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汤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翻译是什么?~

意思是: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出处:荀子〔先秦〕《劝学》



原文: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扩展资料: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
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能反省和省察自己,那样的话,知道得就会更清楚,行为上没有过错。
孔子告诉我们每天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做到学问上和行为上没有过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如果博学多识的人能每天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能够明白道理不至于犯错。

此内容出自先秦荀况《荀子·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扩展资料:

作者荀子,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荀子《劝学》。

2、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扩展资料:

1、《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2、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语出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扩展资料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出自先秦荀况《荀子·劝学》,原文内容是“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扩展资料:

《荀子·劝学》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后世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其为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诸子百家思想集大成者,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死后葬于兰陵。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1、此内容出自先秦荀况《荀子·劝学》,原文内容是“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扩展资料:

1、《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 心
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2、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3、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百度百科_劝学 百度百科_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乎是什么意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乎
关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乎是什么意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乎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是状语(介宾短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2、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出自?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译文是什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译文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反省。详细解释如下:1. 君子博学:在这一部分,“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博学”即广泛学习。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应当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和见识。2. 日参省乎己:“日”表示每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什么意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博学多才,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详细解释如下:1. 君子博学: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博学”即广泛学习,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君子不仅要注重品德修养,也要广泛涉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2. 日参省乎己:“日”表示每天,“参”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表什么意思
君子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正,来达到更高的境界。《论语》中的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正,来达到更高的境界。“博学”意味君子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提高自己的素养;“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什么意思?
以孔子为例,他一生致力于学习和教育,提出了许多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孔子不仅自己博学多才,还鼓励弟子们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自己。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和自我反省的精神,正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总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是对人们学习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意思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根据查询潇湘晨报显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答案】:D 这句话意思是“君子们广泛的读书并且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那么他的智慧就会显明而且品行方面也没有什么过错了。”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结合句意,体现了个人修养法。

求古文翻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是荀子《劝学》中很有名的句子。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新乐市1837048763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意思 -
尤咽巴美:[答案] 原句应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出自中的 . 意思: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那么就会有更加聪明智慧并且行为上不会出现过错了. "知"通"智"

新乐市1837048763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怎么翻译? -
尤咽巴美:[答案] 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表达学习与做人的道理.

新乐市18370487637: 翻译句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尤咽巴美: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重点字词应注意:君子 博学 日 参省 己 知 无过

新乐市1837048763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尤咽巴美:[答案] 如果博学多识的人能每天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能够明白道理不至于犯错!我记得每错的话应该是劝学里面的话吧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得不断多多学习...

新乐市18370487637: 翻译句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尤咽巴美:[答案]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重点字词应注意:君子 博学 日 参省 己 知 无过

新乐市18370487637: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什么意思? -
尤咽巴美:[答案] 全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那么就知晓明白行为没有过错了. "知"通"智" 出自. 希望给分

新乐市1837048763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翻译 -
尤咽巴美:[答案] 先解释两个字:①参:有两种解释.一:对照.用学到的东西来对照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想;二:“叁”的通假,即多次的意思.两个意思都可以用,此处采用第二个.②知:“智”的通假.智慧,才智.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

新乐市18370487637: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什么意思 -
尤咽巴美:[答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新乐市18370487637: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尤咽巴美:[答案] 全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意思: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那么就知晓明白行为没有过错了. "知"通"智" 出自.

新乐市1837048763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 翻译 -
尤咽巴美:[答案]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