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两次杭州为官,却总是吃喝玩乐,最终政绩如何?

作者&投稿:磨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杭州在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

杭州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创造了璀璨的良渚文化。
唐宋时期,杭州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的繁荣,特别是诗词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词大家苏轼,曾先后任职杭州,写下大量吟咏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留传至今。
吴越国时,杭州文化建设上以造像艺术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中烟霞洞内的十六罗汉和慈云岭南坡石壁上的7尊造像,雕刻精美,尤为著名。其风格上袭唐代,下启宋代,具有鲜明的江南特点。飞来峰造像也在杭州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宋室南渡,汴梁等地的艺人云集杭州等地,大大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南宋杭州的绘画艺术,名家辈出,高手如云。成立于绍兴年间的南宋画院,集北宋南渡画家和江南绘画高手于一堂,宫廷绘画空前发展,造就了大批多才多艺的绘画人才,创作了众多具有时代风格的绘画作品。在南宋150年的历史中,有姓名可考的画院画家近120人,其中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号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时期,杭州刻书业也十分繁荣,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刻书和出版业的中心。城区鼓楼至众安桥一带是书坊集中之地,亦是出版发行的主要场所。其时有国子监刻书,刻印精美,为全国之冠,曾刻有《周易传》、《十三经》、《史记》等十七史,计1662卷。宋元间,中国戏曲两大体系的北曲和南曲先后在杭州得到发展,有杂剧、院本、唱赚、诸宫调、傀儡、影戏等,可谓百戏杂陈。专业性演出场所——瓦舍勾栏的大量出现,说明杭州戏剧演出的兴盛。
元代,杭州继大都(北京)之后,成为全国杂剧盛行的又一个中心。元代至明初,杭州涌现了一大批杂剧作家和优秀演员。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所作杂剧18种,以《倩女离魂》最有影响。曾任杭州路总管的杨梓,所作《霍光鬼谏》等3种均有传本。元曲大家关汉卿一度来杭,与杭州的书会才人广泛接触,进一步推动了南戏的发展。自温州传入的南戏,在杭州盛行二百余年,在我国戏剧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历时三年画成一幅二丈四尺长的《富春山居图》长卷,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
明清时期,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传奇剧盛行,杭州人洪升所作《长生殿》与《牡丹亭》、《桃花扇》齐名。杭州还出现在宋代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俗小说,包括长篇章回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独放异彩。明清杭州藏书业甚为发达,至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藏书家层出不穷。赵氏“二林”(兄谷林、弟意林)的小山堂,藏书数万卷,其中多精品,人称“谷林小山堂图籍埒于秘省”。瓶花斋主吴焯,所藏之书宋、辽、金、元、明五代齐全。杭州八千卷楼主丁丙是清代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藏书总数达二十万卷。杭州文澜阁是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楼之一,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现藏有《四库全书》3461种,36,917册。这一时期广为流传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均发生在杭州,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末,杭州城市人口增多,小市民阶层崛起,为杭州民族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地方戏曲遍地开花,杭州成为古运河畔戏曲流布、会集的中心。拱宸桥一带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畸形发展,继天仙茶园之后,又修建了荣华、阳春等茶园。这些茶园大多演出京剧,汪桂芳、谭鑫培、周信芳、盖叫天等京剧名伶均曾在此演出。由于各剧种的彼此竞赛,相互交流,使杭州本地剧种也得以博采众长,迅速形成并发展起来。民国12年(1923年),杭州的宣卷爱好者组织民乐社,排演西湖民间故事剧,演出后深受群众欢迎,遂定为“武林班”,是为杭剧之雏形。到22年前后,杭州已有民乐社、同乐社、同民社等14个杭剧班社。
杭州的滑稽戏,初为说唱“小热昏”,逐渐发展成化妆表演,称为“独脚戏”;后受文明戏影响,形成滑稽戏,进上海后又有很大发展。越剧源于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调。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落地唱书艺人在杭州辖县於潜乐平乡、余杭陈家庄率先登上舞台,以后在杭州及辖县广为流传。30年代,杭州成为女子越剧大本营。著名越剧演员姚水娟、袁雪芬、筱丹桂、徐玉兰、张桂凤等都曾在杭州登台演戏,并陆续从杭州进入上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将杭州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杭州。杭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开始吸收外来的东西,在中西文化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步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留日中国学生组成的新剧团体春柳社先期回国的部分成员,组成春阳社、进化团来杭州演出,传播新剧的种子。民国6年(1917年),樊迪民组建杭州迪声新剧团,为杭州最早的话剧团体。五四运动以后,杭州话剧有了新的发展。17年,由田汉率领的南国社到杭州,在湖滨体育场连演5天。田汉还在杭州创作和首演《湖上的悲剧》。18年,由洪深率领的上海复旦剧社来杭州演出。这些都对杭州话剧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抗战初期,一批爱国青年纷纷组织话剧社团,宣传抗日救亡,播撒革命种子。
电影艺术传入杭州是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年五月,拱宸桥阳春茶园公开放映“西洋电光影戏”。以后,基督教和青年会的外国传教士,也经常在杭州等地放映电影。沪杭铁路通车以后,杭州商人在城站旅馆楼顶搭棚,开设楼外楼茶园(游艺场),放映电影。民国10—26年,杭州设有大世界电影场、杭州影戏院、东方大戏院、西湖大礼堂电影院、联华大戏院等5处固定放映场所。30年代,杭州联华大戏院接连放映左翼进步影片《大路》、《桃李劫》、《渔光曲》以及苏联影片《夏伯阳》等,对唤醒民众,激励抗日意志起了重要作用。
西洋艺术开始影响我国美术领域。五四运动前,李叔同在浙江两级师范教授绘画、音乐,开西洋艺术传入中国之先河。民国17年(1928年),在蔡元培倡导下,杭州成立我国第一所国立艺术院,提出以“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为办学宗旨。该院首任院长林风眠开创把中国画中的笔力线条,与西洋画中的色块、色调两种不同表现手法融为一体,他画的风景、静物、动物在国内外赢得很大声誉。曾在该校执教的教师黄宾虹、潘天寿、刘开渠、李可染、常书鸿、倪贻德、吴大羽、关良、李超士、蔡仪等,都是全国美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艺术大家。
