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战役的背景

作者&投稿:蓍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累斯顿战役是怎么回事情呀~

德累斯顿战役(Battle of Dresden)
1813年8月14—15(26—27)日,是在第6次反法联盟(Sixth Coalition,
俄国、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瑞典)反对拿破仑法国的战争期间,奥地利元帅施瓦岑贝格统率的波希米亚同盟军(俄、奥、普联军)与拿破仑一世的军队在德累斯顿地域进行的一次战役。

国内背景

1811年,由于英国进行反封锁,法国经济不景气,农民开始厌恶战争,但是拿破仑狂妄的征服野心并没有减退。他兼并了罗马教皇国,软禁了罗马教皇。他不顾帝国大厦的基础在动摇,不顾他的军事顾问和政治顾问的劝说,还是决定发动规模空前的对俄战争。

1811年,法俄矛盾越来越尖锐。首先,拿破仑在法俄争夺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上不向俄国让步;其次,拿破仑极力巩固和扩大从属于他的华沙大公国,作为压抑、牵制俄国的前哨阵地;其三是拿破仑宣布与俄国有亲戚关系的奥尔登堡并入法国的版图:其四是俄国提高法国工业品的进口,破坏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让英国商品流入欧洲。由于这些矛盾的尖锐,法俄两国关系趋于破裂,拿破仑决定发动战争来征服俄国。

1812年5月,拿破仑在德累斯顿设置大本营。6月24日,400,000余大军(其中法军150,000~200,000,其余为仆从国军队)渡过诺曼河,侵入俄国,攻击目标直指莫斯科。拿破仑在有山有水的意大利战场上运用自如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荒凉而广阔无际的俄罗斯平原上无法施展。由于各种因素,部队减员日益严重,到斯摩棱斯克时已减到160,000人。8月斯摩棱斯克(Smolensk)会战,俄军防御失败,焚城而退。法军伤亡10,000人以上,俄军伤亡至少有15,000人,但法军未能捕捉俄军而加以歼灭。

1812年8月29日,俄国任命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 Mikhail I.
Kutusov)(1745~1813)为总司令。俄军退到莫斯科西方70英里的保罗迪诺(Bor odino)
占领防御阵地,等待法军来攻,其兵力有120,000人。

拿破仑集中兵力,只比俄军稍多一点。9月7日开始攻击,法军集中400门炮,以密集火力,打开一条通道,让骑兵从缺口中突破。经过可怕的火力战后,缪拉的重骑兵用闪电式冲锋,横贯战场,终于打破了俄军的阵线。法军步兵在骑兵后面跟进,占领了核心阵地。此战俄军伤亡42,000人,向莫斯科撤退。法军伤亡32,000人,因拿破仑生病,没有追击。法军未能歼灭俄军,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中央指挥,各元帅自行战斗,失去协调的结果。这是法俄战争中的决定性会战,拿破仑通过一次决战取胜的的企图落空,法军士气大挫,俄军则受到鼓舞。

1812年9月14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俄军将城内居民撤退,纵火焚烧。拿破仑的军队大部分在郊区露营,兵力还有95,000人,十分疲乏。拿破仑尽管有过西班牙战争的痛苦经验,面对俄国的焦土政策,仍没有觉悟到自己又碰上一次人民战争-这是不能凭藉幸运的一击而结束的。他在莫斯科废墟上徘徊了6星期之久,3次向亚历山大一世提议媾和,而沙皇却宣称:“我的战役现在刚刚开始。”

