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如何炼就大汉帝国

作者&投稿:唱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是如何建立起强大的大汉帝国的~

汉武帝是十六岁登基的,上天也给了他足够长的寿命和时间:享年七十,在位五十四年。这两项纪录不但超过了他的所有前辈,而且很久以后才被打破。
这可真是天之骄子。
武帝也不负天恩。在他治下,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达到鼎盛。疆域和势力范围,东临韩国,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称超级大帝国(见下页图)。
文化方面同样灿烂辉煌。哲学家董仲舒,文学家司马相如,音乐家李延年,探险家张骞,农学家赵过,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便都出在这个时代。

网络配图
当然还有司马迁。尽管汉武帝非常对不起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也并不喜欢他的《史记》。
然而司马迁却如实地记录了元封元年(前110年)的封禅大典。那是十八万骑兵,上千里旗帜,一万八千里行程的大制作,也是汉武帝功成名就的象征。[i]
这一年,刘彻四十七岁。
实际上汉武的帝业基础,十年前就已奠定。元狩四年(前119年),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卫青和霍去病兵至漠北,并以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身份出任大司马。
从此,漠南无匈奴,帝国有内朝。
这时,汉武帝登基才二十一年,实际执政十六年(前六年有太皇太后听政),年龄三十七岁。开创并成就自己的帝国大业,他其实只用了半辈子。
此后的故事并无悬念:四十六岁灭南越和西南夷,四十七岁实行平准法和均输法,四十八岁降滇王,四十九岁降朝鲜,五十一岁分天下为十三州部。
汉武的步伐,何其坚定!
步伐坚定,是因为目标明确,那就是天下一统,中央集权,皇权至上。这是秦始皇未竟之事业。
因此,汉武帝登基之后就频频出手:二十一岁置五经博士,二十三岁推行察举,二十四岁始征匈奴,三十岁用推恩法削弱王国势力,三十三岁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卫青为大将军,并为博士设弟子。

网络配图
这一系列动作都在他三十五岁以前完成,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尊儒,则秦政变为汉政;推恩,则分权变为集权;举贤,则贵族变为官僚;讨伐匈奴,则夷狄变为华夏。夷夏之分,王霸之术,古今之变,尽在其中。
中华大帝国巍然屹立,汉武的事业风生水起。
不能说武帝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有了理论和制度的自觉。但他有政治天赋和帝王直觉,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巩固政权,尤其是巩固皇权。只要能实现这一目的,他是不在意使用各种手段的。
所以,他建太学,兴儒术,开言路,荐人才,却又留心俗务,重用酷吏,奖励军功。他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是不拘一格的,因为他并不独尊儒术,只独尊自己。
那么,汉武帝的手段又是什么?
对外开边,对内收权,一手抓官,一手抓钱。
代表着这一整套治术的,是卫青、公孙弘、张汤和桑弘羊。卫青是军人也是外戚,公孙弘是文吏也是儒生,张汤懂法,桑弘羊会理财,汉武帝得心应手。
是啊,有钱就能做事,有兵就能护家,懂法就能治国,通儒就能安定人心,粉饰太平。结果,汉的版图比秦多了一倍,统治反倒更加牢固。
秦亡而汉兴,原因就在这里。
汉武的帝国,也就是这样炼成的。

网络配图
支撑帝国大厦的则是三根支柱: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伦理治国。前两根支柱是秦也有的,后一根却是汉武帝所立。但,正是由于这一改革,秦政和秦制才变成了汉政和汉制,帝国制度也才立于不败之地。[ii]
那么,什么叫“伦理治国”?
其实就是周人主张的德治和礼治,因此也可以说是周政和周制。周政和秦政,周制和秦制,是对立的。周是邦国制(封建制),秦是帝国制(郡县制);周政讲王道,秦政讲霸道。所以,秦也不要德治和礼治。
秦政是刑治和律治,号称法治。
汉武帝却在延续秦制的同时,也继承了周政,即制由秦帝,政借两周。因为德治和礼治的统治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军国主义和严刑峻法只能维持表面的太平,统一的思想和价值体系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要实行德治和礼治,就只能靠儒家。因此,尽管武帝本人并不尊儒,宣帝更明确主张王霸杂用,但独尊儒术却仍是汉武以后的基本国策。
这个国策也为后世王朝所采纳。即便不尊儒,儒家主张的宗法制和礼乐制也照样实行。这样看,所谓“百代皆行秦政治”,其实是该叫“百代皆行汉政治”的。
那么,汉政治的核心又是什么?

