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侧重点

作者&投稿:致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是什么呀~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成果


  编者按 “十一五”正渐行渐远。这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联合出现的五年、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行并取得喜人成果的五年、是在国际金融风暴下逆风飞扬创造发展奇迹的五年、是跨越新中国建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性节点的时刻、是遭遇历史性自然灾害坚强振奋自救的五年……

  “十一五”即将以坚定果敢的步伐走过了属于他的历程,他身后是一连串坎坷的道路和努力的脚印。这是中国改革路上不可磨灭的一段道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在前几天的“今日谈”中,我们综述了“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民生五年”等重要话题;今天,半月谈网为您打开“十一五”改革启示录……

  “十一五”改革发展成果突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最近开展的专家问卷调查显示,79.10%的专家认为“十一五”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56.78%的专家认为在局部领域有所突破。

  “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地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投资消费增长趋于协调,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十一五”时期,我国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突破进展,反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效果,单项改革有明显突破。特别是农村改革使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时期被誉为“民生五年”。

  部分改革仍进展缓慢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在一些领域改革进展仍然缓慢,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必须冷静观察、科学判断、未雨绸缪、把握时机。

  例如,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仍没有得到扭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所强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步履缓慢。主要表现在结构性问题突出,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反危机的特定时期,以投资为重点的刺激政策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客观上导致发展对改革的依赖程度在下降,制度变革促进发展的空间在压缩,包括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在内的结构性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总体而言,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有实质性改变。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例如,以追求经济总量为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途径,以土地批租和发展重化工业项目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等等。在内外发展条件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部分领域改革取得突破进展的同时,一些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改革成效不大。例如,垄断行业改革滞后;财税体制改革未能如期启动,积弊日增。另外,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尚未有大的突破。大部门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职能调整的阶段,中央与地方关系仍未得到理顺,创新体制的运行效率并未有明显的提高。

  以二次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型

  转型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扩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强调社会公共需求转型,构建适合我国特点的发展型社会体制和政策体系;需要强调政府转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当前,发展方式转型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一是体制与政策的矛盾。在反金融危机中,政策调整很到位,及时地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但相应的一揽子改革尚未顺势推出。二是体制与体制之间的矛盾。比如投资消费失衡的突出矛盾,既有市场体制缺陷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三是政策与政策之间的矛盾。上下级政府间、政府各部门间政策打架的情况很多。

  因此,只有推动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式转型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例如,要扩大消费,构建消费大国,需要尽快启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适应城市化时代,就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解决公共产品短缺问题,需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等等。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尽快启动第二次改革。第二次改革与过去30余年的以单项突破为特征的第一次改革相比,是一揽子的综合改革措施。第一次改革,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阶段,主要挑战是解决温饱问题,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改革,我国开始进入发展型的新阶段,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第一次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落后的问题,是社会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第二次改革,面临的是内需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第一次改革,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很长时期内把转变经济总量增长方式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二次改革,需要推进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等在内的结构性改革,以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目标。 改革全局对政府转型的依赖性全面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新阶段改革发展全局对政府转型的依赖性全面增强。

  概括而言,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关键在于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矛盾,关键在于强化政府在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中的基本责任;解决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关键在于确立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解决公共治理建设滞后的矛盾,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目标是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基础是消费主导,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弊大利少,非改不可。

  “十一五”行政体制改革没有大的突破,重要原因在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共职责分工体制和与此相关的财力配置问题并没有解决好。目前,基本公共服务立法滞后于整个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主要表现在立法层次低、各级政府法定责任界定不清楚,难以体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因此,政府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使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上职责明晰化、法定化。应当尽快建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和任用相联系,为建立一个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探索建立公共服务监管体制。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现行的监管体制并不对此问责,所以,在进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同时,应设置具有独立性、权威性、专业化的公共服务监管委员会,并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监督机制。

  “十二五”要以政府转型为主线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作方式、利益配置结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下来,逐渐使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一步制度化;要探索建立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平衡的体制,按照政府间财政能力均等化的要求,实现由层级财政向辖区财政的转型;以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为重点,建立辖区财政能力均等化机制,强化省、市两级财政的辖区责任,保证县级财力。

  要按照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上的“省直管县”;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执行权,建立执行机构,强化监督权,成立独立的监督委员会。要以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为重点完善公共治理结构,一方面,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使政府的职能严格限定在市场和社会解决不了的领域,使政府能够集中精力履行公共职责;另一方面,有效地培育微观经济主体和社会组织,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和谐创造基础性的制度条件。

