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指的是哪儿?求解

作者&投稿:墨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戴望舒《雨巷》指的是哪儿?~

戴望舒《雨巷》指的是杭州的大塔儿巷。
因为 戴望舒1905年出生于杭州大塔儿巷11号。这条中河边幽静悠长的小巷,东出皮市巷南段,西接上华光巷,戴望舒在这条小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不过,大塔儿巷戴宅今已不存。《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据此推断应是大塔儿巷。

扩展资料:
戴望舒是一个现代派诗人,《雨巷》是他早期的代表作,该诗写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发表于1928年。戴望舒出身很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追求进步的理想。大革命失败后,他四顾茫然。
戴望舒这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的青年,在面临社会的重大转折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迷惘的情绪。单从艺术创作角度讲,他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以及当时迷惘困惑的心情,都诉诸诗歌,用非常优美的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当时痛苦无助的心情。

《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
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
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但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
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
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

扩展资料: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
第二任夫人是杨静,然而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诗人的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
1927年,大革命失败,戴望舒、杜衡到松江县施蛰存家避难。这个时期,戴望舒爱上了施蛰存的大妹妹施绛年。
施绛年虽然比他年幼5岁,却因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感情,开朗、活泼、富有个性,不像戴望舒那样既冲动又忧郁内向。
两人性格上的差异造成彼此感情上的不平衡,再加上戴望舒童年一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瘢痕,也使施绛年不悦,这给他们的爱情蒙上了阴影。
1928年,戴望舒以跳楼相逼,施绛年无奈只得接受戴望舒。1931年,两人订婚,施绛年此时实已爱上他人,便以希望戴完成学业以保证以后经济无碍催促他出国读书。
第二年,戴守约前往法国留学。在法国没过多久便传来施绛年移情别恋的消息,戴望舒伤心不已,无心学习。
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证实施绛年已移情别恋,他便当众打了施绛年一记耳光,然后登报解除婚约,结束了这段长达8年的苦恋。

沉浸在失恋伤痛中的戴望舒,当时住在刘呐鸥的江湾公园的公寓,与穆时英一家挨得很近,为了抚慰戴望舒爱情的伤口,穆时英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
小他12岁的穆丽娟的清纯、秀丽一下就迷住了戴望舒,使他很快从感情的困厄中挣脱出来。1936年,两人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穆丽娟是仰慕他的才华与他走到一起的。
两个人本应该有很好的婚后生活。不幸的是,戴望舒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爱一个女人,在家只顾自己读书写字,很少与妻子交流,直把一颗爱着他的心,降到冰点,离开他时,他才后悔。
再次以死相逼,然而这回也没能把妻子逼回来1940年冬,戴望舒无奈离婚协议上签字。戴望舒无奈的再次陷入爱情的悲剧之中。
1942年,戴望舒与同在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但杨静是个充满个性的女孩,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
杨静从小长在香港,娇小美丽,活泼好动,结婚时才16岁,由于彼此性格和年龄的差异,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不久便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琐事吵架。
1948年末,杨静爱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并向戴望舒提出离婚,戴望舒做出了种种努力希望挽回,然而杨静心意已决无法挽回,戴望舒只得一直不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杨静无奈之下与姓蔡的青年相偕出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雨巷

雨巷是指杭州如今的皮市巷。

读《雨巷》有感:

漫步于阡陌田间,岁月悄然转换,沧桑踏进了我的眉心鬓角,只有你,一柄油纸伞,一帘苏青白裙,简简单单,仅此而已,但你的模样已在我的脑海里深深烙印,挥之不去,忘不了你身影,忘不了你容颜。

回眸在江南街角,只为得你嫣然一笑,清迈脚步,徘徊在这寂寥的雨季,望着红尘中漎然流过的身影,忘也不是,记也不是,毫无头绪,问天,天不语。

本抱着你我可以并肩携手在这街头,淡然光阴沫沫,这一切的梦境不得不一次次破碎在残酷的现实中。伤痛,凄然的泪无奈滑下脸颊,在我的指尖悄然落下,孰人问我伤悲,孰人给我安慰;痛楚,期许早已惊醒了心海那一缕千年不灭的旋律。

你模糊的身影,把我推进了苦痛的深渊,或许千年的轮回已不足矣,任岁月几般,你都是我依旧等待的苏青白裙的女子。

看不尽你我前世情缘,一眼忘川,许你憔悴我容颜,因为等你,婉拒了种种的幽丽暗香;因为等你,谢绝了尘世中的万千茶靡。只因忘却不了那一份深情,只为等你拨付我内心那一线清商古曲。

