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太极主要学哪些招式

作者&投稿:骑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4式太极拳基本招式有什么~

《王家秘笈》基本动作

动作名称如下: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太极的定义:以武术技击为主要内容,以传统哲学,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从这个定义 ,你可以总结一下,打击出去的手如“左右野马分鬃‘ 左右倒卷肱’等,一定是打对方的鼻子,咽喉,试想什么乱七八糟硬功夫都可以练,鼻子,喉节没法练,呵,如果有,一定是怪物,
防守的动作,如‘ 白鹤亮翅’上举不过头,过头没必要保护,肘要沉。下面的手,一般在腹,胯边上, ‘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防手在腹,攻手在咽喉‘转身搬拦捶’

  太极拳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仅这一点足已说明太极拳在社会上的普及,根据这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已经转入“先求普及,而后提高”的历史新阶段,按太极拳的经典语来说则是“先求开展,而后求紧凑”,这虽然是学术上的用语,现在用起来也不致于牵强。就是说正值“先求于形”的普及局面,如春风吹绿了杨柳,乃至提高升华的教育培养工作则属于“后求于神”的阶段。古人曾言“志非言不形,言非诗不彰”。《尚书》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太极拳也是中国文化五千年瑞霭灵真的结晶,太极拳当然依形而传神,爽神而托赋于形,乃能形神兼备,而达到形神俱妙之理想境地。
  人天同易则指人与宇宙是个共同的统一体,太极拳以人体为用,人体的气血经脉的流通交会形成了人的灵态。常言“命脉”一语就从此托化而出。从最初的形体锻炼,渐渐影响了形质。并在长期的行动中,找到了优化形质的道路,由此更影响了性情。从舒筋活血到抻筋拔骨以顺天然。这样抻筋、起脚、转腰、移胯、齐肩、垂肘、展足、舒胸、纳气、行血、推脉……渐渐使体态优化,逐渐走向如日月经天,如天体在太空中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达一整体如环无端地循天。人身活动外有肢体运动,内有气血行经。从形体到身心,从形至神,是人以天性而享自然之律序,慧自然之妙有,达自然之天成。“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尝闻“杜子美、苏子瞻诗,无一字无来历,善押强韵,莫如韩退之,却无一字无出处也。”(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生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夫太极为学亦受传统五千年传统宗风之法乳育就,焉可一势一动不顺经脉循注者?焉有一姿一式无有典历为源欤?太极本内家,是以内歙元气为基,此为修真语。谓之内炼,是为拳家语。太极为拳,乃秉一代宗真,弘法大千,授艺于人,上可依五千年法乳传统之养哺,下可循自然妙有,达自然之天成,造化世人,以资万缘。今著《太极拳统真大典》著宣太极内脉,是以神化求之于形的作为。先求于形,后求于神。太极拳以宗风而言,循之内脉,实飞经走气,缠丝夺脉之操持。以此而关照形神,形神自然。神之以韵,应韵为神。
  《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一书之命名,是依据宗风流传的学识范畴,书中着重阐述太极拳的内炼循经,旨在太极拳的操修过程中,提高其社会上的医疗、养生、保健、技击等价值。过去古人将内炼的循经内容视之为藏珍,从不轻授示人。古人这种风范,一是代表古人对学问的追求,对学术之不苟,二是表明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为其更完臻地寻找传人,使之光大延宗。