五四运动后杭州发生的文学革命,不论文学理论或创作实践,都突出民主、科学的内容和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涌现了一批著名的现代文学家。鲁迅、刘大白、朱自清、叶圣陶、郁达夫等都曾在杭州工作或创作。开印学史上一代先河的西泠印社,汇集了一大批在全国最负盛名的印学家和金石书画鉴赏、收藏家,把我国的印学和书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杭州市的文化艺术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获得全面发展。虽然也曾有过曲折,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文化艺术事业遭到极大破坏;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杭州的文化艺术事业迅速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文学创作得到较大的发展。50年代,各种文艺报刊纷纷创办,浙江日报的《副刊》、杭州日报的《初阳》、浙江省文联的《东海》、杭州市文联的《西湖》,先后问世。80年代,大型文学刊物《江南》诞生。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杭州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杭州市作家协会)先后成立。在省、市作协的推动下,涌现出大批文学创作人才,有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学创作进入新的时期,许多作品在全国和省内得奖。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戏曲艺术不断繁荣。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赴京演出经整理改编的昆剧《十五贯》,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人民日报为此发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说起》的社论。1958年,杭州越剧团带着《关不住的姑娘》、《一日千里》等节目进京演出,受到首都文艺界和群众的欢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0年,昌化越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杨立贝》在杭公演,3年中演出450多场,观众数十万人次。到1966年,全市共有11个剧种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3个;有省和市属艺术学校各一所,同时建立戏曲剧目整理小组,涌现一批优秀的剧作和剧作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迅速改变演员青黄不接的状况,浙江省戏曲小百花会演在杭州举行。不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建立。此后,“小百花”在浙江、杭州到处开放,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桐庐越剧团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绣花女传奇》、《桐花泪》先后拍摄成越剧戏曲片;富阳越剧团晋京演出《金殿拒婚》。杭州歌舞团、杭州杂技团多次赴欧、美、日本以及中东、非洲等20多个国家演出。一大批青年演员在全国和省内得奖。
电影事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58年成立杭州市电影公司,各县相继成立电影管理站,后又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到1985年止,市区有专业电影院、影剧院、会堂共21个放映场所,对内对外电影俱乐部82个;杭州市所属7县先后建起县城、集镇、农村电影院208个,农村放映队440个,个体电影放映队16个,形成遍及城乡的不同层次的放映网络,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至1985年,全市有市级群众文化机构4个,城区、县文化馆13个,城区街道文化站30个,农村乡镇文化站395个,乡镇文化中心71个,工矿俱乐部2647个。这些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适应不同兴趣爱好和不同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的群众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杭州的公共图书馆原来只有浙江省立图书馆一家。1958年杭州图书馆成立。 1982年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单独建制。至1985年底,杭州共有省、市及各县图书馆10家,以及众多的文化馆(站)图书室,党政机关、科研文化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的图书室或资料室。
美术事业日益繁荣。浙江省、杭州市先后成立美术家协会,举办名家书画展览,书画活动频繁。1980年1月西湖画会成立,9月潘天寿纪念馆在画家故居落成。1983年浙江画院在杭州成立,1985年杭州画院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杭州美术事业的发展。
工艺美术在濒临绝境中得到新生。1960年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9月杭州市工艺美术学校成立,开设石雕、木雕、竹编、刺绣四个专业,培养了一批民间工艺美术人才。1979年4月,在北京举办杭州工艺美术展览,展出作品 1384件。1983年6月,老艺人朱念慈的扇面书法《唐人绝句一千首》在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中获一等奖,由国家永久收藏。
综观杭州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是:历史悠久,自良渚文化起,经春秋末期的吴越文化、秦汉后的六朝文化、唐及五代吴越国文化、宋元明清文化,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艺术,历数千年而传承不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洋溢着江南水乡的秀美,无论是戏曲、绘画、小说、诗歌,还是工艺美术、古籍出版,无不突现出可与西湖山色相媲美的意韵;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师,书画家、作家、艺术家、藏书家层出不穷。这些都成为杭州作为文化之邦的深刻内涵,使杭州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石器时代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开始,杭州已有8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杭州最初的名称为“禹杭”,曾用名有“余杭”、“钱唐”、“钱塘”、“临安”等,历史上先后在五代吴越国和南宋时期成为都城。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元代初年,来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称杭州为“世界上最为美丽华贵的天城”。 1949年5月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杭州的民俗风情,与杭州的自然环境、人文积淀和发展历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一项项颇具生动性、独特性、参与性的新鲜有趣的民俗活动和地方风情的表演和展现,令人惊奇、感动而难以忘怀。
文化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约5300-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以大量殉葬精美玉礼器为特征的显贵者专用墓地的发现,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显示出良渚遗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并将成为东方文明圣地。

