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

作者&投稿:查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马氏体,马氏体转变有什么特点~

对固态的铁基合金(钢铁及其他铁基合金)以及非铁金属及合金而言,是无扩散的共格切变型相转变,即马氏体转变的产物。就铁基合金而言,是过冷奥氏体发生无扩散的共格切变型相转变即马氏体转变所形成的产物。铁基合金中常见的马氏体,就其本质而言,是碳和(或)合金元素在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即无成分改变只有晶体结构的转变

哎呦,金属材料的

(1)宏观形状效应。不但有体积变化,而且有形状变化。如图2所示,在母相的自由表(平)面上,转变成马氏体的那块面积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并仍保持为平面。由此带动邻近的母相呈山峰状凸起(另一侧下凹),原始态表面的直线刻痕转入新相后仍为直线,在界面处不断开,保持连续。
(2)非扩散。生成相与母相成分相同,以共格或半共格界面为生长相界面,故不存在相界面迁移的热激活机制。形核率和长大速度皆与扩散型转变的热动力学处理结果显著不符。
(3)惯习现象。生成相的片、板的空间取向不是任意的,而是平行于母相的某个晶面(称为惯习面)。作为母相的一个原子面,惯习面在相变过程中既不畸变,也不转动,是不变平面。图3是对图2的局部作进一步标注,a’b’曲面发生转动,面积也有变化;但AB线段长度不变,方向也不变。作为母相的一个原子面,ABcD在相变过程中既无畸变,又不转动,连位置都没有变化(称中脊面)。a’b’c’d’和abcd两面仅有平移,无畸变及转动。惯习面是母相中与ABCD同族的晶面,马氏体片只能在这族晶面的空间方位产生。
(4)不变平面应变。根据上述诸特征,如平面在相变后仍为平面、非扩散、共格性,尤其具有不变平面(惯习面),判定马氏体转变是以不变平面应变的方式(而不是界面原子热激活跃迁的方式)进行晶格类型的改组。
(5)严格的晶体学关系。这是新相生长时迁移界面与母相共格的必然结果。铁碳合金的面心立方(7)一体心正方(a’)马氏体转变,为著名的K—S 马氏体转变时的不变平面,即(111)y∥(011)a,[101]y∥[111]a
(6)伴生特定的晶体缺陷亚结构。马氏体中亚结构有位错、孪晶和层错三类。
热力学条件马氏体转变与扩散型的晶型转变热力学条件的区别,在于要求大的过冷。图7为马氏体转变热力学条件的示意,Gy和Ga分别表示高温相(y)和马氏体(a)晶体的自由焓。为简化,设平衡点T。附近两相熵(s)值恒定,G一T成为直线关系(倾斜率为S)。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低于T0。当温度仅到达低于T0而高于Ms时,y-a马氏体转变不可能进行;换言之,转变要求驱动力△Gy-a达到一个临界值: 才能进行。这一驱动力主要用于克服马氏体形核时巨大的共格畸变能和提供马氏体内伴生的晶体缺陷(亚结构)储存能。




...区间会产生哪几类组织转变?比较这些组织的力学性能特点
根据共析钢C曲线,在不同温度区间会产生哪几类组织转变?比较这些组织的力学性能特点 匿名 | 浏览617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20:02:12 最佳答案 ①珠光体型转变(高温~,扩散型~,A1~550℃):A1~650℃,奥氏体A→珠光体P650~600℃,奥氏体A→S(索氏体,细片P)600~550℃,奥氏体...

贝氏体是如何形成的
下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均为板条状,在很多情况 下是相间排列的,在光镜下很难区分。其特征如下:M-A组织是在贝氏体、马氏体基底上分布的颗粒 组织。这是由于碳浓度偏析在冷却转变中形成的富碳 奥氏体区,在随后的冷却中部分转变为马氏体,部分保 持奥氏体状态而构成。M-A组织通常在光镜中可以...

贝氏体与贝氏体相变内容简介
该著作分为11个章节,首先,深入解析了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复杂过程,探讨了其背后的微观机制。接着,详细介绍了贝氏体组织的多样性和亚结构特征,以及其在块状相变中的重要角色。在热力学和动力学层面,作者剖析了贝氏体相变的规律和动力学过程,揭示了不同相变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此外,书中还重点讲解了...

