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里最英雄的人物是谁?

作者&投稿:直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师陨落!金庸小说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最喜欢肖峰这个人物。有人也提到郭靖,郭靖早年成婚,终究会为家人所累,肖峰不一样,阿珠死后受其所托只需照顾阿紫,阿紫被医好眼睛则肖大侠再无牵挂,无牵无挂才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肖峰为人自不必多说,就说在辽宋纷争的年代,身为辽人却能念汉人恩情,为了平息辽宋连年战事拯救两国百姓宁愿自杀,此等大仁大义舍他其谁。

萧峰,真正的英雄,对人讲义气,心胸又宽广,对于爱情,又始终不渝。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就拿它的武功来说吧,不像他的那两个结义兄弟,不费九牛二虎之力就学到了一身绝世武功。而且,他为人又是那样忠诚。他对不管是亲生爹娘还是他的养父母都是那样的孝顺。还有,他还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

  “英雄”二字,非萧峰莫属。下面是我买的金学家陈墨的《孤独之侠》节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词句,千百年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很少有人去想,倘若当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苏东坡又如何能在近千年后遥想“周郎赤壁”?而苏东坡的不朽词章,为千古英雄塑像,浪花如何能淘尽?
  金庸的小说,也是在为他心中的侠士英雄塑像。而在所有的塑像中,最为魁梧壮伟的一尊,正是苏东坡的同时代人、契丹英雄萧峰。尽管我们明知萧峰的形象出于作者的艺术虚构,但他“虽万千人吾往矣”,“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的种种英雄壮举,照样一次次使我们热血沸腾、怦然心动,从而深信这种艺术的真实,比历史的敷衍更加可贵。
  我和许多金庸迷一样,心许萧峰为金庸笔下的第一英雄。
  萧峰的豪迈形象、悲剧命运、反抗行为、英雄本色和牺牲壮举,是我们说也说不尽的话题。
  萧峰的英雄气概、豪迈作风、侠义心肠、绝世武勇,以及他的超级豪饮、男儿风骨、处变不惊、一往直前,乃至他的蒙冤受屈、悲凉感慨、离奇身世、壮士情怀,都不由得人敬仰他、亲近他。
  萧峰是金庸小说中唯一的一位非汉族出身的主人公。
  萧峰也是金庸小说中唯一的一位在读者面前壮烈牺牲的主人公。
  这两个“唯一”,自然也增加了萧峰形象的迷离悲壮的色彩,让人思绪万千又感慨万千,让人心驰神往又悲从中来。契丹人萧峰,如雄师,如猎豹,如孤独离群的狼,一旦激发出他的野性,那就会倒海翻江、惊天动地,使天下英雄黯然失色。然后我们知道,那野性也正是他英雄气质的一部分。
  牺牲者萧峰,能擒龙,能伏虎,能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而如探囊取物,但却终不能挣脱命运的罗网,为改变天下百姓的命运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而完成了一个英雄、一个真正的悲剧英雄的永恒的形象。
  萧峰的英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就令人心折。
  在小说中,是另一位主人公段誉首先发现了他:西首座上一条大汉回过头来,两道冷电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脸上转了两转。短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彩:“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势。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勃,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四字!”接着作者又写到:“那大汉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物,可见他便是吃喝也是十分的豪迈自在。”(第14回)
