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歌是谁编写的

作者&投稿:策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国歌是谁写的?哪个国家的人写的?~

文学家、剧作家"田汉"作词.
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人民的音乐家"聂耳"作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一般来说它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原为抗战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由著名词作家田汉作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年前选出 田汉,字寿昌,笔名陈瑜,1898年农历2月20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春华山下一户贫农的家里。 田汉的少年时代是不幸的。他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两个弟弟靠母亲易克勤纺纱织布为生。因家境贫困,母亲只能勉强供他一人上私塾。但这种生活上的艰辛,对年幼的田汉虽然造成学习上的一些妨碍,但更多的是激励他更加奋发地去学习,去追求。他的老师具有一双慧眼,特别垂青这位英俊少年,1912年推荐田汉考入省城长沙师范学校公费学习。当时,师范学校校长是徐特立。那时,田汉没有钱买书、买蚊帐,曾得到徐老无微不至的爱护和帮助。在这所学校里田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16年,田汉在师范学校毕业。此时,恰逢他的舅父易象被派赴日本任留学生经理员,这就为田汉去日本求学提供了一个机会。1917年,田汉便随同舅父到了日本,先习海军,后改学教育。但他酷爱文学戏剧,那时即有热心做一个剧作家的理想。田汉的舅父易象,字梅臣,早年参加同盟会,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南社爱国诗人,后在长沙为军阀赵恒惕所害,年仅38岁。易象之死,使田汉对封建军阀十分仇恨,青年时代的国难家仇,激励他以后在作品中不断地向封建制度冲击和挑战。在日本学习期间,经宗白华介绍,他结识了当时也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他们情投意合,一见便成知己,书信往来甚多。他们之间真挚、坦率地纵谈文艺、爱情、生活,探索人生真谛,彼此以歌德、席勒相期许,后来,他与郭沫若、宗白华三人的通信公开发表,题名为《三叶集》。1920年,田汉在东京发表了独幕剧《环(王我)琳和蔷薇》。 1922年田汉回国,在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同时在大夏大学和上海大学任教。其间,他还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月刊》,他们自己筹钱印刷,自己校对稿件,自己装订,自办发行。《南国月刊》发表了《获虎之夜》、《咖啡店之一夜》、《午饭之前》等剧。他还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把莎翁的名剧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个译本。《南国月刊》还编发过郭沫若、郁达夫、宗白华等人的文稿。 1925年,田汉创立“南国电影剧社”,拍摄了他编写的第一部电影剧本《到民间去》。两年后,“南国电影剧杜”改组,简称为“南国社”,范围扩大为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大部,定其宗旨为“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 1927年,田汉主持上海艺术大学文科,1928年建立“南国艺术学院”。这期间,拍摄了他编写的第二部电影剧本《断笛余音》,并举办了历时一周的艺术鱼龙会,演出了他创作的《生之意志》、《江村小景》、《画家与其妹妹》、《苏州夜话》、《名优之死》,以及他翻译的日本菊池宽《父归》等剧。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情和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在会上演出了欧阳予情创作的新京剧《潘金莲》。这一活动,轰动了当时的上海,获得很大成功。参加南国社这一活动的师生,还有洪深、徐悲鸿、唐槐秋、黄芝岗、陈白尘、金焰、郑君里、廖沫沙、吴作人、张曙、赵铭彝、顾梦鹤、陈凝秋(塞克)、俞珊、唐叔明等。 田汉的文学道路是曲折的,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真理的追求,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受到马列主义和来自苏联的普罗文学的影响,他的创作思想开始转变,逐渐摆脱唯美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的情调和色彩,坚决地朝着人民大众的革命戏剧运动方向前进。1930年,他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在《南国月刊》上公开发表,对近十年的“南国”戏剧运动作了总结并对自己的创作思想作了自我批判。同年6月,在上海演出了田汉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改编的六幕剧《卡门》。反动军警以所谓“鼓吹阶级斗争,宣传赤化”的罪名下令禁演,“南国杜”也遭到查抄。田汉即于此时带领“南国社”全体成员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他的活动转入地下。 1932年,田汉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央文委委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在文艺的多种领域努力创作,取得了不少成果。话剧方面,他写了《乱钟》、《梅雨》、《1932的月光曲》、《回春之曲》等;电影方面写了《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民族生存》、《黄金时代》等;他还积极组织和推广革命音乐恬动,创作了大量歌词。音乐家聂耳、洗星海、张曙、贺绿汀等,都是他密切的合作者。有些歌曲至今还在流传,如《毕业歌》等。 1934年,田汉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由聂耳作曲并担任导演和主演,在上海演出时获得很好的效果。闭幕后,观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久久不离开剧场。在他编写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中,他创作了主题歌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由聂耳谱曲,很快在国内广为流传。 1935年2月,田汉在上海被捕,后解往南京,因患背疽,经徐悲鸿等保释,出狱就医,软禁南京。他在狱中表现坚定,曾将铜板磨成五角星,并留有诗词以示志不可屈。 在出狱后的一段时间里,田汉组织中国舞台协会,在南京这个国民党心脏地区,演出《回春之曲》、《洪水》、《复活》等进步戏剧,对国民党投降卖国的反动统治,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抨击。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国共再次合作,田汉被解除了在南京的软禁,恢复了自由。这期间,他及时写了多幕剧《芦沟桥》,遭到国民党禁演。同年年底,田汉回到故乡长沙,创办《抗战日报》,并担任主编,副主编是廖沫沙。次年,郭沫若来长沙约他同去武汉,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参加国民政府国防部三厅的文艺宣传工作。他根据党的指示,在武汉组织了十个抗敌演剧队,四个戏曲宣传队。在抗战初期,他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戏曲剧本,如《新儿女英雄传》、《江汉渔歌》等,热情支持剧团演出,与当时戏曲界许多艺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四十年代初,田汉在桂林居住过好几年。这期间,他全力扶植以演剧队成员为骨干的新中国剧社,演出他创作的《秋色赋》、《风雨归舟》等剧,主编《戏剧春秋》月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田汉回到上海,先后写出了话剧《丽人行》,电影《忆江南》、《梨园英烈》等剧本,《丽人行》后来也改编拍摄成电影。 1948年田汉经天津到河北平山西柏坡党中央驻地,准备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那里,他见到了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他从白区来到解放区的自由天地,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他和聂耳合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新中国的代国歌。1949年10月l日,激越雄壮的国歌响彻宏伟的天安门广场。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但他没有官架子,保留着过去那种性格和作风,平易近人,助人为乐。1957年,田汉就是出于对演员的深切关怀,为他们的青春请命,意外地受到批判。道路崎岖,并没有使他沉默,止步不前,而是一面做行政工作,一面坚持戏剧创作,写出了《关汉卿》、《文成公主》,优秀的新编历史剧目《谢瑶环》,蜚声话剧舞台。 田汉堪称文艺界的一位团结模范。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田汉同志在社会上是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无不交往。他关心老艺人,善于团结老艺人,使他们接近党,为党工作,这是他的一个长处。”不论在话剧界、戏剧界、电影界、音乐界,以及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中间,他都善于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经常倾听群众意见,表达广大群众的心声。 1962年,广州创作会议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由于田汉积极贯彻和宣传这一方针,遭到江青、张春桥一伙的忌恨。1963年,田汉去上海参加华东话剧创作会演,会上,张春桥等别有用心地提出“写十三年”的口号,与周总理提出的方针相对抗,并散布田汉是“叛徒”,在政治上给以恶毒的攻击。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林彪、康生以田汉的京剧《谢瑶环》中有“为民请命”、“载舟覆舟”等词句为由,加以“反党反社会主义大毒草”之罪名,在全国报刊上点名批判,进而将三十年代以来党领导的文艺战线统统污蔑为“文艺黑线”。1966年田汉被捕人狱。1968年12月10日,他因长期被残酷迫害含冤死在狱中,终年七十岁。 粉碎“四人帮”后,田汉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1979年4月25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田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一千余人参加悼念。追悼会由廖承志主持,茅盾致悼词。 田汉的名字将永载于中国文学史上。他的戏剧和诗歌,特别是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将永远在人民中传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中国国歌的词曲作者是谁啊?
中国国歌的词曲作者是:田汉和聂耳。田汉是中国民主革命家和文化人,聂耳是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二人共同创作的中国国歌于1949年9月27日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于1982年5月底正式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国歌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情感,曲调简洁明快,具有...

