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相关数据。

作者&投稿:众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相关数据。~

海南岛位于中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
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公里,是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邻近大陆,加之岛内山势磅礴,五指参天,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站在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遥望,海南岛便隐约可见。
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今4.4亿年前— 2.3亿年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还连在一起,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约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前—l.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海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1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
 
海南岛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北地区,和雷州半岛相仿,具有同样广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海南岛与雷州半岛本来连成一片,只是到了距今1万年前以来,海面上升,海浪冲刷,形成一条长达8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琼州海峡,才使两者南北分居,隔海相望。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区,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环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海南岛
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海南岛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一26℃之间,一月份,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仍在19℃以上;最热的七月平均温度在28℃一32℃之间。年均降水1600毫米以上,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终年常绿;四时花开,一年四季皆宜旅游。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冬都”。7月份是最高气温的月份但平均温度只有28.4℃,由于海风吹拂,并无十分闷热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气温为17.2℃,更是温暖如春。海南岛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   海南是中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约 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 60%。日照时数按地区分,西部沿海最多,中部山区最少;按季节分,依夏、春、 秋、冬顺序,从多到少。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25℃之间,中部山区较低,西 南部较高。全年没有冬季,1至2月为最冷,平均温度16-24℃,平均极端低温 大部分在5℃以上。夏季从 3月中旬至11月上旬,7至8月为平均温度最高月份, 在25-29℃。西、南、中沙群岛属于热带海洋气候,长夏无冬,全年平均气温26.5℃。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东湿西干明显。多雨中心在中部偏东的山区,年降雨量约2000至2400毫米,西部少雨区年降雨量约1000至12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干旱,旱季 自11月至翌年4、5月,长达6至7个月。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雨季总降雨 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等。海南岛全年湿度大,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
海南岛之所以成为宝岛,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碌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出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可以捕捉到热带海洋中的各种鱼类,以及龙虾、对虾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岛上四季常,森林覆盖率超过50%。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苗族风俗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与黎家人一样,盛装欢庆节日。各家还制作五色饭,(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纪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饭是苗族人将山兰稻米,分别用桑等植物叶浸染成黑,红、绿、黄四色米,与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黎族风俗   黎族是海南岛原著民族,在海南岛的历史有三千多年,有着特有的原生态文化。但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黎族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传承的压力,很多宝贵的技艺和文化形态正濒临失传。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最早记载海南黎族纹身的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汉武帝于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时,在海南岛设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既指当时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这种习俗,由此推断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妇女就有了纹身传统。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纹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海南岛位于中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公里,是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邻近大陆,加之岛内山势磅礴,五指参天,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站在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遥望,海南岛便隐约可见。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今4.4亿年前— 2.3亿年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还连在一起,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约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前—l.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海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1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  海南岛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北地区,和雷州半岛相仿,具有同样广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海南岛与雷州半岛本来连成一片,只是到了距今1万年前以来,海面上升,海浪冲刷,形成一条长达8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琼州海峡,才使两者南北分居,隔海相望。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区,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环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海南岛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海南岛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一26℃之间,一月份,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仍在19℃以上;最热的七月平均温度在28℃一32℃之间。年均降水1600毫米以上,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终年常绿;四时花开,一年四季皆宜旅游。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冬都”。7月份是最高气温的月份但平均温度只有28.4℃,由于海风吹拂,并无十分闷热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气温为17.2℃,更是温暖如春。海南岛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   海南是中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约 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 60%。日照时数按地区分,西部沿海最多,中部山区最少;按季节分,依夏、春、 秋、冬顺序,从多到少。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25℃之间,中部山区较低,西 南部较高。