  从段誉的眼中写出萧峰形象的第一印象,这是作者的一个妙笔。此时段誉和萧峰(此时还是叫乔峰)还不认识,而且还是第一次见面,因而,段誉印象才是真实可靠而又形象可感的,这是一。其二,段誉这人武功不怎么样,甚至简直是没有,但他的人品、见识却着实不差。因而,从他的眼中看,听他的心中评点,也就更加准确可信了。其三,是段誉既对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意,势必对他有亲近之心,从而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他。
  果然如此。萧峰发现段誉听到了他的下属与他的对话,只重重的哼了一声,就使段誉吃了一惊:“左手一颤,当的一响,酒杯掉在地下,摔得粉碎。”段誉并非胆小之辈,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萧峰实在不怒自威。
  其后是斗酒。萧峰和段誉打了二十斤酒,吓得酒保咋舌,旁人瞠目。萧峰和段誉各喝了几碗后,段誉已支持不住,醉态可掬,但无意中运用了“六脉神剑”的功夫,可以及时将酒排出体外。于是两人接着喝,一共是近四十碗!段誉是暗中捣鬼,而萧峰却是实实在在地喝入肚中,这番豪饮,又见到萧峰海量,有如酒神。
  接下来是一同出门,比试轻功,进一步惺惺相惜。互通姓名之后,才知各自误会。萧峰听段誉坦然说出自己所经历的种种倒霉的丑事之后,又惊又喜,说道:“段兄,你这人十分直爽,我生平从所未遇,你我一见如故,咱俩结为金兰兄弟如何?”段誉自是喜出望外。这段交往,急转直下,化“敌”为友,且义结金兰,与“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传统古训天差地远,方可知英雄相见赤诚相待,坦荡相对,绝不可与凡俗人事同日而语。而萧峰的豪迈性格,又深入一层矣!
  接下来两人一同来到杏子林中,丐帮聚会之地。慕容复家将包不同、风波恶先后来此生事。萧峰先是不动声色,继之反而要陈长老拿药给风波恶疗毒。最后见事情有变,事态紧急,才不得已而出手,以“龙爪手”的“抢珠三式”点了包不同的穴道;又以“擒龙功”的一招取刀而使风波恶目瞪口呆、五体投地--再加上后来的“降龙十八掌”,萧峰的武功中有此“擒龙”“降龙”功法名称,象征他非同寻常的超世手段。——可见他的武勇堪称超世绝俗。那位对天下武功了然于胸的王语嫣不禁惊呆暗中担心她心爱的表哥慕容复虽与萧峰(乔峰)齐名,却不是萧峰的对手,这又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了。
  接着是萧峰发现了丐帮有内乱。虽然全不知是何因由,但却处变不惊、临危不论,很快逼住了宋、奚、吴、陈四长老,制住了能言善辩的全冠清,请回了传功、执法二长老及大义分舵等未参与叛乱的帮众,迅速扭转了局势。在此过程中,全冠清及四长老本来随时有鼓噪动乱的机会,但一来萧峰沉着迅速,使他们心惊;更深层的原因显然是萧峰平时威望卓著,四长老对他不敢有当面反抗之举。而且其中还有一个妙笔,即萧峰替段誉介绍丐帮的四长老。这一插曲之妙,有以下几点:一是借以分散四长老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暇考虑眼前之事;二是借以拖延时间,以待传功、执法二长老及忠于他的帮众的到来;三是他今天交了段誉这个朋友,也真有意要向手下介绍一番;四是当传功、执法二长老及忠实帮众道来,形式扭转之后,萧峰仍不愿失了礼数,替段誉介绍,直至完毕。由此可见萧峰的精细及其临大事、处机变的领袖才干。
  接下来又说及放走包不同风波恶之事,帮中有人责怪萧峰“助敌”而不计马副帮主被杀之仇。萧峰既说了马副帮主之死尚有种种疑问,不能武断为慕容氏所害;又说了他与慕容家将公冶乾、风波恶相遇的两个故事,从仆推及其主,重其英雄气概,足见萧峰处事精细之外,更有一种大英雄的目光与胸怀。这两个故事道人所未知,见人所未见,虽是在危机之中说人之事,其实也正表现了自己的一贯作风,从而使丐帮帮众莫不心服口服,连那一向不将萧峰放在眼里的陈长老,也不得不点头称是。接下来是处置此次叛乱的头目,李春来、刘竹庄等谎通消息,诱骗传功、执法二长老,不过是一条引线。真正首当其冲的乃是宋、奚、吴、陈四长老,按照帮规,这四人公然犯上作乱,该当处死;按照常情,萧峰对此四人的处决亦不会有任何异议。然而萧峰这位受害的帮主却反过来为四长老求情,乃至不惜以刀自刺、自流鲜血为旁人洗罪;原因是这四长老曾为国立功,多次抗辽保国建立奇勋,对丐帮侠义声誉亦有无数汗马功劳。萧峰这么做,更是将他的大仁大义及其大丈夫的宽广胸怀坦露无疑。使人不能不信,大英雄所言所行、所思所动,的确非俗人可比。
