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楼梦》其中一位人物形象的认识”急需

作者&投稿:恽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师要我们写关于【红楼梦】的其中一个人物的分析,我不会啊,帮帮忙吧,那个人都行啊~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形象分析
  贾宝玉含玉而生,幸得贾老太太的宠爱,才有了后面那戏剧般的一生。于是,我常常在想如果贾宝玉没有那块玉或者那块玉(石头)不好奇于人间的繁华世故又或者女娲娘娘补天的时候想得周全些,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郁结,也不会有金玉之言,那么贾宝玉的一生也不过如此的了了完事。但是如果终究是如果。贾宝玉注定成为《红楼梦》的主角,注定成为那“灵秀之人”“生于富贵公侯之家”“落为情痴情种”,也注定了那一场悲剧的开始。  贾宝玉在当代应该属于(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另类”的。小时侯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大了他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然而却生在一个日益衰败、后继乏人的贾府上下被看成是预想的接班人,寄托着重振家声的厚望,贾母的慈爱、贾政的严教、王夫人的暗中关注、姐妹们的特别青睐以至丫鬟奶妈的细心照料,都或明或暗地企图把他引上读书仕进、科举成名的传统士大夫所已经走过的道路。可是他偏偏又是一个不落尘世的“奇人”。在曹雪芹笔下的他背离了士大夫的传统道路,违拗了贾氏家族的殷切期望,在人生道路和婚姻爱情生活等方面,都有一种强烈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崭新的追求。他接受了贾母的厚爱、贾政的鞭笞和众姐妹丫鬟的规劝,但他毫不改变初衷,而是视仕途为禄蠢,以应酬文字为沽名钓誉,而欢喜那种脱离开封建官场和文场的自由自在的闲散生活;他不愿接受家庭对他婚姻的安排,而倾心地热恋着志同道合的表妹林黛玉。他的思想和行为无疑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他的身上虽仍有十分浓厚的贵族子弟的习惯与习气,可他仍然不失为一个贵族家庭乃至封建制度的叛逆典型。  作者特意安排从九十四回“宝玉失玉“开始到后来宝玉的疯疯癫癫,让衬托贾宝玉的背后环境呼之欲出,封建力量一手造成的悲剧被作者推到了最前台。而长辈不顾宝玉疯癫时仍对黛玉的痴情而最后导致黛玉仙逝宝玉出家的悲剧,向人们清楚地展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贵族家庭的落没落,已经到了无力规范自己的后代,以至连自己的后人也背弃自己而去了的现实!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按曹雪芹原来的安排,林黛玉将泪尽而逝,贾宝玉将在她去世之后与薛宝钗结婚。薛宝钗的性格和婚后的生活使他彻底绝望,他终于弃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  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但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  此外,丫鬟的品格和遭遇也影响着他,使他领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对女孩子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1龋嬷吹氖墙痤酥篮鸵蚪痤恕⒔褫?的事所遭到的父亲的毒打,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不但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也使他的叛逆思想大为加强,认识更加深刻。从此他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而且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识加深的基础上,进而对她C遣煌乃枷胄愿懙氖抵视辛死斫猓佣谔壬嫌?了分明的取舍,如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对于晴雯和袭人、麝月,心里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诉肺腑"的情节,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从此成熟巩固,生死不渝。封建势力的另一次镇压是王夫人发动的抄检大观园:逼死晴雯、司棋,撵走芳官、四儿,大观园最终转入冷落凄凉之境。这主要是,封建势力要摧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扫荡一切违背礼教、妨碍贾宝玉走上封建正路的因素。可是贾宝玉目击晴雯等的悲剧和大观园的劫难之后,抛掉对封建势力的唬想,他用血S嵝闯傻摹盾?蓉女儿诔》,无异于一篇叛逆到底的宣言书。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满怀理想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力创造的艺术形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全新的不朽典型。脂砚斋称贾宝玉是“古今未见之一人”,并说“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古今小说传奇中,也未见这样的文字:”同时,贾宝玉这一人物形像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至今还流行在生活中,并且将会永远活在人间。  然而,旧世界里出现的新人,往往被世俗看成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甚至被人看成狂、疯、痴、呆、傻,无复人理。这正是先觉者们普遍的命运。贾宝玉不仅在《红楼梦》中成了“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的对像,被看作疯、痴、呆、傻,被王夫人骂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就是在读者和“红学”家眼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有人说他是新兴市民阶层的代表;还有人说,贾宝玉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古已有之”的,他的叛逆性格是对古代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人说,贾宝王叛逆性格的形成,是由于受大观园“女儿国”的影响。贾宝玉到底是一个什么形像?他在书中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什么作用?这一形像有什么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关于贾宝玉的来历,《红楼梦》开篇讲了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故事,女娲炼石补天,炼成了三万六干五百零一块;结果单单剩下一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块顽石自经女娲锻炼,灵性已通,自来自去,可大可小;原来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庞然大物、却缩小到扇坠儿一般,而且是鲜莹明洁的宝玉模样。一天,遇着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在它上面缕了几个字,携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一遭。于是,石头城中,荣国府内,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这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幻相。  本来一块顽石,无知无觉;坦然洪荒之中,平静安宁,悠远恒久。偏偏又通了性灵,并且变成了人,有了感觉,有了情义,有了灵魂,享受了人间的诸种美妙,也吃尽了人间的种种痛苦。但最终还要变成石头,还要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是一个圆环,无始无终。这不但是贾宝玉的“历史”;也是宇宙和人类的历史。

林黛玉:
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得最美好,也是作者极力赞颂的一个人物,就是书中的主角之一林黛玉。她和贾宝玉构成了《红楼梦》中与众不同的两个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今未有之人,她们的所作所为在世俗人眼里是格格不入的。就如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一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在贾府很不得人缘。心胸爽朗的史湘云就曾当着宝玉的面,说她是一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人。与林黛玉毫无干系的赵姨娘在背后也发过牢骚:“要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丫环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说悄悄话,中了宝钗的“金蝉脱壳”计,误认为是林黛玉听见了,当时就很紧张,小红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因而对她都怀有不满。林黛玉甚至在贾母面前也逐渐失去了欢心,最后正如她自己在《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词中所说的,陷入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难境地
贾宝玉形象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按曹雪芹原来的安排,林黛玉将泪尽而逝,贾宝玉将在她去世之后与薛宝钗结婚。薛宝钗的性格和婚后的生活使他彻底绝望,他终于弃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 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但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

此外,丫鬟的品格和遭遇也影响着他,使他领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对女孩子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的事所遭到的父亲的毒打,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不但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也使他的叛逆思想大为加强,认识更加深刻。从此他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而且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识加深的基础上,进而对她C遣煌乃枷胄愿懙氖抵视辛死斫猓佣谔壬嫌?了分明的取舍,如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对于晴雯和袭人、麝月,心里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诉肺腑”的情节,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从此成熟巩固,生死不渝。