全年没有冬季,1至2月为最冷,平均温度16-24℃,平均极端低温 大部分在5℃以上。夏季从 3月中旬至11月上旬,7至8月为平均温度最高月份, 在25-29℃。西、南、中沙群岛属于热带海洋气候,长夏无冬,全年平均气温26.5℃。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东湿西干明显。多雨中心在中部偏东的山区,年降雨量约2000至2400毫米,西部少雨区年降雨量约1000至12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干旱,旱季 自11月至翌年4、5月,长达6至7个月。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雨季总降雨 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等。海南岛全年湿度大,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海南岛之所以成为宝岛,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碌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出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可以捕捉到热带海洋中的各种鱼类,以及龙虾、对虾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岛上四季常,森林覆盖率超过50%。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苗族风俗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与黎家人一样,盛装欢庆节日。各家还制作五色饭,(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纪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饭是苗族人将山兰稻米,分别用桑等植物叶浸染成黑,红、绿、黄四色米,与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黎族风俗   黎族是海南岛原著民族,在海南岛的历史有三千多年,有着特有的原生态文化。但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黎族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传承的压力,很多宝贵的技艺和文化形态正濒临失传。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最早记载海南黎族纹身的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汉武帝于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时,在海南岛设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既指当时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这种习俗,由此推断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妇女就有了纹身传统。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纹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海南岛位于中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公里,是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邻近大陆,加之岛内山势磅礴,五指参天,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站在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遥望,海南岛便隐约可见。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今4.4亿年前— 2.3亿年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还连在一起,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约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前—l.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海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1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  海南岛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北地区,和雷州半岛相仿,具有同样广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海南岛与雷州半岛本来连成一片,只是到了距今1万年前以来,海面上升,海浪冲刷,形成一条长达8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琼州海峡,才使两者南北分居,隔海相望。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区,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环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海南岛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海南岛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一26℃之间,一月份,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仍在19℃以上;最热的七月平均温度在28℃一32℃之间。年均降水1600毫米以上,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终年常绿;四时花开,一年四季皆宜旅游。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冬都”。7月份是最高气温的月份但平均温度只有28.4℃,由于海风吹拂,并无十分闷热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气温为17.2℃,更是温暖如春。海南岛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   海南是中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约 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 60%。日照时数按地区分,西部沿海最多,中部山区最少;按季节分,依夏、春、 秋、冬顺序,从多到少。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25℃之间,中部山区较低,西 南部较高。全年没有冬季,1至2月为最冷,平均温度16-24℃,平均极端低温 大部分在5℃以上。夏季从 3月中旬至11月上旬,7至8月为平均温度最高月份, 在25-29℃。西、南、中沙群岛属于热带海洋气候,长夏无冬,全年平均气温26.5℃。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东湿西干明显。多雨中心在中部偏东的山区,年降雨量约2000至2400毫米,西部少雨区年降雨量约1000至12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干旱,旱季 自11月至翌年4、5月,长达6至7个月。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雨季总降雨 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等。海南岛全年湿度大,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海南岛之所以成为宝岛,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碌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出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可以捕捉到热带海洋中的各种鱼类,以及龙虾、对虾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岛上四季常,森林覆盖率超过50%。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苗族风俗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与黎家人一样,盛装欢庆节日。各家还制作五色饭,(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纪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饭是苗族人将山兰稻米,分别用桑等植物叶浸染成黑,红、绿、黄四色米,与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黎族风俗   黎族是海南岛原著民族,在海南岛的历史有三千多年,有着特有的原生态文化。但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黎族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传承的压力,很多宝贵的技艺和文化形态正濒临失传。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最早记载海南黎族纹身的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汉武帝于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时,在海南岛设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既指当时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这种习俗,由此推断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妇女就有了纹身传统。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纹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图
3. 新西兰的气候 新西兰的气候经常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因此其气候变幻无常,不过总体来看,新西兰的气候温和,不会太炎热或太寒冷。南岛的气温比北岛低,整个区域经常有大片云层。4. 新西兰的动物和植物 由于新西兰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动植物资源都非常独特,这也是新西兰景点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西兰...

