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的诗人与文人的相关事件吗?

作者&投稿:蛮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历代的文人中都不发有浓重爱国情怀的诗人.......,震烁千古~

屈原,陆游,辛弃疾,文天祥

翻开我们的文学史,蓦然发现那些流芳百世的文人墨客大都与酒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真如李白所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诗酒自古不分家,诗以酒名,酒因诗贵。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对于造酒而言,实在是一件不但用五谷之粒、青山之泉,还须用生命之元气、文化之心魄的事”。所以,中国的酒总蕴藏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酒给了文人们快乐,给了文人们灵感。而文人赋酒以生命,赋酒以文化,赋酒以情思,酒早已随他们体内升腾的血液,融化成历史长河中瑰丽的诗篇。


自古以来,饮酒的名士层出不穷。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个个是饮酒的行家,其中刘伶堪称“饮坛北斗”。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让一书童拿着锄头跟随,并交代:我要是醉死了,就地把我埋了。刘伶写过《酒德颂》,意思是说自己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唯酒是务,其他人怎么说自己一点也不在意。刘伶行无踪,居无室,性情豪迈,胸襟开阔,纯粹是以喝酒为乐的人。关于刘伶,民间有“杜康美酒,醉伶三年”的传说。传说他原是王母书童,因醉酒被贬凡间,后来王母派酒仙杜康将其带回天宫。

阮籍,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和刘伶相比,如果说酒是刘伶的可口可乐,那么对于阮籍而言,酒就是救命的口服液。史载,阮籍“任性不羁,嗜酒能啸”,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文坛名士。于是在魏晋那个动乱纷争的时代,他便成了曹氏和司马氏政治争夺的香馍馍。相传他曾酩酊大醉六十日,意在逃避各种封官加爵的“美事”,平日里常以醉态示人,闭口不论人是非、不谈时事。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酒徒,酒只是帮他阻挡政治纷扰的一道绝美屏风,使他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里得以残存。酒最终淋湿了他一生,也浇灌出至今仍被后人吟唱的八十多首《咏怀诗》。我们的诗仙李白,但凡说起他的诗,无不提他的酒。李白斗酒诗百篇,绣口一张就是半个盛唐。喝进去的是酒,吐出来的是诗,灵感借着酒劲毫无顾忌地挥洒,他敢叫高力士脱靴,敢叫杨贵妃磨墨,敢举杯邀月,敢质问苍天。李白的诗,似乎可以闻到一种酒香,而酒的味道中,似乎也带着一股李白诗的气息。得意的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惆怅的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狂放的酒“百年三千六百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洒脱的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苦闷的酒“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们已然分不清他到底是诗中仙,还是酒中仙。

文人的酒,饮出的是豪气,是奔放自由,如李白;是率真,是高风亮节,如陶渊明;是雄心,是霸气外露,如曹操。文人们爱喝酒,不只因为它醇、烈、绵,更因为酒能激发创作灵感,能寄托胸怀抱负。酒在文人这里已成了一种对人生的品味,一种精神的寄托。如今我们端着酒杯,细细地品,除了酒香,还有沉淀其中的文化韵味。

所以中国人爱饮酒,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里面,不止于口腹之乐,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追求。饮酒代表一种礼仪,一种情趣,一种气氛,一种心境。有朋自远方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谊;良辰佳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春风得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快意。天下太平要举杯同庆,举子及第要把酒言欢,庆贺丰收要放歌纵酒。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中,款待客人更是无酒不成礼。一个人喝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群人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

在中国的历史中,奔腾着两条长河,一条是流淌在华夏大地上的生命之源——黄河;另一条则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精神之源——酒,从远古流到现在,并将续继承载着他的风流流向世界,流向永恒。



酒,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与中国的文人有很深的渊源。在历史的大江大河中,有无数的前辈先驱倾倒的酒的气质中,他们欣赏酒,他们沉醉在酒中。酒,给沉醉在它中的人们它自己的气质,它的炽热似火,它的冷酷似冰,它的缠绵如梦,它的柔软如锦缎,它的锋利似钢刀。它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它叫他们力大无穷,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叫他们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叫他们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叫他们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

