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作者&投稿:拱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显”有什么功绩?~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自小出家志坚贞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种佛教流派,纷纷传入中土;佛教典籍,被大量翻译;全国各地广修佛寺;佛教信徒,迅速增多。西晋时,全国佛寺已有一百八十座,僧尼人数多达三千七百人。其后更是愈来愈多。法显正是生活在佛教在中国空前大发展的这个历史时期。

法显本姓龚,他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在他才三岁的时候,就把他度为沙弥(即送他到佛寺当了小和尚)。十岁时,父亲去世。他的叔父考虑到他的母亲寡居难以生活,便要他还俗。法显这时对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诚,他对叔父说:“我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而出家的,正是要远尘离俗才入了道。”他的叔父也没有勉强他。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他回去办理完丧事仍即还寺。法显性情纯厚。有一次,他与同学数十人在田中割稻,遇到一些穷人来抢夺他们的粮食。诸沙弥吓得争相逃奔,只有法显一个站着未动。他对那些抢粮食的人说:“你们如果需要粮食,就随意拿吧!只是你们现在这样贫穷,正因为过去不布施所致。如果不抢夺人粮,恐怕来世会更穷。贫道真为你们担忧啊!”说完,他从容还寺,而那些抢粮的人竟被他说服,弃粮而去。这件事使寺中僧众数百人莫不叹服。二十岁时,法显受了大戒(和尚进入成年后,为防止身心过失而履行的一种仪式)。从此,他对佛教信仰之心更加坚贞,行为更加严谨,时有“志行明敏,仪轨整肃”之称誉。

历尽艰险取经归

东晋隆安三年( 399年),六十五岁的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六十多年的阅历,使法显深切地感到,佛经的翻译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年近古稀的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古代印度),寻求戒律。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一卷,晋释法显溉

是书内容以法显自记西行经历闻见,因称《法显传》,又以

其西行最终目标是佛教之国天望(印度),又称《佛国记》。

法显的游说最初以《佛游天丝记》之名著录于梁僧枯《出三

藏记集》。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称《历游天丝记传》。唐

《隋书·经籍志》以《法显传》、《法显行传》之名著录于史

部杂传类,又以《佛国记》著录于地理类。道宣《大唐内典

录》、智升《开元释教录》、园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均袭

《历游天丝记传》。杖佑《通典》为避唐中宗讳称《法明游天

丝记》。宋以来各《大藏经》称《法显传》。明以来谙丛书称

《佛国记》,也有称《法显记》①、《三十国记》的。这说明

此书当初无正式名字,上述皆后人依义命名;也说明历代撰述

京对它的注撤。

法显(约33!——420),俗姓交,晋平阳邵武阳⑧人(当今

山洲临汾⑦)。三岁出家为沙弥,二十岁受大戒。为人情奉佛放

皮诚,性格倔强,有志布恒,聪明正直,史称“志行明敏,仪

轨整柬”④。法显进入巾午J后,正值东晋末nl,一方厕由于

让会矛盾加剧,成为佛教空前发展的时期;—‘方而出于陈教组

织扩大,齐院地之酬级的发展,加之佛经特别是阂:佛教法规的

成冲缺乏,各自为政,又是佛教冲非常沉瓜的时期。法显出于

对这种现实的不满,遂矢志西J:天生取经求达,以图矫正时

弊。

晋降安三年(399),法显已经六十五岁, 惜同志⑤慧

只、慧克、道整等,毅然从长安出凡过西域,越忿吨从中

亚到南瓜留学天坐学梵15梵民寻求和笔录了大量佛教经

典,然后经师子回(今斯只兰卡),东泼印度洋,过耶婆提(今

爪哇或苏门答腊),绕行南洋,漂抵山东半岛登陆,最后回到

东晋首都控康。法显在外十五年,历经三十多个国家,行程约

四万里。旅程中经历了“—k元飞以下无走兽”的大沙漠;

