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隋论》(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少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辙 隋论 苏辙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辙 隋论

【原文】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驱而来之也;其守天下,非其劫而留之也1。使天下自附,不得已而为之长,吾不役天下之利,而天下自至。夫是以去就之权在君,而不在民,是之谓人重而物轻。且夫吾之于人,己求而得之,则不若使之求我而后从之;己守而固之,则不若使之不忍去我,而后与之。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注释】 1劫:劫持,表示强行留住人民。

【译文】 人对于事物,任凭它来依附自己,任凭它自由离去,如果能够做到那样就是人重而物轻。人重物轻,物依附人就牢固。物之所以离开人,分裂四散却没有办法聚拢起来,是因为物重而人轻。古代那些圣贤,他们之所以取得天下,并不是他驱使人得来的;他们守天下,也并不是劫持而留住人的。天下人自己来依附,不得已做了他们的头领。我没有驱使天下的利,利自己却来了。这样,离去的权力就在君王而不在百姓,这就是所谓的人重物轻。像我和别人交往,通过自己请求得到,不如让别人邀请而答应他。自己固守着,不如让他不忍心离开我,然后给予他。所以那些聪明的人或许可以和他一起打天下,但是,不能够和他们一起来守天下。守护天下必须要有大度的胸怀。为什么呢?那些没有宽广胸怀的人,时常担心天下会离自己而去,所以就玩弄权术来留住天下。用权术来留守天下,那天下就开始离去了。

【原文】 昔者三代之君,享国长远,后世莫能及。然而亡国之暴,未有如秦、隋之速,二世而亡者也。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1,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秦人被甲持兵,七世2而不得解,寸攘尺取3,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4,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5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注释】 1冲:指要塞。 2七世:指自战国(前475)七国并立以来,秦朝经过二百多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 3寸攘尺取:表示秦国夺取土地的艰辛。攘:指夺取。 4「是以毁名城」三句:出自《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堕毁名城,销锋镝,钮豪杰,结万世之安。」锋镝,指兵刃和箭头,这里泛指兵器。 5陈胜、项籍:指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陈胜和项羽。

【译文】 从前三代的君主,长久地拥有国家,后代是赶不上了。然而,国家灭亡之快,没有赶得上秦朝和隋朝的,他们都是二世就灭亡了。秦朝、隋朝的灭亡,他们的弊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自从周朝政治衰败,诸侯之间相互争霸,但是,秦国单独拥有山西之地,不过千里。却有韩国、魏国扼住它的要塞,楚国威胁它的肩头,燕国、赵国窥视它的北面,齐国牵制它的东面。秦国的人披甲胄、拿着兵器,七代都不能够解除,一寸一寸地夺取土地,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秦国看到夺取天下是如此的困难,于是认为如果不迅速地守护天下,天下就会重新陷入混乱的境地,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英雄豪杰,熔铸兵器,来消灭分裂天下的念头。他们想到守护天下的办法是这么的周密、严谨。但是,四海之内的人民,却不堪忍受这种政策,都怀有离秦而去的念头。因此,陈胜、项羽他们这些人能够借助百姓的这种不满,高呼起义,天下响应。这么看来,这不是秦国因为害怕失去天下,防备过分的弊病吗?

【原文】 今夫隋文之世1,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盖自东晋以来,刘聪、石勒、慕容、苻坚、姚兴、赫连之徒2,纷纷而起者,不可胜数。至于元氏3,并吞灭取,略已尽矣,而南方未服。元氏自分而为周、齐4,周并齐而授之隋。隋文取梁灭陈,而后天下为一。彼亦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既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5,制为严法峻令6,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而独死于杨素之手7,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8,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由此观之,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注释】 1隋文:隋文帝杨坚。 2「刘聪」一句:刘聪,字玄明,他是匈奴十六国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父汉王刘渊死后,杀害兄弟自立为王。 3元氏:即拓跋氏,北魏皇族。这里是指拓跋宏。他把都城迁到洛阳,改姓元氏,大兴文治,在位二十九年。 4「元氏自分」一句:是指公元550年,东魏齐王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自立为王,即北齐;公元556年,西魏宇文护逼迫魏恭帝拓跋廓禅位于周公宇文觉,次年,宇文觉即位,史称北周。 5曩者:从前的意思。 6「制为」一句:是指隋文帝命令大臣修订的刑律,「刑纲简要,疏而不漏」,被后代所取法。但是,隋文帝晚年喜怒无常,过于杀戮。 7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后来杨素帮助杨广争夺了帝位。 8炀帝:隋文帝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在位十四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

【译文】 隋文帝的时代,也是因为看到天下初定,害怕天下混乱。因为从东晋以来,刘聪、石勒、慕容、苻坚、姚兴、赫连这些人,连续不断地崛起。到了北魏的元氏,兼并灭取,大体上已经统一了,只有南方还没征服。北魏后来分为周、齐,周国兼并了齐国,周禅位给了隋。隋文帝攻取梁国,灭掉陈国,统一了天下。他看到天下长久的不安定,因此得到天下之后,就非常害怕失去它,享受拥有天下的乐趣却担心天下不能够长久。高高在万民之上,就经常处在怀疑和猜忌之中,认为天下的人都有以前的那种英雄割据的情怀。所以就制定了很严酷的法律来防止天下变乱。他的那些谋臣、猛将基本上被他杀得差不多了,而他却偏偏死在杨素手中,以至于发生了大变故。终于在隋炀帝的时候,天下大乱,一败涂地而没有办法收拾。这样看来,隋朝灭亡的原因,和秦朝没有什么两样。