网络配图
皇权政治加官僚政治。表面上看,这与秦政无异。然而秦是吏治天下,汉则是官治与吏治并存,而且逐渐由吏治走向官治。这当然要拜独尊儒术所赐。事实上,当官员们越来越儒化时,官僚政治就牢不可破了。
与此同时,儒学也在官化。官方思想其实是不要思想的,官化的儒学也只要教化和灌输,顶多再加对先王圣教的心得和注解。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没有批判,没有争鸣,那才真是毁人不倦。
永为神州种祸胎,当作如是解。
把儒学变成官学,也该由汉武帝来负责。尽管在当时,儒学并没有那么重的官气,反倒是一股清新气息。
靠着汉政治,周文明的血脉延续了下来。在楚文明的基础上将周、秦文明融为一体,就是汉文明。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世界性文明,其深远影响难以估量,而能够与之媲美的则只有罗马。


还不是靠汉文帝、汉景帝打下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超过汉武帝的皇帝仅有三位,分别是清朝康熙皇帝(61年)、清朝乾隆皇帝(60年)、辽朝辽道宗耶律洪基(56年)。

武帝也不负天恩。在他治下,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达到鼎盛。疆域和势力范围,东邻韩国,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称超级大帝国。

◎ 西汉疆域图 图据《秦汉史》

◎ 西汉人口增长示意表 表据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

文化方面同样灿烂辉煌。哲学家董仲舒,文学家司马相如,音乐家李延年,探险家张骞,农学家赵过,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便都出在这个时代。

当然还有司马迁。尽管汉武帝非常对不起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也并不喜欢他的《史记》。然而司马迁却如实地记录了元封元年(前110)的封禅大典。那是十八万骑兵,上千里旗帜,一万八千里行程的大制作,也是汉武帝功成名就的象征。

◎ 现代实景演绎 汉武帝泰山封禅大典

这一年,刘彻四十七岁。

而实际上,汉武的帝业基础,在此十年前就已奠定。

2000年前的国企

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东郭咸阳、孔仅和桑弘羊。东郭咸阳是盐商,孔仅是铁商,桑弘羊则是商人的儿子。用他们三人搞经济改革,堪称“以商治商”。

西汉的商业是繁荣的,产业也全面。司马迁开 出的富豪榜中,涉及的行业就有冶金、盐业、物流、粮食、畜牧、高利贷、博彩、零售、化妆品、饮料、小五金、肉制品等等,不一而足。

利润最高的,是 铸钱、 炼铁、 煮盐。

◎ 汉武帝经济改革时

官方或民间用于铸钱、炼铁、煮盐的器具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将铸钱、炼铁、煮盐三个产业国营化。其中,铸钱和炼铁完全由政府垄断。民间有胆敢私自铸钱的,死罪;有胆敢私自炼铁的,重刑。盐业则开放一半。煮盐由民间,卖盐由官方。生产成本由民众负担,生产工具由官府提供,产品也由官府收购专卖,算是公私合营加统购统销。二十一年后,酒类也归官方专酿专卖。

通过重点产业收归国营,汉武帝的中央财政得以巩固。真正的国有企业,从此开始。

征服匈奴

在军事上,汉武帝瞄准了帝国的老对手——匈奴。

◎ 匈奴是聚居中国北方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以骑兵强悍、凶猛善战著称。在西汉前期发展兴盛,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构成强大威胁。

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刘彻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以骑兵五万为先锋,步兵数十万为后盾,大规模出征匈奴。

此战,卫青兵团出塞一千多里,至窴颜山(窴读如田,今蒙古国都兰哈拉山);霍去病兵团出塞二千多里,封狼居胥(今蒙古国肯特山),把大汉的旗帜高高插在了匈奴的腹地,结束了六十多年以来汉帝国与匈奴虚与委蛇的和亲政策。汉武帝不再把公主、丝绸和钱粮送往匈奴,而是卫青、霍去病的集团军。