“毒风雨甭,飞沙砾石”的葱岭;咨无人烟, “道路畏白象、

师子”的巡维罗卫, “大彬弥漫无边, 不识东两”的印度

洋—…。同行者十一儿有的半途折回,有的亡殉国外,有的

留住不归;W贯彻劝志,排除万难,返归祖国的,唯法显一入。

沾显II伯6改康,即移手翻译挽回的天丝忱典。 他不臣笔

名,无视终之将兔大约用了五午时风进行了紧张勤甘的工

作,译山《摩河憎抵众稼》、《大般泥桓经》繁重要经典六部

六E—三治,一百余万言①。同时,写成他的西行游记《佛国

记》。后来他又辗转荆州,已临暮年,不久就死了,终年八十

六岁。

我们叔及法显少平之时,犹应注意者,是池以六十五岁高

龄,能衬开始一次徒步万里孤征的勇气;七—I‘一岁尚打开始学

习外语的恒心,八1‘岁更有开始翻译生汲的毅力,以至菊有光

辉成就。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至今犹能仗我们憋台,给我们

以鼓舞②。

2、内容·体裁

《佛国记》,一卷,全文13980字③,全部记述作者公元

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沫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 它司前述

《穆天子传》相同的都是游记体:不问的前者系托古的,带有

浓重的想象色彩,后右则纯粹足以征实力目的,以作者身经日

击为限。


这年春天,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起,从长安起身,向西进发,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旅行。次年,他们到了张掖(今甘肃张掖),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人,组成了十个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十一个人。“巡礼团”西进至敦煌(今甘肃敦煌),得到太守李浩( 即李 )的资助,西出阳关渡“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法显等五人随使者先行,智严、宝云等人在后。白龙堆沙漠气候非常干燥,时有热风流沙,旅行者到此,往往被流沙埋没而丧命。法显后来在他的《佛国记》中描写这里的情景说:“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勇往直前,走了十七个昼夜,一千五百里路程,终于渡过了“沙河”。

接着,他们又经过鄯善国(今新疆若羌)到了niao夷国(今新疆焉耆)。他们在niao夷国住了两个多月,宝云等人也赶到了。当时,由于niao夷国信奉的是小乘教(印度佛教分小乘、大乘两大派),法显一行属于大乘教,所以他们在niao夷国受到了冷遇,连食宿都无着落。不得已,智严、慧简、慧嵬三人返回高昌(新疆吐鲁番)筹措行资。僧绍随着西域僧人去了yan 宾(在今克什米尔)。

法显等七人得到了前秦皇族苻公孙的资助,又开始向西南进发,穿越塔克拉玛大沙漠。塔克拉玛大沙漠又名塔里木沙漠(塔里木,在维吾尔语中,是“进去出不来”的意思),这里异常干旱,昼夜温差极大,气候变化无常。行人至此,艰辛无此。正如法显所述:“行路中无居民,沙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法显一行走了一个月又五天,总算平安地走出了这个“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到达了于置国(今新疆和田)。于置是当时西域佛教的一大中心,他们在这里观看了佛教“行像”仪式,住了三个月。接着继续前进,经过子合国,翻过葱岭,渡过新头了那竭国。法显和慧应、宝云、僧景等人则经宿呵多国、犍陀卫国而到了弗楼沙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慧景到那竭国后病了,道整陪他暂住。慧达一个人去到弗楼沙国,与法显他们会面。弗楼沙国是北天竺的佛教中心,慧达、宝云和僧景在这里了参访了佛迹以后便返回了中国,慧应在这里的佛钵寺病死。

法显独自去了那竭国,与慧景、道整会合,三人一起南度小雪山(却阿富汗的苏纳曼山。梵语中是对“大雪山”即喜马拉雅山而言)。此山也是冬夏积雪,三人爬到山的北阴,突然遇到寒风骤起,慧景受不住寒流的袭击被冻死了,法显抚摸着慧景的尸体,无限感慨地哭着说:“取经的愿望未实现,你却早死了,命也奈何!”然后与道整奋然前行,翻过小雪山,到达罗夷国。又经跋那国,再渡新头河,到达毗荼国。接着走过了摩头罗国,渡过了蒲那河,进入中天竺境。法显和道整用了四年多时间,周游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

晋元兴三年( 404年),他们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祗洹精舍。传说释迦牟尼生前在这里居住和说法时间最长,这里的僧人对法显不远万里来此求法,深表钦佩。《佛国记》载:“彼众僧叹曰:奇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自相谓言:我等诸师,和上相承,未见 汉道人来到此地也。”这一年,法显还参访了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维罗卫城。