茶文化

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宋室南渡,建都临安,把中原的儒学文化也带到杭州。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壶拎水者沿门点茶。或朔月望日者,如遇凶吉一事,点杯邻里茶水。”宋《咸淳临安志》中记有“岁贡茶叶”,可见当时杭州的茶叶已列为贡品。其实最早关於杭州茶叶的记载见诸于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钱塘天竺、灵隐两寺产茶”。作为名茶之乡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梦梁录》裏这样描述:“茶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夜市于大街有车担浮铺者,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茶起之时,需奏乐鸣鼓,非同寻常。”明《西湖游览志》称:“老龙井产茶,为两山绝品。郡志称宝云、香林、白云诸茶,未若龙井茶之清馥隽永也。”清乾隆下江南时,曾到龙井胡公庙。品茶后,赞不绝口,遂封胡公庙前18棵龙井茶树为御茶。龙井茶叶由此声名大振,盛誉久享。

丝绸文化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而今杭州的丝绸更有着巨大吸引力,“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特别是坐落于下城区西健康路上的杭州中国丝绸城,为全国最大的丝绸专业。且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在汉代,已通过举世闻名“丝绸之路”远销国外。现代已发展到绸、缎、绫、罗、锦、纺、绒、绉、绢等十几类品种。层次丰富的粉墙黛瓦、古朴淡雅的民居、清新素雅的街道、古香古色的城市家具与各类时尚丝绸精品完美融为一体,既具有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又显出江南婉约之风、丝绸柔性之美和绚丽多彩的都市商业氛围。

