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内外荣辱?

作者&投稿:史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内外荣辱?~


【原文】恂恂便便,侃侃阎阎,忠信笃敬,盍书诸绅。讷为君子,寡为吉人。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
《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
自硅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千驷莫追。噫,可不忍欤!
【译文】谦虚谨慎,口齿清晰,不急不缓,和颜悦色,竭心尽力,诚信不欺,忠厚老实,毕恭毕敬,这些皆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一个为人称道的人言语通常极少,而一个言语严谨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是三五之门,祸害由此而生。一个不善辞令,口不择语,语言表达上把关不严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往往会混乱不堪。对此,古人早就有过先见之明,对后人有过警示。
《尚书·说命》记载:言从口出,一旦不合乎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同样,《诗经》中有“有欺不可为”的警句。天上有卷舌星能识别谗言,在那金铸人像的背后更有闭口不言的铭文。
需要牢记的是:白玉破损了,还可以通过磨砺来修复,可一个人的言语失当,就没有办法去补救。古人曾感叹:“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怎能不忍住自己的多嘴多舌呢?【点评】言辞不忍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三国时,杨修善于卖弄小聪明,凡事都愿意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其实,曹操的意思,别人未必不懂。杨修只道是自己聪明,说话不看场合,图误了身家性命。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注意说话的艺术。只图一时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任性而为,往往会给目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原文】燥万物者,莫嫫乎火;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与火值,扇炎起凶。
气动其心,亦蹶亦趋,为风为大,如鞴鼓炉。养之则成君子,暴之则成匹夫。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噫,可不忍欤!
【译文】在能使万物干燥的东西中,再也没有比火更炽热的了;在能使万物动摇的东西中,再也没有比风更猛烈的了。当风与火同在时,火借风势,风壮火威,引起的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人同此理,火和风就像人和气,人在气头上,如果再听信流言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所以说,气对人的状态好坏影响非常大,就好比鼓风机向火炉鼓风一样。只有临危不乱,沉得住气能培养“刚烈之气”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而那些遇事动辄发怒、暴躁之气尽现眼前的人注定了只能做庸人。
如果因一时的愤怒,而将自己和亲人忘却于脑后,这难道还不叫糊涂吗?请牢记:“为人处世务须忍声吞气”。
【点评】动不动就发脾气,终会自己害了自己。容忍心中的怨气确实不大容易,但只要遇事多思虑一下,又怎能让一时之气冲昏头脑呢?关于这个道理有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大臣受国王派遣到其他国中采购本国没有的物品。大臣来到一国,听到市场上有一位老者在叫卖“智慧”,感觉新奇,便决定买下。他将五百两银子付给老者,老者对他说“长虑谛思惟,不当卒行怒,今日虽不用,会当有用时。”买到智慧之言的大臣,趁星夜回家。他怕惊醒妻子,悄悄进屋,不料却看到床边有两双鞋,心中怀疑,顿起杀心。
这时,他却突然想起自己所买的智慧之言,不觉念叨出声来。声音惊醒了屋中人,“儿子回来了!儿子回来了!”床上之人喊道。原来是大臣的妻子生病,母亲前来照看。明白情况的大臣,不觉大喊:“这智慧之言真是便宜!”对老者所授的智慧之言,暗自称道。试想,如果大臣没有及时克制自己的怒火.岂不是白误了亲人两条性命?乐
【原文】音聋色盲,驰骋发狂,老氏预防。
朝歌夜弦,三十六年,赢氏无传。
金谷欢娱,宠专绿珠,石崇被诛。
人生几何,年不满百;天地逆旅,光阴过客;若不自觉,恣情取乐;乐极悲来,秋风木落。噫,可不忍欤!
【译文】《老子·十二章》说:“五音会造成人耳聋,五色会造成人眼瞎,纵横驰骋去打猎会使人心发狂。”
白天歌舞,夜里奏乐,短短三十六年,秦王朝就此灭亡。在金谷园内纵情欢愉,宠爱妾绿珠,石崇因此被杀:人一辈子能有多久,还不到百岁时光。天地只是暂时居住的旅馆,光阴是永远的过客;如果不珍惜这短暂的时间,只知道一味地恣情取乐,到头来必会乐极生悲,像秋风过后的草木凋零一般。
唉!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怎能不忍受恣意享乐的欲望呢?【点评】什么是快乐?功成名就、身居高位是吗?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是吗?这些也许可以成为人们快乐的理由,但却永远不是快乐的充分条件。一对夫妻以卖烧饼为生,虽清贫辛苦,但也恩恩爱爱,每天有说有笑。忽一日,卖烧饼归来捡了一袋金子,二人异常欣喜。然而烦恼也接踵而至.他们既怕失主找上门来不敢声张,又怕被邻居发现遭人算计;还怕别人知道了被说成行窃而来。于是,两人整天大门不敢出,疑神疑鬼,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笑容了。其实,有时候,快乐并不需要充足的理由。能和家人周末一起吃一顿香喷喷的炸酱面,能和爱人孩子一起在白雪飞扬的冬日堆雪人,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快乐吗?其实,快乐是一种心境,而不是恣情享乐、贪图安逸。

