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是两个不是两只

作者&投稿:揣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而不是两只黄鹂鸣翠柳~

“个”是“仄声”;“行”是“平声”(阳平),古诗讲究“仄、平”对仗的韵律。“只”是“平声”(阴平),与下句的“行”是“平声”(阳平)够不成对仗的韵律。所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出自《绝句四首 其三》,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第三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全诗用词简练,用字精准,用意单纯,用情至真,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
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如下: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词句注释如下:
黄鹂:黄莺,鸣声悦耳。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扩展资料: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这组诗“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四首

因为杜甫是学文的,不是学理的,所以杜甫对于量词的运用不是很好,所以用了两个。小朋友们一定要搞清楚量词哦,否则会闹出笑话的。

个人认为这里不能完全去从字面或者语法上去分析。
四川话里面对于体积较小的物件大多用“个”来计量。比如:两个雀雀(读音:qo qo)、两个耗儿 、两个蚂蚁子……
我们知道杜甫在成都住了近4年时间,受四川当地的文化影响,语言上或多或少“入乡随俗”,是再正常不过的。而写这首诗的时间,正好是在杜甫客居成都时期。
答主正宗四川人,不会骗你。

作量词用的“只”,简化前写作“只”,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而用作量词的情况就比较少见。
一是作形容词,意思是“单一的”,专指“鸟一只”。《说文解字》对“只”的解释是:“只,鸟一枚也。”也表示“孤单”的意思。
例如:“两世一身,形单影只。”(韩愈《祭十二郎文》)
二是作名词,表示单数时间。


两个黄鹂鸣翠柳 全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翻译: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选自:《绝句》。背景: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杜甫的心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的出处是《绝句·其三》,作者是杜甫。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向蓝天。窗外是西山千年积雪的美景,门前停泊着可以航行万里的东吴船只。注释:黄鹂:黄莺,鸣声悦耳。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窗含:谓...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全诗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赏析...

两只黄鹂鸣翠柳是什么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翻译】: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全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

两黄鹂鸣翠柳是哪首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全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翻译: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队白鹭在蓝天上飞翔。窗口面对着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来的...

绝句王维 两个黄鹂鸣翠柳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⑴千秋雪⑵,门泊⑶东吴⑷万里船⑸。【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3)泊:停泊。(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完整诗句?
完整诗句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的白话译文为: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该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

“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意思是两只黄鹂在柳树上鸣叫。具体原文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创作背景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下两句是什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下两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为什么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而不是两只黄鹂鸣翠柳?? -
贸超阿莫: 因为杜甫是学文的,不是学理的,所以杜甫对于量词的运用不是很好,所以用了两个.小朋友们一定要搞清楚量词哦,否则会闹出笑话的.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是两个不是两只? -
贸超阿莫: 应为古代的人就习惯说“两个”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不见两只 -
贸超阿莫: 杜甫的《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不用两只,而用两个?用“两个”,一是因为“个”字拟人化一些,显得黄鹂可爱;而是因为“个”为仄声,“只”为平声,为了平仄的需要,用“个”字.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什么是两个
贸超阿莫: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一对,好象更好理解原因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为什么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而不是两只 -
贸超阿莫: 那时候对一个人,一只鸟,一棵树……里面的个、只、颗……没有要求,也就是这些语文知识还没扩展出来.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鸣翠柳的到底是“两只”黄鹂还是“两个”黄鹂? -
贸超阿莫:[答案] 河南大学中文系硕士,浙江传媒大学辅导员王志伟答 这首古诗的全名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咬文嚼字地来分析,“两个黄鹂”实在有些别扭,量词用得不恰当,应该改为“两只黄鹂”更准确些,但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律诗,...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为何是"个"不是"只"? -
贸超阿莫: 哥们你背错了吧,人家原句就是两只黄鹂鸣翠柳.. , 哎.可能是教材问题,以前是两只,现在可能是两个.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好在什么地方 -
贸超阿莫: “两”即是“双”,也就是说一对黄鹂 通过写一对黄鹂在啼叫,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不知道算不算对,纯属个人理解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不说两“只”黄鹂鸣翠柳呢? -
贸超阿莫: 平仄用韵的讲究.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太仆寺旗18030071101: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为什么不是 两只? -
贸超阿莫: 首先我要说的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很难能可贵的一种探知精神,也是在以后中国的所谓素质教育下逐步抹杀的特质.至于原版是 两个,尽管从现在的汉语角度来说,用"只"更为恰当的,但是从当时的语言的韵律以及当时汉语的程度,作者用了"个",具体可以参照下面的链接,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