从此,漠南无匈奴,帝国有内朝。

这时,汉武帝登基才二十一年,实际执政十六年(前六年有太皇太后听政),年龄三十七岁。开创并成就自己的帝国大业,他其实只用了“半”辈子。

汉武帝此后的故事便没有了悬念:

四十六岁灭南越和西南夷

四十七岁实行平准法和均输法

四十八岁降滇王

四十九岁降朝鲜

五十一岁分天下为十三州部

◎ 帝国疆域被汉武帝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分别是: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司隶部。

汉武的步伐,何其坚定!

用人与治术

不能说武帝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有了理论和制度的自觉。但他有政治天赋和帝王直觉,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 巩固政权,尤其是 巩固皇权。只要能实现这一目的,他是不在意使用各种手段的。

所以,他建太学,兴儒术,开言路,荐人才,却又留心俗务,重用酷吏,奖励军功。他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是不拘一格的,因为 他并不独尊儒术,只独尊自己。

那么,汉武帝的手段又是什么?

对外开边,对内收权,一手抓官,一手抓钱。

代表着这一整套治术的,是卫青、公孙弘、张汤和桑弘羊。卫青是军人也是外戚,公孙弘是文吏也是儒生,张汤懂法,桑弘羊会理财,汉武帝得心应手。

◎ 汉武帝的用人与治术

是啊, 有钱就能做事,有兵就能护家,懂法就能治国,通儒就能安定人心。结果,汉的版图面积比秦大了一倍,统治反倒更加牢固。

秦亡而汉兴,原因就在这里。

汉武的帝国,也就是这样炼成的。

变秦制为汉制

支撑帝国大厦的则是三根支柱: 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伦理治国。前两根支柱是秦也有的,后一根却是汉武帝所立。但,正是由于这一改革,秦政和秦制才变成了汉政和汉制,帝国制度也才立于不败之地。

中央集权

官员代理:三公九卿制

那么,什么叫“ 伦理治国”?

其实就是周人主张的德治和礼治,因此也可以说是周政和周制。周政和秦政,周制和秦制,是对立的。周是邦国制(封建制),秦是帝国制(郡县制);周政讲王道,秦政讲霸道。所以,秦也不要德治和礼治。秦政是刑治和律治,号称法治。

汉武帝却在延续秦制的同时,也继承了周政,即制由秦帝,政借两周。因为德治和礼治的统治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军国主义和严刑峻法只能维持表面的太平,统一的思想和价值体系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要实行德治和礼治,就只能靠儒家。因此,尽管武帝本人并不尊儒,宣帝更明确主张王霸杂用,但 独尊儒术却仍是汉武以后的基本国策。

◎ 汉武帝策问董仲舒古今治乱之道

这个国策也为后世王朝所采纳。即便不尊儒,儒家主张的宗法制和礼乐制也照样实行。这样看,所谓“百代皆行秦政治”,其实是该叫“百代皆行汉政治”的。

那么,汉政治的核心又是什么?

皇权政治加官僚政治。表面上看,这与秦政无异。然而秦是吏治天下,汉则是官治与吏治并,而且逐渐由吏治走向官治。这当然要拜独尊儒术所赐。事实上,当官员们越来越儒化时,官僚政治就牢不可破了。

与此同时,儒学也在官化。官方思想其实是不要思想的,官化的儒学也只要教化和灌输,顶多再加对先王圣教的心得和注解。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没有批判,没有争鸣,那才真是“毁人不倦”。

永为神州种祸胎,当作如是解。

靠着汉政治,周文明的血脉延续了下来。在楚文明的基础上将周秦文明融为一体,就是汉文明。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 世界性文明,其深远影响难以估量,而能够与之媲美的则只有罗马。

◎ 汉武帝时代欧亚大陆形势(前141—前87)

罗马,与大汉会有关系吗?我们来继续看:

世界性文明:两汉两罗马

两汉两罗马

公元前后的五六十年,对于中国和世界恐怕都是颇为重要的。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公元25年,刘秀开始了新王朝。

