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的天文发明

作者&投稿:元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发明的天文学~

张衡天文学 东汉时期 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对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大地小,他认为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他测量出了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统计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约有2500颗。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天文学的突出贡献,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郭守敬 天文学 元代 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创制了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仪器专门测量天体使用。还制作了简仪,现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测定了黄赤交角。法国科学家 Laplace 提出黄赤交角变小理论,引用的根据就是郭守敬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做的同类测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 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四大发明按照先后顺序为: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司南最早是在黄帝时代使用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火药是唐朝的,活字印刷是北宋的。 一:指南针(司南),最早有记载的司南源于战国时期,其实际年代应记载不足而不可考。

英国公元前3100年,英国远古人建造的巨石阵可以精确了解太阳和月亮的12个方位,并观测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节的起落。
古埃及人4700年前建造了金字塔,部分用于观测太阳和其它天体。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中国 甘德、石申)。
公元前二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
十世纪,编制哈卡米特天文表(阿拉伯 伊本·尤尼斯)。
1088年,宋朝制造水运仪象台,是现代钟表的先驱(中国 苏颂)。
1247年,宋朝石刻天文图(现仍在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的星图(中国 黄裳)。
十三世纪,编制伊儿汗星表(伊朗纳西莱汀·图西)。
1252年,编制阿耳方梭星行表(西班牙阿耳方梭十世)。
1385年,中国明朝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20年,根据实测编制了恒星表和行星运行表(蒙古兀鲁·伯)。
1627年,编制了卢多耳夫星行表(德国 刻卜勒)。
1667年,法国建立巴黎天文台。
1675年,英国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8年,编成第一个南天星表(英国 哈雷)。
1712年,编制了一个大型星表(英国 弗兰斯提德)。
1815年,创用直光管、三棱镜、望远镜组成的分光镜,从此产生“天文分光学”,并发现太阳光谱中的黑吸收线(德国 夫琅和费)。
1852年,编制波恩星表(德国 阿格兰德尔)。
1859年,发明光度计,经改进使用至今(德国 泽尔纳)。
1863年,编制第一个基本星表AGK(德国 奥魏尔斯主持,国际合作)。
1891年,发明太阳分光照相仪,并获得太阳光谱图(美国 赫耳,法国 德朗达尔)。
1922年发明温差电偶法测定行星的温度(美国 科布伦兹)。
1923年编成精确的新月球运动表,为天文年历上所采用(英国厄·布朗)
1927年发明石英钟(美国 马里逊)。
1930年发明“日冕仪”和折反射望远镜(德国 玻·施密特)。
1934年中国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1938年编制成包括33,342个基本恒星的位置和自行的总星表(美国 鲍斯)。
1937—1940年,建立第一台九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射电望远镜,研究宇宙射电的强度分布,证实银河系中心方向来的射电强度最大(美国 雷勃)。建立黄道光理论(荷兰 维伯尔)。
1948年发明望远镜观测的自动导星装置(美国 霍·巴布科克)
1949年发明射电分频仪(澳大利亚 威耳德、马克累迪)。 制成第一台“原子钟”,现称“氨分子钟”(吸收型),对建立频率和时间的基准和校对天文有重要价值(美国 李荣)。
1951年发明电子望远镜和光电成象技术(法国 拉尔芒)。 发明大视场的超施密特望远镜,用于观察流星彗星及后来的人造卫星(美国 贝克尔)。
发明射电干涉仪(澳大利亚 沃·克里斯琴森)。
1952年发明月球照相仪,精确测定月球的位置(美国 马科维茨)。
1953年
发现本超星系,这是银河系所在的庞大的星系团(法国 伏古勒)。
1954年发明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提高测时精度(法国 丹戎)。
1955年制成第一台铯原子钟,稳定性达百亿分之一秒,作时间标准(英国 埃逊)。
1957年中国建立北京天文台。
1960年发明射电望远镜的综合孔径法(英国 李尔、休伊什)。
1960年,美国基特峰建成太阳塔。
1964年,美国建成天线口径27m的射电干涉仪。
1985年,拉帕玛天文台落成。

这和骑士有什么关系?


