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的本书节选

作者&投稿:栾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学上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是指哪些书~

1、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朱熹《通鉴纲目》

南宋朱熹撰著。五十九卷,序例一卷。熹与其门人赵师渊等,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举要历》和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本儒家纲常名教,简化内容,编为纲目。纲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叙事,模仿《左传》,用意在于用 《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以巩固封建统治。
《资治通鉴》对三国史事,本据魏国纪年,朱熹改据蜀汉纪年,以宣扬正统观念。其后,尹起莘等又为此书阐明义旨,清康熙帝更加上“御批”,使之进一步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

3、清代乾隆年间,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书与前代所撰之“三通”(《文献通考》、《通典》、《通志》)合称为“九通”。
1935 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其中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最有价值。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是指十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政书是我国古代一种以大量原始文献史料作基础分门别类的阐述历史或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制度及其沿革主要是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历代典章制度及沿革的有关材料。

4、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
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四卷。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

现在人喜欢写肥大的字,就像厚皮馒头一样,吃起来也许不错,可光看形状就知道是俗物了。写字的技巧丢失将近50年了,现在才稍微开始重视,但向过去的贤者学习的却没几个人。过去的人难道只是会写么?他们的贤德才是值得流传的啊。但后世的人们却忘了这点,只是在书法上专研。却不知道有多少写的好的字随着纸墨一起消失了。可就算颜公写的不好,后世见了的人也未必不当成宝物。杨凝视直言规劝其父,在艰危的时候越见节操。李建中为人清廉温和儒雅,喜欢他的字的也大多喜欢他的品格。这难道是因为存在就能流传么?不是过去的贤者就能写好字,是只有贤者的字才能流传,其他的就默默消失掉了。
--------------
机器翻译,凑合看

