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论文,谈谈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作者&投稿:表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我写一份“谈谈对中国古建筑的看法和认识”800字~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大体上是工匠之间口传身授,然而匠人社会地位 低下,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每每暗于文字,虽然多有经典作品,可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人微自然言轻,几千年来建筑学方面的专业著作屈指可数。现在我们对于中国古代那些辉煌一时的建筑,除了考古的证据,更多的是从文学作品中来玩味体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既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充满人性关怀的一个凄婉追求,也成为对于一代代建筑工官、工匠默默奉献的最嘹亮的赞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研究中国古建筑,并不能只看建筑,还要看城市。因为建筑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财产分配模式、宗教信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人口结构等都有关系,这些因素要站在城市这样的宏观角度,才能够分析。我们古代的城市规划是非常发达的,城市 规划的基本思想历代都在探讨。根据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赵红军所提出的看法,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前现代城市的基本区别在于,中国的城市是消费性的城市(消费农村剩余产品,有去无回的进贡形式),欧洲的城市大多是生产性的城市(与农村进行产品互换,贸易为主);欧洲的城市大多起源于贸易,而中国的古代城市更多的起源于统治需要;中国的城市中心,被官府和衙门占据,而西方城市更多的是以宗教建筑和商业建筑为中心。我们不带着有色眼镜来看的话,中国古典的城市规划,确实为当时的人民提供了一种心灵上安宁,使用起来心安理得的城市空间。

筑设计界洋风劲吹,建筑追求新、奇、特,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关于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有很多人担忧:我们正在失落着自己的城市文化、建筑文化。而持乐观态度的也大有人在:相信现今人们的喜好和判断力,能坦然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刺激。《建筑意》主编萧默博士在最近的一次讨论中认为:“可怕的是,上至决策层,下至青年学生,包括某些业主、建筑师、青年教师甚至著名教授、著名学者,都有这股洋风的吹捧者和崇拜者。而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则不屑一顾。与此同时,文物建筑还在不断受到破坏,有人说,近20年来文物建筑受到的破坏,已经超过了过去200年。”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不足,正在成为中国建筑设计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建筑文化期待认同建国以后,在现代建筑创作中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曾走过了曲折艰辛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提倡“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60年代提倡“中而新”;70年代提倡“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80年代从“形似与神似”之议到主张“弘扬建筑传统文化理念”;到90年代末,“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和近几年提倡的“本土化”基本成为共识。设计大师张锦秋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五十年来始终存在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建筑文化传统本体,需要重新提高到理论上加以解释,以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自我认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师都将面临的永恒课题。设计大师陈世民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把建筑美观的问题放到文化的层面去理解,就简单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文化要求。 崇洋媚外就是自掘坟墓北京金田建筑设计公司总建筑师黄汇在一次讨论中转达了罗哲文老先生的三个观点:第一,爱我中华,挽救建筑文化危机。建筑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直没有失掉的这种建筑文化,能够保护下来,其优秀的部分能在新创作中继承下来,是爱我中华的一个具体内容。第二,保护和发展的关键在领导。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不排外的,但是吸收不是模仿,吸收更不是代替,所以它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所以,应该公平竞争,如果崇洋媚外,就是自掘坟墓。第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欧陆风不是自然出现的,而是各种宣传煽动起来的。所以社会不要怪年轻人有这样那样不太恰当的看法,关键是要宣传一些正确的东西。” 其他行业发展颇多启迪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但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体现。“住”是建筑师要关注的话题。而汽车等其他行业由最初的单纯引进到主动吸收,最终整个行业共同走上自主研发、重视自主品牌道路的过程对建筑设计行业颇多启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博士说,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但是,民居的形式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文化相契合的。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与一百年前相比,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国家重大项目的设计应该选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这种观点心胸不够开阔。在中国的现阶段,外国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能够在重重阻力之下中标而且被采用,正代表着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如果把只选中国人的方案,作为是否爱国的评判标准,那么我国的建筑设计就连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的阶段都还没有达到。中国建筑师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和造价的不断提高,其作品的艺术层次正在同步提高。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将来也会在外国的重大招标中被选用。 政府业主作用最大据了解,当年西安大雁塔周围的“三唐建筑”是日本人投资的,最初的方案也是由日本建筑师提出。陕西省和西安市领导认为这组建筑足以影响整个古......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77.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716.


求一篇1000字的论文《谈谈对管理学艺术性的认识》不用很深奥,简单点就...
但最关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制度(也叫信息评价制度),二是激励制度(也叫激励约束制度),其他制度本身都必须体现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内容。评价,就是收集一些信息,对人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优劣判断。激励,就是根据工作过程或结果对人进行奖惩,在交易过程中对人进行约束和监督。由此可以看出,评价...

