K2O)>w(Na2O)。在国际地科联1972年通过的深成岩分类和命名图上(图5.22),大部分数据落在花岗岩区。

图5.22 中酸性侵入岩分类图

(国际地科联,1972)
1a.石英岩;1b.富石英花岗岩;2a.碱长花岗岩;3a.钾长花岗岩;3b.二长花岗岩;4.花岗闪长岩;5.英闪岩;6.碱长石英正长岩;7.石英正长岩;8.石英二长岩;9.石英二长闪长岩;10.石英闪长岩S-1.佛子冲二长花岗岩;S-2.佛子冲英安斑岩;S-3.佛子冲花岗斑岩
据岩浆岩标准矿物Ab-Or-Q图解(图5.23)估算,岩浆岩结晶温度约700~800℃,但样品投点分散,表明岩浆侵位较浅的环境下岩浆 变化大的特点。

图5.23 佛子冲矿田岩浆岩标准矿物Ab-Or-Q图解

1.二长花岗岩;2.英安斑岩;3.花岗斑岩

表5.17 佛子冲矿田岩浆岩化学成分(%)与CIPW标准矿物计算

注:A=O r(O r+A b+A n)/(O r+A n);P=A n(O r+A b+A n)/(O r+A n)。
(2)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佛子冲矿田岩浆岩微量元素丰度列于表5.18。在矿化元素中,Pb含量明显高于维氏酸性岩元素丰度,Cu和Zn含量与酸性岩丰度大致相当,其中二长花岗岩与花岗斑岩含量略高,英安斑岩含量稍低。其他元素,Mo、Cr、Ba含量明显高于维氏酸性岩丰度,Be含量相对较低,Ni、Co、V含量介于维氏酸性岩和中性岩元素丰度之间。

表5.18 佛子冲矿田岩浆岩微量元素丰度(10-6)

注: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
(3)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岩浆岩稀土元素丰度见表5.19,稀土元素总量183.75~224.48×10-6,铕略有亏损。在稀土配分模式图上(图5.24),三种岩体均为右倾的富轻稀土型,形态十分相似,显示出同源岩浆的演化特征。

表5.19 佛子冲矿田岩浆岩稀土元素丰度(10-6)

用REE部分熔融模式(凌雯等,1988)计算佛子冲矿田燕山期岩浆岩成因,结果显示,佛子冲矿田燕山期岩浆岩是由熔融程度较高的玄武岩熔融体(代表深部来源物质)与熔融程度较低的沉积物熔融体混合而成,其中二长花岗岩(原定名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中所含的沉积物熔融体熔融程度较低,混入的深部物质约占50%~60%,英安斑岩中所含沉积物熔融体含量相对较高(70%),其熔融程度也相对较高。
5.7.3.3 动态条件下的岩浆—热液叠生改造成矿作用
作者研究发现,本区燕山期岩浆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矿母岩。主要依据如下:①岩浆岩中锌、铜含量仅与酸性岩平均值大致相当,只有铅含量相对较高,但矿化元素含量远低于南岭地区与铅锌矿化有关的成矿岩体的平均值,仅相当或略高于南岭地区非成矿岩体平均值(表5.18);②不论何种矿体,从现在揭露情况看,均未见典型矽卡岩矿床中所见到的那种带状矽卡岩,大多数矿体也未与被前人认为是成矿母岩的花岗闪长岩接触,河三矿区(包括勒寨、牛卫等矿床)更是远离二长花岗岩(水平距离4km以上);③许多地段,可以见到矿体被花岗斑岩所切割(图5.6),表明花岗斑岩形成于矿体之后;④矿体与岩体的蚀变类型不一致,岩体总的来说蚀变不强,主要为绢云母化、硅化,局部见有钾长石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等,而矿体中常见有透辉石、绿帘石、绿泥石、透闪石等矿物,表明两者属于不同的体系;⑤岩体接触带附近围岩的蚀变,往往较弱,甚至不明显,其蚀变强度明显低于矿体产出部位岩石;⑥矿石铅同位素与岩体铅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液体主要为非岩浆水,矿石和绿色岩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所指示的物源信息表明地层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