封建势力的另一次镇压是王夫人发动的抄检大观园:逼死晴雯、司棋,撵走芳官、四儿,大观园最终转入冷落凄凉之境。这主要是,封建势力要摧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扫荡一切违背礼教、妨碍贾宝玉走上封建正路的因素。可是贾宝玉目击晴雯等的悲剧和大观园的劫难之后,抛掉对封建势力的唬想,他用血S嵝闯傻摹盾?蓉女儿诔》,无异于一篇叛逆到底的宣言书。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薛宝钗:
1.智商高:其诗,雄浑、含蓄、富有哲理,其见闻广,聪明,什么事一看就明白,一点就透。并非死守教条,非礼勿视之伪道学,如:肯定看过《西厢记》、《牡丹亭》一类书,否则,何以点化林黛玉?只是在当时条件下,不便炫耀而已。
2.情商高:虑事周到,广结善缘,对人宽厚,如对林黛玉的点化,对丫头悄悄话的故做未听见,等等。但其外柔内刚,不怒自威,谈笑中,连刁蛮泼悍之妇金桂,在她面前也不敢放肆。但又决无王熙凤之尖刻。
3.处事果断,有统御之才。和探春一起料理荣国府时,已见端弥。但并无权利欲、指挥欲。
4.识时务。劝宝玉读书,乃是从当时的现实出发。是现实主义者。宝玉、黛玉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在荣国府,吃穿不愁,当然有工夫空想。如果让他们自立,他们吃什么?
5.体魄健美。
有以上素质,实乃集德、才、貌、体于一身者,虽居里夫人何以过此?如果生在现在,其为文也,可为诗人、文学家。其为学也,可为科学家,诺奖亦不足数也。其从业也,既有团队精神,又能驾御局势,实乃将帅之通才,只恐其不愿为而已。其为妻也,其性必柔必淑。不过,当今之世,讨老婆乃双向选择,欲讨如此之全才,自身亦必有相应之实力,否则,只能望楼 。
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当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这个形象具有独特性。她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辐射的作用。因为《红楼梦》不仅是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作者还写了这个大家族中四百多个人物。如果没有了王熙凤,那么《红楼梦》的结果会如何。可以说,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从而突出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王熙凤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当中,她的辈份是很低的,她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像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能够来当家呢?这个原因,或者说是多种矛盾发展的结果。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她有贾母的靠山,有邢王二夫人矛盾的牵制,当然还有她本人才干欲望的主观条件。同时也就把王熙凤推到了火山口上,成了众矢之的,众多旧矛盾的结果又成了新矛盾的导因。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在王熙凤身上概括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一种家长理短的那种家务事,所谓叔嫂斗法、妇姑勃溪之类,不是那样的。因为在中国封建的宗法社会里,家国是同构的,历来一脉相通,家是国的一种简化的形式。封建帝王“家天下”内的权势消长、朋党倾轧、派系争斗,它的雏形,它的胚胎都可以在家族里面看到。所以从那个王熙凤,以她为焦点的,或者说她幅射出去的种种矛盾,就是给人一种纵深感,不能够就事论事的看成是一种家族的矛盾。以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所能包容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程度来说,也是其他形象难以企及的,比如,放债生息这样一个细节。王熙凤是把那个月钱拿出来去放高利贷,小说里面不只一次的写到,平儿说过,“每年少说也得翻出一千银子来”,连数目都很具体。这样的经济细节放在别的人物身上是不可能的,比如说老爷太太不会做这种事,不屑做这种事,姑娘小姐她们根本不理财,那么只有王熙凤能够承担。所以王熙凤这个形象的社会触角是最长的,可以越出贾府的门墙,可以伸向官府,可以伸向佛门,可以伸向宫廷等,也就是说从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说,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是不可代替的、不可缺少的。如果少了王熙凤,《红楼梦》在它反映生活的深广度方面,就要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就不成其为《红楼梦》。

王熙凤的“辣手”在更多的情况更多场合表现为逞威弄权、滥施刑罚。这方面《红楼梦》里面有很多描写,她素常惩治丫头的办法怎么样呀,说这个“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当她发现为贾琏望风的小丫头,喝命“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而且威吓她要用烧红的烙铁烙嘴,要用刀子来割肉,而且当即就拔下那个簪子来戳小丫头的嘴,这种簪子叫做香闺刑具,戳人是很疼的,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丫头立刻两腮紫胀;另外你看在清虚观的时候,一个小道士,那真是一个小孩子,无意中冒撞到王熙凤身上,王熙凤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道士都站不住。这种地方,王熙凤的出手之重、之狠、之快,是名副其实的“辣手”了,在贾府的主子里面,像这样亲自出手的人并不多见。在下人的眼里,像那些小丫头小厮小道士的眼里,真是吓得心惊胆颤,这个时候王熙凤确实像一个恶魔,怪不得有些奴仆在背后诅咒她,说她是“阎王婆”,说她是“夜叉星”,那么在这个时候,所谓的“杀伐决断”就有一股森然的冷气,真是叫人不寒而栗。

在这里还可以举出有名的“弄权铁槛寺”。这个情节,老尼求王熙凤办这件事,王熙凤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人们也常常引用的,就是王熙凤说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这句话大家经常引用,而且有的人据此认为王熙凤不迷信。的确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气概,就是鬼神难挡,有这样的气魄,只可惜这种气魄用在了邪恶的方面。在这里,并不是说王熙凤不迷信,王熙凤也像一般的妇女一样,她也供瘟神,给女儿起名求福祉,并不说明她不迷信,是说明她不虔诚,没有顾忌,毫无顾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计后果,所以在这个地方点明了,她是“弄权”,如果说,“协理宁国府”时是“用权”,那么,这里就是“弄权”。“铁槛寺”这一段说她玩弄权术,她府内府外,勾结官府,倚仗权势,在府里欺瞒长上,假借贾琏名义,神不知鬼不觉做成这样一种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道。如果说“协理宁国府”的时候是“用权”,权在威随,威重令行,那么在这里就是“弄权”,就是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上,假权营私。所以这个是不一样的,小说里头还点明自此王熙凤胆识愈壮,更加恣意作为起来。可见“弄权”一节正是让人们领教王熙凤手段的一个“案例”。她这个辣手到了赶尽杀绝,不留后路的地步。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王熙凤和其他的妇女,和王夫人比起来,她没有什么“妇人之仁”,没有什么“恻隐之心”,她作了事以后,从来不后悔,而且她要斩草除根,如果我们没有忘记的话,贾雨村对于知道自己底细的门子,最后是把他远远的充发了;那么王熙凤对那个落有把柄的张华父子,最后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治死。从这种地方,我们可以充分领教王熙凤手段之辣,这一点在别的人身上是感受不到的。“辣手”常常是形之于外的,机心则深藏于内,当然这两者是有联系的,尽管“机心”深藏于内,但同样有迹可循。人们常常说王熙凤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是形容她的心计之多,机变之速。可以从王熙凤的日常的表现来看。王熙凤日常的处人当中常常也有利害的权衡、得失的算计。有一次,为了大观园诗社的费用,王熙凤李纨姐妹在那里说笑,因为这个诗社要有点花销,王熙凤就笑李纨:“亏你还是大嫂子呢!”她就算“你一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又有个小子,足足又添了十两,---年中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通共算起来,一年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她们来闹我--”,就说了一大堆的话,李纨就回她“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说了这么一车的话--”,“天下人都被你算计去了!”李纨的这句话虽然也是带些玩笑的性质,其实对王熙凤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她说“天下人都被你算计去了”。王熙凤的克扣月钱放债生息,不单是把下人的钱拿来克扣,她连老太太和太太的都敢挪用,都先克扣住不发,而且即便是“十两八两零碎”她也要把它攒到一起放出去。所以李纨说她“专会打算盘分斤拨两”,一点没有冤枉她。王夫人屋里的金钏投井以后,丫鬟名额出缺,王熙凤作为管家,这个名额迟迟不补,为什么?她说等着人送礼送够了,因为很多人看上这个缺,觉得这是一个“巧宗儿”,大家都要来谋这个差事,王熙凤就拖着,等大家送礼送足了才补。诸如此类的事很多,“大闹宁国府”的时候还不忘记向尤氏要五百两银子,其实她打点只用了三百两,要了五百两,她又赚了二百两。王熙凤的算计之精、聚敛之酷,是出了名的,连她自己也都知道,她跟平儿说:“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放是放高利贷),都要生吃了我呢。”可见王熙凤的放债、王熙凤的聚敛,那是出了名的。这是她的算计,她的心机用在这方面,其实王熙凤的机心固然是用于聚钱敛财,但是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的心机深细、谋略周密,有更加精彩的表演.