气候因素

黄金般的秋日白白地浪费了。由来所传说的“寒冷气候击败拿破仑的大军
”,己深入人心。然史家们根据史料,那一年有长时间温暖气候,为俄国罕见现象,法军败亡真正的原因,是拿破仑迟疑不决,而俄国上下一心。库图佐夫已集中了110,000人,精神充沛。另有南北两支军团,威胁着法军后方数百英里的交通线。11月19日,拿破仑下令退却,仍命军队带著战利品和俘虏的火炮而行。军队刚自莫斯科退出,已开始瓦解,主要原因是官兵不服从命令,兵员日有损失,而寒冷气候及哥萨克骑兵的追击将归途变成了恶梦。靠著内伊元帅的无比勇气,使5万名形容憔悴的官兵到达了斯摩稜斯克。11月26日开始渡别列季纳河(Berezina
R.聂伯河支流)时,许多战斗部队的军官,因自己急于脱险,不肯严格执行命令,使各部有秩序的依次渡河。造成混乱,成千成万官兵被河水溺毙或被踏死。

12月8日,大军已不复存在,生存者只有10,000人,拿破仑将残兵交给缪拉元帅指挥,自已先行赶回巴黎去另召新军。俄军亦已精疲力竭,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因病于4月28日在本?劳去世。1813年1月1日,原归麦唐纳指挥,在里加方面作战的普鲁士军叛变,投奔俄国,麦克唐纳军被迫撤退。缪拉带着残部,会合麦克唐纳,回到波兰西部的波兹南(Poznan)。远征莫斯科之役,法军及其同盟军队损失300,000人以上,俄军亦损失250,000人。

拿破仑回到巴黎,加紧组织新的军团,因为他预料比以前任何一次规模更大的反法联盟将向法国扑来。

反法联盟

12月30日,里加方面指挥着3万普鲁士军队的约克将军突然自行与俄军签订条约,宣告中立。约克的叛变成了普鲁士全面叛变的一个讯号,2月26日,腓德烈.威廉与俄国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普鲁士同时向法国宣战。

nbsp;
1月18日俄军于渡过维斯瓦河,2月进入华沙,3月进入汉堡。此时拿破仑正忙于在4个月之内建立一支新军。“法兰西已经变成一个大工厂。整个法兰西民族都忘却了过去的挫败,纷纷表现出他们的热诚和信心。”就全体而论,新召集的步兵似乎还很不错;和从前一样,炮兵还是极为优秀,但骑兵的数量和素质却不够水准,原因在于老骑兵都在俄国牺牲光了。在法国再也找不到那么多的补充人员,由于缺乏有效的骑兵,使拿破仑在新的战役中从头到尾都感到束手束脚。

nbsp;
到了4月中旬,拿破仑运用其出色的后勤才能,已经基本准备妥当。他所控制的兵力,共为官兵22600
0人,组成两个军团。他自己指挥"梅因"军团,尤金亲王则指挥"易北"军团。

nbsp;
5月1日,拿破仑进入了吕岑,内伊奉命稳固吕岑。联军由于得到了准确的情报,抢先进攻。拿破仑并未料到在5月2日会受到敌人攻击,他立刻赶回吕岑。他的出现对他的部下足以产生魔术般的效力,各部队一致发出了"皇帝万岁"的呼声。激战中,普鲁士的沙恩霍斯特将军负了重伤。夜幕低垂,会战结束。联军决定撤退。法军赢得的胜利不具有决定性,如果再有两小时的白昼,那么毫无疑问就可以成为决定性的胜利,法军并未追击,因为他们的骑兵不是俄军的对手。胜利的成本极高:法军损失了18,000人(包括死伤被俘都在内),联军方面损失了11,500人。

5月8日,拿破仑进入德累斯顿,他把无能的尤金送回意大利,把所有军队重新分为两个独立军团,一个由内伊指挥,一个亲自指挥。
5月19日,拿破仑亲自侦察在包岑的联军阵地,联军为俄军64,000人和普军32,000人据守,名义上的统帅是维特根斯泰因。20日开始的包岑会战是完全有利于拿破仑的。5月21日联军认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于下午4时摆脱会战。如果拿破仑此时进行一个强力的骑兵追击,那么他们很可能迅速瓦解。双方的损失可能都在20,000人左右。和吕岑之战一样,包岑会战又是一次虎头蛇尾的胜利。当敌人开始退却时,拿破仑就准备不顾一切追击。几分钟后,站在他身边的杜罗克元帅突然被一颗炮弹击毙,使皇帝的神经也大为震动,于是他命令吹停火号。