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镇、定二州言契丹入寇,北汉兵自土门东下,与契丹合。周帝命太祖领宿卫诸将御之。太祖自殿前都虞候再迁都点检,掌军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数从世宗征伐,荐立大功,人望固已归之,于是主少国疑,中外始有推戴之议。壬寅,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太原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时都下驩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惟内庭宴然不知。癸卯,大军出爱景门,纪律严甚,众心稍安。军校河中苗训者号知天文,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久相摩荡,指谓太祖亲吏宋城楚昭辅曰:『此天命也。”是夕,次于陈桥驿。将士相与聚谋曰:『主上幼弱,未能亲征。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都押衙上党李处耘具以其事白太祖弟匡义,匡义时为内殿祗侯、供奉官都知,即与处耘同过归德节度掌书纪蓟人赵普[1],语未竟,诸将突入,称说纷纭。普及匡义各以事理逆顺晓譬之曰:『太尉心亦必不汝赦[2]。”诸将相顾,亦有稍稍引去者。已而复集,露刃大言曰:『军中偶语则族。今已定议,太尉若不从,则我辈亦安肯退而受祸?”普察其势不可遏,与匡义同声叱之曰:『策立,大事也,固宜审图,尔等何得便肆狂悖?”乃各就坐听命。普复谓曰:『外寇压境,将莫谁何,盍先攘却,归始议此?”诸将不可,曰:『方今政出多门,若俟寇退师还,则事变未可知也。但当亟入京城,策立太尉,徐引而北,破贼不难。太尉苟不受策,六军决亦难向前矣!”普谓匡义曰:『事既无可奈何,政须早与约束。”因语诸将:『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各据方面。京师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饬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能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皆许诺。乃共部分。夜,遣衙队军使郭延赞驰告殿前都指挥使浚仪石守信、殿前都虞候洛阳王审琦。守信、审琦,皆素归心太祖者也。将士环列侍旦。太祖醉卧,初不省。甲辰黎明,四面叫呼而起,声振原野。普与匡义入白太祖,诸将已擐甲执兵,直扣寝门,曰:『诸将无主,顾策太尉为天子!”太祖惊起披衣,未及酬应,则相与扶出厅事,或以黄袍加太祖身,且罗拜庭下称万岁。太祖固拒之,众不可,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太祖度不得免,乃揽辔誓诸将曰:『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也。”众皆下马曰:『惟命是听!”太祖曰:『少主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无得辄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纵兵大掠,擅劫府库。汝等无复然,事定,当厚赏汝;不然,当族诛汝!”众皆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见执政谕意,又遣楚昭辅慰安家人。殿前都点检公署在左掖门内,时方闭关设守备,及昭辅至,开关纳之。宰相未退,闻变,范质下殿,执王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太原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散员都指挥使蜀人王彦升遇通于路,跃马逐之,至第,第门不及掩,遂杀之,并其妻子、诸将。翼太祖登明德门。太祖令军士解甲还营,太祖亦归公署,释黄袍。