图5.24 佛子冲矿田岩体稀土配分模式

1.二长花岗岩;2.英安斑岩;3.花岗斑岩
虽然佛子冲矿田中燕山期岩浆岩与矿体具有一定的空间关系,在二长花岗岩、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中均见有细脉状铅锌矿化,在岩体副矿物中也见有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在二长花岗岩和英安斑岩局部接触带,见有沿接触带附近断裂产出的铅锌矿体;在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与矿体直接接触处,往往可以见到岩体边部的褪色化蚀变晕。但燕山期岩浆活动对成矿的主要贡献仅是一种叠生改造作用,即在同沉积时期形成的层状、似层状矿(化)体基础上,在局部地段形成了新的矿体和矿石类型,主要产在岩体接触带附近,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叠生改造型矿石中明显有Cu、As、Fe等元素的加入,形成了较多的黄铜矿、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等。但新生矿体并不脱离原层状矿体赋存的层位和空间,具有同位叠生的特点。并且新生矿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原热水沉积型矿石及地层沉积物的衍生物,即铅、锌、硫等主要矿化元素由热水沉积型矿石和地层沉积物提供,岩浆岩仅提供了少量铅、锌。叠生改造成矿作用使成矿物质有进一步富集的趋势。
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本质是一种同位叠生改造作用,即在早志留世喷流沉积成矿基础上,发生了同一层位和同一空间上的后期热液叠生改造成矿事件。燕山期热液成矿的主要特点是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的复合控矿,新生矿体定位于喷流沉积成因的层状矿体与岩体接触带及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成矿热液为岩浆水和大气水形成的混合溶液,Pb、Zn、S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热水沉积型矿石和地层沉积物,由岩浆岩提供了Cu、As、Fe及少量Pb、Zn。叠生改造型矿石在很大程度上是热水沉积型矿石的衍生物。
叠生改造成矿受岩体接触带、断裂构造及层状矿体的复合控制,推断叠生改造成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叠生改造期热液对热水沉积型矿石的溶解,导致部分Pb、Zn从层状矿体中溶出,并在层状矿体附近断裂裂隙中充填成矿,形成脉状矿体;另一种方式是热液对热水沉积型矿石的交代作用,这种作用在层状矿体内就地发生,由于As、Cu、Fe等新物质的加入,矿石物质成分有些变化,但层状矿体形态大致保留。
溶液温度和酸碱度是制约方铅矿和闪锌矿溶解度的重要因素。叠生改造成矿作用的早期,流体温度达350℃左右,并呈弱酸性,促使热水沉积型矿石中的部分方铅矿和闪锌矿溶解。但在热水沉积型矿石硫化物的诱导下,溶解的矿质又很快沉淀堆积,导致了异时同位叠生成矿的现象。
作者认为,多期次、多成因的复合成矿作用在同一层位、同一空间上的发生是层控矿床中十分普遍的成矿现象。表面上看,这种成矿现象似乎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际上这正是动态成矿作用的必然反映。就佛子冲矿田而言,一方面,作为早古生代海底火山喷发及喷流热液通道的博白-岑溪断裂带代表了地壳薄弱部位,燕山期岩浆沿该断裂系统在佛子冲矿田侵位是深大断裂及深部岩浆长期性和继承性演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从成因矿物学角度分析,佛子冲矿田多期、多因复合成矿在同一空间上叠生的主要机制是喷流-沉积期形成的矿(化)体对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的诱导作用。