早在5000年前,杭州地区已有丝绸存在,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中的一块灰褐颜色、薄如蝉翼的丝织品,足以证明杭州是中国最古老的丝绸出产地之一。

宗教文化

杭州自古有“东南佛国”之称,最早的佛寺出现在东晋初年,道教遗迹更可上溯到三国时期。佛寺、道观加上大量民间俗神祠庙,以及始于南宋并在元代以后形成规模的伊斯兰教的传播,为杭州历史文化充实了内涵,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情趣。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高僧慧理在西湖北高峰与飞来峰之间创建了灵隐寺,成为揭开西湖佛教景观史第一页的开山之祖。

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很快,西湖孤山、玉泉等地出现了更多的寺庙。到隋朝,灵隐附近新辟了上天竺寺和中天竺寺。到唐朝,西湖上的佛寺更加兴盛。建寺造塔,凿岩造像,客观上美化了西湖,为杭州带来了中世纪的佛教文明,西湖不再仅仅以湖光山色著称,还具有了闪耀着人的智慧与创造的人文内涵。

除佛寺盛景外,杭州还曾有过为数可观的道教宫观和民间俗神祠庙。在南宋前期道教宫观之盛一度超过佛寺,而民间俗神祠庙自南宋以后一直在杭州城区特别是西湖山水之间占有一席之地,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尤以吴山一带最为集中。

南宋时期,杭州作为国都,出现了为数可观的来自海外各国的大批使节和商人,其中有许多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商人。

运河文化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及其他局部地区的小运河未计在内),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比巴拿马运河(1914年竣工,全长81.3公里)长21倍,比苏伊士运河(1869年竣工,全长172.5公里)长10倍,比这两条运河开凿的时间早二千多年。

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营造了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说
西湖民间文学向来以西湖山水、名胜古迹为背景,其体裁包括故事、歌谣、谚语、谜语。其最大特色是与山明水秀、风光绮丽的西湖自然环境融汇在一起,如故事《明珠》、《西湖女神》等;又如汹涌澎湃的钱江潮,诞生出《文潮与武潮》、《六和镇江》、《钱王射潮》等神话;断桥、雷峰塔,演绎出由《断桥相会》、《镇压雷峰》等片断组成的《白蛇传》故事;凤凰山,为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杭州求学”、“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提供了景色绮丽的场景;龙井有“乌龙传说”;虎跑有“两虎跑泉故事”。另外,民间世代相传还有不少有关民族英雄、清官廉吏、文士靓女的传说故事,如《精忠报国》、《张煌言写正气歌》、《白公堤》、《苏堤六吊桥》等。民间故事还与杭州工艺特产、风俗民情相结合,使“西湖醋鱼”、“杭州织锦”、“张小泉剪刀”等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越是美妙的时光,越能令生命丰满。做杭州通判之时,苏轼经历过的乐事太多太多。在那些以梦为马的诗酒年华里,他抛却凡尘,忘情于山水之间。而他的智慧与体贴,让他不可能完全忘情于红尘,更不可能沉寂于山水。

在杭州任上,苏轼政绩斐然。苏轼两次到杭州为官,都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慧根让他避免成为一名好逸恶劳的公子哥,而他的洒脱与自由又让他似顽童一般促狭,生成了多少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苏轼带歌妓见禅师

在杭州有一位大通禅师,不仅持法甚严,道行高深,为了清净修为,他甚至还要求所有去拜访他的人必须先自行斋戒,否则不予见面。而苏轼的顽皮就在于出乎意料,女人肯定是不能见禅师面的,但这一次他和一群人去逛庙时,却带上了一名歌妓。

由于大家都知道这位高僧的忌讳,都很自觉地没有走进去,只是在寺庙外面

看了看就准备离去。

但苏轼却不肯,只见他眼睛一转,“大通禅师与我相交甚厚,今天我倒要看看他怎么解我这一题!”

