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旺的陈式小架

作者&投稿:门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小架太极还有几个不同路子?~

太极拳主要是武术攻防动作演练,小架太极不同路子能适合不同的人需求练习。
历史上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训练方法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架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

打的最好有什么用,还不是花架子?陈小旺,陈正雷都只能条件实战,连一个普通的散打手都很难对付的了,徒有虚名。说什么现在哪个太极拳师实战厉害的都是吹出来的,实际哪个实战都不怎么样,如果有实战好点的,再查一下,你就会发现他用的是原来学的散打,根本不是靠太极拳练来的东西

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现在流行的陈式和杨式太极拳是大架,武式和孙式太极拳为小架。架子大小主要指风格而言,不在于修炼时架子高低。太极拳大小架,类似于书法艺术中颜体和欧体楷书。
太极拳大小架气韵、风格不同,气韵、风格是太极拳不变的成份,是它们的个性。太极拳不管大小架,呼吸、要领都讲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都以中宫为内修的要点,这是所有太极拳的共性。共性是太极拳之所以为拳者,共性也使大架或小架都具有“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特点。内固精神和外示安逸,是太极拳气韵、风格的两个方面。太极拳修炼在呼吸上要气沉丹田,在心理上要先在心、后在身、要刻刻留心,在气势上要敛入脊骨。这三者都是内在的修为,其结果自然显示出内固精神。这也是精神于内在空间的要求。而神舒体静,是内在精神于外在空间的显示。此乃太极拳不变之成份。
大架好是小架好?这要看修炼者的气质和自身条件如何。其中也有人的审美趣味价值趋向,并不是大小架哪个好的问题。传统太极拳提倡专一,选择其中一种,以正确的方法认真修炼,必然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初学者不可贪多,即使有一定功底,在调整练习趣味,选择修炼项目时,也要注意品种性质的相对接近。否则必然会“枉费功夫贻叹息”。譬如练陈式大架,可兼练陈式小架,可兼杨式大架,或从杨式大架入手,再转练陈式大架,因杨式出于陈式。如练陈式小架,则不宜兼练杨式大架,二者架子大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不如专一为妙。 “喝了陈沟的水,就能踢踢腿”,其实,去陈沟喝水的人,恐怕非要喝上一阵子才能踢踢腿。武术运动是农业社会文化,直至今天武术运动的主要社会基础,仍然是与农业社会文化有关的群落。家族之间传授是陈氏太极拳典型特征,农业社会的稳定性,是使陈氏太极拳多少年来一直保持不变的环境条件。自1928年十七世陈发科走出中原一隅,到北京公开授徒以后,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即迅速发生变化。且不说在外姓人那里发生的变化,陈发科自己就为陈氏老架拳丰富了不少内容。到了十八代陈照奎,一路大架和二路炮捶简直可以说是五彩缤纷了。这是陈氏太极拳由质而文的变化过程。陈氏太极拳这些变化是形式的,不是义理的。揽扎衣还是揽扎衣,掩手肱捶还是掩手肱捶,动作中都不脱离柔中寓刚和松活弹抖等,这是陈氏太极拳不变的成份。
在此之前,陈氏太极拳在家族内部变化缓慢。从上世纪前半叶十四世陈有本、陈有恒创新架,到陈发科晚年定式大架,这两次变动间隔了一百余年。新架原来是式样变化,还是大架。当新架在动作上进一步向中宫收紧时,便成了小架。拳式变化时间有先有后,有新老之称。新架进一步变化又该怎么称呢?总不能叫作新新架吧?风格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有大小之称。如果不是大小之间的变化,又该怎样称呢?陈发科晚年定式的大架,陈照奎所创的大架,都是在老架、大架基础之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新的,我们可以说它是新架,如果说它是新架,当然不能再说它是老架。由于它们还都是大架,称它们为大架仍然正确。如果它们是往小架方向演变,又该怎样进行名称定位呢?把陈氏老架太极拳叫作老架一点没错,据说它已流传了几百年,能不算老吗?可以把这个名称定位固化下来。把变化了的架子叫新架,则有问题。杨氏太极拳源于陈氏,吴氏太极拳源于杨氏,杨、陈氏又曾对武氏太极拳产生过影响,孙氏太极拳又受武氏影响,它们是新架还是老架呢?
