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比较 ,分别对教育的影响,论述的两种人性观和教育观 ,

作者&投稿:袁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中国传统人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孟子和荀子从孔子的人性观出发,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对人性本质的争论。他们同为儒家学派的大师,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孰对孰错,众说纷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其实二者的观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且对现代教育也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1二者人性论的不同点
1.1概念内涵不同
性善论和性恶论从概念上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点。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倡导者。《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的观点。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就是说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正常。因为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所以孟子提出了人性固定的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一出生就有的,所以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的意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性善论是指人性天生来有向善的可能。
荀子是性恶论的主要倡导者。他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是恶的,人之所以有善行,都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荀子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好利而恶害,此人之情性也。”
这种种欲望,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荀子认为人只要有这些欲望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们,这时就会产生许多的恶行。所以说人的本性是恶
的,至少有向恶的可能,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发展成真正的恶行。
1.2完成人生任务的途径不同
孟子认为人有“四心”,所以人心就有仁、义、礼、智“四端”,“人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
智’”
,而具备这四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圣人,也就是说在人先天的禀赋中含有向善的胚芽和种子。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然会表现出善行,而是要通过后天各种环境的影响才能保持和发扬这种善性。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就是要引导人性的“四端”向“四德”发展,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
圣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就是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使其天性中的善行得到最大的发挥。表现在政治主张中,孟子提倡的是实行仁政。
荀子的观点则不同。他认为因为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利、疾恶、声色之好等自然属性或生理欲望,包含着产生争夺、淫乱等不好的社会后果的可能性,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处
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2]
这就是说,如果任由人的这些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发展而无所规范节制的话,将
会带来争夺和纷争,引起恶的结果。人心会向恶,
“其善伪之”,所以要“化性起伪”。也就是说,人的这种恶的自然本性要通过后天的修行、努力等去改善的。要扼杀掉这种人心向恶的可能,要控制各种欲望,从而最终使人心向善。而对于人来说,各种本能的欲望是不容易控制的,所以要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里,荀子就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和礼法的约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善。为此,荀子在政治上提倡法治。
2二者人性论的相同点
2.1人性论出发点的单一性相同
孟子倡导性善论,荀子倡导性恶论,二者的概念内涵以及达到目的的途径不同,但是不管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两种人性论都具有单一性。孟子认为人性的出发点是单纯的善,人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的。至于恶的出现,则是人性在后天的引导上出了问题,没有将“四端”开发出来,没有达到“四德”的境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单纯的恶,人天生的有各种欲望,而这欲望就是恶的根源。人所出现的善行,不过是人受教育、礼法制约的结果罢了。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和荀子的“人之性恶”都论证了这种单一性。人性的起点到底是善还是恶一直争论不休,在孟子和荀子之后还有人认为性善也性恶,从这一点来看,孟子和荀子是有一定的相同
1教育观察
之处的。
2.2对后天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相同
虽然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观点截然相反,但是他们却都认为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孟子认为
人有仁、
义、礼、智“四心”,这“四心”是人性的根本标志,有这
“四心”的是人,没有的非人。而这“四心”的开发要靠后天的环境作用。按照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如果一个人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长大,这种良好的环境就能唤起他人性中的善念,并且使这种天生的善念发扬光大,从而人就能成为
真正的圣人。相反,
