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是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柯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太祖赵匡义是怎么死的?~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妻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摘选自《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全记录》

当了21年皇帝,病死的。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
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病逝,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扩展资料: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原来叫赵匡义,但是为了避兄赵匡胤的名讳,所以改成了赵光义。宋太宗赵光义,字廷宜。赵光义是宋宣祖和杜太后的第三个儿子,传说他出生的时候也和他哥哥赵匡胤一样,红光升腾,整个屋子乃至街坊都充满了异香。
赵光义小时候特别与众不同,聪明伶俐,所有小孩子都畏服于他。公元960年,赵光义也参加了陈桥兵变,拥立他的兄长赵匡胤为帝。
之后,赵光义先后被封为都虞候、防御使等,最后被封晋王,位在宰相之上。公元976年,赵光义和赵匡胤在宫中饮酒,第二天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登基后,宋太宗南征北战,继续统一事业,他亲征太原,灭北汉,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那样割据的年代,他还气度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失败了。赵光义还扩大科举制度,改变了唐朝以来重武轻文的陋习。公元997年,赵光义驾崩,享年59岁,在位22年。尊谥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光义

赵匡义早年中箭伤,晚年旧疮发作,痛苦殊甚,

至道三年(997年)农历三月,因箭疮而驾崩,年五十九岁,在位二十二年。

群臣上尊谥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同年农历十月,葬在永熙陵

 

 

  【出处】 ·陈霆:《雨山墨谈·卷十四》

 

 ·梁启超撰《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肯定陈霆在《两山墨谈》考证宋太宗死于箭疮,“此实宋代一绝大事,后此澶渊之盟,变法之议,靖康之祸,皆与此有直接间接关系,此迹湮灭,则原因结果之系统率紊乱矣。”。



他的猝死早逝,变成了北宋的一大疑案,其死因亦是众说纷纭。



没有疑问,老死的。


尚德皇帝是什么朝代
宋朝,赵匡印建国后其母规定:匡印死后传位其二弟匡义,匡义再传位其侄子尚德。但是后来匡义却传位其子,

历史上提到的“金匮之盟”是什么内容?
”宋太祖一时语塞,没有回答,但太后偏要他回答,他只好应付道:“这都是先世和太后积德积功的结果。”太后严厉地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能作天子,那是因为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国君年幼的缘故,如果当时是一位年长的人继位的话,你能当上天子吗?我想将来你传位时就应当传位于你弟弟匡义,立年...

三国里袁绍是怎么死的
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

这个对联的意思?
中国人重族谱。从此对联可知是宋室魏王派后裔。宋皇室“鼎分三派”太祖、太宗、魏王各领族裔一支。赵匡胤庙号太祖,该支便被后人尊为“太祖派”;匡义(因避帝讳更名光义)即宋太宗,遂称该支为“太宗派”;秦王光美,死后39年仁宗即位,被追封为魏王,故其后人便称为“魏王派”。三派玉牒都是十四...

名字打分童匡义
童匡义 姓名: 童 匡 义 (繁体:童匡义)拼音: tong kuang yi 笔划: 12 6 13 五行: 金 木 木 吉凶: 吉 吉 吉 天格-> 13(火)人格-> 18(金)地格-> 19(水)外格-> 14(火)总格-> 31(木)先天运势:(天格13所示之先天运,对人生影响不大)(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

“情丝究竟有多长,为何理不完,为何理不完”是哪个电视剧主题歌中的...
一天,男孩和女孩吵架了。他不再对她说"我爱你",当然她也不再对他说"我也是。一天晚上,他们谈到了分手的事,背对背睡下了。半夜,天上打雷了。第一声雷响时,他醒了,下意识地猛地用双手去捂她的耳朵,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又拥著她。雷声紧接著炸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可谁都没有睡著她想也许他还...