在以往有关热液成矿过程中矿物质点聚凝机制的研究中,人们较多地强调了外部因素在矿物晶体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如热液温度的降低、压力的降低、pH值的变化、水-岩反应及不同性质溶液的混合等,而往往忽视了矿物晶体相自身在形成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机理,即忽略了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内因,因此对同一空间上的多期多因成矿作用机制的解释往往比较牵强。
成因矿物学指出,矿物晶体的结晶作用过程可分为发芽和成长两个阶段,发芽需克服临界晶核形成的能量障碍,给亚体系提供成核能;成长则从该亚体系放出能量,表面能的抵消只是其很少的一部分。在矿物晶体发育过程中,晶芽(从母液中初始析出,并达到某个临界大小而得以稳定存在和继续成长的固相微粒)的形成是一个关键。而非均匀成核作用(即由晶质粒子或非晶质粒子诱导而产生晶芽)在热液成矿的自然地质环境中往往较均匀成核作用(晶核由过饱和或过冷却流体相中自发产生)更为普遍。在非均匀成核过程中,诱导物质将使成核能降低。
将非均匀成核的成核能记作ΔG′c,则ΔG′c=(2+cosθ)(1-cosθ)2·ΔGc/4,式中θ角为诱导粒子(S′)与成核粒子(S)间的界面角,ΔGc为均匀成核条件下的成核能。而cosθ=(σ2-σ3)/σ1,式中σ1、σ2、σ3分别为晶核与母液、诱导粒子与母液、晶核与诱导粒子之间的比表面能。当σ3-σ2=σ1时,cosθ=-1,ΔG′c=ΔGc,即晶核与诱导粒子之间全无亲合力,体系中并不优先发生诱导成核,即使有诱导粒子存在,也并未增加成核概率或成核速率。若σ3=0,诱导粒子为相同晶相的粒子,即σ2=σ1,cosθ=1,ΔG′c=0,即无须克服任何能量障碍,两者即可完全亲合。实际上,1 >cosθ>-1的情况比较普遍,此时,ΔGc>ΔG′c>0,即诱导粒子与晶核之间的成分、结构越相近,越易发生非均匀成核,以致常优先发生于均匀成核之前。
可见,在有多种诱导粒子存在的情况下,晶核的形成显然具有选择性,诱导粒子与晶核之间成分、结构越相近,非均匀成核越易发生。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相同晶相的粒子在诱导成核时最为有利和最为优先,对同种矿质的聚凝具有“指令”或“吸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于生物基因的复制和遗传。而矿体的生长则类似于植物的根系从周围环境中有选择性地吸取矿物质,并导致了周围环境中矿物质的相应减少。
作者认为,佛子冲矿田早志留世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形成的层状、似层状矿(化)体或矿胚,显然会对燕山期热液成矿的空间定位产生诱导作用,因而形成了同位叠生成矿现象。后期矿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早期矿(化)体的衍生物,两者之间表现为继承性与遗传性的关系,铅、锌硫化物如此,绿色岩矿物同样如此。并且绿色岩与金属硫化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能表明绿色岩矿物对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是一种有利的诱导体。
总之,佛子冲矿田多因复合成矿过程是矿物和矿体多期生成和演化的过程。