【原文】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
盖权之于物,利于君,不利于臣,利于分,不利于专。
惟彼愚人,招权人己,炙手可热,其门如市,生杀予夺,目指气使,万夫胁息,不敢仰视。
苍头庐儿,虎而加翅,一朝祸发,迅雷不及掩耳。
李斯之黄犬谁牵。霍氏之赤族奚避?噫,可不忍欤!
【译文】张良放弃高官重权,用这种高明的方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杨国忠靠皇亲国戚的身份官至宰相、李林甫靠阿谀奉承登上相位。二人仗势欺人、玩弄权术,误国误民。
一般说来,权这种东西有利于君主治理国家,而不利于大臣掌握;有利于等级名分,而不利于大臣专权。
只有愚人才会将权势招揽到自己手中,才会专权。当他们得势之时,人人巴结奉承,门庭好像市场一样热闹;他们手中掌握着生死予夺的大权,用眼神和脸色也可以使唤人。别人对他们恭敬畏惧,甚至不敢仰视。
小人得势,就像老虎添翼,更是胡作非为。孰不知灾难的种子早已种下。一旦灾难来临,就会像迅雷不及掩耳一样,躲也躲不了。
李斯败落时,他家的黄狗还有谁去牵呢?霍光家族遭到诛连,又有谁能够逃脱呢?唉,由此看来,面对权势的诱惑怎么能够不忍一忍呢?【点评】权力对于人的诱惑永远不能消失,一个人权力在握时,金钱美色、他人的恭敬,即使不想要也难以拒绝。其实,权力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它给予人的那份被众人拥捧的感受。人是虚荣的动物,当条件适合时,这种劣根性往往就会暴露无遗。权力能满足人们的虚荣,虚荣心的满足往往又能让人感到最大的幸福。如果不信可以看看那些从高位上退下来的人,他们的脸上往往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其实,物质享受也许并没有多大变化,让他们不平衡的是他人前后差之千里的态度。
那些把人拉入泥淖甚至深渊的东西,有时往往是当初将你推向颠峰的东西。权力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任何社会,权力之争都是最为残酷的。正是因此,曾国藩在他的家训中,反复告诫子孙要远离官场是非地。身居高位的人,或许应该明白争权夺势适可而止的道理吧!

【原文】迅风驾舟,千里不息;纵帆不收,载胥及溺。
夫人之得势也,天可梯而上;及其失势也,一落地千丈。朝荣夕悴,变在反掌。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噫,可不忍欤!
【译文】顺着强势之风行舟,日行千里,岂不快意!但是倘若一味如此,忘了适时掌握舟船的方向,也难逃覆舟淹灭的命运。
人的势力同样如此。人在得势时,可以平步青云;一旦失去权势,就会一落千丈。一个人的权势是瞬间变化的,早上还身为卿相,尽享荣华富贵;晚上失势时却是布衣平民,这种变化就如反转一下手掌般容易。熊熊大火是要灭的,隆隆的雷声是要绝的,看着雷和火,有满耳之声,有耀眼之光,可是天收雷声,地藏火热。地位高的人,鬼神时刻窥视着他的家室。
啊!势力的变化是如此迅速而无常,面对它的诱惑,难道不该忍耐吗?【点评】仗势欺人者,说到底自己也是一介平民,却到处宣称自己与众不同,偏要借助于他人的权力,作威作福,欺压乡里邻人。这种人其实是最没出息和最不懂做人的人,他们不懂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他们往往只看重眼前的一点利益,殊不知他们得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些仗势欺人者的下场往往是可悲的。西汉时,霍去病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为击破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其弟霍光官至大司马并接受武帝遗诏辅佐太子,霍氏家族显赫一时。然而,霍光贪恋权势,为人跋扈专横,又放纵家人仗势为恶,全然不识进退保身的为人臣子之道。霍氏家族气焰过盛,招致朝廷上下的不满,甚至对皇族权力构成了危险,最后终于被满门抄斩。由此可见,权势是最靠不住的,仗势欺人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文】富而好礼,孔子所诲;为富不仁,孟子所戒。盖仁足以长福而消祸,礼足以守成而防败。
怙富而好凌人,子羽已窥于子皙;富而不骄者鲜,史鱼深警于公叔。
庆封之富非赏实殃,晏子之富如帛有幅。去其骄,绝其吝,惩其忿,窒其欲,庶几保九畴之福。
噫,可不忍欤!
【译文】富有而爱好礼仪,这是孔子对富人的教诲;一心贪图致富便不能施行仁义,这是孟子对世人的告诫。通常行仁义者能保持幸福而消灾灭祸,爱好礼仪的完全能保持已有的成就而防止失败。
凭借富有而喜欢欺侮别人,子羽已经看到了子皙的下场;富有而不骄奢的人少有,这是史鱼对公叔提出的深刻警告。
庆封的富有并非是上天的赏赐,实际上反而是一种惩罚,晏子因为明白“富者不可安益,益则取之”的道理,坚持操守,拒绝更加富有。
富有不是罪过,但如无克制之心则会招来灾祸:若是能除去矜夸之态,去其鄙俗吝啬之心,消其心中之怒,堵其淫欲贪念,那么差不多可以保享五福了。因此,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财富之后,怎么能够不忍住自己的骄奢之心呢?【点评】其实,富有不是罪过,但凭着自己有钱就对人傲慢无礼,让淫欲贪欲泛滥就是不懂得自求多福的道理。的确,钱可以带给我们物质享受,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然而,钱却并不是我们一生可以依傍的东西。钱可以有了,也可以没了,一夜暴富和一夜倾家荡产的例子不在少数。而真正可以让我们一生依傍的是美好的品性、知识和才干。一些有见识的有钱人,往往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懂得节制自己儿女的物欲。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是美国最知名的五大企业家之一。为了防止今后不测,约瑟夫给每个孩子存了一千万美元的委托金,但他决不让富裕腐蚀他们。为使孩子们懂得如何节俭,他每月给他们很少的零花钱。肯尼迪成为总统后,报纸曾公布过他十岁时向父亲递交的一份正式请求,请求父亲将他的零花钱由每星期四毛提高到六毛,但父亲未予准许。然而,另一方面,约瑟夫又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美好品性。他经常邀请知名人士来家里聚宴,鼓励孩子们上餐桌参加他们的谈话。他让男孩子们全部进非教会学校读书,扩大视野。他的四个儿子后来全进了哈佛大学,并个个有作为。这就是富而知礼的最好例子。