  太极拳运动做为代表中华民族文明命脉的客观,公认是太极拳的宗风传统一直存在并体现了古老的法乳哺育下繁荣之面貌。如今太极拳做为一项学识来研究,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许多内容也因时代的泛化,几经沧桑。今笔者将其公之于世,除去将其内炼内容介绍全盘托出而外,要还珠归浦,让先天内炼的太极拳健康地成长,认清其本来的庐山真面,谈不上正本清源,因为泛传于社会上的普化太极拳,做为一个初习的基础,与太极内炼的先天循经之宗风专习,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循经”是人体的微循环,“先天”旨在说明这种结构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本能,是自然的属性。了解这一点就能清楚先天内炼的循经之太极拳三十六式的生命了。相对而言,当年圣真创太极拳的本意是与内炼相统一的。可以想象没有内循的运动,只可当做太极操来看待。如此而论,太极拳的理法标准也应确立无虞了,那么正宗的修持,自然会昭示于人了。这样,如何审定其属性,命名之确立,则顺理成章了。文中为尊重古来遗留下来的宗风面目,还是继续保持传统的称呼(名字),即“先天太极拳”名词之沿用。三十六式是古人以九为基数所得的周天数字,完整的三十六式是以九为阶段来完成循经的。
  从历史上来讲,武当内脉的先天太极法脉相传,传至笔者已经是十八代宗传了。可惜,至今还没有十九代学人入室,这是笔者近十年纵横学术交流,在泛传宗风的同时,还没有得暇或机缘来揭示这一“隐私”。如今万虑无忧,象弟子对我说的那样真切:“师父,其他的事,您不要管,您还是专心写些书吧!”这才有了完善夙愿的机会,准备完成《太极拳统真大典》,这本书(指《中国太极拳史理法与正宗标准》)为之首卷吧!
  此书是两大系统产生的结构。
  一、《中国太极拳史理法》范畴之叙说,是从太极拳的起源与各个历史阶段的流波及分化现象,做了考古般的分析。叙说了沿经百余年来在社会上的疑案,交待清楚了太极拳的创宗、由来及发展现状。以大量的资料,及笔者得之真宗嫡脉,与数十年精研斯学,文言武举详说出一个史学真象,为历史为武学赢得一个永恒,以轩昂之著作,树立了一代宗风弘仁以慈的形象。
  二、《中国太极拳正宗标准·宗传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势循经内炼》范畴之介绍文图、议论,以及大量珍贵的谱文,竟分化得那么真切、臻准、清晰、系统。大量的文字、叙说、整编、构图,依然是如此金针有象。此书纳入《统元楼藏真丛典》中,为《太极拳统真大典》。《中国太极拳史理法》、《中国太极拳正宗标准·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势循经内炼》为第一分册。兹后著有《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式行功谱文、用功谱文内练密诀释密》、《太极拳三十六势武技演化》、《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式散手》、《先天太极拳循经推手演练》、《太极元功三十六式操演法》内力的应用、发劲、按劲、听劲懂劲……《六脉太极续宗传真》。作者讲诸本风格都以史学为第一要素,宗传谱文密诀为第一要素,以清楚、准确的写真照片,向读者展现一个宏伟之宗风。兹书正象他人所说的,不是专家学者所著,不是教授研究家所写,而是一代宗真,以史、谱、照、文四者合一所著,形成横空出世的权威形象。
  本书以传统面目出现,照顾到宗传的谱文,涉猎宗风名考、通假名、别名、俗名之例。标学名即宗风名考,正名即通假名别名,泛化名即俗名。对比交待清楚,并“源析”简概介绍名字来由之确立。
  参以照片动作为行功要领的标准,以文字解译清楚。每动作式子标名“学名”与“通假名”,使读者便于理解内容,按每式标有《太极拳三十六势全体大用篇谱文》名;按每帧图片动作身姿标明本势为武林宗传的传统宗名,使读者清楚太极拳的每动每式,均有宗风之考据。并非因属于过渡动作,则草率过之。得之太极为拳的每个架子身姿都与脉传有血源关系。得知太极拳与其他武学都是一俱身姿,相互印证,不是独立孤设的架式。
  为系统地介绍传统宗风的特点,又以深入浅出地将《太极拳三十六式全体大用篇谱文》做浅析、注译。该谱文以宗风垂律般叙说太极拳的来由及行拳走架后的专修,使读者通过该谱文阅读而知太极拳与其脉传、层次、诸宗之修持。
  谱文以宗传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式心解口诀、行功谱文、用功谱文·内炼密诀原文托出,并同三十六式操修,使读者在宗风脉传谱文中对(太极拳三十六势)有个新的探源。对以往有个崭新的认识。
  注:配合内脉缠经循经内容,有《李真阳藏统元楼本,琼楼旧墨·先天太极缠经缠丝精衡三昧篇》、《先天太极内炼内循缠经说》、《太极循经内脉缠经图示简介》,结合图示人形。读者可以一目了然清楚循缠锻炼,可以直观地清楚文字与图示之间相互地血肉神彩关系。