热液在铂矿形成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的证实。这些证据除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之外,还有许多宏观和微观的地质现象佐证。例如,在萨德伯里矿床,观察到一些大矿体显然是在主要“含镍侵入体”结晶之后形成的,矿化作用与萨德伯里侵入体下盘中时代较新的边缘侵入体有关,特别是与含捕虏体的苏长岩有关,矿体的时代比这些边缘侵入体更新一些。在诺里尔斯克含矿岩体的东部边缘,铂金属含量偏高的针镍矿-黄铜矿角砾状矿石胶结了侵入岩的碎块,说明这种铂族金属较为富集的矿石是在晚期形成的。在侵入体北部下盘的“凹槽”中,产有脉型矿石,脉体有时延伸到下盘岩石中去。微观佐证也很多,例如,显微镜下可见到诺里尔斯克的铂族金属大部分是在硫化物(如镍黄铁矿脉)形成以后沉积的,富集在脉壁附近的镍黄铁矿晶体中(沿劈理分布),或形成切割较老的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小细脉。芒切哥尔斯克矿床的铂族金属则产在黄铜矿细脉中(交代了磁黄铁矿和磁铁矿),说明铂族金属可能是由晚期热液活动形成的。在矿物共生关系方面,发现铂族元素与各种金—银—铜合金的矿物构成组合,有些矿床上发现它们与水化硅酸盐密切共生。这都说明铂族元素的富集是在晚期岩浆热液环境中完成的。
铬铁岩型铂矿床大部分是在岩浆旋回早期、通过分异作用形成的,代表性矿床分布在乌拉尔和阿尔丹地盾。产于布什维尔德杂岩体纯橄岩岩筒中的铬铁岩型矿床,其成因较特殊。野外和室内研究,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纯橄岩岩筒实际上属于伟晶岩相,并且是在很晚的阶段才形成的。有人认为翁韦尔瓦奇特岩筒是由高温热液交代了古铜辉岩而形成的,这种热液很可能是使铂族矿物搬运和沉积的营力。如果说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的岩筒状矿床和梅林斯基层矿床在成因上有所不同,则至少其成矿溶剂可能是相同的。因此,铬铁矿型的岩简状矿床很可能属于高温热液成矿。
铜镍硫化物型的代表性矿床包括诺里尔斯克、萨德伯里和梅林斯基层,其形成主要与岩浆晚期热液有关。有人认为铂族元素可能是由原始岩浆以溶解在硫化物熔融体中的形式带上来的,而最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富集。因此,这种热液在温度和成分上与形成典型热液矿床的热液不同。这种热液成矿作用在许多实例中只是起着使铂族元素在基性-超基性岩中重新分布和最终富集的作用。
基性超基性岩的蛇纹石化作用对铂族金属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在蛇纹石化时,镍和铂族金属从橄榄石和尖晶石晶架中释放出来,依能否得到硫和氧的能力不同,它们或作为自然金属或作为硫化物沉积下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矿石。芬兰的希土拉含铂镍矿床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它产在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岩体中Pt的平均含量为0.027g/t,Pd为0.048g/t,蛇纹石化后生成铂矿床,蛇纹石化最强的部位铂族金属也最富集。在接触带上铜和铂的品位皆高,而在接触带附近的绿泥石-角闪石岩的硫化物聚集体中Pt的品位最高(600g/t)。铂矿物主要为砷铂矿,有少量硫砷铱矿和硫砷铑矿。在阿尔丹地盾伊纳格林矿床中,蛇纹石化也对铂的富集起了重要作用。
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明显联系、成矿作用完全与热液活动有关的矿床也是存在的,如德兰士瓦的米西纳矿床。该矿床产于高级变质岩中,周围没有发现基性火成岩,主要矿体受地质构造(两个褶皱系交汇处)控制,铂族金属矿物与辉铜矿、硒铅矿、斑铜矿、石英、绿帘石和绿泥石等低温热液矿物共生,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热液矿床。此外,美国怀俄明州的热液型新兰比莱铜矿中,铜矿石(主要是黄铜矿)含Pt平均达3g/t(最高75g/t),钯56g/t(最高600g/t),这些金属是由热液作用从受动力变质的辉长岩杂岩中带来的。
即使对砂铂矿来说,热液(至少是溶液)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在砂矿形成中有新矿物从溶液中产生出来,如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砂矿中,发现自然铂与钯汞矿组成连生体,这种连生体在原生矿中未发现,而且在Pd-Hg相上有Pt的明显生长带,说明它是在河流搬运过程中由次生增生作用形成的。另一方面,在一些砂矿中铂族元素表现出以溶液状态搬运和沉积的规律,(Os+Ir)/(Pt+Ru+Rh)比值离海岸越远越高。这种规律是由Os和Ir的溶解度较大造成的。在维特瓦特斯兰德砾岩中和古德纽斯湾滨海砂矿中都有这种现象。
综上所述,热液作用在岩浆旋回的晚期阶段、在变质过程中、在典型的热液环境下、在外生条件的砂矿形成过程中,都对铂矿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铂族金属矿床的形成并不是某一种单独地质过程的结果,从岩浆作用到沉积作用,铂族金属的聚集是一个连续的、继承性的过程,各种类型铂族金属矿床的形成及成分上的变化,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岩浆热液是指由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分异出的流体。广义的岩浆热液是指所有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包括由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分出来的热液和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分异出来的热液,也包括一些与岩浆达到同位素平衡的围岩中的热流体。岩浆热液是一种以水为主体,富含多种挥发分和成矿元素的热流体,有超临界相、气相和液相。初始岩浆热液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与周围的环境处于一个不断反应而趋于平衡的状态,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体系,以富含Cl和CO2为特征。