酒与大部分中国文人有密切关系,密不可分。文人雅士在酒後或者记下各种酿酒技术,或者写出各种酒诗、酒谈。於是,酒更丰富了中国人多彩多姿的生活面。汉魏名士能饮五斗、一石的例子,不胜枚举。酒席宴饮,猜拳奋臂,叫号喧争,就像战场一般,是为酒战。两方对饮之际,犹如两军对阵,猜拳行令、即席作歌、赋诗、唱和、起舞等等,都成为酒席之间增添酒趣、闹趣的花样。

文人和酒的渊源极深,并非从魏晋名士开始。但是像酒占据竹林七贤生活中显着地位,甚至几近生活的全部,却是不容忽视的事。他们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借酒浇愁、以酒避祸、酒后放狂言以表达对时政的不满,反映了乱世文人的无奈处境。从此,文人酗酒不再被看成是败德丑行,而被视为风流韵事。而唐朝诗人似乎都喜欢豪饮,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的李白、杜甫,都是闻名中外的伟大诗人。由于中国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的抒情性都很强,酒能使人回归纯洁、本真的人性,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因此令后人对酒、诗、文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浪漫的遐想。

陶渊明喝酒最有酒兴,小饮小舒适,大饮大舒适,再喝多了他会说:“我欲睡眠卿且去”,他可以独酌、自酿,细细品悠然的乐趣。他的酒兴与魏晋名士「无事常痛饮」,并不相同。他把酒与文学创作融合为一,有人说他「诗中有酒,酒中有诗」。陶渊明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曾以“五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柳">柳ersonName>先生”自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在《归去来兮辞序》中写道求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甚至为了种秫酿酒,不惜家人口食与妻子争执。萧统《陶渊明传》载:“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因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他每逢酒熟时,就取下头上的葛巾过滤酒,过滤完毕,仍把葛巾戴在头上。又如渊明所居的栗里,有块大石,渊明喝醉了,就躺在石上,故名醉石。陶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休,但他不同于一般的酒鬼,他借酒抒情言志,寄托情怀。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也许靠着饮酒,我陶渊明就能青史留名。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

李白喝酒最狂,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喝酒不是一般文人那样小酌,而是狂饮,然后借酒发挥。有一天,皇帝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高力士正站的皇帝身边。李白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向皇帝请求说允许他把鞋子脱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同意了。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是借着酒力,李白把他那足以和他才华媲美气魄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他博大的胸襟,桀骜不驯的性格,他对自由的追去,对权贵的憎恶,表现的都是那么的直白。酒对于李白,也是作为交友旧论诗的最好的调味品。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李白">李白ersonName>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万家酒店,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又有一回,李白同一位朋友到出门去游玩,遇到了贺知章,朋友连忙给李白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贺知章,当今太子的老师。 “后生李白,久闻大名,景仰得很!”李白兴奋地说。贺知章也听说过李白的诗名,也十分欢喜,忙把李白带到一座酒楼上,打算和他饮酒畅谈,可当掏钱买酒的时候,才发现身上一文钱也没带。于是,贺知章把衣带上的金龟解下来,交给侍者说:“就用它换酒吧。” “贺老,这是皇家按官级大小给的装饰品,怎么好去换酒呢?”李白劝阻说。贺知章爽朗地大笑起来,说:“这有何妨!老夫今天忘了带钱,没酒喝,哪能谈个痛快呢?” 李白一摸身上,也没带钱,只好听从。酒过三杯,开始论诗….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

中国文学史上,酒与诗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文人大多爱喝酒。许多文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从屈原到嵇康,从阮籍到陶渊明,无不是狂饮之辈,李白更是嗜酒。在中国文人喝酒嗜酒的一般都是男子,中国古代,文人中女子很少,爱喝酒的女子就更少了,李清照就是个爱酒的女子。女子嗜酒和男子是有所不同。男子多是因为怀才不遇或是忧国忧民,女子则多是因为思念寂寞。

李清照喝酒最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因为她要抒发心中的愁绪,又命运多舛,无法排解,只好借酒浇愁..... 李清照生于世家,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了她刚柔兼并的性格,从她的夏日绝句等诗可以看出来,加上家人的理解和开放使她有如男子般豁达.加上夫妇两文人朋友众多,丈夫也很开放,大家一起饮酒是很平常的事情,后来,她的丈夫逝世让她非常伤心,便借酒销愁.岂知借酒浇愁愁更愁,她饮酒大概就是这样了.