从此,大汉变成了两个: 西汉,东汉。罗马也是两个: 共和国,帝国。

两汉两罗马,即此之谓。

此后,而且相差不到一百年,中国和罗马都陷入分裂状态。罗马变成东西两个帝国,中国则是南朝和北朝。南北朝之后的中国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不归之路。

如此镜像,令人着迷。

崛起

罗马——“世界的征服者”

罗马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时,起初是一点都不显眼的。公元前753年罗马开始建城那会儿,埃及人早就盖起了金字塔,波斯人早就发明了拜火教,印度的《吠陀本集》早已完成,中国则进入了东周。就连希腊,也已经举办了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时的罗马,算什么呢?

蕞尔小邦。

罗马的弱小,甚至让他们躲过了许多劫难,因为没人把 他们放在眼里。然而很快,他们就让世界刮目相看。勃然雄起的罗马,扫平了意大利,占领了西班牙,征服了阿拉伯,把诸多文明古国尽收囊中。马其顿、叙利亚、希腊、埃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迦太基甚至还被改名为阿非利加。

◎ 古罗马鼎盛时期疆域图

由此,罗马得到了一个雅号——“ 世界的征服者”。

不过,尽管罗马人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但如果 仅此而已,他们也顶多只是英勇善战的骑兵,开疆辟土的汉子,甚至杀人如麻的武夫。然而罗马对世界的贡献,却不在武化,而在文化。至少在西方人那里,罗马绝不仅仅只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罗马跟中国确实很像,比如多神崇拜,信仰自由,甚至没有信仰。中国的皇天上帝虽然掌握了天命和革命的终审权,平时却并不直接插手人间事务。罗马的诸神更是保护者而非裁判员。人的是非,神是不管的。

◎ 罗马人民画像 据[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也就是说,中华和罗马都是“ 人本”而非“ 神本”。唯其如此,他们才会一个发明了礼治,一个发明了法治。法治也好,礼治也罢,都是“人的自治”,没有上帝同行。

所以,罗马人跟中国人一样,家族观念强,重视亲情伦理,相信君子协定,认为无信义即无人伦。或者说,他们其实也有类似于“五常”的观念。

中国与罗马,确实具有可比性。

不过,我决定写《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却并非仅仅因为有相似和巧合,更因为只有汉代的中国人和古代的罗马人,才第一次创造了 世界性文明。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亮点。

◎ 汉武帝时的欧亚大陆,分列东西方的汉与罗马交相辉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司马炽详细资料大全
晋怀帝司马炽(284-313年),字丰度,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王朝第三位皇帝(307~311年在位),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王媛姬。天姿清劭,少著英猷。初为散骑常侍,封为豫章王。晋惠帝在位,拜镇北大将军,册为皇太弟。永嘉元年(306年),即位为帝,太傅...

为什么汉朝皇帝叫文帝、武帝,唐朝叫太宗、玄宗,清朝叫康熙、乾隆呢...
(汉文帝刘恒)庙号 是皇帝于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如太祖、太宗等,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汉代以前,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只有功绩比较大的帝王才有,如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几位皇帝才有...

汉武帝时期未央宫内著名建筑物“仙人露盘”的历史由来?
、“露盘”、“武帝金盘”、“武帝盘”。【出典】:《史记》卷28《封禅书》1388页:“其后则又作柏梁(台名。相传台高20丈,以香柏为梁,在今陕西西安城中)、铜柱、承露仙人掌(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立铜柱,高20丈,大7围,上有仙人掌举盘承接甘露。以为饮用这种玉露可延年)之属矣。”...

晋武帝司马炎的字是什么,在哪部剧里出现过?
[编辑本段]【武帝时弊端】 倡导奢侈之风 从曹魏明帝时开始,当时的社会逐渐蔓延开一种奢侈腐化的风气。司马炎在奢侈风气中又起了带头作用。司马炎在女婿王济家吃饭时,有一道菜时乳猪,非常好吃,司马炎就问王济是怎么做的。王济偷偷告诉他,乳猪是用人的乳汁喂养大的,做的时候又用人的乳汁烹制,所以很好吃。司马炎听...