和议

6月1日3个交战国同意休战,以后于6月6日,在布拉斯维茨又同意延期到
7月20日,然后再延到8月16日,以便拟定和平条件。

nbsp;
 6月15日,英国依照条约给俄普两国辅助费2,000,000镑,并宣称如果奥地利参加同盟,也可获得500,000镑。7月7日,瑞典皇储贝尔纳多特(原拿破仑的元帅)也倒向联军方面。7月19日,各国在莱茵巴赫开会,奥地利也参加了。他们共同约定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下,都不冒单独与拿破仑交战的危险。如果在战场上单独与他遭遇,就应立即退却,一直等到联军兵力集中之后再对付他。不久,奥地利向法国提出下述的和平条件:取消华沙大公国和莱茵邦联;依里利亚各省应归还奥地利;普鲁士恢复在1805年的地位。拿破仑拒绝接受,于是普俄两国在8月10日宣布废止休战,两天之后,奥地利也向法国宣战。

8月15日,休战的最后一天,拿破仑已经集中了442,000人的兵力,其中有四万余人为骑兵。他的对手为俄军184,000人,普军162,000人,奥军127,000人,瑞典军39,000人,还有盎格鲁-日尔曼联军9,000人,包括由布古上尉指挥的英国火箭连在内。联军的野战军共分为3个军团:波希米亚军团,由施瓦尔岑堡亲王指挥;西里西亚军团,由布吕歇尔亲王指挥;北面军团,由贝尔纳多特指挥。拿破仑却并不知道敌人有如此强大的兵力。

26日上午9时,拿破仑在疯狂的quot;皇帝万岁"呼声中骑马进入德累斯顿。下午,联军施瓦尔岑堡开始攻城,战役正式开始。



3战役概述编辑

8月初,波希米亚同盟军(约235,000人、火炮672门)从南面穿过克鲁什内山向法军的主要补给基地德累斯顿发起进攻,企图插入正在与布吕歇尔将军的
德累斯顿战役地图
西里西亚军交战的拿破仑一世主力的后方。8月14日,同盟军前卫部队(70,000人)迫使德累斯顿守军——圣西尔将军指挥的法国1个军(40,000人)后撤。拿破仑留下麦克唐纳元帅的军队(80,000人)与布吕歇尔作战,亲率主力(125,000人)向德累斯顿进发,驰援圣西尔将军的1个军。8月14日下午,同盟军(200,000人)成5路纵队展开进攻,对德累斯顿实施向心突击。但是,日终前拿破仑主力已经赶到,阻止了同盟军的进攻。同盟军在兵力上虽占相当优势,却转入防御。8月15日,拿破仑对同盟军力量薄弱的左翼实施突击,将其击溃。面对这种危局,俄普联军司令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曾向施瓦岑贝格提出对法军左翼实施反突击的建议,但未被采纳。施瓦岑贝格过高估计法军战绩,下令撤退。退却是在敌军跟踪追击之下进行的。同盟军损失约20,000人。奥斯捷尔曼—托尔斯泰将军率领的俄军(15,000人)担任后卫,掩护后撤军队。俄军在波希米亚同盟军主力到达前,于8月17—18(29—30)两日在库尔姆交战中击退旺达姆将军指挥的法国1个军实施的最初几次攻击。



4战役评价编辑

此战,施瓦岑贝格虽然占有数量优势,拥有强大的预备队,但他优柔寡断,不善于识破敌人行动意图,使拿破仑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取得了胜利。这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后一次大兵团作战的胜利,但是已经无法挽回法兰西帝国江河日下的命运。