【原文】婴儿之病伤于饱,贵人之祸伤于宠。
龙阳君之泣鱼,黄头郎之入梦。
董贤令色,割袖承恩,珍御贡献,尽人其门。尧禅未遂,要领已分。
国忠娣妹,极贵绝伦;少陵一诗,画图丽人;渔阳兵起,血污游魂。
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思魏牟之谏,穰侯可股栗而心悸。噫,可不忍欤!
【译文】婴儿之所以生病,一般是因为吃得太饱的缘故;富贵的人遭祸,一般是因为受到宠爱的缘故。
龙阳君对着钓上来的鱼哭泣的原因是怕失宠,黄头郎进入汉武帝梦中,只为使邓通得宠。
董贤凭借俊俏的容貌得到哀帝割袖的恩宠。得到的珍宝贡品数不胜数,哀帝连位都想让给他,可惜还没有成功,他却已身首异处了。杨国忠兄妹,势焰熏天,权幸无比,杜甫为此还作了《丽人行》,描绘此景。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反叛,贵妃也因此被赐死。
富贵并没有和骄奢相约,但骄奢自动会来;骄奢没有和死亡相约,死亡也会不请自到。想起魏公对自己说的话,穰侯不禁感到心有余悸。因宠而贵,因贵而富,因富而骄,因骄而亡命,这是一条必然的归宿啊!面对宠幸的诱惑,怎能不克制向往之心呢?【点评】人生在世谁不想荣誉恩宠集于一身?但恩宠过盛往往会招来祸端。汉代董贤因长相俊俏得到哀帝割袖之宠,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及妻父等也都靠他官至公卿,建第宅,造坟墓,费钱以万万计。董贤的宅邸也极尽奢华,收有四方珍宝。朝中上下甚至太后都对此大为不满。哀帝死后,董贤很快被罢官,他知道大祸临头,即日与妻自杀。由此看来,受到恩宠虽好,但一旦所依凭的势力倒下,接踵而至的就是祸端。《红楼梦》中贾家的败落不也正缘于元妃的失宠吗?辱
【原文】能忍辱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圯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
死灰之溺,安同何羞;厕中之箦,终为应侯。盖辱为伐病之毒药,不瞑眩而曷瘳。
故为人结袜者延尉,唾面自干者居相位。噫,可不忍欤!
【译文】能够忍受侮辱的人,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张良在桥下爬着给老人拾鞋,后修得胸怀帝师的智慧;市井小人讥笑韩信从别人胯下爬过,其实他负有王侯将相的气量。
《说苑·众谈篇》说:“能够忍受耻辱的人会很安全,能够忍受羞辱的人方能生存。”韩安国曾被人与不可复燃的死灭同等看待,可见他受到的侮辱到了什么程度;尽管范睢曾被人裹在席子里扔在厕所,可最后被封为应侯。侮辱实在是给人驱疾病的毒性药物,不使病人昏迷又怎么能治好疾病呢?所以,为别人系上裤子的人当上延尉,心甘情愿让别人往自己脸上吐沫而让它自己干掉的人最后居于宰相之位。张良、韩信、韩安国从辱至荣的过程,正说明了忍常人之不可忍,终成大器。
【点评】其实,世界上没有甘于受侮辱的人,要不要忍辱需看情况。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故意让人在正门旁开一洞,让晏子从那里钻进。面对侮辱,晏子毫不退让,说出“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等言辞,让楚王对其刮目相看。晏子以使者身份出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尊严。他不甘于受辱,既为自己和国家赢得了尊严,也使得出访任务顺利完成。而张良为圯下老人取履、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自然又是另一情况,不可一概而论。由此看来,忍或不忍,要看场合,要看目的。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我们有一个忠告:当一个人还处于创业之初,缺兵少马之时,要忍得住寂寞,要忍住因人鄙薄而将起的口舌之争。在别人忽略你的情况下,借着良好的外界条件,来壮大自己的力量,达到强大自己的目的。

【原文】宴安鸩毒,古人深戒;死于逸乐,又何足怪。
饱食无所用心,则宁免博弈之尤;逸居而无教,则又近于禽兽之忧。
故玄德涕流髀肉,知终老于斗蜀;士行日运百甓,习壮图之筋力。
盖太极动而生阳,人身以动为主。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噫,可不忍欤!
【译文】过于追求安逸的生活,就像鸩酒一样对人产生毒害,这是前人的告诫;安乐一定会导致死亡,这并没有值得奇怪的!
吃饱了饭却不用一点心思,无事可干,这样不行,就算是学学下棋也好啊;安逸地住着,却没有受到教育,这样和禽兽有什么两样。
所以,刘备因为腿上长了肥肉,而自己年事已高,却又功业未建而泪流满面;陶侃每天来回搬运一百个坛子,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体力,恢复图霸中原的筋力。
太极运动能产生阳气,人的身体应以运动为主。运转的门轴决不会被虫蛀,流动的水也决不会发臭。生命在于运动,成功在于勤奋。面对安逸享受,怎么能够不忍受呢?
【点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的生活固然是一种享受,但往往又是致人失败的开端。明朝作家刘元卿曾有一篇名为《猱》的寓言:猱的体形很小,长着锋利的爪子。老虎的头痒,猱就爬上去搔痒,搔得老虎飘飘欲仙。猱不住地搔,并在老虎的头上挖了个洞,老虎因感觉舒服而未觉察。猱于是把老虎的脑髓当作美味吃个精光。其实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很多。如今商场多变数,许多大企业由强变弱,最终惨遭淘汰。其实,这些企业败走麦城的根本原因往往相同,即在其最为辉煌的时候,管理者缺少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安而忘危,缺少远虑,对面临的危险认识不足、准备不足,才最终导致失败。

