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星经的内容

作者&投稿:军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石氏星经?~

 石申编过一部书,叫《天文》,共八卷。因为这部书有很高的价值,所以被后人尊称为《石氏星经》。《石氏星经》这部书已经在宋代以后失传,今天我们只能从一部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石氏星经》的一些片断摘录。从这些片断中我们可以辑录出一份石氏星表来。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一百十五颗的赤道坐标位置①。

甘德,又称甘公,战国时期的齐国(一说是楚国或鲁国)人,写有《天文星占》八卷
中国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家石申(一名石申夫),写有《天文》八卷,大约在西汉以后才被尊称为《石氏星经》。《
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他们的书都冠有“石氏”字样﹐如﹕《石氏星经簿云》等。《石氏星经》原著和石氏学派其他著作都已失传。不过﹐在唐《开元占经》中有大量节录。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 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 6个星官的记载)。计算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四世纪﹐即石申的时代相合(见三垣二十八宿)。自三国时代吴太史令陈卓总合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官成283官﹑1﹐464星的星座体系后﹐出现了综合三家星官的占星著作﹐其中有一种称为《星经》或《通占大象历星经》。”因此﹐自宋以后又称它《甘石星经》。但该书中有唐代的地名﹐而且有巫咸这一家的星官。因此﹐它与战国﹑两汉时代所流传的《石氏星经》完全是两回事。




中国恒星观测史内容简介
在恒星观测的其他重要话题上,潘先生在第一版中详细分析了《石氏星经》的年代争议,提出部分恒星测量可能在公元前450年前后,另一部分则在公元170年左右。他还深入研究了宋代《杨惟德星表》、元代《郭守敬星表》等历史星表,并对《石氏星经》、甘氏星经等进行了详尽考析。第二版增补了更多内容,如明清...

战国时天文学家甘德和石申仅凭肉眼的观察记录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什...
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夫著《天文》八卷,后世又称为《甘氏星经》、《石氏星经》,合称《甘石星经》。

魏国天文学家是谁?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

中国古代四位天文学家是谁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石申夫的有关记载
石申夫及其学派的著作早已散失,仅《开元占经》及两汉的若干著作中有所引述。《史记·天官书》张守节引《七录》说:“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隋书·经籍志》载石氏作《天文占》八卷,《浑天图》一卷,《石氏星经簿赞》一卷。”其中《天文》和《天文占》可能是同一部书,它还有一个...

石申主要影响
石申与甘德在战国秦汉时期并列为两大天文学派,石申的著作在西汉后被尊为《石氏星经》。他们的学派在汉、魏之后持续发展,著作中均冠以“石氏”字样,如《石氏星经簿赞》和古代星表等。三国陈卓整合石、甘、巫咸三家星官,构建了星座体系,影响了占星著作,如《星经》或《通占大象历星经》,在宋代被...

二十八星宿各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从势格古籍中从势格的一些说法
势格在古籍中有所提及,《石氏星经》虽已失传,但在日本书籍《巫女、诚心之受继者》中详细记录了其对于旺夫的作用。遵循“朱雀玄武顺阴阳”的原则,如需旺夫,可佩戴橘子石手链,然后依据丈夫的生日在结印册上添加特定结印。例如,3至5月出生者需选“羽心,竹内古河,夕城”等,其余月份也有相应的...

石申重要贡献
石申在天文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黄道附近恒星的精密测量和记录上。他与甘德合作,测定并详细记录了138座星官,共计880颗恒星的位置,这一成果构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唐代的《开元占经》保留了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标记为“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尽管《开元占经》...

天文八卷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天文八卷有古代天文学家...
石申与楚国人甘德通过实际测定并且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该表主要是记录黄道附近恒星位置与北极星距离。石申著有《天文》一书,也被后人称为《石氏星经》,但是遗憾的是这本书在宋代的时候就失传了,后来人们只能在所谓的唐代天文书籍《开元占经》里面看到他的一些零星的摘录,后人在这些零星的摘录...

无棣县13348847497: 甘石星经(战国时期甘德所著的书籍) - 搜狗百科
幸菲银黄: 星表者,乃是天文观测者长期观察后,将大量测得的恒星以坐标系统性的汇编而成,它是天文学家们的重要参考工具.我国古代最早的星表编制人是战国时代的魏人石申(约在公元前4世纪),他编的《天文》一书共八卷,被后人誉为《石氏星经》.可惜至宋代后失传,还好在唐代《开元占经》中可看到《石氏星经》的一些片断,并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明列28 宿距星和一百余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依据岁差规律推算证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纪测定的,远比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纪编制的星表还早.可见石氏星表是现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无棣县13348847497: 北斗七星为什么叫北斗七星? -
幸菲银黄: 石氏星经称:“第一星为天枢,二为璇,三为玑,四为权,五为玉衡,六为开阳,七为摇光”,天枢是七星的枢,天璇掌旋转,又叫天璿(也念璇),是美玉的意思,天玑实为天机是变动的机构,玑本是明珠(不圆),《虞书》有 “璿玑玉衡”...

无棣县13348847497: 中国那些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才发明了什么 -
幸菲银黄: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

无棣县13348847497: 石氏星表的地位及意义 -
幸菲银黄: 石氏星表是从已经失传的《石氏星经》中整理出的一份星表,作者为战国时魏人石申.依据岁差规律推算证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纪测定的,远比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纪编制的星表还早.可见石氏星表是现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无棣县13348847497: 最古老的星表是什么? -
幸菲银黄: 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他特性)汇编而成的.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魏国石申写了《天文》一书,因为这部书有很高的价值,后人尊称为《石氏星...

无棣县13348847497: 石申是谁?他有什么事迹? -
幸菲银黄: 石申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战国时代魏国人,生卒年和生平均不详.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该书早已失传,但在《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引有该书有关五星运动、交食、恒星等方面的一些零星片断...

无棣县13348847497: 我国从古至今有哪些科学家(个发明了什么) -
幸菲银黄: 石申 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

无棣县13348847497: 有野心的古代科学家 -
幸菲银黄: 中国古代科学发明家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

无棣县13348847497: 春秋战国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高水平著作的学者是 -
幸菲银黄: 《石氏星经》是现在见到的最早的一本天文星占著作,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魏国石申所著.书的原名叫《天文》,内容涉及太阳、月亮、行星、交食、恒星、古代天文名词、宇宙概念等多方面,尤其是恒星部分价值更高.《墨经》一书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墨经》是战国时期以鲁国人墨翟(约前468-前376)为首的墨家著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