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和竹简记录的不同来看,赵氏孤儿的故事是不是假的?

作者&投稿:局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史记·赵世家》中,赵氏曾有一次灭族的危机,那就是赵氏孤儿。

按照《史记》的记载,事情源于奸臣屠岸贾的阴谋。

在晋景公在位时,赵氏权力颇大,屠岸贾为了自己的权力,谋划除掉赵氏,他在没有得到晋景公允许的情况下,率兵向赵氏所在的下宫发动进攻,屠灭了赵朔、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婴齐等赵氏的主要分支,是为“下宫之难”。

不过赵氏并未团灭,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是晋景公的姐姐,已经怀有身孕,她逃到晋宫中躲藏,生下了遗腹子。在赵朔的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的帮助下,这个婴儿被带离晋宫,由程婴抚养。

十五年后,这个婴儿长大了,名为赵武,而晋景公生了大病,占卜后说有厉鬼因后继无人而作祟。赵朔的同事,另一位大夫韩厥知道赵氏孤儿的存在,趁机表示这个厉鬼就是赵朔,并说出赵武的存在,晋景公于是册立赵武,恢复赵氏宗族,又攻灭了屠岸贾。

在这个故事当中,屠岸贾是十足的反派,为了争权夺利置赵氏于死地,最终招致自身毁灭。但这个故事疑点重重,有非常多的漏洞。

首先是时间问题,按照《史记》记载,下宫之难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即公元前597年,赵朔、赵同、赵括和赵婴齐皆于此年被杀。可在《左传》中,晋景公六年攻灭赤狄潞氏的时候,晋景公派去向周王室献俘的使者叫赵同(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晋景公十二年晋国设置六军的时候,赵括又出现了(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

设六卿这条记载《史记》也有,是在《晋世家》里面:“(晋景公)十二年冬······晋始作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皆为卿”,可《晋世家》里并没有关于下宫之难的记载,《晋世家》与《赵世家》仿佛成了两个平行宇宙。

其次是借口问题。屠岸贾灭赵氏的借口是赵盾弑君。

赵盾是晋文公时期重臣赵衰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他继任大夫的职位,逐步步入权力中枢,成为晋国历史上第一位权臣。

晋襄公(晋文公之子)去世后,其子继位,是为晋灵公,年少的晋灵公昏庸无道,想要杀掉赵盾,未果,赵盾逃出晋国国都躲藏。不久,赵盾的族人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盾才得以返回国都。

赵盾虽然没有直接杀死国君,但他是赵氏族长,赵穿弑君,史官董狐将此事算到了赵盾头上,是为赵盾弑其君。晋灵公死了,赵盾迎立晋文公另一个儿子晋成公,赵盾就在晋成公时期去世,赵氏继续在晋国政坛打滚。

赵盾去世后,赵氏主要政治成员就是他的三个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和儿子赵朔,毫无疑问,他们都在晋国朝堂有不小影响力,这就是屠岸贾说的“子孙在朝”。

问题是,弑君的是赵穿,屠岸贾几乎灭掉了赵盾家族,赵穿家族呢?上面提到的赵旃,就是赵穿的儿子,活得非常好。

而在《左传》里面,赵氏也遇到了大规模的清算,但过程跟《史记·赵世家》完全不同。

事情的起因是赵氏的一场丑闻。赵朔去世后,他的儿子赵武因年幼未能成为赵氏家族,继承大夫之位,赵氏的事务由赵同、赵括和赵婴齐三兄弟主持。时间一长,赵朔的妻子赵庄姬(赵朔谥号为庄)竟然跟赵婴齐勾搭上了。

这可是乱伦啊,太影响赵氏的名声了,赵同跟赵括站出来处理。商议过后,他们决定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也就是不能再在晋国混了。

这个处分对赵婴齐来说并不算重,但对赵庄姬可就不同了,情夫被流放了,而且她不是一般人,她是晋成公的女儿、晋景公的姐姐(这是跟《史记》记载的不同之处),属于赵氏跟公室的血缘纽带。