【原文】围棋制淝水之胜,单骑入回纥之军。此宰相之雅量,非元帅之轻身。盖安危未安,胜负未决,帐中仓皇,则麾下气慑,正所以观将相之事业。
浮海遇风,色不变于张融;乱兵掠射,容不动于庾公。
盖鲸涛澎湃,舟楫寄家;白刃蜂舞,节制谁从。正所以试天下之英雄。噫,可不忍欤!
【译文】淝水之战取得胜利时,谢安正与友人下围棋;郭子仪曾单骑入回纥军营,退其师,不战而胜。这是宰相恢弘的气度,而并不是元帅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通常在安危还不曾明朗,胜败还没决定的时候,假如军中主帅惊慌失措,那么他的部下官兵也会气馁。在这个时候,正好可以表现出将相的修养和造诣。
在航海时遇到风暴,张融面不改色;在混乱中双方相互攻击,你砍我杀,庾亮的脸色一点都没有改变。巨浪汹涌,寄身于船上;白刃乱舞,于环境没有其他选择,这时候正好可以考验天下的英雄豪杰。危难之时,能考验一个人的胆识、雅量与镇定,而胆识、雅量、镇定正是一个人成功应具备的性格基础。
【点评】危急面前沉着镇定,才能取胜。危急情况发生时,人们大多时候没有心理准备,所以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吃惊、恐慌。其实,很多时候事情本身的情况,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的多。是我们自身的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所做出的反应,让事情陷入更为复杂的境地。其实在危险面前,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焦虑或紧张情绪,这就要看是否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克制了。淝水之战时,谢安和张玄下棋时神闲气定,其心中未必不忐忑或激动。这一点在他听到捷报客人告辞后的反应中便可看出:当时的谢安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由此看来,面对危急,自我调节,才能最终走出危急,这时能保持果敢、沉着、镇定的态度,方显英雄本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党有关理论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都是符合时代要求并需要全党全社会认真加以贯彻落实的。这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样有其历史必然性,意义极为重大。

中央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主任张国祚从三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首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毋庸讳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一些代价。这些代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遭到过度耗损,自然环境在某种范围内受到严重污染;二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育,社会上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人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理想信念淡漠了,思想道德滑坡了,甚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出现了腐败现象。之所以付出这两种代价,都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缺位有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理想信念淡漠和思想道德滑坡显然与违背“八荣八耻”直接相关,即便是在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实质,要么是缺乏保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知识、愚昧无知,要么是只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集体利益,同样是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可见,现在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是我们克服发展中的不足,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还直接关涉国家软实力的强弱。现在,评价一个国家,不能光看其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还要看这个国家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软实力因素。毫无疑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的境界,进一步增强我们党和国家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战斗力。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国家现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所以它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于内在精神上相通相融。比如,与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密切相关。党员干部要做人民的好公仆,必须首先做一个好公民,而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践行“八荣八耻”。这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非常必要。一个政党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要有泾渭分明的荣辱观,这样才能在人民当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再比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紧密相关。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能知荣辱、树新风、讲正气,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走向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息息相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只有全体公民都知荣辱、创文明、促和谐,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陈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谋发展意义重大。他说,目前社会上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倾向。如有人提出用“多元价值”来否定我们坚持的“一元价值”,不要“同德”要“异德”,要“离心离德”。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明白,尽管多元价值是客观存在,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们的价值观必须要有共同的指导思想,让多元价值观接受一元价值观的领导,做到“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具体来说,就是要服从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全国人民才能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共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如何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于简练的表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副主任、教授王伟分析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体现。具体来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在新形势下,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要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并使之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陈瑛指出,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刚提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怎么又提“八荣八耻”呢?我认为,“八荣八耻”是过去一系列提法的深入、系统的发展,它准确地体现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将“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等提法完全包容进来,形式鲜明,很容易被群众接受,可以说是为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谋发展指明了方向。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有机制保障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于脚踏实地予以践行。对此,张国祚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把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习贯彻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二是要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研究,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其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三是要宣传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四是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为群众做出表率;五是领导决策部门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办法,营造好践行荣辱观的氛围。

王伟认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第一,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从他律和自律,亦即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的外部机制的基础。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些措施,已经勾画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制的框架。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修养机制。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否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关键在于广大公民能否通过道德修养,升华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为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追求崇高道德修养的风气。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机制。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同时,还要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领导干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常修为政之德,为全体人民做出榜样。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道德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善恶标准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善”主要是指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恶”主要是指违背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要在全社会筑牢基本道德规范,形成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

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教授刘惊铎从青少年教育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极为重要。今天的青少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已有很大变化,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内化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人格结构之中呢?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三近”原则。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贴近孩子生活。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也是生活的。当前道德教育很大的一个弊病是“空”,脱离孩子的生活世界,空洞、枯燥、缺乏生活气息。脱离了孩子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的荣辱观教育,必须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机。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接近孩子个体。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涵养化育个体的德性。道德教育只有成为个体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和孩子的个体经验相接近,融入到孩子的个体生命成长中去,成为孩子成长的“呵护人”。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还要亲近孩子心灵。道德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和心灵的活动。道德教育只有触动心灵,引发感动,引领精神成长,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板起面孔说教,机械地传授知识,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原文】恂恂便便,侃侃阎阎,忠信笃敬,盍书诸绅。讷为君子,寡为吉人。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

《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

自硅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千驷莫追。噫,可不忍欤!