众人莫名其妙。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苏轼带着那个歌妓便昂首走了进去。

“禅师,在吗?是我,苏轼。”苏轼示意歌妓不要出声。

“阿弥陀佛,施主请进。”里面传来大通禅师熟悉又亲切的声音。这位禅师对苏轼的印象很好,很是喜欢他洒脱又佛缘深厚的样子。

“吱嘎”一声,推门而进,苏轼与歌妓就这样明晃晃地走了进去。

禅师一看他后面跟了个女子,看打扮还应该是个歌妓,顿时一脸不悦。

苏轼作诗送禅师

“禅师莫要恼怒。今日是我不对。但只要您把打木鱼的木槌借给这位小娘子一用,我便马上写一首词专门向您赔罪。”苏轼马上说。

禅师也是个通透之人,马上明白了苏轼的捉弄之心。这调皮的苏轼就是拿这事来考验他的佛性。于是禅师不动声色地问:

“我若是借了,你写出来的我不满意呢?”

“任您差遣,直到您息怒为止。”苏轼笑脸迎上,夸下了海口,似乎早已经有了胜算。

禅师二话不说,便把手中的木槌推了过来。歌妓俯下身子,告一声罪,拾起了木槌。

苏轼讨要了纸墨,挥笔而就递给了歌妓,并向着她一个眨眼。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南歌子·师唱谁家曲》)

歌妓一身娇娇弱弱,却拿着个和尚的木槌,唱着戏台上小丑的独白。词里见佛心,不伦不类又一本正经,却自有一番逗趣认罪的意味。不到听完,大通禅师早已经是笑得前仰后合。一见禅师笑了,苏轼乐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顽皮孩子,连连告罪之后带着歌妓退了出来。

花和尚寻花问柳失手杀妓女

一出门,众人围了上来,抢过纸一看。个个乐得合不拢嘴,苏轼还得意洋洋地宣称:“细心着些,我们可是刚刚学过了密宗佛课的人!”自此苏轼的逸事又多了一桩,人人都说,这位苏大人,敢带着歌妓去见禅师,居然还没被打出来!一时之间传为笑谈。

回家之后,连夫人也笑骂:“天下之大,怎么生了你这样一个促狭鬼!幸得禅师大度达观,不然早把你打出了门外,还等着你唱什么歪调子!”

苏轼的趣事还不止这一桩。有一次他在公堂上遇见了一件案子。当地的灵隐寺有一个叫了然的和尚,这个了然是个花和尚,虽然入了佛门,心思却不在修习上面。只要有一点钱,就去勾栏院寻花问柳,与红尘俗世颇有渊源。

过了没多久,这个了然迷上了一个叫秀奴的妓女。为了见秀奴,了然把自己那点钱财全花光了。钱财没了,秀奴也就不理他了。可惜了然和尚心里难受,想秀奴却见不到。但又找不到钱去见她,没办法只能借酒浇愁。一天夜里实在没忍住,了然借着酒劲冲去找秀奴。谁知道秀奴还是不见他,一气之下,这和尚冲了进去,一时错手就把秀奴给杀了。

到了堂前,捉他的衙役在他挣扎时将其衣袖子扯破了,露出了他胳膊上的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

苏轼判决词写成了一个小调

苏轼一看,哭笑不得。这位苏大人也是好雅兴,判决时就用这个联为引子,把整个判决词写成了一个小调;这也就算了,重点是,和尚押赴刑场斩首示众时,判决词是要当众念出来的。所以当官吏把这判决词念出来时,轰然惊动全场。历史上可从没听过这样的判决词: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踏莎行》)

出了刑场,这首小调便传扬了开来,杭州人对这个天才怪诗人更是推崇喜爱无可复加。

世间多的是高雅的诗人,苏轼却是其中的例外。他不拒绝红颜,却从不乱来;他不拒绝佛理,却不生枯寂;他不拒绝官场,却仁心仍在;重要的是,他从不拒绝人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依然达观而妙趣横生。

苏轼遇到歌妓酒筵,从来都是欣然赴约,乐在其中。每到宴上,歌妓必然向他求文,他也从来都是才思敏捷,顺手提于披肩或者纨扇之上: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看似洒脱的玩闹