  这里有叫你太极的视频http://www.chqa.com/taiji24_4.htm
  参考资料:http://www.chqa.com/taiji24_4.htm 回答者: jiaxiao666 | 三级 | 2007-7-23 19:43

  太极拳渊远流长,传播广泛,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运动。笔者经过十几年寒暑的学练,尝到长练太极拳健身带来的益处,使我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长练太极拳有内养五脏,外健体魄的功能。打太极拳是一种异常美妙的生活享受,如何学练太极拳谈几点体会。

  一 ,树立信心,明确目标

  学好太极拳,首先应该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心,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是为了键身,就一定要坚持练习才能促进身心的健康,如果是为了比赛那就必须有必胜的信心,为此不怕困难挫折,不断进取,努力不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 投师访友,读书观摩

  太极拳技术深妙,往往不易掌握,有条件尽可能请名师指导,口传身教。拳友之间也应多多交流,取长补短,验正技术正确与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文字影象及多谋体的教材,认真读书钻研,观摩学习也是学好太极的重要手段,甚至能无师自通。

  三, 循序渐进,精益求精

  初练太极拳,应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本着精益求精的思想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包括定型规范,内意活动,方位轨迹都要清楚,以免形成错误动作习惯,影响技术提高以及健身竟赛的效果。

  四 打好基础,勤练不辍

  基础包括练习太极拳基本身心素质 ,基本动作内容,要练好太极拳,这是基本否则难以构筑技术高峰,所以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必须要有柔韧的素质,平衡能力,基本动作要进行严格艰苦的练习,而且要勤奋练习,即使达到一定的水平也不能放松,绝不能丢弃基本功的练习,这是成功的保证。

  太极拳是一种导引的功夫,用意不用力,以静凝神,动作轻灵柔和,缓慢均匀,顺乎自然程序,只要基本动作正确,持之有恒,获致健身却病延年益寿 效果,定可指日而待,诚非虚语也。惟在太极拳「劲法」上,能取得成就者则较为鲜见,因为劲法牵涉力学杠杆原理,知觉神经运动,结合气的运用,师承的传授, 资质的敏钝等复杂因素,非长年累月,千捶百炼,默识揣摩,及参透有经验者指导,不易为功。盖拳劲名目繁多,以接劲为最难也,诚如郑子散手论中所说:「能接 劲,便是懂劲之极致,余劲皆可弗论矣,又曰:太极拳所以过人者,无他,惟有一接劲而已。」由此可证,接劲为太极拳上乘的功夫,非其他武术所能共论也。其劲 法之作用是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在接触刹那之间要处处落榫,将对方所发之劲及其全身来力,顺势接到实脚之涌泉,以意寓下,涌泉微挫,则生反弹,手臂微旋, 合夹脊游肘,使袭者一触,必飞腾离地而跌,即郑子所云:「接劲者,若以球击我,必须球来似能吸住,复而掷出,乃为接劲,缓速轻重皆能如法,则黏听提放已在 其中。」惟接劲之要诀,非真正练到得心应手,实在难以理解,而且接劲变化在胸,是以身体上接,吞吐在於瞬间,其劲亦在分寸之际,必须丝丝入扣,方能充分发 挥其效果功能。接发之时,更要身松气沉,节节贯串,达到焦点发人。如不松腕,不垂肘沉肩,不涵胸拔背,尾闾不中正,神不贯顶,不松腰落胯,或落胯不准确, 高低起伏,膝盖摇动,来劲会停滞於上肢,形成局部拙力对抗,不但敌劲难於下达涌泉,无法与地心相接,不能生化为劲。且因上述情形而产生断劲,则涌泉腰胯未 能成为一气,其脚底之劲亦无法上达腰腿,而行乎劳宫,更不能使用拙力而发。按发劲全凭力学杠杆之作用,虽接之以手,而发动之力点在乎脚,必须由听劲懂劲而 接劲,能接才能发,两者相辅相成。所以要学好劲法,首先要熟练拳架推手,了解阴阳相济之理,方为听劲,进而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阶及神明,才能接发自 如,随心所欲,其用大矣。