如果一个人在一种不良的环境中长大,那么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人性中的善的因素就不能被很好地展现出来,人性就有变恶的可能。荀子认为人有各种欲望,这些欲望是人性恶的根源,所以要特别重视后天的教育作用,要通过教育和各种礼法的约束,使这种人性的恶得到控制,正所谓“化性起伪”就是这个意思。而如果没有好好地控制住恶的天性,任其自由发展,那么人本性中的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人就会变得凶恶不堪。环境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要想达到最终的善,必须要后天环境的改善,孟子和荀子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3人性观的归宿相同
两种人性观的提出的目的是一致的。不管是主张性善还是性恶,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了使封建
统治阶级更好地统治天下。他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
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的。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
而仁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人性的善在政治上的体现。孔子中
心思想为
“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性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通过“化性起伪”使人格
提高。所以荀子提倡通过法治来达到政治的清明,
其本质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抛开政治来说,两种人性观的落脚点也是一样的。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子言性善,欲使人尽性而乐于善;荀子言性恶,欲使人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
也。”[3]299
荀子的观点是性恶,虽然说这和孟子的人性观的概念和内涵不同,但是“他所言的恶正是他的大善所在,他的人之恶的警句时刻提醒着后人,人不应被欲望所制,人应沿
着善的道路继续前行。”[4]91
孟子的最终目的是欲使人尽性而乐于善,荀子欲使人化性而勉于善。其最终的归宿都是一个善字。
孟子的性善论重视对人内在自觉性的发掘,是想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等唤起人的善念,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荀子的性恶论则是重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改造作用,主张从反面去鞭策人进取,惩恶扬善。二者的观点一善一恶,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善。
3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性善论和性恶论虽然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但是二者却不矛盾,其目标和归宿都是一致的,本质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3.1正确地认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孟子的性善论给出了我们教育的可能性。人性都是向善的,所以说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知识品格修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人性也是有劣根性的。有的人天生就爱做好事,帮助别人,但有的人也天生就爱横行霸道,恃强凌弱。但是总体而言,每一个人都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可能。
“孟子性善论在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道德修养的平等性、主动性
和社会性。他为了促进社会安定,
人们生活和谐作了深刻而又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化方法,在中国思
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5]94
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教育学生为仁由己,唤起学生心中的善念,积极地向好的方向引导他们,从而争取把学生培养成能为社会所用的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虽然说人性有这种向善的可能性,但没有适当的教育,任其自由发展,人还是会有学坏的倾向。所以通过荀子的性
恶论我们得出了教育有必要的结论。通过教育的力量,
以及各种礼法的约束作用,可以使人自觉地去遵守社会的公共秩序,自觉地维护公共准则。如果没有教育的话,人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所以说,教育的存在,在当今社会上具有绝对的必要性。
现代的教育,既要看到教育的可能性,同时也要看到其必要性。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使人向善,也才能尽可能的使更多的人向善。
3.2重视环境的影响
影响教育的因素有许多,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每一种环境都不容忽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家庭角度说,家长作为学生的启蒙教师,一言一行都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是非曲直对错,不但要告诉给孩子,还要身体力行,自身起到榜样作用。从学校角度说,老师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还要从点滴中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社会是个大染缸,人在社会中太容易迷失自己。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也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来自社会上的不光是好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因素,这时候就需要社会多多地宣传一些正面的信息,多传递正能量给学生们,让他们看到阳光,看到温暖,自己也效仿之。
从荀子的性恶论来说,三方面在对学生正面引导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侧面鞭策。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适当地给予孩子一定严厉的惩罚;在学校里,要用各种合乎常理的守则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在社会上要有明确的法律来制约人们的做法,等等。
性善论和性恶论让我们认识到了教育的可能性,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教育的必要性。在现代教育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制约和约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做到质量最高,效果最好