【译文】谦虚谨慎,口齿清晰,不急不缓,和颜悦色,竭心尽力,诚信不欺,忠厚老实,毕恭毕敬,这些皆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一个为人称道的人言语通常极少,而一个言语严谨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是三五之门,祸害由此而生。一个不善辞令,口不择语,语言表达上把关不严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往往会混乱不堪。对此,古人早就有过先见之明,对后人有过警示。

《尚书·说命》记载:言从口出,一旦不合乎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同样,《诗经》中有“有欺不可为”的警句。天上有卷舌星能识别谗言,在那金铸人像的背后更有闭口不言的铭文。

需要牢记的是:白玉破损了,还可以通过磨砺来修复,可一个人的言语失当,就没有办法去补救。古人曾感叹:“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怎能不忍住自己的多嘴多舌呢?【点评】言辞不忍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三国时,杨修善于卖弄小聪明,凡事都愿意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其实,曹操的意思,别人未必不懂。杨修只道是自己聪明,说话不看场合,图误了身家性命。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注意说话的艺术。只图一时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任性而为,往往会给目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原文】燥万物者,莫嫫乎火;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与火值,扇炎起凶。

气动其心,亦蹶亦趋,为风为大,如鞴鼓炉。养之则成君子,暴之则成匹夫。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噫,可不忍欤!

【译文】在能使万物干燥的东西中,再也没有比火更炽热的了;在能使万物动摇的东西中,再也没有比风更猛烈的了。当风与火同在时,火借风势,风壮火威,引起的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人同此理,火和风就像人和气,人在气头上,如果再听信流言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所以说,气对人的状态好坏影响非常大,就好比鼓风机向火炉鼓风一样。只有临危不乱,沉得住气能培养“刚烈之气”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而那些遇事动辄发怒、暴躁之气尽现眼前的人注定了只能做庸人。

如果因一时的愤怒,而将自己和亲人忘却于脑后,这难道还不叫糊涂吗?请牢记:“为人处世务须忍声吞气”。

【点评】动不动就发脾气,终会自己害了自己。容忍心中的怨气确实不大容易,但只要遇事多思虑一下,又怎能让一时之气冲昏头脑呢?关于这个道理有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大臣受国王派遣到其他国中采购本国没有的物品。大臣来到一国,听到市场上有一位老者在叫卖“智慧”,感觉新奇,便决定买下。他将五百两银子付给老者,老者对他说“长虑谛思惟,不当卒行怒,今日虽不用,会当有用时。”买到智慧之言的大臣,趁星夜回家。他怕惊醒妻子,悄悄进屋,不料却看到床边有两双鞋,心中怀疑,顿起杀心。

这时,他却突然想起自己所买的智慧之言,不觉念叨出声来。声音惊醒了屋中人,“儿子回来了!儿子回来了!”床上之人喊道。原来是大臣的妻子生病,母亲前来照看。明白情况的大臣,不觉大喊:“这智慧之言真是便宜!”对老者所授的智慧之言,暗自称道。试想,如果大臣没有及时克制自己的怒火.岂不是白误了亲人两条性命?乐

【原文】音聋色盲,驰骋发狂,老氏预防。

朝歌夜弦,三十六年,赢氏无传。

金谷欢娱,宠专绿珠,石崇被诛。

人生几何,年不满百;天地逆旅,光阴过客;若不自觉,恣情取乐;乐极悲来,秋风木落。噫,可不忍欤!

【译文】《老子·十二章》说:“五音会造成人耳聋,五色会造成人眼瞎,纵横驰骋去打猎会使人心发狂。”

白天歌舞,夜里奏乐,短短三十六年,秦王朝就此灭亡。在金谷园内纵情欢愉,宠爱妾绿珠,石崇因此被杀:人一辈子能有多久,还不到百岁时光。天地只是暂时居住的旅馆,光阴是永远的过客;如果不珍惜这短暂的时间,只知道一味地恣情取乐,到头来必会乐极生悲,像秋风过后的草木凋零一般。

唉!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怎能不忍受恣意享乐的欲望呢?【点评】什么是快乐?功成名就、身居高位是吗?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是吗?这些也许可以成为人们快乐的理由,但却永远不是快乐的充分条件。一对夫妻以卖烧饼为生,虽清贫辛苦,但也恩恩爱爱,每天有说有笑。忽一日,卖烧饼归来捡了一袋金子,二人异常欣喜。然而烦恼也接踵而至.他们既怕失主找上门来不敢声张,又怕被邻居发现遭人算计;还怕别人知道了被说成行窃而来。于是,两人整天大门不敢出,疑神疑鬼,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笑容了。其实,有时候,快乐并不需要充足的理由。能和家人周末一起吃一顿香喷喷的炸酱面,能和爱人孩子一起在白雪飞扬的冬日堆雪人,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快乐吗?其实,快乐是一种心境,而不是恣情享乐、贪图安逸。

【原文】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

盖权之于物,利于君,不利于臣,利于分,不利于专。

惟彼愚人,招权人己,炙手可热,其门如市,生杀予夺,目指气使,万夫胁息,不敢仰视。

苍头庐儿,虎而加翅,一朝祸发,迅雷不及掩耳。

李斯之黄犬谁牵。霍氏之赤族奚避?噫,可不忍欤!