晋义熙元年( 405年),法显走到了佛教极其兴盛的达摩竭提国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律,收集了《摩诃僧祗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六部佛教经典,一共住了三年。道整在巴连弗邑十分仰慕人家有沙门法则和众僧威仪,追叹故乡僧律残缺,发誓留住这里不回国了。而法显一心想着将戒律传回祖国,便一个人继续旅行。他周游了南天竺和东天竺,又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印度泰姆鲁克)写经画(佛)像,住了两年。

东晋义熙五年( 409年)年底,法显离开多摩梨,搭乘商舶,纵渡孟加拉湾,去到了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他在狮子国住在王城的无畏山精舍,求得了《弥沙塞律》、《长阿舍》、《杂阿含》以及《杂藏》等四部经典。至此,法显身入异城已经十二年了。他经常思念遥远的祖国,又想着一开始的“巡礼团”,或留或亡,今日顾影唯己,心里无限悲伤。有一次,他在无畏山精舍看到商人以一个中国的白绢团扇供佛,触物伤情,不觉凄然下泪。

著书译典后世传

东晋义熙七年( 411年)八月,法显完成了取经求法的任务,坐上商人的大舶,循海东归。舶行不久,即遇暴风,船破水入。幸遇一岛,补好漏处又前行。就这样,在危难中漂流了一百多天,到达了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晋的苏门答腊岛,一说爪哇岛)。法显在这里住了五个月,又转乘另一条商船向广州进发。不料行程中又遇大风,船失方向,随风飘流。正在船上粮水将尽之时,忽然到了岸边。法显上岸询问猎人,方知这里是青州长广郡(山东即墨)的劳山。青州长广郡太守李嶷听到法显从海外取经归来的消息,立即亲自赶到海边迎接。时为东晋义熙八年( 412年)七月十四日。法显65岁出游,前后共走了三十余国,历经十三年,回到祖国时已经七十八岁了。在这十三年中,法显跋山涉水,经历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正如他后来所说的:“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

法显在山东半岛登陆后,旋即经彭城、京口(江苏镇江),到了建康(今南京)。他在建康道场寺住了五年后,又来到荆州(湖北江陵)辛寺,元熙二年( 420年),终老于此,卒时八十六岁,一作八十二岁。他在临终前的七年多时间里,一直紧张艰苦地进行着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经典六部六十三卷,计一万多言。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抓紧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佛国记》全文九千五百多字,别名有《法显行传》、《法显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等。它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的极重要的史料。法显去印度时,正是印度史上的黄金时代—芨多王朝(320年-480年)有名的超日王在位的时代,关于芨多王朝古史缺乏系统的文献记载,超日王时的历史,只有依靠《佛国记》来补充。中国西域地区的鄯善、于阗、龟兹等古国,湮灭已久,传记无存,《佛国记》中所记载的这些地区的情形,可以弥补史书的不足。《佛国记》还详尽地记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迹和僧侣生活,因而后来被佛教徒们作为佛学典籍著录引用。此外,《佛国记》也是中国南海交通史上的巨著。中国与印度、波斯等国的海上贸易,早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而史书上却没有关于海风和航船的具体记述。《佛国记》对信风和航船的详细描述和系统记载,成为中国最早的记录。

法显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大旅行的惊人壮举,以及他留下的杰作《佛国记》,不仅在佛教界受到称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唐代名僧义净说:“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他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 路。”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说:“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名字是法显。”他还把《佛国记》中关于耶婆提的描述称为“中国关于印度尼西亚第一次比较详细的记载”。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把《佛国记》誉为西域探险家及印度佛迹调查者的指南。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也称赞说:“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和玄奘,给我们留下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