  自古以来,人性善恶问题就为中外思想家所关注。孟轲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荀况创立的“性恶论”开中国思想史性恶理论研究之先河,直接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作者旨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浅略总结这两大思想,以便助于我们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一、人性的理解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并认为这“四心”又可为人的四个“善端”,发展起来可以培养“仁、义、礼、智”这四德。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它不具备孟子所说的“四心”或德性的“善端”,而且不仅不具有善端还肯定这些自然本性具有恶性,如:“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并进一步指出,人的自然本能包括:“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生理本能和“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等心理本能这两个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与荀子相比,孟子也肯定人具一定的自然本能,但他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均具有的成份,这些成份无所谓善恶或道德性,这也并非孟子所指的人与动物区别之根本。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自然本能的满足,人与动物均需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来满足,而人性中的“善”的成份是人所特有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二、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内涵的比较

  孟子性善论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人均有向善之心,即良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无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可见,人性善就如流水就下一样自然,是人们求善的前提。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公孙丑》)肯定了人性善实指人人生而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再此基础上,又论述,这“四心”就是人的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并宣称“仁义礼智”这四端,不是外在因素强加于人本身,而是人本来就有的成份。由此叙述线索可知,这向善的“四心”和“四端”是人先天具有的,这是孟子性善论内涵的前提。
  第二、人人均有为善之能,即良能。孟子在论述人人皆有“为善之心”后,又论证了人们同时还具有“为善之能”,为“善心”向“善行”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他以为“仁、义、礼、智”这四德构成了人的道德能力即“才”。人们因为这种“才”就可能将四端扩而充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成为圣人。又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如果人未能完善自我,成为“圣贤”,并不是他没有这种能力,而是能力没有得到发挥。
  第三、以其心尽其能。孟子在论证人天生具有“良知”和“良能”之后,提倡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良知”与“良能”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善”。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说明四心极易放失,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道德自律,坚定求善的信念,以免丧失“善心”。在这里体现人性要从善,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观侧重于教化,即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性善论主要侧重于对他人友善的教育思维。虽然与当下社会脚步稍有分歧,但是这样的理念毕竟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好的建议终究会被采纳。而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就是围绕着这条观点。大家都能感受到,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还是很看重的。例如:每当有较大的灾难发生,国家就会不惜动用一切力量去保护每一个人的财产与健康,最近的几次的大地震,洪水等灾难,政府则派解放军去进行救援,只要有生还的可能性,就一定不会放弃。这就是性善论的教化结果吧、  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其对教育的影响侧重于适者生存,即在激烈的竞争中想办法取胜。 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  而在人性观上,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总之扬长避短,结合应用,至于教育史见下文  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转载)  在现代社会,由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的本质失落,精神衰退以及道德滑坡等现象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道德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新的世纪特别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构建转型期道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宝库,其中,古代儒家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美的德育目标,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以及强调道德情感培养的德育过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的德育目标  在儒家伦理中心的思想体系中,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构成了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所设想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圣人”是最高的理想人格,“君子”次之。在孔子看来,能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就是圣人。但是,“圣人”的标准远非常人所能企及,即便是尧、舜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圣人,因为“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由此可见,“君子”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修己”,第二是安人。君子人格的最终完善就是通过修己而治人。与“圣人”、“君子”相应的是“仁”。“圣”是具有效果的客观业绩,“仁”则是主观的理想人格规范。“仁”实际上是对个体提出的社会性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正是由于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孔子一方面强调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强调意志的克制和锻炼。追求知识和控制、锻炼意志成为人格修养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最终使个体人格的“仁”达到最高点。  孟子在完善人格设计上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孟子看来,理想的人格应是“圣人”、“君子”,“内圣外王”是对这种理想人格的基本规定。圣人人格是一种最高的道德人格,它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  自孔孟而后,中国古代儒家一直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设计,强调对个体完善人格的追求。对于个体完善人格的追求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临事不惧,不计成败得失,不问安危荣辱,具有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崇高的道德理想。当然,儒家对于个体完善人格的塑造并非没有缺陷,但是,对于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而言,追求个体完善的人格确是应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  一般认为,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但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礼”是对社会的个体成员具有外在约束力的一套习惯法规、仪式、礼节,如:“入则孝,出则悌”等都是无多少道理可讲的礼仪,只是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传统的规范。