【译文】张良放弃高官重权,用这种高明的方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杨国忠靠皇亲国戚的身份官至宰相、李林甫靠阿谀奉承登上相位。二人仗势欺人、玩弄权术,误国误民。

一般说来,权这种东西有利于君主治理国家,而不利于大臣掌握;有利于等级名分,而不利于大臣专权。

只有愚人才会将权势招揽到自己手中,才会专权。当他们得势之时,人人巴结奉承,门庭好像市场一样热闹;他们手中掌握着生死予夺的大权,用眼神和脸色也可以使唤人。别人对他们恭敬畏惧,甚至不敢仰视。

小人得势,就像老虎添翼,更是胡作非为。孰不知灾难的种子早已种下。一旦灾难来临,就会像迅雷不及掩耳一样,躲也躲不了。

李斯败落时,他家的黄狗还有谁去牵呢?霍光家族遭到诛连,又有谁能够逃脱呢?唉,由此看来,面对权势的诱惑怎么能够不忍一忍呢?【点评】权力对于人的诱惑永远不能消失,一个人权力在握时,金钱美色、他人的恭敬,即使不想要也难以拒绝。其实,权力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它给予人的那份被众人拥捧的感受。人是虚荣的动物,当条件适合时,这种劣根性往往就会暴露无遗。权力能满足人们的虚荣,虚荣心的满足往往又能让人感到最大的幸福。如果不信可以看看那些从高位上退下来的人,他们的脸上往往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其实,物质享受也许并没有多大变化,让他们不平衡的是他人前后差之千里的态度。

那些把人拉入泥淖甚至深渊的东西,有时往往是当初将你推向颠峰的东西。权力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任何社会,权力之争都是最为残酷的。正是因此,曾国藩在他的家训中,反复告诫子孙要远离官场是非地。身居高位的人,或许应该明白争权夺势适可而止的道理吧!

【原文】迅风驾舟,千里不息;纵帆不收,载胥及溺。

夫人之得势也,天可梯而上;及其失势也,一落地千丈。朝荣夕悴,变在反掌。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噫,可不忍欤!

【译文】顺着强势之风行舟,日行千里,岂不快意!但是倘若一味如此,忘了适时掌握舟船的方向,也难逃覆舟淹灭的命运。

人的势力同样如此。人在得势时,可以平步青云;一旦失去权势,就会一落千丈。一个人的权势是瞬间变化的,早上还身为卿相,尽享荣华富贵;晚上失势时却是布衣平民,这种变化就如反转一下手掌般容易。熊熊大火是要灭的,隆隆的雷声是要绝的,看着雷和火,有满耳之声,有耀眼之光,可是天收雷声,地藏火热。地位高的人,鬼神时刻窥视着他的家室。

啊!势力的变化是如此迅速而无常,面对它的诱惑,难道不该忍耐吗?【点评】仗势欺人者,说到底自己也是一介平民,却到处宣称自己与众不同,偏要借助于他人的权力,作威作福,欺压乡里邻人。这种人其实是最没出息和最不懂做人的人,他们不懂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他们往往只看重眼前的一点利益,殊不知他们得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些仗势欺人者的下场往往是可悲的。西汉时,霍去病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为击破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其弟霍光官至大司马并接受武帝遗诏辅佐太子,霍氏家族显赫一时。然而,霍光贪恋权势,为人跋扈专横,又放纵家人仗势为恶,全然不识进退保身的为人臣子之道。霍氏家族气焰过盛,招致朝廷上下的不满,甚至对皇族权力构成了危险,最后终于被满门抄斩。由此可见,权势是最靠不住的,仗势欺人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文】富而好礼,孔子所诲;为富不仁,孟子所戒。盖仁足以长福而消祸,礼足以守成而防败。

怙富而好凌人,子羽已窥于子皙;富而不骄者鲜,史鱼深警于公叔。

庆封之富非赏实殃,晏子之富如帛有幅。去其骄,绝其吝,惩其忿,窒其欲,庶几保九畴之福。

噫,可不忍欤!

【译文】富有而爱好礼仪,这是孔子对富人的教诲;一心贪图致富便不能施行仁义,这是孟子对世人的告诫。通常行仁义者能保持幸福而消灾灭祸,爱好礼仪的完全能保持已有的成就而防止失败。

凭借富有而喜欢欺侮别人,子羽已经看到了子皙的下场;富有而不骄奢的人少有,这是史鱼对公叔提出的深刻警告。

庆封的富有并非是上天的赏赐,实际上反而是一种惩罚,晏子因为明白“富者不可安益,益则取之”的道理,坚持操守,拒绝更加富有。

富有不是罪过,但如无克制之心则会招来灾祸:若是能除去矜夸之态,去其鄙俗吝啬之心,消其心中之怒,堵其淫欲贪念,那么差不多可以保享五福了。因此,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财富之后,怎么能够不忍住自己的骄奢之心呢?【点评】其实,富有不是罪过,但凭着自己有钱就对人傲慢无礼,让淫欲贪欲泛滥就是不懂得自求多福的道理。的确,钱可以带给我们物质享受,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然而,钱却并不是我们一生可以依傍的东西。钱可以有了,也可以没了,一夜暴富和一夜倾家荡产的例子不在少数。而真正可以让我们一生依傍的是美好的品性、知识和才干。一些有见识的有钱人,往往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懂得节制自己儿女的物欲。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是美国最知名的五大企业家之一。为了防止今后不测,约瑟夫给每个孩子存了一千万美元的委托金,但他决不让富裕腐蚀他们。为使孩子们懂得如何节俭,他每月给他们很少的零花钱。肯尼迪成为总统后,报纸曾公布过他十岁时向父亲递交的一份正式请求,请求父亲将他的零花钱由每星期四毛提高到六毛,但父亲未予准许。然而,另一方面,约瑟夫又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美好品性。他经常邀请知名人士来家里聚宴,鼓励孩子们上餐桌参加他们的谈话。他让男孩子们全部进非教会学校读书,扩大视野。他的四个儿子后来全进了哈佛大学,并个个有作为。这就是富而知礼的最好例子。

【原文】婴儿之病伤于饱,贵人之祸伤于宠。

龙阳君之泣鱼,黄头郎之入梦。

董贤令色,割袖承恩,珍御贡献,尽人其门。尧禅未遂,要领已分。

国忠娣妹,极贵绝伦;少陵一诗,画图丽人;渔阳兵起,血污游魂。

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思魏牟之谏,穰侯可股栗而心悸。噫,可不忍欤!