无奈两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叶无缘相见,年年花伤语,岁岁盼伊归,孤灯单影,千年梦回,凄凄怨怨别离,日日夜夜思绪,相逢一瞬情缘,更带你他日得续,一曲相思曲不尽轮回,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

当再次茫茫穿过雨幕,和着往日的旧曲,你,似乎向我走来,看清了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但或许,终究只是梦一场。



戴望舒的《雨巷》指的是杭州的大塔儿巷。
戴望舒的《雨巷》写于1927年,内忧外患,唯一能给国人希望的只有共产党,但是当时的国民党却开始屠杀共产党。正直革命青年,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痛苦挣扎。戴望舒写此诗,抒发了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据此推断应是松江!


戴望舒 《雨巷》的主旨?
戴望舒《雨巷》的主旨是: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雨巷 戴望舒 中的姑娘指的是啥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

戴望舒雨巷的故事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

语文《雨巷》主题
雨巷是为爱情而写,可以看成一首爱情诗或一首象征诗来解读。原文选段: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此诗出自现代·戴望舒《雨巷》...

以一首雨巷成名,被人誉为“雨巷诗人”是哪一位诗人?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展读《雨巷》,我们被引进了一种梦幻曲般的朦胧飘忽的境界,全诗以其优美低沉徐缓的曲调,抒发了诗人极端的忧愁和追求无着的失...

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姑娘。”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

戴望舒 雨巷 的意象分析是什么?
意象分析:1、雨巷。“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这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

戴望舒的雨巷课文讲解
戴望舒《雨巷》讲解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翻译家。因其著名诗作《雨卷》而有“雨巷诗人”之称,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早期诗作凄婉朦胧,后期诗作则趋于写实、明朗,主要作品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集。雨巷 撑着油纸伞,...

高一语文《雨巷》 戴望舒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雨巷》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姑娘。”...

雨巷段意概括,字数不限,急用,谢
第一:雨巷阴沉悠长 第二:美丽哀怨彷徨 第三:冷漠凄清惆怅 第四:如梦凄婉迷茫 第五:默默走进雨巷 第六:消散颜色芬芳

甘孜县15217924878: 戴望舒《雨巷》指的是哪儿? -
步律迪诺: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中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据考证这首《雨巷》的原型就是杭州的大塔儿巷. 戴望舒1905年出生于杭州大塔儿巷11号.这条中河边幽静悠长的小巷,东出皮市巷南段,西接上华光巷,戴望舒在这条小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不过,大塔儿巷戴宅今已不存.

甘孜县15217924878: 戴望舒《雨巷》指的是哪儿? -
步律迪诺: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 松江 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据此推断应是松江!

甘孜县15217924878: 戴望舒的雨巷描写的是哪个地方 -
步律迪诺: 写诗时戴望舒暂住在松江朋友家中.所以<>描写的应该是松江.

甘孜县15217924878: 戴望舒雨巷里所说的,是指哪里的雨巷 -
步律迪诺: 他说的雨巷是个象征,没有具体指那哪里的,不过,戴望舒是杭州人.浙江省文化厅把杭州油纸伞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杭州西湖绸伞与泸州市油纸伞技艺一道被列入“第二批...

甘孜县15217924878: 诗人戴望舒1927年写下的这首著名的《雨巷》的原型是在杭州的哪个巷? -
步律迪诺: 上城区的大塔儿巷11号

甘孜县15217924878: 雨巷一诗的大意 -
步律迪诺: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浅层次的是指: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觉得她美,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但是依然踌躇犹豫不敢上前去表达自己追求她的想法.之后又回忆回味与她相遇的情景.深层次上指的是: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甘孜县15217924878: 戴望舒《雨巷》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
步律迪诺: 雨巷主要意向是雨中独自行走的独行者. 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

甘孜县15217924878: 戴望舒《雨巷》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步律迪诺: 雨巷》,我们被引进了一种梦幻曲般的朦胧飘忽的境界,全诗以其优美低沉徐缓的曲调,抒发了诗人极端的忧愁和追求无着的失落之情.它是诗人美丽憧憬与虚幻追求的艺术显现.这首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他常常孤身...

甘孜县15217924878: 戴望舒为什么被称为“雨巷诗人” -
步律迪诺: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

甘孜县15217924878: 雨巷指什么?有其它含义吗?
步律迪诺: 只是朦胧诗而已,如果你说的是戴望舒的《雨巷》.我个人觉得就是表面意义,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年纪不大,只是表现对美学的追求而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