  以上诸段,作为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使人目不暇接。同时,以上的每一段,又都表现出了萧峰形象的不同侧面:他的形象,他的作风。他的酒量,他的武功,他的精细,他的侠义,他的机智,以及它的无比宽广的胸怀。由此,一个豪迈磊落、超越俗流的英雄形象,就多侧面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这一英雄形象足以使每一位读者由衷佩服。
  以上这些,都是段誉眼中之事。段誉之在场,除了眼见、品评、亲近这三点意义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比较。
  段誉的形象很可爱,但若说他是一个英雄,却不免要使人发笑。与萧峰相比,如果说萧峰是一头雄狮,那么段誉至多只能算是一只凤凰。——在王语嫣眼里,萧峰是雄狮,与萧峰齐名的慕容复则是凤凰,而段誉则不过是一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看到后来,我们才知道,真正想吃天鹅肉(想当皇帝)的是慕容复这个不折不扣的癞蛤蟆(他与萧峰齐名也完全名不符实;那只不过是江湖上无知者的传言以及作者的一个叙事策略)。而段誉则由“癞蛤蟆”变成了凤凰。——段誉将“莽牯朱蛤”吞到了肚子里,从此诸毒不侵;而他又是大理皇嗣及刀白凤之子,称为“凤凰”可谓名正言顺。
  总之,段誉虽与萧峰结为兄弟,但两人的性格却完全不同。萧峰是天生的英雄气概,而段誉则是三分呆气,三分侠气,外加三分智慧明理的书生气,就算有一分英雄气,那也是因为与萧峰结拜兄弟,近朱者赤的缘故。
  段誉不能比,虚竹又如何?——不用多说,想必每一位《天龙八部》的读者都会有会心的微笑。这个一心想当和尚而不成的虚竹,倒有四分迂腐之气,四分佛徒之气,后来的武功有一分半的逍遥之气,而英雄侠烈之气,至多不过半分而已。
  同一部书的主人公相比较是如此,不妨再将萧峰与金庸其他小说作品的主人公比较。
  《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此人形象俊雅,文武双全,少年得志,悟性不浅,统帅红花会数万群雄,是当世天下英雄的首领,按说是堪称第一英雄了。然而此人性格中,有书生之气,有侠义之气,但因他喜欢用智弄巧,反为所累,英雄气概倒被抑制了。谈到豪迈英勇,他既不如无尘道长,更不如奔雷手文泰来,与萧峰相比,更加天差地远了。顺便说一句,由于本书是金庸武侠小说的处女作,此时金庸心中的武侠理想还是“剑胆琴心”的书生侠士及“为国为民”的新型人物,至于天生武勇的英雄骨血倒不在其审美目标之中。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此人是大英雄袁崇焕之子,又是华山掌门人神剑仙猿穆人清的关门弟子,家世武功俱是当时一流,而且身上的江湖草莽之气也比陈家洛更多。但这个广东蛮子一来黑不溜秋,貌不惊人;二来受到金蛇郎君精神气质及他的大师兄黄真的诙谐滑稽的言行的影响,一个老实人,偏要学一学狂放突兀、任性不羁,结果只能是似是而非。他虽然被推选为七省武林盟主,但他的英雄气概始终未能成型。作为“大英雄”,他实在嫩了一点,难怪他当武林盟主,有些人口服心不服。
  《飞狐外传》中的胡一刀,与萧峰最为形似。满脸胡须,相貌粗豪,酒量不小,武功奇高,胸怀坦荡而豪气干云,但一来作者的创作重点只放在沧洲乡下的一战之中,从而难以看到胡一刀的其他侧面;二来胡、苗、范、田的百年纠葛之中,胡一刀并未有所作为。因而虽见他儿女情长,难免终于英雄气短。
  《飞胡外传》的主人公胡斐。胡一刀的儿子胡斐,作者给了他足够的表演篇幅。但他的性格基点乃是“飞天狐狸”(即“飞狐”-胡斐之反读音),即表现其机智的本性;而作品的创作目标,却又要塑造一为“真正的侠”,因而不免有所拘碍。反倒使书中胡斐的英雄气概远不如金面佛苗人凤(这是按“凤凰”的模式写的)。胡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过是幽默生动、灵活机智、侠义执着而已。单就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言,胡斐算不上成功的典型。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看来他与萧峰的形象最为接近,但实际上他与萧峰的距离恰恰最远。郭靖是中原汉人,从小在蒙古草原长大;萧峰是契丹人,从小在中原长大;看起伏经历类似,实际上相反。两人骨血不同,环境教养也不同。最大的区别是,郭靖心智迟顿,而萧峰却机智精细;郭靖朴实忠厚,而萧峰却豪迈英勇。相比之下,郭靖只不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傻小子,岂能与萧峰的英雄气概相提并论?