求一份大学生心里论文,1000字以上。
求一份大学生心里论文,1000字以上。 题目1:谈谈影响大学生的因素。题目2:大学生时间管理的一般词题。题目3:谈谈心里健康与人生幸福。题目4:谈谈大学生...列出自己头脑中的不合理观念,并力图消除它们的消极影响对环境的不当认识:对别人的不当认识:对自己的不当认识:策略四 开放自己 寻求支持对大学新生,为了...

一些简单的论语的题目
1.请谈谈你学习《<论语>导读》这门课程的心得与体会。2.试述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3.谈谈《论语》中的君子之道。4.谈谈你对儒家孝道的理解以及孝的现代意义。5.子曰... 1.请谈谈你学习《<论语>导读》这门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2.试述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3.谈谈《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4....

关于论述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的论文
为了不让以后的泪水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所以这篇论文就个人的理解,浅浅地分析了一下我对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和重要意义,指出了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所坚定的理想信念的主要内容,以及为实现这个理想信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如何与让它与显示零距离!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求一篇军事理论的论文,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指导意义,要原创...
我是搞这方面研究的。所以我只能谈谈这个题目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1.首先,古代的军事思想是现代军事思想、战争指导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经历无数次的斗争和战争积累了军事指挥思想的素材和经验。虽然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点,但其统一于军事思想。不论国际还是国内。好比积水成渊,积沙成丘的道理。

...论文 以 维护国家安全 为切入点 结合实例 谈谈对这一概念的理解_百...
能耗、物耗高,这"一低一高使我国发展经济所需的许多重要矿产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据有关部门顶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2%,锰、钢、铅、锌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达到38%、82%、52%和69%。同时,在矿产进口谈判中我方尚未真正掌握话语权,在进口价格年年攀升(...

2020年高考作文是什么?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20-09-29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2020-12-25 2020年中高考作文考什么? 2020-09-25 2020年高考...

你关注的时事或社会热点问题,谈谈你的意见和看法,写一篇小论文...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日前在第二届中美关系研讨会上指出,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胡锦涛主席在与布什总统的会晤中也特别强调,中美关系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意义。诚然,中美关系不仅攸关两国人民的福祉,而且越来越影响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动。这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会谈谈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看法。_百度...
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拥抱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发展机遇。 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问题,同时也宣告了镶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传统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高投资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社会经济冲突...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2000字左右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一个原因。笔者此文主要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些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努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这样或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把握人类前进的方向。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前进的,这种前进,在政治上,表现为以民为本,直至后来的由民...

东川区18676909988: 我要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论文,2000字左右,没有头绪,只要跟中国古代建筑是史关即可,单独分析一个建筑的也行,我不知道从哪开始写起 -
班融注射:[答案] 你可以写中国古代宫殿 庙堂的规划建筑和皇家权利的关系啊.开头带一点古代城市城防规划,然后写皇宫的位置和城防的关系.然后写宫殿,先写布局,比如:1中轴对称是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中心的等级概念.然后写中轴线上的建筑对比...

东川区18676909988: 求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同上同上
班融注射: 中国古代楚国建筑的“天人合一”建筑观 副标题: 作者:叶祥春 文章来源:夏晋 摘要: 漫漫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然而,作为华...

东川区18676909988: 中国古代历朝建筑有什么特点? -
班融注射: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

东川区18676909988: 需要写一篇关于中国古建筑方面的论文 -
班融注射: 如果你要写的是很重要的论文,还是建议你不要偷懒,去图书馆借书或者买些专业的古建筑方面的图书作为资料库.给你推荐你一套书《中国古都五书》,是目前最新最全最权威的古建筑书籍,作者都是清华的教授,很靠谱.另外,现在微博上也有专门介绍古建筑的,像@雪花中国古建筑就很不错,文字、图片都很精确给力.

东川区18676909988: 中国先秦至明清的建筑您好,我要写一篇论文题目:试论述先秦到明
班融注射: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

东川区18676909988: 求一篇论文2000字左右《建筑学是什么》 要写你心中的建筑学是什么样子的,不要那种专业的语言. -
班融注射: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

东川区18676909988: 以故宫为列.谈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
班融注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

东川区18676909988: 求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
班融注射: 00

东川区18676909988: 举例谈谈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理解 -
班融注射:[答案] 传统建筑重群体而不重个体,重横向展开而不是向高处伸展.所以历史规模宏大的建筑其实都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最杰出的代表就是皇家宫殿了,比如紫禁城.当然,单体的建筑也会通过一定方式来突出它的气势,比如故宫的太和殿,...

东川区18676909988: 论述中国的木构架建筑具有延续性的原因(要长一点的答案)
班融注射: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价值 中国建筑和中国文明同样是古老的.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生命最久、散布区域最广的建筑,因为整个中国面积与全欧洲面积几乎差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