中国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为田汉,曲作者为聂耳。田汉在1935年2月的一个晚上,送梅兰芳出国赴苏联演出后不久,在家中被捕,被捕前他为《风云儿女》写剧本梗概,《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主题歌,就写在梗概原稿最后一页。作曲家聂耳当时听到田汉被捕的消息后,马上来找夏衍,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谁()创作的()。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中国国歌是谁做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 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谁写的
田汉词 聂耳曲

国歌是谁写的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纪念故居 长沙故居 该故居位于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住居始建于1820年,田汉从出生起直至10多岁前往省城求...

我国国歌的曲作者是
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1912年 2月14日(农历辛亥年腊月廿七)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号,中国音乐家。1935年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

国歌作词是谁
发展历史: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1569年,荷兰人民为抵抗西班牙统治者的统治与压迫,高唱《威廉颂》(奥兰治的威廉)冲向敌人,并战胜了西班牙统治者。荷兰人民对这首代表着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十分地热爱。后来,这首歌曲便成了荷兰的国歌。从此以后,许多国家也争相模仿,制定出自己国家的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谁创作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2. 这首歌曲诞生于1935年,正值民族危亡之际,它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最终成为国家的象征。3. 《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高昂激越,铿锵有力,歌词则表达了对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与坚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者是谁
我国的国歌叫做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词,田汉作曲的,很好听的一首歌, 还望采纳,助人为乐不容易,谢谢。

浑源县13759305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谁写的! -
畅胃奥天: 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浑源县13759305996: 我国国歌的作者是谁 -
畅胃奥天: 田汉词,聂耳曲

浑源县13759305996: 中国国歌是谁创造的 -
畅胃奥天: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浑源县13759305996: 中国的国歌是谁写的? -
畅胃奥天: 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53年,是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浑源县13759305996: 我国国歌是谁写的 -
畅胃奥天: 聂耳

浑源县13759305996: 中国国歌是谁写的? -
畅胃奥天: 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歌.

浑源县13759305996: 中国国歌谁编写的? -
畅胃奥天: 田汗做词,聂耳作曲

浑源县13759305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是谁 -
畅胃奥天: 词作者:田汉 曲作者:聂耳

浑源县13759305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谁创作的 -
畅胃奥天: 公考常识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谁写的?小学生也知道

浑源县13759305996: 什么是我国的国歌,是谁作的曲,谁作的词 -
畅胃奥天:[答案] 聂耳谱曲;田汉填词. 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