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

作者&投稿:泊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呢?~

因为上甘岭易守难攻,位置非常优越,而且红军誓死抵抗,所以上甘岭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

据说当年的上甘岭战役打得非常惨烈,对战敌方美军,他们当时属于世界级大国,无论在军备和士兵战斗力上都强于我国军队,导致整个对抗过程我们的中国战士都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代价。当年美军司令范弗里特以绝对优势的弹药量对驻守在上甘岭高地的我军施行疯狂轰炸,打得志愿军损失惨重,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可最终为什么我军还能死死守住上甘岭呢?

该战役于1952年10月中旬打响,在此战中我方志愿军占据了防御优势,该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我方使用了“反斜面坑道口”。在上甘岭战役开展首日,志愿军驻扎在两块战略高地中,随之要面对的是美军的强烈炮火轰炸以及空袭。当时这两块高地很快就被炸毁一米距离,大部分士兵也因此伤亡惨重,之前挖好的散兵坑与战壕等防御工事,在美军的逆天轰炸下变得形同虚设。

而美方负责指挥的是第八集团军的司令官范弗里特。此人作战经验丰富,曾在以往战役中采用“火海战术”,打起仗来无所不用其极,能调动大规模美军火力给敌人进行疯狂轰炸。相关数据显示,范弗里特的作战弹药损耗量常超出美方限制数的5倍以上,美国媒体对此嘲讽为“范弗里特弹药量”。当上甘岭战役,我方志愿军面对的正是范弗里特,其美军输出的弹药量可想而知。

在战役最激烈的阶段,我志愿军仅有依靠两个高地山头挖下深深的坑道防御,其中主坑道非常讲究,全部挖在大山的反斜面,对着我军正后方。主要作用是能让战士迅速撤退,且前方有山体作为天然屏障。期间537.7高地共深挖有8条小型坑道,3条大坑道,一条最大坑道属于F形状,以此来对抗美军的狂轰滥炸。而这些坑道的朝向都统一对着上甘岭的五圣山方向,即是志愿军的主阵营。

这种反斜面坑道防守阵地主要挖在大山背面,能够给美国轰炸机造成诸多不便,令对方很难有效轰炸我军,若是战机低飞来袭,则容易被志愿军射击。开战初期,我军缺乏经验,有些小队迎面冲击美军阵地,结果被大量的弹药轰炸使得全军覆没。后来,志愿军就随机应变,改为防御,在表面阵营配予少量战士伪装,大部分战士则躲入坑道之中,等前面阵地的志愿军牺牲了,坑道里的预备战士就迅速替补上去,以此来保证高地不被美军攻陷。而范弗里特弹药两虽然强大疯狂,可只限于远程轰炸和空袭,攻夺高地还得靠步兵冲锋。

每次轰炸过后,美国步兵就冲上山头,这时我军就开始迅速集结,给予对手有力的还击。而两军一旦近距离交战,范弗里特弹药量就怕伤着自方士兵,为此只能暂时停火,所以在近战、肉搏战里,我方志愿军是丝毫不怕美军的。最终双方步兵便针对高地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当高地在白天被美国步兵攻下后,我军就在天黑时进行反攻,重新夺回山头高地,如此反复数次,我军越战越勇,有的志愿军不惜生命,拿着炸药包和手榴弹和美军同归于尽,甚至还敢于用身体堵住敌方碉堡的射击点,以给后方战士争取更宝贵的反攻时间。

另外由于坑道作用,每当美国步兵攻上山头之际很难发现躲在坑道里的志愿军,而坑道不是露天的,上面有35米厚石灰岩层当防御,可以有效抵挡轰炸。若是炸毁坑道,美国大兵需要挖出一个深深的洞口再找准方向爆破,这些都需要时间。为此我军且可趁机反击、骚扰、导致美国步兵的作战计划失败,甚至我方当时还有后方炮击火力掩护,能够威慑美军。