8月初,波希米亚同盟军(约235,000人、火炮672门)从南面穿过克鲁什内山向法军的主要补给基地德累斯顿发起进攻,企图插入正在与布吕歇尔将军的西里西亚军交战的拿破仑一世主力的后方。8月14日,同盟军前卫部队(70,000人)迫使德累斯顿守军——圣西尔将军指挥的法国1个军(40,000人)后撤。拿破仑留下麦克唐纳元帅的军队(80,000人)与布吕歇尔作战,亲率主力(125,000人)向德累斯顿进发,驰援圣西尔将军的1个军。8月14日下午,同盟军(200,000人)成5路纵队展开进攻,对德累斯顿实施向心突击。但是,日终前拿破仑主力已经赶到,阻止了同盟军的进攻。同盟军在兵力上虽占相当优势,却转入防御。8月15日,拿破仑对同盟军力量薄弱的左翼实施突击,将其击溃。面对这种危局,俄普联军司令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曾向施瓦岑贝格提出对法军左翼实施反突击的建议,但未被采纳。施瓦岑贝格过高估计法军战绩,下令撤退。退却是在敌军跟踪追击之下进行的。同盟军损失约20,000人。奥斯捷尔曼—托尔斯泰将军率领的俄军(15,000人)担任后卫,掩护后撤军队。俄军在波希米亚同盟军主力到达前,于8月17—18(29—30)两日在库尔姆交战中击退旺达姆将军指挥的法国1个军实施的最初几次攻击。