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饮酒,是中国古代文人同样的爱好。不论是在哪个年代,不论是所处的阶级地位,爱酒饮酒成了历代文人默认的传统。酒使他们的心回归纯洁、展现本真的人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才华。论中国传统文化,就少不了论中国的文人,论中国的文人,就更少不了论中国的酒与酒文化。

酒与中国文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是经过几千年沉淀而来的,我们后世子孙只有用心去品味其中韵味,用心感知其中的奥妙,然后身体力行,将我们的酒与酒文化发扬光大。

我国古代大多数的文人都爱酒、好酒,甚至嗜酒如命。饮酒与吟诗作画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内容。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常自取或被人赋予了与酒有关的雅号,如“酒圣”、“酒仙”、“酒狂”、“酒徒”、“酒雄”、“酒鬼”、“醉龙”、“醉翁”、“醉尸”、“甜中客”等等。关于他们饮酒生活的许多趣闻轶事,一直流传至今。

汉末的孔融,才华横溢,且“爱才乐酒”。他有一句名言,常为后世酒人所传诵:“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后汉书·孔融传》)他喜欢以酒会友,家里经常是宾客盈门。认为人生在世,只要有朋友,有酒喝,也就别无所求了。正因为他喜欢酒,所以当他得知曹操准备禁酒时,便先后给曹操写了两封信,详细述说了酒的好处、功德和不能禁酒的理由。曹操接到他的第一封信以后,给他回信列举了古人因酒而国破家亡的事实,力陈自己的禁酒主张。孔融接到回信后,又致信曹操,对曹操的理由逐条加以辩驳,甚至讥讽。比如曹操说商纣王以酒亡天下,孔融却说商纣还因宠妲己而亡天下呢,而如今只禁酒,为什么不把婚姻也禁绝呢?孔融的讥讽惹怒了曹操,曹操便向被挟持的汉献帝告他,于是汉献帝刘协就下诏将孔融“弃市’’了。孔融因劝阻曹操禁酒而被杀害,由此可见他对酒喜欢的程度之深、之诚。

建安三曹,也没有一个不喜欢饮酒作诗的。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就说自己是“出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他的《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尚,旨酒停杯”,还表达了他盼望的“佳人”未到,不能举杯尽欢的急切心情。曹植也有“置酒高堂上,亲友从我游”,“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的诗句,可见他也是喜欢酒,而且喜欢聚饮的。他们的父亲曹操,既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他虽主张禁酒,但却是禁人不禁己,自己也很喜欢喝酒。

魏晋之际,文人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7人皆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吟诗诵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生活主要就是喝酒,而且每人各有胜事。山涛善饮,据说“饮酒至八斗方醉”;阮籍本历官从事郎中,散骑常侍,然‘‘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关于他的故事很多。比如‘他听说“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百余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后人因此戏称他为“阮步兵”。有一次,司马昭想叫阮籍去为其儿子司马炎求婚,阮籍不愿意去,但又不敢公开拒绝,于是就醉卧60天,使得司马昭找不到机会开口,只好另求他人。他的邻居家开店卖酒,妇人姿色又颇美,于是阮籍便与人常去喝酒。“阮醉,便眠其妇侧。”阮籍嗜酒如命,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其母亲去世时,他正在与人下棋赌酒,别人通知他,他却置若罔闻,直到决出胜负后,方饮酒二斗,大号一声,吐血数升;阮籍的侄子阮咸不太善于交际,只喜欢和知己的朋友及族人共饮。他与族人聚饮时,常常不用杯,而用大盆盛酒,大家围盆坐饮;刘伶饮酒更为怪诞。他纵酒放达,常脱衣“裸饮”。人们见了都讥讽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房屋,用居室当衣服,你们为什么进到我的衣服里来看我呢?有时他乘车外出,也忘不了带上一壶酒,还命人带上铁锹跟随其后,并嘱咐说,我死了便可就地掩埋。妻子苦苦劝他戒酒,他说,我必须向鬼神宣誓后才能把酒戒掉,妻子信以为真,为他备办了酒肉,让他发誓,可他却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又开怀痛饮,顷刻醉倒在地。不但未戒酒,反而又骗了一顿喝。