  总之太极拳为体用兼赅,心手兼顾之拳术,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为本,由内形於外,由下而上,节节贯串,达到意气相随,内外同修之效。在防御上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制强,以慢制快,自有独到之处,与一般拳术截然不同,其用全在意识,不在外形拳架,应求悟澈哲理拳理之落实,千万要记著凡动均为 整体,必须由涌泉内气带动肢体移位变化之运用,以意行气,意到气到,气到神到,神到劲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重意不重招,随接随发,化即是打,打 就是发。发人妙处在於借劲还劲,以我整劲顺彼劲向,反弹而出,二劲相乘,则无坚不摧,这才是发劲的真谛。郑子晚年太极拳的劲法,视为无招胜万招,无臂胜有 臂,达到浑身是手,手非手之境界,学者只有实实在在,依其拳理法诀顺序求进,则一日有一日的成效,一年有一年的功境,自然水到渠成。否则谈论终日,纸上谈 兵,不重实践,一旦交手,惊惶失措,空洞无物,受制於人,实深惋惜,未识先进同道以为然否?至如何练好拳架推手,容再续谈

  修炼任何一家太极拳都必须按程序进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由于太极拳之理既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所以,实际修炼过程中,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人士穷毕生精力仍不能解其中奥妙。”也因之与太极拳奥妙无穷的风采、魅力无限的境界失之交臂,从而徒留悲伤和叹息在心头。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序”字,就是程序。程序指的是先后排列顺序,不能马虎,不能错乱,不能颠倒,不能想当然的根据原来的参照系去追求。太极拳的程序,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进展阶梯:第一种,学练过程中反复体察神意气和形的关系,由开始的不能进入到阴阳互孕;第二种,通过着熟,懂劲,阶及神明来感悟;第三种,按照拳架(包括内功心法),拆手拆架,揉手的进展来进行。这三种一开始不能融合,但到最后,则必须都必须融进“阶及神明”、“无形无相”、“无我无为”的境界中。

  那么,太极拳修炼的程序都有那些步骤?魏树人老师传授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有七个不同层次的进展阶梯可以供学练者参考。

  第一进展阶梯:打基础

  开始学练太极拳的时候,最初的十多天最困惑,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特别笨。其实,并不是大家笨,而是因为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术语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对于人们建立知识参照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体验——也可能这方面的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连个参照物都没有。但是,这就是培养、激发内功的重要途径,这个途径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来,否则光顾尽快学会动作,然后去追求动作的规范与否,就会与秘传太极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来越远。这样的学练太极拳几年、几十年,只能算是比划太极拳套路,只相当于天天练体操,可取得活动筋骨的效用,而太极拳丰富的内涵之滋味就无从品尝了。所以,学太极拳的第一阶段,关键的关键就是解决如何学拳,如何练拳的问题。

  魏树人老师说:“由简到繁地学习、掌握太极拳的内功理法,是把握太极拳基本技术核心的关键。从内功理法入手,由浅入深地琢磨、体验动作的内含主旨,随着日久功深,便可自然转入下一个阶段——内外相合。”

