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毒和六弊是什么

作者&投稿:尚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3毒是什么~


佛教所说的三毒是指贪、嗔、痴。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执著于内心喜好的外物,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执著于内心厌恶的外相,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引发贪嗔的缘由,不明事理的实相,不明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降伏三毒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即以戒为师,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三毒的内容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於自己所喜爱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经典中有许多形容贪爱的譬喻,可帮助我们瞭解贪爱的毒害:
1.贪爱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水能长养身心,是维持生命不可缺乏的要素;水,也具有迅速的渗透力,能很快地浸染物体。贪爱就像水一样,能产生强大的力量,渗透内心,滋养恶法的生长。


2.贪爱如瘴疠:住在湿热的山林,容易受湿热的瘴气侵害而生病。如果常常生活在贪爱欲求中,不知觉醒,身心就会受到逼恼,甚至丧失生命。


3.贪爱如瀑流:在湍急的瀑流中行船,不但难以渡过,而且随时有灭顶之虞。贪爱如同瀑
流一般,能溺惑人心,将我们的善根漂失,使我们流转在生死苦海中,不得到达彼岸。


4.贪爱如轭:把轭架於牛马的颈上,可以方便驾驭。如果我们不能知足常乐,就会被贪爱的轭所驾驭,身心在恶业的牵引下,不得自在。
贪爱通於三界,依断惑的程度,可分为下列两种:
1.欲贪:是欲界的贪爱烦恼,性属不善。欲贪又分为淫欲贪与境界贪两类。
2.有贪:是色界和无色界的禅定贪爱,性属有覆无记;因为过患甚微,作用很弱,所以不会招感果报,但是能障圣道。
贪爱的习性不但使我们的心终日攀缘外境,产生许多痛苦,而且障覆修道,使我们不能渡生死流,所以,学佛修道应戒除贪爱。


二、瞋


瞋又作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於违逆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恚,而使身心恼热的精神作用。
瞋恚烦恼属欲界所独有,在色界、无色界没有瞋恚的烦恼。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社会上多年的好友,由於一点芝麻小事而反目成仇;亲密的夫妻,因为一言不合而各奔东西;一句不顺心的言语,使人大动干戈,落得家破人亡;一个不经意的白眼,招来杀身之祸……,这些都是瞋心炽盛所带来的不幸与灾难。古德有云:「瞋火滔滔,烧尽功德林。」即使我们积集了多少的功德,瞋心一起,就像烈火一样,将过去努力修行的心血都焚烧殆尽。所以,在佛教的经典中,常常教诫佛弟子们应戒瞋。《增一阿含经》卷十四说:「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瞋恚火。」《大智度论》卷十四说:「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菩萨戒中也特立瞋戒以为警惕,《梵网经》卷下记载:「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众生中,乃至於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极重罪)。」


三、痴
痴又称为无智、无见、无明、非现观、惛昧、愚痴、黑闇、不觉。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精神作用。佛典中常以「无明」二字来代替以上诸辞,并有多种分类。例如《大乘起信论》将无明分为根本无明、枝末无明二种:
1.根本无明:又作无始无明、元始无明。是诸烦恼的根本,因不了达真如的道理,而忽然起动差别对立的最初一念。例如惑、业、苦三道,都是以此极其细微的最初动念之心为根本,而有惑、业、苦缠缚的因果关系。
2.枝末无明:是依於根本无明而生起的粗显的种种烦恼。
唯识宗根据种子与现行的关系,将无明分为随眠无明与缠无明:
1.随眠无明:指无明烦恼常随逐著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的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
2.缠无明:指无明烦恼缠缚著众生的身心,而使众生不能出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缠无明。
佛典里常以无明喻父,贪爱喻母,二者和合而生我执,使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无有出期。

佛教说的是三毒六贼,,
三毒是贪嗔痴,贪,就是贪爱之心,嗔,就是嗔恨心,痴,有情感就是情痴。
六贼,是眼耳鼻舌身意,这6根让我们被幻境带走,轮转无边,只有让6根不随境界走,守住清净心才能超越轮回

贪、嗔、痴


家教的弊端
若占用晚自习时间,则会耽误在校课程,虽然学校明确说那叫晚自习,但是学生们都知道,老师们难免都会讲点东西,我们无法否认,老师作为直接的授课人和出题人,他会更加清楚学生需要掌握什么、那些掌握的不好、考试的重点是什么等问题,长期耽误课程,一定是弊大于利。四、这会使学生自私,使其在学习上变得...

教育机构有什么利与弊?
教育机构利:教育机构的有利之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一套教法,有自己的优质学习技巧,他们在教育机构会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多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一些学习缺乏自觉性的学生还有一定的管理和引导作用。教育机构弊:教育机构的不利之处,课堂学习才是学生...