文章引用自:
评论(0) 引用 阅读(409)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01.贾宝玉

各个作家都有一位或几位重要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如赛万帝思的《唐.吉柯德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扥尔思太在《战争与和平》里的安耳
但柔可夫与昂都仑勿几康思基。《红楼梦》里曹雪芹的代言人,当然是贾宝玉。宝玉是一
位天生的哲学家,生来就有他的人生观,不像其他作品里主人翁的人生观是学而后知的。
然宝玉从生到出家,十九年间没有读什么书,但他知道很清楚应当怎样生活。看来似乎不
近人情,那有不读书,且没经过世故,就有人生观的道理。但知道的作者的用意,也就不
足为怪。《红楼梦》的开端,作者就说历经一番梦幻之后,藉“石头”的投胎入世,用第
三者的态度,叙述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再者,中国以往的社会基础为家庭,大家庭实际就
是范围较小的社会,一生下来就得与人接触,他要没有自己的个性,就显不出宝玉之为宝
玉。换言之,表现不出他的人生观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因为要表现这种冲突,所以作者在
第三回介绍宝玉的时候,就用一首“西江月”词,表示说“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宝玉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糊涂,没目的,无事忙;其实不然
。他的人生观就是“爱”。得到了爱就是幸福;否则,就是苦痛。至于人生的贫贱富贵,
尊卑际遇,他毫不在意。但对付女子,却小心谨慎,一句话也不敢错说。他恨不得天下所
有的女子,都收到大观园里,尽自己一分对女性的天职。他被父亲苦打后,各个人都对他
怜惜悲感,尤其宝钗瞧他的时候,说错了话,以致姣羞怯怯,他心中愈发感动,将疼痛早
已去在九霄云外,且心里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个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
人可亲可近!假如我一时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戚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
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这是宝玉人生观的自白

贾宝玉之所以不朽,因为一方面他象征了中国数千年来绅士社会的爱情;另一方面,
他象征着人类的“情种”,我们相信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理想人物,在比宝玉更多情的。
关于宝玉的情,读花人有一段很妙的议论道:“宝玉之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
,而适为宝玉为林黛玉心中、目中、意中、念中、谈笑中、哭泣中、出思梦魂中、生生死
死中、悱恻缠绵固结莫解之情,次为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惟圣人能为尽性,惟宝玉能尽
情,负情者多矣,惟宝玉其谁与归?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
惠圣之和者也’。我故曰:宝玉圣之情者也”。(注一)宝玉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一块五
彩晶莹的玉,故起名“宝玉”。这“玉”是整部《红楼梦》的关键。照中国旧时的风俗,
凡男女儿童,偶然有同样玩具,都有成为夫妇的可能。黛玉忌妒宝钗,就为宝钗有东西可
配,而自己没有,偏偏宝玉又不信那些和尚道士的“金玉奇缘”。冲突与悲剧,就由这里
产生了。宝玉的几次砸玉,那一次不是为向黛玉表白心思?红楼梦的整个故事,由他们三
位作纲领,织成了一部人类心理的百科全书。宝玉之情,虽专于女性,而由专于黛玉。黛
玉虽知宝玉专情于己,然因宝钗的金锁与湘云的麟麒关系,总是疑信参半,终不放心。一
天,宝玉不得不向她明言,请她放心。之后,二位都心知神会,再无疑虑。可是故事也就
此转变了。黛玉妒的金锁,果不出他所妒,终于成为玉钗成婚的媒介。贾母也因宝钗的性
格温柔和平,黛玉性乖体弱,恐非长寿,结果,定了宝钗;这是宝玉不知道的事。宝玉因
许多事情已经悲凄哀苦,弄得情色若痴,后来又失玉。就在这种神智皆迷的当儿,贾姆设
法令他与宝钗成亲。他们结婚之时,也正是黛玉辞世之时。

02.林黛玉

林黛玉的人生观与宝玉一样,只求一个爱。贫富贱贵,兴衰际遇,也是不闻不问。为
要烘托出黛玉的爱,不能不让他俩发生冲突,所以作者一开始就给他一个不适意的环境。
幼而失母,继而丧父,因此,尽管贾母等万般怜爱,饮食起居,都同宝玉一样,较之迎春
姊妹等,还高一等,然总是寄居。他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遂养成她的善感。再者,她
原同宝玉一起长大的,二人异常亲密,不想来了一个宝钗,年岁虽大不多,而品格容貌,
似在黛玉之上;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又不像她那样孤高自许,于是人人喜悦,这有引起
黛玉的多疑。由这二种环境,曹雪芹造成了黛玉性格之多疑与善感。然黛玉之妒宝钗,以
前是泛泛的,稚气的,从宝玉的介绍,得读那些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玩物上
撮合;且年岁较长,渐知男女之爱,对宝钗妒的对象由宝钗本人转为宝钗的金锁。她以没
有东西可配为憾,这话不知从她嘴里提过多少遍。不料,一天宝玉又得一个金麒麟,恰恰
又与湘云的一对,令黛玉更加一层忧惧。这一层一层的冲突,一次一次的风波,使宝玉与
黛玉的心都显露出来。
每位作家,都有他创造人物的特殊方法。他描写黛玉的妒,就用直接法。第八回,宝
钗怕冷酒于五脏有害,不让宝玉吃,黛玉就藉紫鹃让云雁送手炉的机会道:“也亏了你,
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话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的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贾母
在张道士们敬的贺礼里,找出一个玉麒麟,宝钗说湘云也有一个。探春赞美宝钗处处留心
。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戴的东西上是留心呢!”〈二十九
回〉宝钗因宝玉挨打与薛蟠吵嘴,整整哭了一夜,翌晨回家,路遇黛玉,黛玉道:“姊姊
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医不好捧疮!”( 三十四回) 总之,曹雪芹没有
让黛玉错过一次机会,不去显示他的妒意。她同宝玉生气,不多由妒而发,如是一次的印
象,使黛玉在我们的脑里,成了一位妒的典型人物。至如黛玉的善感,勿需举例,他所有
的诗词,无不是充满了哀伤。《葬花词》和《桃花行》都是他最深心的表现。一次,黛玉
错酒令,宝钗不唯不讥笑,反而善意劝导他,从此,她深知宝钗的为人,前疑冰释,然前
因多疑,体格白赢,终于一天说到“熬不上”的话。她现在不妒宝钗,相信宝玉,可是已
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03.薛宝钗

作者为使他的人物性格显明,往往把两个相反的人放在一起。同样,红楼梦有一位贾
宝玉,也有一位薛宝钗。再者,假使认为唐.吉柯德与桑首代表两种典型:一是象征着理
想主义者,令一是象征着物质的追求者,那么,宝玉就是唐.吉阿德,宝钗就是桑首。宝
钗不像桑首那样仅求物质满意,或者她还轻视物质,但他们都没有理想;尤其薛宝钗。她
要做的,仅为世俗所谓的“美德”她处处照世俗所谓的美德行事,毫无反抗精神。宝钗性
格恰恰与宝玉的相反,一个是极端的现世主义者,一个是理想主义者,想在现世里找到人
生幸福。若说宝玉不喜欢读书,这不过说宝玉不喜欢像别人一样,读些四书、五经和八股
文,以求得到一官半职。但宝钗处处反对。钗黛等起诗社,每人得有别号,而宝钗就送“
无事忙”,或“富贵闲人”给宝玉,内中涵着讽刺的意思。她从没有错过机会,不讽刺宝
玉的。倘若她不是女性,他早同她疏远了;即令如此,据袭人讲,他曾给她过没脸,因为
劝他去会会官宦,谈谈经济。宝玉对宝钗所最叹息的是:“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
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原为导后世的须眉
浊物;不想我不幸,亦且琼闰绣阁中亦染此病,真是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一次她正
与湘云论时,忽而转题道:“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组织针黹是你我的本分;一时闲
了,倒是把那于身心有益的书看几章,却还是正经”(三十回)。这话转得令人惊异,然
也正是曹雪芹的苦心。古语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宝钗的人生观是这样,自然处处都拉
到这个题目上。她又对黛玉道:“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主。”宝钗的现
实思想,表现得多么清楚。曹雪芹要描写的,想从她的性格里,铸成中国女性的一切美德
。红楼梦的人物从上至下,没有不喜爱宝钗的,黛玉后来也敬爱它她。从宝钗的性格里可
找出四个特质。第一、是孝。第二、是待人忠厚。第三、是性格温柔。第四、比较起来,
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实际社会上或许找不到这样的人,但在人类的意识理里,这种人是
存在的。黛玉所代表的是才,宝钗所代表的是德。说实在,宝钗并不阴险,若说她有手段
则可,阴险则未必。然世人所以认为宝钗阴险的,自有其心理背景。高鹗使玉钗成婚,黛
玉气死,人之恨宝钗,由此而来。说她阴险的,都由“恨”心出发。(注二)

