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不是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作者&投稿:亓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水调歌头》算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吗?~

苏轼的《水调歌头》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其中的情感是不知道要不要回去当官 表达了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对世上所有人的亲人的美好愿望。
《水调歌头》全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品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
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当然也包括思恋家乡,思恋亲人的感情在里面

这是一首借月抒怀的中秋词。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

苏轼兄弟双双进京应试,同中进士,因宦游奔波,两人相别已达六七年,思念日深。此词在抒发怀念轼辙之情时,糅入了自己的政治感慨,着重展现了出世与入世、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从中透射出终归于热爱人生的旷达情怀。

此词以中秋之月贯穿全篇。上片写对月饮酒,从问月赞月,同往月宫,向往月宫,写到月下起舞,作者的人生态度由出世之想归于入世。下片写对月怀人,从月影移动,月有圆缺,写到月光普照,用理智排遣了别离之情。

在构思方面,这首词明显受到李白咏月诗篇的影响,想象奇逸高妙,意境空灵蕴藉,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苏轼时年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

上阕:月下饮酒——幻想超脱尘世转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对月怀人——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主题: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
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当然也包括思恋家乡,思恋亲人的感情在里面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自己内心的孤寂,悲凉~及对他人的祝愿

好像不是吧


苏什轼的《水调歌头》大概讲了什么?
苏轼的水调歌头讲的是中秋节一个人在举杯邀明月,对月怀人,想自己的弟弟子由,然后从月亮的阴晴圆缺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最终回归到一种豁达开朗的心境。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中秋》6句
苏轼《水调歌头》 原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心情是什么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轼《水调歌头》赏析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

苏轼《水调歌头》的300字的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的全面注解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背景 这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2]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

满江红表达了岳飞怎样的情怀?哪水调歌头和声声慢呢
.《满江红》表达了岳飞报国无门 情怀。《水调歌头·中秋》是苏 轼在担任朝廷要员时创作的词,表达了他身居高位、无人理解的无奈和思念亲人但无法团聚的凄苦悲 凉心境。《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创作的词,当 时 她寡 居独住,终其一生颠沛流离,思念她的丈夫,词中接景物抒发她寂寞愁苦的心境,与亡国...

《水调歌头》是苏轼写给谁的?
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

苏轼写的水调歌头里面的主人公是谁
总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写月,月清美;写景,景宜人;写幻想,充满无穷韵味;写感情,饱含无限深情;想归,又不胜寒,念弟,却不能眠;感事,情重重;睹月,情达观;天上人间,过去今天 ,离愁别绪,自慰祝愿,在形象思维中首出哲理,在感事怀人中蕴藏达观,肥思想感情深深地、形象地寓于写景状物之中,把思想感情让景物特色...

关于节日的诗词
《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白话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水调歌头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

“来岁今朝里”的出处是哪里
“来岁今朝里”出自宋代姚勉的《水调歌头(寿赵倅)》。“来岁今朝里”全诗《水调歌头(寿赵倅)》宋代 姚勉微雪弄新霁,寒月上初弦。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分得天孙云纤,制断麒麟金锁,来自玉皇前。丹井凭泥轼,风月兴无边。诏书来,催人观,占春先。柳边花底,细驺辇路骤鸣鞭。荣侍...

东兴区17319068542: 考试题:苏轼 水调歌头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和对( )的美好祝愿. 谢谢! -
汉命红茴: 豁达、积极、乐观、洒脱、旷达(选2个填就行了) 远方亲人祝愿

东兴区17319068542: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怎样的思想 -
汉命红茴: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

东兴区17319068542: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汉命红茴:[答案] 作者因政治失意以及和其弟苏澈的离别,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却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阔达的胸襟

东兴区17319068542: 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情怀和乐观的情志的诗句是,表达了诗人对千古离 -
汉命红茴:[答案] 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情怀和乐观的情志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诗人对千古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东兴区17319068542: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
汉命红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

东兴区17319068542: 考试题:苏轼 水调歌头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和对( )的美好祝愿. 谢谢!
汉命红茴: 水调歌头 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 )的思想感情和对( 人生)的美好祝愿. 望采纳

东兴区17319068542: 《水调歌头》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
汉命红茴:[答案]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东兴区17319068542: 水调歌头的中心句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汉命红茴: 中心句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全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咏月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名篇.熙宁九年(1076),苏轼知密州已有两年.时苏辙在齐州(今济南)幕府掌书...

东兴区17319068542: 《水调歌头》表达的情感 -
汉命红茴:[答案] 是一首豪放词,诗人面对别离之苦,通过哲理思索,最后消解愁绪,从而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体现出一种豁达豪放的精神境界.

东兴区17319068542: 苏轼在水调歌头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
汉命红茴: 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