当年出现这样一个局面,美国步兵成功占领了高地,而我志愿军则依旧在坑道下与其作战,有的战士宁死也要守住坑道口,拖延时间,使得美国大兵屡次不能如愿,暴露在地面的美军步兵就遭受我后方的炮击,导致他们狼狈不堪。到了夜晚,躲在坑道里的志愿军又趁机而出,给予美军猝不及防的打击,最终还把高地给占领回来。隔天后,美军又是一轮“范弗里特弹药量”然后再次派步兵上来占领两处战略高地,而我志愿军又潜伏入坑道,等待夜晚的出战,这种对持拉锯,导致战况异常激烈,美军也得步到好果子吃。

然而美军并不死心,开始用全部火力集攻坑道口,包括派战机低空轰炸射击、堵塞岩石堆封住出口、烧火烟熏、挖深坑爆破,围困阻断水粮等。然我志愿军战士,却发挥出超常的耐力,忍痛挨饿,誓死不退缩,在与外围友军里应外合,协同战略出击下,最终坚持住,且不断完成出色的突击任务,给予美军惨重的教训。据战后统计,当时美国第七师军队在10天左右共伤亡近2000人,此战损比例最终迫使美军逐渐撤退。由此可见,上甘岭战役中美国虽然拥有强力的炮火优势,可我志愿军则主要采取了“反斜面坑道”与突击战术,死死守住了上甘岭高地。同时,我方战士的坚韧不怕死精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反斜面坑道口”在防御作战中的厉害之处,其实在上甘岭战役打响的第一天,我军驻防的两个山头:537.7和597.9高地,表面阵地即告全部失守,因为美军的炮火和空中打击实在强度太高,两座山头都被削去了一米以上,在这种强度的火力覆盖之下,没有什么人能够在表面阵地上生存下来,战壕和散兵坑已然毫无用处。

先说一下“范佛里特弹药量”,其实提问是有暇疵的,这个名词生成于1951年5月的第五次战役期间,是指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在反击作战中,为了贯彻李奇微的火海战术,疯狂地动用各种火力,造成弹药消耗量超过美军规定限额的五倍以上,遂被记者们讥讽为“范佛里特弹药量”。而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的“边谈边打”期间,范佛里特已经升任联军司令,并不直接指挥作战了。

但是在此之前,作为战线对峙期的最主要手段,志愿军在两个山头都挖掘了坑道,并且主坑道口全部是开在山体反斜面的,也就是朝向我军后方的一侧,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在537.7高地上就挖掘了三条大坑道和八条小坑道,最大的一条坑道呈“F”形,注意这两道横就是出口方向,它们全部面向上甘岭地区的主峰五圣山方向,而那里是我军的主阵地。

表面阵地失守后,幸存的指战员立即转入坑道,比如战斗骨干八连就撤进了“F”形坑道。而当美军兴高采烈地冲上山来时,却发现消灭坑道里的志愿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坑道顶部实施攻击呢,上面的石灰岩层厚达35米,炮弹炸弹根本无用,只能采取挖掘竖井的办法进行爆破,而打通35米的岩层谈何容易?从主坑道口进攻呢,美军就完全暴露在我军后方炮群的火力覆盖之下。

尽管美军第7师的炮火很猛(300门大口径火炮),志愿军第15军集中的炮兵也是不弱,上甘岭战役10月14日打响,到10月19日秦军长就调来了44门重炮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所以美军每次试图从反斜面进攻或者破坏坑道口,必遭五圣山方向我炮群的猛烈杀伤,再加上坑道里面的指战员死守坑道口,所以美军攻击多次也不能得手。于是形成了美军占领山头、我军据守下面坑道的奇特战场格局。

于是挨炸的可就是美国兵了,而志愿军也不可能让敌人舒舒服服呆在上面,每隔两到三天肯定在晚上冲出坑道进行反击,再把美国人赶下山去。尔后到了白天,美军再调兵反扑,于是志愿军再撤回坑道,如此往复,双方的战斗伤亡一步步激增,这两个高地就成为了“绞肉机”。当然美军深知,若想彻底控制这两个高地,就必须把脚下的志愿军从坑道里逐出去,如果逐不出去,那就企图把战士们困死、饿死或者渴死。