俄而将士拥质等俱至,太祖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恩厚,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质等未及对,散员指挥都虞候太原罗彦瑰挺剑而前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太祖叱之,不退。质等不知所为。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从之,遂称万岁。太祖诣崇元殿,行禅代礼,召文武百官就列,至晡班定,独未有周帝禅位制书。翰林学士承旨新平陶谷出诸袖中,进曰:『制书成矣。”遂用之。宣徽使引太祖就龙墀北面拜受,宰相扶太祖升殿,易服东序,还,即位,君臣拜贺。奉周帝为郑王,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京。
苏辙《龙川别志》言韩通以亲卫战阙下,败死。太祖脱甲诣政事堂。范质见太祖,首陈禅代议,与国史及《飞龙记》、司马光《记闻》、《朔记》等所载都不同,恐《别志》误。韩通仓卒被杀,兵未尝交锋,而太祖实归府第,将士即拥范质等至。质等见太祖,必不在政事堂。其约束将士不得加无礼于太后、少帝,固先定于未入城时,非缘质请也。惟执王溥手出血及光所记质不肯先拜,当得其实,今参取删修。
乙巳,诏因所领节度州名定有天下之号曰宋,改元,大赦。内外马步军士等第优给。命官分告天地、社稷,遣中使乘传赍诏,谕天下诸道节度使,又别以诏赐焉。辛亥,石守信等并加官爵勋阶,酬翼戴之勋也。壬子,赐文武近臣、禁军大校袭衣、犀玉带、鞍马有差。
三年,周郑王出居房州。
开宝二年,有辛文悦者,上幼从其肄业,及即位,召见,授太子中允、判太府寺。周郑王时在房州,上谓文悦长者,十二月,命文悦知房州事。
六年三月乙卯朔,房州言周郑王殂。上素服发哀,辍视朝十日,命还葬庆陵之侧,曰顺陵,谥曰恭帝。 建隆元年。先是,北汉诱代北诸部侵掠河西之地,诏诸镇会兵以御之。三月,定难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李彝兴言:遣都将李彝进援麟州,北汉引众去。北汉主知昭义节度使李筠有异志,潜以蜡书诱筠,筠执监军亳州防御使周光逊等送于北汉,纳款求援。
五月辛酉,以洺州团练使博野郭进为本路防御使兼西山巡检使,备北汉也。北汉主遣内园使李弼以诏书、金帛、善马赐李筠,筠遣刘继冲诣晋阳,请北汉举兵南下,己为前导。北汉主即日大阅,倾国自将以出。至太平驿,筠身率官属、耆老迎谒。筠还,遣宣徽使莱人卢赞监其军。丁巳,上亲征李筠。
六月辛巳,克泽州,李筠赴火死。获北汉宰相卫融[1]。北汉主闻筠败,自太平驿遁还晋阳。
七月戊申,上至京师,因使卫融致书北汉主求周光逊等,约亦归融太原。北汉主不报。辛亥,以融为太府卿。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来朝。上将有事于北汉,因密访策略,永德曰:『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力援,未可仓卒取也。臣以为每岁多设游兵,扰其田事,仍发问使谍之。先绝其援,然后可图。”上曰:『善。”
九月壬寅,李继勋言帅师入北汉境,烧平遥县,虏掠甚众。
十月,晋州兵马钤辖、郑州防御使荆罕儒战没。
二年十一月,晋州言败北汉兵于汾西,获马、牛、驴数千计。
十二月乙未,昭义节度使李继勋奏:败北汉军千余人,斩首百余级。
三年正月,北汉寇潞、晋二州,守将击走之。
四月,邢州言:北汉民四百七十人来降。戊申,北汉寇麟州,防御使杨重勋击走之[2]。
七月,北汉捉生指挥使路贵等十一人来降,并补内殿直。
乾德元年七月丁巳,安国节度使王全斌言:与西山都巡检使、洺州防御使郭进等率兵入北汉界,获生口数千人来献,诏释之。
八月丁亥,王全斌言:复与郭进、曹彬等攻北汉乐平县,降其拱卫指挥王超等及所部兵一千八百人。北汉侍卫都指挥使尉进等悉蕃汉兵来救,三战皆败之,遂下乐平,即建为乐平军。辛卯,以乐平降兵为效顺军。丙申,北汉静阳等十八寨首领相帅来降。
九月,北汉主诱契丹兵攻平晋军,命洺州防御使郭进、濮州防御使张彦进、客省使曹彬、赵州刺史陈万通领步骑万余往救之,未至一舍,北汉引兵去。
十一月乙亥,上将有事于南郊,命沿边诸将分道略北汉境。