东晋诗人陶渊明也极好饮酒,他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我介绍说:“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早年曾做过祭酒、县令等小官,后因不堪“心为形役”而辞官归隐,终生不仕。他生活一直很贫困,但即便断炊,也少不了酒。友人周济他的钱,也拿去买酒喝。就连他的诗作,也“篇篇有酒”。他饮酒的方法很特别而又颇有意境,《宋书·陶潜传》载:他“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陶渊明虽然嗜酒,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也曾想到过戒酒,还作有《止酒》诗:“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已。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唐代是中国文化异常活跃、繁荣的时代。文人多,嗜酒的也多。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就简括传神、一一勾画出了当时八位豪饮者嗜酒狂放、才气横溢的品貌特征,描述了“八仙”主要的饮酒故事。诗云: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这是指诗人贺知章。诗中说他有一次喝醉酒,骑在马上摇摇晃晃往回走,由于头晕眼花,竟跌落在路边的井中;“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指汝阳王李琎(进),即唐玄宗李隆基之兄宁王李宪的长子。诗中说他每臼饮酒不辍,就是去朝见皇上,也要先喝上三斗才上路。因为喝得少不过瘾,所以途中碰到拉酒曲的车,闻到酒香后还直流口水,恨不得让皇上封自己为酒泉王,整日守泉痛饮,以解酒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左相即左丞相李适之,他“喜宾客,饮酒至斗余不乱”。所以诗中说他每日宴饮要花费万钱,喝起酒来如巨鲸吸水,酒后还喜欢吟诗诵赋,排忧解闷;“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崔宗之长得白皙、英俊、潇洒,喝醉后傲视着天空,脸色更加苍白,走起路来就像风中的玉树一样摇晃不止;“苏晋长斋绣锦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苏晋信奉佛教,平时还能信守清规戒律,可喝醉以后就什么都置之九霄云外了;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嗜酒如命,有酒才能写出好诗,他常常在长安的酒家中喝得晕晕糊糊、醉卧而眠。他酒后放达,自称“酒中仙”,就是皇帝派人来叫他也不加理睬;“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大家,尤擅草书,故有“草圣”之誉,无论谁请他题字,他都要先畅饮一番,似醉非醉时脱帽露顶(这在当时是不合礼仪的)、狂呼大叫,然后乘兴挥毫泼墨,如云烟落于纸上;“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焦遂口吃很厉害,语不成句,可5斗酒下肚便显出英雄本色,高谈阔论,语惊四座。

诗虽不长,但8个醉鬼举止失常、醉态百出的形象却跃然可见。

在此8人中,李白嗜酒如命是无与伦比的。他自称“酒中仙”,人称“酒圣”、“酒仙”、“酒星魂”。一生喜酒、爱酒,写诗著文时尤其离不开酒。饮酒几乎就是他生命的第一需要。因此,无论隐居、求仕期间,还是得意、流落之时,也不管何时何地,人多人少,有钱无钱,他都要想办法喝酒。暮年时甚至将自己心爱的宝剑也拿去换酒喝。他不但喜欢饮、常饮,而且几乎每饮必醉。他在给妻子的信中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曾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以至后来“游采石江中,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真是“生于酒而死于酒”。

唐代嗜酒的文人除了这八仙之外,还有不少,如王维、杜牧、李商隐、白居易、皮日休等。《饮中八仙歌》的作者杜甫本人其实也是一“仙”。他十四五岁时就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酒豪”了。长大以后更是衔杯爱酒,“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舟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据说,他的死也与酒有关。