怎么评价晋武帝?
统一了全国,为民族统一作出贡献。可是自己的贪污无德,所以也是个庸君。

汉献帝死了,魏国该怎么治丧,曹睿做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完美秀
首先即是对汉室的礼遇。汉献帝逊位之后,魏帝曹丕下诏: 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昨;封公之四子为列侯。 在曹魏政治体系中,山阳公的地位是在诸侯王之上,「 ”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

曹操的资料
然而,还有比这更高的——王沈在《魏书》中干脆将曹操与著名的大军事家孙子和吴起相提并论(详见《武帝纪》及裴松之注)。至于后人,则大多因袭了陈、王 二人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些评价,并不符合实际。曹操的军事才能,虽有其长,但更有其短,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即:长于战术,短于战略;长于任...

历史上曹魏阵营中魏武帝曹操最信任的两个人是谁?
这个是有点牵强了,我父亲曹嵩原是夏侯家族的人,过继了当时汉帝近臣曹腾,严格说我祖上应该是高祖时开国重臣夏侯婴,这个不虚,夏侯两兄弟是我父亲的本家侄子,他们那是有家谱的。相信奸诈狡猾是其无法抹去的代名词之一。不管是在被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还是在各地传统戏剧中,曹操都是以奸雄、逆贼的...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整句话是什么?
直到武帝临死,当时的狐鹿姑单于虽然来信语气强横(“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但前后被汉军勇追猛杀二十多年,疲苦已报。待到汉宣帝时已经没有太大的侵扰。呼韩邪单于继位后,与其兄郅支单于互攻不断,公元前54年,两个单于窝里斗大战,两败俱伤,同时向汉朝乞援,遣子入侍(送...

汉武帝墓穴的规格
西汉刘歆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 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据说,汉武帝身高体胖,其所穿玉衣形体很大,全长1.88米,约有大小玉片2498片,串玉片的金 线就有两斤多。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

宝坻区15374005723: 汉武大帝是如何成功的 - 汉武帝威名天下靠人才 -
杭万惠尔:[答案]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 难怪《汉书》中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诸葛长青:一流的人才,铸就了汉武帝的辉煌.你必须思考如何培养你的人才. 正...

宝坻区15374005723: 汉武帝怎样形成了大一统?
杭万惠尔: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措施和意义各是什么? 答:原因 (1)客观上: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为后期的大一统打下基础) (2)主观上:汗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措施:(1)政治上:削弱诸候国的势力,诸候国越分越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3)文化上:在长安举办大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4)军事上:反击匈奴,巩固了三国的大统一. 意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宝坻区15374005723: 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什么措施? -
杭万惠尔: 政治: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潜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胁;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武...

宝坻区15374005723: 问: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及历史条件
杭万惠尔: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

宝坻区15374005723: 汉武帝是怎样使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 -
杭万惠尔:[答案] 采用与民休息的方法,发展生产,强兵戍边等等.

宝坻区15374005723: 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 -
杭万惠尔: (1)思想上: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②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 (2)政治上: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3)经济上: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4)开发边疆:①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管辖,③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总之,汉武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

宝坻区15374005723: 为了促进和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评价汉武帝? -
杭万惠尔: 措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影响:不断削弱地方诸侯的实力,扩大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评价: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力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暂时防止了地方割据,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

宝坻区15374005723: 汉武帝是怎样实现政治和思想的大一统的?
杭万惠尔: 一、独尊儒术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 中年刘彻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

宝坻区15374005723: 汉武帝是怎样解决大一统的 -
杭万惠尔: 颁布“推恩令”. (2)经济上,在长安兴办太学: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大力推行儒家教育,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统一铸五铢钱. (5)军事上,“罢黜百家:派卫青; (3)思想上. 6)民族关系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卫青等),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1)政治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破格录用人才(如董仲舒,独尊儒术”、霍去病打败匈奴.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把地方 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宝坻区15374005723: 大统一的汉朝 -
杭万惠尔: 一、政治方面:a、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b、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如董仲舒、桑弘羊等,辅佐朝政.c、任用“酷吏”,严厉打击地方豪强. 二、经济方面:a将煮盐铸铁造钱权利收归于国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