十二月,遣内客省使曹彬、通事舍人王继筠分诣晋、潞州,与节度使赵彦徽、李继勋会兵入北汉境,攻其边邑及辽、石州。初,北汉主嗣位,所以事契丹者多略,不如世祖时每事必禀之(刘旻庙号世祖。)于是契丹遣使持书来责。北汉主得书恐惧,遣使重币往谢,契丹执其使不报。北汉主再遣使修贡,契丹又执其使不报。北汉地簿产少,又岁输契丹,故国用日削,乃拜五台僧继容为鸿胪卿。继容,故燕王刘守光之子,为人多智,善商财利,世祖颇倚赖之。继容能讲《华严经》,四方供施,多蓄积以佐国用。五台当契丹界上,继容常得其马以献,号添都马,岁率数百匹。又于栢谷置银冶,募民凿山取矿烹银。北汉主取其银以输契丹,岁千金,因即其冶建宝兴军。
乾德二年正月,昭义节度使李继勋、兵马钤辖康延绍等帅步骑万余攻辽州,北汉马军都指挥使郝贵超领兵来援,战于城下,贵超大败。刺史杜延韬危蹙,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籍部下兵三千人,举城来降。北汉寻诱契丹步骑六万人入寇,继勋复与彰德节度使罗彦瑰、西山巡检使郭进、内客省使曹彬等领六万众赴之,大破契丹及北汉军于辽州城下。
二月乙未,北汉耀州团练使周审玉等四人来降,各赐方物有差。以审玉为汾州团练使,改名承瑨[3]。
四年,北汉复取辽州[4]。
五年,北汉将阎章、樊晖各以砦来降。
开宝元年秋七月,北汉主钧殂,养子继恩立。初,世祖女适薛钊,生继恩;再适何氏,生继元。二子初幼孤,世祖以钧无子,命养为子。钧尝谓郭无为曰:『继恩巽软,非济世材,恐不能了我家事,将奈何?”无为不对。至是病笃,召无为付以后事。继恩既嗣位,怨无为初不助己,且患其专政,加守司空,外示优礼,内实疏之。
八月戊辰,遣李继勋将兵伐北汉。初,帝尝因谍者谓汉主曰:『君家与周世雠,宜不屈。今我与尔无所间,何为困此一方人也?若有志中国,宜下太行,以决胜负!”汉主遣谍者报曰:『河东土地甲兵不足以当中国,然我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汉氏之不血食也。”帝哀其言,谓谍者曰:『为我语钧,开尔一生路。”故终钧世不加兵。至是,闻其卒,遣李继勋等以禁军伐之。
北汉主初立,宋兵已入其境,乃遣刘继业、马峰等领军扼团柏谷。峰至铜锅河,李继勋前锋将何继筠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遂夺汾河桥,薄太原城下,焚延夏门。
九月,北汉主欲逐郭无为,畏懦不能决。月余,供奉官侯霸荣率十余人,挺刃入阁,反扃其门。时继恩独处丧次,见之惊起,绕屏还走,霸荣以刃揕其胸,杀之。无为使人梯屋入,杀霸荣。继恩立才六十余日,并人疑无为授意于霸荣,亟杀之以灭口。无为与群臣议立继恩之弟继元,参议中书事张昭敏独曰:『少主非刘氏,故嗣位不终。今宜立宗姓,以慰民望。世祖嫡孙继文,久留契丹,历险阻,宜迎立之,可以固宗社,结虏援。”无为不从,以继元易制,遂立之。
十一月,北汉主遣使告即位于契丹,且乞师。契丹主遣挞烈将诸道兵救之。帝亦遣使赍诏谕北汉主令降,约以平卢节度使授之。又别赐郭无为诏,许以邢州节度使。无为得诏色动,劝北汉主纳款,北汉主不从。初,帝使谍者惠璘伪称殿前指挥使,负罪奔北汉,无为知其谋,使为供奉官。及宋兵入境,璘即奔赴,至岚谷,候吏护送太原,北汉主使无为鞫之,无为释不问。有李超者,知璘奸状,上告,无为怒,并超斩之以绝口。李继勋等闻契丹兵来,皆引归,北汉因大掠晋、绛二州。
北汉主继元妻段氏尝以小过为孝和后郭氏所责,既而病卒。继元疑后杀之,后方缞服哭孝和帝于柩前,继元遣其嬖臣范超执而缢杀之。宫中嫔御遭罹逼辱,无复嫌间。世祖十子,镐、铙、锡最有贤行,继元听群小之谮,幽囚之,未逾年皆死。
二年三月,帝以李继勋等师还无功,谋再举,以问魏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何如?”仁浦曰:『欲速则不达,惟陛下重之。”帝不听,命继勋等将兵先赴太原,以光义为东京留守,自将发汴。三月,至太原。筑长连城围之,立砦于城四面:继勋军于南,赵赞军于西,曹彬军于北,党进军于东。北汉刘继业等乘晦突门,犯东、西砦,战败而遁。帝又命壅汾、晋二水以灌城,汉人大恐。郭无为复劝北汉主出降,汉主不从。一日,因宴群臣,无为痛哭于庭曰:『奈何以空城抗宋百万之师乎!”引佩刀欲自刺,冀动众心。汉主遽降阶执其手,引升坐而止。
夏四月,契丹复救北汉,帝度其必由镇、定救太原,使韩重赟倍道兼行赴之。又闻其分道,一自石岭关入,召何继筠逆击,授以方略。继筠遇契丹兵于阳曲,大败之,斩首千余级。重赟亦先阵于嘉山,契丹兵自定州西入,见旗帜,大骇欲遁,重赟急击,大破之,擒其首领三十余人。帝命以所获契丹俘示于城下,城中丧气。宪州判官史昭文、岚州刺史赵文度各以城降。