宋代文人中喜欢酒的也不少。欧阳修便是其中之一。他常与客人到“醉翁亭”上饮酒,不过他的酒量不大,少饮辄醉,因此自号“醉翁”。他喝酒很讲究意境,所以他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苏洵、苏轼、苏辙父子3人也都喜欢喝酒。尤其是苏轼,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但一生宦海沉浮,颇为坎坷,遂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他不但喜欢饮酒,还喜欢亲自酿酒。宋代流传的名酒中就有他所作的“蜜酒”,即用蜂蜜酿制的酒。此外,他还作过桂酒,写过一篇叫《酒经》的文章。文章虽不长,但从制饼曲到酿酒,无不一一备述。苏辙同苏轼一样,饮酒也善酿酒,有《家酿》、《酿重阳酒》等关于酿酒的诗篇。他酿酒除了自己喝以外,还“以蜜酒送柳真公”。

辛弃疾,自幼安,号稼轩,济南人。他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著有【稼轩词】(一名【稼轩长短句】)总计六百多首。

辛弃疾是出生在沦陷区的。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就已经沦陷了,而辛弃疾为什麼那样的忠义奋发,因为他是生长在一个忠义奋发的家庭之中,他的祖父辛赞,在辛弃疾童年之时,就常带著一群儿童去游览,指划山河,培养他们的国家民族思想。所以辛弃疾的忠义天性是跟著他的生命一起成长的。所以说,稼轩词反映了南宋整个一代热爱祖国人们的共同心声。

他一生写了六百多首歌词,从不同角度广泛反映自己的时代。当然,其中也有部份描写个人狭小生活情趣的作品。稼轩词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爱国词,乡村词,闲放词,爱情词。

四类中爱国词的比重较大,爱情词分量最少。爱国词和乡村词算是稼轩词中的两项重要成就。是故,未来我们将针对辛词此两样成就,分别叙述之。

自从出现辛词这座豪放的爱国词的高峰,随著反映时代危机的需要,在辛词的影响下,豪放词的佳作大量涌现,在词的发展史上取得了和婉约词双峰并峙的地位。由南宋后期直到亡国,多少词人哀旷愤世的作品,无不继承辛词的爱国传统和豪放风格。所以,从南宋以后,元明清直到当代,不少文学家继承了辛词的豪放传统,在词坛中留下长远的影响。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孤,因母改嫁至京东路淄州长山县朱氏,改姓朱,名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复本姓。监泰州西溪镇盐仓,请筑捍海堤,长数百里,后人称为“范公堤”。天圣六年(1028),上书言朝廷得失、民间利病,为宰相王曾所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宋仁宗赵祯亲政,由陈州通判召为右司谏。值江淮、京东大旱,出使安抚东南,开仓赈灾,奏蠲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钱。以谏仁宗废皇后,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东)、苏州。景佑二年(1035),权知开封府,舆论以为“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在朝极言人主当注意用贤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权力,为百官所图,以为用人应各当其才;又以为洛阳险固,应逐渐充实储备。因反对宰相吕夷简擅权,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宋西夏开战后,任陕西帅臣,曾分延州兵为六将,每将三千人,分部训练,量敌众寡出战,熙宁将兵法即以此为本。西夏人说他“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在陕西数年,筑青涧、大顺城,修复胡卢、细腰等砦;开营田,羌族归业者数万户,边防赖以巩固。庆历三年(1043)召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上疏条陈十事,建议改革吏治,裁汰冗滥,选贤任能,并论减徭役、厚农桑、修武备等事。这些建议大都被宋仁宗采纳,陆续施行。史称庆历新政。但因新政损害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被诬为“朋党”。庆历五年,罢参知政事,出知邠(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等州。皇佑四年(1052)卒,谥文正。

范仲淹又是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广为传诵,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
纳兰性德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于二十二岁时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葬于京西皂荚屯。留有三子四女。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其居渌水亭经常为他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无形中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而且,这些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枚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柏周墀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的《满江红》。他在《燕将录》里褒扬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廷。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他强调知兵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主兵者,圣贤材能多闻博识之士,则必树立其国也;壮健击刺不学之徒,则必败亡其国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虚也"(《注孙子序》)。为此,他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和《孙子注》。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旷放不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

⒈柳永简介
柳永(约有980~约定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愁潦倒,处事方面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士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律。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由于他的生活还境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条件,使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跃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地位,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方式。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柳永词对秦关等人都有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在曲辞创作上也有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词集《乐章集》.
⒉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适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衣红偎翆、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曾巩
(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今存诗400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视。著作今传《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
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 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 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屈原的个人简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

...任何方面都行(中国古代的,其他的不要),越多越好!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楚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 《文心雕龙》我国古代诗人中流传下来的诗作数量...