到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赵庄姬向弟弟告状,说赵同、赵括想要造反,两位卿大夫栾氏和郤氏站出来作证,显然,这是一次针对赵氏的联合行动。

在这三方力量影响下,晋景公下令讨伐赵同和赵括,这两支赵氏子弟就这么被灭了,赵婴齐因为流放齐国,幸免于难,赵旃作为远支,安然无恙。

当然,赵武因为老妈的缘故,老早就被安排进了晋宫,也是没事。

屠杀结束后,韩厥站出来为赵氏说话,眼见赵氏已灭,他也只能争取一下让赵武作为赵氏新的继承人,继承赵氏的土地。

从整个过程分析,赵氏的被灭与复立都是经过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根本就没有屠岸贾什么事,从这位爷只出现在《赵世家》,可以猜测:他是赵国史书为了掩盖赵庄姬丑闻而编造出来的。



已基本断定是假的,仅是一部狗血政斗剧,

赵氏孤儿的原型是有的,而现今流传下来的会随着不同朝代的观念而被改变。

我认为赵氏孤儿的故事应该是假的,很可能这个故事只是后代艺术家们对这段历史的艺术加工,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类似的事情。

这的确是一件真的事情,史诗记载的都是真实的朝廷事件,说明了赵氏孤儿的这个事情确有发生。


《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差异 究竟哪个才可信?
1.竹书纪年的记载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年间,一位名叫不准的盗墓贼,在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时发现了数十车记满古文的竹简。晋人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其中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十三篇史书,被命名为"纪年",后人称之为《竹书纪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

...书纪年》是一部颠覆中国历史的奇书?它和《史记》谁的可信度高?_百...
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针对当时一些代表六国的分裂势力,发布了《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所以,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几乎所有国家的史记都被毁掉。要想解读出竹简上的文字内容,又岂非易事。 最后,这个...

《竹书纪年》和《史记》谁的可信度高呢?
《竹书纪年》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儒家所推崇的明君帝舜和忠臣伊尹的形象,那么,《史记》真的欺骗了我们吗?01 《竹书》的来源 《竹书纪年》是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一个盗墓贼在偷盗汲郡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的一座战国墓时,无意中找到了许多竹简,扔得满地都是。村民发现后,报告官府,...

《竹书纪年》与《史记》对舜的形象描述有什么不同?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年间,一位名叫不准的盗墓贼,在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时发现了数十车记满古文的竹简。晋人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其中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十三篇史书,被命名为"纪年",后人称之为《竹书纪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这段...

《竹书纪年》中许多记载和《史记》不同,哪个更值得相信?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年间,一个名叫班的盗墓贼在战国时期盗掘魏王襄墓时,发现了几十张满是古籍的竹简。晋人奉命整理散落的竹简,并用当时的俗语研究和修订《释义》,记载了夏商年间的13部史记,被称为《编年史》,后人称之为《竹书纪年》。1、纪年史书:这是一部纪年史书,记载了从夏朝到魏晋湘王...

《竹书纪年》与《史记》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竹书纪年》于西晋咸宁5年,被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同,而且价值取向相异。竹书纪年描述了从夏朝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

史记是司马迁自己刻到竹简上的吗
《史记》是司马迁用笔写在竹简上的,而不是刻在竹简上的。因为早在秦朝之前就用笔在竹简或帛上记录文字。秦将蒙恬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将笔改造为毛笔后,又经秦始皇的推广而广泛应用。也就是说,进入汉朝时,汉人就已经用毛笔书写了。《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

《竹书纪年》写舜囚尧,《史记》写阐让,哪个更接近史实?
无论是《竹书纪年》还是《史记》,对于尧舜之间政权交替方式的描写都不是很正确,因为那是以前发生的事,而那个时候又没有文献记录,所以人们为了迎合自己的学派学说,有了不同版本的说法。尧舜禹生活的时代,是在夏朝以前,而那时的中国还处于原始社会,属于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竹书纪年》著作...