太极拳架“大小、新老”等,在时空观念上变化不定。作为太极拳名称定位,不易确切把握,不具有稳定性。以新、老架作为名称定位的情况,在节奏缓慢、生产方式单一的农业社会某一时段内可行,在思想活跃、科学文化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里则不行。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掌握和学习一切实际的知识技能,都要受到才力与命运的限制。修炼太极拳,同样也受到才力与命运的限制。
八卦掌分上、中、下三种练法,通称三盘练法。上盘的练法是身体直立,中盘的练法是两腿微蹲,下盘练法适宜较慢的速度,甚至是越慢越好。上、中盘练法是技术性功力练习,下盘练法是力量性功力练习。尽管太极拳没有三盘姿势练习的说法,无论是大架或小架,也无论是陈杨武吴孙氏各种太极拳,都可以用高中低三盘练法进行练习,事实上许多人也正是不自觉地在运用这三种方法进行练习。上盘是高架子,中盘为中架子,下盘为低架子。架子高低不是八卦掌所独有,更不是太极拳所独有。不能以此界定作为某一太极拳名称定位。
中高架子好还是低架子好呢?要以修炼者自身生理条件和修炼目的而定。太极拳修炼者年龄、才力天赋、练拳动机等不同,拳架高低就有不同意义。界定拳架高低的适宜性、可变性成分很多,不能一概而论。
传统武术重意不重形,是重在打意。前人说修炼太极拳“不徒作技艺之末”,是说不单一追求打,“技艺之末”即是打。修炼太极拳时,盘架子的反复性和身心内外的要求,很像求道者长年累月地静默修行,又近似于武当道教内炼金丹的功法,把练太极拳说成是修炼是言之有据。不言而喻,传统太极拳是能够作为技击格斗的武技,是可以使人“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秘方”,也是可以满足人们超越现实精神价值需要的技艺。传统太极拳是内在的修为,就像家常事一样平淡。中高架子运动量比低架子小,能够长达100多分钟持续不间断反复练习。外观平淡简易,很多人都能做到,具有普遍意义。中高架所具有的平淡趣味像老子所说的道,“淡乎其平味”。平淡的东西没有惊险性,缺乏现代审美趣味。传统太极拳审美趣味,是传统内在的气韵生动之美,与现代审美趣味很不一样,现代人多不以此为美。
练低架子时,下肢需要较大的支撑力量。初学者勉强练低架子时,往往易犯上身前俯、低头弯腰的毛病。有的人甚至终身难改,违背了立身中正、虚领顶劲的基本要求。低架子运动量大,造成下肢吃力大,不可能实现节节贯穿,易导致上身难以放松,这往往又导致上身和面部的不自然。外行人还以为是精神抖擞,其实是违背了气敛入骨、中正安舒的基本要求。上身紧张还易使呼吸不畅,逆腹式呼吸本不是生理的自然呼吸,在上肢紧张状态下,就更加难以随势运气。不能随势运气,则不能气沉丹田,也更谈不上“气遍身躯不稍滞”、“腹内松静气腾然”。大运动量的低架子,往往一遍下来,就已气喘嘘嘘,不适宜长时间练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运动量的低架子和快速度的打架子所需要的生理条件,使低架子和快架子不具备运动形式的长期性,因此也缺乏广泛的适应性。
传统太极拳修炼还有进行散手技击的内容,步幅是否拉大,腿是否控高,就不十分重要。“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在瞬息万变的技击格斗中,容不得双方把腿缓缓抬高。“用腿三分虚”,腿抬得过高反而容易让对手得机得势。传统太极拳把盘架子只当作修炼的一部分,可以高练也可以低练,低架子是增长下肢力量的辅助性修炼。冯志强先生以为低架子容易截气,不主张把架子练得过低。低架子宜慢不易快,在散打技击中仅慢练则不可能取胜。中高架既适宜快练慢练,也适宜养生、散打技击。西方的拳击训练就没有很多低姿势,格斗也很少会在低姿势下进行。传统太极拳对于人的体能分配,就像金字塔一样,是个稳固直立的三角形。站桩、低架子都是为了达到下盘稳固。
低架子表现空间大,高架子表现空间小。表演的拳架适宜用低架,修炼的拳架适宜用中高架。太极拳在很低姿势中进行的动作并不多,把架子拉低,主要是靠把身体的重心极力接近地面,仆步、跌叉是低架子的极限。低架子的反向是高抬腿,低架势动作与高抬腿动作相映成趣。高抬腿的极限是“朝天蹬”,是难度较大的动作,也有较高的造型审美趣味。竞赛套路架子拉得很低,腿控得很高。高不拔根,低不松懈,要把身体的韧带拉得很开,才能不背离太极拳规范化要求。
太极拳低架子运动量大,不能随心所欲地要快就快、要慢就慢,否则难以自由发挥。太极拳修炼是修炼心静,也是自我超度,是超度众生。传统太极拳在过去,只是少数导引养生修炼者的运动。太极拳,是大多数人的健身手段。




