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的解释安世高的解释是什么

作者&投稿:典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安世高的词语解释是:人名。生卒年不详,东汉高僧。名清,以字行之。原安息国太子,后出家为僧。桓帝建和二年来到洛阳,是中国最早的译经家之一。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等。
安世高的词语解释是:人名。生卒年不详,东汉高僧。名清,以字行之。原安息国太子,后出家为僧。桓帝建和二年来到洛阳,是中国最早的译经家之一。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等。结构是:安(上下结构)世(独体结构)高(上中下结构)。拼音是:ānshìgāo。
安世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国语词典【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人名。生卒年不详,东汉高僧。名清,以字行之。原安息国太子,后出家为僧。桓帝建和二年来到洛阳,是中国最早的译经家之一。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等。
二、网络解释
安世高佛教学者。到中国传播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自幼信奉佛教,当其将即位时,出家修道,而让位于其叔。他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到达洛阳。不久即通晓汉语,翻译经典。据晋代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记载,安世高所译经典共35种,41卷。此外,《历代三宝记》和《开元释教录》所载安世高译经数量,都比《众经目录》为多。有关修持的5种中,《大安般守意经》详细地介绍了数、随、止、观、还、净六种法门,为后来天台宗教授的止观所有;《五十校计经》提到十方佛现在说法,又说诸菩萨度人欲使人悉得佛道,则属于大乘的经典,可据以想见印度当时佛教弘传的情况。他译文条理清楚,措辞恰当,但偏于直译。由于当时译经尚属创举,没有其他译作可资观摩取法,所以有些译文意义尚欠明白。安世高译经工作约止于东汉建宁(168~171)中。随后,游历了江西、浙江等地。有不少关于他的神奇故事,流传民间。晚年踪迹不详。在中国活动约30年。
关于安世高的成语
袁安高卧高世之主高世之度高世骇俗功高盖世安乐世界
关于安世高的词语
万世之安高枕安卧功高盖世安乐世界济世安民济世安人高世之主高枕安寝高世之才高世骇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安世高的详细信息


如何重点写出安世高对佛教发展的重大贡献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以字行,出家前是安息国的王太子。自小聪明仁孝,刻苦好学,博览国内外典籍,通晓天文、地理、占卜、推步等术,尤精于医学,名声远播,西域各国对他都很敬重。他将王位让位给叔父,出家修行,精研阿毗昙与禅观。历游西域,于汉桓帝(147年一167年)初年只身...

安世高来到中国
在汉桓帝(147—167)时期,大约建和年间,印度高僧安世高首次踏足中土,抵达洛阳,那时佛教在中国被视作神仙方术,信徒们将其视为祭祀的对象。为使人们真正理解佛教,安世高萌生了翻译佛经的雄心壮志。他共翻译了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佛经,尽管现存只有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但他是中国佛教史上首位译师,开启了...

安世高后世影响
在中国,佛教的传入历史可追溯至几百年前,特别是在宫廷与社会上,佛教逐渐拥有了追随者。这些信徒对佛教的理解主要侧重于其作为一种神秘的方术,他们崇奉佛教,祈求庇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自身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与西域交流的频繁以及来华僧人的增加,信徒们逐渐了解到,西域僧侣们实行着一种名...

安清人物简介
安清安清,字至善,即是僧人,也是有名的画家,清朝江苏常熟人。《虞山画志》说他“工写枯笔山水”。同时,还有另一位同名的人,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僧,信奉佛教。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

安世高的后世影响
翻译著作安世高——《众经目录》安世高把佛典翻译成汉语,是一种首创,内容和形式都很有特点。从内容上说,他所译传的都是印度小乘佛教十八部中“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理论,重点是小乘的“阿毗昙”和“禅”,简称“禅数”之学,并且是用说一切有部的说法作解释的。从形式上说,由于安世高精...

中国历史上有姓安的做过皇帝吗
出家为憎,信奉佛教。他精通梵语,念经修行,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到达河南洛阳来宣传佛教。定居下来后,不久即通晓汉语,翻译经典。据晋朝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记载,安世高译经典《修行道地经》等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皆属小乘。

安氏辈分排列
安世高,东汉佛经翻译家。名清,字世高,安息人。原为安息国太子,父死其叔继位,遂出家学佛。建和二年(148),到洛阳,致力于佛经翻译.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精小乘经典,并通禅经。安禄山(?-757),唐叛将。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本姓康,字轧荦山,又作阿荦山,随母冒安姓,...

慧远庐山记原文及赏析
南岭,写了宫亭湖,神庙,特意点出东汉时代安息国太子安世高来此被感化走入佛门的逸事。这一笔使高峰峻岭更增添了仙气。 有重点描述了几层山岭的景色,笔锋收拢到东边七岭共同形成的山崖,成为至高无上的绝顶,并记下一个和尚在峰顶打坐,不久与云气一道消失的传说。这无疑又是一笔美妙的烘托。作者总括观感说,来此...

冷斋夜话的提要
又追叙汉时建寺乃为秦观作维摩赞缘起,非记世高事也,其标题乃云安世高请福共阝亭庙。秦少游宿此,梦天女求赞,既乖本事,且不成文。又苏轼寄邓道士诗一条,用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韵,乃记苏诗,非记韦诗也,而其标题乃云韦苏州寄全椒道人诗,更全然不解文义。又惠洪本彭氏子,於彭渊材为...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深入经藏:《八大人觉经》 菩萨是怎么修行的 -
鄂祝洛雅: 菩萨的修行从开始到成佛,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卢海林)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为什么现在和尚的法名都是'释'开头?
鄂祝洛雅: 佛法都是由两汉时西域及天竺各国高僧传入我国的.原来对高僧们的称呼,都是在法号前加国家简称,以明出处.比如:竺法兰、康僧凯、安世高.分别说明,他们来自天竺(印度)、康居(新疆之南疆)、安息(伊朗). 到晋朝后,我国本土僧人大增,为了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高僧道安提倡在法名前加“释”,以明自己是佛弟子. 南无阿弥陀佛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佛教教规教义 -
鄂祝洛雅: -- 佛教基本教义【四谛】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文质之争是什么意思? -
鄂祝洛雅: 【原词】文质之争【释义】指的是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翻译理论(标准)的争论(论战).最初是指佛经的翻译.后来也被泛指所有翻译.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的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汉魏,盛于隋唐,续于宋元,...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八大人觉经讲什么啊? -
鄂祝洛雅: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菽,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佛家讲三藏,何为三藏?谁是我国历史的三藏法师? -
鄂祝洛雅: 佛家讲的三藏是《律藏》、《经藏》和《论藏》,我国历史上的三藏法师是玄奘法师、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和安世高法师. 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前273—前...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大安般守意经? -
鄂祝洛雅: 大安般守意经 佛经名,3卷.东汉安世高译.是指导人们有意识地控制呼(安)吸(般)、专注一境(守意)的一种修习禅定的佛经. 凡二卷.又称安般经、安般守意经、大安般经.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安般(梵 a^na^pa^...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八正禅道是什么意思 -
鄂祝洛雅: 佛教教义.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①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②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③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

峨眉山市13018408247: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
鄂祝洛雅: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