——真正本质的区别,还在于作者有意将郭靖塑造成符合儒家传统的“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萧峰却是豪迈自在的本色英雄。可以称郭靖为“天下第一大侠”,而萧峰则是“天下第一英雄”。其间本领区别是,前者是一种(书生)理想化的道德楷模,而后者则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形象。两人唯一的相同之处,只不过是都会“降龙十八掌”的武功而已。但郭靖的掌法打出的是阳刚正大,而萧峰的掌法打出的则是豪迈威风。一句话,郭靖郭大侠太缺少萧峰式的豪气。
  《神雕侠侣》中的杨过。此人形象与萧峰的差异更为明显。杨过的特点是聪明机智而又性格偏激,在男女关系上总有三分轻*薄风*流。看他的故事时常要担心他“聪明过头”以及走向极端。他的至情至性,其中或许包含了英雄的成分,但就其整体形象来看,则显然不是照着英雄的模式及原则塑造而成的。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此人心地善良,性格中和,但也正因为这样,才总是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做事缺乏决断,爱拖泥带水。张无忌明显缺乏领袖气质,虽然被推向了明教教主的高位,最后也不得不辞职不干,实在心灰意冷了。这样的人平凡气多于英雄气。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但在英雄榜上,却要排名靠后了。
  《连城诀》中的狄云。狄云不是侠,更不是英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乡下小伙子,老实巴交、性格庸常、智力愚顿,因而初入城市便注定了要受屈蒙冤。师父骗他,师伯及其弟子蒙他,官府害他又利用他,甚至连与他倾心相爱的师妹戚芳也骗了他。这样的人当然沾不上英雄的边。因为几乎没有哪一件事他可以做得痛快淋漓,表现出一种英雄血性来。
  《侠客行》中的石破天。此人十分聪明,但又十分无知,而且无名无姓、无求无欲。可谓生具赤子衷肠,但总不能称这位“狗*杂*种”、“大粽子”、“白痴”为英雄吧。他到最后接了侠客岛的请谏,一心带人消灾免难,表现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这在别人,或许会表现为一种英雄气概;但在石破天,却缺少英雄气。他是另一种审美形象。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看来这是与萧峰形象很接近的又一人物形象。例如此人和萧峰都好酒,而且比萧峰之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仔细看来,令狐冲堪称“酒仙“,而萧峰却是“酒神”,其间差异,在于令狐冲后来学会了品酒,又学会了鉴赏各种各样的饮酒器皿,越来越带有文明的味道;而萧峰饮酒则只用大碗、皮袋,且不论好酒、劣酒,俱可大喝而不醉,甚至越喝越精神。令狐冲则是喜酒亦喜醉。再一点,是令狐冲的武功及性格,都是不拘一格,活学活用,但招式精妙至极而内力则受了损伤;而萧峰则是无论用何种招式,都可以克敌制胜,因为他内力深厚,更因为他武勇过人。令狐冲是一个典型的浪子,却不是一个典型的英雄。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此人是典型的小人、小流*氓、小滑头、小马屁精,与萧峰的英雄气质天差地远,不必多言。
  至于《鸳鸯刀》中的袁冠南、萧中慧或太岳四侠,又或是《白马啸西风》中的李文秀,或是《越女剑》中的西施、阿青、范蠡,当然不可与萧峰相提并论,甚至没有多少可比性。
  以上将金庸所有小说主人公一一与萧峰形象进行比较,应该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一个比萧峰更具英雄气质及英雄气概。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决不是为了抬高萧峰而去“贬”其他的主人公。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真正的原因,是作者按照不同的价值观念及不同的审美理想去塑造不同的主人公形象。例如说到侠义,萧峰就不能与郭靖相比;说到至情至性,萧峰又不能与杨过相比;说到心地纯洁,萧峰当然不能与石破天相比;说到左右逢源,韦小宝比萧峰要高明的多;即使在《天龙八部》一书中,段誉与虚竹也分别有萧峰所不具备的长处。只是,要谈英雄气概,则为萧峰无与伦比。