  这个阶段关健就是学会动作要领,粗通神意气的内涵,并能一点点的融进行拳走架的整修过程中。

  此外,有些基本功在这个阶段要经常练。第一,老六路22式的起势和收势(十字手、合太极)要反复锤炼;第二,两手相对,抱着一个意念想像的气球反复开合拉气、反复揉动气球,要体会其中拉不开合不拢的感觉,有了基础之后,可以练习把手中的气球用意念放到地上复又弹升回到手上——练习日久,手上可逐渐地和地气融合、缠绵、粘糊,如是就能练出行拳走架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手中有球的内涵来。有的人光练这个气球,每天就练1个小时。

  第二进展阶梯:内外相合

  著名学者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一书中指出:“中国道家讲修道,令人欲修成神仙,必须打通任督二脉。所谓任督二脉打通,就要‘黄中道理’,这个‘黄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体的是人的内部肠胃一切都好,黄就是中央的颜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国医学上的“腠理”,就是皮肤毛孔。工夫做到了,修养够了的人,内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个毛孔都通了,这个时候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达身体来了,面上都有光彩。这时真美,充满了四肢,全身畅通了,那么,‘内圣外王’,内在有了这样高的修养,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发于事业,就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美丽极了。”这段话所说的内涵,可以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来实现。如何实现,关键就是要做到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就是指自身与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贯通。内外并非指身体之内部与肌肤之表皮在人体构造层面的划分,而是练拳者由神意气形所构成的功夫,在与外界大自然之气的交流、融合、混化、贯通的过程中不断地吐故纳新、充盈壮大。原北京武协副主席汪永泉先生所传的太极拳中,修炼内外相合最畅达的途径就是三道气圈。三首气圈由身中发出,弥漫在肩、腰、胯的外围,其中以腰气圈为主,上支配肩气圈,下支配胯气圈,由此形成一个内气与外气和合充盈的整体,从而形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平时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地练习这三道气圈。走路的时候带着三道气圈;转身的时候要照顾到三道气圈;转身的时候要照顾到三道气圈;站桩时可专门练习三道气圈(包括三圈相摞)。三道气圈有了基础,内外之气就融通了;神意的力量就有了基础;身体的健康程度超过一般人了;对外界的感觉就灵敏了,比如揉手时,对方碰到你的气圈,你就有可能先一步发觉之,并能用神意的力量调动气圈产生不经意的反应。

  第三进展阶梯:上下相随

  一般来说,三道气圈有了基础后,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就要多体会上下相随了。关于上下相随,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说过:“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这是有关上下相随重要性的论述,这是拳理。

  但是,上下相随,不仅仅是“上面的手如何动,下肢的足也如何动。”在杨式太极拳秘传的方法中,还有特殊的练法,那就是三道气圈平等散出之后,肩气圈主引领两臂的运行;胯气圈主引领两腿的起落与移动;腰气圈是肩、胯气圈的主导与媒介。此外,为了避免在行拳走架中心意和躯体散乱,从而使平行的三道气圈能协调一致地运行,一定要在三道气圈的中心垂直地降下一条身中垂直线(意识线),这时,身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全凭这条身中垂直线的引领与操纵,由此可望在内外相合的基础上做到上下相随。

  丹道之功或藏密之法有修中脉之说。其实,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也有与此说法相类似的身中垂直线修炼的内容。在上下相随的进展阶梯阶段,此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是“气遍周身不稍滞”的过程;是“浩然正气留正中”的过程。如何做到这些呢?按照杨式太极拳老六路22式内功心法的要求,内心舒适地去盘拳直架;去体悟“全体透空”的内在含义。当然,这个阶段,如果能配合着进行太极功(内功修炼法)和太极松腰法的训练,则能有效地提高能力。

  衡量身中垂直线的修养水平标准有三:第一,垂直线软而活,在揉手的时候,让对方发不出反应力;第二,把身中垂直线与钟锤融为一体,可上提下落自由旋转;第三,让身中垂直线粗而且膨胀力强,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不能使之混乱。以上三个标志不是传授出来的招式方法,而是内功修为的自然体现。反之,如果你感觉对方有了这三种情况,则表明对方的功夫比自己强,就没有必要去和人家较量了。汪永泉老师称此为杨式太极拳秘传的“三不打”。

