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的介绍

作者&投稿:富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型城市化的定义~

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什么叫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
实际上,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复杂程度远非可以用人口转移程度来反映的。比如,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城市化程度很高,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不高;又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富人们纷纷到郊外居住,人们称之为“逆城市化”或“郊外化”。显然,这些国家的城市化率虽然在回落,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停滞,城市化仍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不过,这已经不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而是另外一种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那么,在我国,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所表示的城市化率,是否越高越好呢?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省区大面积地推行“地改市”、“县改市”、“乡改镇”体制,还有一些城市调整了行政区划,用行政办法将郊区划入市区,或者将一些市辖县整体上改为市辖区,一份文件就在一夜之间把大批农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表面上看,城市人口增加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改制或行政区划调整只是改变了区域的概念,扩大了一片“概念性市区”,而并没有改变那里的经济社会结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当然,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将郊区改为市区,或将辖县改为辖区也是很必要的,但这并不能表示城市化程度提高了,这些“概念性市区”仍然需要继续推进城市化,不过,这里的城市化已经不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而应该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所以,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模式,或者两种发展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显然,前者是城市化的初级形态,后者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然会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即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必然会走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但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否要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比如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城市化率达到80%以后,才能进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呢?或者说,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时候,是否可以同时推进结构转换的城市化?城市化的两个阶段并非是分隔的,而是有联系的,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同时,也会发生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但对我国而言,由于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多,更需要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加快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种强调结构转换的城市化,可以称之为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2012年10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主持,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领衔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在北京发布。这份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称,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介绍说,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迄今大致包括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发展、1958-1965年城市化曲折发展、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发展、1979-1984年城市化恢复发展、1985-1991年城市化稳步发展、1992年至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等6个阶段。 该报告还揭示指出,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五大战略性弊端:一是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所对应的非匹配;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明显地表达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三是中国的城市化亟需克服“城市和农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非公平;四是中国的城市化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呈现出粗放式生产的非集约;五是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解决如何进入现代管理制度、消除城市病的非成熟。

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 实际上,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复杂程度远非可以用人口转移程度来反映的。比如,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城市化程度很高,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不高;又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富人们纷纷到郊外居住,人们称之为“逆城市化”或“郊外化”。显然,这些国家的城市化率虽然在回落,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停滞,城市化仍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不过,这已经不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而是另外一种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那么,在我国,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所表示的城市化率,是否越高越好呢?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省区大面积地推行“地改市”、“县改市”、“乡改镇”体制,还有一些城市调整了行政区划,用行政办法将郊区划入市区,或者将一些市辖县整体上改为市辖区,一份文件就在一夜之间把大批农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表面上看,城市人口增加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改制或行政区划调整只是改变了区域的概念,扩大了一片“概念性市区”,而并没有改变那里的经济社会结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当然,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将郊区改为市区,或将辖县改为辖区也是很必要的,但这并不能表示城市化程度提高了,这些“概念性市区”仍然需要继续推进城市化,不过,这里的城市化已经不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而应该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所以,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模式,或者两种发展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显然,前者是城市化的初级形态,后者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然会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即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必然会走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但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否要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比如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城市化率达到80%以后,才能进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呢?或者说,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时候,是否可以同时推进结构转换的城市化?城市化的两个阶段并非是分隔的,而是有联系的,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同时,也会发生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但对我国而言,由于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多,更需要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加快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种强调结构转换的城市化,可以称之为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城市化是指人口等生产要素由农村流入城市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化过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即新型城市化是科学城市化。
关于新型城市化的定义研究方面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何转移,使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在继续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道路,称之为新型城市化道路”
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包括三个内容:
一是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逐渐增加而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人口在全国和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村比例相应下降。
二是城镇的形态和分布,由各自独立的状况变成联系密切的城镇系统。
三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城市居民”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过去我们认为,城市化主要是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因此,“我们应当把城市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农村。这也可以说是反弹琵笆。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
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的科学含义,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市化。前一层次的城市化含义是形式,后一层的城市化含义是内容。我们应当把评价城市化标准的重点放在后一层次上。由于农民和农村是城市化的重要对象,考察中国的城市化还应包括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提升,即逐步向城市靠近。
从城市化的本质来看,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是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统一的过程。 新型城市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
1.集约高效。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集约高效的城市化道路。集约高效就是充分发挥空间聚集,突出循环经济,提高知识、技术、信息贡献,强化规模效应,节能降耗,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业城市。
2.功能完善。把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结合起来,走城市功能完善的城市化道路。功能完善就是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完善种类城市功能,不断培育城市个性,形成城市特色,建设特色城市。
3.社会和谐。把新型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道路。社会和谐就是公平公正,结构稳定,利益协调,充满活力,安全有序,建设和谐城市。
4.环境友好。把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化结合起来,走环境友好的城市化道路。环境友好就是着力减少污染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突出城市生态建设,推动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城市。
5、城乡一体。把新型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道路。城乡统筹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企业化,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促进大城市、中小城市、镇、村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




新型城市化介绍
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通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即城市化率。这种单纯的人口转移被称为“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的深度远不止于此。例如,拉美一些国家城市化率高,但经济发展滞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超过80%后,出现了人口从市区向郊区...

新型城镇化有何作用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建设就是把城市服务和田园风光结合起来。三、就地城镇化,有产业依托,市民化的农民才能安居乐业。解决好进城农民工问题,建设好新区新城,都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但是,在短期内,要把所有农民集中到大中城市,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只有积极推进小城镇...

中国城市化率
城市化的简介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的概念也不尽相同,人口学把城市化...

城市化的好处(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趋势。城市化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下面将详细介绍城市化的好处。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城市化可以促进人口的集聚,提高人口密度,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城市化进程的介绍
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内容介绍
实现产业转型的方法包括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以及构建基于生产与消费系统耦合的循环型社会。实践篇以山西省为例,详细剖析了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提出了山西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选择的模式,包括投入机制和战略方向。强调在推动城市化的同时,山西省应特别关注生态城市建设,以恢复环境、提升居民...

城市化的含义的介绍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全球城市化的介绍
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性增加,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在全球展开,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已经步入后城市化阶段,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前还处于城市化从起步到快速发展过度期,近年来,对城市化有了积极的认识,城市化被纳入国家发展政策中。

浅论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利弊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带动和刺激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在对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发展关系回顾的基础上,介绍广州特殊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分析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全球化视角下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型城市化;对策;广州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城市化的解释城市化的解释是什么
注音是:ㄔㄥ_ㄕ_ㄏㄨㄚ_。拼音是:chéngshìhuà。结构是:城(左右结构)市(上下结构)化(左右结构)。城市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城市化(人类社会具有现代城市特征之演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

泊头市13144517792: 新型城市化 - 搜狗百科
陆维正清: 1、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泊头市13144517792: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什么
陆维正清: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泊头市1314451779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陆维正清: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新型城镇化是指工业化成熟期和后工业社会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即不论住在城区还是乡村,不论从事何...

泊头市13144517792: 有“新型城市化”这个词的权威解释吗? -
陆维正清: 一、什么叫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 实际上,城...

泊头市13144517792: 新型城镇化的任务 - 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陆维正清: 你好,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泊头市13144517792: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有哪些 -
陆维正清: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

泊头市13144517792: 新型城市化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陆维正清: 强调内涵式、集约式发展,又包含外延式发展的内容,其核心是城乡统筹发展.通过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及妥善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等途径,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泊头市1314451779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什么意义?
陆维正清: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 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 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