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考科举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作者&投稿:策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秀才是什么学历?~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秀才见县官不跪,举人就更厉害了,县官不能直接处理举人,要报上级,取消了举人功名,才能捉拿,相当于现在的人大代表的司法豁免权。

秀才可以免个位数的人头劳役和较小的田税,总体上来说经济特权不大,相当于现在国家免了你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会高些,但你该干嘛还得干嘛
而举人则有质变,因为可以免数十人的劳役和百亩左右的田税,会有很多农民投身为奴,你想想国家规定你开公司不交税,那肯定会有很多人要求把公司挂你名下的,就凭这个挂靠的特权就不愁吃喝,完全可以脱离劳动了。

另外,举人有做官的权利,当然要等出缺,而且一旦报名做官那就不能考进士了,所以要权衡一下。

以阿q正传为例,赵老爷也只不过是个秀才罢了,县里只有一个孙举人,妥妥的统治阶级,即使不做官,和县太爷也是平起平坐称兄道弟。

古代笔墨纸砚和书籍都价格不菲,所以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地主阶级出身,读书科举靠家里供养,而寒门子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读书科举的经济来源初期靠家里供养,成为秀才之后就自有一份收入,不多但足够支持生计和进一步科举。

经济来源,古代读书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家,衣食无忧,有父母的支持,他们不干活也能生活

有钱人家自不必说,没钱的或者家道中落的秀才需要自己挣钱。一般会去当教书先生,卖字卖画等等。但都挣不到很多钱,所以有穷酸秀才的说法

工资怎么样


古代读书人寒窗多年靠什么生活,你能猜到吗?
很多人都知道,古人讲究学而优则仕,知道读书考上科举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却不知道古人读书的辛苦。甚至有人到老都没考上秀才的。那我就来谈谈古代读书人在考上科举之前,他们主要靠什么来生活的。家庭和家族的支持 大家看古书或者很多史书记载里都说了,当时的读书人,很大一部分家里是有充足经济...

古代科举知识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

在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
一.秀才不用服劳役和交公粮,且家人跟着受惠。在古代社会,供养一个读书人要花费较多的钱财,因此能够读书识字的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的家庭。社会底层人民要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向仕途之路,首先在经济上就是个难题。再加上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童子试的考取难度较大,有些读书人甚至到年老时,还未能成功...

清朝的秀才有什么待遇
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中部分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如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

隋唐制度科举制的产生和成就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

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3]制度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古代的科举是如何考的呢?
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清代科举程序: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

“十年寒窗一朝中举”,如何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
儒学的再次复兴也对选官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时的科举选官考试试题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到了明清时期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儒学的正统地位仍然稳固,统治者为了笼络民心,依然选择贯彻儒家思想,因此明清两代科举选官考试也仍旧以儒家经典为主,期盼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的学子也就主要修习儒家经典。以清朝的...

现在的学历和古代秀才,举人,进士的对比
通过府一级考试的称生员,即秀才,登记注册,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见官不跪,成绩优秀者可以享受政府发的生活补贴。至少相当于本科学历。或者是扩招前的中专(有国家干部身份,可分配工作)举人:通过省级国考称为举人,同时获得科级公务员任职资格。比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还牛。勉强相当于省部级机关的国考吧...

解密: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底是怎么个选拔制度
《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

淄博市19166248417: 古代秀才考科举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
宥福唯坤: 经济来源,古代读书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家,衣食无忧,有父母的支持,他们不干活也能生活

淄博市19166248417: 清代的秀才靠什么生活(经济来源)? -
宥福唯坤: 朝廷对秀才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跟俸禄的形式差不多,但少的可怜.所以大户也就是有钱人家的秀才还行,没钱人家的秀才生活会过得很拮据,因为要用功读书所以没有精力养家,不成家的秀才还好一些,成了家并且有了孩子的老秀才就会很困难,但秀才们一般不去卖字、画或者帮人写字之类的事情,在古代的读书人看来这太下贱,自尊特别强的秀才,宁愿饿死也不走这一步.还可以当先生,教书育人,不过也很少(一般老秀才或自觉高中无望的才会去) 呵呵,其实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意思,(以上答案均是看书自己总结所得,希望帮你解惑)

淄博市19166248417: 古代秀才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宥福唯坤: 我的个人看法是靠朝廷的俸禄吧!

淄博市19166248417: 古代科举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情形. -
宥福唯坤: 科举制 隋唐之际新兴起来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以后,封建政权利用九品中正制品第人才,录用官员,清要官职被门阀世族垄断.南北朝时期,寒门庶族政治势力逐渐扩大.北周时,“选无清浊”.隋朝建立后,九品中正制废...

淄博市19166248417: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秀才?什么样的人才能称秀才,秀才”一直
宥福唯坤: 关于“秀才”,人们对它的理解最重要的大概有两点.首先,这是科举考试中的最低功名;其次,“秀才”没有做官资格.但事实上,秀才并非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最低功名...

淄博市19166248417: 我国古代科举各级头衔的来源是怎样的? -
宥福唯坤: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世袭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

淄博市19166248417: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
宥福唯坤: 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3.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 4.也促成了读书风尚,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考试作为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

淄博市19166248417: 科举制的创立 -
宥福唯坤: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

淄博市19166248417: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完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宥福唯坤: 创立: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发展: 贞观时(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影响: 一.起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二.扩大了官吏来源. 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淄博市19166248417: 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创立的? -
宥福唯坤: 隋朝,兴起于唐朝,明清是鼎盛时期.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