  以积极的社会体制变革缓解经济增长压力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十一五”时期,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着分配结构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等问题,这是形成“国内消费不足、产能相对过剩”的重要原因。

  例如,我国几亿农村人口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潜力引人注目,被认为是全球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一个亮点。这个潜力的释放,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从最高点1983年的32.3%,在“十一五”时期的2007年下降到最低点9.1%,24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

  因此,化解经济压力,不仅要调整经济政策,也要进行社会变革。短期内,采取积极的社会政策,稳定市场、扩大就业,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防止经济压力与社会问题的双向传导;中长期,需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形成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矛盾与冲突常态化已成为社会现实。因此,应当建立“安全阀”机制,将其作为保持社会弹性、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公共产品,成为“十二五”时期社会治理变革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就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的机制,即在承认利益分化的基础上,在公平的原则下,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构筑有效的谈判沟通和意见表达的平台。(《半月谈内部版》2010年第10期/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来源:《半月谈》)


  十二五规划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2926.htm

  借用对比::

  “五中全会的公报,亮点有几个,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过去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社会司副司长刘文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二五”规划定下了调子。
  不少接受本报采访的官员和学者认为,在未来10年,“十二五”这5年当中会做哪些事、能做成哪些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而以下三个互相关联的点将是“十二五”期间须着力完成的任务。
  任务一:把蛋糕做得有质量
  时代周报:在你看来,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最大的特点在哪里?
  李佐军:理解“十二五”的特点关键是抓住三方面六个字,一是“转型”,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民富”,要让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改革”,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各个领域的改革力度都会相当大。
  汪玉凯:“十二五”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中面临的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如果说过去我们一直在注重做大蛋糕的话,“十二五”则要注重如何才能把蛋糕做 得有质量。它不再追求单纯GDP的增长速度,而讲求经济的增长质量,更加强调经济增长要和老百姓的收入挂钩,要使各阶层的人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由国强 转向民富。
  “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最大的差别,简单讲就是五中全会公报中的两句话,它确认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富民战略和内需战略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杨宜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现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而且是非常紧迫的。最直接的一个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国家产生了新的思考。
  过去我们的外贸、加工和三来一补主要都是为外国人服务,我们很多人口红利变成了跨国公司的利润,变成了发达国家消费的福利,我们也赚到了一些利润,那是非常微薄的。现在我们希望通过扩大内需之后,能够更好地为本国人服务。
  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大国,发达国家出现金融危之后,我们对外经济的依赖度这么高,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非常不安全的。我们以前是向外使劲,现在是向内使劲。
  这次五中全会公报写得很清楚,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过去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1995年就提出来了,已经15年了,但一直不理想,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有各自的责任。
  刘文海:中国的经济总的还是保持了比较高速的增长,GDP肯定也低不了,现在公报上也不提这个数字是多少了,可能是要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现在我们没有必要讲速度这么快,但一定要将发展的方式转过来。现在虽然很快,但是我们要更加注重质量。
  时代周报:就你所知,地方政府对“十二五”时期要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会存在哪些问题?
  李佐军:其实各个地方不一样,“十二五”期间他们共同面对的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现在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与“十 一五”相比是要下降的,但是很多地方上的领导还是想在经济上高速增长、赶超发展,与中央强调的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是矛盾的。这是地方上要面临的一个决策问 题。
  第二个是中央提出的要保护资源环境,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在“十二五”时期执行的力度仍然会比较大,而地方仍然追求高速发展的话,会面临比较大的环保压力。
  第三个是“十二五”期间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有些人力资源和生产要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有一定的基础,转型比较顺利;但是一些地方基础比较差,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他们面临的升级转型压力也比较大。
  时代周报:你怎么理解“包容性增长”这个词?有学者预测它会被写进“十二五”规划里面。
  杨宜勇:在经济学里面,包容性增长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是相对于排斥性(Exclusive growth)增长而言的,两者的英文只有前缀不同,但是“包容性增长”翻译得不好,我觉得应该译成“共享性增长”比较好。胡锦涛总书记提这个词的时候是 在国际场合上讲的,他必须用国际场合上的话,外国人都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这个词不会写进“十二五”规划里面,一是因为它是一个外来语,二来它层次还是比较低,是很技术性的一个词。你看看印度的 “十一五”(2007-2012)规划,人家3篇加在一起是1300页A4纸,它的PDF文档在网上可以下载,第一篇就是Inclusive growth,我们写出来也是跟在人家后面跑。我觉得我们的“统筹发展”就比它好,范围比较广泛。