04.王熙凤

每位新的人物出现,做作者总是先概括地讲几句这个人物的性格。同样,用冷子兴的
口介绍凤姐道:“谁知娶了这位奶奶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的夫人,琏爷倒退了一
舍之地。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深细。竟是男人万不及一的。”次又用特
殊的手法,正式介绍凤姐。黛玉刚到贾府,正与贾母谈话,忽听后院有笑声,并大声说话
,她很惊讶,心想这里人都是敛声屏气,怎么此这么放诞无礼,原来就是贾府有名“泼辣
货”王熙凤。接着,她就问黛玉吃的玩的,只管告诉她;老婆子们的不好,也只管告诉她
,并问行李和吩咐收拾房间。又回王夫人发了月钱,和找缎子等等。由这段话,作者给我
们介绍了她在荣府管家,是怎样地忙碌。曹雪芹赋与熙凤的性格是能干和阴险。熙凤和浮
士德卷下所描写的“学士”,是属于同一典型,都是气壮力强,野心勃勃的青年人象征。
他们真以为世界由他们开始,且为他们而设。把这话与熙凤对浮虚说的:“你是素日知道
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以及她素日行止和
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情形,他们恰恰为同一类人物。因恃强的缘故,事事不愿令人褒贬
,即令病也不愿别人提。这种恃强心理,又是虚荣心作祟。浮虚求她为张家退婚,她本不
愿意管,但听静虚说:“虽如此说,只是张家也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知道
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这几句话打动
了她的心。再如贾芸求事,她见了她本是“连正眼也不看”,但听到贾芸说:“昨日晚上
还提起婶娘来,说婶娘身子生得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娘好大精神,竟料理得周周全全;
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得不知怎样了。”你瞧,她听了这话,“满脸是笑,不由的止了步
”。曹雪芹要怎样结束熙凤,不知道。高鹗的结束,以情理讲,尚不算坏。熙凤在荣府管
家,所以言行令从的,固由她的才干,然要是没有贾母等作保障,就难那样事事顺利。在
她管事期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她自己也知道,她对平儿讲:“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
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没有个背地里不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
,无奈一时也难宽放。”她既得罪人,这些人遇机报复也是自然的。

05.薛蟠

性格的养成,以写实主义者曹雪芹看来,不是天生,而是由于环境。环境的不同,性
格也随之而异。至于薛蟠,更是环境的产儿。作者讲得明明白白,他“幼年丧父,寡母又
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孥钱
粮,采办杂料。”溺爱又富有,目然养成了任性;加以宝玉二府是他的亲戚,在社会上任
意胡为,法律又无可奈何,因此,造成了公子哥儿薛蟠的典型。我们看宝玉挨打,宝钗误
信由于他的犯告,而引起的风波。“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
;又是宝钗劝他不要逛去;她母亲又说他犯舌,宝玉之打,是他闹的,早已急得乱跳,赌
神发誓得分辨。又骂众人:‘谁这样编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分明为打了宝玉,没
的献勤儿,拿我做幌子!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了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既拉上
我也不怕,索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命,大家干净!’一面嚷,一面找起一根门
闩来就跑。慌得薛姨妈抓着骂道:‘作死的孽障,你打谁去!你先打死我来!’薛蟠的眼
急得铜铃一般,嚷道:‘何苦来!又不叫我去!又好好的赖我!将来宝玉活一日,我耽一
日的口舌,不如大家死了清静!’薛蟠见宝钗的话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此母亲的话,反
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上,未曾想话
之轻重,便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你的心了。从前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
拣有玉的缠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薛蟠见妹妹
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便赌气去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后来薛蟠又和向妈妈和宝钗赔不
是道:“‘妈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必烦恼,从今以后我在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如何
?’宝钗笑道:‘这才明白过来了。’薛妈妈道:‘你要有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薛
蟠道:‘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见了,只管碎我,在叫我"畜生",如何?何苦来,
为我一个叫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
不是人!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妈,多疼妹妹,反叫娘因子生气,妹妹烦恼,连
个畜生不如了!’口里说着,眼睛里禁不住也滚下泪来。”(注三)只这一段字,薛蟠的
整个心灵,都在这里。他心底本是纯良,然因任性,成了“呆霸王”。薛蟠的一切行为,
主由“任性”而来。

二、宝钗的结局

01.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宝钗
宝玉奉旨无奈,娶了他并无感情的薛宝钗,略如前文论。然则在曹雪芹的原书中,他
又是如何落笔以写宝钗的文字呢?可概括成一句话:玉、钗婚后,却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旧
关系。有人说:“黛玉死后,宝钗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宝玉感情上的一段空缺。”又说:
“根据二十回的一条脂批而论定,二人婚后感情美满,谈心话旧。在黛玉死后,宝玉、宝
钗之结合,成为十分自然的事。”这种合二为一论,目前还是有很多人期期不敢苟同。谈
心话旧,可以说是对的,但并不会是“情话缠绵”。他们成其夫妇了,又未成其夫妇。履
行了家长给安排下的喜事礼仪—仅仅如此。他们实际上还是姨姊弟。看宝钗悲叹不详的失
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衿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
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芢苒须当惜,风雨阴情任变迁。( 注四)在曹雪芹笔下,常
常是一笔两用甚至数用,诗词雅谜,诸人的名字多出唐诗,对宝钗一名出处,特举李商隐
的“宝钗无日不生尘”。到八十四回中,其实也暗示得明白:宝玉对宝钗一向只有敬重,
而绝无轻薄狎昵之心。敬重而不亵昵,是两人关系的基本特点。但是这却又不尽然等于“
感情美满”。八十回前,有一段写及宝玉以杨妃比宝钗,宝钗大怒,反唇相稽,词色锐厉
,锐不可当,给了宝玉一个大“下不了台”。试看此种情形,和宝、黛之间的那种实因情
重而引起的口角呕气,全然不是同一性质。故美满二字,未可轻下。

02.画册判词及红楼梦曲文

红楼梦第五回
可叹停机德(脂批:此句薛。)
堪怜泳絮才(脂批:此句林。)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脂批:寓意深远,皆生非其地之意。)(注五)
其中末句指宝钗的结局,当与第三句指林黛玉卒同意,即黛玉已就木,宝玉亦冷藏以
终身。如果宝钗后嫁贾雨村,怎说“金簪雪里埋”呢?“皆”字足以显示出林、薛两人命
运相同。作者用“可叹停机德”来形容她。如果他改嫁给忘恩负义的贾雨村,作者决不会
用这种句子颂扬她。退一步说,宝钗后改嫁雨村为贵夫人,则为何将她与黛玉合在一个画
页及判词中?岂不太不搭调了?尚且宝钗亦在宝玉出家不久即卒,作者不用“土”字而用
“雪”字,是针对上文的“林”字是代表黛玉的姓氏,故用雪的谐音字薛,乃不用“土”
,因一个埋字以足。

03.居处寓意

宝钗入荣国府,初居梨香院,后居蘅芜院。作者安排此环境给她,与她的性格、修养
、命运是一致的,尤黛玉之于潇湘馆,宝玉之于怡红院。红楼梦第四十回:一同进了蘅芜
院,只觉异香朴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 … 及尽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
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数十菊花,并两步书、茶瓯茶杯而已。床上只挂片青
纱帐幔,金褥也十分朴素。… … (贾母说)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宝钗卧室的陈设,素净的如孀居,被贾母看出来了,要替她改设。那案上朴质的花瓶,暗
示她“定”守其“贫”到归“土”。活着时也如一枝秋菊傲霜节,独战西风,看书饮茶度
日而已。(注六)

04.春灯谜语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暂记宝钗制谜云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衿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芢苒须当惜,风雨阴情任变迁。(注七)

