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作者&投稿:郴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政府在民生建设上不断加力,有何意义~

您好,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我国民生建设的意义: 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请您参考!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十七大报告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民生发展图景,国家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面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时代。随着十七大一系列新举措的逐步实施,人们所追求的平等的教育机会、稳定的就业岗位、公正的收入机制、完善的保障体系、健康的生活状态、安定的社会环境等美好前景将会加速实现。 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我们党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同一高度来对待,改善民生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重要内容。报告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
  民生问题,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建设目标。在报告的其他部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等表述也贯穿着关注民生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党对民生的关切,宣告了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

民生建设内容,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民生建设意义: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扩展资料

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

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生问题



民生建设内容,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民生建设意义: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扩展资料

我国的民生问题与社会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社会结构因素长期并存,引起社会结构的震荡及不稳定,民生问题也就因此产生。这类问题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现象,往往与本国的政治、经济问题扭结在一起。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政府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这使得公共资源大多优先用于经济和产业领域,社会与公共事业方面(救灾、扶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的比重相对较少,导致民生改善滞后。

第二,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改革和经济部门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加上上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的高速转换,社会资源被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解构和分割。整个社会追求效率优先,而公平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由此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平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生问题



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我国民生建设的意义:
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社会建设是民生问题的制度和体制保障。过去我们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后来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表明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全面。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前提和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和方向,文化建设是精神支柱(智力支持、软实力),社会建设是根本落脚点。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互为动力,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和总体框架。

您好,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我国民生建设的意义:
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请您参考!


民族 民权 民生分别是?
因而,决非“平等的国民所堪受”;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严重状态。三、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和民富问题,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人由贫弱至富强。它...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完善政治体制,破除体制内弊端。革新经济体制,完善经济体系。加强民生建设,知民情顺民意。1、完善政治体制,破除体制内弊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点。因此,政治体制的与时俱进和对体制内不健康、不合理现象的清除显得尤为重要,是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基石。如果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

...21世纪第一个十年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国民...
②经济落后的现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样落后的经济现状要求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2)①面对环境问题,实施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现在六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

新国十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八是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的保险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氛围。九是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建立保险监管协调机制,鼓励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购买保险服务,研究完善促进现代保险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税收政策...

国家为什么重视民生建设
1:稳定的需要。重视民生能让大家生活稳定,可减少犯罪。2: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视民生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促进消费。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作用。

中央经济会议的主要内容及精神
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5、五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社会政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日益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建立与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民生保障制度成为普遍共识。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促进民生保障建设,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传统的补缺型民生制度向普惠型民生制度迈进。这...

中国古代民生实质并评价
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先贤无不把重视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民生的历史状况 自有人类,衣食住行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质生产不丰富,民生问题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完善政治体制,破除体制内弊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点。革新经济体制,完善经济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龙江县14737802563: 民生都包括哪些方面? -
产会胃苏: 问题一:民生工程包括哪些 一、民生工程各省的具体内容都不一样,主要包括民生八大工程:1、教育: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2、就业:实现市场网络互联唬3、医疗:实现人人就医有保障;4、住房:使城镇低收入家庭、农村无房户...

龙江县14737802563: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产会胃苏: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六大任务: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龙江县14737802563: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产会胃苏: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 的,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龙江县14737802563: 简述我国以保障和改革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
产会胃苏: 主要内容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建立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龙江县14737802563: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
产会胃苏: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基于现阶段人民生活由温饱发展到总体小康的实际,十七大报告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进行精辟...

龙江县14737802563: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意义有哪些 -
产会胃苏:[答案]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龙江县14737802563: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
产会胃苏:[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保障,对于全面建...

龙江县14737802563: 国家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有哪些?拜托各位了 3Q -
产会胃苏: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围绕...

龙江县14737802563: 民生概念的来源及其含义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变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产会胃苏: 从社会层面上着眼,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

龙江县14737802563: 社会建设具体指什么 -
产会胃苏: 社会建设的定义 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 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 编辑本段社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