1811年,由于英国进行反封锁,法国经济不景气,农民开始厌恶战争,但是拿破仑狂妄的征服野心并没有减退。他兼并了罗马教皇国,软禁了罗马教皇。他不顾帝国大厦的基础在动摇,不顾他的军事顾问和政治顾问的劝说,还是决定发动规模空前的对俄战争。
1811年,法俄矛盾越来越尖锐。首先,拿破仑在法俄争夺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上不向俄国让步;其次,拿破仑极力巩固和扩大从属于他的华沙大公国,作为压抑、牵制俄国的前哨阵地;其三是拿破仑宣布与俄国有亲戚关系的奥尔登堡并入法国的版图:其四是俄国提高法国工业品的进口,破坏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让英国商品流入欧洲。由于这些矛盾的尖锐,法俄两国关系趋于破裂,拿破仑决定发动战争来征服俄国。
1812年5月,拿破仑在德累斯顿设置大本营。6月24日,400,000余大军(其中法军150,000~200,000,其余为仆从国军队)渡过诺曼河,侵入俄国,攻击目标直指莫斯科。拿破仑在有山有水的意大利战场上运用自如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荒凉而广阔无际的俄罗斯平原上无法施展。由于各种因素,部队减员日益严重,到斯摩棱斯克时已减到160,000人。8月斯摩棱斯克(Smolensk)会战,俄军防御失败,焚城而退。法军伤亡10,000人以上,俄军伤亡至少有15,000人,但法军未能捕捉俄军而加以歼灭。
1812年8月29日,俄国任命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 Mikhail I. Kutusov)(1745~1813)为总司令。俄军退到莫斯科西方70英里的保罗迪诺(Bor odino) 占领防御阵地,等待法军来攻,其兵力有120,000人。
拿破仑集中兵力,只比俄军稍多一点。9月7日开始攻击,法军集中400门炮,以密集火力,打开一条通道,让骑兵从缺口中突破。经过可怕的火力战后,缪拉的重骑兵用闪电式冲锋,横贯战场,终于打破了俄军的阵线。法军步兵在骑兵后面跟进,占领了核心阵地。此战俄军伤亡42,000人,向莫斯科撤退。法军伤亡32,000人,因拿破仑生病,没有追击。法军未能歼灭俄军,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中央指挥,各元帅自行战斗,失去协调的结果。这是法俄战争中的决定性会战,拿破仑通过一次决战取胜的的企图落空,法军士气大挫,俄军则受到鼓舞。
1812年9月14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俄军将城内居民撤退,纵火焚烧。拿破仑的军队大部分在郊区露营,兵力还有95,000人,十分疲乏。拿破仑尽管有过西班牙战争的痛苦经验,面对俄国的焦土政策,仍没有觉悟到自己又碰上一次人民战争-这是不能凭藉幸运的一击而结束的。他在莫斯科废墟上徘徊了6星期之久,3次向亚历山大一世提议媾和,而沙皇却宣称:“我的战役现在刚刚开始。” 黄金般的秋日白白地浪费了。由来所传说的“寒冷气候击败拿破仑的大军 ”,己深入人心。然史家们根据史料,那一年有长时间温暖气候,为俄国罕见现象,法军败亡真正的原因,是拿破仑迟疑不决,而俄国上下一心。库图佐夫已集中了110,000人,精神充沛。另有南北两支军团,威胁着法军后方数百英里的交通线。11月19日,拿破仑下令退却,仍命军队带著战利品和俘虏的火炮而行。军队刚自莫斯科退出,已开始瓦解,主要原因是官兵不服从命令,兵员日有损失,而寒冷气候及哥萨克骑兵的追击将归途变成了恶梦。靠著内伊元帅的无比勇气,使5万名形容憔悴的官兵到达了斯摩稜斯克。11月26日开始渡别列季纳河(Berezina R.聂伯河支流)时,许多战斗部队的军官,因自己急于脱险,不肯严格执行命令,使各部有秩序的依次渡河。造成混乱,成千成万官兵被河水溺毙或被踏死。
12月8日,大军已不复存在,生存者只有10,000人,拿破仑将残兵交给缪拉元帅指挥,自已先行赶回巴黎去另召新军。俄军亦已精疲力竭,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因病于4月28日在本?劳去世。1813年1月1日,原归麦唐纳指挥,在里加方面作战的普鲁士军叛变,投奔俄国,麦克唐纳军被迫撤退。缪拉带着残部,会合麦克唐纳,回到波兰西部的波兹南(Poznan)。远征莫斯科之役,法军及其同盟军队损失300,000人以上,俄军亦损失250,000人。