  第四进展阶梯:拆架子

  许多人满足于演练太极拳的拳架子套路,以为一门心思地天天演练就可以功夫上身。岂不知太极拳还必须经历修拳阶段的身心锤炼,这个阶段重要的内容就是拆开架子。拆开拳架子的目的是为了在每个动作姿势的运行与转换到下一个姿势的过程中都融入内功之术。

  一般流行的太极拳主要是把每个架子的应用法作为阶段原教授内容。比如白鹤亮翅、高探马、扇通背等等是对付什么招式的;而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秘传的拆架子,则重点放在每个分解动作都依赖相应的内功心法去引领、催发动作姿势方面——这个时候,后面的动作是被前一个动作的神意气催发、孕育出来的;所有的动作姿势都是神意的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一聚一散;所有外在动作都是“不经意”出来的,没有管形体动作,但每一式都符合要领。

  拆架子的关键是纠正并逐渐杜绝只动作形体的空架子现象。只有意识到太极拳必须要使术与招相融合才能达到知行合一,逐渐达到“招中有术,术由招出”,到此境界,便可体会与感悟太极拳架阴阳相合的奥妙,为下一步进行揉手的应用打下实实在在的基础。

  第五进展阶梯:拆手

  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单鞭、云手、下势、十字手等等有特定手势的动作,练习者将之看得很重,也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意识、眼神等等总跟着手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天长日久的锻炼,会形成浑身僵硬去不掉,进而产生自身神意气对形体动作过分依赖的弊病;甚至有的人会因之出现血压升高等病理现象。所以,拆手阶段必须多去体会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散通空“。

  盘练太极拳架时,梢节的松散、通空尤为重要。松与散能使手部内气在自身气势的外缘与大自然的外气自然交融;也便于实现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的境界。如何实现与外界之气的交融使之与身体形成一团混元气呢?关键的关键就是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心中、眼中、感觉中逐渐淡化手的存在,直至最终忘却双手,达到周身一家、“手非手”的境界一般来说,此阶段训练要重点体会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单鞭等动作。特别是手挥琵琶中“琵琶面、琵琶柄”之意代替手;单鞭中“一身背五弓”关于“空四梢”的内在的训练等要反复进行。

  “松散”之后必须要伴之“通空”,内气的通出实质上是“吐故”;一通即空是内功劲法蓄发相间、自然转化的窍要所在。这样反复体味,就会逐渐领悟到手上松散通空的妙用,继而循序渐进,由脚而腿乃至全身都达到松散通空,如是方能周身内外成为混元一体,从而神意灵敏,元气充沛、延年益寿之实效自然展现。

  这种整体感是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特殊感觉,仿佛自己的心意一动,则内气与外气融合在一起,从而催发形体产生起承转合的变化,这种变化,招招相连、式式相接、内外一如,意气不二;这种变化,和宇宙的运动相契合,和大自然的变化共起舞。

  第三,起始、运行、终止、变换过程中的气感。行拳走架时,心中的一静一动,所孕育的起始、运行、终止、变换,会自然而然地节节贯穿,舒缓而动,悠而荡之,手背及小臂的毛孔蠕动可知,人体与空气的摩擦隐约可觉。此时,悠悠荡漾的内气通过劲源或匀布周身,或与外气融合;两膊相系时若气丝相连,上下相随时如有气团移动,如是,动作虽缓放松,则内里的力量无坚不摧。进入这种状态,其内在的身心愉难以言表,置身其境,方知神意气所催发的形体动作是如此的美丽和高贵,内气的充盈是如此的丰富和舒适。

  行功走架中的内在感觉,远远不止这些。有些状似石火电流转瞬即逝,有些虽搜遍人间的所有词汇而难于言表。

动作是编的,明理是关键,看懂道理就好办了,看拳理。

太极1 2 3 4 5 6 7 8章和金刚 十进

你可以下一个视频看看


太极拳招式名称 太极拳介绍
1、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拦雀尾、单鞭、左右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式独立、右下式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2、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