新西兰气候四季温度
4. 新西兰地理位置在大洋洲和太平洋的南部,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四季变化不太明显,温差较小。5. 由于位于南半球,新西兰的季节与中国的季节完全相反,因此访问新西兰前,了解其气候状况对旅行准备至关重要。6. 新西兰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地区在夏季呈现亚热带气候,而南岛的内陆高山地区...

新西兰以什么气候为主
4. 寒带气候:新西兰的西部地区属于寒带气候,包括南岛的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降水较少,湿度较低。这里的植被主要是高山草甸和冰川,适合旅游业发展。新西兰的气候变化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位于南半球,新西兰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春季(9月至11月...

新西兰的地势怎样?
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新西兰素以“绿色”著称。虽然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75%以上。两座主要岛屿(南岛与北岛)面积约为266200km²。新西兰平原狭小。河流短而湍急,航运不便,但水利资源丰富。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南岛的库克峰海拔3754米,...

新西兰的气候典型表现是
3. 随着向南移动,新西兰的平均气温逐渐降低。一月和二月是最温暖的月份,七月则是最寒冷的月份。夏季最高气温大约在20-30°C之间,冬季气温则在10-15°C左右。4. 由于地理位置在南半球,新西兰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与中国相反。夏季从12月开始,持续到2月;秋季从3月到5月,以凉爽的天气和晴朗的...

新西兰皇后镇在哪个岛
新西兰皇后镇位于南岛。皇后镇是新西兰南岛的一个重要城市,以其美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而闻名。以下是关于皇后镇的详细介绍:1. 地理位置:皇后镇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奥塔哥半岛上,紧邻塔斯曼海。作为南岛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这里既有迷人的自然景观,又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它坐落在沃卡马大区的中心...

南岛湖地址在哪里?
南岛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境内,是乌苏里江上的一个美丽湖泊。这个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备受游客青睐。南岛湖地理位置优越,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冬钓大赛举办地。湖区的自然风光十分迷人,湖水清澈碧绿,波光粼粼,与周围的森林、草原、湿地等景观相映成趣,构成了...

新西兰世界地图的位置
新西兰的地理环境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位于南半球,因此,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夏季平均气温25℃左右,冬季10℃左右,全年温差一般不超过15℃。北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500毫米,南岛为600~1000毫米。新西兰的矿藏主要有煤、金、铁矿、天然气,还有银、锰、钨、磷酸盐、石油等,但储量不大。2016年...

新西兰在哪里世界地图
新西兰,这个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方向1600公里的岛国,地理上被南极洲和赤道环抱,由南岛和北岛两大主岛以及库克群岛、纽埃、托克劳等领土构成。它的地理位置使得北岛与汤加隔海相望,南岛则邻近南极洲。新西兰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温差不大,地形特点为平原狭小、河流短促,北岛多火山温泉,而...

基督城在新西兰的位置
基督城是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一座城市,位于该国中部的东端。它位于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平原上,靠近东海岸,与南阿尔卑斯山脉遥遥相望。基督城是新西兰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该国基督徒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基督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新西兰的商业、教育和交通中心之一。基督城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南岛...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省的地理气候概况?
樊图宫颈: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 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岛属什么气候,以什么为主要特征 -
樊图宫颈: 热带季风、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度,1月16-23度,7月26-29度.年平均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

肃州区17193714021: 地理.海南岛属于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
樊图宫颈: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量充沛,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10月到次年5月)降水较少,雨季(5月到10月)降水较多,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因地处海洋,气候也具有海洋性特点.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的气候特点:---------------------------------------------------------------------------------------------------------------------------------------------------------------------------------------------------... -
樊图宫颈:[答案] 南岛的气候特征是:光照强,昼长变化小,太阳辐射热能丰富,长夏无冬春秋短,活动积温高.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指数大,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季风的更迭,天气系统亦有明显的季变,除主要受热带天气系统控制(台风、热带气流...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的气候是什么 -
樊图宫颈: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22.5-25.60C,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樊图宫颈:[答案] 海南岛在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控制明显,纬度低,年均气温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交通便利,适合旅游业的发展.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岛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
樊图宫颈: 海南岛属于热带气候.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终年太阳高度角大.夏至前后有两次太阳位于天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在84°45′~86°45′;即使在冬至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也在46°05′~48°05′.各地夏至与冬至的昼长相差很小,太阳辐...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岛降水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
樊图宫颈:[答案]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22.5-25.6C,年日...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岛西海岸地理气候特点 -
樊图宫颈: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

肃州区17193714021: 海南岛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樊图宫颈: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 海南岛属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受东北和西南季风影响,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 全年气温海南年均气温 23.8℃,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至2月,平均气温18℃,气温最高的月份为6至7月,平均气温27.7℃以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