【原文】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昔尝闻之,周之兴,太王避狄于岐,豳1之人民扶老携幼,而归之岐山之下,累累而不绝,丧失其旧国,而卒以大兴2。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注释】 1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陕西郴县。 2卒以大兴:这里指的是太王,即周文王之祖,当时狄人攻打豳地,国人想要抵抗,可是太王不希望杀戮,就离开豳地去了岐山,豳地的人感激太公的教化与恩情就与他一起来到岐山。

【译文】 可悲啊!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让天下人归附,拥有天下或者离开天下,都在我自己,所以把天下看得很轻,这样心态就平稳,所实行的政策就宽松。宽松来自无忧虑,急暴来自于无所依赖。过去曾经听说,周朝的兴起,太王为躲避狄人而跑到岐山,而豳地的人民,扶老携幼也跟随他来到岐山,络绎不绝。虽然失去了原来的国土,但是随后再次振兴。再来看看秦朝和隋朝,正是因为舍不得天下,最后导致了灭亡。最后才明白,圣人之所以作出这么不缓不急的行为,正是他用来稳固天下的办法啊。

【评析】 这是苏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一开始先摆出自己的论点,通过对人与物的关系的剖析,得出如果过于在乎外在事物,反而容易失去的道理。接着讲到了得天下与守天下,可以使那些聪明之人用权术来得到天下,但是一旦拥有天下,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一味凭借权术治理,是很容易失去的。 然后,以秦朝和隋朝为例,来说明过于紧张、害怕失去天下,最后往往适得其反,天下反而很容易失去;而像太公那样,以一颗平常之心,用宽松仁爱来治理天下,即使土地没有了,可是却拥有天下的人心,最后天下还是他的。 苏辙的政论文大多精辟,能够巧妙运用历史,将说理与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很有说服力;行文结构严谨,有一种紧凑的感觉。




北塔区15022375939: 苏辙 隋论 翻译 -
朱行先抗: 高祖少有风骨,气度不凡,外质木而有远略.得政之初,内谋外患,不逾十秋,廓清八荒,克定南北,其功伟矣!然能不骄,旦朝昃休.吏治民生,无不留意.当是时,钱币一,均田行,黔首感涕.逮至年暮,虽有屠戮,不湮其德矣.夫高祖...

北塔区15022375939: 文言虚词“若”的意思?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隋论》(苏辙)言身寸 言身寸 -
朱行先抗:[答案] 秦国看到自己夺取天下是如此的艰难,便以为如不严加把持,国家以后还会分裂割据,各个地方又会变成与自己敌对的势力. 若:如,像.若此:如此. 或者说:若此可以应夫无穷:语气助词,不译,如果非要翻译可以翻译成 那.

北塔区15022375939: 苏辙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翻译 -
朱行先抗: 巫山十二峰见到了九座,站在船头,满目只是苍翠的山峦,几乎映满了整个秋日的天空

北塔区15022375939: 策入,撤自未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 范镇难之的翻译 -
朱行先抗: 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范镇感到为难.就是苏辙在制举考试中的策论上大批时政,他自认为会被贬黜.司马光将他例如末等.

北塔区15022375939: “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怎么解释 -
朱行先抗: 这是苏轼寄给其弟苏辙的一首作品.时间地点定格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他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当时苏轼与新法派之间的矛盾,使他在朝中难以立足,外调杭州不久又移守密州.赴密途中,回顾半生经历,触景伤情,感慨唏...

北塔区15022375939: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翻译 -
朱行先抗: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

北塔区1502237593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意思 -
朱行先抗: 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出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北塔区15022375939: 求 猛虎畏人 苏辙 翻译 -
朱行先抗: 苏辙寄来《孟德传》中有猛虎畏人的说法,这引起了苏轼的的要点是,老虎吃人之前,必先被之以威,慑于威而惧者方食之,相反,不惧者则不敢食.这一论点是建立在三个传闻基础上的,第一个传闻,是二小儿在虎以首抵触之时,戏沙自若,虎怏怏离去;第二个传闻是醉者不醒,虎亦不食;第三个传闻更加有趣,夜黑人静时,有人错把虎当成猪狗以杖击之,则虎仓皇逃窜.有这三条轶闻作根据,则作者的立论可以成立了.

北塔区15022375939: 我欲乘风归去的去是什么意思? -
朱行先抗: 1、"我欲乘风归去"的“去”的意思: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2、“去”字基本解释: (1)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如:去处、去路. (2)距离,差别,如:相去不远. (3)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北塔区15022375939: 苏轼、苏辙的六国论翻译,字词的赏析比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此类活用、特殊句式……越详细越好!)拜托了! -
朱行先抗: 苏轼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