太极招式有哪些?
5、太极控腿:控制身体平衡,使四肢控制自如,收放自如。6、太极盘步:加强腿部力量,伸展韧带,加强脚踝的力量。7、太极静功:意念集中,体验心境,意守丹田,调身调心。8、太极抱球:动作曲而不直,直而不僵,控制身体阴阳二气,控制丹田真气。太极拳的招式:第一式、起势。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教你几个太极拳招式 简单易学老少皆宜
2、太极推手:身体稳如泰山,动作变化自如,控制对方的四肢,来留去送,收放自如。3、太极独立:增强大脑神经的控制力,强化四肢肌肉,呼吸自然,心如止水。4、太极跌叉:双腿打开与身体呈90°,立身中正,增强下肢的韧带力量,促进血液循环。5、太极控腿:控制身体平衡,使四肢控制自如,收放自如。

太极拳的招式有哪些
太极拳对于我们来讲是有强身健体的效果的,那么大家有了解过太极拳有哪些招式吗?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太极拳的招式,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

六式太极基本功发都有哪六个招式?
一、结露凝珠与日月回环太极的第一基本招式为结露凝珠,主要动作为自然站立,重心逐渐从右脚转至身体中部,两手轻抬,抬至头顶上方,手心相对,由上往下,缓缓下行,循环往返三次。太极的第二基本招式为日月回扣,主要动作为右手向内缓缓进行弧形运动,身体逐渐左转,手至头顶后,身体逐渐右转,绕行一圈后...

太极拳有哪些招式
太极拳的招式包括:揽雀尾、云手、太极起势、十字手等。以下是详细解释:揽雀尾包括以下几个动作:进步栽捃后,跟半步左右脚提起平脚的摆步呈现左揽雀尾或右揽雀尾的姿势;在对方出手直扑而来时顺势捕捉对方力量回带之同时采取以揽雀尾动作作为防御并予以反击的招式。这一招式能够灵活应对攻击并寻找...

太极拳的招式名称是什么?
以下是分享的24式太极拳基本动作及其要领:1.起势: 两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左右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重心后移、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重心后移、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 转身抱球、跟步后坐、虚步分手 4.左右搂膝拗步:转体...

太极拳的招式有哪些?
太极有很多派别的,陈式太极,杨式太极,孙式等等最基本的如下:24式太极拳基本招式: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

对于太极拳初学者,有哪些基本功需要练习??
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太极拳有哪些招式
上体左转,右臂屈肘,右手由耳侧从后向前推出,同时左臂屈肘后撤,收至左肋外侧,手心向上,眼看右手方向,其余的.按照相反的发向做。第二式搂膝拗步 要点:右手找耳、左手下压、出左脚,三者要同时,一开始协调不好,另左脚落地后,要以马步过度,之后转体下肢呈左弓右蹬,同时,左手画半圆搂膝,右手前推,...

南陵县13764803093: 初学太极拳,学什么套路好? -
薄拜苁蓉: 24式简化太极拳最简单的24式,是推广的最简化本,简单,招式基础.是经过精心删减编排的,很适合初学者练习.网上教材也很多.然后可以练练42式.24式太极拳是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为了满足群众练拳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79年又吸取陈式、杨式、吴式和武式太极拳之长,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如果要练习传统套路的话,建议练习杨式太极拳,潇洒飘逸,云手是一大特点.但是对柔韧性要求比较高.陈式太极拳的法力很有特色,看起来漂亮,建议和老师学习,否则盲目发力可能对自己造成一定坏处.

南陵县13764803093: 初学太极拳学什么招式 -
薄拜苁蓉: 初学的话,就学最简易的二十四式吧,几乎结合了杨氏,孙氏,陈氏等所有太极的基础动作,很多院校也是以这个套路为基础的!不需要精通,但是起码要熟练,就可以继续深造,练习七十二式了,望楼主采纳

南陵县13764803093: 太极拳传统套路有哪些 -
薄拜苁蓉: 朋友我学练太极拳十几年的规律是: 先热身(用八段锦就可以),然后就是24式、32式、40式、42式、48式、56式、老架一路.

