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含义

作者&投稿:孔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教"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
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原文选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扩展资料: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
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归去来兮辞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陶渊明是田园诗人的始祖,他的作品自然是有很多独到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价值取向。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委曲求全。

在《归去来兮》里,他说自己家里很穷,孩子又多,米缸里都没有米了,被逼无奈为了养活一家人只好选择出去做官。但做官并不是他的本意,“皆口腹自役”,都是为了吃饱肚子来逼自己干不想干的事情。他去尝试了,但和自己的期望落差很大,便借着妹妹去世去奔丧辞官回家了。
陶渊明的伟大在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选择是一般人都无法选择的。谁能看着自己的家人孩子饿着肚子而不管不顾呢,最后只能屈从于生活的无奈。
正是因为陶渊明做了别人没有干的事情,所以成为所有人的偶像。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里描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可以说,他说得越美好,就代表着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得越糟。他对自己回归田园时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意思是之后再也不会做违心的事情了。
陶渊明是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在文章最后他说:“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有种说法,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陶渊明,他能成为全民两千年的偶像足以说明他的伟大。但这种思想是每个人心底的想法,更多的人还是抱着出世的思想,“穷着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才会有“佛心道骨儒表”的说法。
这种负责的面对现实和内心追求的精神状态,算是中国人的信仰。

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原文选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扩展资料: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参考资料:《归去来兮辞》——百度百科



意思: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出处:《归去来兮辞·并序》

原文(精选):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扩展资料: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赏析:

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

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

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这篇“辞”是诗人与官场决别之作。他一脱往日怅惘之情,怀着欣然的心情歌咏了归隐田园之后的自得之情,充分展示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和人生态度的认真执着。

作者从勾心斗角的官场归隐,自由地呼吸着大自然中的清新空气,体味着田园生活的快乐,抒写着诗意的自然和朴实的生活,成为后世文人隐居的楷模。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选自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谏:止,谏止。追:挽回,补救。

译文:

觉悟到过去了的已然不可挽救,但未来还可以努力追回。

扩展资料: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其诗其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去来兮辞



出自 陶潜·归去来兮辞的第一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第一二句以反问的语气表示归田之志的诀绝。“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一种悔悟和庆幸溢于言外。 第一段写辞官归田的决心。先是自责之词,后是自宽自恕之词。表达了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明白了,以往的不能挽救;我知道了,靠将来还可以补回。真的,走入迷途还不算远,我觉得今是而昨非。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主要是说过去为了生活而做官是不正确的选择,现在辞官不干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还不晚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赏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这一“悟”、一“知”、...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全意是什么?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意思: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原文节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什么意思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出处:《归去来兮辞·并序》【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白话释义: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直接意思:感悟到已经过去的错误再去挽救也是没有必要了,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还可以努力地把事情做好,不让遗憾再次发生。深层含义:说明不要再为过去懊悔和悲伤,关键是抓紧现在,做好事情,不让悲剧重演。出自陶渊明《归去来辞》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翻译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的意思是:我明白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知道将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还不算太远。“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出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全文表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情操。《...

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什么意思?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原文】:《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何意?
“悟已往之不谏”:意为已经发生的过去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责怪也没有意义。“知来者之可追”:意为未来的事情还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生活启示】陶渊明的这句名言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生活启示,即要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事情还有机会去改变和追求。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让自己...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全文是什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前后部分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部分翻译为: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是什么意思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我们无法改变它,所以我们应该放下过去的遗憾,珍惜眼前的时光,勇敢地面对未来。虽然现实可能让我们感到迷惘和迷路,但我们要坚信未来的路可追,而且并不遥远。【出处】这句话出自魏晋时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意思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出处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出自《归去来兮辞·并序》,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2、原文节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

怀化市19130209453: 吾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印肢代宁: 应该是悟,而不是吾. 就是说:认识到已经过去的不能再挽回,但是还可以追求将来的生活. 先是自责之词,后是自宽自恕之词.表达了他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怀化市19130209453: 文言文翻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说的是什么道理? -
印肢代宁:[答案] 翻译: 感悟到已经过去的错误再去挽救也是没有必要了,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还可以努力地把事情做好,不让遗憾再次发生. 道理: 说明不要再为过去懊悔和悲伤,关键是抓紧现在,做好事情,不让悲剧重演.

怀化市19130209453: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含义 -
印肢代宁: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主要是说过去为了生活而做官是不正确的选择,现在辞官不干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还不晚

怀化市19130209453: 知来者之可追的之什么意思 -
印肢代宁:[答案] 知来者之可追——“之”句中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即“知”全句的谓语,“之”取消了主语“来者”与谓语“可追”这个小句子的独立性,使这句子成为“知”的宾语. 原句的意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含义认识到过去的错误...

怀化市19130209453: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什么意思
印肢代宁: 意思是: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

怀化市19130209453: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什么意思? -
印肢代宁: (突然)省悟过去不合规谰,(尔后)明白将来(的理想)还可以追求

怀化市19130209453: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请问是什么意思 -
印肢代宁: 大概意思 把自己的心因它事困住仿佛行役一半,为什么要独自落泪悲伤啊?顿悟到过去的已经无力改变,未来的还能有所改变

怀化市19130209453: "逝者如斯夫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谁能帮忙翻译 -
印肢代宁:[答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悟已往之不谏:感悟到已经过去的错误再去挽救也是没有必要了; 知来者之可追;知道在未来...

怀化市19130209453: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着之可追是什么意思 -
印肢代宁: 【原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女生对你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大意】深知往事不可能挽救过来了,未来的可追女生,岁山她回答你说:明白自己过去的错误,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不知道来日可不可以努力追回. “谏”jiàn 旧时称规劝Jvn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从谏如流. 本义:直言规劝. 谏,证也.——《说文》 谏者,正也.咐念——《楚辞·七谏序》 【原文】不谏 【释义】没必要再衡雀困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怀化市19130209453: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什么意思 -
印肢代宁: 你好!此句话出自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第一段写辞官归田的决心.“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种悔悟和庆幸溢于言外,先是自责之词,后是自宽自恕之词,真的,走入迷途还不算远,我觉得今是而昨非,表达了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终于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指出仕为官)已经不能改正(谏,谏止,劝止);同时也意识了,未来的事(指辞官归隐)还可以挽救(追,挽救,补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