此谜相当于前述的判词、曲文,也是宝钗结局的有力证据,“光阴芢苒须当惜”,和
宝钗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一致。

05.柳絮词

宝钗填的临江仙咏絮词,可能是导致误以她改嫁“证据”之一,因为其中“好风频借
力,送我上青云”之句。薛家进京除了避祸外,主要是送宝钗待选,情况和元春相类。宝
玉固然才貌稀有,又和宝钗锁是一对,但她也明白他的思想性格和自己不同,嫁给他的后
果当先知晓,但母命甚至元春之命难违,作此词时心态是否意味着青云指宫中呢?这岂是
雨村所能比。综合上论,可见宝钗未改嫁为雨村的贵夫人,而是过着很不“侥幸”的冷凄
孤寂的生活。

三、黛玉的眼泪

曹雪芹对林黛玉之死另有他的解释和理论,不仅仅是由于她的体弱多病。从红楼梦起
头即可得知。第一回,那和尚说的话很重要,引录一段如下:那僧笑道:“… .只因西方
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锳使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
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
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
灌溉之德,均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近日这神锳使者,凡心偶嬂,乘此昌
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
偿,趁此到可了结。”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
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他了。”… .那道人说道:“
果真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为琐碎细腻了。
”(注八)上面所说的,绛珠草和绛珠仙子就是黛玉,神锳使者就是宝玉,而绛珠仙子下
凡的主要原因就是用眼泪来偿还以前所欠神锳使者的灌溉之恩,所以一旦眼泪流完,她的
使命也就告终,可以向警幻仙子去消案了。所以这样看来,林黛玉之喜哭、善哭、常哭,
并不是泛泛之文,而是其中有深意存焉。林黛玉,动不动就流眼泪,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多
愁善感,或父母早死,身世可怜,而是有着一股更深的、源自前世的,自己都不知道的力
量在冥冥中指使她。所以凡事有林黛玉出现的场面,总是流泪时多,不流泪时反而少。例
子不胜枚举,其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是第四十九回,宝玉去问黛玉为什么同宝钗二人感情忽
然融洽起来,黛玉又哭了起来:宝玉连忙劝道:“这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
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
”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似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
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注九)
这一段文字,与第一回及第五回的“还泪”、“泪尽”之说放在一起读,有其特殊意
义。(一)黛玉几乎是每天非哭流泪不可,因为不如此,她无从完成她的使命。(二)到
第四十七回时,黛玉的眼泪已越流越少离开她眼泪流尽而死的日子已不为远了。“泪尽夭
亡”四字正是黛玉一生的缩写。可是对黛玉最好的描写却是她自己所写的一首“桃花行”
,原诗太长,只节引一段: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 泪自长桃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 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 花尽人倦易黄昏
一生杜宇春归尽 寂寞帘栊空月痕(注十)

四、林黛玉和薛宝钗非情敌

说黛玉和宝钗二人之间一点冲突也没有,当然是违心之论。可是也只发展一小部分而
已,两人并没有对立起来,更说不上成为情敌。相反的,黛玉和宝钗中间的误会还逐渐消
失,终于彼此间产生了了解和同情,感情反而比别人更形浓厚。她们之间的互相了解始于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第二次来大观园饮宴行酒令时,轮到黛玉,无心中漏出了几句西湘记
的戏文,给宝钗听到了,在无人处问她,黛玉向她求饶,宝钗向她说了一套大道理,最后
并说:“…你我只该作些针线之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不过拣那郑经书看看也罢了。最
怕是见了这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
有答应是的一字。
我们知道黛玉素性高傲,不敢轻易许人,更不肯服人。这次对宝钗如此,完全是由于
心中感激,并不是有什么短处给宝钗拿在手,藉以要挟所致。第四十五回,黛玉旧病复发
,宝钗去探望她,引出黛玉这样一段话来:“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是个多心
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说我那些好话,我大感激你。往日
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至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
五岁,竟无一人像你前日德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
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要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竟不介意,
为劝我那些话,可我竟自误了。…”这一段话,真可说是肺腑之言。一方面可以看出宝钗
待人诚恳,并不是在故市小惠,笼络人心,以造成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黛玉的
灵慧讨人喜欢,要是别人以真心待她,她也会以真心待人。从前人把黛玉和宝钗看成对立
的情敌,非但错得离谱,而且有违作者的本意。到了第五十八回,宝钗的母亲,薛姨妈搬
进大观园住,根本就住在潇湘馆内,照顾黛玉,黛玉感激不尽,就随着宝钗叫薛姨妈为“
妈”,并改叫宝钗为“姊姊”,二人的感情又深了一层。第六十二回,还有一段描写更为
传神: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笑到道:“一钟茶,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
吃,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漱一漱口就壳了。”说着,先拿起喝了一
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道:“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
大夫不许多吃茶,这半钟尽壳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袭人虽嘴里不说,心里一定觉得很奇怪,黛玉平日爱洁成癖,而且和宝钗又是这里不
和,那里不和的,现在竟然肯喝宝钗剩下的半杯茶!要不是两人感情非常好,黛玉固然不
会喝,宝钗更不会如此托大,自讨没趣。(注十一)关于黛玉和宝钗之间的关系,也可以
分三层来讲:(一)黛玉和宝钗年数渐大,渐渐懂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孩子气。(二)
黛玉很清楚知道宝玉心中除自己之外,并无他人,然而由于当时宗法社会的风俗习惯的束
缚,大家都不能作任何公开的表示。第二十八回,黛玉向宝玉提起金玉两个字,宝玉急于
剖白,对黛玉说:“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
三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这是宝玉在急得不得了,恨不
得把心挖出来给黛玉看时说的话,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说黛玉在他心中只不过占第
四位。

(三)黛玉和宝钗

程为知己,完全和原著的主题与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宗旨吻合。
至于什么是原作的主题和宗旨?曹雪芹最不愿意落人窠臼,他这部红楼梦绝对与普通
才子佳人书不同,黛玉和宝玉更不是男女二主角,由于小人—如凤姐、袭人等—中间的挑
拨阻挠,婚姻不能如意。同时,他还明白说出,他的目的不过在为“半世亲睹亲闻的几个
女子”作传。而在这些女子之中,最特出的,毫无疑问,是黛玉和宝钗二人。而且两人是
并重的。为此,即使在书中极小的地方,作者都非常留心,唯恐读者误会,处处令黛玉宝
钗二人各展所长,不让其中任何一人独露头角,以免造成轻此重彼的印象。所以在第二十
二回中,黛玉、宝钗、湘云三人去质询宝玉,想把他劝醒,不要迷于禅机时,我们所看到
的是黛玉天资高,口才好;宝钗却是读书多,学问博,两人抢尽锋头,相形之下,宝玉和
湘云就黯然失色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红楼梦中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角色,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
缺点,连黛玉和宝钗都不能例外。这也就是红楼梦伟大的地方之一。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
的活人,有可爱的地方?/ca>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很多红学研究者都注意到这一人物的特别之处:她是现实的,是贾府的重孙媳妇,又是虚幻的、象征的,是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之妹,乳名兼美,兼黛玉与宝钗之美。她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本是个应当发展下去的人物,然而却在小说开始不久的第十三回就早早死去了,连大观园都还没有见到。第五回关于秦可卿的图咏暗示其结局将是悬梁自缢,可是书中却写她是病了很久以后才死。她明明已生了很长时间的病,但死后全家人却无不纳闷,感到不解。她稳重温柔,安份守己,并无不规的言语、行为甚至念头,然而死后她的公公哭得泪人一般,宁府仆人骂的“爬灰的爬灰”却又似指贾珍与秦可卿的暧昧。她并非长辈,作者未写她有什么身份,可是死后宁府却为她举行了规模惊人的大出殡……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秦可卿之谜,她在书中的活动虽然并不很多,但矛盾是明显的,所以就成了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形象。
对于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性,“新红学”创立者胡适、俞平伯就已经注意到了,俞平伯 在《红楼梦辨》中立专章研究秦可卿之死,胡适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这一长文的第三部分也曾讨论秦可卿之死。此后几十年里,秦可卿虽然也是红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视点,但基本上未离开胡适、俞平伯所提出的线索。到九十年代,有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到秦可卿的出身上来。认为秦可卿的出身无比尊贵,她来自比贾府更加赫赫扬扬的贵族之家,血统比贾府更高贵,是因她的家庭遭到了巨变才藏匿到贾府来的。因此,秦可卿之谜实际上指她的死因和出身之谜,下面我们来简单推究推究.

