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四杰张良的故事!

作者&投稿:可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良是怎么死的,是“善终”吗~

张良在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以后,显示出了高智商和高情商,没有被刘邦所害,退隐江湖,带着徒弟们云游四方,最后得以善终。

张良在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以后,显示出了高智商和高情商,没有被刘邦所害,退隐江湖,带着徒弟们云游四方,最后得以善终。

(?—前186)字子房,汉族,汉初三杰之一。传为汉初城父(《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人。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编辑本段]2.生平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汉代开国谋臣张良,并非体魁雄伟、英气非凡的人物。他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甚得善终的人。
[编辑本段](1)反秦复韩 圯上受书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青年时代的张良,怀着这种报国复韩的雄心,不顾弟弟的丧葬,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后来得一力士,制铁椎重百二十斤(约合今制五十斤),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京东游。张良趁此机会,与力士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结果误中副车,不得不急速而逃。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编辑本段](2)降宛取蛲 佐策入关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共商大事。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于是,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这一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

“汉初三杰”,一般多指汉朝建立时的: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另一说法的三人归于词条汉初三大名将)。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张良遇黄石公

博浪沙刺秦

有桥下拾履,


张亮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他死在哪里?
一代圣贤终将归于尘埃,那些传奇故事终有结局。作为刘邦创建西汉的首席谋士,张亮在刘邦成为汉高祖后选择了明哲保身,不是为了贪图富贵荣华,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下场。然而,一个张亮是战国时期的朝鲜人。历史上与萧何、韩信、陈平并称“汉初四杰”。虽然他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天赋异禀,才华横溢。投奔刘邦...

请问初汉四杰指的哪四位人物
张良、萧何、韩信、陈平

历史上的初唐四杰都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而这些人物往往会被按照所处的时代并列在一起。举例来说,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帝业的张良、萧何与韩信三人就被称为是“汉初三杰”。唐朝初年,也有这样几位在文学创作方面展露出非凡才华的人物,他们便是被合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

楚初三杰分别是谁
萧何,韩信,张良。

为何刘邦没有把陈平列为汉初四杰,只列了三杰呢?
这个来自于史记中的刘邦的话,被后人概括为“汉初三杰”。刘邦还给这三个人的贡献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区分:谋略——张良;政治——萧何;统帅——韩信。我心目中的汉初五元勋 实际上,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从体例上对汉初众人做了分级。有资格列“世家...

陈平为何没有取得汉初三杰的历史声望呢?
我们再来看看“陈平”此人。陈平也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也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然而陈平为什么不能与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并列称为“汉初四杰”呢?主要原因有多个:一.论功劳: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要大于陈平 1. 对于汉朝建立的功劳: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君臣,解荥阳之围...

楚汉时期陈平为何没被刘邦选入“汉初三杰”?
是名额有限吗?就算名额有限,也不该把陈平拿下来呀。再说了,中国人虽然很重视“三”这个数字,其实也很重视“四”这个数字。什么“四大美人”“四大天王”“四大发明”等等。既然如此,就多设一个名额,搞一个“汉初四杰”,不也是...

初唐四杰?
(2)周公、孔子。二王: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二乔:三国时期一对姐妹花,以美貌出名。大乔为孙策妻子,小乔为周瑜妻子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三圣:(1)尧、舜、禹。(2)禹、周公、孔子。(3)文王、武王、周公。三杰:西汉张良、萧何、韩信。三曹:三国...

曹参对汉朝有何贡献?为何没能成为三杰之一?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疑问,曹参功劳第二,兼刘邦的老班底,硬件与关系都到位了,刘邦特别拔高张良、萧何、韩信时,再夸一句酬谢曹参也是应有之理,完全可以让汉初三杰变成“汉初四杰”,但为何刘邦偏偏没有呢?其实,政治家的话,真真假假,半真半假,刘邦对张良、韩信、萧何的评价,不能说不正确,但谁敢肯定就一定是刘邦的...

陈平智谋和治国不输于张良和萧何怎么没得汉初三杰声望?
这一背景很重要。“汉初三杰”的提出只是为了证明刘邦观点的正确,至于把谁归到“汉初三杰”之中,或者说搞个“汉初四杰”、“汉初五杰”来,都不重要。陈平没被归纳到“汉初三杰”之中,并不能证明陈平不重要,也不能证明陈平在刘邦心中不能...

太白县17087247004: 张良的生平事迹 -
运泊噻吗: 青年时的张良曾刺杀过秦始皇,刺杀失败后张良逃到了下坯并在此地发生了著名的张良受书一事.若干年之后张良投奔了刘邦,从此刘邦从一个小头领成为日后的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太白县17087247004: 张良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
运泊噻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

太白县17087247004: 楚汉之争的张良的故事 -
运泊噻吗: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

太白县17087247004: 张良的人生经历简介 -
运泊噻吗: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相.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

太白县17087247004: 史记张良生平事迹
运泊噻吗: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为汉初城父(安徽亳州)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汉初三杰”之一.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

太白县17087247004: 张良的轶事典故 -
运泊噻吗: 相传汉相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即寻其师黄石公居住的通城县张师山(张良老师隐居之山命名为张师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西北).张良在张师山相距约50公里处访得一风景宜人的黄袍山隐居下来(黄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东南...

太白县17087247004: 张良的小故事和关于他品质的故事
运泊噻吗: 西汉人张良有一段圯桥受书的故事.有一天,他到下邳的圯桥上游玩,有个老头儿走过来时,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去,并对张良说:“把鞋子捡上来.”张良大吃一惊,想要揍他.但那老头儿看起来年纪很大,张良强忍着怒气把鞋子拿上来,交...

太白县17087247004: 张良的故事?????????急!!!!!!!!1 -
运泊噻吗: 张良拾鞋 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

太白县17087247004: 张良的不追名逐利故事 -
运泊噻吗: 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以成功后不贪恋权位,不追名逐利的高风亮节而受世人敬仰.相传他曾于镇安北阳山一带隐居.因而镇安许多地方流传着有关他与刘邦的片断传说.传说虽有虚构成分,但其中却闪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