拿破仑回到巴黎,加紧组织新的军团,因为他预料比以前任何一次规模更大的反法联盟将向法国扑来。 12月30日,里加方面指挥着3万普鲁士军队的约克将军突然自行与俄军签订条约,宣告中立。约克的叛变成了普鲁士全面叛变的一个讯号,2月26日,腓德烈.威廉与俄国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普鲁士同时向法国宣战。
nbsp; 1月18日俄军于渡过维斯瓦河,2月进入华沙,3月进入汉堡。此时拿破仑正忙于在4个月之内建立一支新军。“法兰西已经变成一个大工厂。整个法兰西民族都忘却了过去的挫败,纷纷表现出他们的热诚和信心。”就全体而论,新召集的步兵似乎还很不错;和从前一样,炮兵还是极为优秀,但骑兵的数量和素质却不够水准,原因在于老骑兵都在俄国牺牲光了。在法国再也找不到那么多的补充人员,由于缺乏有效的骑兵,使拿破仑在新的战役中从头到尾都感到束手束脚。
nbsp; 到了4月中旬,拿破仑运用其出色的后勤才能,已经基本准备妥当。他所控制的兵力,共为官兵22600 0人,组成两个军团。他自己指挥梅因军团,尤金亲王则指挥易北军团。
nbsp; 5月1日,拿破仑进入了吕岑,内伊奉命稳固吕岑。联军由于得到了准确的情报,抢先进攻。拿破仑并未料到在5月2日会受到敌人攻击,他立刻赶回吕岑。他的出现对他的部下足以产生魔术般的效力,各部队一致发出了皇帝万岁的呼声。激战中,普鲁士的沙恩霍斯特将军负了重伤。夜幕低垂,会战结束。联军决定撤退。法军赢得的胜利不具有决定性,如果再有两小时的白昼,那么毫无疑问就可以成为决定性的胜利,法军并未追击,因为他们的骑兵不是俄军的对手。胜利的成本极高:法军损失了18,000人(包括死伤被俘都在内),联军方面损失了11,500人。
5月8日,拿破仑进入德累斯顿,他把无能的尤金送回意大利,把所有军队重新分为两个独立军团,一个由内伊指挥,一个亲自指挥。 5月19日,拿破仑亲自侦察在包岑的联军阵地,联军为俄军64,000人和普军32,000人据守,名义上的统帅是维特根斯泰因。20日开始的包岑会战是完全有利于拿破仑的。5月21日联军认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于下午4时摆脱会战。如果拿破仑此时进行一个强力的骑兵追击,那么他们很可能迅速瓦解。双方的损失可能都在20,000人左右。和吕岑之战一样,包岑会战又是一次虎头蛇尾的胜利。当敌人开始退却时,拿破仑就准备不顾一切追击。几分钟后,站在他身边的杜罗克元帅突然被一颗炮弹击毙,使皇帝的神经也大为震动,于是他命令吹停火号。 6月1日3个交战国同意休战,以后于6月6日,在布拉斯维茨又同意延期到 7月20日,然后再延到8月16日,以便拟定和平条件。
nbsp;  6月15日,英国依照条约给俄普两国辅助费2,000,000镑,并宣称如果奥地利参加同盟,也可获得500,000镑。7月7日,瑞典皇储贝尔纳多特(原拿破仑的元帅)也倒向联军方面。7月19日,各国在莱茵巴赫开会,奥地利也参加了。他们共同约定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下,都不冒单独与拿破仑交战的危险。如果在战场上单独与他遭遇,就应立即退却,一直等到联军兵力集中之后再对付他。不久,奥地利向法国提出下述的和平条件:取消华沙大公国和莱茵邦联;依里利亚各省应归还奥地利;普鲁士恢复在1805年的地位。拿破仑拒绝接受,于是普俄两国在8月10日宣布废止休战,两天之后,奥地利也向法国宣战。
8月15日,休战的最后一天,拿破仑已经集中了442,000人的兵力,其中有四万余人为骑兵。他的对手为俄军184,000人,普军162,000人,奥军127,000人,瑞典军39,000人,还有盎格鲁-日尔曼联军9,000人,包括由布古上尉指挥的英国火箭连在内。联军的野战军共分为3个军团:波希米亚军团,由施瓦尔岑堡亲王指挥;西里西亚军团,由布吕歇尔亲王指挥;北面军团,由贝尔纳多特指挥。拿破仑却并不知道敌人有如此强大的兵力。
26日上午9时,拿破仑在疯狂的“皇帝万岁呼声中骑马进入德累斯顿。下午,联军施瓦尔岑堡开始攻城,战役正式开始。