所以美军的炮兵和山头上的大批机枪,开始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五圣山主阵地到坑道口的补给线,试图彻底截断我坑道守军的粮食、弹药、饮水和援兵的进入通道。在美军变态级别的火力封锁下,各坑道口面前的区域都成为了“死亡地带”,比如第15军军部警卫连奉命增援坑道以坚持斗争,96名干部战士最终只有24人冲进了坑道,其它全部牺牲在火力封锁带上。

更严重的问题是坑道里缺粮断水,上甘岭战役前后打了40天,战士们携带的干粮早已经吃光,而坑道里又没有水源,所以战士们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第15军以及第44师的辎重兵和民工们,冒着密集的火力和巨大的牺牲支前,但仍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冲过火网进入坑道,可谓九死一生,所以才有了“送进一个苹果记一次二等功”的战场奇闻,这是由特殊的战争形式所决定的。

美国人一直不死心,采用在坑道上方挖井爆破、用巨石堵塞坑道口、飞机低飞扫射、甚至直接去坑道口安炸药的手段,必欲除之而后快。我44师为此特地将山炮前移,专打接近坑道口实施作业的美军,在内外的配合下,坑道里的我军终于坚持了下来,并且在后方支援下,通过不断的反突击和袭扰行动,大量杀伤美军,十天下来美第7师战斗兵员伤亡高达2000人,实在熬不住撤了下去,无耻地换上南韩第2师。

韩军的战法与美军没什么区别,期间炸塌了几段坑道,也用巨石堵住几个坑道口,但都被我军一一化解,及至志司调来的第12军部队增援到位后,联手第44师再次实施大规模反击,又把敌人赶下山去。然后韩军再反扑再被打退,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表面阵地争夺和反复易手达到59次,而英勇的志愿军共打退了敌人大小冲锋900多次,美军发射炮弹190万发,我军是40余万发。

战至1952年11月24日下午,美韩军慑于巨大的伤亡,终于放弃了进攻,上甘岭战役以我军最后胜利而告终。



因为上甘岭很多地方都是山体,再加上志愿军的通道非常坚固。因此才能守得住上甘岭。

上甘岭之所以能守得住是因为上甘岭那个地势易守难攻,而且解放军战士顽强拼搏,视死如归。

因为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志愿军是靠着人海战术获胜的,再多的炸药也炸不完所有人。

因为人民志愿军坚定的信念,誓死保卫国家,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才能守得住。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上甘岭为什么打不下来 -
翠富诺正: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电脑往往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上甘岭战略意义何在?
翠富诺正: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何在? “五次战役”后,中国军队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认识到在目前的后勤装备下就算发动反攻也不能巩固所得成果,于是放弃了计划中的“...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因何而起? -
翠富诺正: 上甘岭是一个高地,北方(我军控制区)是平原,南边(联合国军控制区)也是一片平原,谁占据这个高地,谁就能对对方的区域形成战术优势,,这个区域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不利于美军机械...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上甘岭战役问题上甘岭战役我们是怎样打赢的?我看的资料说敌我伤亡对
翠富诺正: 借助坑道,等待后勤的运送,以少量的部队牵制住大批的敌人在表面阵地上,反击时内外配合,霉菌是伤亡很大. 防空装备只有高炮,飞机有限,主要用于保卫后勤补给线.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以前抗日战争时人们为什么不怕死?我想了解一下抗日战争的知识!
翠富诺正: 怎么说呢,没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有的事情真不好做出准确的评论.大概的推下吧... 在占领东三省后,日本就大量的将本国居民迁移到中国来,而对于日本来说,过多的...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请客观的评价一下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
翠富诺正: 朝鲜人民军陆军的顽强战斗作风和战斗力不输中国\苏联\日本陆军.比欧美国家陆军... 在人员数量上也处绝对劣势,被联合国军天上1000多架飞机的狂轰烂炸,地上滚滚钢...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美军为什么打不下上甘岭?
翠富诺正: 《灌水过头了的上甘岭》 前言: 基本上上甘岭是个小型山地争夺战,规模跟同时期同地域(同属美国第9军)的白马山之役差不多,主要的交战者是中国和韩国部队,各是...

武夷山市18660589294: 上甘岭战役你了解哪些知识?简略回答!!!
翠富诺正: 在我军发起夏季战术反击后,敌人认为它已经在作战上丧失主动权.为了迫使我军转... 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便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发动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