在苏轼的词里,“春汗,乱发,暖玉,女儿心,柳腰,罗幕,纤纤”等这些用滥了的词语从不会出现。苏轼的词让宋词脱出了那股子伤感颓靡的调子,因为他的词,无数歌妓万般仰慕于他,但是他却从未金屋藏娇。

按说苏轼如此的风流潇洒,如果遇上一位不懂他的妻子,那必然是家庭风波丛生不断。但幸运的是,妻子一直都理解他。此时妻子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不过二十几岁的她,却很是明白丈夫的胸襟。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但凡有一些官职的男人,家里都是三妻四妾。苏夫人是进士之女,能读能写,官场之事她心中也知道一二。她喜欢丈夫这样活在当下的状态,所以从不去计较与在意丈夫与歌妓之间的交集。

这个聪慧的女人,懂得透过他的诗洞悉他心中所想。苏轼诗中的佛心,词中的淡淡倦意,她都能细品一二,她明白,在这样看似洒脱的日子里,丈夫只不过是在调整自己,这个拥有远大志向的男人,只能在这样的失意生活里独自疗伤。外人见,一切都是圆满与热闹,知心人一见,皆是落寞与惆怅。

苏轼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来杭州时苏轼三十六岁,在杭州三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

杭州不是一地金光,苏轼也不可能整日游览唱歌玩闹,凌厉的现实一直隐在平静的生活之下。狱中有一万七千个欠债和私贩官盐的犯人等着宣判,有蝗灾要治理,有航道要疏通,有饥荒要调查。苏轼离开京师来这儿,心里挂着创痛。他对政事的发展倾向暗感恐惧和悲哀,但展现给世人的多是欢颜。

总结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现实与豁达两相撕扯着苏轼,伤口几乎自愈,又再次被凌厉的现实鞭挞,苏轼在这样的心路历程里,逐渐成为我们心中所熟知的那位诗人。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第二次调任杭州,苏轼发现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那时的西湖由于壅塞逐渐干涸,野草逐渐蔓延湖面,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于是第二年,他便率众疏浚西湖。因为工程浩大,总计动用民工20余万。辛勤开除葑田,百般奔波恢复旧观。

在这一次疏浚中,苏轼在湖水最深处设计建立了三塔(今三潭印月),千百年来,成为了西湖不可分割的风景。时至今日,西湖依然,杭州街头巷尾还流传着有关苏轼的种种传说。站在杭州,想象着千年前苏轼目光掠过的山水风物,这何尝不是一种超越岁月的仰慕。



苏轼是有抱负,有理想的,但是由于他的官比较小,他没有什么权力,所以他只好选择了吃喝玩乐。他的政绩呢,在当时还是可以的。

苏轼在杭州期间虽然表面吃喝玩乐,但实际上他把杭州治理得很好,在西湖修了苏堤,被百姓们所称道。


苏轼的生平经历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

苏轼与西湖的关系
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苏轼最早品题惠州西湖。东坡在绍圣二年(1095年)九月写的《江月五首》了。该诗不但描写了凉天佳月下的西湖美景,而且还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名句。因此说:“此为题品惠湖风景之始。”苏轼曾为惠州助筑堤桥。为了解决西湖...

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浅说苏东坡为官之道
苏东坡也有一颗想在仕途之路功成名就的心,但他的为官生涯却是命运多舛,期间曾多次遭贬,好不容易在宋徽宗时期大赦北还,却在途中病逝。大家一直都在研究苏东坡的文学如何如何,却忽略了他的为官之道。其实苏东坡也可以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只不过他没有因为名利放弃原则。 一、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 ...

苏轼抗洪文言文
从这次抗洪到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的五百四十多年间,徐州虽不断发生水患,但终有长堤为屏,却一直安然无恙。后人缅怀苏轼治水保城的功绩,就把他带领军民抢筑的长堤,称为“苏堤”。 苏轼还曾两次出任杭州地方长官,“居杭州积五岁”。一次是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任杭州通判(注:通判:官名,州府副长官,有...

苏轼的经历?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

苏东坡帮人有技巧:提供帮助,绝不能让对方难堪
元祐元年,余初入玉堂,蒙恩赐玉鼻骢。今年出守杭州,复沾此赐。东南例乘肩舆,得一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马,故以赠之。又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出公据。四年四月十五日,轼书。——《赠李方叔赐马券》大意是说:早在元祐元年,朝廷就曾赐给我一匹宝马,这次我来杭州为官,朝廷又赐...