德累斯顿战役评价拿破仑传奇一生的绝唱
德累斯顿战役背景 德累斯顿战役是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德国的累斯顿地域进行的大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决定了法国的命运。那么德累斯顿战役背景是什么呢?战役的爆发主要就是矛盾的激化。1811年,法国和俄国的矛盾越来越深。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法国和俄国共同争夺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拿破仑丝毫不向俄国让步。...

德累斯顿战役评价:拿破仑传奇一生的最后绝唱
德累斯顿战役背景 德累斯顿战役是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德国的累斯顿地域进行的大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决定了法国的命运。那么德累斯顿战役背景是什么呢?德累斯顿战役的浮雕 战役的爆发主要就是矛盾的激化。1811年,法国和俄国的矛盾越来越深。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法国和俄国共同争夺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拿破仑...

德累斯顿战役评价:拿破仑传奇一生的绝唱
德累斯顿战役背景 德累斯顿战役是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德国的累斯顿地域进行的大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决定了法国的命运。那么德累斯顿战役背景是什么呢?德累斯顿战役的浮雕 战役的爆发主要就是矛盾的激化。1811年,法国和俄国的矛盾越来越深。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法国和俄国共同争夺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拿破仑...

德累斯顿战役评价
德累斯顿战役背景:德累斯顿战役是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德国的累斯顿地域进行的大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决定了法国的命运。那么德累斯顿战役背景是什么呢?战役的爆发主要就是矛盾的激化。1811年,法国和俄国的矛盾越来越深。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法国和俄国共同争夺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拿破仑丝毫不向俄国让步。...

德累斯顿战役的过程及结局
德累斯顿战役背景 德累斯顿战役是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德国的累斯顿地域进行的大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决定了法国的命运。那么德累斯顿战役背景是什么呢? 战役的爆发主要就是矛盾的激化。1811年,法国和俄国的矛盾越来越深。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法国和俄国共同争夺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拿破仑丝毫不向俄国让步。引起了俄国的...

港南区15270967434: 德累斯顿战役 - 搜狗百科
全胜生乳: Seven Years' War1756~1763年,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 俄国同盟为争... 9月,奥军占领德累斯顿,并于11月迫使1. 2万普军在马克森投降.从此,普军元气...

港南区15270967434: 第六、七次反法联盟是如何坎坷取得胜利的?
全胜生乳: 1812年,拿破仑一世率51万大军远征俄国,在6月24日渡过涅曼河.9月15日,法军... 8月27日在德累斯顿发生大战, 拿破仑一世获胜.10月双方在莱比锡会战,拿破仑军...

港南区15270967434: 1915年3月13日世界历史有什么大事发生?
全胜生乳: 1915年3月13日,“德累斯顿”号在智利领海被英国巡洋舰“格拉斯哥”号和“肯特”号发现,短暂交火后重创自沉.加上此前“埃姆登”号已于1914年11月9日被澳大利亚轻巡洋舰“悉尼”号攻击而不得不弃舰.施佩伯爵分舰队至此全军覆没.这样,除了在亚德的公海舰队和基尔的波罗的海舰队之外,协约国实际上已经排除德国的水上力量在公海上的威胁,确保了自己的海上交通线不受干扰.

港南区15270967434: 二战中除了纳粹德集中营、南京大屠杀、广岛核爆,还有那些较大的群体?
全胜生乳: 盟军(美英两国)对德国的大轰炸,尤其是对德累斯顿的轰炸.60万人口的城市25万人死于这场轰炸,还摧毁了14000栋民宅、72所学校、22家医院、19座教堂、5个影剧...

港南区15270967434: 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关于苏州天马医药集团的基本详情介绍)
全胜生乳: 1、苏州天马医药集团现拥有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天禾化学品(苏州)有限公司、思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科天马肽工程中心等5家子公司.2、集科、工、贸于一体.

港南区15270967434: K里不是有7个王吗?分别是那几个那?
全胜生乳: K里有7个王.分别为:1、第一王权者·白银之王:阿道夫·K·威兹曼/伊佐那社,... 故事以架空世界的日本为背景,讲述了七个“王”之间的争执与异能者的战斗传奇....

港南区15270967434: 豪爵ⅤH125和喜鲨125那款省油
全胜生乳: 喜鲨125省油.豪爵ⅤH125综合油耗2.3,喜鲨125综合油耗2.1.喜鲨125在动力部分系统,搭载一款单缸风冷引擎,排量为125cc,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6kw,折合马力9.0匹,最大扭矩为9.87N.m.配电喷系统,皮带传动,变速器采用CVT无级变速箱,符合国四标准.

港南区15270967434: 谁能告诉我有关美军的凝固汽油弹的历史 还有威力
全胜生乳: 其产生的准确时间目前查询不到. 历史么 1、二战时,1945年3月9日,鉴于日军在... 3、二战期间,1945年2月13日盟军对德国的德累斯顿轰炸也使用了此武器. 在一次大...

港南区15270967434: 谁帮忙搜集沙漠之狐 - 隆美尔在北非经典战绩?提供下、隆美尔从军生平
全胜生乳: 沙漠之狐”隆美尔-------------------------------------------------------------------------------- 1941年2... 隆美尔同许多军事家一样,对军事的酷爱和对战争的钟情,远远超过对小家庭生活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