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学盖中的越人与郑人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答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鄙人学盖古文翻译 急!~

一、译文: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已经老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仍然干他原来的活。干旱连续三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二、原文:出自 明 刘基《郁离子》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
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扩展资料
一、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道士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二、启示
凡事要注意两个方面。
1、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
2、凡事须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三、作品介绍:《郁离子》
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
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物有两极,对立统一;理一分殊,探其本质;智胜于力,知所未知;以物以理,取象思维。思维深得道家思维的精髓。 “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共同点:卒章显志。

作品原文: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启示
此文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有成功的一天。

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
===============================================
郁离子·《郑鄙人学盖》
【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鳐己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己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译文】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而按原来的干,又干旱连续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供朋友参考

郑人做事不持之以恒,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最终一事无成。
越人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收获。
这也是文章告诉我们的启示。

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


郁离子翻译 郑之鄙人学为盖...
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出处:刘基的《郁离子》。原文: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

郑之鄙人学为盖阅读答案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④,天下之名言也。”『注』①盖:伞。②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 ③戎服:军服,能挡雨。④裘:毛皮衣服。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郑之鄙人学为盖 : ...

郑人学盖的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

郑人为盖的译文是什么
原文: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桔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

郑人买履这个故事出自哪里?
1、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桔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

三年皆伤于涝 于的意思__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

郑鄙人学盖的文言文原文
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

《郑之鄙人学为盖》从文中看,郑之鄙人最终一事无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时运不济,做事难以坚持。选自刘基的《郁离子》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

与郑人盟的意思与郑人盟的意思是什么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解释: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

郑之鄙人学为盖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上杭县13674509957: 鄙人学盖中的越人与郑人有什么不同 -
言待妇炎: 启示 此文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有成功的一天.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 ...

上杭县13674509957: 鄙人学盖中越人和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
言待妇炎: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 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或

上杭县13674509957: 三年皆伤于涝 于的意思 - ---------- -
言待妇炎: 三年皆伤于涝,这个于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鄙人...

上杭县13674509957: 粤地那个善于耕作的农民与郑之鄙人有何不同之处 -
言待妇炎:[答案] 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

上杭县13674509957: 粤地那个善于耕作的农民与郑之鄙人有何不同之处 -
言待妇炎: 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

上杭县13674509957: 鄙人学盖古文翻译 急! -
言待妇炎: 您好! 郁离子·《郑鄙人学盖》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

上杭县13674509957: 翻译并解释《鄙人学盖》 -
言待妇炎: 1.(1)雨具(2)放弃(3)不久(4)想 2.(1)于是他又回头做雨具了.(2)他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 3.讽刺了墨守成规、不听他人劝告、一意孤行的人和失败后不知分析情况,胡乱改变的人.

上杭县13674509957: <<鄙人学盖>> 翻译以及字词解释 全部 -
言待妇炎: 鄙:边远地方盖:伞秸槔:一种提水的工具未几:不久鲜:很少泄:排具:准备偿:补偿译文;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

上杭县13674509957: 郑之鄙人学为盖 为是什么意思 -
言待妇炎: “郑之鄙人学为盖”中的“为”是(做、制作)的意思.“郑之鄙人学为盖”意思:郑国边境的一个人学做(制作)雨具 “为”意思:做(制作)

上杭县13674509957: 《郑之鄙人学为盖》从文中看,郑之鄙人最终一事无成的原因是什么? -
言待妇炎: 原因:墨守成规、不听他人劝告、一意孤行 失败后不知分析情况,胡乱改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