东晋时期曾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就是晋僧法显。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地理考察家、翻译家、著作家,在我国佛教史、留学史和旅行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法显于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渡沙漠,越昆仑,到中亚,再向东南,途经当时西域和中亚诸国。他这次西行历时15年,归国后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佛国记》,对我国佛教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法显西行求法,意义重大,自不待言,简要总结,恐怕首先是精神上的意义。法显已经近或逾花甲之年。为什么法显在这样的年岁还要历经千辛万苦冒死西行求取佛经呢?只能以佛教的精神目标才能解释他的使命感和他于其间获得的的强大动力。在法显以上中,这也是修的菩萨行。为求佛经戒律而万死不辞,说到底也是一种菩提行。梁启超说:“法显横雪山以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上述地理上及人事上重重障碍,实为阻隔中印文明之高闉深堑,而我先民能以自力冲破之。无他故焉,一方面在学问上力求真是之欲望,列热炽然;一方面在宗教上悲悯众生牺牲自己之信条,奉仰坚决。故无论历何艰险,不屈不挠,常人视为莫大子恐怖罣碍者,彼辈皆夷然不以介其胸。此所以能独来独往,而所创造者乃无量也。呜呼!后之学子,闻其风者,可以兴矣。”
其次,法显西行增强了中西人民的友好往来。法显旅行的经过以及其个人的旅行记录《佛国记》,对当时的国人来说无异于开启了观察外界的另一扇窗子,对以后西行运动开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西方僧人到中国传经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法显的影响下,中国高僧昙无竭,也立志西行,召集了二十五个人到印度去。法显回国后不久,就有很多斯里兰卡的高僧来到中国进行访问,有的终生住在中国,传戒授律。在以后的岁月了,因着佛教,出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热潮,法显在此过程中居功至伟,唐朝著名高僧义净说:“自古神州之地,轻生循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正路。” 这说明,法显是去海外求法取经的先驱者,发现的西行,对促进中西方佛学交流,加深中西人民的友谊,都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其三,法显的西行,本为寻求完整的经典,特别是佛教戒律。他携回了很多的经典:在中天竺得《摩诃僧祗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綖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六部;在师子国又得到了《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经》、《杂阿含经》,还有一部《杂藏》。回国以后,他在东晋国都道场寺,与印度禅师佛驮跋陀罗(即觉贤)等合作译经,曾与法显法师同游印度的宝云法师也与其事。法显去世前的七八年间,其经过紧张艰苦的工作,与其他高僧共译出经典六部63卷,计百余万言。其中《摩诃僧祗律》影响至为深远,其所译六卷本《泥洹经》也对中国佛性论思想产生长远的影响,其中的“一切众生悉成平等如来法身”的说法,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理论的基本命题根据。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有今天我们在此反复提及的《历游天竺记传》一卷。此书成于义熙十二年(416),为中国古代以亲身经历介绍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情况的第一部旅行记。它对于后来去印度求法的人,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他的记载里,还保存了有关西藏诸地的古代史地资料。因此,近代有英、法文等译本,极为各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所重视。
第四,法显译经之前,我国内地的译经人和所译经典,多来自西域,其时称“梵书胡本”。汉地僧人到国外学习语言和经典,归国以后再组织志同道合的学问僧翻译佛经,这种直接自梵文经典译成汉文的做法,带有更鲜明的直接性,减少了西域各地本地化的佛教对天竺佛教的理解差异。法显译经场所如果不是汉地僧人组织译经最早的,也是规模和影响都较大的早期译场。
最后,还得再强调法显在中国佛教史上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与贡献。作为古代杰出的翻译家、旅行家,法显携归翻译的戒律对中国佛教以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法显是当时汉地僧人向外所行到达之地最多、最远的人,汉时甘英、张骞都不曾到达的九译所绝之地,法显也都曾涉足并深入观察,这对于中国人开阔视野,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很有鼓舞作用


秦朝对中国的历史贡献有多大呢?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以个人财富影响政治进程的第一人。“客卿”的任用和对域外优秀文化成就的吸收,促成了秦文化的发展。秦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也是毫不拘忌的。秦人善于从其他文化因素中汲取有积极意义的营养。如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有可能就是从关东六国学习的制度。即使对秦政发表...

法显与玄奘是同时代的人,那么玄奘的历史贡献有哪些呢?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约二十...

希罗多德的代表作对西方历史有哪些贡献
他的《历史》标志着历史学在西方的诞生,为西方历史学建立了伟大的功业。关于《历史》一书,研究者及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认为其贡献如下:其一,希罗多德的《历史》在西方史学史上开创了历史记述的先河。古代的史书,大体有三种类型:即以年代为中心希罗多德在朗育《历史》的编年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造成了重大...