岩浆热液活动有一定的温-压条件,压力主要在1000×105~2000×105Pa,说明它存在的深度一般不超过7~8km,温度为100~800℃。过高的温-压条件会使岩浆热液重新溶解在岩浆体系中去,而不表现出单独活动的性质。根据岩浆热液的成分,可用NaCl-H2O-CO2-SiO2体系来描述其热力学性质。

岩浆分异出热液的过程是地质学家重视研究的一项内容。Burham(1979)认为常见的长英质岩浆中,含水量一般为2.5%~6.5%,平均为3.0%左右。水在几种硅酸盐岩浆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压力降低,水就会从岩浆中释放出来,形成溶有Na,K,Ca,Mg,Cl,F,CO2-3,HCO3,HS的岩浆热液。

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成矿作用已经过多年研究。已明确认识到一些热液矿床是由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例如与花岗岩类有关的一些钨、锡、铋、钼热液矿床,斑岩矿床和伟晶岩矿床等。其中,最典型的是斑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即从岩浆中分异出的热液直接参与了成矿过程。

还有,岩浆活动加热周围的地下水,使其变成成矿流体。这种流体与岩浆析出流体的相互混合与对流,常是形成大型热液矿床的重要条件。例如,澳大利亚著名的OlympicDamCu-U-Au矿床,据研究认为是由上升岩浆热液和下降卤水混合导致矿质高度富集而成的。




温度与成矿
高温条件下的水-岩反应也证实了这一点,蚀变的矿源岩中的Fe含量减少,反应溶液中的Fe含量增高。矿源岩中 Fe的析出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特别在400℃以上,Fe的析出量剧增(图13-39)。所以,高温时的增温非常有利于Fe的活化和成矿热液的生成。图13-38 方铅矿在用C-CO2控制fo2值的NaF水溶液中的...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叠加成矿
现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说明晚古生代海底喷流成矿系统与中生代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相互叠加的景象。 表9-1 中国若干叠加复合成矿系统 注: 对大厂矿床的成矿过程有不同认识。* 据唐菊兴,2003。 1. 主要区域成矿系统: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铁、铜、金、硫成矿带。元古宙及此前时期该带位于扬子陆块边缘,...

成矿过程持续与成矿结束
有的成矿系统如火山成矿系统则可能在较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但多数成矿系统都有一个漫长的作用过程,可达几万年到几百万年。在漫长的成矿过程中,有的是渐变成矿,有的则因为发生突变而显示出成矿阶段性。如一个大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可分出岩浆自交代、超临界流体、热液等几个成矿阶段。这一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可以...

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组合(大东沟—吊大坂)
矿床成因和大东沟相同,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三、成矿预测 区内桦树沟组层控型铅锌矿床和矿带经常是和地球化学相近的汞、锑、砷、石膏等构成一套共生矿产组合,在一定范围内相伴产出。已发现大东沟中型铅锌矿床和石膏,石油河脑铅锌矿点、大洪沟铜矿点和铅族重砂异常。桦树沟组下岩组Pb、Zn元素丰度值很高,构成...

成矿系统模式
斑岩 型矿床上部出现热液角砾岩(筒)型矿体,下部出现细脉状-浸染状矿体,自上而下出现泥化、似千枚岩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石英-钾长石化带。 图4-8 走滑型陆缘构造-成矿系统矿床结构模式图 (二)矿床成因(演化)模式 根据区内矿床形成时间、成矿构造机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矿床类型、矿液 运移通道等综合...

成矿温度及成矿流体来源
换句话说,石英与镁菱铁矿间氧同位素之不平衡,说明了它们可能是在海底热液成矿系统中沉积形成的。在卡拉玛矿床矿石中,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均含有较多的气液包裹体,包裹体呈面型分布,粒径为1~6μm,其中单液相包裹体为主,气液二相包裹体次之。包裹体形态以等轴他形为主,少量负形。气液比变化于8...

矿床类型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内矿床产出地质条件、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物质来源及矿化特征,对区内矿床类型进行了划分(表2-1-2):主要有岩浆热液型矿床(钨、钼、锡、铅、锌、银、金、铜)、斑岩型矿床(钨、钼、铜、金)、矽卡岩型矿床(钨、铅、锌、银、铜)、石英脉型矿床(金)、热水喷流沉积...

成矿物质来源
6.3.1 成矿热液中的矿质来源 (1)地层的含矿性及其对成矿热液中矿质的贡献 各时代地层含矿性研究显示,相关元素中As、Sb、Bi等元素含量在各时代地层中普遍高于地壳丰度值,浓集系数最高达6.672,As、Sb、Bi、Hg的浓集系数为1.375~6.727,变异系数为49.167~131.775,表明地层中原始丰度高。Hg也大于1。Pb、Zn、W...

