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

作者&投稿:籍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五言律诗。

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2)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3)“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5)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6)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7)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关于“望”的古诗词有哪些?
1、《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2、《野望》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

形容望的古诗词
1、《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2、《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

望洞庭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望洞庭的古诗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望洞庭 古诗翻译
望洞庭古诗原文及翻译如下:望洞庭古诗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有望字的古诗词
1、蜀道难(唐)李白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2、静夜思(唐)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春台望(唐)李隆基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4、、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5、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望洞庭古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

关于望的诗句
原文;岸峻双旌驻,桥横一水长。冻舟真欲住,低雁正成行。发发天含籁,棱棱野雨霜。停骖重回首,直北是吾乡。 释义;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 3. 有望字的古诗词 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怎么写?
《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李白 朝代:唐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

古诗词春望翻译及赏析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春望》赏析 这首诗全篇情景...

描写背叛爱情的古诗词?
【译文】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

沁阳市19837804419: 古诗词赏析 杜甫《春望》 -
兴瑗抗宫: 望 大 小 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沁阳市19837804419: 春望古诗词赏析 -
兴瑗抗宫:[答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 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

沁阳市19837804419: 古诗赏析: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减泪,恨剐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兴瑗抗宫:[答案] (1)肃宗即位,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所以城指长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安史之乱,“烽火”指战争,具体来说就是安史之乱. (2)尾联意为愁绪缠绕,搔头思考...

沁阳市19837804419: 古诗春望解析 -
兴瑗抗宫: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析】 国度已被叛军攻破,祖国上和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赶上时事,看到鲜花...

沁阳市19837804419: 诗歌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
兴瑗抗宫:[答案] 第1题,考查律诗的常识.颔联 颈联第2题,考查作者及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杜甫 感时伤别、忧国思亲(应从对国家、对亲人两方面考虑)第3题,荒凉、萧索第4题,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运用拟人,通过花和...

沁阳市19837804419: 春望诗词赏析100 - 200字之内 -
兴瑗抗宫:[答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

沁阳市19837804419: 语文古诗鉴赏 1.《春望》言简意赅,以一个“望”字总领全文,诗人“望”见了什么?诗人又盼“望”什么?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怎... -
兴瑗抗宫:[答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

沁阳市19837804419: 春望 杜甫的诗的鉴赏 -
兴瑗抗宫:[答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

沁阳市19837804419: 对杜甫《春望》一诗的解析 -
兴瑗抗宫:[答案] 《春望》[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

沁阳市19837804419: 诗歌鉴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中的“城”和“烽火”... -
兴瑗抗宫:[答案] (1)肃宗即位,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所以城指长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安史之乱,“烽火”指战争,具体来说就是安史之乱.(2)解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