隋朝对历史发展有哪些巨大贡献?
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1)隋朝在前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和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完善了专zhi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

你知道我国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历史贡献?
候德榜一生功绩卓越,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世界制碱权威。他一生共获20多项荣誉。撰写过《manufacture of soda》、《从化学家观点谈原子能》、《制碱工学》等10余部著作,发表过60多篇论文,被范旭东称为“国宝”,其塑像立于北京化工大学院内,为后人共仰。...

秦始皇为中国做了哪些贡献?
如问题所言,秦始皇为中国做出的第一个大贡献就是:统一全国!自周王室衰败之后,历史就进入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周天子自顾不暇,根本没法阻止。所谓春秋无义战,五霸轮流登场。这一时期对百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须知,打仗是要死人的。因此无论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更甚,...

为什么说唐宪宗李纯开创了唐朝最后一个盛世?唐宪宗有哪些贡献?
为什么说唐宪宗李纯开创了唐朝最后一个盛世?唐宪宗有哪些贡献?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校易搜全知道 2023-09-06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说到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李渊父子推翻了隋朝的通知,成立了唐朝。最开始的唐朝...

在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学派做出了历史贡献_百度...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是统计学的萌芽期,亦称古典统计学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两个统计学派。(1)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政治算术是统计学的真正开端,威廉·配第被认为是统计学的创始人。由于未使用“统计学”这一学科命名,...

世界数学史上有哪些人在圆周率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世界数学史上有哪些人在圆周率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圆周率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这个数就引进了外行人和学者们的兴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仅凭这一

天长市13557965412: 法显做过哪些奉献,求求求求求求解答 -
右轻奈邦: 一、律藏的传译.法显出家后,常慨叹律藏传译未全,立志前往印度寻求.法显西行后带回《摩诃僧祗众律》和《弥沙塞律》,填补了中土律藏不全的空白,连同先前他人译出的《四分律》和《十诵律》,构成为中国律学和律宗的四大部,形成...

天长市13557965412: 法显大师的介绍 -
右轻奈邦: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人.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惟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三岁时就让他剃度为沙弥,但仍住在家中.后因患病将死,才将他送往寺院.病愈之后,法显就不再返回俗家.二十岁受具足戒,慨叹律藏残缺,因而发愿前往西域、印度寻求戒律原典.法显在佛教史上,不独为佛教的高僧,在我国留学史上也是空前的第一人,他对民族文化贡献与影响,可说是光耀千古.

天长市13557965412: 西天取经的和尚是?
右轻奈邦: 有很多,其中成就最大的有两人,分别为法显和玄奘. 1、法显:公元399年,法显已经50余岁,为完善汉地佛教戒律,他从长安出发,公元400年到底敦煌,402年越过葱岭,进入北印度游历印度北部和中部许多地方,瞻礼佛陀圣迹,抄写了大...

天长市13557965412: 中国佛教中的高僧及著作有哪些? -
右轻奈邦: 略举几个吧:法显(约337-422年), 东晋僧人,第一位西行求法并成功回国的高僧,撰写了游历天竺的重要著作《佛国记》.玄奘(602年-664年),唐朝初年西行求法的高僧,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和历史学家,他组织翻译了从印度带回的大量梵文经书,由他口述弟子辩机执笔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并且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在网上和书店、图书馆都能找到大量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天长市13557965412: 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
右轻奈邦:[答案] 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继承了古埃及地理学运用数学探讨地理现象的传统,成为西方地理学发展的源流.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他最早探索了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讨论了区域的界线;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人的 4种气质学说,探讨了...

天长市13557965412: 为什么法显的名气没有玄奘高? -
右轻奈邦: 在法显大师之前,虽然已有朱士行往西域求法,但他未到天竺,并且未返汉地.汉人西行求法,有去有回,并带返大量的梵本文献的第一位汉僧是法显.因此,他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且玄奘以及其后的义净等数十位僧侣先...

天长市13557965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后秦显法的什么事研究西域历史珍贵资料 -
右轻奈邦: 法显(334年—420年),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其著作《法显传》又名《历游天竺记》、《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释法显行传》、《历游天竺记传》、《佛国记》等,一卷.成于义熙十二年(416).《佛国记》一卷,全文13980字,全部记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体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是研究西域历史珍贵资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天长市13557965412: 玄奘大师西行的目的及其主要贡献 -
右轻奈邦: 玄奘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伟大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取经的事情呢?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能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