乔峰是真正的大英雄,一举一动都挥发出令人敬佩的英雄气概:
1.在聚贤庄乔峰面对大宋群豪,把一套人人皆会的太祖长拳使得妙到巅毫,直打得众人束手。却没有半点羞辱之心,实在令人敬佩;
2.在少林寺以1力敌天下3大高手,毫不示弱,在打败慕容复后说‘我乔峰与你这种人齐名,是我耻辱’真是令人热血沸腾;
3.在雁门关段誉虚竹擒辽帝,萧峰讨赎身彩物,耶律洪基金口一诺,罢兵北归,萧峰断箭自尽一幕让天下男儿热泪盈眶;

绝对是 【萧峰】 ! ! 因为 就世界观来说 萧峰 绝对 比郭靖的境界要高 即大爱!这种爱 已经超越 种族和国家 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而郭靖的世界观却只停留在民族上! 我看过一本关于金庸笔下人物的评价 写的很好 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 ! 而且 我调查过 大多数人 都认为 大英雄 唯 萧峰 当之莫属!

虽然我不喜欢乔峰,但还是要推他作为整个里面最英雄的人物。
英雄是怎样的含义,不只是武功高强,志向高远,或者是博学聪明,英雄是一种气势和气质的沉淀。
乔峰的武功已经脱离招式技巧的境界,超过郭靖或是五绝;乔峰的心思机密,灵活聪敏,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都超强,甚至超越黄蓉。他又不仅仅是郭靖加上黄蓉,他比他们更优秀,他还有他们都比不上的领导能力和权威。
英雄往往是悲剧收场,而又不是普通的悲剧。往往是完美的伟人因为自己的弱点或是命运的捉弄而悲壮收场,乔峰亦是如此,他一直在寻找罪人,没想到罪人就是自己,那些都是他父亲所杀,乔峰完美不必,命运决定他必须悲壮无比,这样的英雄往往更令人动容。

乔峰。金庸小说完美主义的代表,拥有金庸小说男主人公的所有优点,完美中的完美!!