苏轼简介有吗?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

一个波及甚广的案件,乌台诗案具体是怎样的?
二、发生时间: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 ~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乌台诗案发生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即元丰二年(1079年)。三:案件始末:1、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

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被捕是怎么回事
后来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终于结案。由于宋神宗惜才刀下留人,苏东坡在牢狱里得到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诰命,在御史台差人的押解之下,苏东坡与长子苏迈凄凉就道,前往黄州。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

苏轼的生平简介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

榆中县17732161196: 苏东坡在杭州的为官经历? -
蔺往洛亭: 苏东坡曾两次来杭州任官,前后五年.第一次是36岁——39岁,时任杭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大小.第二次是54岁——56岁,任杭州知州,是市长之职了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为反对新法,自求外放,到杭州任通判,一直到熙宁七年(1074)九月调离. 他调离杭州通判任十五年之后,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编者注意:出任杭州知州),三年后召还为翰林学士承旨.苏轼两度仕杭,一次副职,一次正.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编者注意:出任杭州知州),三年后召还为翰林学士承旨.苏轼两度仕杭,一次副职,一次正职.

榆中县17732161196: 〈东坡肉〉阅读答案 -
蔺往洛亭: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两度杭州为官,第一次是当通判(公元1069年),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西湖诗.公元1088年时,西湖久无整治日见颓败,官府花了大钱整治西湖却未见成效.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危急时刻苏东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苏...

榆中县17732161196: 苏东坡与杭州 -
蔺往洛亭: 很少有一个城市像杭州那样,执着地保留着某个历史、文化名人那么多的印记.粗略地游一下杭州也许没有多少的感知,及至移居杭州后才深深地感受到,杭州已经把自已和苏东坡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历史在发展,城市在发育,这种...

榆中县17732161196: 我国古代哪位文学家曾两度到杭州做官?
蔺往洛亭: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曾两次到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任通判(一州的副长官);第二次是元祐四年(1089),任知州.

榆中县17732161196: 苏轼写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句 -
蔺往洛亭: 苏轼曾两次在杭州做官.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1089),任知州.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初到杭州,他便情不自禁地赋诗道:...

榆中县17732161196: 中国古代那位诗人曾两次在杭州做官
蔺往洛亭: 苏轼两次在杭州做官,知过颍州,调过扬州,贬到惠州,而这几个地方都有西湖,所以南宋诗人杨万里则说:“东坡原是西湖长.”

榆中县17732161196: 我国古代哪位文学家曾两度到杭州做官? -
蔺往洛亭: 苏轼曾两度到杭州做官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21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榆中县17732161196: 伟大的文学家苏轼一生的经历? -
蔺往洛亭: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却也是罕见的坎坷曲折.他的诗忧国忧民如屈原,枯淡简朴如(陶)渊明,任情挥洒如李白,寓意深厚如杜甫,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体会.他的词作雄壮为骨,超逸为肌,开创豪放派...

榆中县17732161196: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懂得了什什么道理 -
蔺往洛亭: 苏东坡曾两度到杭州做官,合计大约五至六年的时间,就是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苏东坡在杭州的历史上留下了整治西湖的记载.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公元1069年,那一年苏东坡三十六岁,任的官职是通判,这是地位在知州官之...

榆中县17732161196: 为什么大家都说没有苏东坡就没有今天的西湖? -
蔺往洛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时写下的赞美西湖景色的最美诗篇,西湖从此也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说到杭州西湖,就不得不提到苏轼,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轼,今天的西湖我们能不能看到还不好说.苏轼于嘉佑二年出任杭州通判,任职三年;到元祐四年出任杭州太守.一生两度在杭州为官,功业颇多.苏轼前后两次在杭州为官五年,他为杭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特别是疏浚西湖、建筑长堤,使西子湖免于干涸而造福后人.他死后,杭州人民立祠纪念他,并且把他主持疏浚西湖时堆积的长提,命名为“苏规”永远怀念着他的政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