首先看一下秦可卿的身世.《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出身只是在第八回末尾有简单的交代:“父秦业,现任营缮郎,年仅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无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养生堂实际上是旧社会的孤儿院,丰子恺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贫穷的妇女把她生的婴儿,由于养不起送给养生堂。养生堂的墙上有一个大抽屉。把抽屉拉开,把婴儿放进去,再把抽屉一推,就算把婴儿推给养生堂了。养生堂的孩子不知血统、不知父母。自然是很贫穷、很破落或者是罪家的子女。秦业向养生堂抱的女儿“小名唤可儿”,实际上就是不知血统的孤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孤儿却被贾家招为媳妇。不要说在《红楼梦》所描写的那个等级观念很深的时代,不要说宁国府那样大的贵族家庭,就是当今,虽然有的人思想很开通,给自己的儿子找媳妇,或者说儿子找了一个媳妇,自己来表态同意不同意或阻拦不阻拦时,更多的人还开通不到不问她的身世背景就随便聘娶的程度。

《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贾府分两支,一个是宁国府,一个是荣国府。宁国府是高于荣国府的,因为最早宁国公和荣国公是同胞兄弟。宁公居长,荣公居次,所以宁国府很重要。宁国府辈分最高的是贾敬,可他不在宁国府住,跑到都城外的道观里去了,根本不回家,包括宁国府给他祝寿,办寿宴,他都不来。因此宁国府的血脉往下传就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状况了。贾敬当了道士以后就再没有子女了,他只有一个儿子叫贾珍。贾珍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叫贾蓉。所以这样一个封建贵族家庭,这么重要的府第,等于就形成三代单传了。因此要延续这样一个府第的血脉,在娶媳妇上就应该非常非常地重视。给贾蓉娶媳妇能乱娶么?一定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里还要精挑细选。秦可卿养生堂孤儿的身世与贾蓉贵族子弟的身份相差很远,贾家却选为媳妇,且被贾府辈分最高的老祖宗贾母视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仅仅因为她“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吗?显然不是,那究竟因为什么呢?书中第八回交代“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有些瓜葛”指什么?如果说有点瓜葛就把这样一个野种拿来当贾蓉的媳妇,这是很古怪的。曹雪芹故意把这段写的扑朔迷离。写到这,大家可能觉得,曹雪芹有一个特殊构思,他想写贾府跟一般贵族家庭不一样,不论血统,超越富贵眼光。但在《红楼梦》第八回里的原话又说明“秦业宦囊羞涩”,是一个很穷的小官吏,“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曹雪芹生怕大家误会,赶紧提醒大家“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贾母就不消说了。就是贾宝玉,他是很超越那个阶级、家庭、时代的,贾宝玉对他周围的丫头基本上能平等对待,能体谅爱护她们,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是有超越性的。但贾宝玉本身仍然带有贵族公子的劣根性,恰恰就在第八回就有很重要的一笔:贾宝玉在梨香院薛宝钗那里喝了一些酒,喝醉了。回到他的住处,给他喝解酒的茶时他问,“早上沏的枫露茶哪去了?”丫头茜雪解释,“枫露茶被李嬷嬷给喝了”,李嬷嬷是贾母很信任的一个奶母,宝玉的奶妈,在贾母面前比较有头有脸。这时候贾宝玉蛮不讲理,跳起来质问茜雪“是你哪门子奶奶”,然后把茶杯摔了,溅了茜雪一裙子茶水。惊动了贾母。贾母问怎么回事,袭人还撒了个谎。贾宝玉口口声声说“撵出去,撵出去”。他当时是生李嬷嬷的气,是要撵他奶妈,但我们读到后面会很惊讶的发现,被撵的不是奶妈而是茜雪。茜雪被撵在后面好几回里,通过好几个人的口以及通过作者本身的叙述语言几次点明,茜雪因为这杯茶被撵走了。在那样一个家庭里,那样一个体面丫头的被撵出去是一个悲剧。我们都知道晴雯是很有反抗精神的丫头,她说,你们要把我撵出去怎么也不行,我怎么也不出这个门,死也不答应。李嬷嬷讲,好不好出去配一个小子。这对于一个丫头来说是灭顶之灾。所以说是不能出去的,而茜雪只因为一杯茶就被撵出去了。你说贾宝玉是不是大耍富贵公子的脾气呀。还有一次,下雨他回到怡红院,敲门不开,刚一开门,他一脚踹过去,踹在人家心窝上,这些都是富贵人的富贵毛病。作者写人物是立体的多维的。所以上上下下,贾府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所以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交代,是很让人纳闷的。都是富贵的眼睛怎么能把养生堂的野种当作自己宁国府的三代单传这么重要的媳妇呢?

秦可卿是第五回出场的,正文关于她的描写就更为吃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子,说“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大家知道《红楼梦》最早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有各种不同的手抄本,这些版本在一些字句上是有差异的,有的这么写,有的那么写,但偏偏这一句在所有版本里都一样,一字不差、毫无差别,可见是曹雪芹原笔。贾母认为秦可卿是个极妥当的人。如果是养生堂抱来的野种,怎么会极妥当。就算她到了贾府后变的妥当了,她又怎么会成为贾母眼中“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得的什么意?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家族里的老祖宗对于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最得意的、最为看中的就是血统,可见秦可卿的血统,根据正文第五回透露,是足以使贾母这样的人感到得意,并且名列为第一得意之人。对于像贾家那样地位显赫的贵族之家,能让他们得意的必是比规则更尊贵的血统,而比贵族更尊贵的血统只有帝王之家,所以秦可卿很可能出自帝王之家。此外,第五回关于秦可卿居室的描写很值得注意,这段描写惊心动魄,是《红楼梦》里少有的笔墨,所有的抄本也都一样。他说秦可卿的屋子“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的伤了太真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连珠帐。”全是帝王家庭的东西,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描写,文学艺术就需要夸张。但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夸张?他在暗示什么?提醒什么?他提醒我们,贾母之所以认为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是因为秦可卿出身极为高贵。高贵到什么程度?高贵到来自帝王家的程度。

此外,第七回前半段送宫花对秦可卿身世也有暗示。按道理说是宫花应该供应宫廷里面用的。但当时给宫廷当买办的,也都留下一些给自己享用。对十二支宫花,薛姨妈交代,把它送给荣国府里的小姐们用,同时再把四支送给王熙凤,王熙凤对宫花满不在乎,给她四支,她嫌多,立刻就叫平儿给周瑞家的两支,叫她给东府的秦可卿送去。这个行径好像本来没有什么。但在甲戌本的回目的前边,有一首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这透露的很清楚,宫里面的花应该和宫里面的人最相亲,这里明确告诉和宫花最亲近的人是姓秦的人,姓秦的人是谁,宫花不是送给秦可卿了么,就是秦可卿。又一次暗示了秦可卿出身高贵来自宫中。

第十回也很值得注意,这一回后半回写秦可卿好端端的就得病了。得的很怪的病。于是就请大夫给她看病。这回的回目触目惊心,叫《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很怪。《红楼梦》很多抄本的回目经常是不一样的,又惟独这一回的这一句偏偏都一样,一点出入都没有,书中交代,给秦可卿看病的大夫是冯紫英 “幼时从学的一个先生,姓张明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我们找遍整回文字也找不到“张太医”的字眼,但为什么那么多版本的这一回回目都没有改动?都说是“张太医”,另外,这大夫说的话也很奇怪,很难不让细心读者质疑此人的真实身份,猜测后八十回里此人应还有戏。