南陵县13764803093: 太极拳学哪套教程比较好呢? -
薄拜苁蓉: 推荐初学者学杨氏或者24式太极拳(杨氏简本),这两种运动量适中,适合初学者学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重要的是看老师是不是懂太极的阴阳变化之道,拳架只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手段和工具,就像学音乐,名家的套路只不过相当于音乐家的...

南陵县13764803093: 太极拳最基本的动作是什么?有什么要领?谢谢 -
薄拜苁蓉: 前面那位朋友说的好,太级拳练习多了,就要多向“稳”这个字努力:心态要稳,打拳的招式要稳.做到心无杂念,心如止水;做到招招“稳”“缓”,腰、脚、手和脊髓并用,每招每式都能稳当如泰山,没有丝毫晃动. 这个“稳”,是要自己...

南陵县13764803093: 初学太极拳学什么套路好? -
薄拜苁蓉: 24式简化太极拳 作为初学者,往往心态浮躁,一般不适宜学长篇大套的,所以建议你从入门级的24式简化太极拳开始练,因为它是太极拳的基础套路,动作简单较容易上手,短期即可学会,并且让你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坚持练下去,以免半途而废!等基础打好了,身体素质加强了,心态平和了,再考虑学其它流派的不迟!

南陵县13764803093: 杨式太极初学学什么? -
薄拜苁蓉: 先学习架子.跟师傅慢慢学吧,一天一到两式(不算重复)地学,先把架子的大致动作学会并且记清楚招式的顺序和名称.这一段时间还算比较轻松,每天都会学新的东西,虽然师父纠正架子时你憋在那里很累.这一段时间从初学大概要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八十五式).然后学完架子就开始纠正,这个学习的时间长度视个人的资质和练习时间,要做到杨氏太极拳对架子的种种苛刻的要求,每天要不停的盘架子一个小时以上(打三遍八十五式),期间可以开始练习推手,练习听劲和松沉的功夫,顺便也稳好下盘.这一段时间是最无聊最不好坚持的,很多人在这个阶段放弃或者另投他派,这个阶段要差不多三四年.期间可以习练器械和桩功.然后才会逐步踏入技击的殿堂.

南陵县13764803093: 想学太极拳学什么套路啊?
薄拜苁蓉: 呵呵,你让公园里面的那些老爷子,老太太们去练习下北体大的散打,或者泰森的拳击、李小龙的截拳道试试,看他们能不能打人.真正的高手,摘叶飞花都能伤人,不在乎用什么拳法.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太极拳除了技击之外,保健养生的效果,比其它锻炼方式更好.想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建议你钻研中医,太极.要是想打架,随便找个拳法,练精了都能伤人.陈式难度大,杨式流传最广,吴式柔韧,武式紧凑,孙式吸收了形意、八卦.想学的话,可以先从杨式入手,或者从市面上常见的综合性太极拳学起,然后再慢慢地接触其它的门派,融会贯通.自然会有自己的心得的.

南陵县13764803093: 太极拳问题、我想学太极拳,但太极拳有好多式,我是第一次学的,看不懂那些式是干什么的、 -
薄拜苁蓉: 不晚,可以学的.那些“式”是指组成该套路的动作招式数量,24式即指由24个动作招式组成. 陈氏最好从老架一路来起步学习,老架动作舒展,小动作比较少,对于初学者很有好处,陈家沟传统的授艺基本也是先老架,学习老架一路拳是培...

南陵县13764803093: 我想学太极拳、不知道学哪个套路好、最好是既能强身又能技击 -
薄拜苁蓉: 只要是传统太极拳,都有强身与技击功能.问题在于你有没有缘份找到明师.另外,初学者从大架开始练起比较容易入门,等大架练习夯实根基再学中、小拳架.这样阶梯式学习才合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