金庸武侠小说中所有人物武功大排名?(只排前十名)
金庸小说中武功高强的人物众多,要想将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做一个总的排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将采用分层法对所有人物武功进行排名。本排名榜将在金庸每部武侠小说中提出其中武功最高的人,其中包括书中隐藏的高手,如独孤求败,达摩等等。分层法将把所有高手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排名,三个层次分别...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还有哪几个人比韦一笑的轻功还厉害?
因此他每走一遍,内力便有一分进益。他却不知这是在修炼内功,只盼步子走得越来越熟,越走越快。”可见段誉的轻功速度还会随着他修炼凌波微步的时间增长而变得更快。四、跳得最高之人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还只是个毛头小子,然而到了《神雕侠侣》中他已经是守卫襄阳的大侠,而此时他的武功也...

金庸小说主角武功排名
”书中也提到段誉的内力已然震古烁今,段誉的内力加上天下第一剑法六脉神剑和天下第一轻功凌波微步是哪个主角能比的?第二,虚竹,无崖子毕生功力加上李秋水和天山童姥的残余功力之和。我想,金庸武侠小说主角中恐怕除段誉外,其他人都无此内力吧。《天龙》书中有这么一段,大概是:灵鹫宫上,段誉与...

金庸 小说里谁最厉害?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拿东方不败与金庸其他小说中的绝顶高手一一比较。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代表...《射雕英雄传》代表人物:王重阳 ——王重阳是华山论剑的胜出者,自然是武功最高的一个。若王重阳...《越女剑》:超出武侠的境界,不予参评。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东方不败武功之高,匪夷所思,神鬼莫敌...

金庸的小说里谁厉害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拿东方不败与金庸其他小说中的绝顶高手一一比较。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代表...《射雕英雄传》代表人物:王重阳 ——王重阳是华山论剑的胜出者,自然是武功最高的一个。若王重阳华山...《越女剑》:超出武侠的境界,不予参评。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东方不败武功之高,匪夷所思,神鬼莫敌。

金庸武侠小说中丐帮第一任帮主是谁?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丐帮帮主所持的棍棒被称为什么? 打狗棒. . . . 金庸武侠最成功的丐帮帮主是谁 最成功的丐帮帮主是洪七公 洪七公,是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的人物,绰号"北丐",武功登峰造极,乃"天下五绝"之一。他的正式徒弟只有郭靖和黄蓉二人,不过曾花时间传武功与穆念慈和杨过。 洪七公为...

谁能给我一些金庸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名单和简单的介绍啊?
四《射雕英雄传》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黄蓉,穆念慈,黄药师,一灯大师,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侠,杨铁心,包惜弱,郭啸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华筝,哲别,―――欧阳峰,完颜洪烈,杨康,裘千仞,黑风双煞,欧阳克等。 此部小说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侠小说宗师地位的作品,可以说是金庸小说里最正统的武侠小说,文笔精美...

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形象
可是金庸小说的侠,都有非常奔放独立的生命,他可以牺牲很多东西,就为了追求单一目标。不需要和人家妥协,不用和人成群结队,没什么利益交换,也不受组织规范,所以不容易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观照他们。虽然武侠小说里也有组织,但试看长期存在于组织的人,或组织里有效的领导者,似多平庸之辈。全真教的...

请问有哪些著名的武侠小说家??
主线的情节,到中期的《天龙八部》的契丹族的萧峰作为歌颂并赞扬的对象,到后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的杂种韦小宝这个绝世大英雄作为主角,金庸不断的在摒弃狭隘的民族观,从《飞狐外传》中的江湖恩仇到《射雕》中的民族抵抗,今庸在不断的诠释与修正“何为武侠”这个词语的概念与范围,而这两点正是金庸书最大的...