【译文】婴儿之所以生病,一般是因为吃得太饱的缘故;富贵的人遭祸,一般是因为受到宠爱的缘故。

龙阳君对着钓上来的鱼哭泣的原因是怕失宠,黄头郎进入汉武帝梦中,只为使邓通得宠。

董贤凭借俊俏的容貌得到哀帝割袖的恩宠。得到的珍宝贡品数不胜数,哀帝连位都想让给他,可惜还没有成功,他却已身首异处了。杨国忠兄妹,势焰熏天,权幸无比,杜甫为此还作了《丽人行》,描绘此景。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反叛,贵妃也因此被赐死。

富贵并没有和骄奢相约,但骄奢自动会来;骄奢没有和死亡相约,死亡也会不请自到。想起魏公对自己说的话,穰侯不禁感到心有余悸。因宠而贵,因贵而富,因富而骄,因骄而亡命,这是一条必然的归宿啊!面对宠幸的诱惑,怎能不克制向往之心呢?【点评】人生在世谁不想荣誉恩宠集于一身?但恩宠过盛往往会招来祸端。汉代董贤因长相俊俏得到哀帝割袖之宠,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及妻父等也都靠他官至公卿,建第宅,造坟墓,费钱以万万计。董贤的宅邸也极尽奢华,收有四方珍宝。朝中上下甚至太后都对此大为不满。哀帝死后,董贤很快被罢官,他知道大祸临头,即日与妻自杀。由此看来,受到恩宠虽好,但一旦所依凭的势力倒下,接踵而至的就是祸端。《红楼梦》中贾家的败落不也正缘于元妃的失宠吗?辱

【原文】能忍辱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圯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

死灰之溺,安同何羞;厕中之箦,终为应侯。盖辱为伐病之毒药,不瞑眩而曷瘳。

故为人结袜者延尉,唾面自干者居相位。噫,可不忍欤!

【译文】能够忍受侮辱的人,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张良在桥下爬着给老人拾鞋,后修得胸怀帝师的智慧;市井小人讥笑韩信从别人胯下爬过,其实他负有王侯将相的气量。

《说苑·众谈篇》说:“能够忍受耻辱的人会很安全,能够忍受羞辱的人方能生存。”韩安国曾被人与不可复燃的死灭同等看待,可见他受到的侮辱到了什么程度;尽管范睢曾被人裹在席子里扔在厕所,可最后被封为应侯。侮辱实在是给人驱疾病的毒性药物,不使病人昏迷又怎么能治好疾病呢?所以,为别人系上裤子的人当上延尉,心甘情愿让别人往自己脸上吐沫而让它自己干掉的人最后居于宰相之位。张良、韩信、韩安国从辱至荣的过程,正说明了忍常人之不可忍,终成大器。

【点评】其实,世界上没有甘于受侮辱的人,要不要忍辱需看情况。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故意让人在正门旁开一洞,让晏子从那里钻进。面对侮辱,晏子毫不退让,说出“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等言辞,让楚王对其刮目相看。晏子以使者身份出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尊严。他不甘于受辱,既为自己和国家赢得了尊严,也使得出访任务顺利完成。而张良为圯下老人取履、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自然又是另一情况,不可一概而论。由此看来,忍或不忍,要看场合,要看目的。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我们有一个忠告:当一个人还处于创业之初,缺兵少马之时,要忍得住寂寞,要忍住因人鄙薄而将起的口舌之争。在别人忽略你的情况下,借着良好的外界条件,来壮大自己的力量,达到强大自己的目的。

【原文】宴安鸩毒,古人深戒;死于逸乐,又何足怪。

饱食无所用心,则宁免博弈之尤;逸居而无教,则又近于禽兽之忧。

故玄德涕流髀肉,知终老于斗蜀;士行日运百甓,习壮图之筋力。

盖太极动而生阳,人身以动为主。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噫,可不忍欤!

【译文】过于追求安逸的生活,就像鸩酒一样对人产生毒害,这是前人的告诫;安乐一定会导致死亡,这并没有值得奇怪的!

吃饱了饭却不用一点心思,无事可干,这样不行,就算是学学下棋也好啊;安逸地住着,却没有受到教育,这样和禽兽有什么两样。

所以,刘备因为腿上长了肥肉,而自己年事已高,却又功业未建而泪流满面;陶侃每天来回搬运一百个坛子,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体力,恢复图霸中原的筋力。

太极运动能产生阳气,人的身体应以运动为主。运转的门轴决不会被虫蛀,流动的水也决不会发臭。生命在于运动,成功在于勤奋。面对安逸享受,怎么能够不忍受呢?

【点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的生活固然是一种享受,但往往又是致人失败的开端。明朝作家刘元卿曾有一篇名为《猱》的寓言:猱的体形很小,长着锋利的爪子。老虎的头痒,猱就爬上去搔痒,搔得老虎飘飘欲仙。猱不住地搔,并在老虎的头上挖了个洞,老虎因感觉舒服而未觉察。猱于是把老虎的脑髓当作美味吃个精光。其实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很多。如今商场多变数,许多大企业由强变弱,最终惨遭淘汰。其实,这些企业败走麦城的根本原因往往相同,即在其最为辉煌的时候,管理者缺少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安而忘危,缺少远虑,对面临的危险认识不足、准备不足,才最终导致失败。

【原文】围棋制淝水之胜,单骑入回纥之军。此宰相之雅量,非元帅之轻身。盖安危未安,胜负未决,帐中仓皇,则麾下气慑,正所以观将相之事业。

浮海遇风,色不变于张融;乱兵掠射,容不动于庾公。

盖鲸涛澎湃,舟楫寄家;白刃蜂舞,节制谁从。正所以试天下之英雄。噫,可不忍欤!