姑且抛却“太医”问题不论,仅看第十三回也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此回回目“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是说不通的,龙禁尉是皇帝的卫军,小说里说的很清楚,因为贾蓉是黉门生,没有什么头衔,为了丧事上风光,贾珍就使银子买了一个头衔,这个头衔就是龙禁尉,这个龙禁尉是给贾蓉买的。怎么能说“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呢?“龙”一般是皇族的象征,这也是对秦可卿身世的暗示。十三回里,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透露,就是秦可卿死后用的棺木。虽然宁国府贾蓉的妻子很尊贵,但用上等杉木也就行了,因为不是长辈死了而是晚辈死了。只是贾府死了一个重孙媳妇,但贾珍一定要奢华,最后用了薛蟠保存的一副“樯木”。这“樯木”是留给原来的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个老千岁如果完全是艺术虚构,没有生活原型,就说他死了不就完了么,叫杀头了、病死了都行,而这里叫“坏了事”。“坏了事”和死了是两回事,坏了事不一定是死。人活着,他的事业被粉碎了才叫坏了事,?义忠亲王老千岁用的棺材木最后变成了棺材。秦可卿睡了进去,心安理得、名正言顺地睡了进去,秦可卿是什么人哪?她和义忠亲王老千岁是不是有点什么关系呢?也许友人会说我牵强附会,但若考虑一下作者创作的生活原型,就能发现一些依据。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后到了正房,看见一幅匾和一个对联,很多人一读而过,不认真思考,其实都很重要。那是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大字“荣禧堂”。人物有生活原型,事件也有生活原型,细节也有生活原型。 “荣禧堂”这个匾有没有事件原型呢?据考证,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到了南京都住在曹寅的织造府里。曾赐匾“萱瑞堂”。荣禧堂和萱瑞堂是一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荣禧堂的事件原型就是萱瑞堂。而那副对联是乌木联牌,用的材料比那个低一级,这上边不是金字是银字,“镶着錾银的字迹”,写着“座上玑珠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银字比皇帝矮了一截。据考证,曹家与康熙第二个儿子关系也很好。这个对联的事件原型就是他的一副对联。所以,我们可以由曹雪芹生活环境的原型,推测秦可卿很可能是那曾经与曹家密切交往的皇族的后裔的生活原型。

秦可卿临死托梦凤姐对她身世也是很重要的暗示。你翻开书读读托梦的口气,一个养生堂抱来的弃婴能有那样的口气么?一个小小的营缮郎,宦囊羞涩的小官僚的女儿能有那样的口气么?她完全是站在贾府之上指导王熙凤,告诉贾家应该维持怎样的局面。而且她预言贾府的前景。她说不久就有一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喜事就要发生。这是预示着元春的地位将要提升,她偏知道。但是她也警告要知道“月满则亏”的道理。而且她留下两句话让王熙凤记住,这两句话惊心动魄,她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这是对贾府结局有预示作用的两句话。那么大的口气,只有身份地位比贾府高的人才能有啊。

贾宝玉

各个作家都有一位或几位重要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如赛万帝思的《唐.吉柯德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扥尔思太在《战争与和平》里的安耳
但柔可夫与昂都仑勿几康思基。《红楼梦》里曹雪芹的代言人,当然是贾宝玉。宝玉是一
位天生的哲学家,生来就有他的人生观,不像其他作品里主人翁的人生观是学而后知的。
然宝玉从生到出家,十九年间没有读什么书,但他知道很清楚应当怎样生活。看来似乎不
近人情,那有不读书,且没经过世故,就有人生观的道理。但知道的作者的用意,也就不
足为怪。《红楼梦》的开端,作者就说历经一番梦幻之后,藉“石头”的投胎入世,用第
三者的态度,叙述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再者,中国以往的社会基础为家庭,大家庭实际就
是范围较小的社会,一生下来就得与人接触,他要没有自己的个性,就显不出宝玉之为宝
玉。换言之,表现不出他的人生观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因为要表现这种冲突,所以作者在
第三回介绍宝玉的时候,就用一首“西江月”词,表示说“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宝玉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糊涂,没目的,无事忙;其实不然
。他的人生观就是“爱”。得到了爱就是幸福;否则,就是苦痛。至于人生的贫贱富贵,
尊卑际遇,他毫不在意。但对付女子,却小心谨慎,一句话也不敢错说。他恨不得天下所
有的女子,都收到大观园里,尽自己一分对女性的天职。他被父亲苦打后,各个人都对他
怜惜悲感,尤其宝钗瞧他的时候,说错了话,以致姣羞怯怯,他心中愈发感动,将疼痛早
已去在九霄云外,且心里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个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
人可亲可近!假如我一时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戚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
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这是宝玉人生观的自白

贾宝玉之所以不朽,因为一方面他象征了中国数千年来绅士社会的爱情;另一方面,
他象征着人类的“情种”,我们相信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理想人物,在比宝玉更多情的。
关于宝玉的情,读花人有一段很妙的议论道:“宝玉之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
,而适为宝玉为林黛玉心中、目中、意中、念中、谈笑中、哭泣中、出思梦魂中、生生死
死中、悱恻缠绵固结莫解之情,次为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惟圣人能为尽性,惟宝玉能尽
情,负情者多矣,惟宝玉其谁与归?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
惠圣之和者也’。我故曰:宝玉圣之情者也”。(注一)宝玉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一块五
彩晶莹的玉,故起名“宝玉”。这“玉”是整部《红楼梦》的关键。照中国旧时的风俗,
凡男女儿童,偶然有同样玩具,都有成为夫妇的可能。黛玉忌妒宝钗,就为宝钗有东西可
配,而自己没有,偏偏宝玉又不信那些和尚道士的“金玉奇缘”。冲突与悲剧,就由这里
产生了。宝玉的几次砸玉,那一次不是为向黛玉表白心思?红楼梦的整个故事,由他们三
位作纲领,织成了一部人类心理的百科全书。宝玉之情,虽专于女性,而由专于黛玉。黛
玉虽知宝玉专情于己,然因宝钗的金锁与湘云的麟麒关系,总是疑信参半,终不放心。一
天,宝玉不得不向她明言,请她放心。之后,二位都心知神会,再无疑虑。可是故事也就
此转变了。黛玉妒的金锁,果不出他所妒,终于成为玉钗成婚的媒介。贾母也因宝钗的性
格温柔和平,黛玉性乖体弱,恐非长寿,结果,定了宝钗;这是宝玉不知道的事。宝玉因
许多事情已经悲凄哀苦,弄得情色若痴,后来又失玉。就在这种神智皆迷的当儿,贾姆设
法令他与宝钗成亲。他们结婚之时,也正是黛玉辞世之时。

妙玉在太虚幻境“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居第六位(第五页);在《红楼梦十二支曲》中,关于她命运暗示的“世难容”一曲,亦安排在涉及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的曲后,仍是第六位,这是很费解的。金陵十二钗中,只有她一人不属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既非其血统,亦非李纨、秦可卿那种嫁到其中的女子,可是她却不仅名列
于基本上由四大家族女性垄断的名册中,并且还排名居中,大有云断高岭之势,这实在值得探究。

所谓《金陵十二钗正册》以及《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女性排名,并不以辈分长幼为序,更不是先贾氏成员再及其他,而完全是以该女性在《红楼梦》全书中的重要性来排座次的。所以黛玉、宝钗稳居一、二(她们在册中合为一画一诗,在曲中亦合二为一);元春因是关系四大家族,特别是贾氏荣辱沉浮的首要角色,故排第三;紧接着的是探春,她虽比迎春小,且是庶出,但作者极为看重她,该女子是在家族危难时,独能站出来支撑残局的顶梁柱,因此排第四;第五是史湘云,说实在的,把这位与黛、钗一样与宝玉有着不寻常的情感关系,并最后相厮守,且仅前八十回中便有大量篇幅精心刻画、令读者目眩心醉的角色排第五,已有委屈之感(由此也可反证出,探春这一“脂粉英雄”在作者构思中具有多么重的分量);谁该排第六呢?难道不该是王熙凤?“原应叹息”已出其二,难道不该推出迎春和惜春?可是,偏偏连霸王似的凤姐儿,以及正门正户的迎、惜姐妹都“靠边站”,第六位竟是一位不知姓氏为何、真名失传、单知其法号的妙玉!