但是,作为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的礼,是以食色声味和喜怒哀乐等“人性”为基础的。在孔子那里,这种作为基础的“人性”就是心理上的依靠。《论语·阳货》载:“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为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在这里,孔子把“三年之丧”的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样就把“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原本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道德伦理规范与人的内在的心理欲求溶为一体。[1]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不再是僵硬的、完全强制性的,而是人性化的,属于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孔子强调内在的心理依据,实际上使得“礼”从属于“仁”,外在的道德规范(礼)服从于内在的心理(仁)。正如孔子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可见,外在的实体(礼和仪)是次要的,根本和主要的是人的内在的伦理—心理状态,也就是人性。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将道德的内在心理状态或者说心理原则作为其理论结构的基础,把他的“仁政王道”完全建立在心理的情感原则上。“仁政王道”之所以可能,并不在于任何外在条件,而只在于“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不忍人之心”成为“仁政王道”的充要条件。这样,就极大地突出了“不忍人之心”的情感心理。何谓“不忍人之心”呢?孟子认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行为只是无条件地服从于内在的“恻隐之心”,亦即“不忍人之心。”以此看来,孟子把孔子的内在心理原则发展成了一种道德深层的“四端”论。在孟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强调内在的心理是其重点。荀子的观点则与孟子相反,他更为强调外在规范的“礼”的作用。  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蕴涵的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的心理欲求统一的思想对于现实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与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2]道德领域是人自觉活动并充分发挥主体性的领域。道德本身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种积极手段,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由于现实的积极的需要,是人积极性的源泉,因而道德需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源泉。人的道德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道德需要的满足,从而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过去,道德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过于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忽视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内在道德需要。因此,改进道德教育,必须使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内在的心理欲求相统一。  三、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  由于道德上的心理依靠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德规范与人的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使得儒家强调道德自律,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及其所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为着达到道德的自律,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所以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修养。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志。“志”就是“心之所之(止)”,立志即确立目的和理想,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孔子非常重视立志的作用,正如他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当使自己分清善恶,要“好仁”、“恶不仁”,应“志于道”,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做到“行已有耻”(《论语·子路》),如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总之,“苟志于道,无恶也”(《论语·里仁》)。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立志。他认为首先应“尚志”,就是要“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就能分辩善恶,认清应为与不应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一个人既立志为善,就应当以不能行善为可耻,羞耻之心愈强,积极的为善勇气愈增,“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孟子在强调立志的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养气”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第二,内省。内省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内省实际上是道德上的一种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能对人产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人应当随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如果能够宽于责人,严于责已,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在人与人发生矛盾时,应“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根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忠恕”思想,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碰到别人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时候,要“自反”,做到“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全;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自省的目的在根本上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记》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中庸》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方法强调的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人能够独善其身,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慎独”的方法无疑将孔子以来的自省主张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三,力行。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立志和力行是密不可分的。他非常强调行,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他要求人慎言敏行,少说多做,“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在力行中,孔子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第四,改过迁善。改过迁善是儒家自我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要求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他所重视的不是人不犯过,而是有了过错之后能否改正,并且不重复自己的过失,即“不二过”。他还要求人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论语·子罕》),对于他人正确的意见,应认真听取,并加以改正。孟子则继承了孔子改过迁善的思想,主张“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他赞赏子路和夏禹的做法,说:“子路,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一个人能够不固执己见,舍己从人,就能乐取于人以为善,就能日迁于善。人只有通过改过迁善,才能成为道德高尚之人。  道德教育作为个体品德的自我建构过程,离不开个体自我道德修养。古代儒家所强调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