写佛教的古诗词
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

教学六认真是哪六个呀,
教学六认真: 1 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2 认真备课3 认真上课4 认真辅导学生5 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6 认真进行考试 考核和成绩评定 拓展资料:认真备课的要求 1、 认真学习任教学科的教学大纲、考纲、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教学体系,统筹安排教学 内容,制定简明可行的教学计划。2、 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

科学课的辩论会关于新型物质的(六年级下册)
如果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是可以对人类和地球多有益处,少有弊处的。 3、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

诸葛亮留给姜维的兵书是什么?
视听第三 赏罚第十 将苑之兵权篇 纳言第四 喜怒第十一 将苑之逐恶篇 察疑第五 治乱第十二 将苑知人性篇 治人第六 教令第十三 将苑之将才篇 举措第七 斩断第十四 将苑之将器篇 考黜第八 思虑第十五 将苑之将弊篇 治军第九 阴察第十六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儒家的弊端是什么?
儒家作为正统思想存在千年之久,有其进步意义,今天谈到弊端的话,我认为最大的弊端就是礼制。儒家可谓成也礼制,败也礼制!为何这样说?武王伐纣分封诸侯,周公制礼,礼是起到一个约束作用的东西!把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人享受对应的待遇,做对应的事,不能越礼!当然,在周初比较松散的分封制...

鲁迅的“狂人日记”全文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少年包青天2里偷天换日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小蜻蜓的义父是被冯府的下人-常安杀的,案件经过包拯调查,结果;首先是卢有崖让冯止水的老婆给自己下毒,因为他受不了冯止水的囚禁、打压与折磨了,可是他没死,被冯止水看到了,让那个管家把夫人送出去,他给卢有崖灌毒药。卢有崖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被冯止水的弟弟冯永吉看到了要把卢有崖弄走,以后自己...

伏魔记攻略
如果你集齐三张神秘卡片,此时就派上用场了。既然是“愚人”,那一定是有原因的了,在愚人居中,你如果先找到南方小鬼的话,他会向你要“小鬼卡片”,但如果你答应给他,他拿走的却是你的“不点卡片”,然后他会教你“泽伟补命术”(最厉害的医术),但如果你没有“不点卡片”或是你先把“不点卡片”给了不点点,...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教三毒和六弊是什么 -
徐旺清开: 佛教说的是三毒六贼,, 三毒是贪嗔痴,贪,就是贪爱之心,嗔,就是嗔恨心,痴,有情感就是情痴. 六贼,是眼耳鼻舌身意,这6根让我们被幻境带走,轮转无边,只有让6根不随境界走,守住清净心才能超越轮回

八宿县17051996571: 观音经中的三毒 -
徐旺清开: 三毒,佛学名词.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嗔、痴.贪为饿鬼之源,嗔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三毒指的是贪欲、憎恨、愚痴.愚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个.人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有贪、嗔、痴三毒的存在,贪让人永不满足,嗔让人产...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教3毒是什么 -
徐旺清开: 佛教所说的三毒是指贪、嗔、痴.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执著于内心喜好的外物,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2)嗔,执著于内心厌恶的外相,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3)痴,引发贪嗔的缘由,不明事理的实相,不明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降伏三毒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即以戒为师,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教三毒是什么 -
徐旺清开: 佛教三毒,指世间众生所染三种根本毒害,即贪、嗔、痴.道教受佛教义理影响,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皆因后天习染三毒所致.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经中提到的六大烦恼指哪些? -
徐旺清开: 一、根本烦恼: 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一、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生贪...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学中的五毒罪障 都指的是什么罪障呢 哪五项? -
徐旺清开: 佛门号称人生有三毒 三毒是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嗔、痴.贪为饿鬼之源,嗔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 又与“爱、恶”五种情形并称“五毒”是业障,或与“慢、疑”两种并称为“五毒心”,是心障.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家说忌三 贪 嗔 痴 中的嗔死什么意思..还有7情指哪7情? -
徐旺清开: 七情为“喜、怒、哀、惧、爱、恶、欲.嗔:指嗔恨心.嗔恨心不段除掉会堕地狱!这个心我们不要有.遇到事物应该尽量想开.佛家讲三毒心.就是贪嗔痴!佛性就被这三毒心所污染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
徐旺清开: 1、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八宿县17051996571: 什么是贪嗔痴? -
徐旺清开: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八宿县17051996571: 佛学中快乐之道三法三毒是什么 -
徐旺清开: 三毒指贪、嗔、痴,三法我猜是布施、忍辱、般若,此三法是菩萨道六度中的三度,可以分别对治三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