太极拳都分为哪些流派
武禹襄 (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同乡杨露襌大架动作,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长兴公教拳,因其年岁已高(80余岁),不再传拳,其子耕耘走镖山东,不在身边,但见他求学心切,便将其介绍给陈氏同族十五世陈清萍。陈凊萍的拳架小而紧凑,加圈缠丝,是陈氏小架拳派的支流。武禹襄学拳很下功夫,潜心专练。在杨式大架和陈...

陈式太极拳的内外一致
初学者,动作可以大开大合,大虚大实,根据身体条件和年龄的变化、功夫的进步程度即可选择练习中架或小架。比如二八分,转为小虚小实,变为三七、四六分等。小虚小实,由于动作幅度较小,虚实转换更为灵活。 分清虚实,但不要过偏。所谓“偏”,是指人的重心的偏心距离超出两脚内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过偏不利...

如何学好太极拳?特别是初学者,应该从何处下手?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对于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就是必须要有一位明师教授给你太极拳,使你少走很多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若是自学的话且不说能不能学会,至少会在动作上达不到正确、规范,使之误入歧途;从另一方面讲,太极拳的核心是讲究意会的,若没有老师指点,自己永远...

太极拳的六大流派
一.大架式: 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 二.中架式: 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 三.小架式: 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摘自《传统保健体育学》 编著:邬建卫)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2)之后,太极拳先在陈家沟陈氏家族经历了百余年传承,到了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和陈有本(字道生,1780~1858)时,二人由博归约,分别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小架一路、二路。陈长兴从理论上对太极拳进行总结,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

武氏太极拳传承历史
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 此式既不同于陈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式太极拳 ”。武式研究太极拳,创试验之法,每招致乡勇以...

练拳击好呢?还是太极好呢?
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图3)。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

我想自学中国功夫
30、《小九天太极拳》修定本,武国虹著。31、《太极拳速成函授教材》32、《张三丰太极门十三式》武国虹著。33、《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王培生者。34、《太极养气十三式》梁志彦著,台湾版。35、《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著,民国版。36、《陈家太极拳老架用法图解》香港版。37、《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教程》...

打小混混练什么最好
首先:练胆,你不怕他才能打败他,此为有勇;其次:练脑,审时而动,不卤莽冲动,该出手时出手,此为有谋;最后:练技,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注重身体的灵活与协调,可练习擒拿("中国擒拿法"这本书不错,只是现在不好找,因为有点历史了),截拳等,器械方面选练双截棍(威力强劲,亦可避免失手).人人有生生父母,...