成矿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湖南省金矿的形成深度,据韩仲文等(1990)的研究,在沃溪矿区1.03~1.34km,漠滨1.33km,黄金洞1.6~3.17km,都是近地表范围内的矿床。被认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铲子坪金矿。据魏道芳(1993)的研究,成矿热液体系压力为13MPa,亦是在低压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只有后期构造将韧性剪切带抬升,并...

成矿作用探讨
从成矿期到成矿后,成矿热液的δ18OH2O值是逐渐降低的,这与许多岩浆热液矿床(包括斑岩型)的成矿热液δ18OH2O的变化规律一致(张理刚,1985),即成矿早期或前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之后,岩浆水不断与地下水或大气降水混合,δ18OH2O逐渐降低,至成矿后期大气降水是主要组分。因此认为,...

文县19692042704: 热液矿床的矿物来源 -
崔溥银盏: 1.岩浆 岩浆结晶过程中,岩浆的成矿物质随着岩浆热液的析出,多以络合物的形式进入热液,形成含矿热液. 2. 地壳岩石 不同来源的热液,在其源区或运移过程中与不同类型的地壳岩石发生反应,从而捕获其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进而成矿. 3.上地幔 地幔流体的活动可以把分散在上地幔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到地壳中成矿.

文县19692042704: 矿床的成因也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
崔溥银盏: 矿床根据成因可分为三类,即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1、内生矿床:在岩浆活动过程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富集起来形成 的矿床,总称为内生矿床.绝大多数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矿产,及部分非金属矿产都产于内生矿床.内...

文县19692042704: 热液的类型 -
崔溥银盏: 岩浆成因热液 岩浆结晶过程中从岩浆中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最初是岩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含H2S,HCL,HF, SO2, CO, CO2, H2, N2等挥发组分,具有很强的形成金属络合物并使其迁移活动的能力.这些“热液”渗入岩体或围岩裂隙中继续...

文县19692042704: 成矿流体来源 -
崔溥银盏: 成矿流体是矿床, 尤其是2113热液矿床形成时最主要的5261含矿介质, 在矿质4102的活化、迁移和沉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1653作用. 然而, 有关热液流体的来源、流体中矿质携带的方式以及热液流体本身复杂的物理化学状态等都存在较...

文县19692042704: 矿床成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共有哪些矿床成因类型 -
崔溥银盏: 矿床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照物态划分,矿床可分为固体矿床、液体矿床和气体矿床.固体矿床分布最广,液态矿床有石油、热卤水和地下水,气态矿床有天然气. 二、按照成矿作用方式划分,矿床可分为内生矿床(内力地质作用生成)、...

文县19692042704: 金矿是怎么形成的? -
崔溥银盏: 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

文县19692042704: 变质矿床的形成、作用和类别(三千字左右) -
崔溥银盏: 变质矿床-基本概念 变质矿床是指在变质地区,因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使成矿物质富集而形成的矿床,以及原有矿床经受强烈的区域变质,成为具有另一种工艺性质的矿床.由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在遭受变质作用时,由于地质...

文县19692042704: 确定成矿时代的方法有哪些? -
崔溥银盏:[答案] 首先确定成矿作用是什么,然后判断哪种作用时代可以代表成矿时代,最后用同位素地质测年法确定年龄,一般用U-Th法,或U-Pb法,半衰期长. 比如岩浆成矿作用时代自然是岩浆活动时间了;沉积成矿作用大约可以认为是沉积岩年龄. 复杂的是热...

文县19692042704: 怎样寻找岩浆矿床? -
崔溥银盏: 寻找岩浆矿床,要根据岩浆矿床的特点、产出的环境和地质条件来判断.岩浆矿床的特点有:1、成矿时间、空间 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是在同一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即岩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母岩岩体的冷凝结晶过...

文县19692042704: 如何确定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崔溥银盏: 如何确定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山东五莲七宝山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成因邱检生,王德滋,任启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08)张重泽(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广州510640)摘要七宝山金铜矿床流体包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