曹雪芹著《红楼梦》,在整体构思中将妙玉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一定有他充分的道理。但在现在所留下的前八十回真本中,除去第五回的册页、仙曲中提及不算,妙玉也就出现了六次而已,并且其中四次都是暗出,真站出来亮相,只有两回罢了。

先说四次暗出。一次是第十七回至十八回中,大观园已造好,并且从姑苏采买的十二个女戏子,还有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忽有林之孝家的来跟王夫人回话,说“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王夫人不等说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于是果然下帖子将妙玉请进了大观园栊翠庵。据此,不少研究者认为,妙玉父母是获罪被除,王夫人此举,是藏匿罪家之女,并是导致八十回后贾氏“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原因之一。但是依我的思路,贾氏在此之前已因收养藏匿皇帝政敌的后裔秦可卿,导致了一场大惊恐(第十六回开首,皇帝降旨,唬煞贾氏满门,贾赦、贾政等入朝后,“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在总算安渡此次危机,且进入元妃得宠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筵期,最没有杀伐胆识的王夫人,是不会冒大不韪,作主藏匿一个罪家之女的,更何况还下帖子,留下“铁证”。从王夫人“笑道”的行文来看,她下命令请妙玉时,心态是很轻松的。及至写到贾元春游幸大观园,“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与一般幽尼女道。”这算是妙玉又一次暗出。她是与元妃见了面的。以元妃的警惕性,是肯定要询问她的来历的。贾府犯不上在元妃眼皮底下再次藏匿罪家之女。第三次暗出,真是暗之又暗,那是在第五十回,李纨罚宝玉去栊翠庵求红梅,宝玉乞得红梅后笑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第四次是在六十三回,宝玉寿诞,妙玉打发一个庵中妈妈送来一个“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的贺帖,宝玉第二天才发现,不知该如何回礼,巧遇邢岫烟,这才知道妙玉在太湖边的蟠香寺修炼时,岫烟与其十年为邻,乃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妙玉是因为“不合时宜,权势不容”,才投到贾府,岫烟深知妙玉“放诞诡僻”,“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自称“畸零之人”、“槛外人”,喜人自谦槛内尘世扰扰之人。这后两次暗出,都使得一些论家推导出妙玉暗恋宝玉的结论,高鹗续后四十回,也顺此思路一路荼毒妙玉到底。

王熙凤
美貌聪明,有才能,善于逢迎辞令,贪婪,狠毒,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王熙凤的判词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已心研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替。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红楼梦《枉凝眉》解读
2、解读:《红楼梦》中,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账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

谈一下你对《红楼梦》中描写宝,黛,钗情感纠葛的认识
要求在人格上平等的进行爱情,他们两人的爱情,是很理想的乌托邦式的浪漫主义模式。每天吟诗作画,从来没有看中过古代封建的那种门第 地位 金钱和官职前程等等一系列的世俗因素,也没有考虑到封建家族和家长的看法和意愿,这也是他们的爱情注定会是悲剧的。而宝玉对于宝钗严格上讲并不是爱她的,而是对宝...

林黛玉有何品质
黛玉自己的诗非常有灵性,而别人的诗能入她法眼的很少。黛玉写的是感性诗,宝钗写的是理性诗,因此黛玉对于宝钗的诗并不感兴趣。《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大家互评菊花诗时,黛玉也只是点评了湘云的“圃冷斜阳忆旧游”一句。虽然说黛玉的才情高,诗情高,但她也有一个偶像,就是妙玉。妙玉的判词曲是“...

红楼梦10个故事的名称和主要内容
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雪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红楼梦》最霸气的一首诗是哪一首?
如果说贾府能帮他,他讨好贾府还不算特别过分的话,那么贾府对他可是有知遇之恩。但是在贾府出事后,贾雨村不但不帮忙甚至还落井下石,这就是尽显其枭雄本色了。从贾雨村的几首诗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壮志,及才华,且贾雨村大气、豁达的处事风格更具枭雄本色。《红楼梦》最霸气的一首诗《红楼梦》中诗词...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作者曹雪芹在精心安排《红楼梦》的艺术结构中,没有让故事平铺直叙,而是选择了一个与贾府地位极大悬殊的村妇刘姥姥,让刘姥姥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耳闻目睹荣府表面上是一派荣华繁盛的景象,由此“一进”便正式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正传,便开始了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与对封建末期...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写出读书卡片主要人物相关故事书名人物评价只要水浒和红楼梦的人物评价只要10个字以内相关故事也...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写出读书卡片主要人物相关故事书名人物评价只要水浒...

《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从中看出了哪些人物性格?
王熙凤在《红楼梦》当中应该说是除了男女主角以外,最为引人注目的角色了。她性格泼辣,擅长使用手段,聪明却也心狠手辣,长相美艳然而却是颇有心机之人。小说中关于她八面玲珑以及性格狠辣的细节描写有很多,而最能突出她做事风格以及人物性格便是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一段故事。这一情节可以说将她...

红楼梦里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在《红楼梦》的第三回中作者就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白话释义:眉毛仿佛笼着又仿佛舒展着,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

都说《红楼梦》是一场美食盛宴,你了解《红楼梦》中的美食吗?
《红楼梦》是一场美食盛宴,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红楼梦》的第十六回,贾琏的奶娘上门,正巧赶上贾琏和凤姐在吃饭,凤姐招呼平儿给奶娘上了这一碗炖得烂烂的火腿肘子。是一道江南名菜,又称"金银蹄",这道菜有肘子、火腿,加入香菇、冬笋、香油和各种香料用小火慢炖,直到食材酥烂为止,肘子吃到嘴里黏而不腻,口感极佳,...

芗城区13857805002: 求一份对红楼梦中一个人物的评价,600字. -
频曼坤复: 林黛玉: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林黛玉的美是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却只有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

芗城区13857805002: 分析《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 -
频曼坤复:[答案] 贾芸,《红楼梦》中人物.生有一张容长脸儿,长挑身材,甚是斯文清秀.父亲早逝,因贾宝玉一句玩笑话“像我儿子”,他便伶俐地说∶“ 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贾芸,贾府姻亲,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为...

芗城区13857805002: 说说你对红楼梦中人物的认识 回答经典的 追加~ -
频曼坤复: 看清袭人的伪善

芗城区13857805002: 《红楼梦》中的人物,你能写出几个吗?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请你谈谈对他的认识. -
频曼坤复:[答案] 林黛玉使一个娇柔优雅的女子,面对爱情却有所犹豫

芗城区13857805002: 红楼梦评价一个人物 -
频曼坤复: 解读红楼:>人物赏析之林黛玉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

芗城区13857805002: 就《红楼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
频曼坤复: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特爱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因为她丰富的性格内涵,和震撼人心的悲剧,从而引起了人们不断阅读、赏析、思考、讨论,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林黛玉这是曹雪芹用血和泪,用全部的人生体验塑造的美的化身. 她不仅有着...

芗城区13857805002: 速求红楼梦的一个人物评析!800字左右的. -
频曼坤复: 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

芗城区13857805002: 对《红楼梦》中,某一人物的赏析,2000字 -
频曼坤复: 薛宝钗跟林黛玉相比,从外貌到性格,以至才情,是两种不同的美:一个丰满如太真,一个苗条如西子;一个端庄凝重,一个天真孤傲;一个雍容典雅

芗城区13857805002: 红楼梦某一人物评价
频曼坤复: 晴雯,从一个家世无可考的女孩子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以至最后的“抱屈夭风流”她受尽了残暴的摧残和迫害.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读者,她既以一个天真无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进贾府,又以一个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赶...

芗城区13857805002: 红楼梦中人物分析 不少于2000字 -
频曼坤复: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物的其中一个.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确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作者同情她,她也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