有关贪小便宜的诗句
鸡窝里打拳---小架式 夜壶里洗澡---扑通不开 树林里放风筝---缠住了 屋里风筝---飞不高 两腿穿到一条裤管里---蹬不开 猴子打拳---小架式 锅缸里使锤---不能用力 拾遗蝌蚪变蛤蟆---要脱尾巴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瘸鸭子过河---单划 擀面杖卷肉---不是骨头 壁上挂舂牛---耕不得 镜前照面-...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为什么陈小旺和王西安演练的老架一路不一样 -
右郝肾康: 虽然都是同出一门.二人的性格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对目标的认同感也不会一致.陈家沟有些东西不能轻易改变的.毕竟陈小旺他姓“陈”嘛!再说王大师初学时、练得是小架,后改练大架的.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刘官任的太极拳和陈小旺的太极拳谁的更正宗? -
右郝肾康: 刘官任以前没听说过,刚百度下,搜到的都是传说..... 陈式太极初创时和现在不一样,当时是有太极拳5路,炮锤一路.这就是最早的太极拳. 后来在传习过程中,2路到5路练习越来越少,炮锤和一路拳反而精益求精.至陈氏六代已经整合成一路和二路拳.这就是原始的太极拳.后来陈有本教族侄练拳时为了让其早上手,把架式放大,后来演变成陈氏大架太极拳也叫新架,但是这个新架和现在所说的不是一个概念.现在所谓的新架是陈发科公晚年所定拳架.现在老架就是陈式大架太极拳. 陈小旺是陈式嫡系传人,陈发科的孙子,当然是正宗太极拳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为什么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陈正雷)打得老架一路风格很不一样? -
右郝肾康: 每个人对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即使开始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到后来肯定也有很大区别.中国武术是很科学的,讲究因人施教,所以肯定不会一样. 对于初学者,他们的水平都太高了,还是找个相对一般水平的教吧.类似于大学教授不教幼儿园的道理.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为什么同是陈氏太极拳,陈小旺、陈瑜、洪均生各自的拳架会差别这么大? -
右郝肾康: 因为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体悟和心得.很正常,其他拳派也一样类似现象,但是总会在某些细节、韵味上展现出同样流派或师傅的的一些特色特征就是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陈式太极拳小架,有什么妙处,有什么好处 -
右郝肾康: 1、只有坚持练拳,才能提高基本功外国人称中华武术为“功夫”,太极拳也毫不例外的是一种“功夫”.要学好太极拳,就必须练就深厚的武术基本功.常言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也就是指有没有功夫,基本功是否扎实.陈立...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陈小旺和陈正雷打的老架一路是一样的,为什么王西安打的老架一路跟他们不一样呢 -
右郝肾康: 因为陈小旺和陈正雷大的是陈式太极拳,而王西安打的是其它式的太极拳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陈氏太极拳是不是刚出了一套“十九式”的套路? -
右郝肾康: 回答你的那个追问“您能再详细的说下,大小架、新老架各路的区别吗?传统观念里面那套最正宗?健身练哪套最合适.谢谢.”在陈家沟,最初只有一种太极拳,没有大小架新老架之分.只有圈大圈小、功夫深浅之别.后来陈耕耘将此架做...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陈小旺的招式怎么和马虹的招式不一样? -
右郝肾康: 马先生的是照奎公家传的陈式大架低架太极拳,很吃功夫.当年发科公在京授艺时,对外传大架,对内传低架,相传照奎公小时候每天低架拳打二十遍.陈小旺在《拳理阐微》一盘里也捎带的讲了一点,练法和用法不一样,练的时候慢是为了明白劲的运行路线.用的时候就要快了.发科公初进京时,洪均生等人请他演练陈式太极拳,当时发科公一遍拳下来也就五六分钟,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太极拳不是要慢吗?怎么陈家沟来的人打的这么快?如果这一事件不是杜撰而确有其事的话,那么现在马先生的拳最为接近.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陈家沟太极真功夫失传了吗 -
右郝肾康: 要说尽数失传了,只怕太过武断.陈小旺靠化劲立于大力士龙武的推搡之下而不出圈,确实是真材实料的功夫.王西安之子王战军在武林大会上表现出的实战能力也确实不俗.据传上世纪动乱时,王西...

达坂城区15344893303: 陈小旺和陈正雷的老架一路有的动作和身体转动的角度不一样,比如野马分鬃及后边的六封四闭,如何理解这种不同,又该去怎样练习 -
右郝肾康: 这只是个人动作不同,其实原理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动作就会不一样.至于练习,只要自己觉得舒服,你的教练也说对就行了,完全模仿别人的动作是不可取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