  任务二:实现“民富”目标
  时代周报:应该怎么理解转变发展方式与富民之间的关系?
  刘文海:转变发展方式与富民应该是统一的关系。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般就是走节约资源和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而另一个就是要扩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这也能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另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途径,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失衡的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时代周报: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民富”?
  要实现“民富”,在未来五年间应该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的格局,扩大中段收入格局,保障最低收入阶层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在企业提高效益的前提下,要适当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因为大部分是靠劳动工资作为主要收入,目前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所以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其实我国的内需市场是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简单点说就是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不足。
  杨宜勇:所谓“民富”,你要创造自己的增加值,增加利润。过去我们老说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你老跟外国人打工,在产业链的低端,挣血汗钱,你能富得起来吗?以前中国人老说自己是世界的加工厂,人家印度是要做世界的办公室,立意都比你高远。
  “民富”并不是靠国家来发钱,严格意义上说,国家是不创造一分钱的,只是把钱从一个口袋拿到另一个口袋而已。关键还是要提高企业竞争力,所以 “十二五”规划里提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方面就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不能只卖力气,要成为专业人士,更加专业化,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创新, 要靠创新和技术,这样才能赚大钱,实现民富。

  任务三:转变政府职能
  时代周报:在未来五年中,要转变发展方式,政府职能应如何进行相应的转变?
  汪玉凯: “十二五”期间必须改革政府过度主导经济的管理模式,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由主导经济发展转向主导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政府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善经济调节,未来的侧重点是要加强政府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预见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要 严格市场监管,把设立公平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管市场运行过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确立为政府的主导职能。因此,“十二 五”期间,政府职能的优化、转变,都要把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放在重要位置。
  五中全会公报上提到“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但是我有一个观点,因为行 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行政体制改革的进度,还取决于我们政治体制改革能不能启动。只有在政治体制改革有事先启动的前提下,行 政体制改革才有发展的空间。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简而言之,十一五重经济;十二五重民生!


什么叫十二五规划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 2011-2015年。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

十一五,十二五是什么意思?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咯,他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1。我们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那么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2。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

什么是12个五年计划?
就是十二五规划,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涉及国家未来工作的方方面面.你可以百度一下...

国家十二五是哪几年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一个“五年计划”,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简称为“十二五”,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计划什么意思
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称为一五,十二五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是什么意思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的时间段就是...

十二五是哪几年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我们简称为“一五”,由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而十二五末指的就是十二五规划的末期,也就是规划完成之时。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

什么是“十一五”“十二五”?各位?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什么?
十二五期间是指2011至2015年。十二五规划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阶段是全方位基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加速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方法的行动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前苏联援华东断胎死腹中。

现在是第几个“五年”计划?
“一五”至“十五”称“计划”“十一五”起改称“规划”“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侧重点
代诸美克: 全称是:“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五年一个计划,以前是叫“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改成“规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区别 -
代诸美克: 1、发展方式区别——最大区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简单讲就是五中全会公报中的两句话,它确认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富民战略和内需战略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2、民生目标区别——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的格局,扩大中段收入格局,保障最低收入阶层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失衡的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政府职能区别——“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十二 五”期间,政府职能的优化、转变,都要把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放在重要位置.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有本质不同,十二五追求民富,十一五追求国强,你如何看待这一不同的
代诸美克: 首先,这是科学发展观更深一步得到贯彻落实的体现,民富更多强调的是民生, 国强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强调民富,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其次,十二五最求民富,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传统粗放的以资源消耗 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向消费升级拉动和生态环保转变,迫切需要民富来支撑; 再者,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党对人民全面发展的关注脉络, 民富,是国强之后在这一脉络中的重要一环.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内容的区别 -
代诸美克: 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将劳动密集型经济转向商品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经济. 不过,实质上是否会有大的转变还有待观察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一五规划是不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二五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具体是哪些方面的规划? -
代诸美克: l国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简称为“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 2011-2015年.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二五规划内容?重点是什么?
代诸美克: 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一五规划和新的十二五规划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
代诸美克: 淡化了GDP 把扩大内需放在了第一位 体现出了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

鱼峰区18697217381: 一二五规划的内容 -
代诸美克: 一二五计划即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十一五”发展成绩奠定城市“十二五”发展基础 1.1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1.2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 2.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标示城市“十二五”发展高度 2.1 科学总结建国60年我国城市发展...

鱼峰区18697217381: 什么是十一五和十二五? -
代诸美克: 1955年-1960年是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十一五就是2005年-2010年期间我国发展总体纲要的总称,十二五是2011年-2015年这五年发展的规划.

鱼峰区18697217381: 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区别 -
代诸美克: 十一五是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从2005年至2010年.十二五是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从2011年至2015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