各个朝代的天文发明
31. 1951年,法国天文学家拉尔芒发明了电子望远镜和光电成像技术。32. 1951年,美国天文学家贝克尔发明了大视场的超施密特望远镜,用于观察流星、彗星及后来的人造卫星。33. 1951年,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沃·克里斯琴森发明了射电干涉仪。34. 1952年,美国天文学家马科维茨发明了月球照相仪,精确测定月球的位置。

天文学发明的朝代,成就,影响图表
十世纪,编制哈卡米特天文表(阿拉伯 伊本·尤尼斯).1088年,宋朝制造水运仪象台,是现代钟表的先驱(中国 苏颂).1247年,宋朝石刻天文图(现仍在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的星图(中国 黄裳).十三世纪,编制伊儿汗星表(伊朗纳西莱汀·图西).1252年,编制阿耳方梭星行表(西班牙阿耳方梭十世).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
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3)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

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出现在哪个朝代
1. 明朝并非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出现的朝代,而是17世纪的荷兰。2. 1608年,一位荷兰的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两块透镜组合可以放大远处的景物,从而发明了望远镜。3.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听闻这一发明后,制造了自己的望远镜,并用于天文观测。4. 天文望远镜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工具,用于观测各...

古代天文哪个朝代
古代天文观测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多个朝代,其中元朝是古代天文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元朝时期,天文历法和观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由于统治者对天文学的重视,许多杰出的天文学家涌现出来,如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他编制的《授时历》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对后世的天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

天文学成就辉煌的大宋,真的没出现天文学家吗?
水运仪象台的规制之宏伟、设计之精巧、构造之复杂、功能之完善,堪称我国古代天文仪器之首,国际科学界对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有也着高度评价,认为它是现代钟表的先祖。苏颂及其主持建造的水运仪象台 2、天象观测记录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天象观测,留下许多珍贵的观测记录。宋朝设置双重天文机构,一个是司天...

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出现在哪个朝代
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出现在明朝,天文望远镜的发明1608年,一位荷兰的眼镜师傅发现利用二片透镜并调整透镜位置可以看清远方的景物,彷佛是把远方的景物拉到眼前来看一般,因而发明了望远镜。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听到了这个消息,并于1609年制作了一部口径42mm的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捕捉天体信息的主要...

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
地动仪发明于东汉时期。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用于预测地震的仪器,其发明者为东汉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地动仪的出现,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下面详细介绍地动仪及其发明的背景。在东汉时期,张衡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明...

古代人对于科技。天文。地理。农业的涉及及成就
在计算方法上,《大衍历》创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比起《皇极历》来又是一个进步。 《授时历》,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1231—1316)作,次年颁行。明代《大统历》继续用它的方法,前后共使用三百六十多年,是古历法中行用最久的,也是在天文数据、计算方法各方面发展到高峰的一种历法。中国古典...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情况
张 衡 东汉 (78~139):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 。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

定陶县15134962960: 各个朝代的天文发明 -
能录胜寒: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

定陶县15134962960: 列举战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五项天文历法成就 -
能录胜寒:[答案] 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 2、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关注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了. 3、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确定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的时间了. 4、西汉武帝时期编订《太初历》. ...

定陶县15134962960: 科学家,求名称.朝代.发明了什么 -
能录胜寒:[答案]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

定陶县15134962960: 请问我国的天文成就发展历程
能录胜寒: 如果要说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的话要追溯到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 甘德 等编写了甘石星经 这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还有石氏星表 这是最早的星标 到了东汉时期 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地动仪 并且提出了地圆学说 再到了唐代 僧一行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发明了用水流作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并且发明黄道游仪 到了元代的郭守怡 发明简单仪器 测定黄赤交角 并且编写了授时历 望采纳

定陶县15134962960: 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发明的有哪些? -
能录胜寒:[答案]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此外,还有: 计时器、桥牌、马鞍. 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张衡的地动仪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

定陶县15134962960: 在天文学上,中国古代有什么成就?一一举例说明额!!!! -
能录胜寒: 我就从2方面做个简答把: 1、天象观测:战国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标; 2、天体测量:a秦汉时期:发明浑仪;b东汉时期:张衡发明混象仪,证明浑天说.其地园见解比欧洲早1000多年,发明测定地震范围的地动仪;c唐朝时期:僧一行与梁令赞制黄道游仪,是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为止变动;实测子午线;制作水运混象仪;d元朝时期:郭守敬制作简仪.

定陶县15134962960: 列举中国古代所创造的世界科技之最不少于六个 -
能录胜寒: 1、《甘石星经》(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是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经、石经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两书的合称,作者为当时的齐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

定陶县15134962960: 中国历代天文历法方面的重大成就 -
能录胜寒: (1)先秦时期: ①春秋战国时期,离开世界公认的第一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到北斗“彗星,哈雷彗星,这个纪录是比欧洲早600年.(2)中国的日历春秋,已形成自己固定的制度,基本建立了19个年闰原则,这...

定陶县15134962960: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三年级暑假生活指导上的题. 谢谢! -
能录胜寒:[答案] 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计时器、桥牌、马鞍. 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张衡的地动仪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

定陶县15134962960: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的天文学家,他们的成就各是什么? -
能录胜寒:[答案] 战国时魏国的石申,著《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提出地球是圆形的.唐代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测出子午线长度.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