中国的武侠小说家都有谁?
主线的情节,到中期的《天龙八部》的契丹族的萧峰作为歌颂并赞扬的对象,到后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的杂种韦小宝这个绝世大英雄作为主角,金庸不断的在摒弃狭隘的民族观,从《飞狐外传》中的江湖恩仇到《射雕》中的民族抵抗,今庸在不断的诠释与修正“何为武侠”这个词语的概念与范围,而这两点正是金庸书最大的...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笔下的最厉害人物是谁? -
肥帜益肝: 哎,一帮菜鸟,金大侠的作品没读透...其实有许多隐藏的高手!!!下面是小弟吐血整理: 一、绝顶高手(入围七人):佛家代表人物2人:达摩祖师,少林无名老僧——出自《天龙八部》;道家代表人物3人:逍遥派祖师(无崖子,天山...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小说中,谁是真正的英雄? -
肥帜益肝: 第一,《天龙》中扫地和尚,一招降萧远山、慕容博,谈笑间伤鸠磨智.而这几人武功与第一英雄萧锋都在伯仲之间!可见其武功之高,实在惊天地,泣鬼神! 第二,独孤求败.后世英雄杨过,在无剑谱传下的情况下学到独孤求败武学的皮毛,...

丹徒区17085559777: 谁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大英雄 -
肥帜益肝: 郭靖,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小说中武功最厉害的人物是谁? -
肥帜益肝: 金武武侠小说人物武功高低排行 金庸小说中武功高强的人物众多,要想将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做一个总的排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将采用分层法对所有人物武功进行排名.本排名榜将在金庸每部武侠小说中提出其中武功最高的人,...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小说里谁最厉害 -
肥帜益肝: 越女剑》为整个金大侠小说系统中阿青为第一. 一个少女,一把剑,可以随时取三千越国武士的性命. 金大侠笔下,无一人可比,就连以快出名的东方不败再快也不可能瞬间秒杀三千武士吧.石破天、独孤求败、风清扬、杨过等更加不能与之比较. 而且,阿青为东周春秋时代人物是金大侠笔下年代最早的人物,按金大侠”年代越早,武功越高“的规则来推算,阿青也是武功最高的,没有之一!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作品中的最大英雄是谁 -
肥帜益肝: 最大的英雄应该是乔峰和郭靖,这两个都太伟大,而且对于两人的争论一直很多,我认为:乔峰、郭靖是巨侠,令狐冲、杨过是大侠,陈近南是民族英雄.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是谁 -
肥帜益肝: 金庸小说中排名前五的高手 一.《飞狐外传》 1.陈家洛2.苗人凤3.无尘4.陆菲青5.赵半山/文泰来 解释:主人公胡斐这时候武功还未大成,算不上绝顶高手,当然不能进前五了.陈家洛跟胡斐交过手,轻轻松松地就占了上风,武功可能比苗人凤...

丹徒区17085559777: 想知道金庸小说里面最厉害的是哪个角色? -
肥帜益肝: 金庸小说第一高手的论证 证据 2001年,金庸到访台湾.《中国(百度)时报》其中一问:“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和独孤九剑相较,哪个更强?”金庸答道:“应该是独孤九剑会赢吧!” 独孤求败 记者:您的小说里面谁的武功修为最高?金庸...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笔下谁是武功最高的人 -
肥帜益肝: 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金庸的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武功层次按年代递减,由此推断金庸笔下武功最高之人——【阿青】 【阿青】阿青是金庸武侠小说《越女剑》的女主角,《射雕英雄传》第二回作者描述“越女剑法”时中也曾提及过阿青的...

丹徒区17085559777: 金庸的武侠作品中,你觉得哪个人物是最英雄的?说下理由.
肥帜益肝: 无论是郭靖、杨过、张无忌或是陈家洛、袁承志、胡斐,都是汉人英雄,都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都愿为此而奋斗和牺牲,这当然也了不起. 但萧峰更了不起,他也爱自己的民族和祖国,却又能更上层楼,以天下苍生为念,表现出国际主义及和平主义的精神.——这只要听一听书中辽兵的欢呼,和宋人的感叹,就能明白它比民族、爱国、战斗、牺牲,具有更崇高的意义和价值.这是现代意识借佛之形式来表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