试述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区别。
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是有区别的。“性恶论”否定了天赋道德观念的存在,强调道德礼义的外在规范性。孟子提出“四端”说,强调仁义礼智为我所固有,非由外铄,重视道德自律与自觉。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但二说并非完全不可相容,正如张岱年所说:“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本质的不同观点。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具有天赋的善良品质;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来改正。区别:1. 观点基础:孟子强调人的内在本性是善良的,而荀子则更注重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倾向于自私和...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答案: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本质的不同观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的善良本性;而荀子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恶,强调后天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人性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解上,而其意义则体现在对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的不同强调上。孟子的性善论 ...

荀子“性恶说”与孟子“性善说”有何区别与联系
孟子是性善论的倡导者。性善论是指人天生就有向善的可能。而荀子倡导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至少有向恶的可能性,若不加以限制,就会发展成为恶行。(3)界说人的本质的角度不同。孟子对人性的界定紧扣人和禽兽的区别:有无仁义道德。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

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是否正确?
【正确】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故表述正确。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意义: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孟子从人与动物不同的类...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区别和联系如下:1. 联系:两者都属于儒家学派,都探讨了人性的本原和后天改变。两者都认为人性可以在后天改变,通过“求”与“学”的实践原则,达到儒家“仁政”理想。2. 区别:时代背景不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社会风气很差,他提出性善论来倡导人们向善;而荀子所...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不同
这种对立的本质在于二者对人性内涵界定的不同。孟子更多的继承了孔子的内圣之学,在《孟子·滕文公上》有言,“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而荀子更多的沿袭了孔子的外王之道,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孟子的人性论讲求天人关系,将人性分为人生而具有的“性”(即人的道德属性,如仁义礼智...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的先天本性,而荀子则认为这是后天习得的。孟子的性善论是鼓励人向善的正面激励,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促使人去恶从善的反面激励。这两种理论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的性善论强调内在的道德力量,为儒家的理想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荀子的性恶论则提醒人们社会...

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联系和区别
一、二者联系 1、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基础都是儒家“仁”的头脑。2、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的本性没有区别。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性可以在后天改变。3、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样 是通过“求”与“学”的实践原则, 从而到达儒家“仁政”理想, 这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二、二者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孟...

祁阳县13083198540: 论述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各自的基本内容,并比较两者异同. -
宁振阿立:[答案] 人性论是哲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在先秦诸子中,性善论以孟子伪代表,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使人保持天赋的善性不丧失.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就连圣人也不例外.而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很多努力去...

祁阳县13083198540: 孟子的“性本善”论和荀子的“性本恶”论的区别? -
宁振阿立: 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知识,他们都是对人为什么作会为人的原因作了一个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的转变是在于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恶"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才转世为人来这个世界上受罪的,因为他认为,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担忧不已,每天都在为一些事情而忙碌,所以他认为的"性本恶"实际上就是指的人来这世上是为上一世而赎罪.

祁阳县13083198540: 比较评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
宁振阿立: 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但受了道家很大的影响.孟子那个善的性是本性,是超越的天道在人身上的内化.荀子那个性恶,是不承认有一个道德之天的. 直接断言人性的善恶,是哲学没有反思的表现. 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 孟子的环境处...

祁阳县13083198540: 什么是性善论?什么是性恶论?怎样来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
宁振阿立: 性善论是孟子的观点,性恶论是荀子的观点,两者殊途同归,立足点不一样孟子是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而荀子是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目的都是为了指导人们向善~

祁阳县13083198540: 荀子“性恶说”与孟子“性善说”有何区别与联系 -
宁振阿立: 1.首先,无论是孟子性善论还是荀子性恶论,都是儒家内部的争论.什么叫做儒家内部的争论呢?儒家都是承认仁、礼的重要性,区别于道家的“绝圣弃智”观点.明白这一点,对于理解二者的相通以及相异之处有很大帮助.2.我们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儒家讲仁义礼知,讲道德教化,那为什么荀子会认为性恶?如果人性本恶,那么教化的基础来源于哪里呢?你能教会一只食肉动物不吃肉专门吃素么?从这点看,孟子的性善论就很好解释了,教化是“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椦”,是顺乎人性的,唤起人性中的善的本性的.那么荀子的性恶如何解释教化问题呢?我们知道,荀子说的是“化性起伪”

祁阳县13083198540: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有何区别?他们对善恶有何看法,从背景角度说明? -
宁振阿立: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

祁阳县13083198540: 荀子和孟子各自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宁振阿立: 孟子“妈妈”和荀子“爸爸”的“隔空辩论”!孟子的性善论受到荀子的强烈批评.荀子是战国晚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因“荀”与“孙”...

祁阳县13083198540: 孟子主张“性本善”论,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善者伪之”论,你认为呢? -
宁振阿立: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孟子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荀子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道德修养是主体通过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两种人性论看似对立,实际上是互补的. 当然孟子主张的性本善论在中国历史上盖棺而论完全就是个笑话,导致伪善和犬儒主义的盛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