古代诗歌鉴赏
(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作者]杜审言,初唐诗人,是我国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他当年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长安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时逢春日,鲜花盛开,面对美景,思友之情油然而生。因此,...

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 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批评专着: 《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批评专着,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也说是:...

我国都有哪些文学之最?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作者是南北朝宋的著名文学家刘义庆。 我国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说: 《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 我国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我国第一部词典: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我国...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

我国第一位白话诗人是()。
【答案】:A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胡适被称为新诗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位白话诗人,代表作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B项错误,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

为什么说苏轼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
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对后世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李白是唯一会翻译外族蕃文的汉族诗人
但像唐代诗人李白那样,除写汉文诗作,还会翻译外文——“蕃书”的诗人,实属罕见。在《唐史演义》、《随唐演义》、《金史》“本纪第一”等史书中,都有李白翻译蕃书的精彩记载。李白翻译的蕃书,有称“和蕃书”,也称“答蕃书”。所谓蕃书,即为答复外族(汉族之外)由使者带来的替郡王交往的正式文件。李白替唐...

屈原的生平简介50字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

平遥县17663798146: 我还了解到一些关于诗歌.诗人的故事,比如: -
羽龙灵仙: 李白的故事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长安当了3年御用文人后,于公元744年初离开长安,开始了10年的漫游生活. 这年的四月,李白来到湖北武昌.这里的文人墨客和地方官员,早就听说过“谪仙人”李白的大名,便商量好请李白到黄鹤楼一聚....

平遥县17663798146: 谁能给我说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的趣事. -
羽龙灵仙: 1.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xī)之,练字入了迷,一次吃饭时竟把墨汁当蒜泥蘸着吃了.2.唐人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华罗庚写诗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平遥县17663798146: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
羽龙灵仙:[答案] 为官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 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

平遥县17663798146: 我想知道一些古时候苏杭与名家文人墨客的故事 -
羽龙灵仙: 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候十分穷.家无住房,只得在苏州天平山下的咒钵阉里栖身.咒钵庵年久失修,凄凉得可怕.但是,范仲淹尽管日子难过,却没有动摇他求知的志向.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越是没有吃,肚子越是大.范仲淹一日三顿...

平遥县17663798146: 纳兰容若相关故事? -
羽龙灵仙: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

平遥县17663798146: 古代文人发生过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知道吗 -
羽龙灵仙: 1、唐代诗人张籍是杜甫的忠实粉丝,他将自己偶像的诗作烧成灰之后扮上蜜膏,每天早上吃三勺,意图“吃什么补什么”.(张籍虽不如杜甫有名,但也在文坛上算是名声斐然.晚年以创作乐府诗为专长,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2、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俩曾经一起去朋友家赴宴,大家喝嗨了就叫了一群歌妓上来.程颐觉得有辱斯文,拂袖而去.程颢面不改色,继续嗨.第二天兄弟俩见面,程颐埋怨哥哥说你怎么能做这种事.程颢一脸正气道:“座中有妓,吾心中无妓.”这话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平遥县17663798146: 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五个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简介 -
羽龙灵仙: 【思想家】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字长卿,后人又尊称孙武子,...

平遥县17663798146: 我国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告诉我们的启示 -
羽龙灵仙:[答案] 在下觉得中外名人中一定要了解的是屈原,原因是: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

平遥县17663798146: 求古代著名文人的奇闻轶事 -
羽龙灵仙: 元朝书法家兼宋太祖后人赵孟頫和其妻子管道升的故事:在赵孟頫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中,管道升整整陪伴了他三十年,在诗坛画苑中相携游艺,在险恶的宦海风波中荣辱共守,相濡以沫,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 在赵孟頫与管道升相濡...

平遥县17663798146: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哪些诗人或者是作家、文人在人生最惨痛的时候写出了很震撼的巨作? -
羽龙灵仙: 杜甫 安史之乱 三吏三别 文天祥 《过零丁洋》《正气歌》 屈原 国破 《九歌》《天问》《离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