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典故由来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作者&投稿:征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冬至源于周代,周公将土圭法测得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新年第一天,所以从周到秦,冬至都被当做新年过。

冬至吃饺子,相传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有关,是人们不忘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日为百姓舍药,而流传下来的习俗。
冬至,又称冬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在我国,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其实,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日为百姓舍药,制作“祛寒娇耳汤”而流传下来的习俗。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它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在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后,瘟疫开始流行,张仲景觉得自己的官做不下去了,便辞去了太守官职,告老还乡,为百姓治病。在回家的时候,正是数九寒冬的季节,滴水成冰。在途中,他看到那些衣不遮体、为生存而奔波的百姓们,有的人由于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有的人由于贫困而衣不遮体;还有的人更由于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甚至连耳朵都被冻烂了。看到这些凄惨的场景,使张仲景心里感到格外的难受。


张仲景到家后,由于他是医圣,有很多的病患登门拜访,络绎不绝,可是张仲景心里始终惦记那些冻烂耳朵的穷苦乡亲们。到了冬至那天,他让弟子们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并支起了大锅,将羊肉、辣椒和祛寒等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后,再将羊肉、药物捞出并切碎,再用面团包制了耳朵样的“娇耳”,待将 “娇耳”煮熟后,分给那些前来求医问药的穷苦百姓,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当时,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后,顿时觉得浑身暖和,两耳发热,仿佛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张仲景制作“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据此,每年到了冬至那天,人们就记着吃饺子。原来,冬至日吃饺子,是人们不忘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日,为百姓舍药之恩而流传下来的习俗。



综述:冬至吃饺子,相传是人们不忘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日为百姓舍药之恩,而流传下来的习俗。现在,饺子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更寓意着生活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水饺又叫饺饵,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吃饺子,好处多多

1、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2、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3、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4、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水饺又叫饺饵,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
吃水饺主要是希望往后的日子财源滚滚。“饺子形状像元宝,有发财寓意,这是我个人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所以说,这吃水饺取得就是个希望发财的意思。”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缘何有这种食俗呢?

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冬至到,吃水饺”“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源于周代,周公将土圭法测得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新年第一天,所以从周到秦,冬至都被当做新年过。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
游管西利: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吃饺子的来源是什么? -
游管西利: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吃饺子的传说是怎么样的 -
游管西利: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在我国的北方,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冬至这天吃水饺的习惯,和“冬至吃水饺医治冻耳朵”的传说.相传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张仲景的名医在奇寒的严冬用水饺(古时称馄饨)医治冻伤的故事.那年冬至(数九)这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张仲景看到许多人因饥寒交迫,手、足、耳朵被冻伤,他就把这些人邀至家中,亲自动手包制水饺,馅料选用高热量的辣椒和羊肉,煮熟后连饺子带汤盛到碗里,让大家趁热吃下.此法果然奏效,冻伤得以缓解并逐渐痊愈,由此而来便留下“冬至”这天吃水饺的美谈.这段佳话仍在被现代人传颂.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吃水饺的由来? -
游管西利: 胶耳北方人冬至吃水饺的习惯来于:冬至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数九寒冬,天寒地冻,素有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之说,也有冻掉耳朵之说.水饺又称“饺儿”,因此,延续下来,冬至人们都吃水饺.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
游管西利: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啊 -
游管西利: 冬至,顾名思义,是严冬来到的意思.它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习惯在这一天包饺子吃.民间传说,这一习俗与纪念神医扁鹊有关. 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初年齐国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县鄚州镇)人.他一生“兔疾行...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
游管西利: 冬至吃饺子的传说:在我国的北方,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冬至这天吃水饺的习惯,和“冬至吃水饺医治冻耳朵”的传说.相传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张仲景的名医在奇寒的严冬用水饺(古时称馄饨)医治冻伤的故事.那年冬至(数九)这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张仲景看到许多人因饥寒交迫,手、足、耳朵被冻伤,他就把这些人邀至家中,亲自动手包制水饺,馅料选用高热量的辣椒和羊肉,煮熟后连饺子带汤盛到碗里,让大家趁热吃下.此法果然奏效,冻伤得以缓解并逐渐痊愈,由此而来便留下“冬至”这天吃水饺的美谈.这段佳话仍在被现代人传颂.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
游管西利: 1、“立冬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 . 这是很多北方人都听说过的一句古话,这句话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时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吃饺子怎么由来? -
游管西利: 饺子和馄饨为我国各族人民都很喜爱的食品,不仅节日用以改善和款待客人,就是平时也多作为“家常便饭”;进入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饺子、馄饨已经成为众所垂青的商品.作为冬至主要应节食品的饺子,又不同于日常饮...

肥西县15836535897: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
游管西利: 两种说法: 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