【译文】淝水之战取得胜利时,谢安正与友人下围棋;郭子仪曾单骑入回纥军营,退其师,不战而胜。这是宰相恢弘的气度,而并不是元帅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通常在安危还不曾明朗,胜败还没决定的时候,假如军中主帅惊慌失措,那么他的部下官兵也会气馁。在这个时候,正好可以表现出将相的修养和造诣。

在航海时遇到风暴,张融面不改色;在混乱中双方相互攻击,你砍我杀,庾亮的脸色一点都没有改变。巨浪汹涌,寄身于船上;白刃乱舞,于环境没有其他选择,这时候正好可以考验天下的英雄豪杰。危难之时,能考验一个人的胆识、雅量与镇定,而胆识、雅量、镇定正是一个人成功应具备的性格基础。

【点评】危急面前沉着镇定,才能取胜。危急情况发生时,人们大多时候没有心理准备,所以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吃惊、恐慌。其实,很多时候事情本身的情况,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的多。是我们自身的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所做出的反应,让事情陷入更为复杂的境地。其实在危险面前,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焦虑或紧张情绪,这就要看是否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克制了。淝水之战时,谢安和张玄下棋时神闲气定,其心中未必不忐忑或激动。这一点在他听到捷报客人告辞后的反应中便可看出:当时的谢安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由此看来,面对危急,自我调节,才能最终走出危急,这时能保持果敢、沉着、镇定的态度,方显英雄本色。




如何理解“上下一体、内外一致”
表示性质的:大小、对错、是非、曲直、真伪、真假、阴晴、黑白、新旧、灵笨、优劣、表示感觉的:冷热、冷暖、软硬、涩滑、松紧、轻重、远近、刚柔、快慢、死活、苦甜、难易、表示一般动作行为的、进退、推拉、仰卧、开关、收放、哭笑 表示心理(情感)的:恩怨、荣辱、爱恨、亲疏、贵贱、卑亢 用于商业...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什么意思...
整个世界都夸赞他却不感到奋勉,整个世界都非议他却不感到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就这样罢了。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翻译...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句话的意思是: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2、这句话出自:《庄子·内篇·逍遥...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誉之不加劝,非之不加沮的意思?
誉之不加劝,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解释: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举世,所有同时代的人。举,全。之,代宋荣子,下句的“之”同。加,更。劝,...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

求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看法。
再如,庄子认为宋荣子的思想仍然处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局限并没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内外”和辩“荣辱”的纷争,只是在这种纷争中不动心,因而不是真正的“无待”。庄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无待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指出了从“有待”至‘无待”的具体途径。这就是:“至人...

中华处世绝学智谋全书目录
中华的智慧与策略尽在《中华处世绝学智谋全书》中,这部作品涵盖了丰富的哲学和生活智慧。首篇《劝忍百箴》教导我们理解以退为进的艺术,探讨了内外荣辱、道德情感在个人安身立业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世范》则讲述了如何移风易俗,为世人树立榜样,其中包括了和睦亲族、修身立己、治家理政的实践法则...

逍遥游名句赏析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对庄子的逍遥游的理解
像「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乃是有待於外;宋荣子的「定乎内外之境,辨乎荣辱之境」是有待於内;而列子的「欲风而行」则是有待於方术。而成天地之正,欲六气之辩完全是顺乎自然,而得自由之乐。而如何能做到「无己、吴功、无名」,进而求得逍遥?我们所追求的「无」,应该是从「...

麟游县15097978477: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是什么意思?
百审辛伐: 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麟游县15097978477: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誉之不加劝,非之不加沮的意思? -
百审辛伐: 誉之不加劝,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解释: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举世,所有同时代的人.举,全. 之,代宋荣子,下句的“之”同. 加,更. 劝,鼓励,这里是被动用法,可以解作“努力”. 非,责难. 沮,止,这里解作丧气,泄劲. 定,确定. 内,指我. 外,指物. 分,分别. 辩,通辨,分辨. 境,界限.

麟游县15097978477: 庄子《逍遥游》中的思想是什么? -
百审辛伐:[答案] 《逍遥游》后说“逍遥” ——《逍遥游》备课札记 庄子的《逍遥游》一文的关键在于“逍遥”二字.抓住了“逍遥”二字,就抓住了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下面想就此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 怎样才算“逍遥”?像大鹏鸟那样“水击三...

麟游县15097978477: 于丹讲的《论语》都有哪些错误? -
百审辛伐: 《于丹论语心得》犯下了八宗错误.于丹对自己作品是这样定位的:“我不是'研究',是'心得',所谓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这种感慨,可以是桃李春风,也可以是江湖夜雨.”多像是出自背熟古人成句和成语在考场...

麟游县15097978477: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百审辛伐: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具备特别力量的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大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出现了不同深度的问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

麟游县15097978477: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百审辛伐: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逍遥游》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 整个社会上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更加受到鼓励;整个社会上的人都责难他,他并不因此就更加懊丧,确定于自我与外物的分别,辨别荣耀与耻辱的界限,这就罢了.

麟游县15097978477: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的是什么思想 -
百审辛伐: 一、 积厚与有待 从鲲、鹏的描写,庄子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这也就是说由水的世界,而达到水...

麟游县15097978477: 《逍遥游》中宋荣子为什么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
百审辛伐: 庄子首先破除世俗的见解,世间的善恶荣辱大小等等都是相对的,无真理可言,但是如果只是到这个层次,那就是宋荣子的境界(举世皆非举世皆荣等不动心)而没有到达最高境界:神人,与道合为一体,拥有绝对的自由和永恒.只有破而没有立,这就是未树的意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