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
答:唐太宗去世后,长孙无忌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李恪自缢,年仅34岁,成了大唐三百年最悲情的王子。 吴王李恪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乃隋炀帝之女。 郁林王恪,始王长沙,俄进封汉。贞观二年徙蜀,与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国, 久乃为齐州都督。帝谓左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

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简介 董允是怎么死的
董允是怎么死的 董允在公元243年的时候被任命为辅国将军。次年因为大司马蒋琬因病情恶化,不能再处理国事。于是就让费t任大将军,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书令一职,协助费t处理国事。没想到三年之后他也逝世了。 对董允的评价 诸葛亮: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沈义伦简介 沈义伦是怎么死的 沈义伦是怎样的人 沈义伦的成就有哪些
本 名:沈义伦 别 称:沈伦,沈顺宜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开封太康 出生时间:909 去世时间:987 主要成就:掌管朝中财政 好 友:赵普 职 位:宰相 沈义伦——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 沈义伦(909—987),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

后梁皇帝朱温怎么死的 朱温死后是谁继位
朱温是被自己的儿子朱友珪杀死的,朱文死后是朱友珪继位。公元前912年,后梁太祖朱温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友珪杀死,随后朱友珪继位 在东京称帝,并且给朱温上谥号为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在同年的十一月下葬在了宣陵。朱友珪在位期间因为荒淫无道,导致人心沸腾,全国各地民怨四起,...

广南县19520302673: 宋太宗怎么死的? -
盍之生血: 公元979年,赵匡义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大兴县东)被辽军战败,全军溃逃.辽兵紧迫,御用器物和妃嫔都被夺去,他脱身逃走,大腿上中了二箭,此后箭伤每年都要复发.公元996年秋,赵匡义箭伤又复发.同年8月,立三子赵元侃为太子,命李沆、李至为太子宾客,负教育之责.公元997年3月癸巳日,赵匡义病死于汴京万寿殿西阶.太子遵遗命在灵柩前继位. 赵匡义生前宠养桃花犬,赵匡义病倒,它就拒绝进食.赵匡义死,它大声哭嚎,陡然瘦了下去.时人都称它为忠犬. 赵匡义死后的庙号为太宗

广南县19520302673: 宋太宗怎么会死于箭伤 -
盍之生血: 宋太宗,名赵匡义(公元939~997年),太祖赵匡胤弟.赵匡胤死后继位.在位22年,他在北伐过程中被辽国射中一箭,射在腿上.因箭伤屡发而死,终年59岁,葬于永熙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保). 赵匡义,又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

广南县19520302673: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
盍之生血: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

广南县19520302673: 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
盍之生血: 赵匡胤在位17年,死于976年,时年50岁,庙号太祖.他的死因颇为奇巧,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传说是其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因避太祖讳改名光义)加害,篡夺帝位.真是天道玄远,难以祥说.

广南县19520302673: 请问有谁知道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啊 -
盍之生血: 历史上最大争议就是其弟弟赵光义害死的,当时叙述赵匡义死因都很模糊明显就有问题.至于就近如何害死或者确实是病死的就没人清楚了.

广南县19520302673: 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盍之生血: 八成是他兄弟赵匡义害死的,野史中有“斧声烛影”.正史是因病暴死,可信度不大.

广南县19520302673: 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 -
盍之生血: 根据记载,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召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酒后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赵光义让所有人都离开,自己来照料哥哥.外人只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晃,似乎赵光义离席退避,随后听到铁斧戳地之声,听见赵匡胤高声说:“你好好去做.”天快亮时,赵光义急急唤人,叫皇子都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天亮后,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 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所以 这个问题还有待我们去考证!!

广南县19520302673: 赵匡胤的真实死因是什么?暴病而亡似乎不能解释此问题. -
盍之生血: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癸丑(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在万岁殿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毙,年50岁.赵匡胤死因不明,儿子们也未能继位,而是弟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登基后,反常地立刻更改年号,隔年七月,方葬赵匡胤于永昌陵,宋太宗又逼赵匡胤儿子赵德昭自杀,赵匡胤儿子赵德芳则是离奇地病死.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广南县19520302673: 赵匡胤到底是猝死还是真的死于烛光斧影?哪个更有说服力?理由? 注:详细! 谢谢! -
盍之生血: 晋王赵匡义早有夺其兄赵匡胤皇位之意,因为他是发起陈桥驿兵变的人之一,自恃功高,且其将太祖灭南唐后李煜的皇后强幸.太祖对他有冷落.遂与宰相赵普密谋,制造了'烛光斧影'和'金匮之盟',并将太祖皇帝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昭、德芳赐死.

广南县19520302673: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是死于弟弟赵光义之手吗? -
盍之生血: 确实是死于自己的弟弟之手,因为自己的弟弟想要谋篡皇位,所以才会杀掉赵匡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