历史名著有哪些
古今中外的名著有哪些?#星知计划

历史上梁山好汉到底有没有,真的还是小说虚构的?
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明确记载宋江投降 后随官兵前往镇压方腊起义,宋江从农民起义领袖变成了屠 杀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但1939年出土了《宋故武功大夫、河 东第二将折公(可存)墓志铭》,这就是史学界都知道的《折可存墓志...

宋人如何读《资治通鉴》?
”(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二八六《新注资治通鉴序》)按胡三省说法,《资治通鉴》不仅是教科书,更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南宋通鉴学大盛,有袁枢改编的《通鉴纪事本末》,有朱熹改编的《通鉴纲目》,更有众多的仿作、续作,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刘时举的《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

水浒传是真事吗?还是编出来的故事?里面的宋江和鲁智深都各活到了...
《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 口头文学 的主要题材。 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水浒传》是元末明初 施耐庵 (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 罗贯中 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 章回体 长篇小说。 全书...

水浒传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李之亮的个人作品
(任副主编总校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5)《昭明文选李善注拾遗笺识》,台湾暨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独著)(6)《清代文选学珍本丛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独著)(7)《安阳集编年笺注》(180万字),巴蜀书社,2000年出版(二人)(8)《宋福建路郡守年表》(...

西夏西夏对河西地区的统治与管理对河西地区的统治
达的第八年;西夏安,宋将军率军攻占西使馆城和兰州,西夏版图收缩,保太军监所迁回原处。右厢对着顺监军的地方——西凉府,其处标为宋史夏国传下克一门。宋朝在西凉府的位置标注为西夏纪事本末,与西夏地形图记载的军监司令一致,所以以宋朝地图为准。位于永昌市,凉州西北。西府位于河西走廊的武威绿洲,是丝绸之路上...

我国古代有多少状元 我国封建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后共产生多少个状元...
宋代,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宋史》、《续资治通鉴》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共开进士科116次,加试两次,产生状元118名.辽代,据《辽史》、《辽史纪事本末》及《续资治通鉴》等,共开进士科57次,产生状元57人.西夏,据《西夏史稿》等,亦有进士举,次数未见记载,也无法推测,目前...

李清照简介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

题写这首诗后,宋江的遭遇又有了怎样的起落
主要围绕宋江有没有去征方腊的问题展开.方腊起义是与宋江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的一次农民起义,从起义规模上讲要比宋江起义大得多,影响也大得多.关于宋江投降后被宋朝派去镇压方腊一事,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如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

西昌市18766172711: 此乃小民逼于衣食,偶以为然,被其惨毒,望减除其法怎么翻译? -
耿妮比沙: 【原文】此乃小民逼于衣食,偶以为然,被其惨毒,望减除其法 【译文大意】这是小民迫于生活逼迫为解决衣食问题,偶尔为之平日并不是这样的人,因此被惨遭毒刑,希望考虑一下这些因素减除对他的处罚法.此文载于: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四(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西昌市18766172711: 《资治通鉴》中有没有记载宋朝历史 -
耿妮比沙: 没有.《资治通鉴》记载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后周恭帝显德六年(959)年的历史,不包括宋朝.南宋李焘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了北宋一朝的历史,类似的还有《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等.清代毕沅编《续资治通鉴》,记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史实,包含两宋历史.

西昌市18766172711: 本题选自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作者列子,原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 -
耿妮比沙:[答案] 《列子·汤问》寓言故事列御寇战国道

西昌市18766172711: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 --------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 -
耿妮比沙: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西昌市18766172711: 《释盗遗布》文言文翻译. -
耿妮比沙: 原文: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译文:陈寔,字仲弓,为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小偷伏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

西昌市18766172711: 朝花夕拾的摘抄 -
耿妮比沙: 摘抄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西昌市18766172711: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 -
耿妮比沙:[答案] (1)本题考查给文章划分层次的能力.作答时,需要认真文本,分析每段的内容,然后才可分层.本文一共五段,第一段提示事... 说了也无益“可作答我为什么不向阿长说买书的事.表明了我对从长妈妈这里得到这几本书不报任何希望.当然里面也有对长妈...

西昌市18766172711: 提示语在前面,中间,后面还有没有提示语的句子 -
耿妮比沙: 提示语的学问 对话是难于把握的作文细节,写得不好,就会像来回匀速弹跳的乒乓球,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 对话写好的关键,与提示语的推敲到位有密切关系.提示语...

西昌市18766172711: “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的翻译 -
耿妮比沙: 意思是:微臣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 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周纪一》. 节选原文: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