《竹书纪年》和《史记》有什么区别?在当今史学界的地位如何?
简牍年表主要记载晋魏时期。一般认为它是魏的一部史书。由于《尚书》用柱记录事件,所以竹简年表的出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察《古书》的内容,如《史记》、《史记》、《夏柒杀伯夷》、《太甲杀彝阴》等。与史书大相径庭。再比如简牍年表,上面写着:“元年,天定于郑”这可能指的是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凌晨发生在郑...

史记跟竹书纪年哪本记载的内容更真实?
这批竹简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记录历史的就叫《竹书纪年》。正是由于该书内容丰富,于是晋汉时期很多人写书时都将它作为参考书。如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十三经里的《左传正义》、郦道元注《水经》、郭璞注《山海经》等等。但让人叹息的是,这本好不容易抢救性发掘出来的书就消失了。但古人的智慧不可...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
向裕依利: ★《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简洁地说,据《左传》和《国语》记载:晋文公时代赵氏家族在晋国崛起,赵盾担任晋国正卿,赵盾的儿子赵朔拥有重位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为妻,生下儿子赵武.赵朔去世两年后,他的叔叔赵婴与其寡妻庄...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史书的几种记录形式 -
向裕依利: 编年体 按时间为顺序,左传 每篇起始隐公XX年 资治通鉴; 纪传体 每篇一个或者一类人物,史记 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纪事本末体 完整记录一件事儿,把相关的材料都整合在一起.编年体就是记录每年发生的事儿,像是流水账,清X宗实录,就是编年的,每天干什么都很详细; 纪传体是正统,二十四史都是这样的,就是给人物立传,名垂青史,记事一般都在前边很详细,同一事件的很多人物共同参与的,后边的就略了,史记中常有“其语在XX事中”; 纪事本末体记录事件很详细,比较有名的史书,不太清楚.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史记中的赵世家的读后感 -
向裕依利: 赵世家记叙了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从季胜起源,造父受周缪王赐赵地,从此以赵为姓氏;到赵衰扶佐晋文公重耳,赵盾在晋灵公、晋景公时期执掌晋国大权,赵朔被屠岸贾灭族,赵氏孤儿赵武被程婴所救,赵敬侯时期魏、韩、赵国共同灭亡晋国;...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谁能提供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繁简字、异体字的知识 -
向裕依利:假借字 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只有《史记》里有提到,《左传》中并没提到,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
向裕依利: 左传》上并无记载屠岸贾曾参与此事,造就赵孤的元凶是赵武的母亲、赵朔的遗孀庄姬.庄姬与赵朔的叔叔赵婴私通,赵婴被赵同、赵括驱逐到了齐国.前583年,赵庄姬、栾氏(栾书)、郤氏(郤锜)诬陷赵同、赵括谋反,一起被害.韩厥为...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比较《史记》和《汉书》的艺术特色 -
向裕依利: 1、《史记》的艺术特色: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司马迁写史记是用竹简么? -
向裕依利: 竹简是先秦到西汉,西汉时期,用的比较普遍的,好一点的材料叫帛,但是长篇巨作肯定是用竹简比较实惠了.纸那时候还没有普及到,蔡伦那时候才开始发展造纸术,那是东汉年间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为什么是“一日三餐”,而不是“一日两餐、一日一餐”
向裕依利: 1、秦汉以前,一日两餐时,当时人们的认识和解释,叫做“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 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称王关中, 曾怒而下令...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中国先秦哲学特点从重经世致用和重德(内圣外王)两个方面 -
向裕依利:[答案] 第一类是子思所记孔子言论,包括《表记》、《坊记》、《缁衣》全篇和《中庸》以孔子语单独成章的部分,属于《论语》类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作《中庸》.”《隋书·音乐志》引沈约曰:“《中庸》、《表记》、《坊记》、《缁...

公主岭市19132316270: 《竹书纪年》的哪个版本最好 -
向裕依利: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 晋人荀勖﹑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 宋明时期的“今本”, 清代的“古本”.原文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 现今较为精准的版本是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中古史研究的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1981年, 方诗铭综合清代朱、王、范三家著述,重加编次,广为蒐集,细致考证,与王修龄等人辑录成《古竹书纪年辑证》,随书收录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是现今较为完备的本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