奥氏体和马氏体的区别是什么?
马氏体组织有两种类型。中低碳钢淬火获得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是由许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细板条组成的组织,各束板条之间角度比较大;高碳钢淬火获得针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呈竹叶或凸透镜状,针叶一般限制在原奥氏体晶粒之内,针叶之间互成60°或120°角。2、物理特性不同:奥氏...

下贝氏体图和上贝氏体区别
一、形成温度不同 1、下贝氏体:大约在350℃以下形成。碳含量低时,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有可能高于350℃。2、上贝氏体是550~350℃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金相组织呈羽毛状,脆性,硬度较高。二、特征不同 1、下贝氏体的空间形态呈双凸透镜状,与试样磨面相交呈片状或针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当转变量...

下贝氏体有什么特征与形态?
下贝氏体的特征与形态:典型的下贝氏体是由含碳过饱和的片状铁素体和其内部沉淀的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下贝氏体的空间形态呈双凸透镜状,与试样磨面相交呈片状或针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当转变量不多时,下贝氏体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针与针之间呈一定角度。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下贝氏体中...

共析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中为什么没有贝氏体区
CCT曲线即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它反映了在连续冷却条件下过冷奥氏体的转变规律,是分析转变产物组织与性能的依据,也是制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参考资料。20 世纪50 年代以后,由于实验技术的发展,才开始精确地测量许多钢的连续冷却C曲线,直接用来解决连续冷却时的转变问题。

以共析钢为例简述奥氏体在不同温度冷却得到哪些产物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形成温度时转变产物的组织特征: 727度--550度:产物为珠光体,根据珠光体粗细不同又分为三类 普通珠光体(727度--650度)、索氏体(650度--600度)、屈氏体(600度--550度); 550度--230度:产物为贝氏体,它又分为两类 上贝氏体(550度--350度)、下贝氏体(...

1. 共析钢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的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及性能各有何特点...
当温度冷却至727摄氏度时,奥氏体将发生共析转变,转变成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即珠光体。此后,在继续冷却的的过程中不再发生组织变化(三次渗碳体的析出不计),共析钢的全部室温组织全部为珠光体。铁素体因溶碳量极少,固溶强化作用甚微,故力学性能与纯铁相近。其特征是强度、硬度低,塑性...

贝氏体工艺是怎么算出来的?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潮州市19716479645: 马氏体转变 - 搜狗百科
住哑正伤:[答案] 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点: 1、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 2、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3、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4、马氏体转变时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的 5、马氏体转变具有可逆性 其中,第1、2两点最为重要,是剩余所有特点的基础.

潮州市19716479645: 马氏体转变和珠光体转变之间的主要差别?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上说明珠光体和马氏体的主要特点? -
住哑正伤:[答案] 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C曲线) 珠光体转变(过冷奥氏体的高温转变) 温度范围:A1 - 550 ℃ (此时C、Fe原子均可扩散)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共析混合物,一般情况下这两相呈相间分布.由于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温度不同...

潮州市19716479645: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是什么 -
住哑正伤:无扩散性等

潮州市19716479645: 比较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的转变特征. -
住哑正伤:[答案] 马氏体无扩散且无切变扩散平面,贝氏体只有碳原子 的扩散,珠光体既有碳原子的扩散,也有基体原子的扩散.同:都与基相有一定的未向关系,

潮州市19716479645: 什么是马氏体相变?说明其相变的特点 -
住哑正伤: 钢淬火时得到的一种高硬度结构的变化过程. 特点:具有剪切均匀整齐性、不发生原子扩散、相变速度快可达声速、相变有一定范围

潮州市19716479645: 淬火后为什么要马上回火? -
住哑正伤: 钢淬火后得到马氏体组织,根据含碳量不同还有可能有残余奥氏体或碳化物代,由于组织(除了碳化物)都是亚稳定组织,在室温下有向稳定组织转化的趋势,淬火后的回火可以加速这个趋势.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